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印度洋风筝和鱿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西北印度洋风筝和鱿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一、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国辰[1](2021)在《大洋不同种柔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头足类被认为是世界渔业资源中三大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种类之一,是人类未来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全世界头足类的可捕量为0.1亿-1亿t,2014年头足类产量达到峰值,全球产量为485.79万t,因此头足类资源的开发前景极其广泛,特别是大洋性柔鱼科资源。柔鱼科作为我国远洋渔业重要捕捞对象,其资源量年间波动明显,为了解不同种柔鱼资源种群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本研究分析渔业资源与渔场的分布、变化,根据渔场变化的海况信息帮助渔民及时调整作业区域,促进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东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 Castellanos)、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aphes bartramii)(简称“巴特柔鱼”)的渔捞日志数据,结合相关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a)数据,利用产量重心法研究各月份渔场位置变动,采用Arcgis 10.0软件可视化柔鱼渔场时空分布,通过广义可加模型拟合CPUE与各影响因子关系并绘图,最后比较不同海域间柔鱼渔场形成规律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种柔鱼渔获量及CPUE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茎柔鱼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2014、2016–2018年渔获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8年渔获量最高;年CPUE曲线除2014年高,其余年份总体呈缓慢波动趋势;除2014年外,其余年份各月渔获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渔获量峰值集中于2、3月;月CPUE曲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CPUE常分布于1–3月。印度洋鸢乌贼2017年各月渔获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高渔获量集中于9–11月;CPUE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月CPUE最高。巴特柔鱼除6月急剧升高外,2019年各月渔获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PUE曲线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高CPUE分布于6、7、9、10、11月。(2)对不同种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SST、Chl-a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GAM模型显示,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的最适SST范围是24.5~25.5°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mg/m3。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重心集中分布于45°S~47°S、59°W~61°W海域,除2014年外,2016–2018年各月份产量重心分布较为集中。GAM模型显示,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最适SST范围是12~14°C;最适Chl-a范围是0.1~2.0 mg/m3。印度洋鸢乌贼渔场重心集中分布于12°N~16°N、58°E~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月份变化呈先向西南推进,再往东北折回趋势。GAM模型显示,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6.0~27.5°C,最适Chl-a范围是0.2~0.4 mg/m3。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集中分布于38°N~45.5°N、173°W~176°W,38°N~45.5°N、160°E~165°E海域,GAM模型显示,巴特柔鱼渔场的最适SST范围是14~19°C,最适Chl-a范围是0.1~0.5 mg/m3。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认为这一时期东太平洋茎柔鱼为小型群体,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主要为夏季产卵群,印度洋鸢乌贼为大型群,北太平洋柔鱼主要为冬春生群。不同种柔鱼CPUE的分布变动与其生物学特性、渔船捕捞路线及海洋环境变动有关。东太平洋茎柔鱼12月至翌年4月CPUE随月份变化逐渐下降,是因为茎柔鱼产卵期为10月至翌年1月,个体产卵后死亡,此外茎柔鱼达性成熟胴长后进行洄游致使鱼群位置分散也是导致各月产量存在差异的原因;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高CPUE分布于1–3月份,该时期夏季产卵群体的产卵场与作业海域重叠度高是原因之一;印度洋鸢乌贼各季节资源量存在差异导致各月份CPUE变化;北太平洋柔鱼CPUE不同是因为渔船转场,不同海域间捕捞对象存在差异。相比于单一环境因子、空间因子,时间因子对CPUE影响更为显着,这是因为影响机制复杂,除本文研究因子外,尚需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

招春旭[2](2021)在《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生物学特性及栖息地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Lesson,1830)是南海具有较高资源开发潜力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和营养级高等特征,资源群体结构复杂且易受到环境波动的影响,给该资源的渔业合理可持续开发管理带来了困难。深入了解南海鸢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和栖息生境,对管理和可持续开发该海域鸢乌贼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本研究利用2018年逐月及2019年2月在南海采集的鸢乌贼生物样本和渔获产量数据,对其群体结构、生长、繁殖特性、摄食生态和栖息地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胴长频数分布对鸢乌贼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形态特征、线粒体COI基因和生态特性等作为依据探讨其群体划分;利用耳石进行研磨并估算其日龄,建立鸢乌贼生长模型,探究其日龄生长及其生长率的变化;根据性比、性腺成熟度指数和繁殖力测算,探明鸢乌贼繁殖高峰期和繁殖季节等特性;基于传统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对鸢乌贼摄食生态和营养级进行分析,解析了鸢乌贼各生长阶段的摄食习性并推测其食性转换的过程。基于环境遥感数据和渔获产量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环境因子和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之间的关系。(1)群体结构:南海区鸢乌贼个体相对较小,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发光器)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中型群(Medium form)和微型群(Dwarf form)两个群体,并未发现大型群(Giant form)。通过线粒体CO I基因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南海区鸢乌贼可分为两个种群,一个种群完全由微型群个体组成,无发光器;另一个种群主要由具发光器的个体组成,混有少量无发光器的且为性腺未成熟的个体。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4个类群(有发光器雌性、有发光器雄性、无发光器雌性和无发光器雄性)δ13C无显着差异,说明各类群的营养生态位上无明显差异。南海区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在形态上呈现一定的差异,但在栖息生境空间、食性和发育过程等方面均比较相似,在渔业资源管理上不需要区别对待。