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法在煤炭开采量规划中的应用

动态规划法在煤炭开采量规划中的应用

一、动态规划法在回采煤量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1)在《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浅表水系统稳定性作为维系矿区生态系统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煤炭开采动态响应指标及矿区规划的核心。深入研究采动浅表水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对提升我国西北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性、有序性、系统性、科学性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以岩土、覆岩损伤及渗流特征为基础,提炼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构建了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模型,提出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演化机理。提出了非均质岩石损伤宏细观表征方法,揭示了非均质、裂隙形态对渗透率影响的内在机理,构建了非均质岩石应力-渗流-损伤-本构模型,定量揭示了不同采动损伤程度岩土层渗透率演化特征。提出了采动覆岩渗透率数值表征方法,实现采动覆岩渗透特性的实时更新。(2)给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提出了采动覆岩损伤程度数值计算方法,揭示了采动岩土层最大损伤值与采高、岩土层层位的关系,分析了岩土层不同类型裂隙的水流特性,给出了考虑覆岩整体渗透性的岩土层破断损伤的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基于改进的采动覆岩变形及三维空间渗透率的动态模型,揭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特征。(3)阐明了采动浅表水系统响应特征及控制机理。提出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构建了考虑浅表水侧向补给、入渗补给及多开采单元浅表水渗漏模型,揭示了不同开采单元影响下浅表水响应特征,探讨了开采高度、煤水间距、恢复时间、开采范围对浅表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浅表水系统多矿井开采扰动效应。(4)提出了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提出了矿区采动浅表水稳定性评价方法,实现榆神矿区不同开采强度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分区,创新出基于动态规划及优化模型的多矿井科学产能布局方法,以榆神矿区为例,构建了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新模式,量化了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方案,明确了动态规划方法保障采动浅表水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该论文有图185幅,表53个,参考文献251篇。

邓文娟[2](2020)在《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西黑山矿区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煤田,地处戈壁沙漠,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极度匮乏,煤炭资源丰富,年产原煤800万吨,自2015年投产以来,需水量逐年增加,鉴于区域现状年用水量已超出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的24%,且当地可利用地下水水量极少。因此,在综合考虑煤炭开采各环节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对矿区2020-2024年的需水量预测,对矿区的水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优化,是维持煤矿正常运行的迫切需求。论文以西黑山矿区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在现场调研、实验分析、模型计算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产工艺流程中用水环节与排水状况,通过优化水处理工艺设计,提升水处理效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矿区水资源配置,实现矿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露天煤矿生产工艺综合分析,结合现场样品采集与分析,从水的用途出发,采用单因子、主成分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生产工艺中涉水节点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井水的水质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及《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的V级标准,特征污染因子为CODcr;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Ⅲ级标准,特征污染因子为:总磷、氨氮;自来水中SO42-和氯化物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针对现有各生产环节可用水源,根据用途,对矿区的矿井水采用混凝沉淀法,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油废水采用除油+沉淀+过滤污水处理设施,优化水处理工艺设计进行水质提升,达到经济资源化利用。(3)通过对研究区域2011-2019年的需水量预测、对比和修正,确定采用灰色预测法的GM(1,1)模型,对2020-2024年的需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2020-2024 年的需水量分别为:355.08、438.05、540.42、666.70、822.50 万 t/a。(4)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目标函数,在满足矿区供水量与民生相关的保证率不小于95%,与工业相关不小于85%,与环保相关不小于80%的约束条件下,采用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Matlab界面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获得2020-2024不同年份的配置结果,配置的结果在经济最小化的情况下满足矿区需水量的约束条件,则研究区的水资源配置具有可行性。图30表56参109

胡庭浩[3](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认为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周士园[4](2020)在《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认为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景观演化对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个共性环境问题即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造成大量自然湿地的丧失,另一方面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大量采煤沉陷湿地的形成,致使湿地的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威胁着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优化湿地生态规划的视角出发,针对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在融合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和生态规划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模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预警反馈”的研究框架,并以淮北市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首先利用1988年、200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湿地景观演化监测数据库,模拟了淮北从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综合经济、社会、自然、区位和政策的空间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30年间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机理。进而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预测了2034年湿地景观格局在趋势发展情景、快速城镇化情景、农田恢复情景和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不同时期淮北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后,研究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演化过程具有显着的动态性和阶段性差异。整体上,30年间淮北湿地的面积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1988年至2002年增长最快。