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为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农村为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珍[1](2020)在《白族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研究 ——基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登村和周城村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问题日益凸出。应对农村老年人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现状和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势必重视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这块“短板”,推进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脱贫进程。在老年人生活中精神生活是重要内容,但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比较低。在收集梳理相关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努力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永登村和大理市的周城村两个白族村调研点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永登村和周城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从党和政府与社会、村民委员会及老年人自身和家庭多个方面提出有利于改善白族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建议。调研发现,两个村的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身体状况普遍不佳、居住条件和家庭状况受限、文体娱乐活动条件受限、交往范围狭小、子女精神赡养欠缺、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不到位,制约和影响了老人的精神生活;有四成以上的老年人感到孤独、寂寞,精神慰藉不足;不少老年人主观感受良好而自我否定评价较多;老年人精神生活贫乏且呈自发性、低质性状态。针对老年人精神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这两个白族农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五条对策和建议:一是充分认识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应加强指导并提供必要帮助;三是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及各类群众组织的爱老助老作用;四是强化家庭精神赡养责任,切实改善老人的精神生活;五是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善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党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村民委员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共同努力,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升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让农村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李波[2](2020)在《“精准扩中”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新千年时,我国已经宣布基本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即是全体人民的小康,不让一人掉队的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此做出新的战略安排: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的当下,改善居民收入分配关系至关重要,而重点又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渐缩小城乡、地区及行业间差距,加快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精准扩中”相对于“粗放扩中”而言,改变以往粗略而漫灌的“扩中”方式,采取准确而涓滴的“扩中”方式。主要包含“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两个层面。“精准识别”即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精准地识别各居民收入层次,尤其是识别“潜在中等收入者”,为收入分配调节提供依据;“精准施策”即对已经识别出的“潜在中等收入者”精确分析其收入低下原因,分类施策,如通过扶持优势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精准扩中”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具体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及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是一种精细化的扶贫方式,重点在于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找出贫困的根源所在,并为其寻找破解之道,使得每一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农村贫困人口是低收入群体的最底层。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首要任务就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全国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精准扩中”首要前提,符合“精准扩中”内在逻辑,进而成功实现“精准扩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中等收入群体通常具有稳定社会功能、推动社会改良、促进社会消费、引领社会风尚等积极作用。在经济层面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传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通过消费来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因而“精准扩中”有利于推动我国消费水平和质量迈上新台阶,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政治层面上,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第三条道路”,目标是通过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逐步使得发展成果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精准扩中”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在社会层面上,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强大保障。“精准扩中”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均衡配置、缓解人民内部矛盾,进而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文化层面上,中等收入群体通常具有保守温和的价值观念,构成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精准扩中”有利于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构建风清气爽的社会风气,避免各种社会矛盾引发极端行为的产生。“精准扩中”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政党执政为民的内在体现。在新时代下,对“精准扩中”的路径研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架构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章,导论。本部分主要对论文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及框架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构建了总体框架。第二章,“精准扩中”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对于“精准扩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与总结,为全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要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共同富裕论、公平效率论、社会阶级与分层论。第三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测度及协整检验。首先,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下来考察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与由来,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制度变迁包括经济所有制、收入分配制度;其次,采用国家统计收入分组数据,借鉴统计模型对全国、甘肃、河南及浙江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数量进行全面的测度,进而揭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小和空间布局;最后,采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存量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关系。第四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与“精准扩中”现实困境。首先,从构成来源、价值观念、消费观念、脆弱性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了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点;其次,概括出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特征:比重偏低及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差距突出;最后,分析了我国今后“精准扩中”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思想及技术层面上的一些障碍。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户思想观念落后及空心化现象凸显、“潜在中等收入者”识别障碍、社会阶层固化。第五章,“精准扩中”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及瑞典在发展中产阶级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如中产阶级发展道路各具特色、建立精简高效现代型政府、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作用,进而更高效“精准扩中”。第六章,“精准扩中”阶段目标与实现路径。本部分通过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设定我国“精准扩中”的阶段目标为在2030年左右,全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要突破60%,城乡比重差距缩小,比重增长速率逐渐稳定,“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初步达致。共享型收入分配为“精准扩中”提供制度保障。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精准扩中”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实施路径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教育、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培育地区优势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优化财政政策等。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部分主要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基本结论:经济发展是“精准扩中”内生动力、制度创新是“精准扩中”有力推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及增长速率递减、“精准扩中”回旋空间重点在农村、“精准扩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期为后续学者做深化研究提供思考。“精准扩中”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战略部署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其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一以贯之。

