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旅行指南手表

电子旅行指南手表

一、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论文文献综述)

佟斐[1](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与价值观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和难以剥离的深刻关系,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基本背景与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而言是一项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必然被置于文化的视角之下。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视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视角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界定为:以文化(作狭义的理解)作为核心资源、介质和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规律、方法机制和实践途径等集合。本文认为,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承载;文化认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稳固奠基;文化环境对于外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推动。正处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文化交织、碰撞、挤压和混杂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新旧价值体系间隙和夹缝中的各种变数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多重压力,其中优化文化心态、强化文化认同以及繁荣文化生产构成了当代中国以文化为路径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点。在上述逻辑前提下,本文取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最重要、最典型、最具大众涵括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和视角——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个维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提供重要的思想源头和理论根基,也是构筑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认同、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丰厚的资源给养。对于“以文化人”,儒家自古就有“以礼为教”和“以乐为教”的传统理念,应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智慧,借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力、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之维,深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价值。第二个维度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事业体系为初始条件、以满足社会群体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根本目的、与经营性质的文化产业相对应的公益性文化生产和分配机制,具有受众普及性的基本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性路径。当前在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已鲜明体现出以内容创新引领文化需求、以形式和平台创新拓展价值影响、以话语创新对接时代发展等新鲜特点和实践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通过开拓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渠道、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形成多方协同的长效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支撑作用。第三个维度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的生产及分配机制不同的是,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为生产资源、以资本逐利为基本动力、以产业化生产经营为根本运作机制的文化供给和分配方式,其生产的各种形态的文化商品成为同时兼具商品的逐利性质和文化的社会公共性质的特殊产物,因而使得文化的生产和价值观的传播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在公共文化供给制度之外建立了另一社会文化供给机制。对比西方文化产业助推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典型实践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的缺位,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被赋予更大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逐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价值分歧,这就构成了文化产业天然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阻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路径的自觉意识和内在动力,这就需要在对文化产业“经营性”这一根本属性重新认识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观。第四个维度为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以其大众主体性和以虚拟方式对现实社会的全面映射和深刻影响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阵地,然而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和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又使得这一任务极具挑战。网络文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新的挑战包括:进入数字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强权;网络空间不断释放和迅速放大多元价值诉求而产生对现实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网络信息泛滥加剧社会意识分化、增加社会共识断裂的风险。由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普及改写了传统大众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式和过程,网络舆论特殊的生成规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非主流社会意见极端化表达的鼓励,从而易于形成喧嚣无序的网络舆论环境,因而必须着力整合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强化主流文化的话语机制。论文最后总结了以文化为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略可以追述至中国“文以载道”的古老观念,提出在当代中国“文以载道”应被贯穿到主流文化建设的宏观格局之中,被赋予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更重大的时代责任,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逻辑和重要任务。