(2)日龄与生长:鸢乌贼胴长-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生长参数b>3,属于正异速生长类型。南海区鸢乌贼日龄范围为45~90 days,相对其他海域较小,南海鸢乌贼具有较短的寿命,平均每日胴长增量为4 mm/day。雌性和雄性群体的生长模型分别以von Bertalanffy和幂函数生长模型方程最优,整体以Logistic生长模型方程最优。南海鸢乌贼雌雄群体的胴长和体质量生长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3)繁殖特性:雌性鸢乌贼胴长在90~109 mm范围内出现第一次性成熟,胴长大于160 mm出现第二次性成熟,这可能与鸢乌贼的两个群体相关;雄性样本在各胴长段均发生性成熟,且未发现胴长大于150 mm的雄性个体,性成熟可以作为区分两个群体重要标志。(4)摄食生态:鸢乌贼主要以鱼类为食,其次为头足类和甲壳类。不同胴长范围鸢乌贼摄食等级、空胃率、饱满指数和饵料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分析鸢乌贼摄食习性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胴长为100 mm,饵料中鱼类和头足类的出现频率在节点之前逐渐上升,空胃率逐渐下降;节点之后,鸢乌贼以鱼类和头足类为主要食物,出现频率分别为80.74%和65.68%,空胃率接近0。甲壳类在大部分生长阶段保持在20%左右,胴长大于160 mm的雌性鸢乌贼不再摄食甲壳类。δ13C和δ15N值变化说明鸢乌贼在下半年的食物来源较广且营养级较高。不同胴长范围个体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雌性鸢乌贼胴长范围在100~160 mm可能逐渐出现食性转换。(5)栖息地特征:在GAM模型分析中,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GAM模型的最佳拟合解析率为62.6%。纬度方向上,平均CPUE最高海域范围为12°~13°N,经度方向上平均CPUE变化并不明显。南海区鸢乌贼CPUE较高的环境条件为海水表层温度(SST)27~28℃、海平面高度异常(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0.05~0.05 m、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Chl-a)高于0.18μg/l。根据鸢乌贼最适栖息环境条件分析,调查海域的2月和3月的SST较为适合鸢乌贼生产作业;Chl-a从7月到次年3月较高,在高温影响下,4~6月出现贫营养状态;1~3月的SSHA较为平稳。

何静茹,陆化杰,陈炫妤,刘凯,王洪浩,陈新军[3](2021)在《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形变化的影响因素》文中指出根据2019年冬春季(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分析了其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在不同性别、不同胴长组和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均存在显着差异。胴长组201~250 mm以及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Ⅱ期和雄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Ⅲ期的各特征参数增幅达到峰值。除上翼长与上脊突长比值(UWL/UCL)和下头盖长与下脊突长比值(LHL/LCL)存在性别间显着差异外,其余特征参数与脊突长的比值均无性别间显着差异,各特征参数与脊突长的比值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组间也无显着差异,比值保持稳定,表明角质颚各区域生长保持一致。研究表明,201~250 mm可能是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在胴长上的生长拐点,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Ⅱ期和雄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Ⅲ期可能对应角质颚外部形态在性腺成熟度上的生长拐点。

陆化杰,王洪浩,刘凯,陈炫妤,何静茹,陈新军[4](2020)在《厄尔尼诺发生期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特性》文中认为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器官之一,是研究头足类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生活史等重要材料。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发生期冬春季(2—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海域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对厄尔尼诺发生期耳石的外形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耳石具有宽大的翼区,较小的背区与吻区。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翼区长(WL)、侧区长(LDL)和最大宽度(MW)可以作为研究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耳石的各特征参数与胴长(ML)、体质量(BW)间的生长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着性差异。赤池信息准则(AIC)表明,雄性TSL、WL与ML的生长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LDL、MW与ML的生长最适用线性函数表示,雌性TSL、WL、LDL和MW与ML的生长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雄性TSL、WL与BW的生长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LDL、MW与BW的生长最适用幂函数表示,而雌性TSL、WL、LDL、MW与BW的生长均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随着鸢乌贼个体的增大,其耳石各参数的绝对尺寸逐渐变大,但相对尺寸逐渐减小。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利用耳石研究鸢乌贼种群鉴定、生活史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研究极端天气变化对头足类硬组织生长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汪惠琼[5](2020)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与鸢乌贼营养生态位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大洋性柔鱼类近缘种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和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在东太平洋赤道海洋处稳定的同域共存状态。茎柔鱼与鸢乌贼是具有高度洄游性的中上层头足类,是东太平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远洋渔业重要的经济鱼种。近年来,生物学家对茎柔鱼与鸢乌贼单一物种的种群结构、年龄与生长等基础生物学等有了初步研究,但对同域近缘种之间由于进化选择的压力,所形成的行为适应策略及过程相对较少。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群落内的多物种共存现象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部分,探究热带太平洋中柔鱼类近缘种之间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有着重要作用。生物地球化学示踪物(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作为传统食物网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在海洋生物摄食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更深层次地分析头足类的摄食习性和洄游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本研究选取分布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柔鱼科的头足类近缘种茎柔鱼和鸢乌贼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角质颚的形态参数,分析其摄食器官在茎柔鱼与鸢乌贼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发育变化过程;测定茎柔鱼与鸢乌贼胴体肌肉组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脂肪酸组成,比较个体及群体间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组成,进而反映其营养生态位(trophic niche)差异;探索稳定同位素测定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对茎柔鱼与鸢乌贼个体(群体)种间摄食关系和栖息地变化研究的可行性;利用不同年份的茎柔鱼与鸢乌贼肌肉稳定同位素比值时间序列,比较分析同一经纬度的海域范围内,在厄尔尼诺这种环境异常事件发生时茎柔鱼与鸢乌贼的摄食模式变化。