朱宝[3](2019)在《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存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普惠金融领域。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进一步延伸。中国推行普惠金融政策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惠金融的实施在现实中遇到了发展不平衡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前,金融机构践行的普惠金融理念是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考虑的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对弱势群体是否可以通过获得的普惠金融服务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则考虑不足。发展不平衡与是否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如果普惠金融仍然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行,按照原有的理念开展业务,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会依旧存在,就不能够有效地支持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也就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普惠金融与中国的转型升级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析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和本质,以创新的理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首先对中国普惠金融区域间发展的结构不平衡性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空间溢出效应和风险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溢出效应的不充分性,由此解释发展不平衡性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开发性普惠金融,分析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工作目标及其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普惠金融指数、普惠金融基尼系数和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区域之间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构建普惠金融指数,测度并分析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中国普惠金融总体水平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由东到西递减,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分维度观察,三个区域普惠金融发展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渗透性维度中,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薄弱;接触性维度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相似,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接触性发展程度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效用性维度中,中部地区效用性维度发展更为薄弱,劣于西部地区。运用普惠金融基尼系数测算出的结构集中度能够反映普惠金融发展结构是否平衡和合理。结构集中度越高,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越不平衡,可能存在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只重视金融服务的渗透性而忽略金融服务的接触性,而另一个地区只重视金融服务接触性而忽视渗透性作用。从测算结果可知,中国普惠金融存在结构不平衡性,区域间渗透性维度的发展不均衡最为突出。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区域的渗透性维度处于结构劣势状态。运用改进的霍特林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普惠金融空间溢出效应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不仅与自身成本有关,还与区域之间单位距离成本有关。以中部地区的普惠金融为分析对象,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是否会对中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取决于地区之间普惠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以及单位距离成本。相对价格越低,单位距离成本越小,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现象就越明显。当东部地区或西部地区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得到的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利润越高时,普惠金融就越容易向中部地区渗透,空间溢出效应就越强烈。通过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否会对中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接触性维度发展会对中部地区产生一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渗透性和效用性维度发展会对中部地区产生一定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说明中国区域之间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发展不充分,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向协同联动效应没有完全形成,这种不充分的空间溢出效应导致了区域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与银行业存在着正向、非对称的双向风险传递。且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要大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当互联网金融出现较大波动时,银行业面临的收益率损失增加0.26%;互联网金融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贡献度是3.68%。反之,银行业出现较大波动时,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收益率损失将增加0.88%,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贡献度高达16.06%。互联网金融存在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一面,但其发展不充分也有可能因风险的暴露导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论证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提出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开发性普惠金融重视“造血”机制,是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向高质量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注重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支持乡村振兴是开发性普惠金融的首要工作目标。开发性普惠金融通过激活弱势群体的金融消费内生动力和转变弱势群体的融资及生产方式,将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现代化产业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从内生的角度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发展能力,使得弱势群体借助开发性普惠金融增强自身的“造血”机制。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的理念实现乡村扶贫和支持农户投融资。通过分析可知,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受到金融教育的影响。可以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的业务流程,给予农户较多的金融素养培训,传播必要的农业产业化理念以及农业供应链金融知识,使农户有意识地加入农业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提高农户使用金融设施和金融产品的能力,尤其是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保持农户对农业发展的乐观心态,提高农户农业投资水平及农业投资效率。运用重复剔除纳什均衡的分析方法,探讨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关于农业投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农业企业农业投资的意愿会影响农户的农业投资,农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审时度势地进行农业投资。可以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广大农户融入到农业产业化的产业链中,支持农户与农业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使农户与农业核心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未来乡村的扶贫创新可以从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与开发性普惠金融有关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着手,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纠正扶贫政策的目标偏差,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实施精准定位,从而有效减缓贫困。从三个层面提出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基于分工协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建立全国布局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工作系统,加强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张品[4](2019)在《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科学性及价值性的统一》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在坚持实事求是与群众史观的基础上,通过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把握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精准系统而切实有效的举措,以实现有重点、有目标、有突破的脱贫任务。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容不仅体现在"精""准""扶贫"上,更体现在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农村的着力点上。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从目标、人本、实践和公平等4个维度的价值诉求出发,彰显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共享共建的发展理念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追求,是科学性及价值性的统一。

