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基因复制有望治疗癌症

新的基因复制有望治疗癌症

一、新型基因倍出治疗癌症有望(论文文献综述)

廖友,王冬梅,谷战军[1](2021)在《纳米材料用于放疗防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是,高能射线不可避免地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造成损害,产生放疗相关副作用.尽管目前有一些小分子放疗防护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或处于临床前研究,但其较短的血液循环时间和较快的新陈代谢速度极大地削弱了其防护效果.近20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纳米放疗防护剂的出现为提高防护效果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开发纳米放疗防护剂,有望解决现有小分子放疗防护药物的缺陷.鉴于纳米放疗防护剂具有诸多优势,本综述概述了纳米放疗防护材料的常见设计策略,同时分析了放射诱导的常见疾病的致病机制和纳米放疗防护材料防治各种放射诱导疾病的研究现状.最后,还讨论了纳米材料用于放疗防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

李若曦[2](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孙燕泥[3](2021)在《急性白血病预后及治疗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复发率高。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等。尽管传统化疗及靶向治疗的进展提高了AL的完全缓解率,但复发难治仍然是AL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提高AL预后评估水平及探讨新的AL治疗策略迫在眉睫。本论文围绕AL预后评估及治疗策略进行临床研究,包括CD56在AML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PADI蛋白抑制剂诱导AML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的临床研究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CD56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研究背景:AML的预后影响因素众多,目前AML的诊治和预后评估主要依据遗传学的改变。但是同一危险层次的患者预后差异依然很大,提示其他因素同时影响疾病发展。簇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是血细胞表面具有系别和阶段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当细胞发生癌变,CD分子可出现跨系别或跨分化阶段表达,如AML细胞异常表达NK细胞标记CD56,这些异常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因此分析CD56的异常表达或可为AML的预后提供更精准的分层指标。研究方法:收集初次确诊的89例AML、46例非AML骨髓标本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骨髓细胞CD56表达情况并分析CD56与AML预后的关系:1.分析比较骨髓细胞CD56表达水平在初诊的AML与对照组和治疗后的AML之间的差异;2.对AML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D56表达与治疗反应和生存时间的相关性;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D56是否是AML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结果:1.初诊时AML患者的CD56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ML患者的CD56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01);2.通过X-Tile软件计算出CD56相对表达量影响AML总体生存的临界点(cutoff值)为24.62。基于该值,我们将本研究中25例(29.21%)的AML患者分归入了CD56高表达组,这些患者与CD56低表达组患者相比,缓解率和复发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7,P=0.34),但高表达CD56的患者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着较短(P=0.01);3.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CD56是影响AML 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P=0.002)。研究结论:CD56抗原可高度异常表达于AML细胞,且高表达CD56与AML患者的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提示CD56可以用作对初诊AML患者的分层指标。第二部分BB-Cl-Amidine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AML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表观遗传改变在AML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一些去甲基化或组蛋白乙酰化调节剂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且部分可伴发严重的副反应。肽基精氨酸脱亚氨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s,PADI)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的一员,其中PADI2和PADI4在AML患者中高度表达,提示了PADI蛋白在AML发生或维持中的潜在作用,抑制PADI2或PADI4有望成为治疗AML的新靶点。研究方法:以DMSO为对照,使用泛PADI抑制剂BB-Cl-Amidine(BB-Cl-A)和PADI4特异性抑制剂GSK484对AML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1.GEPIA2、CCLE数据库和定量PCR(RT-qPCR)分析PADI在AML细胞系中的表达;2.CCK8实验检测AML细胞增殖活力;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Annexin V/PI;4.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内质网应激反应(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ponse,ER stress)下游PERK-e IF2α通路的磷酸化水平,RT-q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ATF4、CHAC1、DDIT3和DDIT4的表达。研究结果:1.基因表达数据和RT-qPCR结果显示PADI2和PADI4是AML患者和AML细胞系中PADI蛋白的主要表达亚型;2.CCK8和Annexin V/PI检测结果显示BB-Cl-A能够有效抑制6种AML细胞系的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对BB-Cl-A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BB-Cl-A可明显诱导AML细胞凋亡且可以被凋亡抑制剂Z-VAD-FMK挽救。但GSK484对AML细胞系的生长和凋亡均没有明显影响。3.BB-Cl-A可以促进PERK-e IF2α通路的磷酸化程度增加,并上调ATF4、CHAC1、DDIT3和DDIT4的m RNA表达水平。研究结论:以上数据表明PAID2在AML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B-Cl-A可能通过抑制PADI2激活ER stress,进而诱导AML细胞凋亡。因此,PADI2在维持内质网的稳态和抑制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BB-Cl-A靶向PADI2可能是治疗AML的新途径。第三部分人源化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B-ALL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30%,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由于肿瘤细胞有多种逃逸机制,传统治疗方案无法适用于复发难治性B-AL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肿瘤特异性抗原序列转移到患者来源的T淋巴细胞中,使其具有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由于CD19在B-ALL恶性细胞中表达的高阳性率和稳定性,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B-ALL成为可能。我们此次研究中使用一种人源化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并观察其疗效。(临床试验注册编号:NCT02349698)。研究方法:对15例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使用人源化CD19-CAR-T细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CAR-T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分离患者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人源化CD19-CAR-T细胞并回输到患者体内;2.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基因检测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神经系统副反应发生情况;4.随访观察患者疾病状态和生存情况。研究结果:1.CD19-CAR-T细胞回输后扩增到峰值的中位时间为11天(8~68天)。CAR-T细胞治疗缓解率为93%(14例)。CAR-T细胞回输后的第3个月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100%,第12个月为40%。2.93%(14例)的患者经历了CRS,其中轻度CRS(1~2级)占71%(10例),重度CRS(3~4级)占29%(4例)。20%(3例)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重度CRS患者中的快速上升。对7例患者使用托珠单抗,3例患者使用了激素,对1例重度CRS伴重度神经系统毒性的患者行血浆置换。副反应症状均得到良好控制。研究结论:人源化CD19-CAR-T细胞治疗可使复发难治性B-ALL获得快速缓解,疗效可观,副反应可控,在短期内效应明显,但是维持患者长期生存效果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胡盼[4](2020)在《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全球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上升,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由于前列腺癌发病比较隐匿,我国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根治性治疗机会。内分泌治疗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会在治疗后发展为难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目前,FDA批准的可用于CRPC治疗的药物为卡巴他赛、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恩杂鲁胺和镭-223等,但是这些药物延长CRP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不超过2年。免疫治疗是近年新兴的肿瘤治疗策略,作为FDA批准的首个肿瘤疫苗制剂,Sipuleucel-T用于治疗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转移性CRPC,但患者的生存获益仍然有限。后续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中显示出较好疗效,但在前列腺癌中疗效欠佳。联合治疗不仅是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热点,也是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策略。因此,本论文致力于通过联合治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效果。已有研究表明,COX-2/PGE2/EP4(PTGER4)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结肠癌和乳腺癌中,EP4受体拮抗剂有免疫治疗效果。COX-2/PGE2/EP4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高度活化,但尚无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为探索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EP4受体的分布和功能,本论文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和分析,并结合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和既有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到EP4受体是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随后,我们选择实验室合成和筛选到的新型EP4受体小分子拮抗剂BY001,研究单药治疗以及与PD-1抗体联合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和机制。