盐城市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情况调查

盐城市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情况调查

一、盐城市第2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毓,杨佩才,袁琪,谢朝勇[1](2020)在《南京市实施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项目防治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项目的防治效果,分析流行趋势的动态变化,为调整肠道线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9年南京市肠道线虫病监测数据、以及实施驱虫服药、健康教育、农村改厕等防治策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9年,南京市共粪检191 172人次,检出肠道线虫阳性感染2 596人次,年平均感染率为1.36%,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趋势(P<0.01)。南京市肠道线虫感染以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为主,且以轻度感染为主,共计2 345例(占96.98%),感染人数分别为1 724例、564例、179例和129例,感染率分别为0.90%、0.30%、0.09%和0.07%。以2001年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7.00%,2018年和2019年的感染率最低,均为0.01%,各年份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京市儿童蛲虫病专项监测累计检查儿童114 940人次,阳性感染者500人次。儿童蛲虫感染率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1)。截至2019年12月,南京市已累计服药驱虫923 750万人次,人群肠道线虫病卫生知识知晓率大于9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99.99%。结论南京市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防治项目取得显着效果,但仍需不断完善肠道线虫病的监测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有效巩固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成效。

尹笑笑,杨李,孙金霞,卞星宇,王灿,刘潇文,唐纪祥[2](2020)在《盐城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盐城地区3-12岁幼儿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透明胶纸在肛门周围粘贴法检查蛲虫卵,采取问卷调查法,了解幼儿卫生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蛲虫感染与幼儿卫生情况关系。结果共调查了1844名儿童,蛲虫感染21例,感染率为1.14%。男童蛲虫感染率为1.32%(12/912),女童蛲虫感染率为0.96%(9/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岁儿童感染率(1.90%)高于3-5岁组(0.96%)及9-12岁组(0.51%)。3组间比较,6-8岁组与9-12岁组儿童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回1287份问卷表,每天坚持换裤洗臀者感染率为0.15%(1/650),多天换裤洗臀者感染率为1.89%(1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城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低。儿童蛲虫感染因素主要与年龄、儿童个人卫生情况等密切相关,应进行蛲虫防控知识宣教,降低儿童蛲虫感染率。

方志锋[3](2020)在《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和瘙痒。特应性皮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影响到世界上15%-30%儿童和3%的成年人。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集中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物等方面,因此长时间使用这些药物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乳杆菌,双歧杆菌的丰度降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丰度升高,所以肠道菌群可能是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一个潜在靶点。因此,本研究对具有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的双歧杆菌进行筛选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功能及作用机制,最后通过膳食干预试验评价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缓解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利用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通过灌胃6种共32株双歧杆菌,以小鼠病理特征和免疫炎症变化为指标筛选有效的菌株,比较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结果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29和两歧双歧杆菌BI1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Th2型免疫反应,缓解特应性皮炎小鼠的病理征状。短双歧杆菌BR1、青春双歧杆菌Ad1则通过减少小鼠组织肿胀程度,降低血清IgE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从而缓解小鼠的病理症状,其余双歧杆菌菌株则对特应性皮炎无缓解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菌株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缓解了小鼠的特应性皮炎的症状,且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相关,表现出差异性的缓解作用。其次,探究了肠道菌群对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利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双歧杆菌通过提高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调节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而改善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通过线性判别分析发现,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富集了Dorea、萨特氏菌、假单胞菌等有害菌属,因此导致涉及支链氨基酸合成、上皮细胞细菌侵入、脂多糖合成等代谢通路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显着上调。双歧杆菌则通过提高乳杆菌、双歧杆菌、Allobacullum、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S24-7科的相对丰度而改变了DNFB诱导的有害菌和代谢活动的富集。因此,双歧杆菌的摄入抑制了有害代谢活动的过表达,还上调了脂肪酸合成、丙酸盐代谢、丁酸盐代谢、亚油酸代谢等功能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双歧杆菌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组成、代谢活动而影响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基于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了长双歧杆菌CCFM1029菌株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29死菌无法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病理症状,因此推断长双歧杆菌CCFM1029是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活动而起到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提高小鼠肠道中乳杆菌、梭菌属、葡萄球菌、毛螺菌科、糖化细菌门的细菌的丰度,从而上调小鼠肠道菌群氨基酰tRNA合成、同源重组、色氨酸代谢功能。通过粪便代谢组富集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可能是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途径,进一步验证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依赖芳香烃受体。吲哚3-甲醛作为芳香烃受体的配体,可直接激活芳香烃受体,长双歧杆菌上调色氨酸代谢活动而提高吲哚3-甲醛的含量,通过芳香烃受体阻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的生成,进而降低IL-4,IL-5的表达,抑制了Th2型免疫反应,从而缓解小鼠的皮肤病理症状。最后评估了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缓解作用效果。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降低条件致病菌志贺氏菌和不动杆菌的相对丰度,提高双歧杆菌和Anaerostipes的相对丰度,富集Parabacteroides和RuminococcaceaeUCG002,从而抑制与脂多糖合成,脂多糖合成蛋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的过表达,上调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维生素代谢、免疫系统调节相关的肠道菌群的功能基因的丰度,这与小鼠肠道菌群基因功能预测结果具有一致性。这些变化有助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理严重程度评分(改善率>25%时,有效率约为65.2%)和血清IgE的水平,通过调节免疫应答而缓解患者的病理症状。

