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

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

一、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天[1](2020)在《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拟建乐(山)西(昌)高速公路S1标段起于马边县永红乡,止于雷波县大谷堆村,路线全长40km。公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公路的施工及运行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本文在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基础上,对公路沿线不同类型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结合典型地质灾害分析,掌握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评价,通过Arc GIS平台,得到研究区危险性分区图,并且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价了研究区的危险性情况。最后根据公路线路布设,对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乐西高速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公路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收集研究区相关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将研究区岩土体类型划分为4个岩类,分别为坚硬岩类、半坚硬岩类、软岩类、松散岩类。(2)研究区斜坡类型分为岩质斜坡和土质斜坡两类,根据岩层走向与公路走向角度相交关系,将研究区斜坡分为顺向坡、逆向坡、横向坡、斜向坡。分析了各类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状况,掌握了研究区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斜坡主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土质斜坡以滑坡、泥石流堆积体为主,崩塌堆积体次之,冲洪积斜坡较少,其主要的破坏模式为界面滑动和圆弧滑动。在分析了斜坡类型和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斜坡工程地质分段,并对不同斜坡提出了稳定性初步评价。(3)公路沿线调查地质灾害共34个,其中滑坡12个,崩塌8个,泥石流14条,对不同灾害类型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并选取典型灾害点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基本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斜坡的破坏模式,选取坡度、高程、工程岩组、坡体结构、水系距离、降雨量6个评价因子,得到每个评级因子的栅格图。建立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量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权重。(4)将研究区按19m×19m的大小进行正方形网格划分,共划分为463286个栅格单元,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出各评价因子栅格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对不同的评价因子采用隶属度函数,并在Arc GIS中计算出每个评价因子的低、中、高隶属度图,最后运用Arc GIS加权叠加得出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并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沿线灾害发育特点、斜坡工程地质分段等,将公路线路分为八个不同的区段,并对每个区段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布置以及沿线灾害特点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胡亚坤[2](2020)在《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地形艰险、地质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选择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地质因素。一个良好科学的选线方案,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影响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因此,总结出一套复杂山区地质选线原则,同时建立一套可用性强、实用性高的公路路线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依托在建的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项目,根据项目区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进行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通过对乐汉高速路线分析,从地质因素角度出发,总结出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同时建立一套公路路线评价指标体系。本论文主要成果有如下3点:1.总结各工程地质条件的选线原则。基于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项目,针对复杂山区各工程地质条件对路线选择的影响,提出各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结合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工程实例,重点对不良地质如滑坡、泥石流、崩塌、顺层边坡、特殊性岩土进行分析,提出其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2.基于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重大工点,总结出隧道和桥梁地区的地质选线原则。隧道选线从两个方面研究,一是从地质角度分析影响隧道路线的地质因素,二是从力学角度,利用Mida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隧道力学模型,分析隧道受力形式,提出隧道地区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桥梁地质选线研究主要从地质因素与桥梁路线选择的关系,提出桥梁工点地质选线原则。3.建立公路路线选择指标体系。将影响路线选择的各指标列举成表,通过对专家进行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影响路线选择的各指标因素进行权重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各指标对路线选择的重要性权重,从而定性的分析路线各指标选择的重要性顺序,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选线提供理论支撑。

胡芹龙[3](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陈德加[4](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黄凯[5](2018)在《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巴伊土(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国际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延伸。通道内现有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无法满足国际通道的运输需求,亟需进行升级改造。公路的建设中易受到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各国技术标准不同等多因素的影响,给工程的实施带来了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国际公路工程项目的关键风险,但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开展本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研究,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首先,本文从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出发。针对目前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界定不清晰的现状,对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公路工程技术风险是指在公路工程中,新技术(工艺)的应用本身的不确定性或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性、特殊性、差异性等导致的成熟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将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分为自然因素风险和技术因素风险两类。