在体外,BY001一方面直接靶向EP4受体阻止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的形成以及MDSC细胞分泌免疫抑制性因子ARG1和i NOS。BY001也可以促进T细胞的增殖、存活和效应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间接地逆转肿瘤微环境中MDSC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接下来,我们评估BY001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抗体在前列腺癌同系异种动物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PD-1抗体或者BY001单药治疗只能抑制40%左右的肿瘤生长。尽管治疗效果不显着,但是BY001可以促进肿瘤内部CD8+T细胞的浸润,抑制MDSC细胞的浸润,具有改善前列腺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能力。鉴于BY001治疗后,CD8+T细胞依然处于耗竭状态以及临床上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我们采用BY001和PD-1抗体进行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内部CD8+T细胞的增加和NK细胞群的富集,抑制MDSC细胞的浸润。联合治疗增强与T细胞招募有关的趋化因子CXCL9、CXCL10和CXCL11的表达,与此同时,抑制与MDSC细胞招募有关的趋化因子CCL2、CCL4、CCL5、CXCL5、CXCL12和CXCL16的表达。此外,联合治疗也促进IFN-γ和TNF-α的表达,抑制ARG1的表达。在前列腺癌原位动物模型和再挑战动物模型中,联合治疗诱导更为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或复发,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初步探索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联合治疗后,肿瘤内部存在更多的CD8+TCF1+T细胞和MHC-Ⅱ+抗原递呈细胞共定位,这表示CD8+TCF1+T细胞与MHC-Ⅱ+抗原递呈细胞联合抱团,组成独立的抗肿瘤基地,维持免疫应答。此外,联合治疗主要通过CD8+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BY001与PD-1抗体具有强烈的协同作用,可以将免疫治疗反应较差的前列腺肿瘤转化为敏感的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并维持免疫应答,这为CRPC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策略。

宋瑞雪[5](2020)在《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用于乏氧肿瘤高效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乏氧是恶性实体肿瘤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环境特点,是导致肿瘤发生治疗耐受、侵袭和转移等恶性进展的重要因素。探索精确且可靠的乏氧检测手段,并制定个性化且高效的肿瘤治疗方案,将有助于实现恶性实体肿瘤的精准治疗及不良预后的改善。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化学性质丰富的功能化纳米材料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而肿瘤特殊的乏氧微环境也为纳米材料的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无限空间。因此,借助于纳米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将有望实现对乏氧肿瘤的精准诊断及高效治疗,以期获得最优的抗肿瘤效果。本论文基于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独特生物学特性,设计并制备了多种新型的功能化无机纳米材料,初步实现了对肿瘤乏氧的实时监测和精准定位,并借助于“克服乏氧”、“规避乏氧”和“利用乏氧”三类肿瘤治疗新策略,实现了对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锰基纳米诊疗剂用于乏氧肿瘤的精准诊疗:化疗作为癌症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存在无法实现药物在瘤区的最大富集、乏氧肿瘤疗效差、以及无法实现精准的按需治疗等瓶颈问题;此外,探索切实可行的乏氧诊疗手段,且通过单药同时实现乏氧肿瘤的实时无创精准成像和乏氧自适应的高效治疗,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研究以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upcoversion nanoparticle,UCNP)为功能内核,在其表面包覆空腔介孔二氧化硅(hm Si O2)层,用于实现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高效率装载,及对乏氧肿瘤微环境敏感的Mn O2纳米片的表面富集,最终获得诊疗一体化的DOX-UCHSM-DOTA功能纳米材料。该纳米材料到达肿瘤区后,片层Mn O2响应乏氧酸性微环境分解生成Mn2+,继而被修饰于外层的大环螯合物DOTA快速鳌合,实现响应增强型T1-MRI乏氧检测;同时,Mn O2的快速响应分解,削弱了其对装载于hm Si O2空腔中DOX的“封孔”作用,进而实现了DOX的肿瘤微环境响应释放;DOX的释放也可通过内核UCNPs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变化实时监测。值得一提的是,Mn O2同时具备催化分解乏氧肿瘤细胞内H2O2产生O2的功能,继而克服了乏氧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重塑乏氧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在He La细胞和皮下荷瘤鼠上,系统评估了该多功能纳米诊疗剂的乏氧影像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其可实现对乏氧肿瘤的精准监测和高效治疗。这类基于“克服乏氧”策略构建的锰基多功能纳米诊疗剂,将为其它用于乏氧肿瘤精准诊疗的新型多功能诊疗的构建提供借鉴性研究思路。2.近红外光引发的氯自由基(Cl·)应激用于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目前抗肿瘤治疗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自由基种类。然而,肿瘤区普遍存在的O2和H2O2供应不足,严重地限制了基于ROS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氯自由基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氯自由基应激治疗。利用UCNP作为光调节器,在其表面均匀包覆实心Si O2,并将Ag0/Ag Cl异质纳米晶点缀于Si O2外表面,构建了Cl·纳米发生器UCSAP。在近红外(near-infrare,NIR)光激发下,UCNP的上转换短波发射光催化Ag0/Ag Cl产生强氧化性Cl·。Cl·的产生无需依赖于周围环境中的O2和H2O2,因此可同时实现对常氧和乏氧肿瘤的高效杀伤;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活性氧自由基,Cl·不仅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具有极强的亲电性,使其更易于攻击富电子基团的生物分子,可以无差别地引发常氧及乏氧细胞内剧烈的应激反应,造成脂质过氧化及DNA双链损伤,最终引发常氧和乏氧肿瘤细胞的凋亡。这类由Cl·引起的剧烈氧化应激损伤,被定义为氯自由基应激治疗。这类基于“规避乏氧”的新型氯自由基应激治疗策略,克服了乏氧对活性氧自由基抗肿瘤治疗的限制,为新型非氧自由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借鉴性研究思路。3.钙基纳米材料诱发的内质网应激用于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多数恶性肿瘤均伴随有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并且会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乏氧肿瘤细胞中因缺乏O2,将通过激活氧气(O2)敏感的UPR信号通路,以提高肿瘤在内质网应激的乏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存活率。因此,利用乏氧肿瘤固有的内质网应激作为乏氧肿瘤治疗的切入点,将有望克服常规通过重塑乏氧激活还原性前药的乏氧治疗策略促进耐药性和恶性进展等弊端。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气相沉淀法合成了载有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的Ca CO3纳米颗粒(Ca CO3-BTZ NPs),提出了“钙基纳米材料诱发的内质网应激策略”,即利用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上调的乏氧肿瘤微环境诱发肿瘤细胞发生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死亡实现乏氧肿瘤治疗的策略。Ca CO3-BTZ纳米颗粒胞吞进入细胞后,分解产生大量的Ca2+;胞内急剧增加的高浓度Ca2+,将扰乱内质网钙库内的离子稳态,敏化蛋白错误折叠的内质网环境,促进常氧及乏氧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产生;同时,胞质中大量的Ca2+将干扰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促进ROS的产生,进一步加剧内质网应激。更重要的是,伴随Ca CO3纳米颗粒的分解,BTZ被释放至胞质中,将高效抑制未折叠蛋白反应的激活,导致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无法降解,进一步加剧内质网应激。最终,持续严重的内质网应激,诱发未折叠蛋白和错误折叠蛋白大量聚集,造成肿瘤细胞的不可逆转性死亡。这类基于“利用乏氧”的内质网应激肿瘤治疗策略,不仅成功地克服了重塑乏氧易造成肿瘤治疗耐受、复发和远端转移的风险,同时也为利用内质网应激作为乏氧肿瘤治疗的靶点、研发新型乏氧肿瘤药物提供借鉴性思路。

张玺[6](2020)在《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缺乏有效的早期检测筛查手段,约70%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目前,手术联合化疗是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对患者身体毒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并产生耐药性。磷酸化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细胞功能。磷酸化信号通路的改变与癌症密切相关,同时它们也可作为抗癌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由磷酸化等蛋白翻译后修饰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的发生和耐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苦参碱是从中药苦参中提取的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比如抗炎、抗病毒、抗癌、镇痛、抗菌、抗氧化、降血脂、抗肝纤维化等。大量研究表明,苦参碱在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具有明确的抗癌效果。然而,苦参碱对卵巢癌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苦参碱对卵巢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为苦参碱作为新型抗癌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1.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增殖能力的影响。2.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3.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自噬的影响。4.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免疫荧光技术评估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5.体外血管生成试验探讨苦参碱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分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A的影响。7.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苦参碱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A和血管生成素ANG-1m RNA水平的影响。8.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增殖、凋亡、自噬、迁移和侵袭、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肿瘤相关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9.分别建立卵巢癌细胞A2780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裸鼠皮下移植瘤和尾静脉小鼠模型,定期腹腔注射苦参碱,观察苦参碱对体内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10.