俞永植[2](2013)在《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韩两国关于新词语的学术研究各具特点,近20年两国关于新词语研究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中韩两国新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基础,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分别研究和汉、韩跨语言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语言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别总结了截止到2010年的汉语和韩语新词语的词形词义特点,对比汉、韩语新词语在词汇学方面的异同点,并通过两国各时期时代特点的新词语的分析,探讨两国受到国际化时代的影响和人们的意识变化和发展。本文研究对象为到2010年的汉语新词语和韩语新词语。主要参考《最新中韩新造语辞典》、《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新词语词典》、《2008年汉语新词语》、《2009年汉语新词语》、《2010年汉语新词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韩国国立国语院1994-2010年“新语”调查中的韩语新词语。本文主要通过汉、韩语新词语研究、汉、韩语新词语语言学的词形词义对比研究和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讨论相结合,微观调查研究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了汉、韩语新词语的特点,集中分析和总结了两国新词语词汇学及社会语言学方面的异同点。在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综述部分,分别总结了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特点。汉、韩语新词汇言学的对比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词类特点、造词法特点、词义形态、产生渠道和生成途径四个方面的研究。(一)中韩两国新词语词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名词数量较多。(二)汉、韩语新词语在造词法上的特点如下:汉语新词语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韩语新词语分为“单一词”和“混种词(hybrid、复合词)①”。汉、韩语新词语大部分是已有词(素)的合成词,少有“完全新的词”,合成方式大部分相同,但因动宾顺序不同也存在不同点。汉、韩语新词语大致分为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和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中分为原形词根合成方式和变形词根合成方式。派生法生成的新词语分为接头派生(前缀)法和接尾派生(后缀)②法生成的新词语。合成法生成的新词语,原形词根合成方式中,汉、韩语新词语相同的合成结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名词素和动词素的结合;形容词素和动词素结合;名词素和形容词素结合。韩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副词素和名词素的结合;不完全词根和名词的结合;副词素和补助用言结合;直接写出“连音”的合成词。汉语新词语特有的合成结构包括:形容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动词素和形容词素的结合。变形词根合成方式中,包括缩略方式和混合方式生成的新词语。缩略方式包括提取法、节略法和音节的缩略;合成方式包括接头派生法和接尾派生法。派生法生成新词语,接头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头派生词;汉字接头派生词;外来词接头词。接尾派生法生成新词语包括:固有语接尾词;汉字语接尾词;外来词接尾词。(接头词也可叫“前缀”,接尾词也可叫“后缀”)(三)汉、韩语新词语词义形态的对比研究主要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化和色彩的变化四个方面。(四)汉、韩语新词语产生渠道形式和生成途径研究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形式主要有:创造新词、旧词被赋予新义、外来词的介入、方言的引入和修辞法。本文主要从“借用”、“修辞造语”、“类推”对比分析汉、韩语新词语的生成途径。借用分为“外来词的借用”和“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修辞造语分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和婉曲造语。类推包括反意的类推和类似的类推。在汉、韩语新词语社会语言学的比照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对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类别变化分析、社会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人们意识和外来词产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从政治、社会、军事、通信、经济、科技、医学、娱乐、生活、文化、地理及其他12个词义类别,分别对2001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汉语、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的异同点。(二)分析总结了中韩两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主要分析了各时期两国杨有时代特点的新词语。具体分析了80年代初期、1990年前期、2000年、2010年的中国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80年代后期、1990年、2000年、2010年韩国的主要社会变化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总结了只在中国使用的新词语、只在韩国使用的新词语、两国共同使用的新词语以及原来只在一个国家使用、但现在两国都通用的新词语和新词语族。(三)通过分析中韩两国外来词新词的使用现状,窥探了中韩人民对外意识的变化,比较了两国人民意识变化的不同之处。通过共同的新词语“酷”,总结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的变化发展原因,即新事物的流入、接受和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意识变化;中国和韩国“新一代人”的人际关系变化;两国经济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变化,等等。

韩模永[3](2011)在《超文本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超文本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主要集中于超文本文学的本体特征和新变转换两大方面展开。在探析其本体特征时,分别从存在形态、美学特征和特异面貌三个最核心的层面入手,同时注重考察它与传统文学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其对传统文学的变革和超越,一方面,它对“四要素”本身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了重塑和变革;另一方面,在数字媒介语境之下,“四要素”的外延也可能需要相应地拓展,甚至文学由“四要素”走向“五要素”,即媒介的新生,从而带来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文章最后对文学未来进行了展望,超文本文学由于其载体和本身的局限,注定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文学,它将成为未来文学的精彩一翼。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对超文本文学的定义进行梳理和界定,本文采用李顺兴的界定,即超文本文学是指含有“非平面印刷”成分并以数字方式发表的新型文学。非平面印刷成分的明显例子包括动态影像或文字、超级链接设计(hyperlink)、交互式(interactivity)读写功能等。在此基础上,论文接下来探讨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并作相应的纸媒“拟超文本”追溯,大体可分为四类,即文字造景型、多向型、互动型和多媒体型,它们既各自独立,又内在“互文”。第二章着重分析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以及梳理与之会通的理论资源。超文本的美学特征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特征即为超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说,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共时结构;显性特征即为超文本的外部呈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呈现形态为互文性的文本宇宙,呈现方式为交互性的主体参与,呈现效果为表演性的审美效应。