洪秀[4](2020)在《我国迭宫绦虫裂头蚴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裂头蚴病是一种被忽视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因感染迭宫属绦虫的幼虫(裂头蚴)而引起。蛙类作为迭宫属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在裂头蚴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因生食或半生食阳性蛙肉或使用生蛙肉敷贴伤口而感染。近年来,裂头蚴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一些地区逐渐增加。目前,我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其中有26个地区有过裂头蚴病报道,累积病例超过1300例。然而对于全国范围内尤其是裂头蚴病流行区野生蛙体内裂头蚴的自然感染情况,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数据。此外,长期以来迭宫属绦虫的分类地位与物种鉴定一直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28个地区的145个采样点的野生蛙体内裂头蚴的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大地理尺度调查;对所获裂头蚴标本,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接着,根据多重PCR及聚类分析结果,选取特异性裂头蚴分离株感染终宿主猫以获取成虫,然后,基于传统形态学方法对成虫进行鉴定,以明确我国裂头蚴分离株的分类学地位。第二部分,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对我国127个不同裂头蚴地理株及Gen Bank数据库中全球范围的cox1序列,分别进行单倍型鉴定、遗传变异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遗传结构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扩张分析,对全球范围内迭宫绦虫的遗传多态性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材料与方法1.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本研究对我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28个地区的145个采样点的野生蛙进行裂头蚴自然感染情况调查。在稻田或其他野生环境中捕获野生蛙,首先对蛙类标本进行编号及物种鉴定,然后用乙醚麻醉,使其安乐死,称重并仔细观察蛙肌肉组织中是否有裂头蚴寄生,对于阳性蛙,分别对其体内裂头蚴寄生数量、寄生部位及感染强度进行统计,并测量虫体长度。2.多重PCR鉴定及聚类分析:基于4对特异性引物(Se/Sd-1800F+Se-2018R和Se/Sd-7955F+Se-8356R;Se/Sd-1800F+Sd-2317R和Se/Sd-7955F+Sd-8567R),对72个裂头蚴地理株进行多重PCR鉴定;同时根据PCR产物序列,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BI)进行聚类分析。3.形态学鉴定:选用6月龄的雌性家猫作为终宿主,根据分子鉴定结果,选择河南郑州裂头蚴分离株作为代表,经口感染家猫,剂量为1条/只。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计算迭宫绦虫每日排出虫卵量;感染后40天,从终宿主肠道内收集成虫:首先用PBS冲洗干净,并固定于AFA(85%乙醇+10%福尔马林+5%甘油)中,然后进行盐酸卡红染色。观察成节和孕节阴道口、子宫、子宫孔、生殖孔和睾丸等器官的形态特征,并将本研究获得的形态特征与其他迭宫绦虫物种:S.erinaceieuropaei(韩国分离株)、S.decipiens(南美洲分离株)和S.ranarum(缅甸分离株)进行比较,从而在形态学水平进行物种的比较鉴定。4.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公共数据库中全球范围内迭宫绦虫的cox1序列,并结合我国127个不同裂头蚴地理株,对迭宫绦虫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MEG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变异位点、核苷酸组成及遗传距离估算。使用Dna SP软件进行单倍型鉴定、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析。使用Network软件进行单倍型网络关系分析。利用Arlequin软件计算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水平。5.系统发育分析: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法对所估算的cox1单倍型进行系统发育模式分析;最大似然法在MEGA软件进行,用Mr Bayes软件进行贝叶斯分析。使用Arlequin软件进行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分析,根据中性检测结果推断迭宫绦虫种群是否发生过种群扩张;此外,利用BEAST软件进行贝叶斯扩张动力学分析,估计种群规模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结果1.我国野生蛙体内裂头蚴感染情况:共收集野生蛙4665只,包括13个种,其中8种蛙类: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阔褶水蛙(Sylvirana latouchii)、沼蛙(Boulengerana guentheri)、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发现裂头蚴感染。总感染率为9.58%(447/4665),感染率最高的是黑斑蛙(14.07%),平均感染强度最高的也是黑斑蛙(4.27±3.02)。不同采样点蛙的感染率不同,总体范围为0~66.67%,感染强度范围为1~49条/只。此外,从裂头蚴的寄生部位来看,裂头蚴主要寄生于蛙大腿肌肉中(68.11%)。总的来说,华南和西南地区蛙的感染水平高于华中和华东地区。然而,东北地区没有发现阳性蛙。2.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我国72个不同地区的裂头蚴地理株的多重PCR鉴定结果显示2条特异性条带:540 bp和644 bp,进一步聚类分析提示我国裂头蚴分离株与欧猬迭宫绦虫(S.erinaceieuropaei)的亲缘关系较近;在拓扑结构树中,72个样本主要形成2个进化分支:分支1主要包括来自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样本;分支2主要由华中和华东地区的样本组成。3.形态鉴定:感染后10天镜检发现虫卵,虫卵呈浅灰褐色,长50~65μm,宽30~45μm,虫卵排出量持续增加,至第19天达到平台期,平均每克粪便虫卵量为70,425个。成虫头节细小,具有较强伸缩能力;颈节位于头节之后;成节两侧可见明显排泄管,内部可见睾丸、子宫和卵巢;孕节中子宫发达,盘绕4~6圈,末端呈球形,可见3个孔状开口:阴茎孔、阴道孔和子宫孔,前2个孔组成生殖孔,位于中线前1/5处。通过与S.erinaceieuropaei、S.decipiens、和S.ranarum的形态学比较发现,我国的裂头蚴分离株与韩国的S.erinaceieuropaei在形态上更为相似。4.裂头蚴单倍型鉴定:全球488个迭宫绦虫分离株共鉴定出45个单倍型,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652±0.023),但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1619±0.00156)。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单倍型12(haplotype 12)为最显着的单倍型,样本涵盖中国、泰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伊朗6个国家。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美洲(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美国)、亚洲(中国、日本、韩国等)+澳大利亚、非洲(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分离株之间的相互遗传差异较大(Fst>0.5)。5.系统发育分析: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法的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全球迭宫属绦虫可分为4个主要世系:世系1(巴西、美国分离株);世系2(阿根廷、委内瑞拉分离株);世系3(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分离株);世系4(亚洲和澳大利亚类群),因此,来自美洲和非洲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迭宫绦虫应被认为是独立种。此外,2个韩国分离株(S.erianceeuropaei KJ599680和S.decipeens KJ599679)的分类地位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鉴定。贝叶斯扩增动力学分析支持迭宫属绦虫出现过种群扩张。结论1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野生蛙体内裂头蚴的感染率仍然较高,因此食用野生蛙,尤其在烹饪方法不当的情况下,会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2我国裂头蚴分离株属于欧猬迭宫绦虫(S.erinaceieuropaei);3韩国迭宫绦虫分离株S.decipiens(KJ599679)和S.erinaceieuropaei(KJ599680)的分类学地位仍存在争议;4全球范围内迭宫属绦虫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5迭宫属绦虫可分为4个主要世系:世系1(巴西和美国类群);世系2(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类群);世系3(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类群)和世系4(亚洲和澳大利亚类群)。