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苦参碱对小鼠肿瘤组织坏死、肿瘤转移及肝脏损伤的影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苦参碱对小鼠肿瘤组织凋亡的影响。11.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苦参碱对卵巢癌细胞A2780和小鼠肿瘤组织总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及肿瘤组织中增殖、凋亡、自噬、迁移和侵袭、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1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进一步验证苦参碱对小鼠肿瘤组织中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1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评估苦参碱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结果:1.苦参碱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苦参碱阻滞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细胞周期在G0/G1期,上调p21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同时降低ERK1/2和MEK1/2蛋白磷酸化水平。3.苦参碱诱导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发生凋亡,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同时降低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4.苦参碱诱导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自噬,上调LC3-II蛋白表达,下调SQSTM1蛋白表达;同时降低Akt和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5.苦参碱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迁移和侵袭,降低FAK和Rho A蛋白活性及磷酸化水平。6.苦参碱抑制卵巢癌细胞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降低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分泌VEGFA水平,同时降低卵巢癌A2780和SKOV3细胞中VEGFA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7.苦参碱降低HUVEC/A2780和HUVEC/SKOV3共培养体系中内皮细胞HUVECs中ANG-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VEGFR2和Tie2蛋白磷酸化水平。8.苦参碱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体内肿瘤增殖和转移能力,降低卵巢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中总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9.Western blot和IHC结果表明,苦参碱下调肿瘤组织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MEK1/2、PI3K、Akt、m TOR、FAK、Rho A、VEGFR2、Tie2蛋白磷酸化水平。10.苦参碱对肝脏组织无损伤作用,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变化无显着影响。11.苦参碱抑制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细胞迁移和肿瘤血管生成。12.苦参碱抑制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体内肿瘤增殖和转移能力。结论:苦参碱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和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A2780/DDP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降低ERK1/2、MEK1/2、PI3K、Akt、m TOR、FAK、Rho A、VEGFR2和Tie2蛋白磷酸化水平。苦参碱通过抑制肿瘤相关磷酸化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自噬、迁移和侵袭、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背景:近几十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已在许多癌症类型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肺癌和卵巢癌等。确定理想的靶点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成功的关键。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可作用于细胞表面抗原、受体和生长因子,能够调控细胞增殖和转移、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靶向治疗可与过表达的分子结合,调节该分子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原癌基因c-Src(Src)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多种人类癌症的发生、维持、进展和转移扩散密切相关。Src通过与多种蛋白和蛋白复合物相互作用并使其磷酸化,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苦参碱是从传统中药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之一,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纤维化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研究表明,苦参碱对多种癌症类型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均具有抗肿瘤活性。苦参碱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血管生成等途径实现的。目前,有关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颇为广泛,然而其发挥抗癌活性的直接作用靶点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苦参碱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分子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发肿瘤靶向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胰腺癌细胞Bx PC-3、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宫颈癌细胞He La六种癌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苦参碱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2.分别建立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胰腺癌细胞Bx PC-3、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皮下移植瘤模型,定期腹腔注射苦参碱或生理盐水,观察苦参碱对体内肿瘤增殖能力的影响。3.以槐果碱和乙醇胺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合成苦参碱修饰物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红外光谱和质谱对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进行结构表征。4.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与氨基偶联树脂进行偶联反应,制备苦参碱偶联树脂。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检测偶联反应前后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浓度变化,间接反映偶联反应效率。5.提取卵巢癌细胞SKOV3总蛋白,利用苦参碱偶联树脂进行Pull down实验,考马斯亮蓝染色寻找苦参碱特异性结合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鉴定苦参碱特异性结合蛋白。6.细胞热转变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实验验证苦参碱作用靶点;构建GST-Src重组蛋白,Pull down实验进一步验证苦参碱作用靶点。7.构建Src分段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Pull down实验验证苦参碱结合区域。8.构建GST-Kinase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苦参碱结合区域。9.采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分子对接苦参碱与Src激酶结构域,探究苦参碱结合Src激酶结构域的氨基酸。10.选取苦参碱最佳作用浓度处理癌细胞,测定苦参碱对癌细胞中Src激酶活性的影响。11.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苦参碱对MAPK/ERK、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1.苦参碱抑制癌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苦参碱抑制体内癌细胞增殖能力。3.化学合成苦参碱修饰物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产率为65%,红外光谱与质谱结构表征结果与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结构一致。4.制备苦参碱偶联树脂,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检测偶联反应前后13α-(2-氨基)乙氧基苦参碱浓度,偶联反应效率为54%。5.利用苦参碱偶联树脂进行Pull down实验,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显示,分子量55-70 k Da之间有明显蛋白条带;且加入苦参碱后,此蛋白条带明显减弱,猜测此蛋白可能为苦参碱特异性结合蛋白。LC-MS/MS质谱定性分析发现,Src为苦参碱特异性结合蛋白。6.CETSA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处理组Src蛋白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GST-Src重组蛋白进行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苦参碱偶联树脂组检测到Src蛋白,且加入苦参碱后,Src蛋白明显减少,进一步证实Src为苦参碱作用靶点。7.分别构建Src分段质粒USH3、SH4-UD、SH3、SH2、Kinase,转染HEK293T细胞过表达后,提取总蛋白进行Pull down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苦参碱结合Src激酶结构域。8.GST-Kinase重组蛋白进行Pull down实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苦参碱偶联树脂组检测到目的蛋白,且加入苦参碱后,目的蛋白明显减少,进一步证实Src激酶结构域为苦参碱结合区域。9.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预测苦参碱与Src激酶结构域3D分子对接情况,结果显示,苦参碱结合Src激酶结构域,主要作用可能是因为苦参碱与Ala392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同时,苦参碱与周围氨基酸形成范德华力等其他作用力。10.苦参碱最佳作用浓度处理癌细胞后,细胞中Src激酶活性均显着降低。1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苦参碱显着下调癌细胞中MAPK/ERK、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苦参碱抑制癌细胞增殖。苦参碱作用靶点为Src,Src激酶结构域为苦参碱结合区域。同时,苦参碱能够下调癌细胞中MAPK/ERK、JAK2/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因此,苦参碱通过靶向Src激酶结构域下调磷酸化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闫欢[7](2020)在《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9.1/10万,在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上皮性癌(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占卵巢癌的85~90%,在早期诊断时,卵巢癌患者可以采用手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5年生存率接近90%,由于卵巢癌的频繁复发和转移,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降至30%左右。