这种“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应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节点类似于“星星”和“原”,链接是一种非线性的拼贴或蒙太奇,而网络则通向“理想之文”;“超文本性”也与中国传统美学密切相关,“神思”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的直觉感悟,“游”与互文性、交互性的网络漫游相似,而“道”则暗含着不确定性、多义性的阅读体验。只不过,“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理论侧重于在文本观念上的一致和对应,而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则侧重于在思维观念上的相通,当对应于文本自身时,前者体现了明显的逻辑一致性,而后者则多为一种观念的引申。第三章展开对超文本文学媒介特征的探讨。数字媒介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真正体现了超文本文学的特异性,其在三大核心点,即链接、节点与结构上表现出独特之处,这种媒介特异性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媒介技术论,它与“文学性”紧密相联,从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首先是链接,从结构和语义两个层面来看,可分为功能性链接和修辞性链接。其次是节点,其物理特质突出地表现为“无”:无形态、无限复制、修改和移动以及无距离传播。在超文本文学中则直接在物理、技术层面上导致了作品的“未完成性”;其存在特质根本上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数字存在,在文学效应上易于产生一种无定性的、沉浸式的体验。最后是结构,简单地说,超文本的存取形式是一种数据库结构,而表现形态则有三种具体类型,即为网状结构、层次性文本以及综合立体结构。第四、五两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从传统文学到超文本文学的变迁和转换。第四章着重于艾布拉姆斯所言的文学四要素本身的新变分析,体现为世界性质的转变、作者主体的消解、作品存在的嬗变和阅读模式的转换。具体来说,世界由实在走向虚拟,超文本文学的虚拟性集中体现为其自身所张显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作者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多重作者/合作者的出现,私人写作与“团队生产”的并置,“作者之死”与作者重生的混合;作品存在也发生了三种嬗变,即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层到多层,从书面语言到视觉语言;在世界、作者、作品都遭遇了深刻的变化之后,超文本的读者阅读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的转换,一是“写读者”的诞生,二是从“翻山越岭”到即时链接,三是“游牧式”阅读体验的生成。最后一章是对超文本文学范式转换的理论分析。首先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媒介发生了从“优先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在超文本文学中,媒介不再是一种仅为实现某种目的、传播内容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参与了文学创作本身,这势必导致文学范式的转换,艾布拉姆斯的概括已不能全面细致地对应当前的文学现实,文学由“四要素”走向了包括媒介在内的“五要素”图式。艾氏图式可看作是一种对媒介的省略,受到时代语境的限制,艾氏在当时无法看到媒介作为本体的一面。与此相应,本体论媒介则导致了超文本文学范式的诞生,而工具论媒介则延续了艾氏图式所建构的传统文学范式,这两种图式因媒介的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本文采用了两种图式的叠放方式来建构一个更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文学活动范式。这种文学范式的转换直接导致了作品“文学性”的变迁,文学实现了从审美的僭越到语言的僭越,从而走向米勒所言的“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

杜长海[4](2009)在《计算智能及其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机动车辆日益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世界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严重地制约着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交通工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学位论文研究的交通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它能够有效地引导车辆在路网中运行,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时间,并最终实现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均匀分配。将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方法引入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不仅有利于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关系到土地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污染与噪声的改善,这对满足社会需求、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学科的发展,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交通系统集成了人、车、路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精确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复杂的现代城市交通问题,而计算智能是一种仿生计算方法,它从生物底层对智能行为进行模拟和研究,拓展了传统的计算模式,不需要建立问题本身的精确模型,具有智能性、并行性、自适应性等优点,为复杂问题的求解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因此,本学位论文依托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智能交通系统重点项目“城市交通路网拥堵动态预警与疏导决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CSTC,2006BA6016),在总结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新兴起的计算智能理论,对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中应解决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试图解决目前城市交通诱导领域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工作如下:①针对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取决于相关参数的选取问题,提出了基于灾变FS算法的SVR参数选择方法,并应用于交通流预测的研究。通过提出基于尖点模型的灾变策略来改进FS算法的个体迭代位置选择机制,以降低设置搜索半径的依赖性,从而扩大搜索空间,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对实测交通流量进行滚动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SVR参数是有效、可行的,与经验估计法相比,得到的SVR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和预测精度。②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出现早熟停滞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混沌选择策略的蚁群算法,并应用于城市交通路径寻优的研究。在基本蚁群算法的概率转移中引入混沌扰动的策略,以使解易于跳出局部极值区间,加快收敛速度。以重庆市渝中半岛的路网为实例计算以行程时间为目标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基本蚁群算法相比,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③针对牛顿法初始值要求严格、易产生局部收敛并含有矩阵求逆的不足和粒子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粒子间相对位置改进基于抗体浓度的概率选择公式,提出了一种带免疫机理的粒子群算法,并将其用于由路段流量反推OD矩阵的极大熵模型求解研究。粒子不仅根据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更新速度和位置,而且按一定概率以轮盘赌法选择某个粒子进行学习,以保持种群多样性,降低了算法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几率。