张品[5](2018)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我国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形成于对古今中外优秀扶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着眼于当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在坚持实事求是与群众史观的基础上,通过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把握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精准系统而切实有效的举措,以实现有重点、有目标、有突破的脱贫任务。在扶贫过程中,习近平坚持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采取目标导向与精准施策的相互结合,通过“扶志扶智”的双元互动、精准识贫与精准脱贫的相互融合,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变落后地区面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统一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我国扶贫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而提出的新见解、新思想、新思路。它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中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容不仅体现在“精”、“准”、“扶贫”上,更体现在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农村的重要着力点上。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彰显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共享共建的发展理念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追求,具有战略性、科学性、目标性、全面性、有序性等主要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应用和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时代诠释;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成效更进一步坚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贫困群众在感受改革福利和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增强了“获得感”;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反映了中国扶贫减贫事业由内而外、由个别到一般的不断深入发展,为全球扶贫减贫工作提供了可咨鉴的中国方案。

杨剑龙[6](2014)在《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从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到江泽民社会主义文明的小康,到胡锦涛全面发展的小康,可以见到我们党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思路的不断丰富和调整。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的确定,以往大多将其定位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视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方面,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路径。

杨剑龙[7](2014)在《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从邓小平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到江泽民社会主义文明的小康,到胡锦涛全面发展的小康,可以见到我们党对于建设小康社会思路的不断丰富和调整。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的确定,以往大多将其定位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八大"将文化建设视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方面,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路径。

龚守栋[8](2013)在《扶贫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与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这五个方面内涵与要求的重要解读之一就是要"全面"建成:(1)走共同富裕之道,绝大多数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显着改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2)五个方面要齐头并进,不可短腿、不可偏废,不可因某一方面

林筱文,宋保庆[9](2011)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价与分析——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提出结合国家统计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福州市的具体情况,对2005年至2009年福州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5-2009年的总体小康社会进程实现程度分别为61.76%、69.03%、78.44%、80.85%和82.44%,年均发展速度为107.5%;同时对福州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治、资源环境、总体进程这7个指标大类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评价。

张艺缤[10](201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文中提出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尺度,对二者关系的把握,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效率与公平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凸显更是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相关联。每当社会的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化时,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经济、政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高度重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将会长期存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第一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或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而是一个综合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的发展,是要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还会影响到国内国际的贸易。因此,只有以经济为中心,注重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点明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使得我们在看待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有了新的出发点。使得我们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为了解决效率而效率,为了公平而公平,而是把人作为看待和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到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前进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在新的时期下,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种全新的认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不可能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我们只能是满足于动态中的均衡。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处理上,要全面看待效率与公平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赋予了效率与公平问题新的内涵,表现出一种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可以很好地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张力的具体方法,驾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张力,使它们在动态平衡中发展,相互妥协、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统筹兼顾”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是检验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以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找到了处理好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钥匙。