研究采用了强度分析模型和叠加分析法分析了湿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湿地的转化强度为活跃状态,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规模最大,主要集中于矿区范围内。研究采用了质心函数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发现淮北湿地的质心呈先向东北方向迁移,后向西南方向折回的摆动式变化,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一致;同时自1988年至2018年湿地空间分布的聚集性特征更为明显;此外,湿地在区域景观中的优势度不断增加,但斑块的稳定性不断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第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下,至2034年淮北湿地面积仍将保持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展情景中湿地的景观格局有显着的差异。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了30年间影响淮北湿地景观演化的主导驱动因子。经济-社会因素中地下资源开发、城镇化和农业复垦为关键驱动力,政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限制性作用,自然因素中高程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对淮北湿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中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湿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湿地率达到7.71%,高于趋势发展情景。在快速城镇化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规模较大,因此湿地率小于趋势发展情景。第三,除快速城镇化情景外,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综合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特征,研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从而计算了淮北不同时期的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ESI),结果表明:2018年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较2002年有所改善;趋势发展情景中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将继续提高,但仍处于Ⅲ级预警等级;在湿地生态保护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提高至Ⅱ级较安全等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中则呈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变化在各情景中有所不同,因此在湿地生态规划中应进行差异化管理。第四,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研究提出了预警机制构建的目的、准则和主要作用。进而从预警触发、警情分析和预警反馈三个方面建立了预警机制的运作框架。预警反馈方面,研究从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整体调控策略;同时从斑块、节点和廊道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调控措施,包括湿地公园保护模式、小微湿地保护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湿地景观演化的模拟预测和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为完善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湿地生态规划分析技术和规划体系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该论文有图88幅,表29个,参考文献222篇。

王惠[5](2020)在《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州市贾汪区是典型的因煤成矿、缘矿建城的资源型矿区,自1882年起,至今具有近一百多年的煤炭开采历史,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原本充满发展活力的矿区,因矿井的关闭而逐渐沉寂,经济发展随之走入低谷。2011年,贾汪区被国家发改委评定为资源枯竭型矿区,标志其进入后矿业时代。2008年,江苏省政府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同年,徐州市政府主导编制了《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在此规划基础上,贾汪潘安湖区域被选做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项目示范区。以政府引导、生态优先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经济转型的“徐州模式”由此拉开序幕。经过10年的规划建设,原本煤矿全部关闭,经济严重衰退,遗留有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和其他采矿迹地的潘安湖区域,随着破损生态的修复、环境质量的提升、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潘安湖作为采煤塌陷积水区通过生态修复和调控成为国家级生态湿地的成功,使得这一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均不同程度地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潘安湖考察塌陷地生态修复的成果,他夸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并强调,塌陷区治理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是,作为一个逐渐转型的煤矿区域,如何平衡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矛盾依然突出,如何引导区域转型合理选择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潘安湖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煤炭资源开采下其发展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影响,探究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发展目标,明晰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以煤炭发展及其影响为主线,在宏观层面上将贾汪发展划分为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以及转型期。分析了煤炭发展对贾汪道路交通、城镇格局、规划引导、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具体研究了潘安湖区域的形成、发展和转型,总结了研究区域煤矿发展和以采煤塌陷地为主的采矿迹地对道路交通、城镇格局、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和规划引导等方面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演变的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自然及人文两方面定性兼定量地分析了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转型发展的规划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明晰了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的现状问题,讨论了类似区域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进而结合潘安湖的实际情况,从产业转型、基础建设、空间管控、综合社会结构网络构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转型发展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该论文有图51幅,表14个,参考文献86篇。