以重庆市某交叉路口为实例进行实验,粒子群算法求解成功率高于牛顿法,表明粒子群算法推算OD矩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比基本粒子群算法和基本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④针对城市交通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存在的初值敏感性和局部搜索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蛙跳算法(SFLA)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SFLA-FCM),并应用于城市交通状态识别研究。SFLA-FCM使用SFLA的优化过程代替FCM的基于梯度下降的迭代过程,有效地避免了FCM对初值敏感及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与FCM相比,SFLA-FCM在收敛速度和精度上均有所提高,结果更为合理、稳定;而且,能够有效地对交通状态进行识别,为交通状态实时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对计算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毅达[5](2006)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文中提出网络营销的发展对传统的商业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日益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开启了无限商机。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包含产品、促销、渠道和定价四个营销的重要元素。价格除了是市场竞争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当前,对于大多数在互联网从事网络零售的企业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创造公司最大绩效应该是众所一致努力的目标。在营销学上,营销渠道也是成功执行营销组合策略的要件。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电子商店成为企业新兴的营销渠道,网络零售市场开放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渠道能否有效的使用而定。网络零售商想在渠道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考虑网络消费者的渠道使用特征,才能够保证营销渠道适时地发挥作用,从而建立友善的网络购物环境。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更好地进行在线、离线渠道的使用,对大量涌现的网络零售商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网络营销当中定价和渠道这两个极其重要而有密切联系的核心问题展开的。有关网络零售商定价和渠道方面的管理研究仍以美国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国家为主,其概念和理论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还待验证。国内关于定价能力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对网络环境下的定价能力的科学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背景下进行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网络零售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并保持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理论假设,分别提出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及网络消费者渠道属性与使用模型。通过随机抽样与选择抽样方法对网络零售企业和消费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取得的样本特征进行分析,检验了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或创新在于:1.对于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成四个大类,分别是“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市场特性(MarketCharacteristics)”因素、“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和“环境特性(EnvironmentCharacteristics)”因素。在“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考团体、信誉与履约的可靠性、物流服务、交易成本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与多数前人研究和直观判断不一致的是,购物的便利性、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这表明单纯地强调购物的方便和速度并不能增强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同时,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讲,必须注重参考团体(比如建立网上虚拟社区,网上消费者俱乐部等)的影响,通过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加大物流交付能力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市场特性(Marke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消费者参与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的竞争性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这说明,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中,市场竞争程度并不是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并不断提高零售网站的浏览频率和产品的普及率。“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隐私、安全和时尚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并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此结果表明,中国的网络消费者非常重视数字环境中的隐私和支付的安全性,网络零售商们可以通过增强在线的隐私和安全保护等方式来吸引网络消费者。在设计在线购物环境时,隐私与安全应当成为网络零售商的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必须让用户感受到他们的隐私是被保护的,在该网站交易是安全的。另外,由于网络消费者普遍具有年轻、追求时尚等特点,因此,对于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来说更容易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在提高自身定价能力的过程中,网络零售商们应该致力于目录、杂志以及互联网广告来吸引这一部分群体。一旦他们承认并且接受了某一网络零售商,就会比其他的消费者有更高的价格容忍能力,而对于网络零售商家而言,则可以针对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制定出相应的高品质、高价格策略。“环境特征(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包括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没有解释能力,而内部环境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说明,网络零售商对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文化重视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越快,内部资金状况及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的越好,则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就会越强。2.构建了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的模型。