其次,对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进行了风险识别。将技术风险分为自然基础条件风险、不可抗自然灾害风险、技术成熟度风险、技术适用性风险、技术人员风险、设备与材料风险等6个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细化,对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全通道分国别自然因素风险识别的结果显示通道主要面临冻土、泥石流、水毁、地震等自然风险。对通道公路工程整体的技术因素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关键工程技术,包括冻土路基处理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公路水毁灾害防治技术、公路抗震技术、沙漠公路关键施工技术等。然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定量评价的模型。对风险因素指标进行筛选调整,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可拓理论,基于层次可拓理论(EAHP)建立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可拓理论关联函数计算指标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最后,以巴基斯坦KKH改建工程和伊朗北部德黑兰至恰卢斯新建高速公路工程为实例进行评价模型应用研究,确定KKH改建工程技术风险为较高等级、伊朗北部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技术风险为一般等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两个案例中的关键风险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建议。该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为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其他公路工程的技术风险评价及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徐士彬[6](2017)在《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试验研究与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是产生于山地沟谷中或坡地上的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两相流体,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暂、破坏能力强、成灾快速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显着增强,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地震频发等因素,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西部地区成为泥石流高发地带,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活动频繁,常常冲毁桥涵、冲断路基或造成公路的大面积淤埋。喀喇昆仑公路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因泥石流灾害频发而成为该路线的瓶颈路段,制约着公路的安全畅通。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多处路段采用路基直接穿越泥石流危险区的方式,导致路基受到泥石流的冲击和淤埋,交通中断时有发生,给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因此亟需对泥石流灾害作用下路基的易损性进行研究,确定路基的易损性等级,从而为公路的选线、设计优化、维修养护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路基易损性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的工作对其他地区路基易损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为此本文以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以公路沿线主要泥石流及其对应路基为研究对象,以路基易损性为研究目的,以模型试验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为研究手段,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基易损性的概念。详细调查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与新构造运动、气候水文、冰川等7方面系统的分析了该地区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总结得到了公路沿线主要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公路的危害方式,为区域泥石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以K1561+952K1562+306处的泥石流沟为原型,开展了泥石流灾害作用下路基冲淤状况研究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泥石流对路基的冲击力变化和路基的淤埋情况。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相吻合,因而可以预测潜在泥石流暴发后对路基的冲淤影响,为该地区路基易损性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利用该模型进行了6个因素共25组试验,得到了不同因素对路基易损性的影响规律,丰富了泥石流冲淤路基的试验研究,且模型试验结果可以为易损性综合评价的指标选取和权重的确定提供指导作用。(3)根据泥石流危险性和路基承灾能力及现场路基的受损情况将易损性划分为5级,并参考结构可靠性理论,创新性的从泥石流动力学角度选取了泥石流破坏能力评价指标,从强度、变形和稳定性三方面选取了路基承灾能力评价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了指标等级,为路基易损性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4)研究了Fuzzy-AHP评价法和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截集耦合方法,建立了两种评价模型,并对公路沿线24条主要泥石流沟及其对应路基进行了易损性评价,得到了路基易损性等级。两种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综合分析了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并绘制了研究路段的易损性分区图,对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袁猛[7](2016)在《泥石流地区涵洞毁损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石流灾害是造成山区公路沿线桥涵及其结构物毁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渐实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人为活动度不断增长加上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地貌地质条件孕育着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公路泥石流区涵洞受冲蚀毁损成为当下公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东川泥石流区桥涵的毁损状况及泥石流发育特征。以东川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试验、数值计算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泥石流冲击、掏蚀方面研究泥石流对路基涵洞毁损机理,完成U型涵洞设计,分析并提出泥石流公路涵洞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东川区内泥石流发育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得出功山至小江口段泥石流分布线密度为0.81条/km,功山至东川段项目区分布线密度为1.25条/km。(2)通过分析认为东川泥石流公路区涵洞毁损原因主要由泥石流的冲刷、磨蚀造成,分析得出区内公路涵洞的毁损率达51%左右;区内使用盖板涵的数量最大,占全线涵洞的53%,其毁损率占毁损涵洞的49%;圆管涵的毁损率最高,达68%。(3)泥石流直接冲击变形阶段主要包括泥石流冲涨施加荷载、反复冲击和拖拽三个阶段。通过泥石流直接冲击洞门侧墙二维应力和位移分析得出主要应力集中在墙脚处,最大受力值为0.91MPa,最大水平位移值为3.93mm;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中,泥石流的涨落使得涵洞处应力及位移明显产生变化,涵洞接触面随着泥石流冲蚀峰值的出现应力变得愈加集中,侧墙右下脚出现最大应力为0.738MPa。(4)通过三维应力场和位移场分析得出入口01m区域侧墙下部区域和铺底处应力表现集中最大,受冲蚀、掏挖最为严重,最大应力为0.717MPa,最大水平位移为48.22mm。三维模型能够更加详细全面展现泥石流冲蚀和掏挖涵洞过程中泥石流流态变化和涵洞的毁损过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中涵洞受冲蚀过程都先后表现出冲蚀、掏挖、磨损至毁损从微观局部变形至宏观毁损的演绎机理过程。