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角质颚是头足类具有稳定形态的硬组织结构,是头足类重要的摄食器官,其形态学特征稳定且明显。角质颚的生长贯穿个体生长整个生活史,是其生活史信息的良好载体,其生长过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头足类的发育过程。胴体软组织肌肉中存有头足类一段时间内的摄食信息,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能够有效的了解头足类的摄食与洄游情况。以同海域不同胴长组茎柔鱼与鸢乌贼角质颚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分析,了解两种柔鱼类个体生长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选用上头盖长(upper hood length,UHL)代表两种柔鱼类角质颚的形态特征来研究头足类的个体生长,上头盖长随个体胴长和性腺成熟度的增长而增长。并通过对软组织肌肉的稳定同位素测定,发现同域近缘种在其生长过程中,同一群体中不同大小个体营养生态位重叠较大,食物来源相近,营养级相近,种内竞争较为激烈。(2)胴体肌肉组织是头足类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组成分析,能够有效的了解其摄食与洄游等生存信息。以个体大小相同的茎柔鱼与鸢乌贼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群体中相同大小个体营养生态位格局。结果发现,茎柔鱼与鸢乌贼相同大小个体间,茎柔鱼和鸢乌贼肌肉的部分必需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说明二者食物来源不同,但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无显着差异,可能是因为相同个体大小的茎柔鱼和鸢乌贼营养级相近,且摄食空间相似。这些结果在营养生态位的分析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稳定同位素营养生态位的重叠程度高于脂肪酸营养生态位。(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极端气候(如厄尔尼诺)出现频率逐渐升高。海洋生物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程度可能存在种间差异。为适应栖息环境的变化,同域近缘种往往形成差异化的摄食策略。以茎柔鱼与鸢乌贼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构建两种柔鱼类在正常气候和厄尔尼诺时期的营养生态位,结合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等环境因子,探究极端气候对营养生态位的潜在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显示,两种柔鱼类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值存在显着差异,说明二者食物来源存在差异。尽管本研究中茎柔鱼个体较大,但其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值显着低于鸢乌贼,表明后者营养级可能较高,或许与茎柔鱼通过捕食个体较小、营养级较低的食物以减少种间竞争有关。正常气候时期两种柔鱼类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重叠面积>25.8%),而重叠程度在厄尔尼诺时期缩小且分离,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对两种柔鱼类的摄食和洄游产生差异化影响,并且与海表面温度升高和初级生产力改变有关。通过以上对同域共存的茎柔鱼与鸢乌贼营养生态位的实验研究,不仅在个体及群体水平加深了对大洋性头足类同域近缘种进化过程中摄食行为适应机制的理解,还为揭示大洋性头足类摄食策略对环境变动响应机制及其营养生态位动态格局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同域分布头足类的共存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恩阁[6](2020)在《基于海洋环境因子南海外海鸢乌贼渔情预报研究》文中指出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广阔,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传统疆界线内海域面积约200多万平方公里,外海面积14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洋,海洋环境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鱼类有25000多种,年可捕捞量达700万吨。近年来,南海近海过度捕捞严重,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而外海富含丰富的头足类以及金枪鱼类资源。因此,大力发展外海渔业是转移近海渔业生产压力,降低近海捕捞强度,养护近海渔业资源,保证海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是一种暖水性的大洋头足类,在南海外海资源量丰富。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评估显示,2014-2017年南海鸢乌贼可捕量在400万吨以上,2018年可捕捞量超过500万吨。而目前我国鸢乌贼年捕捞量仅10万吨,明显处于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巨大。鸢乌贼体内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一种极其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水产品,经济价值较大。由于鸢乌贼的栖息环境受海水表温以及饵料分布影响较大,其栖息地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分布和产量。因此,加强栖息地因子对鸢乌贼渔场的影响研究至关重要。但因南海外海存在着渔业生产成本高、捕捞技术水平低下、渔情预报信息匮乏等问题与挑战,到目前为止南海外海尚未建立起较完整的渔情预报系统,因此通过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研究鸢乌贼的渔情预报,可准确预测鸢乌贼洄游活动规律和渔场分布,为我国南海外海鸢乌贼渔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灯光罩网渔船在2013-2018年在南海外海的鸢乌贼生产数据。首先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对选取的各环境因子进行显着性检验,筛选出显着性变量,其次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再对名义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以广义可加模型标准化后的CPUE表征鸢乌贼渔业资源丰度,进而对南海外海鸢乌贼渔情预报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根据2013-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鸢乌贼生产数据和2013-2018年1-12月南海海洋环境数据,对鸢乌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栖息地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叶绿素a浓度(sea surface chlorophyll,chla)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oN-24oN,104oE-124oE海域内,1-12月鸢乌贼渔场比较适宜的的SST、chla、SSH的范围分别是:25-31℃、0.05-0.27mg/m3、46-80cm。通过K-S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明各月适宜SST、chla、SSH范围检验结果符合,可以有效地表征鸢乌贼资源密度和渔场分布。在HSI模型中,各栖息地因子占有比例的大小代表对鸢乌贼渔场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占比大小。建立基于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高度(SSH)适应性模型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a,b,c,公式:a+b+c=1,采用赋权的几何平均值法、算术平均值法、最小值法以及最大值法建立HSI模型。