吴振华[6](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周璞[7](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梁宇生[8](2020)在《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体消费能源。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2018年仍高达60%。中国煤炭开采方式90%以上为井工开采,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煤炭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损毁,特别是耕地、湿地、林地等资源,也因此产生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并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主要目标。而2017年甘肃“祁连山事件”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极为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对目前存在的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土地资源损毁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与控制是极为必要的。但在经过近两年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将其演变成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和谐共生、普惠福祉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现实中,地下煤炭开采与土地资源保护并不是不可协调、绝对对立的,由于各类土地资源特性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资源开采与各类土地资源保护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实现协调发展的,不能采取整体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性,探讨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的双赢之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典型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形势下,地面土地资源利用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优化利用结构和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地上下资源充分利用和协同发展的思想,本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总结分析了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湿地、耕地与林地)的冲突,探讨了二者协同协调的可行性和适用条件;其次绘制了全国煤炭资源分别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冲突的特征及危害,初步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协调模型;最后,分别对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煤炭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展开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给出具体的协调策略。本文通过具体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从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角度,阐明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地理分布重叠的自然性,阐释了地面土地资源与地下矿产资源利用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厘定了矿地复合的概念,并揭示了我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并绘制了符合区域空间分布图;分别总结阐述了全国煤炭资源与湿地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复合的冲突特征与危害。(2)改变过去土地资源利用不考虑地下矿产资源的弊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矿地(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地下煤炭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利用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利润、生态修复成本以及矿山企业可接受的煤矿净利润最低值构建了地下煤炭开采与湿地、耕地、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模型。(3)以南四湖湿地下煤炭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几十年煤炭开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及相关采煤塌陷对湿地影响的支撑分析,发现煤炭开采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耕地损毁和居民房屋破坏等,对湿地资源保护无明显负面影响。本文还利用开采沉陷理论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湿地生态无明显负面影响的机理,从而证实了湿地与煤炭开采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今后重点是解决政策上的冲突。(4)利用2018年山东省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收集研究区内各煤炭矿山企业煤炭开采、采煤塌陷数据资料,对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展开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煤炭资源与耕地资源的资源冲突的特征与缘由;利用实际调查和开采沉陷预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了山东省采煤塌陷耕地现状(基期2018年底),并预测出2019-2030年新增采煤塌陷损毁耕地面积。基于“既要煤、又要粮”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土地复垦技术协调与政策协调为落脚点,探讨了煤炭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对策(包括适用条件)。(5)分析了陕煤铜川矿业下属玉华煤矿、柴家沟煤矿和陈家山煤矿地下煤炭开采区与地面林地资源复合特征和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几十年协调发展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1990-2018年煤炭资源与林地资源复合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裂缝产生情况和林木生长现状,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未发现沉陷、滑坡和裂隙,煤炭开采未对林地资源产生明显影响。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该矿煤炭开采与林地保护协调发展的机理,并探讨了煤林复合区的协调对策。

朱三兵[9](2019)在《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各大城市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1]。针对空间扩张的增量规划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类城市的发展需求,由增量向存量与增量并存规划、存量规划[2]、减量规划转变成为应对超大城市发展转型的新方式。北京市提出“减量提质”的城市发展目标[3],对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在具体落实上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建立“市级指导、区级统筹、镇级落实”的任务落实机制。实施单元作为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重要实现路径,与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结合不仅关系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的减量,还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整体发展走向。本文在对实施单元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小城镇当前面临的规划实施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近年来实施单元的实践探索和国内其他特大城市的经验进行总结,对现有实施单元的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最终提出基于实施单元的小城镇规划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其一,在背景和意义层面,对实施单元思想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必要性运用进行分析。在研究综述中,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小城镇发展历程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政策,并对实施单元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最终确定此次研究的重点和框架。其二,在问题发现和分析层面,结合《特色小城镇镇村联动实施单元研究》课题,对北京小城镇规划实施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建设时序、规划实施成本和土地收益分配4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三,在案例分析方面,将试点乡镇依照探索阶段和成熟阶段进行分类,选取北京4个小城镇从规划背景、规划策略、经验启示3个方面对实施单元思想的形成和主要的规划策略进行分析。