(5)通过详细计算并比较了平底矩型、圆底铺底型、半椭圆铺底型、尖底V型及梯型等5种涵洞最佳水力要素,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工程造价等条件综合评价得出半椭圆型铺底型涵洞最佳,最佳铺底厚度为0.6m,并完成U型涵洞设计。(6)伴随泥石流冲蚀峰值的出现,泥石流流态变化最剧烈,此时涵洞铺底、侧墙下部及接缝处应力最为集中,随后位移发生最大变化,应力集中处局部剥离。总体上涵洞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与泥石流冲蚀变化成显着正相关;泥石流、车辆荷载、地震的叠加改变涵洞应力场及位移场,泥石流作用过程中,车辆荷载、地震作用使得涵洞所受应力和位移增加。比较矩型和U型涵洞应力和位移,U型涵洞应力集中程度和最大位移场峰值明显下降,U型涵洞能有效缓解涵洞的毁损程度。(7)通过比较等U型涵洞常用式、波浪式、挑流式等三种铺底结构消能抗冲方式,得出挑流式消能率最佳;分析得出水工混凝土加入钢纤维和钢筋都能增加其抗裂性能和韧性,泥砂适合于铺底与地基缓冲层。通过系统分析泥石流区泥石流沟时空分布特征和动力特性,深入研究泥石流区涵洞毁损机理,开展新型涵洞设计,探究多重荷载条件下新型涵洞的受力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中泥石流流态变化和涵洞应力位移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U型涵洞设计为泥石流区高等级公路跨越中小型泥石流沟提供一种合理适用的垮沟方案,为公路泥石流地区涵洞建设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持。

王燕强[8](2013)在《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汶公路包括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两条,二级公路在汶川地震期间被称为“生命通道”,是通往震区最主要的公路。震区公路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尤其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公路沿线发育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公路的安全通行。因此分析研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价,开展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对于确保公路长期安全通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都汶公路沿线地质构造环境,总结分析了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类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基于公路安全通行原则对沿线不同类次生地质灾害从多角度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一类型成因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将长期潜伏的特点,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数学法以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为例建立了震区公路单体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体系及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预测评价体系;分析了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已有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并对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及成果:(1)通过收集次生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都汶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类,其中震时以崩塌、滑坡次生地质灾害为主,震后则主要以崩塌、泥石流为主。(2)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受特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条件以及地震和降雨作用的综合影响。通过分析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典型特征,对都汶公路不同类次生地质灾害从多角度进行分类研究灾害体的影响因素、成因机制及对公路的危害程度、危害方式。目前对公路有影响的崩塌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公路内侧斜坡上,以斜坡危岩体和坡面、坡脚松散堆积体为主;其次隧道口崩塌也是严重影响公路安全的一类次生灾害体。滑坡次生地质灾害主要以软岩地层路堑开挖边坡浅层岩土体及强风化层滑移破坏为主,规模一般较小。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沿岷江两岸沟谷及坡面大量发育,其成因主要为泥石流物源剧增,启动降雨临界值显着降低,大规模、高频率泥石流极易发生。(3)基于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及对公路危害方式,用层次分析法和数学模糊法分别建立震区公路崩塌、滑坡、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体系及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预测评价体系。(4)都汶公路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结果为:高危险性占崩塌总数的62.5%,无危险性占22%,低、中危险性约占15.5%;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结果为:路堑浅层滑坡次生地质灾害为高危险性,不稳定自然土质斜坡体整体发生滑坡灾害危险性较小;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结果为:极高危险性占泥石流总数26%,高危险性占33%,中危险性占30%,低危险性和极低危险性占11%。(5)建立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预测评价体系,即线评价与点评价相结合的综合预测评价体系。预测评价结果显示无危险性路段占全线总长的45.52%;低危险性路段占总路段的1.86%,中危险性路段占总路段的11.53%;高危险性路段占总路段的41.09%。(6)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是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首要原则。要特别注意震区沿河公路“线性”脆弱性及防治空间狭小性的特点。次生地质灾害防治要注意把握防治时机,把应急防治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灾害防治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公路自身系统的抗灾能力。(7)都汶公路崩塌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柔性防治为主,大量采用挂网支护措施,结合坡脚拦石墙、挡土墙、护面墙、坡脚墙等小型支挡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总防治路段中约46.15%线路采用了被动网防治,约31.46%的线路采用了主动网防治,约44%的线路采用了拦石墙、挡土墙防治,约20.67%坡面采用了护面墙及宾格护坡结构。防治措施基本采用的就是这四种防治措施及其组合模式。(8)通过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常用防治措施及已有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总结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处置建议。对沿线小、中规模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多采用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可更换使用的柔性防治措施,对于大型崩塌危岩体、堆积体要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新型防治措施。对地震直接诱发的大型、特大型滑坡,包括高速远程滑坡要绕避;对于小型路堑滑坡可采取一般滑坡防治措施就能保证其稳定性;发育在沟谷流域内的滑坡,对公路无直接影响,但是会通过泥石流间接危害公路,这类滑坡要结合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合理处置;对于公路无法绕避,必须通过的大型滑坡,要进行专项防治技术研究,综合治理或提出新的防治技术。通过对泥石流常用防治措施及公路泥石流已有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分析研究,结合泥石流发育分布特点、危害公路方式,提出都汶公路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目前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处置建议。(9)对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链进行了机制分析,并提出了次生地质灾害链典型模式及防治措施。次生地质灾害链防治要注意单体灾害防治与灾害链防治相互协调;防治关键是灾害源和灾害链接点。