施网强[5](2018)在《盐城市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与弓形虫的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猪寄生虫病是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在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而且寄生虫种类繁多,其中猪肠道寄生虫是猪场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寄生虫,尽管大多数病猪感染后缺乏典型症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感染率很高,同时也可引起猪增重减慢,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影响猪肉品质和质量,严重感染可引起猪的消瘦、贫血、饲料转化率降低、孕猪空怀、早产、流产,甚至发生死亡,还有些寄生虫病可以人畜共患,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会产生很大威胁。寄生虫在宿主间的传播和流行不但与寄生虫的生活史密切相关,而且与动物饲养管理方式也相关。目前我国养猪业已逐渐转化为规模化、集约化、封闭式的养殖模式,这一饲养模式的改变对猪寄生虫病的流行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还有待调查分析。为此,本文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群进行了肠道寄生虫及弓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丰富在规模化、集约化、封闭式养殖模式下猪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同时也为该市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来自大丰区各养殖场不同日龄的猪粪便样品共538份,通过水洗沉淀法及饱和食盐水与糖水(饱和食盐水与饱和糖水比例为1:1)漂浮法进行检查,根据寄生虫图谱对虫体和虫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11.71%(63/538);共检查到猪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2种寄生虫,其中猪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7.62%(41/538),猪等孢球虫感染率4.09%(22/538);卡方检验分析表明季节以及猪群日龄是猪小袋纤毛虫及等孢球虫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2.大丰区规模化猪场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采集7~15日龄仔猪新鲜粪便样品300份,提取粪便样品DNA后,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的巢式PCR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3.67%(41/300),纯化的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进行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此序列与鸵鸟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truthioni)的同源性最高。同时,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也证实所获隐孢子虫为鸵鸟隐孢子虫,将此序列命名为Cstruthionis CS-JS-1提交至GenBank,获取登陆号为MH449666。3.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采集大丰区养殖场共161份猪血液样品,分别采用IHA血清学及血液DNA样品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市规模化养殖场猪群弓形虫检测综合阳性率为6.83%(11/161),其中种母猪阳性率最高,而保育猪阳性率最低。IHA检测结果显示猪感染弓形虫平均阳性率为5.59%(9/161),PCR方法检测显示仅有2份DNA样品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531 bp),弓形虫阳性率仅为1.24%(2/161)。结果提示该市规模化猪场猪群弓形虫感染方式主要为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同时PCR阳性结果的出现说明该猪场也存在弓形虫早期感染的情况。