肿瘤的起始和进展与多种抑癌基因失活或者促癌“诱导”基因的过度激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猛,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模式可以从分子水平调控肿瘤进展,为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带来希望。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卵巢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分子机制,探究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提高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率。抑癌基因p53位于17号染色体17p13.1的位置,p53是人类癌细胞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以往的研究发现,p53功能缺陷(p53-/-)在诱导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促癌基因c-Myc位于8号染色体8q24.21位点,在早期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c-Myc过表达可使细胞出现无限增殖、分化以及恶性转化。研究发现,约30%的卵巢肿瘤存在c-Myc扩增。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2),又称局灶性粘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位于染色体8q24.3位点。PTK2在人类多种实体瘤中表达上调,发挥着促癌的作用。研究发现,PTK2过表达与p53突变在人乳腺癌中高度相关,PTK2 N端结构域与p53 N端反式激活结构域可相互作用。PTK2和c-Myc协同调控肿瘤细胞侵袭,抑制整合素/PTK2信号轴和c-Myc可以协同调控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趣的是,我们分析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发现在同一组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包括PTK2、c-Myc和p53在内的三种基因同时发生异常改变,其中88%的卵巢癌患者p53基因发生突变,45%的卵巢癌患者c-Myc基因上调或扩增,同时,超过60%的卵巢癌患者PTK2上调或扩增。因此,我们提出猜想,在p53功能缺陷(p53-/-)的小鼠卵巢上皮细胞中,将癌基因c-Myc和PTK2同时过表达(p53敲除+c-Myc过表达+PTK2过表达),是否可以促使卵巢上皮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卵巢癌恶性生物学功能,是否可以模拟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形成卵巢癌细胞?如果该细胞株构建成功,希望能广泛应用于人类卵巢上皮性癌起始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基因修饰构建一种小鼠卵巢癌细胞株。课题组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p53基因,构建了p53敲除质粒,同时构建了c-Myc和PTK2过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质粒并将修饰后的目的基因,以单个或组合方式转染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观察其细胞功能性改变,将具有潜在肿瘤生成作用的细胞株种植到小鼠卵巢组织内,建立小鼠卵巢癌模型,进一步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效果和肿瘤转移情况。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深入研究。基于本课题以上研究,我们看到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以PTK2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将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带来新的思路。GSK2256098是一种靶向抑制PTK2激酶活性以及Y397位点磷酸化的小分子抑制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PTK2基因,同时选用GSK2256098靶向抑制PTK2 Y397位点的磷酸化,首次评估敲除和靶向抑制PTK2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及对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希望为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基因修饰小鼠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目的本部分旨在构建小鼠卵巢癌细胞株,并利用该细胞株建立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功能验证。材料与方法1.材料1.1细胞株:C57BL/6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购自美国Cell Biologics公司。1.2质粒:在实验前期,课题组成功构建了p53基因敲除质粒、c-Myc基因过表达质粒以及PTK2基因过表达质粒。1.3动物:选用4周大小的NOD.Cg-Prkdcscid Il2rgtm1Wjl/Sz J(NSG)免疫缺陷雌性小鼠,购自Jackson实验室。2.方法2.1将成功构建的质粒进行转化和提取,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p53敲除质粒、c-Myc过表达质粒以及PTK2过表达质粒。2.2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及分组将包装后的质粒以单个、两两组合、三者组合的形式分别转染正常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共分为8组:p53敲除组(p53-/-组)、c-Myc过表达组(c-Myc组)、PTK2过表达组(PTK2组)、p53敲除+c-Myc过表达组(p53-/-+c-Myc组)、p53敲除+PTK2过表达组(p53-/-+PTK2组)、PTK2过表达+c-Myc过表达组(PTK2+c-Myc组)、p53敲除+c-Myc过表达+PTK2过表达组(p53-/-+c-Myc+PTK2组)以及空质粒载体转染组(对照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8组细胞p53、c-Myc以及PTK2蛋白水平。2.3 MTT方法、单层细胞克隆形成试验和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8组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8组基因修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2.4筛选出具有潜在肿瘤生成能力的基因修饰细胞株,将该组细胞种植到免疫缺陷NSG小鼠卵巢组织,观察其成瘤效果及转移情况。2.5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采用(x±s)表示,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超过两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 PTK2、c-Myc和p53蛋白在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的表达与对照组(0.06±0.02)相比,PTK2蛋白在PTK2组(1.22±0.11)、PTK2+c-Myc组(1.11±0.11)、p53-/-+PTK2组(0.86±0.09)及p53-/-+c-Myc+PTK2组(1.34±0.16)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0.08±0.02)相比,c-Myc蛋白在c-Myc组(0.56±0.04)、PTK2+c-Myc组(1.01±0.12)、p53-/-+c-Myc组(0.76±0.09)及p53-/-+c-Myc+PTK2组(1.23±0.15)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0.45±0.05)相比,p53蛋白在p53-/-组(0.01±0.01)、p53-/-+c-Myc组(0.02±0.01)、p53-/-+PTK2组(0.03±0.01)及p53-/-+c-Myc+PTK2组(0.04±0.01)基因修饰细胞株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p53-/-+PTK2组、p53-/-+c-Myc组及PTK2+c-Myc组细胞增殖能力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p53-/-组、c-Myc组及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在整个测定期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克隆形成结果与对照组(4.33±1.53)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93.67±6.11)显着增加(P<0.001)。与对照组(4.33±1.53)相比,p53-/-组(15.00±0.07)、p53-/-+PTK2组(23.33±3.06)及p53-/-+c-Myc组(36.00±2.65)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PTK2+c-Myc组、PTK2组及c-Myc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67±1.53)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软琼脂中克隆形成数量显着增加(82.6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软琼脂中克隆形成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与对照组(16.00±1.00)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迁移数量(85.33±5.03)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16.00±1.00)相比,p53-/-+PTK2组(26.00±2.00)和p53-/-+c-Myc组(34.00±3.60)细胞迁移数量增加(P<0.01)。与对照组(16.00±1.00)相比,p53-/-组(15.33±1.53)、PTK2组(14.00±2.00)、c-Myc组(18.67±2.08)及PTK2+c-Myc组(17.33±1.53)细胞迁移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1.00±1.00)及其他6组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相比,p53-/-+c-Myc+PTK2组细胞侵袭数量(60.30±6.11)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11.00±1.00)相比,p53-/-组(20.33±2.52)、PTK2+c-Myc组(21.00±3.46)、p53-/-+PTK2组(20.67±3.06)及p53-/-+c-Myc组(21.00±2.65)细胞侵袭数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11.00±1.00)相比,PTK2组(12.33±0.58)和c-Myc组(14.00±1.00)细胞侵袭数量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基因修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株的筛选诱发小鼠原代细胞发生转化,使其获得肿瘤细胞特征,能在悬浮状态下成簇生长是本研究能否成功的关键。p53-/-+c-Myc+PTK2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6组基因修饰细胞株(P<0.01)。虽然p53-/-+PTK2组和p53-/-+c-Myc组单层细胞克隆形成、细胞侵袭和迁移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p53-/-+PTK2和p53-/-+c-Myc组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与单基因修饰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53-/-+c-Myc+PTK2组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数量显着多于其他各组(P<0.001)。软琼脂中克隆形成试验结果可以反应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即悬浮状态下细胞成簇生长能力,可以作为评判细胞是否具有肿瘤生长特性的金标准。结果说明只有p53-/-+c-Myc+PTK2组细胞获得了肿瘤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的特性。因此,我们认为在8组基因修饰组合细胞中,p53-/-+c-Myc+PTK2组细胞具有潜在成瘤能力,本课题筛选出p53-/-+c-Myc+PTK2组细胞株进行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6荧光素酶基因标记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利用慢病毒载体包装荧光素酶基因,分别转染正常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和p53-/-+c-Myc+PTK2组细胞株,传代培养后测定细胞荧光强度值,结果显示两组细胞的荧光值均大于106,说明荧光素酶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鼠细胞DNA中,可以进行后续移植瘤模型的构建。