邴国林[9](2012)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映汶公路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始于映秀镇,终于汶川县,逆岷江而上,全长约56km,是阿坝州对外交通及四川省九寨旅游环线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中国西北山区与西南山区的交通捷径。“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给公路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地震使公路沿线山体破裂、松弛,震后在降雨及余震作用下,崩塌、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公路的运营安全。因此,研究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对公路抢通及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西南山区类似公路地质灾害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对震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系统总结了震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育特征,并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活动特征及其危害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如下:(1)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公路沿线地震灾害发育,受地质地貌条件控制,震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和崩塌,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丛集性、相关性、分段性的特点,在时间分布规律上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2)震后公路沿线的崩塌发生频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失稳类型主要为滑塌式、坠落式和倾倒式,公路沿线均有分布,以映秀镇倒流坡至绵篪镇羊店沿线分布最高,对公路的危害方式主要有砸毁公路路面、巨石阻塞、掩埋公路、阻断河流等。(3)根据坡表形态特征、落石运动特征及其对公路的危害特征把崩塌分为坡脚有大量堆积体的边坡段、中部有崩塌堆积体边坡段、公路基岩边坡段和隧道进出口基岩边坡段4种类型,根据其不同特点及对公路的危害方式,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并运用典型实例有针对性的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4)结合对研究区震后泥石流的调查分析,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震前泥石流主要为沟谷型,震后泥石流的类型主要为坡面型、沟谷型和浅沟型。(5)根据对公路的危害方式不同将这3种泥石流类型主要分为公路内侧的沟谷型、坡面型、浅沟型和公路对岸的沟谷型泥石流4种类型,并对其的运动特征及对公路的危害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对岸的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主要是冲刷路基、挤占甚至堵塞岷江河道;公路内侧的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主要是淤积、淤埋、堵塞桥涵、掩埋公路,阻断岷江等。通过上述对泥石流的详细研究,根据不同类型的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不同,对各类泥石流做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并运用典型实例有针对性的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孙晓勇[10](2011)在《公路泥石流排导结构设计原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我国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较广泛和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山区经济开发和公路的伸展,公路遇到的泥石流灾害亦随之增加。我国每年雨季因此而造成的断道、抢险、养护和整治费用以及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人员伤亡、设备被毁和行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山区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山区公路泥石流灾害的治理亟待研究。针对常见的公路泥石流防治结构—泥石流排导结构,本文综合运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高等土力学等学科理论对排导结构的内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底越式排导结构和顶越式排导结构的设计方法,为公路泥石流防治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大块石冲击力往往导致防治结构的破坏,而常用的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采用船筏撞击力导致计算结果很大,无法运用到工程实际中,本文采用能量法对泥石流大块石的冲击力进行了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为泥石流防治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又一种思路。(2)对汇流槽在泥石流冲击力作用下的内力进行了分析,为简化计算,便于应用于实际工程,把汇流槽看作悬臂梁进行内力计算,冲击荷载包括了泥石流体和泥石流体中大块石的冲击力。其中大块石冲击力同时采用船筏撞击力公式和基于能量法推导的冲击力公式进行计算。(3)针对常用的泥石流排导结构—V型排导结构,基于V型排导槽的受荷模式及边界条件,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建立了V型排导结构侧墙和槽底的计算方法,并以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进行了V型排导结构的设计计算。(4)由于上述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很复杂,不适合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为便于运用到实际工程,对排导底越式排导结构槽底计算方法—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进行简化,采用反力直线法进行计算,该方法假定地基反力是按直线规律分布的,其地基反力图形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是矩形的,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是梯形的。由于该假定没有考虑基础和地基变形的一致性,因此不论荷载及其分布情况如何,基础刚度和土壤的力学性质如何都可直接用材料力学的中心或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出地基反力,具有计算简便的优点。由于该方法没有考虑基础梁和地基之间的变形协调,因而其计算结果不精确。本文在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基础之上给出了一个可参考的简化系数,为底越式排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5)针对在特殊地形条件下需要采用的顶越式排导结构,本文依次对顶越式排导结构主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内力分析,依次为:槽身、支撑结构、基础。为顶越式排导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6)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beam54单元对底越式排导结构的弹性地基梁进行了内力分析,运用beam4单元和solid45单元分别对顶越式排导结构的支撑系统和顶越式排导结构整体进行了内力及应力应变的分析,并与前述解析解进行了比较。

二、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崩塌灾害研究现状
        1.2.2 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1.2.3 泥石流灾害研究现状
        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人类工程活动
    2.3 工程岩组划分
第3章 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特征
    3.1 斜坡地质结构类型
        3.1.1 层状结构类型斜坡
        3.1.2 土质斜坡
        3.1.3 斜坡结构发育分布状况
    3.2 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3.2.1 斜坡变形主要机制类型