倪碧娴,沈明学,徐祥珍,王晓婷,戴洋,金小林[6](2017)在《2006-2015年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和掌握2006-2015年江苏省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规律,为后续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期间全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驱虫服药及改水改厕资料,并对人群感染率、感染度、人群驱虫服药及农村改水改厕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按照《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进行,监测虫种包括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对象为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检测方法为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结果 2006-2015年全省累计调查1 086 029人,共查出土源性线虫感染11 409人,平均感染率为1.05%。人群总感染率从2.79%(2006年)下降到0.18%(201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2.86,P<0.01),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从1.37%、1.04%、0.37%降至0.10%、0.06%、0.01%,降幅分别达92.37%、94.23%和97.3%;2006-2015年,阳性患者多重感染比例由4.87%降至0.97%,降幅为80.08%。2010年后,各虫种的感染者主要为轻度感染。2006-2015年,累计调查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儿童(12岁以下)1 024 612人,共查出蛲虫感染阳性儿童12 578人,平均感染率为1.23%。感染率从2006年的2.35%降至2015年的0.31%,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6.58,P<0.01)。2006-2015年全省累计驱虫服药22 464 814人次,累计33 105人发生副反应,副反应率为0.15%。2014年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1%。2015年江苏省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已提升至87.52%。结论 2006-2015年以来江苏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下降,目前已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后续的防控措施应在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及环境卫生整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巩固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取得的成效。