二、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论文提纲范文)

(1)白族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研究 ——基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登村和周城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相关问题概述
    一、重要概念界定
        (一)老年人
        (二)人口老龄化
        (三)精神生活及老年人精神生活
    二、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必要性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脱贫和精神生活脱贫都很必要
        (二)全面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有助于解决其实际问题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关注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这块“短板”
        (四)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有助于化解农村某些社会矛盾
        (五)充分激发有效利用老年人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第二章 两个白族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现状调查及简要分析
    一、调查实施情况
    二、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
    四、调查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一)文化程度低制约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二)经济状况差制约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三)身体状况普遍不佳制约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四)居住条件和家庭状况受限制约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五)文体娱乐活动条件受限影响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六)交往范围狭小制约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七)老人普遍信仰宗教并以此为重要精神寄托
        (八)有四成以上的老年人感到孤独、寂寞,精神慰藉不足
        (九)主观感受良好而自我否定评价较多
        (十)老年人服务工作差距大影响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第三章 两个白族村老年人精神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客观条件受限制约了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
    三、老年人自我否定的主观认识偏误影响其主观追求
    四、老龄工作薄弱,精神文化生活供给不足
    五、子女重物质赡养,轻精神赡养,家庭支持不足
    六、老年人精神生活贫乏且呈自发性、低质性状态
第四章 改善永登和周城白族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改善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应加强指导并提供必要帮助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及各类群众组织的爱老助老作用
    四、强化家庭精神赡养责任,切实改善老人的精神生活
    五、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善自己的精神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精准扩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精准扩中”的研究背景与提出
    第二节 “精准扩中”路径研究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精准扩中”相关概念
        一、阶级、阶层、群体
        二、中间阶层、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
        三、“粗放扩中”、“精准扩中”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内涵与划分标准
        二、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测算及影响因素
        三、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功能
        四、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对策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精准扩中”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马克思研究分配问题根本原则
        二、毛泽东关于分配领域思想
    第二节 共同富裕论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共同富裕
        三、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共同富裕
        四、以中国梦引领共同富裕
    第三节 公平效率论
        一、效率优先论
        二、公平优先论
        三、公平与效率兼顾论
    第四节 社会阶级与分层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二、现代西方分层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群体分层思想
第三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测度及协整检验
    第一节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轨迹及特点
        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轨迹
        二、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特点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一、经济增长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二、产业结构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一、所有制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二、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第四节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
        一、数据来源、测算标准及方法
        二、全国、城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比重及变化
        三、代表性地区浙豫甘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状况
    第五节 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存量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协整检验
        一、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三、协整关系分析
        四、结论及建议
第四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与“精准扩中”现实困境
    第一节 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点
        一、中等收入群体构成来源多样化
        二、中等收入群体价值观念多元化
        三、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观念现代化
        四、中等收入群体的脆弱性
    第二节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特征
        一、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增速放缓
        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乡差距明显
        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
    第三节 “精准扩中”现实困境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四、农户思想观念落后、农村空心化现象凸显
        五、“潜在中等收入者”识别障碍
        六、社会阶层固化
第五章 “精准扩中”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中产阶层兴衰与收入调节
        一、美国中产阶级形成原因及基本特点
        二、美国收入调节与中产阶级发展趋势
    第二节 日本中产阶层与“M型社会”新趋势