        3.2.2 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
    3.3 斜坡工程地质分段
第4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1 灾害类型与基本特征
        4.1.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4.2 典型灾害分析
        4.2.1 雷马坪滑坡
        4.2.2 银厂沟滑坡
        4.2.3 五彝湾崩塌
        4.2.4 罗彻泥石流
    4.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地形地貌
        4.3.2 地层岩性
        4.3.3 坡体结构
        4.3.4 水文气象
        4.3.5 人类工程活动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模糊综合评判法
    5.2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2.1 确定评价指标与评价单元
        5.2.2 评价因子的选取及栅格化处理
        5.2.3 计算评价因子权重
    5.3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3.1 计算隶属度函数
        5.3.2 基于Arc GIS的隶属度操作
        5.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4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段综合评价
第6章 沿线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6.1 滑坡防治建议
    6.2 崩塌防治建议
    6.3 泥石流防治建议
    6.4 路基段斜坡稳定性控制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速公路选线原则
    2.1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总体思路
    2.2 山区公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要求
        2.2.1 山区高速公路平面
        2.2.2 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
第3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工程地质概况
    3.1 自然地理特征
        3.1.1 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水文
        3.1.4 地震动参数区划
    3.2 地层岩性
    3.3 地质构造
    3.4 水文地质条件
        3.4.1 地下水的类型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3.4.3 沿线水质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3.5 不良地质
第4章 控制(乐山至汉源高速(汉源段))路线选择的地质因素
    4.1 气候特征
        4.1.1 气温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4.1.2 湿度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4.1.3 风力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4.2 地形地貌
    4.3 地层岩性
    4.4 地质构造
    4.5 不良地质
        4.5.1 滑坡地区选线
        4.5.2 泥石流地区选线
        4.5.3 崩塌、落石地区选线
        4.5.4 顺层边坡地区选线
        4.5.5 特殊岩土地区选线
第5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隧道的选线与选址
    5.1 隧道选线成果分析
        5.1.1 大岩隧道工程概况
        5.1.2 大岩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5.1.3 隧道路线走向与构造应力关系
        5.1.4 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
第6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桥梁的选线与选址
    6.1 桥梁的地质选线分析
        6.1.1 鹦哥嘴大桥工程概况
        6.1.2 鹦哥嘴大桥路线的选择
    6.2 桥梁地质选线原则
第7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公路路线方案评价
    7.1 模型选择与分析
        7.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7.2 构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7.2.1 模型评价因子选择
        7.2.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7.2.3 评价结论与分析
    7.3 路线方案分析评价
结论
附件 1: 公路路线选择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打分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4.2.8 边墙掩埋失效
        4.2.9 副坝破坏失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5.2.2 滑坡基本特征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6.2.1 地质环境概况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2.1 目的及意义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2.4.1 主要地貌类型
        2.4.2 海拔高程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2.4.4 综合划分指标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3.1 目的及意义
    3.2 云南气候特点
        3.2.1 气温特点
        3.2.2 降雨特点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3.4.1 温度
        3.4.2 潮湿度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4.1 目的及意义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4.4.1 岩石划分指标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5.1 目的及意义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6.1 公目的及意义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6.4.1 发育程度
        6.4.2 地质灾害类型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7.1 综合区划方法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5)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带一路”与国际通道研究
        1.3.2 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3.3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评价研究
        1.3.4 综述小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概述
    2.1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概念
        2.1.1 技术风险的概念内涵
        2.1.2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的定义
    2.2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特点
    2.3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分类
        2.3.1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的分类依据
        2.3.2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的分类
    2.4 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评价步骤
        2.4.1 风险识别
        2.4.2 风险分析
        2.4.3 风险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识别
    3.1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定义与识别方法
