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一、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黄锦南[2](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牛兴荣,赵泽平,王利丹,潘锋,赵方[3](2021)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领域检验检测认可评价及应用》文中指出通过全面了解国内外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领域技术发展现状与特点,建立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领域的认可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及认可评审工作程序。通过梳理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经历和取得的成果,表明该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减少了质量风险,并促进了中国铁路装备质量的国际互认。

王冬林,孔祥东,张佳宁,李积风,蔡雷[4](2021)在《管件监造质量控制》文中提出管件在国内重大管线使用极其广泛,本文从管件的基本介绍、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监造要点、监造控制要点、监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油田现场出现的典型质量事故等方面详细进行阐述,为国内管件监造质量控制提出新的思路。

张倩[5](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黄文武[6](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指出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丁潇颖[7](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樊潇潇[8](2020)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技术综合复杂,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布局影响广泛且深远。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作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规划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论文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为研究目标,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管理的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消费、产品角度不同角度判断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并通过其正外部性对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了验证。公共物品是区分市场干预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政府提供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提供方式。政府购买过程产生的社会公众——政府、政府——研究机构的两级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被赋予了管理者、提供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规划的管理主体是具有必然性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体制发展、内外部战略目标的变化展开分析,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根据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及设计思路。根据信息共享观理论框架,选择矩阵式结构、常设项目团队等组织框架以满足组织提高决策效率、适应动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议事机构、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事机构、补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咨询机构等建议。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规范政府活动是矫正政府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优化了决策维度的两级评价指标以及不同决策步骤中的决策维度。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针对监督者信息不对问题提出建立决策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监督者“搭便车”困境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减低监督信息公开和获得成本等建议,针对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优化决策专家样本、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多角度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消费、产品等不同分类对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讨论。为讨论政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的管理主体提供了依据。2.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较深入地讨论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管理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职责,为提高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供入手点。3.较系统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个层面,对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法。

李东梅[9](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彭雄亮[10](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二、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三、 基本概念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革新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 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观点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设施宏观规划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宏观规划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层次
        2.2.1 研究对象及目标
        2.2.2 管理有效性评价及风险控制
        2.2.3 研究问题层次
    2.3 研究理论框架
        2.3.1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
        2.3.2 政府干预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组织结构理论
        2.3.5 公共选择理论
第3章 宏观规划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3.1 研究框架
        3.1.1 现状与问题诊断
        3.1.2 研究路径
    3.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属性判断
        3.2.1 消费角度
        3.2.2 产品角度
        3.2.3 外部性
    3.3 提供方式选择
        3.3.1 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3.3.2 私人合作提供
        3.3.3 政府预算提供
        3.3.4 其它提供方式讨论及小结
    3.4 政府角色
        3.4.1 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的选择
        3.4.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划分
        3.4.3 规划管理及参与主体
    3.5 小结
第4章 宏观规划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4.1 研究框架
        4.1.1 现状
        4.1.2 问题诊断
        4.1.3 研究路径
    4.2 权变因素影响
        4.2.1 科技体制变量
        4.2.2 战略目标变量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思路
    4.3 优化路径及选择
        4.3.1 信息共享观框架
        4.3.2 组织结构类型选择
        4.3.3 横向联系方式选择
    4.4 结构优化构建
    4.5 小结
第5章 宏观规划的决策机制改进
    5.1 研究框架
        5.1.1 现状
        5.1.2 问题诊断
        5.1.3 研究路径
    5.2 基于效率的决策机制选择
        5.2.1 案例分析
        5.2.2 决策维度和步骤的选择
    5.3 基于公平的决策机制改进
        5.3.1 监督者信息不对称
        5.3.2 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2.3 本章小结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4.3 本章小结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表目录
图目录
致谢

(10)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内容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4.5 本章小结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5.6 本章小结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3]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领域检验检测认可评价及应用[J]. 牛兴荣,赵泽平,王利丹,潘锋,赵方. 设备监理, 2021(06)
  • [4]管件监造质量控制[J]. 王冬林,孔祥东,张佳宁,李积风,蔡雷. 设备监理, 2021(06)
  •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6]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8]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 樊潇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9]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实验室国家认可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