7基因修饰p53-/-+c-Myc+PTK2细胞在NSG小鼠成瘤将p53-/-+c-Myc+PTK2细胞在显微镜下种植到NSG小鼠单侧卵巢组织,构建小鼠卵巢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周进行荧光强度值监测,12周后可以观察到基因修饰p53-/-+c-Myc+PTK2小鼠卵巢组织形成肿瘤。处死小鼠,发现基因修饰p53-/-+c-Myc+PTK2小鼠出现血性腹水。剥离卵巢,发现卵巢组织周围出现肿瘤组织。查看肿瘤转移情况,发现p53-/-+c-Myc+PTK2组小鼠出现广泛腹腔转移,转移的脏器包括肝脏、脾脏和肠等。结论本部分成功构建了p53-/-+c-Myc+PTK2细胞株,并应用p53-/-+c-Myc+PTK2细胞株成功建立了小鼠卵巢癌模型,模拟了卵巢癌体内形成和转移的过程,该细胞株有望用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第二部分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材料1.1细胞株:SKOV3、OVCAR8细胞购于美国菌种中心。1.2质粒:PTK2基因敲除质粒。2方法2.1统计分析Kaplan Meir Plot数据库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K2的表达。2.2利用慢病毒载体包装PTK2基因敲除质粒。建立PTK2基因敲除质粒稳定转染细胞株,对照组为空质粒转染组。同时采用小分子抑制剂GSK2256098抑制PTK2关键激活位点(p-FAK)Y397,进行靶向抑制PTK2活化,对照组为DMSO对照。2.3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MTT方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变化情况。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情况。2.4统计方法见第一部分。结果1 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PTK2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着低于PTK2低表达组(P<0.05)。PTK2在肿瘤细胞胞浆中强染色,与癌旁组织相比,PTK2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2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中PTK2蛋白及磷酸化水平敲除PTK2基因,在SKOV3和OVCAR8细胞系中均检测不到PTK2的表达。检测GSK2256098对PTK2的主要激活位点Y397的抑制效果,GSK2256098给药浓度分别为0、5、10、20、40μmol/L,作用时间24 h。与对照组相比,当GSK2256098浓度为40μmol/L时对卵巢癌细胞中p-FAK抑制效果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敲除对照组相比,卵巢癌SKOV3和OVCAR8细胞的增殖能力在PTK2敲除组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相比,卵巢癌SKOV3和OVCAR8细胞的增殖能力在GSK2256098组显着降低(P<0.05)。4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与敲除对照组(75.67±5.50)、(46.33±6.50)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单层克隆形成数量(18.67±4.50)、(11.00±4.60)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53.67±4.16)、(34.00±4.00)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单层克隆形成数量(17.00±4.00)、(13.7±4.04)显着降低(P<0.05)。5敲除PTK2或使用GSK2256098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敲除对照组(106.30±8.50)、(39.67±8.08)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迁移数量(43.70±8.50)、(20.67±4.51)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73.33±8.02)、(55.00±7.21)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迁移数量(27.67±3.51)、(28.00±7.00)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敲除对照组(79.33±6.03)、(42.00±4.58)相比,PTK2敲除组SKOV3和OVCAR8细胞侵袭数量(19.00±2.00)、(23.00±3.00)显着降低(P<0.05)。与加药对照组(80.30±8.96)、(36.33±5.69)相比,GSK2256098组SKOV3和OVCAR8细胞侵袭数量(22.67±2.52)、(18.33±2.52)显着降低(P<0.05)。结论PTK2在卵巢癌中发挥促癌作用;PTK2敲除或靶向抑制降低了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PTK2有望成为卵巢癌的早期治疗靶点。第三部分PTK2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PTK2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材料动物:实验选用4周大小的NSG免疫缺陷雌性小鼠。2方法2.1敲除PTK2基因后,构建人卵巢癌SKOV3细胞NSG免疫缺陷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每周使用Xenogen在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2.2将人卵巢癌细胞OVCAR8种植到小鼠卵巢组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GSK2256098治疗(灌胃,75 mg/kg/d,每周治疗5天,共4周),另一组采用DMSO进行对照治疗,每周使用Xenogen在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2.3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1 PTK2敲除后抑制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与敲除对照组相比,PTK2敲除组卵巢肿瘤组织平均最大荧光强度值显着降低(P<0.001)。分离肿瘤组织,与敲除对照组相比,PTK2敲除组小鼠卵巢肿瘤组织重量显着降低(P<0.001)。对照组小鼠肝脏、脾脏和肠等多个器官均出现肿瘤组织转移,而PTK2敲除组小鼠未发现肿瘤组织转移情况。2抑制PTK2活性后降低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与治疗对照组相比,GSK2256098治疗组小鼠卵巢肿瘤组织平均最大荧光强度值显着降低(P<0.001)。分离小鼠肿瘤组织,与治疗对照组相比,GSK2256098治疗组小鼠原位卵巢肿瘤组织重量显着降低(P<0.001)。治疗对照组出现肝脏、脾脏及肠肿瘤组织转移,而GSK2256098治疗组未发现肿瘤组织转移现象。结论PTK2敲除或靶向抑制降低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的形成和转移能力

毛文浩[8](2020)在《PMSC-PPDL-co-PDMAEMA转染miR-145对H1299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纳米技术相关的基因传递是纳米医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靶基因传递的纳米载体的合成、表征和功能化。与病毒载体相比,纳米载体因具有免疫原性小、毒性低、高效负载等特点,在基因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癌症成为危害社会健康的最大问题之一,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发现,microRNA在调节癌症发生发展途径中起到重要作用而适合作为癌症基因治疗的靶标。microRNA-145(miR-145)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量降低并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袭和转移。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全世界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在肺癌细胞中,miR-145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联。因此,通过提高细胞内miR-145基因的表达含量来研究肺癌细胞的肿瘤特性,为肺癌的分子治疗探究新的潜在靶点。研究目的:该研究通过酶促聚合反应偶联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一种毒性较小、转染效率较高的新型基因递送载体,即共聚酯PMSC-PPDL-co-PDMAEMA。通过该载体将miR-145转染到人肺癌细胞系H1299中,探讨1.共聚酯PMSC-PPDL-co-PDMAEMA对比聚乙烯亚胺(PEI25K)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及携带基因的转染效率;2.探究调控miR-145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生长、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基因载体 PMSC-PPDL-co-PDMAEMA 的合成通过脂肪酶催化ω-十五内酯、癸二酸二乙酯、N-甲基二乙醇胺发生开环和缩聚反应生成共聚酯,溴代异丁酸封端反应生成聚酯材料PMSC-PPDL-Br,该聚酯材料可刺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发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最后在乙醇胺作用下生成PMSC-PPDL-co-PDMAEMA。2.应用 PMSC-PPDL-co-PDMAEMA 递送 miR-145 的细胞研究以 PEI25K 载体为阳性对照,使用 CCK8 试剂盒检测PMSC-PPDL-co-PDMAEMA对H1299细胞的毒性;选用不同浓度的基因载体与miR-145的模拟物形成复合体,将复合体转染细胞48小时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转染效率;加入CCK8检测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状况;通过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试验技术(Transwell)分析miR-145对H129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5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探究转染该基因可对抗肿瘤细胞特性的机制。结果:我们通过酶催化法成功合成了共聚酯PMSC-PPDL-co-PDMAEMA,不同浓度的共聚酯毒性均低于PEI25K对照组;选用共聚酯与miR-145mimics基因质量比为20:1的浓度组装聚合物转染H1299细胞,其转染效率高于PEI25K组;共聚酯与基因形成复合物转染细胞后,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miR-145转染细胞72小时,细胞内miR-145的表达量与PDK1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1.该研究通过酶催化的绿色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共聚酯基因载体 PMSC-PPDL-co-PDMAEMA。2.共聚酯递送miR-145转染H1299细胞可能通过调节PDK1调控的信号通路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袁野[9](2020)在《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恶性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相关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材料、化学、物理、分子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恶性肿瘤的早期五年存活率和晚期相差甚远,在恶性肿瘤的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同时有效增加患者的生活水平。目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式已经从手术、放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方式逐渐转变为集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光热治疗等于一体的多元治疗方式。能够将诊断与治疗介质结合在一起制备诊疗一体化材料,不仅可以在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的同时加以治疗,更能够有效监测恶性肿瘤的位置和药物释放的进程。纳米材料由于恶性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使得其可以被动靶向富集于实体瘤内,加以功能化的纳米诊疗一体化材料可以在材料富集后通过对肿瘤微环境或肿瘤细胞内环境的响应释放出治疗药物,在治疗的同时降低对其他细胞的副作用。本论文围绕诊断介质与治疗介质两方面着手,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可控设计,制备了多种新型的纳米诊疗一体化智能材料,探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效果,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油相高温裂解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0 nm左右的Fe3O4,通过相转移的方法使用PESA将油溶性氧化铁转为水相制成了一种碗状的纳米团簇,通过聚多巴胺的表面修饰制备了一种兼具MRI诊断与化疗药载药并在酸性条件下缓释的纳米诊疗体系。