        一、日本中产兴起及影响
        二、“M型社会”到来
    第三节 瑞典福利社会与中产危机
        一、瑞典中产阶层兴起
        二、瑞典中产危机
    第四节 国外中产阶层发展与收入调节对我国“精准扩中”的启示
        一、中产阶层发展道路各具特色
        二、建立精简高效现代型政府
        三、加大教育体制改革
        四、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作用
第六章 “精准扩中”阶段目标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 我国高、中及低收入群体比重及数量演变趋势分析
    第二节 “精准扩中”阶段目标
        一、模型说明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精准扩中”制度保障
    第四节 “精准识别”技术支持
    第五节 “精准施策”具体路径
        一、“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一——“提低”
        二、“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二——“稳中”
        三、“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三——“调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经济发展是“精准扩中”内生动力
        二、制度创新是“精准扩中”有力推手
        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增长速率递减
        四、“精准扩中”回旋空间重点在农村
        五、“精准扩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六、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中相关计算matlab程序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普惠金融
        1.2.2 乡村振兴战略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普惠金融文献综述
        1.3.2 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1.3.3 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普惠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本文分析框架
    2.1 相关理论基点
        2.1.1 金融结构论
        2.1.2 金融深化论
        2.1.3 金融功能论
        2.1.4 劳动分工理论
    2.2 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
        2.2.1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2.2 开发性普惠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
        2.2.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结构不平衡性分析
    3.1 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3.1.1 普惠金融指数指标构建
        3.1.2 普惠金融指数测度方法
        3.1.3 普惠金融指数权重分析
        3.1.4 普惠金融指数维度与整体水平比较
    3.2 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分析
        3.2.1 结构集中度计算方法
        3.2.2 普惠金融结构集中度结果分析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1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构建
        3.3.2 模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及其不充分性分析
    4.1 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的解释
    4.2 理论分析
        4.2.1 霍特林模型的假设
        4.2.2 霍特林模型分析
    4.3 空间模型设定与构建
    4.4 空间动态演化分析
        4.4.1 相关数据说明
        4.4.2 空间权重及邻近区域实际增长速度
        4.4.3 空间模型结果
        4.4.4 稳健性检验
    4.5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溢出效应
        4.5.1 普惠金融体系下的互联网金融
        4.5.2 风险传递模型构建
        4.5.3 模型分析结果
        4.5.4 一个有价值的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研究
    5.1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
        5.1.1 在供给侧改革框架下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5.1.2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宏观层面
        5.1.3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中观层面
        5.1.4 完善普惠金融体系的微观层面
    5.2 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必要性
        5.2.1 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
        5.2.2 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5.3 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工作目标
        5.3.1 支持乡村振兴
        5.3.2 支持弱势群体协同奋进奔向发达经济体
    5.4 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
        5.4.1 转变弱势群体的融资及生产方式
        5.4.2 激活弱势群体金融消费内生动力
        5.4.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理念的乡村扶贫研究
    6.1 乡村扶贫发展分析
        6.1.1 乡村扶贫发展现状
        6.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精准扶贫
    6.2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农户金融素养教育
        6.2.1 加强金融教育是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前提
        6.2.2 金融教育促进农户人均产出的数学演绎
        6.2.3 金融教育与开发性普惠金融及农业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6.3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扶贫的作用路径
        6.3.1 以贫困本质为出发点支持乡村扶贫
        6.3.2 纠正扶贫政策目标偏差实施精准定位
        6.3.3 利用开发性普惠金融有效减贫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开发性普惠金融理念的农户投融资研究
    7.1 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7.1.1 农业投资促进农业发展
        7.1.2 农户农业投资分析
    7.2 农户农业投资偏好模型分析
        7.2.1 分析方法
        7.2.2 模型分析结果及其解释
    7.3 农户农业投资博弈论分析
        7.3.1 博弈论分析假设
        7.3.2 博弈论分析结果
    7.4 开发性普惠金融支持农户投融资的作用路径
        7.4.1 主动性为特征的作用路径
        7.4.2 造血式的作用方式
    7.5 推行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工作思路
        7.5.1 实施基于分工协作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7.5.2 建立全国布局的开发性普惠金融工作系统
        7.5.3 加强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科学性及价值性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准扶贫概念的界定
    (一) 何谓精准扶贫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向度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精准扶贫要做到“精”
    (二) 精准扶贫要做到“准”
    (三) 精准扶贫要真正“扶贫”
    (四) 精准扶贫重点在农村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诉求
    (一) 目标价值诉求
    (二) 人本价值诉求
    (三) 实践价值诉求
    (四) 公平价值诉求
四、结 语