利用2018-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灯光罩网渔船的鸢乌贼生产数据对HSI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赋权的算术平均值法的HSI模型模拟结果最好,其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其中1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1、0、0;2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6、0.2、0.2;3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6、0.2、0.2;4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7、0.15、0.15;5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7、0.15、0.15;6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15、0.15、0.7;7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15、0.7、0.15;8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15、0.15、0.7;9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0、1;10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15、0.7、0.15;11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2、0.2、0.6;12月SST、chla、SSH权重系数分别为0.7、0.15、0.15时模型准确率最高。通过各月赋予最适权重的算术平均值法HSI模型计算得出2018-2019年1-12月份的HSI值,结合Arc GIS10.5以各月份的HSI值为底图,与2018-2019年1-12月份CPUE进行叠加。图形显示除了6月、10月、12月CPUE较高的点与HSI较高的海域不太相符之外,其他各月份CPUE较高的点基本出现在HSI较高的海域,月平均CPUE与HSI变化趋势较一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一元线性方程拟合二者的关系得出:CPUE=-3084.6759+6606.6423 HSI(P=0.0001,R2=0.8142),通过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6月份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最大,4月份与基本一致,但总体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8.25%,因此可判断模型精度较高,利用SST、chla、SSH三个栖息地因子建立HSI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鸢乌贼的产量。

何静茹,陆化杰,陈炫妤,刘凯,王洪浩,陈新军[7](2020)在《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及生长特性》文中指出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头足类渔业生态学及资源评估等。根据2019年冬春季(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1009条鸢乌贼样本,对其角质颚外部形态生长特征开展了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侧壁长(ULWL)、下脊突长(LCL)、下翼长(LWL)和下侧壁长(LLWL)可作为角质颚外形变化特征指标。协方差分析表明,除UCL外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胴长(ML)的关系以及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体重(BW)的关系在性别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根据方程拟合和赤池信息准则(AIC),雌雄个体的LCL、UCL与胴长的关系均最适合用线性函数拟合;雌性个体的UHL、LW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拟合,而ULWL和LLWL与胴长的关系则最适合用线性函数拟合;雄性个体的ULW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UHL、LLWL和LWL与胴长的关系则最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雌性个体所有特征参数与体重的关系均最适合用幂函数拟合;雄性个体除ULWL与体重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拟合外,其余均最适合用对数函数拟合。特征参数及其与胴长和体重生长方程的确定,为后续利用角质颚研究印度洋鸢乌贼渔业生态学及资源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凯[8](2020)在《南海鸢乌贼繁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资源量巨大、渔获产量非常可观。该种类具有生长速率快、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的特点。鸢乌贼在中上层水域的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海洋食物网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既是浮游动物、灯笼鱼科种类等众多有机生物的捕食者,同时也是多种海洋捕食者的食物,诸如鱿鱼、鱼类、鲨鱼、鲸鱼和海鸟等。同时,由于资源丰度较高,鸢乌贼正逐步成为重要的渔业物种之一。南海海域的鸢乌贼已成为该海域大型灯光罩网船的主要渔获目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南海鸢乌贼的年龄生长、繁殖和资源评估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群体的渔业生物学已达成初步认识,然而对其繁殖特性的研究仍停留在性腺指数分析和混合群体的繁殖力分析等初级阶段,对不同群体的繁殖特性尚需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了解和掌握鸢乌贼不同群体的产卵模式、繁殖投入规律及其性腺发育指数等内容,有助于认识其在南海生态系统中的繁殖策略适应性和群体差异化繁殖策略,为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根据南海灯光罩网船于2012年9-12月、2013年3-5月2017年和2018年6-7月在南海作业期间获取的鸢乌贼样本,根据其繁殖指标、繁殖力、组织重量、组织能量等,结合同位素定量分析技术对南海鸢乌贼开展繁殖策略研究:利用模型拟合、形态学、残差分析方法对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繁殖特性与体征生长进行了研究;基于雌性个体卵巢、输卵管中的卵细胞数目和雄性个体精荚囊中的精荚数,定量分析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分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等指数和雄性个体分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等指数,进而确定鸢乌贼的排卵和排精模式;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法,测定南海鸢乌贼个体肌肉、性腺等组织的能量密度,计算分析这些组织的能量积累过程及其随着性腺发育的变化规律,初步量化这些个体的生殖投入,以期探讨繁殖期间盈余能量的分配方式,在组织能量测定基础上,结合繁殖力数据,计算分析雌性个体整个繁殖期间的繁殖投入;通过分析组织质量-胴长的残差、各肌肉组织能量积累-胴长的残差以及同位素成分,对肌肉、性腺、消化腺等组织的质量体征和同位素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判别性腺组织发育的能量来源,对生殖投入进行溯源。主要研究结果有:(1)繁殖特性: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生长模式均为异速生长,未成熟个体体质量与胴长关系式的系数小于成熟个体,而指数则大于成熟个体。中型群雌雄性个体数量相近,微型群则以雌性个体数量为多。南海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的繁殖特性存在群体特异性。随着性腺发育,中型群雌雄比例逐步减小,而微型群雌雄比例逐步增大;两个型群个体的性腺指数逐渐增大;在每个采样月份里两个型群中成熟个体均有发现但其数量因季节性变化而不同。中型群雌性个体性腺指数、数量占比、成熟个体数量在12月时达到最大值,而微型群则在4月达到最大值。两个型群个体的肌肉和性腺等组织质量特征均在性腺成熟期趋好。随着性腺发育,两个型群的个体均增加摄食强度。(2)雌性繁殖力和产卵模式:中型群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为1076~220332 cell,其中卵巢卵母细胞占比63~100%;相对繁殖力为8.47~789.72 cell/g,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为0.03~0.17。