本研究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理论应用到研究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使用当中,调查了消费者对在线/离线渠道属性的感知是如何影响渠道使用的。在线/离线属性包括了购物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七个因素。与过去的研究相比,对于服务、安全和支付,本研究增加了几个纬度来进行测量。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和支付灵活性对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四个因子中,包含了网站产品信息的丰富程度、产品及相关信息的搜寻难易、产品推荐、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善后服务、沟通难易、投诉处理、价格高低与合理性、价格促销、网上价格折扣和积分奖励、支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手续的方便性等能够吸引并且促使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在线渠道在便利性、货物交付、网络购物安全方面没有优势,并对这三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即签订订单的便利性、定购方便性、交易速度、获取和执行订单的信心、产品误送的频率、收货时间的长短、交易过程的安全、个人资料的保护、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出错率等信心不足,说明这些因素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3.对消费者在线消费状况进行了分群研究,本研究把调查对象按照对在线/离线购买渠道使用比例的不同,分成了四个分割,分别是:(1)购物时主要使用离线渠道,而在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2)购物时使用离线渠道较多,而在线渠道使用占较少比例的消费者;(3)购物时主要使用在线渠道多,而离线渠道较少的消费者;(4)主要使用在线渠道购物,离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本研究对处于这四个分割的消费者对渠道属性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的感知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分割4中,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灵活性比割2、分割3和分割1中的都要高。分割4中的信息、服务、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1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另外,分割4中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3中更高,其显着性为0.05。而且分割4中安全性的均值比分割3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把使用在线渠道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而言,其主要动因之一就是在线价格感知。(2)此外,把在线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在信息、服务、安全性和支付灵活性方面比主要采用离线购买的消费者有更正面的感知。与其它六个属性相比,分割4中的交付的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分割3中的运送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说明交付和货物运送是在线渠道的弱项,为了使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在线渠道,经理人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运送方面的负面感知。(3)最有趣的现象是价格感知,在分割1中均值较低,而在其它3个分割中都较高。也就是说,偏好于离线渠道的消费者无法感知网络购物促销和价格折扣为其带来的在线利益。这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网络零售商应该加大自己在信息、服务、支付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同时要克服在交付、安全方面的劣势。4.本研究测量了每个分割内消费者目前的实际网络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按照这个比例把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分成了四个时期,分别是网络消费初始期、网络消费的成长期、网络购物扩张期和网络购物成熟期。同时对处于四个不同时期的消费者的未来的网络消费趋势进行了测量,本研究发现,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提高他们网络渠道购物使用的比例的程度很小;而处在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在线使用的份额;处在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比例在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很大;当消费者发展到网络消费的成熟期,消费者将主要通过网络零售渠道购物。因此,网络零售商的策略应该是通过信息和交互尽量吸引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对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加大投资,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快交付并加强交易安全,对处于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安全和价格方面的感知,同时提高处于网络扩张期和成熟期的顾客的忠诚度,不断提高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质量和数量。

吕芸[6](2001)在《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一种包含时间显示装置、功能选择装置、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可指示出目标地点方向装置的手表。

二、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状况
        (一) 国内研究状况及简要评论
        (二) 国外研究状况及简要评论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解析
    一、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 文化、价值、价值观
        (二)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神”
        (三) 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释义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视角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内涵界定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主要维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主要机制
        (一) 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基本依托
        (二) 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基础
        (三) 文化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强力推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路径的重要支点
        (一) 优化文化心态
        (二) 强化文化认同
        (三) 繁荣文化生产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根基
        (一)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 重建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宝贵资源
        (三) 树立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要基石
    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历史智慧