该纳米团簇呈碗状,表面带负电荷,粒径约为130 nm左右。同时该纳米团簇保留了良好的T2核磁共振的能力,其r2弛豫率为161.4 s-1·m M-1,对水溶性化疗药阿霉素盐酸盐和伊立替康盐酸盐的吸附量分别为241μg/1 mg Fe3O4,203μg/1 mg Fe3O4,且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缓慢释放,18 h酸性条件下的累计释放量分别达到44%和12%。2、采用了一步溶剂挥发法,以油溶性Fe3O4和新合成的伊立替康衍生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水溶性的氧化铁负载药物的Fe3O4@CPT纳米团簇体系,Fe3O4@CPT的水合粒径约为117 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PDI=0.169),且表面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同时在水溶液、培养液以及胎牛血清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体系内的伊立替康/氧化铁的质量比例高达15.9,在p H=5.0的酸性条件下可以缓慢释放伊立替康,同时保留了氧化铁缩短水分子横向弛豫时间的能力,r2弛豫率为189 s-1·m M-1。经体外细胞实验测试,Fe3O4@CPT且主要是通过细胞溶酶体的内吞作用摄入细胞的,其表面的正电荷和纳米材料的性质大幅度提高了细胞对其的摄入量,其细胞摄入量比盐酸伊立替康高出2-3个数量级。同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都具备良好的MR成像效果的能力。3、选用油酸钠作为钠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NaYF4:Yb3+,Er3+上转换纳米核材料,其尺寸约为7-8 nm。再通过热注射法包上NaYF4的钝化壳制成NaYF4:Yb3+,Er3+@NaYF4的核壳纳米上转换材料(UCNPs)。钝化壳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上转换纳米核的表面缺陷,显着增强其上转换荧光性质,该核壳纳米上转换材料的尺寸约为13 nm。通过使用光敏剂原卟啉(PPIX)对该核壳纳米上转换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经过诱导组装成100 nm左右的纳米团簇(UCNPs@PPIX),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该纳米团簇可以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将980 nm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源激发出PPIX光动力治疗的能力。4、将光敏剂间-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与化疗药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通过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的酯键连接在一起制得了化合物TCPP(SN-38)4,同时通过再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TCPP(SN-38)4纳米片(PS-14 NSs),PS-14 NSs的水合粒径约为113 nm,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PDI=0.138)。该纳米体系内的SN-38/TCPP的摩尔比为1:4,不含有任何外来载体,为100%癌症治疗的活性化合物构成。PS-14 NSs由于疏水作用可以增强细胞摄入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效。PS-14 NSs对人直肠结肠癌细胞(HT-29)的半抑制浓度(IC50)约为37 n M,较SN-38的药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体系中以SN-38为供体TCPP为受体,PS-14 NSs还表现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性质,可以通过两者荧光强度的变化在p H=5.0的酸性条件下观察到其可以缓慢释放TCPP和SN-38。PS-14 NSs中的TCPP成分可以让其具备一定的细胞成像能力,在红光频段可以清晰的看到细胞的溶酶体。除此之外TCPP的光动力治疗能力也得到了了保留,在红光LED灯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可以促进酯键的断裂引发SN-38的释放,TCPP和SN-38在一起有一定的协同治疗的能力。同时保留了TCPP的红光成像能力,是一种兼具缓慢释放化疗药与光敏剂效果和红光成像性能的纳米体系。

刘东明[10](2020)在《细胞粘附分子SVEP1参与调控肝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自20世纪以来,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2年评估了世界范围内的27个主要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有14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820万癌症相关死亡病例,这其中约有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往往与其早期发生转移密切相关。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临床上大多数肿瘤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因素,约90%的癌症患者死于肿瘤的转移。可以说,转移是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也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间粘附能力的改变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与肿瘤细胞粘附能力的改变密切相关,但其机制仍亟待阐明。本课题前期通过对不同复发转移特征的两组巴塞罗那分期(BCLC staging)为B期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粘附相关通路,进一步通过Heatmap分析,对富集在粘附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提取和比对后发现,SVEP1作为一种CAMs分子在术后高复发组HCC中的表达显着低于低复发组,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及前期研究结果,推测SVEP1可能是参与介导肝癌复发转移的关键分子。因此,本课题拟通过免疫组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印迹、RT-PCR、体外细胞功能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恢复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等研究手段明确SVEP1与HCC复发转移间的关系以及探究SVEP1参与调控HCC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应用207例肝癌组织芯片和4对肝癌冰冻组织样本,借助免疫组化、单因素Kplan-Meier法、多因素Cox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免疫印迹实验初步探究SVEP1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2.基于TCGA及GEO数据库,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分析、生存分析和GSEA分析)进一步验证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实验得到的结论。3.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株中SVEP1的表达水平差异,应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SVEP1稳定降表达组和相应对照组的肝癌细胞系。4.应用SVEP1稳定降表达的肝癌细胞系及其对照细胞系,进行细胞增殖相关实验(CCK-8实验)和细胞侵袭迁移相关实验(趋化实验、侵袭实验、运动实验及划痕实验),探究SVEP1的不同表达水平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5.重新比对不同复发风险的BCLC-B期肝癌患者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并结合miRWalk、RNA22、miRanda、Targetscan、mirbase等五种公共数据库,寻找可以潜在调控SVEP1的microRNA。6.应用TCGA公共数据库对相关micro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及生存分析验证。7.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一步验证相关microRNA对SVEP1的直接调控作用,在肝癌细胞系中转染miRNA mimics/inhibitors以及相应对照并验证,同时检测其中SVEP1的表达水平,应用功能实验验证microRNA的不同表达水平对肝癌细胞功能的影响。8.将前期成功构建的SVEP1降表达肝癌细胞系及对照组细胞系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寻找差异基因及相关富集通路,应用免疫印迹、细胞功能实验和恢复实验进一步探索SVEP1调控肝癌进展的下游分子网络。9.构建SVEP1降表达及对照组细胞系的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在体内观察SVEP1的不同表达水平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同时验证相关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研究结果1.通过不同复发风险的BCLC-B期肝癌患者的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在粘附通路,其中SVEP1在高复发风险肝癌患者中显着低表达;TCGA、GEO及GSEA分析证实SVEP1在HCC组织中低表达,且低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2.通过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实验发现,SVEP1在HCC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相应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且低表达SVEP1是影响HCC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Spearman法分析了SVE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相关性,发现SVEP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肿瘤大小(定义3cm为肿瘤大小的临界值)和微卫星病灶的发生率显着负相关;此外,在肿瘤直径≥3cm和伴有微卫星结节的肝癌高危亚组患者中,SVEP1的高表达是影响肝癌预后的重要保护因素。3.SVEP1在肝癌细胞系Hep3B和MHCCLM3中表达水平较高,构建并验证SVEP1-SCR/KD的肝癌细胞系。4.CCK-8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的肝癌细胞系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更强;划痕实验、趋化实验、侵袭实验及高内涵显微镜运动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的肝癌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更强。5.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及Targetscan等公共数据库,发现miR-1269b可以潜在调控SVEP1的转录水平。6.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miR-1269b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高表达miR-1269b的肝癌患者预后不佳。7.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269b可以直接调控SVEP1的转录水平,利用RT-PCR、免疫印迹及划痕实验证实,抑制miR-1269b表达可促进SVEP1表达水平的升高,进而介导了肝癌细胞运动能力减弱;而促进miR-1269b表达则可抑制SVEP1的表达,从而介导了肝癌细胞运动能力的增强。8.通过对Hep3B-SCR及KD细胞系的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Heatmap分析结果证实降表达SVEP1可以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中FGF9、THBS1、NFKB1、CCNE2等重要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应用RT-PCR实验在Hep3B-SCR/KD细胞系中二次验证以上结论。9.Hep3B-SCR/KD以及Hep3B-KD+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细胞株中p-Akt308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而总AKT和p-Akt473的表达水平不变;与Hep3B-KD细胞系相比,Hep3B-KD+LY29400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10.