微型群雌性个体潜在繁殖力为(1218~32843)cell,卵巢卵母细胞数范围为(1178~30397)cell,输卵管成熟卵子数范围为(113~2904)cell。相对繁殖力为(48.93~842.12)cell/g,总体潜在繁殖投入指数为(0.012~0.083)。两个群体的潜在繁殖力、相对繁殖力与胴长、体重、缠卵腺长之间为正相关。中型群雌性的分批繁殖力为(15086~46711)cell,平均产卵批次为(6.19±1.90);微型群雌性个体的分批繁殖力为(1895~2904)cell,产卵批次为(6~15)。中型群和微型群卵巢卵母细胞的卵径大小分别为0.05~1.06 mm和0.17~0.99 mm,均呈单峰值区间分布,但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的卵径存在显着性差异。雌性个体的繁殖力较高且与个体的生长发育显着相关,成熟卵子较小,产卵活动为分批次进行。(3)中型群雄性繁殖力和排精模式:中型群雄性个体精荚囊的长度为22~124mm,精荚囊重量为0.03~3.07 g,两者呈幂函数关系,且均随着性腺发育而逐步增大。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和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33±21.64)mm和(1.57±1.07)g。有效繁殖力为1~144条,胴长相对有效繁殖力为0.02~1.62条/mm。随着个体生长发育,有效繁殖力在Ⅵ期达到最大值,相对有效繁殖力则在Ⅵ~Ⅶ期时趋于稳定。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相对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精荚长度为4.79~36.60 mm,精荚重量为0.000 2~0.020 0 g,两者符合幂函数关系,且均在Ⅵ期达到最大值。同时,精荚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体重均呈现线性函数关系。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个体的精荚囊、精荚和有效繁殖力均随着性腺发育而不断增大,且三者均与个体胴长、体重呈现显着的函数关系,排精活动分批次进行。(4)组织能量投入与分配:鸢乌贼个体的各肌肉、性腺组织之间的能量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中型群相同组织的能量密度较微型群为高。随着性腺发育,中型群雌性个体的胴体组织、中型群雄性个体的胴体和精荚复合体两组织的能量密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微型群除缠卵腺组织外,各组织的能量积累均随性腺发育增加显着。雌性个体各组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微型群各组织在Ⅴ~Ⅵ期仍有较大增长,但中型群则仅有性腺组织存在较大增长;中型群雄性各组织在Ⅶ期时达到最大值,微型群雄性的足腕和精巢组织在Ⅵ期达到最大值,胴体、尾鳍和精荚复合体组织则在性腺成熟度Ⅶ期时达到最大值。同一性腺成熟度等级,肌肉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较高,性腺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相对较低。雌性个体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增长显着;雄性个体,微型群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在Ⅰ~Ⅴ期增长较快,在Ⅵ期~Ⅶ期趋于稳定,中型群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在Ⅰ~Ⅵ期增长较快,在Ⅵ期~Ⅶ期下降显着。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是能量积累的最大单元,性腺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增加显着。肌肉和性腺组织的组织能量密度、组织能量积累和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存在群体和雌雄差异性。当卵巢卵母细胞全部成熟时,中型群卵母细胞的潜在繁殖投入能量为370.18±212.67kj,而微型群卵母细胞的潜在繁殖投入能量为125.82±46.43kj;中型群总体繁殖投入能量为400.98±222.65kj,而微型群总体繁殖投入能量为132.56±46.94kj。两个群体不仅在绝对繁殖投入能量上相差巨大,而且在胴长相对潜在生殖投入能量上也存在显着差异。虽然微型群的体型小于中型群,但微型群在未来的繁殖投入较中型群相对较高。(5)繁殖投入模式:雌性个体净重、生殖系统重和消化腺重的增长率大于雄性,中型群个体各部分重量的增长率大于微型群。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重量-胴长的残差均值在性未成熟期到性腺成熟阶段均呈现下降趋势,然后在排精期呈现增加的趋势。雌性个体的性腺组织体征均随着性腺发育而逐步改善。生殖系统重量-胴长残差与消化腺重量-胴长、净重-胴长残差值均呈正相关,表明两个群体雌雄性的生殖投入类型主要为外源性。性腺发育过程中,中型群和微型群的摄食状况良好。中型群的消化腺、胴体和卵巢组织的δ13C和δ15N均值均大于微型群。随着个体的性腺发育,两个群体雌性个体各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中型群和微型群性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的分布与消化腺组织存在部分重叠,而与肌肉组织可以明显区别开来,表明这卵巢和消化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分布更为相近。进一步的ANOSIM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两个群体卵巢和消化腺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相似性更高,其中微型群更为明显。性腺组织能量-胴长残差(Ti EGo-ML residual)与肌肉组织能量-胴长残差(Ti EMa-ML residual、Ti EAr-ML residual和Ti EFi-ML residual)之间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性腺组织之间不存在能量交换。而在性腺发育期和性腺成熟期,中型群雌性胴体、尾鳍和足腕等组织则可能将部分能量转化用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但这种组织能量转化并不影响肌肉组织的完整性。本论文实现了对南海鸢乌贼各群体繁殖特性、繁殖力、能量积累与分配和繁殖投入模式的定量分析,从群体水平揭示了南海鸢乌贼的繁殖特性、繁殖策略及性腺发育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大洋性头足类的繁殖策略研究提供参考,还可为南海鸢乌贼科学的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促进该资源的合理开发。

刘玉,王雪辉,杜飞雁,刘必林,张鹏,刘梦娜,邱永松[9](2019)在《基于耳石微结构的南海鸢乌贼日龄和生长研究》文中认为年龄和生长速度等参数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基础。鸢乌贼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为研究鸢乌贼的日龄和生长,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9月灯光罩网作业方式采集的南海鸢乌贼样本,通过耳石微结构研究南海鸢乌贼不同种群、性别间的日龄组成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1)鸢乌贼中型群日龄范围48~125d,优势日龄61~80d,雌雄个体日龄组成差异显着;微型群日龄范围44~95d,优势日龄51~70d,雌雄个体日龄组成差异极显着。2)鸢乌贼中型群孵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 1月和7—8月为孵化高峰期;微型群孵化时间为2016年6—10月和12月至翌年2月,1月和8月为孵化高峰期。3)中型群雌雄胴长、体质量与日龄分别符合对数和线性关系;微型群雌雄胴长与日龄分别符合对数和Logistic关系,而体质量与日龄符合Logistic关系。4)南海鸢乌贼微型群生长速度大于中型群,微型群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大于雌性,而中型群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小于雌性。通过对耳石生长纹的分析,了解鸢乌贼的日龄组成、推算孵化时间、选出合适的生长方程及估算生长速度,为渔业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