        (一) 乐以和内,礼以修外
        (二) 礼乐教化的内在机制
    三、深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 借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力
        (二) 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之维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路径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依托
        (一) 从传统文化事业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支撑路径的基本特性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支撑路径的独特优势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
        (一) 以内容创新引领文化需求
        (二) 以形式创新与平台创新拓展价值影响
        (三) 以话语创新对接时代发展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作用
        (一) 因势利导,开拓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渠道
        (二) 固本创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三) 统筹合力,形成多方面协同的长效机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产业推动路径
    一、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 文化产业及其文化功能
        (二) 文化产业化与大众文化的生成
        (三) 文化商品中两种经济的博弈
        (四) 文化商品消费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二、文化产业助推价值观建设的典型实践及启示
        (一) 西方大众娱乐产业对其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助推
        (二) 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对其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助推
        (三) 西方文化产业助推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启示
    三、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文化产业推动的自觉动力
        (一) 消除文化产业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阻抗
        (二) 厘清对文化产业“经营性”的认识
        (三) 树立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网络文化引导路径
    一、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沿阵地
        (一) 网络文化及其文化特性
        (二)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引导路径的重要前提
        (三)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引导路径的特有方式
    二、网络文化视野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一) 文化帝国主义的数字时代
        (二) 亚文化的网络狂欢
        (三) 网络信息泛滥与社会意识分化
    三、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网络文化的舆论力量
        (一) 网络传播与社会舆论
        (二) 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
        (三) 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2)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和实践意义
        1. 选题来源
        2. 本文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新词语理论研究综述
        1. 语言理论研究基础
        2. 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章 新词语研究现状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韩语新词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1. 本文的研究范围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第一节 近 1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汉语新词语调查
    第二节 近 1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情况研究
        1. 2001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2. 2005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3. 2009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4. 2010 年韩语新词语调查
第四章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汇学特点
    第一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类特点
    第二节 汉、韩语新词语造词法特点
        1. 汉、韩语新词语的造词法分类
        (1) 韩语新词语的构词法分析
        (2) 汉、韩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对比
        2. 合成法生成新词语
        (1) 原形词根合成方式
        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合成结构
        韩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汉语独有的合成结构
        (2) 变形词根合成方式
        缩略方式
        混合方式
        3. 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1) 接头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2) 接尾词派生法生成新词语
    第三节 汉、韩语新词语的词义形态
        1. 词义的扩大
        2. 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
        4. 词义色彩的变化
    第四节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及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汉、韩语新词语产生的渠道
        (1) 创造新词
        (2) 旧词被赋予新义
        (3) 外来词的介入
        (4) 方言的引入
        (5) 修辞法
        2. 汉、韩语新词语主要生成途径的比较分析
        (1) 借用
        外来词的借用
        在同一语言系统内的借用
        (2) 修辞造语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婉曲
        (3) 类推
第五章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近15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1. 2001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2. 200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3. 2009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4. 2010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变化分析