何伊莎,李燕菁,谢朝勇[7](2017)在《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监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肠道线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南京市累计粪检98 804人次,检出肠道线虫感染阳性者465人次,2006年感染率最高(1.97%),2013年和2015年的感染率最低(均为0.05%),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552.19,P<0.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为329例、98例、25例,感染率分别为0.33%、0.10%、0.03%,其中轻度感染443例(占98.66%)。人群肠道线虫单虫感染共462例(占99.35%),二虫感染3例(占0.65%)。为调查蛲虫感染状况,累计检查12周岁以下儿童92 539人次,蛲虫感染者352人次,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147.94,P<0.001)。结论 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的防治效果显着,但仍需继续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注重监测工作,适时调整防控方案,以进一步巩固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成效。

张学艳,孙伯超[8](2016)在《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盐城市累计进行肠道蠕虫感染监测110 746人次,检出肠道蠕虫阳性者1 732人次。2006年人群感染率最高,达4.59%(410/8 941),2013年最低,为0.19%(23/12 165),人群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χ2=27.78,P<0.001)。2006-2015年人群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降幅分别为96.57%、92.31%和96.47%,其随时间推移均呈显着下降趋势(Z=-27.75、-22.23和-16.17,P均<0.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者平均EPG分别为2 534、360和154,1 694例(占97.81%)为轻度感染。12岁以下儿童共检出蛲虫感染阳性儿童1 174例,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2.46,P<0.001)。结论 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各类肠道蠕虫感染呈下降趋势,防治效果明显。今后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加强环境治理及健康宣教。