陈新军,钱卫国,刘必林,陆化杰,方舟,李纲[10](2019)在《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文中研究表明大洋性鱿鱼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始于198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远洋鱿钓渔业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持续对三大洋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一批新资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并得到商业化捕捞。根据2003—2017年我国鱿钓船对三大洋公海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对其基础生物学、资源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等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初步了解重要经济鱿鱼资源特性。研究概述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状况,并提出可持续开发世界大洋性鱿鱼资源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通过对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三大洋7个渔场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新增作业海域超过1×107 km2,估计新增渔场的资源蕴藏量在500万t以上,初步掌握了渔获个体大小等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源丰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发现不同作业渔场的渔获个体差异明显,渔场形成的适宜海表面温度有较大差异。研究建议,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鱿鱼资源,建议开展系统科学的渔业资源国际合作调查,开展基于硬组织的大洋性鱿鱼年龄与生长、群体结构、生活史过程、洄游分布、高精度的渔情预报以及大洋性鱿鱼资源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二、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洋不同种柔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头足类资源研究
        1.2.2 国内外GAM模型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
        2.1.1 生产调查数据
        2.1.2 海洋环境数据
        2.1.3 研究区域
    2.2 数据处理
        2.2.1 生物学采样及测定
        2.2.2 生产数据及环境数据处理
    2.3 数据分析及研究方法
        2.3.1 基础生物学数据分析
        2.3.2 CPUE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2.3.3 渔获重心估算
        2.3.4 空间距离推算
        2.3.5 GAM模型分析
第三章 大洋不同种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
    3.1 茎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
        3.1.1 体型与生长
        3.1.2 繁殖与摄食
        3.1.3 渔获量及CPUE月变化
        3.1.4 CPUE与 SST、Chl-a关系
    3.2 茎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讨论
        3.2.1 基础生物学特性
        3.2.2 渔获量及CPUE月变化
        3.2.3 影响因子与 CPUE 关系
    3.3 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
        3.3.1 渔获量及 CPUE 变化
        3.3.2 产量重心变化
        3.3.3 SST、Chl-a 月变化
        3.3.4 CPUE、SST及Chl-a空间分布变化
        3.3.5 GAM 模型分析
    3.4 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讨论
        3.4.1 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和CPUE的变化
        3.4.2 渔场重心分布变化
        3.4.3 环境因子对渔场的影响
    3.5 鸢乌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
        3.5.1 渔获量及CPUE分布
        3.5.2 产量重心变化
        3.5.3 CPUE、SST及Chl-a空间分布月变化
        3.5.4 GAM 模型分析
    3.6 鸢乌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讨论
        3.6.1 鸢乌贼产量和CPUE的变化
        3.6.2 产量重心分布变化
        3.6.3 不同因子对渔场的影响
    3.7 巴特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
        3.7.1 渔获量及CPUE月变化
        3.7.2 产量重心变化
        3.7.3 CPUE、SST及Chl-a空间分布变化
        3.7.4 GAM模型分析
    3.8 巴特柔鱼渔场分布及环境因子影响讨论
        3.8.1 巴特柔鱼产量和CPUE变化
        3.8.2 产量重心分布变化
        3.8.3 不同因子对巴特柔鱼渔场的影响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总结
        4.1.1 不同柔鱼渔场群体组成
        4.1.2 不同柔鱼丰渔期比较
        4.1.3 影响因子与柔鱼资源的关系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生物学特性及栖息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资源量及分布
        1.2.2 种群结构
        1.2.3 生活史特性
        1.2.4 栖息地特征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样本采集及处理
    2.1 生物学样本采集
    2.2 生物学样本测量及判别
第3章 南海鸢乌贼种群结构及划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形态分析
        3.1.2 分子遗传分析
        3.1.3 生态习性分析
    3.2 结果
        3.2.1 群体胴长结构
        3.2.2 形态分析
        3.2.3 分子遗传分析
        3.2.4 生态习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南海鸢乌贼群体结构状况
        3.3.2 南海鸢乌贼群体划分依据
第4章 南海鸢乌贼基础生物学特性
    4.1 南海鸢乌贼日龄结构与生长研究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南海鸢乌贼繁殖特性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南海鸢乌贼摄食生态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第5章 南海鸢乌贼资源与环境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渔获数据
        5.1.2 环境遥感数据
        5.1.3 方法
    5.2 结果
        5.2.1 环境条件的时空变化
        5.2.2 鸢乌贼CPUE的时空变化
        5.2.3 最适环境条件筛选
        5.2.4 鸢乌贼CPUE与环境关系
    5.3 讨论
        5.3.1 南海鸢乌贼时空分布规律
        5.3.2 南海鸢乌贼CPUE与环境关系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形变化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生物学测定
    1.3 角质颚提取和外形数据测量
    1.4 数据处理
        1.4.1 特征参数筛选
        1.4.2 角质颚形态影响因素筛选
        1.4.3 角质颚相对尺寸变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角质颚外部形态特征
    2.2 外部形态参数
    2.3 角质颚外部形态的影响因素
        2.3.1 不同性别间角质颚外部形态差异
        2.3.2 不同胴长组间角质颚外部形态差异
        2.3.3 不同性腺成熟度间角质颚外部形态差异
    2.4 角质颚外部形态相对变化
        2.4.1 性别对不同部位与脊突长比值的影响
        2.4.2 性腺成熟度对不同部位与脊突长比值的影响