        3.1.1 通道概述
        3.1.2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定义
        3.1.3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识别方法
    3.2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因素分析
        3.2.1 通道内已建公路工程技术难点与风险分析
        3.2.2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因素选取
        3.2.3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因素分析
    3.3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识别
        3.3.1 中国段自然因素风险识别
        3.3.2 巴基斯坦段自然因素风险识别
        3.3.3 伊朗段自然因素风险识别
        3.3.4 土耳其段自然因素风险识别
        3.3.5 通道公路工程技术因素风险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层次可拓理论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可拓理论
        4.1.3 层次可拓评价法的优势与适用性分析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与评价标准的选择
        4.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层次可拓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确定风险评价等级域及风险特征集
        4.3.2 确定评价指标的经典域与节域
        4.3.3 确定待评价物元
        4.3.4 确定待评价指标的权重
        4.3.5 计算各风险因素与风险等级的关联度
        4.3.6 计算综合关联度
        4.3.7 计算待评项目技术风险等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KKH改建工程技术风险评价
        5.1.1 KKH改建工程概况
        5.1.2 KKH改建工程项目技术风险评价
        5.1.3 评价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
    5.2 德黑兰至恰卢斯新建高速公路技术风险评价
        5.2.1 德黑兰至恰卢斯新建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5.2.2 德黑兰至恰卢斯新建高速公路工程技术风险评价
        5.2.3 评价结果分析与应对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6)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试验研究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研究现状
        1.2.2 易损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泥石流调查与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层岩性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5 气候水文
        2.2.6 冰川
        2.2.7 植被及人类活动
    2.3 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2.3.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3.2 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2.3.3 泥石流的区域特征
    2.4 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调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模型试验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背景及目的
    3.3 模型试验设计与研究
        3.3.1 模型试验设计
        3.3.2 模型试验研究
    3.4 泥石流对路基冲淤作用规律的试验研究
        3.4.1 路基与泥石流出山口之间的距离
        3.4.2 路基与泥石流主沟道的夹角
        3.4.3 泥石流重度
        3.4.4 泥石流流通区坡度
        3.4.5 一次泥石流冲出物最大方量
        3.4.6 泥石流暴发频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综合评价研究
    4.1 概述
    4.2 路基易损性等级划分
    4.3 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及其分级
        4.3.1 泥石流破坏能力影响因素
        4.3.2 路基承灾能力影响因素
        4.3.3 模型试验对易损性综合评价的指导作用
        4.3.4 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
    4.4 易损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4.1 Fuzzy-AHP评价法
        4.4.2 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α-截集耦合方法
    4.5 奥依塔克镇至布伦口段路基易损性综合评价
        4.5.1 基于Fuzzy-AHP评价法的路基易损性综合评价
        4.5.2 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α-截集耦合方法的路基易损性综合评价
    4.6 易损性结果分析
    4.7 易损性分区图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改进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泥石流地区涵洞毁损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外泥石流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桥涵水毁毁损研究现状
        1.2.3 东川小江流域公路泥石流水毁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川泥石流发育及涵洞毁损状况
    2.1 项目简介
        2.1.1 项目特点
        2.1.2 研究意义
    2.2 项目区泥石流发育时空分布特征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地形地貌
        2.2.5 新构造运动
        2.2.6 地震活动
        2.2.7 气象条件
        2.2.8 水文特点
    2.3 小江流域泥石流分布
    2.4 公路涵洞概述
        2.4.1 涵洞定义
        2.4.2 涵洞分类和选择
        2.4.3 涵洞构造
    2.5 东川项目区涵洞毁损调查及分析
        2.5.1 区内涵洞调查目的
        2.5.2 调查的主要内容
        2.5.3 现场涵洞毁损调查和分析
        2.5.4 区内涵洞毁损统计及分析
        2.5.5 泥石流区与非泥石流区涵洞毁损比较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项目区泥石流特征及运动力学特性
    3.1 东川区域泥石流静力学特征
        3.1.1 区内泥石流物质特征
        3.1.2 区内泥石流容重特征
        3.1.3 区内泥石流流变模型和特征
    3.2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值分析
        3.2.1 内泥石流流量计算分析
        3.2.2 泥石流流速研究和计算
        3.2.3 内泥石流冲击力研究和计算
        3.2.4 泥石流对涵洞内磨蚀力作用
        3.2.5 区内泥石流爬高和冲起过程分析
    3.3 区内工程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作用下涵洞毁损机理有限元数值仿真
    4.1 泥石流模型连续控制方程
        4.1.1 引言
        4.1.2 泥石流体连续控制方程
        4.1.3 基于不可压缩泥石流体的k-ε 紊流模型
    4.2 泥石流与涵洞结构耦合有限元数值仿真
        4.2.1 ADINA软件简介
        4.2.2 泥石流冲蚀涵洞的流固耦合原理
        4.2.3 泥石流与涵洞耦合物理模型及力学模型
        4.2.4 泥石流-涵洞模型假定及设定
        4.2.5 基于泥石流直接冲击作用下涵洞毁损机理有限元二维仿真
        4.2.6 基于泥石流穿过涵洞过程中涵洞毁损机理有限元二维仿真
        4.2.7 泥石流作用下涵洞毁损机理有限元三维仿真
    4.3 泥石流作用涵洞过程中二维、三维数值仿真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泥石流地区新型涵洞结构设计
    5.1 新型涵洞结构设计来源及构想
        5.1.1 渡槽
        5.1.2 东川槽