余建兴[9](2015)在《腹泻病病原谱特征及发病率估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腹泻病(Diarrhoea)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全球15个腹泻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但国内前瞻性开展的腹泻病疾病负担研究数量较少,国内尚无研究对我国人群腹泻病的病原谱和主要病原体的疾病负担进行过系统、科学的论述。目的:阐明不同年龄组腹泻病患者病原谱构成;探索腹泻病主要病原体的季节性规律和年度趋势;估计腹泻病主要病原体发病率;为进一步评估现有干预措施效果,开展疫苗研发和疫苗推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在全国181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病主动监测,收集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往117家网络实验室开展13种腹泻病病原体(5种病毒+8种细菌)的病原学检测。本文对2009-2013年收集的不同年龄组腹泻病患者的病原谱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索主要病原体检出率的年度变化趋势,使用线性回归拟合检出率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函数探索主要病原体的季节性趋势。2.在腹泻病主动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中开展腹泻病医疗服务利用(HUAS)调查,对监测设置的哨点医院的人群代表性进行评估,估计哨点医院覆盖人口数;收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腹泻病门/急诊就诊数和住院数,并使用哨点医院肠道门诊中腹泻病病例监测数对HIS系统门/急诊腹泻就诊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估计哨点医院中门/急诊腹泻病发病数。最后,根据上述步骤获得的腹泻病病原体检出率、哨点医院覆盖人口数以及哨点医院门/急诊腹泻病发病数,研究将上述数据纳入构建的Monte Carlo数学模型中进行模拟运算,估计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发病率、主要病原体发病率及估计值的不确定性。结果:1.2009-2013年的5个监测年度中,研究共在全国181家哨点医院的门/急诊中纳入腹泻监测病例87578例,其中,病原体检测阳性病例26585例。病原谱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门/急诊腹泻患者中13种腹泻病病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轮状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中流行水平最高的病原体,检出率高达32.4%;诺如病毒是继轮状病毒之后导致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第2位病原,是导致成人腹泻的首位病原,门/急诊腹泻病例中10.8%的患者可以检出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是门/急诊腹泻病例中前3位细菌性病原,检出率依次为5.9%、3.8%和3.3%;而副溶血性弧菌和气单胞菌主要在亚热带地区和大年龄组人群中高发流行。季节性分析结果显示,多数腹泻病病原体季节性特征显着。轮状病毒、星状病毒以及札如病毒冬季(12月)高发,诺如病毒秋季高发(10月中旬),而细菌性病原多在夏季(7月中旬)高发流行。腹泻病病原体检出率的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来,门/急诊腹泻病例中志贺氏菌的流行水平逐年降低,检出率由2009年初的10.2%下降到了 2013年的1.4%,下降了近5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致泻性大肠杆菌检出率逐年升高,检出率由2009年初的2.9%上升到了 2013年的10.1%,上升了大约2倍多。2.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症候群监测设立的哨点医院共覆盖浦东新区172.3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9.2%)。2012-2013年两个连续的监测年度中,监测设立的哨点医院HIS系统中共有门/急诊腹泻就诊人次数40.8万(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数的1.8%),腹泻住院3688人(占出院病例的0.8%);其中,3847例门/急诊腹泻病例采样并开展了 13种腹泻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采样率0.9%),检测阳性病例1757例(检出率45.7%),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病原体依次为诺如病毒(19.9%)、致泻性大肠杆菌(7.6%)、轮状病毒(7.3%)、沙门氏菌(5.3%)和副溶血性弧菌(2.7%)。据此,研究估计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每年发生腹泻285.4万人次(发病率0.483次/人年,90%UI:0.22-0.98),其中50.8万人次会到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门诊率0.086次/人年,90%UI:0.050-0.158)。门/急诊就诊腹泻病例中,44.1%的病例是由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5种病原体引起的。其中,诺如病毒是导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群腹泻发病和就诊的最常见病原体,估计社区发病率为0.097次/人年,门诊率为0.017次/人年;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导致人群腹泻发病和就诊的第2位病原,同时也是发病率居首位的细菌性病原,估计社区发病率为0.043次/人年,门诊率为0.007次/人年;轮状病毒则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和就诊的首位病原,估计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为0.085次/人年,门诊率为0.038次/人年;沙门氏菌是浦东新区导致人群腹泻发病和就诊的第2位细菌性病原,估计社区发病率为0.025次/人年,门诊率为0.005次/人年;而副溶血性弧菌则是导致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腹泻发病的重要细菌性病原,5-44岁人群副溶血性弧菌腹泻发病率为0.025次/人年,门诊率为0.003次/人年。结论:腹泻病给我国人群健康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门/急诊腹泻病例中13种腹泻病病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5种病原体流行水平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特征,针对这5种腹泻病病原体的公共卫生措施和策略将能够有效降低腹泻病对我国人群健康的危害;同时,腹泻病病原体严格的季节性发病特征也为我国进一步探索腹泻病发病的环境驱动因素和开展疾病预测和预警提供了可能。我国应在综合评估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频率、严重程度及经济负担的基础之上尽快将轮状病毒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并切实加强对诺如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食源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深入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和食物归因研究,为科学防控腹泻病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本研究中使用的以哨点医院为基础的发病率估计方法为我国进一步开展传染病疾病负担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学借鉴和参考。

陈晓军,刘剑峰[10](2014)在《近30年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三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近30年来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三间分布特点,为今后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84-2012年有关江苏省各地肠道线虫感染的文献,整理、分析其中的感染数据。结果共收集文献26篇。近30年来,江苏省蛔虫、鞭虫、钩虫感染水平不断下降,但苏北感染率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苏北、苏中各虫种感染率2000年前下降速度较快,2000年后下降速度减缓;苏南地区蛔虫感染率下降速度最快,鞭虫感染率略有波动但相对平稳。1984-1989年,各年龄组人群3种肠道线虫感染率均较高,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在20%和30%以上,钩虫感染率以中、老年人群较高。1990-2000年,儿童和青少年蛔虫感染率较高,4070岁人群钩虫感染较为严重,>70岁者鞭虫和蛔虫感染率较低。2001-2012年,钩虫感染率仍以中、老年人群较高,儿童仍是蛔虫感染的高发人群。结论近30年来,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水平逐年下降,但苏北地区感染水平仍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苏北仍是肠道线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儿童蛔虫感染率和中、老年人群钩虫感染率均较高,提示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治工作。