        2.4.3 不同部位与脊突长比值和胴长的关系
3 讨 论
    3.1 角质颚与外部形态
    3.2 角质颚外部形态的影响因素
        3.2.1 不同性别间角质颚的差异
        3.2.2 不同胴长组间角质颚的差异
        3.2.3 不同性腺成熟度间角质颚的差异
        3.2.4 角质颚外部形态相对变化分析

(4)厄尔尼诺发生期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生物学测定与耳石提取
        1.2.2 耳石外部形态参数测量
    1.3 厄尔尼诺事件的确立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主成分分析
    2.3 耳石形态参数与胴长的关系
    2.4 耳石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
    2.5 耳石相对尺寸的变化
    2.6 厄尔尼诺发生期采样海域SST变化
3 讨论
    3.1 耳石形态特征
    3.2 耳石主要形态参数与胴长和体质量的关系
    3.3 耳石相对尺寸的变化
    3.4 不足与展望

(5)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与鸢乌贼营养生态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种共存机制简述
    1.2 问题提出
    1.3 茎柔鱼与鸢乌贼研究简况
        1.3.1 分布范围
        1.3.2 种群结构
        1.3.3 日龄与生长
        1.3.4 繁殖
        1.3.5 摄食生态学
        1.3.6 渔业资源
    1.4 头足类营养关系的研究方法
        1.4.1 稳定同位素分析
        1.4.2 脂肪酸分析
    1.5 研究中的不足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茎柔鱼与鸢乌贼个体生长间摄食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来源
        2.2.2 生物学测定
        2.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茎柔鱼与鸢乌贼角质颚主成分分析
        2.3.2 胴长和性腺成熟度与角质颚上头盖长(UHL)的生长关系
        2.3.3 稳定同位素分析
        2.3.4 营养生态位
        2.3.5 不同胴长组中性腺成熟度分布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柔鱼科近缘种茎柔鱼与鸢乌贼营养生态位及相互关系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和生物学测定
        3.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3.2.3 脂肪酸分析
        3.2.4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
        3.3.2 脂肪酸分析结果
        3.3.3 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茎柔鱼与鸢乌贼对厄尔尼诺气候变化的响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来源
        4.2.2 生物学测定
        4.2.3 海洋尼诺指数
        4.2.4 稳定同位素分析
        4.2.5 环境因子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稳定同位素比值与营养生态位
        4.3.2 环境因子
    4.4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发表论文
    二、参加会议
    三、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基于海洋环境因子南海外海鸢乌贼渔情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南海鸢乌贼渔情预报系统研究现状
        1.2.4 HSI模型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PUE的标准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生产数据和环境数据的匹配
        2.1.3 方法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解释变量Ln(CPUE+1)的统计检验
        2.2.2 GLM模型结果
        2.2.3 GAM模型结果
    2.3 名义CPUE和标准化CPUE比较
第三章 鸢乌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渔业生产数据
        3.1.2 海洋环境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南海鸢乌贼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3.2.2 渔场分布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3.2.3 K-S检验
    3.3 结果
        3.3.1 鸢乌贼资源丰度的年时空变化
        3.3.2 鸢乌贼资源丰度的月时空变化
        3.3.3 鸢乌贼渔场重心月分布
        3.3.4 鸢乌贼资源分布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3.4 K-S检验结果
    3.5 分析和讨论
        3.5.1 南海鸢乌贼CPUE时空变化规律
        3.5.2 CPUE变化和栖息地因子的关系
        3.5.3 南海鸢乌贼渔场重心月变化规律
第四章 基于赋权因子的南海外海鸢乌贼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的构建
    4.1 数据来源
        4.1.1 渔业生产数据
        4.1.2 海洋环境数据
    4.2 研究方法
        4.2.1 适宜性指数及SI模型的建立
        4.2.2 渔场因子权重系数选择及模型的验证
    4.3 结果
        4.3.1 SI模型建立
        4.3.2 SI曲线分布及最适环境范围
        4.3.3 栖息地因子的权重选择以及模型比较
        4.3.4 HSI模型验证分析
    4.4 讨论
        4.4.1 SI值和各栖息地因子的关系
        4.4.2 HSI模型分析
        4.4.3 HSI模型和CPUE关系
        4.4.4 结语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及生长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生物学测定
    1.3 角质颚提取
    1.4 角质颚外部形态测量
    1.5 生长模型选择
2 结果与分析
    2.1 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
    2.2 主成分分析
    2.3 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与胴长的关系
    2.4 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与体重的关系
3 讨 论
    3.1 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选取
    3.2 角质颚外形参数与胴长的关系
    3.3 角质颚外形参数与体重的关系

(8)南海鸢乌贼繁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1.2.2 鸢乌贼的生物学特性
        1.2.3 鸢乌贼资源分布及开发
        1.2.4 南海海域鸢乌贼研究
        1.2.5 繁殖策略研究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
        1.3.1 繁殖生物学
        1.3.2 产卵策略
        1.3.3 组织能量积累、分配策略
        1.3.4 繁殖投入类型与繁殖投入溯源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海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繁殖生物学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和生物学测定
        2.1.2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性成熟阶段胴长、体质量分布
        2.2.2 不同性腺发育阶段体质量-胴长关系
        2.2.3 繁殖特性
        2.2.4 摄食等级变化
        2.2.5 性腺发育与空间因子的关系
    2.3 讨论
        2.3.1 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个体生长发育变化