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细胞形成的移植瘤模型相比,SVEP1-KD组移植瘤模型的瘤体积更大且容易发生肺转移,同时p-Akt308和PKCζ的表达水平更高。研究结论SVEP1作为细胞与细胞间粘附的重要CAMs分子,在调控细胞及组织稳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没有任何数据阐释SVEP1在恶性肿瘤进展及转移过程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本课题前期经过对不同复发转移风险的两组BCLC分期为B期的肝癌患者组织样本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了富集在粘附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SVEP1,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合TCGA/GEO数据库分析,初步明确了SVEP1低表达可作为预测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表达SVEP1与肿瘤的大小和转移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细胞功能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通过全转录组测序、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miR-1269b可以调控SVEP1的转录水平,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SVEP1是miR-1269b的直接靶基因。SVEP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的恶性表型转化,通过移植瘤模型证实低表达SVEP1促进肝癌的进展。本课题结合生物样本大数据库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及移植瘤模型等多种方法证实了SVEP1在肝癌恶性表型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阐明了miR-1269b-SVEP1-PI3K/Akt生物学轴在肝癌增殖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对丰富临床治疗手段或治疗靶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基因倍出治疗癌症有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基因倍出治疗癌症有望(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材料用于放疗防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纳米放疗防护剂的设计策略
    2.1 放疗防护药物纳米化形成纳米制剂
    2.2 利用纳米载体递送放疗防护药物
    2.3 探索具有本征放疗防护特性的纳米材料
        2.3.1 碳基纳米放疗防护剂
        2.3.2 铈基纳米放疗防护剂
        2.3.3 贵金属纳米放疗防护剂
        2.3.4 TMDC纳米放疗防护剂
        2.3.5 MXene纳米放疗防护剂
3 纳米放疗防护剂用于放射相关疾病的防治
    3.1 放射诱导的皮肤疾病
    3.2 放射诱导的造血系统疾病
    3.3 放射诱导的消化系统疾病
    3.4 放射诱导的肺部疾病
    3.5 放射诱导的神经系统疾病
    3.6 放射诱导的心脏疾病
    3.7 放射诱导的其他疾病
4 总结与展望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3)急性白血病预后及治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CD56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BB-Cl-Amidine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AML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人源化CD19-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自评表
致谢

(4)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列腺癌概述
        1.1.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1.1.2 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
        1.1.3 前列腺癌的发展进程
    1.2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1.2.1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1.2.2 前列腺癌的诊断
        1.2.3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评估
        1.2.4 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
    1.3 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现状
        1.3.1 肿瘤疫苗疗法
        1.3.2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1.3.3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1.3.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1.4 前列腺癌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1.4.1 肿瘤突变负荷
        1.4.2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1.4.3 MDSC细胞
    1.5 前列腺癌与COX-2/PGE2/EP4 信号通路
        1.5.1 COX-2/PGE2/EP4 通路与肿瘤免疫
        1.5.2 EP4受体拮抗剂的免疫治疗现状
        1.5.3 前列腺癌中COX-2/PGE2/EP4 通路高度活化
第二章 EP4受体是前列腺肿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点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P4受体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2.3.2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2.3.3 EP4受体损害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2.4 小结
第三章 PGE2调控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GE_2影响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
        3.3.2 PGE_2损害T细胞的功能
        3.3.3 PGE_2 促进MDSC细胞的形成和免疫抑制因子的分泌
    3.4 小结
第四章 EP4受体拮抗剂BY001调控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Y001的结构和功能
        4.3.2 BY00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
        4.3.3 BY001逆转肿瘤细胞分泌趋化因子
        4.3.4 BY001增强T细胞的功能
        4.3.5 BY001 抑制MDSC细胞的形成
        4.3.6 BY001 抑制MDSC细胞的功能
    4.4 小结
第五章 BY001抑制前列腺肿瘤的体内生长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免疫治疗动物模型的建立
        5.3.2 PD-1抗体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评价
        5.3.3 BY001抑制前列腺癌的体内生长
        5.3.4 BY001改善前列腺癌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5.4 小结
第六章 BY001联合PD-1抗体抑制前列腺肿瘤的体内生长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
        6.3.2 联合治疗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6.3.3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
        6.3.4 联合治疗促进抗肿瘤基地的形成
        6.3.5 初步探索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
        6.3.6 多种动物模型验证联合治疗的效果
    6.4 小结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2 表格索引
附录3 图片索引
附录4 动物实验伦理审查表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致谢

(5)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用于乏氧肿瘤高效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乏氧肿瘤
        1.2.1 肿瘤乏氧的特点
        1.2.2 乏氧肿瘤的影响
    1.3 乏氧肿瘤的诊断
        1.3.1 荧光成像
        1.3.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1.3.3 磁共振成像
        1.3.4 光声成像
    1.4 乏氧肿瘤治疗
        1.4.1 克服乏氧
        1.4.2 规避乏氧
        1.4.3 利用乏氧
    1.5 自由基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1.6 论文选题与意义
第二章 锰基纳米诊疗剂用于乏氧肿瘤的精准诊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合成NaYF_4:Yb,Tm纳米颗粒
        2.2.3 合成NaYF_4:Yb,Tm@NaYF_4 纳米颗粒
        2.2.4 合成NaYF_4:Yb,Tm@NaYF_4@dSiO_2
        2.2.5 合成NaYF_4:Yb,Tm@NaYF_4@dSiO_2@mSiO_2
        2.2.6 合成NaYF_4:Yb,Tm@NaYF_4@dSiO_2@mSiO_2@Mn O2
        2.2.7 合成UCHSM
        2.2.8 合成UCHSM-DOTA
        2.2.9 合成DOX-UCHSM-DOTA
        2.2.10 DOX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释放
        2.2.11 UCHSM-DOTA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MRI测试
        2.2.12 细胞毒性评估
        2.2.13 细胞水平磁共振成像
        2.2.14 活体毒性评估
        2.2.15 小鼠血液半衰期评估
        2.2.16 活体水平磁共振成像
        2.2.17 活体化疗治疗评估
        2.2.18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OX-UCHSM-PEG-DOTA纳米材料的表征
        2.3.2 UCHSM-DOTA在水溶液中的MRI和 DOX释放
        2.3.3 UCHSM-DOTA的细胞毒性评估
        2.3.4 DOX-UCHSM-DOTA在细胞水平的治疗效果评估
        2.3.5 UCHSM-DOTA在细胞水平的T_1-MRI
        2.3.6 UCHSM-DOTA在活体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2.3.7 UCHSM-DOTA在活体水平的T_1-MRI
        2.3.8 UCHSM-DOTA在活体水平的治疗效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红外光引发的氯自由基(Cl·)应激用于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合成UCNP@dSiO_2 纳米颗粒
        3.2.3 合成UCNP@SiO_2@AgCl纳米颗粒
        3.2.4 UCSA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产生氯自由基的能力
        3.2.5 关于Ag~0/AgCl吸附能的DFT计算
        3.2.6 细胞毒性测定
        3.2.7 流式细胞术分析
        3.2.8 生物电镜
        3.2.9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3.2.10 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
        3.2.11 UCSAP在活体内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3.2.12 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3.2.13 仪器与表征