(5)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
    2.1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相关理论
        2.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扶贫理念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2.1 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客观需要
        2.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2.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
        2.2.4 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
    2.3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基本历程
3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涵
    3.1 精准扶贫概念的界定
        3.1.1 何谓精准扶贫
        3.1.2 精准扶贫的基本向度
    3.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容
        3.2.1 精准扶贫要做到“精”
        3.2.2 精准扶贫要做到“准”
        3.2.3 精准扶贫要真正“扶贫”
        3.2.4 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农村
    3.3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特征
        3.3.1 战略性
        3.3.2 科学性
        3.3.3 目标性
        3.3.4 全面性
        3.3.5 有序性
    3.4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一般原则
        3.4.1 扶贫先扶志
        3.4.2 强化责任担当
        3.4.3 真扶贫与扶真贫
        3.4.4 识贫脱贫要精准
    3.5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诉求
        3.5.1 目标价值诉求
        3.5.2 人本价值诉求
        3.5.3 实践价值诉求
        3.5.4 公平价值诉求
4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引
        4.1.2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彰显
        4.1.3 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论表达
    4.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助推我国扶贫事业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4.2.2 实现各民族互帮互扶共同繁荣的有效举措
        4.2.3 贡献中国力量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推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价与分析——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农村全面小康的衡量标准
二、评价方法与数据
    1. 确定各指标的上下限
    2. 计算各指标的实现程度
    3. 计算各目标层的实现程度
    4. 实证分析数据说明
三、实证分析及评价
    1. 实证分析结果
    2. 农村小康进程评价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0)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效率与公平及基本关系
    第一节 效率
        一、效率的概念
        二、三种效率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效率意识在中国
    第二节 公平
        一、公平是一种价值诉求
        二、公平的内涵
        三、当代中国对公平的诉求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效率与公平关系争论的典型观点
        二、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三、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辩证理解
第二章 效率与公平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现代化是中国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一、现代化的实现是百年夙愿
        二、市场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二、政府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三、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第三节 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一、效率与公平问题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
        二、从“平均主义”到“注重社会公平”
        三、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制度基础
        一、寻找合乎正义的社会制度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我国现阶段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四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发展是第一要义”
    第一节 处理好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要靠发展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是由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所决定
        二、“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节 发展要有新思路
        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把新农村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四、“发展是第一要义”使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第五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以人为本”是核心
    第一节 必须破除GDP 崇拜
        一、人与物的关系失衡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紧张
        三、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一、为何要“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以人为本”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第三节“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一、“以人为本”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二、“以人为本”是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出发点
        三、“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第六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发展的不全面
        二、发展的不协调
        三、发展的不可持续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必须是协调发展
        三、科学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张力”
        一、全面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全面性
        二、协调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整体性
        三、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前瞻性
第七章 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看待“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
        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四、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
        五、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平衡
    第二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一、“统筹兼顾”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统筹兼顾”是中国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第三节 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
        一、“统筹兼顾”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
        二、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及其效果
        三、“统筹兼顾”是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后记

四、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族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研究 ——基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登村和周城村的调查[D]. 李广珍. 大理大学, 2020(05)
  • [2]“精准扩中”路径研究[D]. 李波.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不平衡条件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D]. 朱宝. 湖南大学, 2019(05)
  • [4]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科学性及价值性的统一[J]. 张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5]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张品.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 杨剑龙. 都市文化研究, 2014(02)
  • [7]论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A]. 杨剑龙. 都市文化研究(第11辑)——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 2014
  • [8]扶贫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龚守栋. 政协天地, 2013(Z1)
  • [9]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评价与分析——以福州市为例[J]. 林筱文,宋保庆. 闽江学院学报, 2011(01)
  • [10]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 张艺缤. 上海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以农村为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