        2.3.2 性别比例和性腺指数变化
第三章 南海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雌性个体的繁殖力特性与产卵策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生物学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学指标和性腺发育指标变化
        3.2.2 潜在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潜在繁殖投入指数
        3.2.3 繁殖力指标与生物学指标关系
        3.2.4 分批繁殖力和产卵批次
        3.2.5 卵径大小及其分布
    3.3 讨论
        3.3.1 鸢乌贼繁殖特性的群体特殊性表达
        3.3.2 鸢乌贼产卵策略
第四章 南海鸢乌贼雄性个体的繁殖力特性与排精模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生物学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成熟度胴长和体重变化
        4.2.2 各成熟度精荚囊的长度和重量变化
        4.2.3 各时期有效繁殖力、相对有效繁殖力及其与胴长、体重关系
        4.2.4 精荚重量和精荚长度关系
        4.2.5 各时期精荚长度、重量与胴长、体重关系
    4.3 讨论
        4.3.1 有效繁殖力特性
        4.3.2 精荚囊和精荚的长度
第五章 南海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能量分配策略与总体繁殖投入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来源
        5.1.2 生物学测定
        5.1.3 组织能量密度测定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组织能量密度
        5.2.2 肌肉、性腺组织的绝对能量积累
        5.2.3 肌肉、性腺组织的相对能量积累
        5.2.4 潜在繁殖投入
    5.3 讨论
        5.3.1 组织能量密度
        5.3.2 组织能量积累规律及其雌雄差异性
        5.3.3 繁殖投入的群体特殊性
        5.3.4 潜在繁殖投入
第六章 南海鸢乌贼生殖投入类型及溯源
    6.1 材料方法
        6.1.1 材料来源与实验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
        6.2.1 组织质量体征变化与繁殖投入类型
        6.2.2 不同组织同位素与繁殖投入类型
        6.2.3 性腺组织能量与肌肉组织能量同源性分析
    6.3 讨论
        6.3.1 繁殖投入类型
        6.3.2 生殖投入的二态性
        6.3.3 生殖投入的群体间差异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工作情况
致谢

(9)基于耳石微结构的南海鸢乌贼日龄和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生物学测定
        1.2.2 耳石提取和研磨
        1.2.3 日龄读取
    1.3 数据分析
        1.3.1 孵化时间推算
        1.3.2 生长模型
        1.3.3 生长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耳石微结构
    2.2 日龄组成
    2.3 孵化时间
    2.4 生长模型
    2.5 生长速度
        2.5.1 中型群生长率
        2.5.2 微型群生长率
3 讨论与分析
    3.1 耳石研磨对日龄分析的影响
    3.2 日龄组成分析
    3.3 生长速度与模型分析

(10)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船、调查海域和时间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渔业基础生物学测定
        1.2.3 资源丰度 (CPUE) 计算
        1.2.4 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2 结果
    2.1 胴长范围及胴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2.1.1 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
        2.1.2 智利外海茎柔鱼
        2.1.3 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
        2.1.4 北太平洋中东部柔鱼
        2.1.5 东太平洋公海赤道茎柔鱼和鸢乌贼
        2.1.6 北太平洋西经海域柔鱼
        2.1.7 大西洋中西部公海柔鱼
    2.2 渔获物性比组成与摄食
        2.2.1 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
        2.2.2 智利外海茎柔鱼
        2.2.3 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
        2.2.4 北太平洋中东部柔鱼
        2.2.5 东太平洋公海赤道茎柔鱼和鸢乌贼
        2.2.6 北太平洋西经海域柔鱼
        2.2.7 大西洋中西部公海柔鱼
    2.3 资源密度分布及其与水温的关系
        2.3.1 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
        2.3.2 智利外海茎柔鱼
        2.3.3 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和鸢乌贼
        2.3.4 北太平洋中东部柔鱼
        2.3.5 东太平洋公海赤道茎柔鱼
        2.3.6 北太平洋西经海域柔鱼
        2.3.7 大西洋中西部公海柔鱼
3 讨论与分析
    3.1 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分析
    3.2 基础生物学特性探讨
    3.3 资源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分析
    3.4 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经济柔鱼类资源的建议

四、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洋不同种柔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D]. 崔国辰. 浙江海洋大学, 2021(02)
  • [2]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生物学特性及栖息地特征研究[D]. 招春旭. 集美大学, 2021
  • [3]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形变化的影响因素[J]. 何静茹,陆化杰,陈炫妤,刘凯,王洪浩,陈新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5)
  • [4]厄尔尼诺发生期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耳石外形生长特性[J]. 陆化杰,王洪浩,刘凯,陈炫妤,何静茹,陈新军.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5]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与鸢乌贼营养生态位比较研究[D]. 汪惠琼.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6]基于海洋环境因子南海外海鸢乌贼渔情预报研究[D]. 谢恩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冬春季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及生长特性[J]. 何静茹,陆化杰,陈炫妤,刘凯,王洪浩,陈新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8)
  • [8]南海鸢乌贼繁殖策略研究[D]. 朱凯.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9]基于耳石微结构的南海鸢乌贼日龄和生长研究[J]. 刘玉,王雪辉,杜飞雁,刘必林,张鹏,刘梦娜,邱永松. 热带海洋学报, 2019(06)
  • [10]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J]. 陈新军,钱卫国,刘必林,陆化杰,方舟,李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标签:;  ;  ;  

西北印度洋风筝和鱿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