借鉴上海和深圳两地的规划经验,对实施单元的理论进行完善补充,得出实施单元的运作机制。其四,在规划策略方面,针对北京市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现状问题,提出基于实施单元的规划策略。主要从实施任务、成本核算、年度实施计划、实施单元法定地位和政策保障5个方面给出策略指导。其五,在实践落实层面。通过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乡域总体规划的实践,对上文中提出的5个规划策略进行落实和检验,以求更好地为北京市小城镇规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刘建[10](2019)在《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的开采能够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当地的水土资源,合理的控制煤炭的开采规模,探讨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关系,构建煤炭-水土资源配置模式,能更好的提高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该地区煤炭、土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构建长河流域的SWOT分析体系,分析得出该区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仿真了系统的发展规律,并模拟仿真了2017-2030年3种不同的煤炭开采规模的方案。经济优化型模式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增加,但耕地面积出现小幅度减小,总供水量减少较快,该方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资源优化型,该模式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减小,耕地面积和总供水量快速增加,资源型发展模式能够维护资源的健康稳步发展,但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SD-MOP整合优化模型,该模式下适当控制煤炭开采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在较大程度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水土资源的稳步增加,有助于优化长河流域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经过对这三种方案不断的运行检验得出:整合优化型煤炭开采规模为最优开采规模。

二、动态规划法在回采煤量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态规划法在回采煤量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Status)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Main research contents,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1.4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in Dissertation)
2 榆神矿区煤水赋存特征及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
    2.1 我国西北矿区煤水资源分布特点(Coal and Water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 Northwest Coalfields)
    2.2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概况(Geological Settings of Yushen Mining Area)
    2.3 榆神矿区地质条件分类 (Geology classification regarding Yushen Mining Area)
    2.4 覆岩土物理力学特性(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verlying Rocks/Soils)
    2.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及演化规律
    3.1 采动岩土损伤及渗流应力关系(Rock/Soil Damage due to Mining and Seepage-Stress Relationship)
    3.2 采动覆岩变形损伤及渗透特性演化特征(Evolution of Strata Deformation and Damage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3.3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Overburden Strata)
    3.4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型(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model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及控制机理
    4.1 采动浅表水漏失机制(Mechanism of mining-induced shallow water loss)
    4.2 考虑开采扰动的等效渗透系数数值化处理方法(Numerical method for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rocessing considering mining disturbance)
    4.3 采动浅表水定量评价模型及演化特征(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llow water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4.4 采动浅表水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5 榆神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约束下的矿区规划原则
    5.1 榆神矿区开采浅表水系统稳定性评价(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hallow water system in case area)
    5.2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井布局方法(Mine layout method based on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ty)
    5.3 榆神矿区三、四期局部区域矿井布局(Layout of local mines in the 3rd and 4th phases of Yushen area)
    5.4 榆神矿区典型地质条件矿井布局 (Layout of mines with representative geological settings in Yushen area)
    5.5 基于浅表水系统稳定的矿区规划原则(Mine planning principle considering shallow water system stabilization)
    5.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Main Conclusions)
    6.2 展望(Prospect)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向异性岩石模拟方法及细观节理损伤演化
附录2 破碎煤岩体渗透率模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露天煤矿水资源利用现状
        1.2.2 水质评价方法
        1.2.3 需水量预测方法
        1.2.4 水资源调度配置模型
        1.2.5 国家对煤矿水资源政策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气象
        2.1.5 地震
        2.1.6 社会经济
        2.1.7 动植物
        2.1.8 矿区地质
    2.2 研究方法
        2.2.1 现场采样
        2.2.2 水质检测
        2.2.3 水质评价方法
        2.2.4 需水量预测方法
        2.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3 矿区水资源现状调查
    3.1 矿区生产工艺流程
    3.2 供水系统
        3.2.1 矿区供水系统
        3.2.2 可供水源供水能力
    3.3 研究区现有水源水质评价
        3.3.1 矿区水资源水质评价
        3.3.2 模糊综合水质评价
    3.4 研究区水处理现状
        3.4.1 矿区污废水处理现状
    3.5 矿区水质提升设计
        3.5.1 矿坑排水与洗面冲洗排水
        3.5.2 生活污水
        3.5.3 含油废水
    3.6 水资源量评价
        3.6.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3.6.2 矿坑排水资源量评价
    3.7 本章小结
4 矿区需水量预测
    4.1 矿区需水量预测效果比对
        4.1.1 原始数据
        4.1.2 时间序列法预测2011-2019年矿区需水量
        4.1.3 灰色预测法预测矿区需水量
        4.1.4 两种预测方法比对
    4.2 2020-2024年矿区需水量预测
    4.3 不同保证率下的矿区需水量预测
    4.4 技术经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5.1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5.1.1 目标函数的建立