    5.2 新型涵洞结构型式及水力要素比较分析
        5.2.1 新型涵洞布置型式
        5.2.2 新型涵洞结构最佳水力断面
        5.2.3 新型涵洞结构最佳水力要素比较
    5.3 U型涵洞铺底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5.4 U型涵洞结构参数尺寸计算及其设计
        5.4.1 U型涵洞布置原则
        5.4.2 U型涵洞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5.5 U型涵洞结构受荷载模式及内力计算
        5.5.1 U型涵洞汇流段侧墙内力计算
        5.5.2 U型涵洞结构涵身荷载及内力计算
    5.6 多项荷载作用下U型涵洞毁损有限元数值模拟
        5.6.1 荷载组合
        5.6.2 U型涵洞计算网格模型
        5.6.3 应力场数值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6.4 位移场数值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路泥石流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6.1 公路泥石流区U型涵洞耗能抗冲磨研究
        6.1.1 U型涵洞进出口消能抗冲方式
        6.1.2 U型涵洞铺底材料耐磨损特性和缓冲性
    6.2 公路泥石流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6.2.1 公路泥石流区上游拦挡结构型式及选择
        6.2.2 公路泥石流区排水工程
        6.2.3 公路泥石流预报预警技术
        6.2.4 公路泥石流区生物水土保持措施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申请人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论着情况

(8)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次生地质灾害机制研究
        1.2.2 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研究
        1.2.3 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震后工程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
        2.1.2 水文气象
    2.2 地质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环境
    2.3 社会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3.1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总特征
        3.1.1 次生地质灾害类型
        3.1.2 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总特征
    3.2 次生地质灾害沿岷江两岸分布规律
    3.3 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公路组合关系
    3.4 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层岩性关系
    3.5 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
    3.6 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构造关系
    3.7 次生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3.8 本章总结
第4章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机制研究
    4.1 公路斜坡地震动力响应总结分析
    4.2 都汶公路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分类及机制分析
        4.2.1 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典型特征分析
        4.2.2 崩塌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4.2.3 崩塌次生地质灾害机制分析
    4.3 都汶公路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分类及机制分析
        4.3.1 地震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典型特征
        4.3.2 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典型特征分析
        4.3.3 滑坡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机制分析
    4.4 都汶公路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机制分析
        4.4.1 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典型特征
        4.4.2 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机制分析
    4.5 震区沿河公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链机制分析
        4.5.1 次生地质灾害灾害链主要特点分析
        4.5.2 次生地质灾害灾害链模式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5.1 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方法
        5.1.1 定性预测评价原则与内容
        5.1.2 层次分析法
        5.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1.4 模糊综合层次预测评价模型
    5.2 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3 震区公路崩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3.1 评价指标选取
        5.3.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及基准值划分
        5.3.3 典型崩塌体危险性预测评价
    5.4 震区公路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5.4.1 评价指标选取
        5.4.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及基准值划分
        5.4.3 典型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
    5.5 震区公路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5.5.1 评价指标选取
        5.5.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及基准值划分
        5.5.3 都汶公路典型泥石流沟危险性预测评价
    5.6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预测评价
        5.6.1 综合预测评价原则
        5.6.2 综合预测评价单元划分
        5.6.3 线性预测评价单元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5.6.4 点预测评价单元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5.6.5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预测评价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6.1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对公路危害基本方式
        6.1.1 斜坡次生地质灾害对公路危害方式
        6.1.2 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对公路危害方式
        6.1.3 次生地质灾害耦合作用对公路危害
    6.2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与特点
        6.2.1 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6.2.2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特点
    6.3 公路地质灾害常用防治措施
        6.3.1 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常用防治措施
        6.3.2 滑坡次生地质灾害常用防治措施
        6.3.3 公路泥石流地质灾害常用防治措施