    第二节 近 15 年汉、韩语新词语词义类别比较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 政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2. 社会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3. 军事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4. 通信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5. 经济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6. 科技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7. 医学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8. 娱乐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9. 生活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0. 文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1. 地理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12. 其他方面汉、韩语新词语对比分析与社会演变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新词语词义类别比率与关注度的相对关系分析
第六章 中国和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二节 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1. 8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2. 9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3. 200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4. 2010 年代韩国社会的变化发展及时代特点的新词语
    第三节 近 15 年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产生
        1. 中韩人民意识的变化和外来词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2. 通过新词语“酷”来看中韩两国人民的意识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3)超文本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型文类: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及纸媒追溯
    第一节 超文本文学的定义及其概况
        一、超文本源起及超文本文学的定义
        二、新型文类:超文本文学概况
    第二节 超文本文学的存在形态及纸媒追溯
        一、文字造景型
        二、多向型
        三、互动型
        四、多媒体型
第二章 “超文本性”:超文本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观念会通
    第一节 “超文本性”的美学特征
        一、“无页码的书”:非线性的共时结构
        二、跨媒体:互文性的文本宇宙
        三、“操控”:交互性的主体参与
        四、“站的诗”:表演性的审美效应
    第二节 “超文本性”的观念会通
        一、隐喻的“网络”:“超文本性”与西方后现代文学理论的会通处
        二、“神思”、“游”与“道”:“超文本性”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点
    第三节 “超文本性”的存在姿态
第三章 作为“表演空间”的审美媒介:超文本文学的特异面貌与数字哲学
    第一节 链接类型
        一、功能型链接
        二、修辞型链接
    第二节 节点特质
        一、物理特质:“无”与“未完成性”
        二、存在特质:非物质性及文学效应
    第三节 结构模式
        一、存取形式:数据库结构
        二、表现形态:网状结构、层次性文本以及综合立体结构
    第四节 数字哲学
第四章 “机器诗意”:从传统文学到超文本文学的新变轨迹
    第一节 世界性质的转变
    第二节 作者主体的消解
        一、多重作者/合作者的出现
        二、私人写作与“团队生产”的并置
        三、“作者之死”与作者重生的混合
    第三节 作品存在的嬗变
        一、从静态到动态
        二、从单层到多层
        三、从书面语言到视觉语言
    第四节 阅读模式的转换
        一、“写读者”的诞生
        二、从“翻山越岭”到即时链接
        三、“游牧式”阅读体验的生成
第五章 “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从传统文学到超文本文学的范式转换
    第一节 从“媒介优先论”到“媒介本体论”
    第二节 超文本文学的范式转换和理论建构
        一、以“四要素”为“批评理论的总趋向”的范式观
        二、以媒介为第五要素的范式观
        三、以超文本文学为对象的普遍范式观
    第三节 “文学性”变迁及“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
        一、“文学性”:文学本性与文学属性
        二、超文本“文学性”变迁:从审美的僭越到语言的僭越
        三、“第二种意义上的文学”
结语 文学之未来
    一、物质性/真实感:电子文本的“阿喀琉斯之踵”
    二、超文本文学:未来文学的精彩一翼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4)计算智能及其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依托课题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作为复杂系统的城市交通系统
        1.2.2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现状与成因
        1.2.3 城市交通问题的常规缓解策略及其局限性
        1.2.4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1.2.5 研究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的意义
    1.3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简述及研究现状
        1.3.1 主要功能
        1.3.2 结构框架
        1.3.3 系统分类
        1.3.4 关键技术
        1.3.5 研究现状
    1.4 计算智能简介及其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4.1 最优化问题
        1.4.2 计算智能的历史渊源
        1.4.3 计算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情况
        1.4.4 计算智能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思路
        1.5.2 创新点
        1.5.3 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交通流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交通流理论的发展概况
    2.3 交通流理论的主要内容
    2.4 交通流数据分析
        2.4.1 交通流的特性
        2.4.2 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4.3 交通流数据的采集技术
        2.4.4 交通流数据的故障识别方法
        2.4.5 交通流数据的故障修复方法
    2.5 交通流理论的研究趋势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灾变FS 算法的SVR 参数优选方法及交通流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预测的数学基础
        3.2.1 内积空间
        3.2.2 柯西列
        3.2.3 希尔伯特空间
        3.2.4 闭线性子空间
        3.2.5 预报方程
    3.3 常规交通流预测方法简介
        3.3.1 历史均值法
        3.3.2 时间序列法
        3.3.3 非参数回归法
        3.3.4 灰色系统法
        3.3.5 神经网络法
    3.4 统计学习理论概述
        3.4.1 VC 维
        3.4.2 推广能力的界
        3.4.3 结构风险最小化
    3.5 支持向量回归机及其参数分析