        5.1.2 约束/参数条件
        5.1.3 多目标优化模型整理
    5.2 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5.2.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
        5.2.2 优化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遗传算法MATLAB程序部分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特征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资源概况
    2.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特征
    2.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淮北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化过程
    3.1 淮北市概况
    3.2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3.3 湿地时空动态转化过程
    3.4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过程
    3.5 本章小结
4 淮北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分析
    4.1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 影响其他地类演化的驱动因子
    4.3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4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结果与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多情境下湿地景观演化的空间模拟
    5.1 CA-Markov模型的原理
    5.2 趋势发展情景模拟
    5.3 快速城镇化情景模拟
    5.4 农田恢复情景模拟
    5.5 湿地生态保护情景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6.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6.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4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6.5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地区差异
    6.6 本章小结
7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
    7.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内涵
    7.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
    7.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策略
    7.4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采矿迹地再利用研究进展
    2.4 理论研究论述
3 煤炭资源矿区贾汪的发展演变
    3.1 城市形成期(1880-1948年)
    3.2 城市发展期(1949-1977年)
    3.3 城市繁荣期(1978-2000年)
    3.4 城市转型期(2001年-至今)
    3.5 本章小结
4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
    4.1 潘安湖区域发展概况
    4.2 潘安湖区域煤炭发展沿革
    4.3 行政区划的调整变迁
    4.4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
    4.5 本章小结
5 潘安湖区域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
    5.1 潘安湖区域发展演变特征
    5.2 发展演变驱动力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 发展演变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驱动力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
    6.1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6.2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目标与原则
    6.3 潘安湖区域转型发展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8)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1.1 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研究
        1.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协调对策与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2.1 矿地复合的概念与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1.1 矿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概述
        2.1.2 矿地复合的概念
        2.1.3 矿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及危害
        2.2.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冲突的自然性
        2.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冲突特征与危害
    2.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的政策冲突特征与危害
        2.3.1 政策冲突特征
        2.3.2 政策冲突危害
    2.4 本章小结
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必要性及适用条件
    3.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实现措施
    3.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协调原理与模型
        3.3.1 协调原理
        3.3.2 协调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4.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4.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煤炭资源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4.2.3 济三矿煤炭地下开采与湿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4.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4.4 本章小结
5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5.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5.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5.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5.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冲突
        5.2.3 山东省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5.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对策
        5.3.1 协调实现的保障技术
        5.3.2 协调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协调研究
    6.1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的理论分析
    6.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冲突与协调的实际案例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分析
        6.2.3 焦坪矿区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保护实际协调分析
    6.3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与林地资源保护协调的可行性与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1.2 城乡规划从“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转变
        1.1.3 北京市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
        1.1.4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与创新利用