        3.2.1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CSAP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UCSA在水溶液中产生氯自由基的能力
        3.3.3 细胞水平评估氯自由基治疗疗效
        3.3.4 活体水平评估氯自由基治疗疗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钙基纳米材料诱发的内质网应激用于乏氧肿瘤的高效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合成CaCO_3纳米颗粒
        4.2.3 合成担载BTZ的 CaCO_3 纳米颗粒
        4.2.4 计算CaCO_3 纳米颗粒中BTZ的担载量
        4.2.5 细胞吞噬实验
        4.2.6 细胞毒性测定
        4.2.7 检测细胞内ROS含量和标记细胞线粒体
        4.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4.2.9 活体治疗
        4.2.10 仪器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细胞水平生物相容性
        4.3.3 细胞治疗效果评估
        4.3.4 细胞水平的ROS检测和细胞形态变化
        4.3.5 活体治疗效果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苦参碱通过调控肿瘤相关磷酸化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苦参碱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分子靶点与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7)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因修饰小鼠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PTK2在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PTK2 在卵巢癌小鼠原位移植瘤形成和转移中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本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PTK2在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PMSC-PPDL-co-PDMAEMA转染miR-145对H1299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PMSC-PPDL-co-PDMAEMA纳米载体的合成及表征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应用新型载体PMSC-PPDL-co-PDMAEMA转染miR-145对H1299细胞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米载体靶向递送基因对肿瘤治疗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
        1.2.1 囊泡类纳米载药系统
        1.2.2 胶束类纳米载药系统
        1.2.3 无机材料纳米载药系统
        1.2.4 其它纳米载药系统
    1.3 纳米诊断体系
        1.3.1 核磁(MR)成像纳米造影剂
        1.3.2 光学成像纳米材料
        1.3.3 超声成像纳米造影剂
        1.3.4 其他纳米诊断体系
    1.4 纳米诊疗一体化抗癌材料
        1.4.1 MRI诊疗一体化
        1.4.2 光学成像诊疗一体化
        1.4.3 超声成像诊疗一体化
        1.4.4 多模诊疗一体化
    1.5 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Fe_3O_4@PESA@PDA诊疗一体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过程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3O_4@PESA@PDA的微观形貌分析
        2.3.2 Fe_3O_4@PESA@PDA的结构表征
        2.3.3 Fe_3O_4@PESA@PDA的诊断性能分析
        2.3.4 Fe_3O_4@PESA@PDA的治疗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e_3O_4@CPT诊疗一体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过程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伊立替康-月桂酸的结构分析
        3.3.2 Fe_3O_4@CPT的微观形貌分析
        3.3.3 Fe_3O_4@CPT的结构表征与光学性质分析
        3.3.4 Fe_3O_4@CPT的诊断性能分析
        3.3.5 Fe_3O_4@CPT的治疗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UCNPs@PPIX诊疗一体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过程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 YF_4:Yb~(3+),Er~(3+)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4.3.2 Na YF_4:Yb~(3+),Er~(3+)@Na YF_4的形貌、结构与性能分析
        4.3.3 UCNPs@PPIX的微观形貌分析
        4.3.4 UCNPs@PPIX的诊断性能分析
        4.3.5 UCNPs@PPIX的光动力治疗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CPP(SN-38)_4诊疗一体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过程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CPP(SN-38)_4化合物结构分析
        5.3.2 PS-14 NSs的微观形貌分析
        5.3.3 PS-14 NSs的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质分析
        5.3.4 PS-14 NSs的化学治疗性能分析
        5.3.5 PS-14 NSs的诊断性能分析
        5.3.6 PS-14 NSs的光动力治疗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博士期间已申请的专利

(10)细胞粘附分子SVEP1参与调控肝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SVEP1的低表达与肝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纳入研究的患者组织标本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1.1.3 主要溶液配制
        1.1.4 主要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高复发风险组的肝癌样本SVEP1呈现显着低表达
        1.2.2 生物数据库分析提示肝癌中SVEP1的低表达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2.3 新鲜组织免疫印迹法证实SVEP1在肝癌中低表达
        1.2.4 免疫组化法进一步证实肝癌低表达SVEP1提示不良预后
        1.2.5 SVEP1高表达是高危亚组肝癌患者的保护因素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降表达SVEP1可促进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转化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1.4 主要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GSEA分析证实低表达SVEP1 与肝癌增殖和侵袭转移正相关
        2.2.2 构建并验证SVEP1稳定降表达的肝癌细胞系
        2.2.3 侵袭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可增强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2.2.4 趋化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可增强肝癌细胞的趋化能力
        2.2.5 高内涵显微镜运动实验和划痕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可增强肝癌细胞的运动能力
        2.2.6 CCK-8 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 可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2.3 讨论
    2.4 小结
三、miR-1269b可直接抑制SVEP1 的转录水平
    3.1 对象和方法
        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3.1.2 主要溶液配制
        3.1.3 主要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全转录组测序分析联合公共数据库发现miR-1269b是潜在调控SVEP1转录水平的上游分子
        3.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269b可以直接调控SVEP1 转录水平
        3.2.3 验证干扰miR-1269 的表达对SVEP1 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3.2.4 过表达miR-1269b肝癌细胞系侵袭迁移能力显着增强
    3.3 讨论
    3.4 小结
四、降表达SVEP1 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肝癌进展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耗材
        4.1.2.1 主要试剂耗材、抗体和引物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1.4 主要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RNA-seq提示不同SVEP1 表达水平的Hep3B细胞系中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
        4.2.2 Heatmap图分析SVEP1 降表达后PI3K/Akt通路激活的差异基因
        4.2.3 RT-PCR实验验证RNA-seq测序数据中PI3K/Akt通路上调的差异基因
        4.2.4 降表达SVEP1 通过激活p Akt308位点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4.2.5 降表达SVEP1 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4.2.6 体内实验证实降表达SVEP1促进小鼠肿瘤体积的增大
        4.2.7 体内实验中,降表达SVEP1组Hep3B细胞转移能力较强
        4.2.8 体内实验中,降表达SVEP1 的小鼠组织中p-AKT308及PKCζ表达升高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新型基因倍出治疗癌症有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材料用于放疗防护的研究进展[J]. 廖友,王冬梅,谷战军. 化学学报, 2021(12)
  • [2]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急性白血病预后及治疗策略研究[D]. 孙燕泥.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EP4受体拮抗剂BY001和PD-1抗体联合治疗前列腺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胡盼.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5]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用于乏氧肿瘤高效治疗的研究[D]. 宋瑞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5)
  • [6]苦参碱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D]. 张玺.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因修饰卵巢癌细胞株的构建及PTK2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 闫欢. 郑州大学, 2020(02)
  • [8]PMSC-PPDL-co-PDMAEMA转染miR-145对H1299细胞的影响[D]. 毛文浩. 郑州大学, 2020(02)
  • [9]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袁野.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10]细胞粘附分子SVEP1参与调控肝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D]. 刘东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新的基因复制有望治疗癌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