二、盐城市第2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城市第2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实施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项目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人群监测
        1.2.2 驱虫服药
        1.2.3 健康教育
        1.2.4 农村改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群感染时间和虫种分布
    2.2 人群感染地区分布
    2.3 感染度
    2.4 驱虫服药
    2.5 儿童蛲虫感染分布
    2.6 农村改厕
    2.7 健康教育
3 讨论

(2)盐城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2.2 调查结果
3 讨论

(3)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特应性皮炎概述
        1.1.1 特应性皮炎成因及发病机制
        1.1.2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措施
    1.2 特应性皮炎与肠道微生态的联系
        1.2.1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疾病
        1.2.2 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
        1.2.3 益生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
    1.3 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潜在的作用机制
        1.3.1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
        1.3.2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
        1.3.3 双歧杆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1.4 论文立题背景及依据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的缓解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双歧杆菌菌液制备
        2.3.2 动物实验设计
        2.3.3 小鼠耳朵肿胀程度测定
        2.3.4 小鼠背部病理症状评价
        2.3.5 小鼠背部皮肤肥大细胞浸润
        2.3.6 免疫炎症因子的测定
        2.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耳朵肿胀程度的影响
        2.4.2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背部皮肤病理症状的影响
        2.4.3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背部皮肤肥大细胞炎症浸润的影响
        2.4.4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2.4.5 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能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双歧杆菌菌株
        3.3.2 实验动物设计
        3.3.3 小鼠粪便收集
        3.3.4 小鼠肠道菌群测定
        3.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4.2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3.4.3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特定差异菌群的影响
        3.4.4 双歧杆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肠道菌群基因组功能组成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解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4.3 实验方法
        4.3.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活菌和死菌菌液制备
        4.3.2 动物实验设计
        4.3.3 小鼠耳朵厚度测定
        4.3.4 小鼠皮肤病理H&E染色
        4.3.5 小鼠脾脏Treg细胞比例测定以及免疫炎症因子测定
        4.3.6 血清皮肤组织吲哚3-甲醛含量与皮肤芳香烃受体表达测定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活菌/死菌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影响
        4.4.2 宏基因组测序探究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4.4.3 宏基因组测序揭示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肠道菌群功能通路的影响
        4.4.4 LC-MS代谢组学揭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变化
        4.4.5 差异代谢产物KEGG通路富集
        4.4.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特应性皮炎作用机制探讨
        4.4.7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通过芳香烃受体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症状
        4.4.8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提高吲哚3-甲醛和AhR的表达
        4.4.9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抑制小鼠皮肤组织炎症因子的产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患者招募
        5.3.3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5.3.4 实验分组
        5.3.5 特应性皮炎患者基础特征测定
        5.3.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缓解作用评价
        5.3.7 血清炎症免疫指标测定
        5.3.8 粪便样本收集及测序
        5.3.9 数据统计及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降低特应性皮炎患者SCORAD评分
        5.4.2 长双歧杆菌CCFM1029降低特应性皮炎患者DLQI评分
        5.4.3 长双歧杆菌CCFM1029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5.4.4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5.4.5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
        5.4.6 长双歧杆菌CCFM1029改变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菌属
        5.4.7 长双歧杆菌CCFM1029调节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基因的功能组成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Ⅱ
附录Ⅲ