        1.1.5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2.1 促进北京市减量集约化发展目标的落实
        1.2.2 为小城镇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小城镇
        1.4.2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1.4.3 实施单元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相关理论与政策
        1.6.2 小城镇规划与实施研究
    1.7 实施单元理论研究
        1.7.1 实施单元的提出背景
        1.7.2 实施单元的划分原则和作用
        1.7.3 实施单元的基本类型
第2章 北京小城镇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2.1 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2.1.1 经营类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较快
        2.1.2 工业大院和低端国有企业面临腾退
        2.1.3 城乡建设用地面临减量
        2.1.4 区域间优势资源难统筹
    2.2 规划建设时序缺乏统筹考虑
        2.2.1 村庄体系规划难实现
        2.2.2 先占白地现象普遍
        2.2.3 规划实施达不到预期
        2.2.4 民生项目欠账严重
    2.3 规划实施成本缺乏考虑
        2.3.1 地价上涨导致规划实施成本增加
        2.3.2 人口成本和市场预期逐年攀升
        2.3.3 小城镇规划缺乏对实施成本的长远考虑
    2.4 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待优化
        2.4.1 集体土地利用方式待明确
        2.4.2 多方利益难协调
        2.4.3 农民收益缺乏长期保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特大城市相关经验启示
    3.1 北京实施单元探索阶段
        3.1.1 大兴区西红门镇整体改造试点
        3.1.2 昌平区百善镇规划实施方案编制试点
        3.1.3 对小城镇规划的经验启示
    3.2 北京实施单元的试点实践阶段
        3.2.1 房山区良乡镇规划实施单元研究
        3.2.2 房山区青龙湖镇规划实施单元研究
        3.2.3 对小城镇规划的经验启示
    3.3 上海郊野单元规划实践与探索
        3.3.1 郊野单元规划背景
        3.3.2 郊野单元规划特点
        3.3.3 对小城镇规划的启示
    3.4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实践与探索
        3.4.1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背景
        3.4.2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特点
        3.4.3 对小城镇规划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实施单元的小城镇规划策略
    4.1 统筹土地资源,落实规划实施任务
        4.1.1 梳理现状用地资源
        4.1.2 明确建设用地减量对象和任务
        4.1.3 刚性约束,控制建设规模
    4.2 测算规划实施成本与收益
        4.2.1 建立规划实施成本台账
        4.2.2 建立土地资源收益台账
        4.2.3 肥瘦搭配,划分实施板块
    4.3 明确建设时序,保证全面发展
        4.3.1 建立项目清单和年度实施计划
        4.3.2 公共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实施
    4.4 优化收益分配方式,协调多方利益
        4.4.1 统筹资金收益,优化土地财税政策
        4.4.2 探索土地收益返还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4.5 探索全域空间管制和实施政策
        4.5.1 小城镇层面实施单元划分
        4.5.2 明确实施单元法定地位,促进规划体系变革
        4.5.3 多部门多维度协调,支撑规划实施
        4.5.4 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规划实施单元实践探索
    5.1 于家务回族乡基本情况
        5.1.1 区位与人口现状
        5.1.2 经济发展概况
        5.1.3 资源优势
    5.2 上位规划要求与规划原则
        5.2.1 上位规划及要求
        5.2.2 规划编制原则
        5.2.3 于家务回族乡规划定位
    5.3 乡域总体规划编制策略
        5.3.1 实施单元的划分
        5.3.2 理清土地资源
        5.3.3 调整村镇规划体系
        5.3.4 确定规划用地总量,划定空间管制分区
        5.3.5 测算成本收益,全镇统筹
        5.3.6 集体产业用地创新利用
        5.3.7 镇企联合,保障长期收益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分析的研究进展
        1.3.2 资源损毁控制的研究进展
        1.3.3 系统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思路
    1.5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2 水土资源损毁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控制论
    2.2 最优化理论
    2.3 动态规划的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介绍
    3.2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分析
        3.2.1 模型变量的选择
        3.2.2 SWOT分析方法的综合分析及重点战略选择
        3.2.3 长河流域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3.2.4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定性分析
        3.2.5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定量分析
    3.3 长河流域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结果
4 长河流域煤炭开采规模控制及模型构建
    4.1 系统动力学的简介
        4.1.1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4.1.2 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4.1.3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软件-Vensim
    4.2 动力学模型的总体结构
        4.2.1 建立模型的目的与模型的边界
        4.2.2 模型的系统分析
        4.2.3 煤炭资源-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
    4.3 模型建立数据来源
    4.4 系统关系流图
    4.5 系统动力学方程
    4.6 模型检验
5 长河流域煤炭开采下水土资源损毁系统控制策略
    5.1 基于煤炭开采的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模拟方案设定
    5.2 研究区两种不同策略下煤炭开采规模的情景模拟
    5.3 SD-MOP优化型开采策略情景模拟
        5.3.1 系统的敏感性因素的识别
        5.3.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6 结论
7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动态规划法在回采煤量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矿区浅表水系统稳定性控制机理与矿区规划原则 ——以榆神矿区为例[D]. 张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红沙泉露天煤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邓文娟.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周士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潘安湖区域演变与转型发展优化策略研究[D]. 王惠.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煤炭地下开采与地面典型土地资源保护的冲突及协调研究[D]. 梁宇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9]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朱三兵.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10]采煤流域水土资源损毁系统动态模拟及控制策略研究[D]. 刘建.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动态规划法在煤炭开采量规划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