    6.4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6.4.1 崩塌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6.4.2 滑坡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6.4.3 泥石流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6.5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措施
        6.5.1 应急防治特点
        6.5.2 应急防治措施
    6.6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永久防治措施
        6.6.1 崩塌永久防治措施
        6.6.2 滑坡永久防治措施
        6.6.3 泥石流永久防治措施
    6.7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新型防治措施
        6.7.1 爆破技术
        6.7.2 改良宾格挡墙
        6.7.3 柔性框架石笼
        6.7.4 新型防崩塌落石棚洞
    6.8 震区公路次生地质灾害链防治措施
        6.8.1 灾害链防治特点
        6.8.2 灾害链防治措施
    6.9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崩塌
        1.2.2 泥石流
        1.2.3 汶川地震后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植被与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震后公路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3.1 震后公路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
    3.2 震后公路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3.2.1 崩塌
        3.2.2 泥石流
    3.3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3.3.1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第4章 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崩塌防治措施研究
    4.1 震后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4.2 崩塌地质灾害的失稳类型研究
    4.3 崩塌地质灾害的运动特征研究
        4.3.1 崩塌对公路的危害方式
        4.3.2 崩塌的运动特征及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4.4 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4.4.1 公路沿线的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
        4.4.2 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
        4.4.3 映汶公路沿线崩塌主要防治措施介绍
        4.4.4 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4.5 研究区典型崩塌地质灾害研究
        4.5.1 老虎嘴崩塌体
        4.5.2 K49+200~K49+430 段边坡
        4.5.3 K42+500~K42+750 段公路基岩边坡
        4.5.4 K47+300 福堂隧道出口处边坡
第5章 震后映汶公路沿线泥石流防治措施研究
    5.1 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形成条件研究
        5.1.1 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5.1.2 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类型
    5.2 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研究
    5.3 震后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5.3.1 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方式
        5.3.2 研究区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5.4 震后映汶公路泥石流的防治措施研究
        5.4.1 研究区泥石流的防治现状
        5.4.2 泥石流防治原则
        5.4.3 公路泥石流一般防治措施
        5.4.4 震后映汶公路泥石流防治措施研究
    5.5 典型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5.5.1 磨子沟泥石流
        5.5.2 皂角湾泥石流
        5.5.3 烧房沟泥石流
        5.5.4 K28+800~K28+950 段坡面泥石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公路泥石流排导结构设计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泥石流及排导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速流槽工程
        1.2.2 泥石流渡槽工程
        1.2.3 泥石流隧道工程
        1.2.4 拦渣坝工程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底越式排导结构设计方法
    2.1 底越式排导结构型式及平面布置原则
        2.1.1 排导结构及型式
        2.1.2 底越式排导结构平面布置原则
        2.1.3 排导结构的纵断面设计
        2.1.4 排导结构的横断面设计
    2.2 汇流槽的计算方法
        2.2.1 受荷模式
        2.2.2 计算方法
    2.3 V 型排导结构的计算方法
        2.3.1 受荷模式
        2.3.2 内力计算方法
        2.3.3 底越式排导结构槽底简化计算方法——反力直线法
    2.4 底越式排导结构算例: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顶越式排导结构设计方法
    3.1 顶越式排导结构适用条件及平面布置原则
        3.1.1 顶越式排导结构适用条件
        3.1.2 顶越式排导结构的平面布置原则
    3.2 顶越式排导结构纵横断面设计要点
        3.2.1 设计原则与步骤
        3.2.2 计算公式
    3.3 顶越式排导结构设计
        3.3.1 荷载及其组合
        3.3.2 排导结构构造及要求
        3.3.3 顶越式排导结构内力计算
    3.4 顶越式排导结构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导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4.1 底越式排导结构的数值分析
        4.1.1 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4.1.2 弹性地基梁数值分析并与解析解比较
    4.2 顶越式排导结构的数值分析
        4.2.1 利用Beam4 单元对排架结构数值分析
        4.2.2 利用solid45 单元对排导结构数值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申请人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论着情况

四、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乐西高速S1标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白天.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D]. 胡亚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中巴伊土国际通道公路工程技术风险研究[D]. 黄凯.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5)
  • [6]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试验研究与综合评价[D]. 徐士彬.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1)
  • [7]泥石流地区涵洞毁损机理及其结构设计研究[D]. 袁猛.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8]都汶公路次生地质灾害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D]. 王燕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4)
  • [9]“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D]. 邴国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10]公路泥石流排导结构设计原理[D]. 孙晓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隧道渡槽在公路穿越泥石流沟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