(4)我国迭宫绦虫裂头蚴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部分 我国不同地区野生蛙体内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及物种鉴定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剂
        2.2 仪器
        2.3 溶液的配制
        2.4 样本宿主的收集
        2.5 裂头蚴的收集
        2.6 裂头蚴基因组DNA的制备
        2.7 多重PCR鉴定
        2.8 聚类分析
        2.9 形态学鉴定
    3 结果
        3.1 我国不同地区野生蛙体内裂头蚴感染情况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形态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全球范围内迭宫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1 前言
        1.1 裂头蚴及其危害
        1.2 裂头蚴种群遗传多态性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集构建
        2.2 目的基因PCR扩增和测序
        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4 种群结构分析
    3 结果
        3.1 迭宫绦虫单倍型鉴定
        3.2 不同地理株间的遗传差异
        3.3 单倍型网络分析
        3.4 遗传结构
        3.5 迭宫绦虫种群扩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转录组数据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盐城市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与弓形虫的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猪寄生虫病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1 猪蠕虫病
    2 猪原虫病
    3 猪外寄生虫病
    4 小结
第一章 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大丰区规模化猪场隐孢子虫感染现状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6)2006-2015年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监测对象
    2监测方法
    3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结果
    1 感染率
        1.1 时间分布
        1.2 地区分布
        1.3 各虫种感染情况
    2 感染度
    3 多重感染
    4 儿童蛲虫感染
    5 集体驱虫服药率及副反应
    6 改水改厕
讨论

(7)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感染时间分布
    2.2 感染地区分布
    2.3 感染虫种分布和多重感染
    2.4 感染度
    2.5 儿童蛲虫感染分布
3 讨论

(8)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感染趋势
        1.1时间分布
        1.2地区分布
        1.3各虫种感染情况
    2感染度
    3多重感染
    4儿童蛲虫感染
讨论

(9)腹泻病病原谱特征及发病率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腹泻病与腹泻病病原体概述
        1.2 国外研究现况
        1.3 国内腹泻病研究进展
    2. 研究总体目标
    3. 课题框架
第一部分 腹泻病病原谱特征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哨点医院设置与病例定义
        2.2 样品采集与运送
        2.3 实验室检测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监测病例基本特征描述
        3.2 病原体检测阳性病例特征描述
        3.3 腹泻病病原体流行特征
        3.4 病原谱分析
    4. 讨论
    5. 研究的局限性
    6.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哨点监测的腹泻病发病率估计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社区人群腹泻病医疗服务利用调查
        2.2 医疗机构历史资料收集
        2.3 腹泻症候群监测
        2.4 腹泻病发病率估计
    3. 结果
        3.1 哨点监测的代表性
        3.2 社区人群腹泻病医疗服务利用调查结果
        3.3 哨点医院腹泻患者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3.4 实验室检测结果
        3.5 腹泻病发病率估计
    4. 讨论
    5. 研究的局限性
    6. 小结
研究结论
建议
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腹泻病疾病负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1 表格
附录2 论文发表

四、盐城市第2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实施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项目防治效果评价[J]. 王毓,杨佩才,袁琪,谢朝勇. 中国热带医学, 2020(12)
  • [2]盐城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研究[J]. 尹笑笑,杨李,孙金霞,卞星宇,王灿,刘潇文,唐纪祥.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27)
  • [3]双歧杆菌缓解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方志锋. 江南大学, 2020(01)
  • [4]我国迭宫绦虫裂头蚴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分析[D]. 洪秀. 郑州大学, 2020(02)
  • [5]盐城市大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肠道寄生虫与弓形虫的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D]. 施网强. 扬州大学, 2018(05)
  • [6]2006-2015年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 倪碧娴,沈明学,徐祥珍,王晓婷,戴洋,金小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12)
  • [7]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监测分析[J]. 何伊莎,李燕菁,谢朝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5)
  • [8]2006-2015年盐城市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监测分析[J]. 张学艳,孙伯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06)
  • [9]腹泻病病原谱特征及发病率估计研究[D]. 余建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02)
  • [10]近30年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三间分布研究[J]. 陈晓军,刘剑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03)

标签:;  ;  ;  ;  ;  

盐城市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