        3.5.1 SVR 基本原理
        3.5.2 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
        3.5.3 参数选取分析
    3.6 基于灾变FS 算法的SVR 参数优选方法
        3.6.1 基本FS 算法原理
        3.6.2 基于灾变策略的FS 算法
        3.6.3 适应度函数定义
        3.6.4 灾变FS 算法优选SVR 参数的步骤
    3.7 实例分析
        3.7.1 交叉口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结构
        3.7.2 数据源及预处理
        3.7.3 滚动预测机制
        3.7.4 评价指标
        3.7.5 参数设置
        3.7.6 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混沌选择策略的蚁群算法及路径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城市交通路网的路径优化模型
        4.2.1 城市交通路网模型
        4.2.2 路径选择的最优目标
        4.2.3 道路权重的标定
        4.2.4 路网连通性的表达
        4.2.5 最优路径模型
    4.3 传统最短路径优化算法简介
        4.3.1 Dijkstra 算法
        4.3.2 Floyd 算法
        4.3.3 Bellman-Ford-Moore 算法
        4.3.4 启发式搜索算法——A*算法
    4.4 基于蚁群算法的最优路径问题
        4.4.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4.4.2 基于混沌选择策略的蚁群算法
        4.4.3 最优路径求解的实现步骤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1 路网实例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免疫机理的粒子群算法及OD 矩阵反推研究
    5.1 引言
    5.2 OD 矩阵反推模型简介
        5.2.1 重力模型
        5.2.2 极大熵模型
        5.2.3 广义最小二乘模型
        5.2.4 极大似然模型
        5.2.5 最小信息量模型
    5.3 基于极大熵原理的OD 矩阵反推问题
        5.3.1 极大熵原理简介
        5.3.2 OD 反推的极大熵模型
        5.3.3 模型的化简与求解
        5.3.4 求解方法的不足
    5.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极大熵模型求解方法
        5.4.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5.4.2 速度更新公式的改进
        5.4.3 基于浓度概念的轮盘赌粒子选取方法
        5.4.4 基于免疫机理的粒子群算法步骤
    5.5 应用实例与结果分析
        5.5.1 测试实例
        5.5.2 确定搜索空间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模糊C 均值聚类及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6.1 引言
    6.2 交通状态识别算法的研究情况
        6.2.1 早期的研发历史
        6.2.2 中期的研发状态
        6.2.3 当前的研发现状
    6.3 模糊理论基础知识
        6.3.1 模糊集合
        6.3.2 隶属函数
        6.3.3 逻辑运算
        6.3.4 模糊关系
    6.4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模糊C 均值聚类
        6.4.1 模糊C 均值聚类
        6.4.2 混合蛙跳算法基本原理
        6.4.3 编码方案
        6.4.4 适应度函数
        6.4.5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模糊C 均值聚类流程
    6.5 基于模糊聚类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
        6.5.1 交通状态识别的基本思路
        6.5.2 交通参数的选择及标准化
        6.5.3 道路交通状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6.5.4 实时道路交通状态的识别
    6.6 实例分析
        6.6.1 数据源
        6.6.2 数据提取
        6.6.3 参数设置
        6.6.4 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附录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暑期学校

(5)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互联网现状
        1.1.2 中国互联网现状
        1.1.3 中国网络营销现状
        1.1.4 当前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1.2 研究问题描述
        1.2.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1.2.2 网络消费者对在线/离线两种渠道属性感知与使用
        1.2.3 网络零售消费者的分群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4.1 网络零售商(E-tailers)
        1.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Pricing Ability)
        1.4.3 网络营销渠道(E-Marketing Channel)
    1.5 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5.1 研究的逻辑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本文的章节安排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或创新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营销研究评述
        2.1.1 从传统市场营销到网络营销
        2.1.2 网络营销的内涵与范畴
        2.1.3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
    2.2 网络零售研究评述
        2.2.1 电子商务内涵与分类
        2.2.2 网络购物优势与劣势的比较
        2.2.3 网络商店的内涵与分类
    2.3 传统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2.3.1 传统定价理论与定价策略
        2.3.2 零售商的定价策略
        2.3.3 定价模型的研究综述
    2.4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2.4.1 网络定价策略文献综述
        2.4.2 网络营销定价特点
        2.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内涵
        2.4.4 网络市场价格离散及动因综述
    2.5 网络零售渠道研究评述
        2.5.1 营销渠道的内涵
        2.5.2 营销渠道的功能
        2.5.3 营销渠道的结构
        2.5.4 营销渠道的类型
        2.5.5 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
        2.5.6 网络营销渠道
    2.6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评述
        2.6.1 消费者行为的内涵
        2.6.2 消费者特性的研究
        2.6.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2.6.4 网络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2.6.5 消费者在线/离线的渠道使用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3.1.2 问卷设计过程
        3.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
    3.2 数据收集程序
        3.2.1 样本选择
        3.2.2 被调查对象选择
        3.2.3 小规模发放与前测
        3.2.4 问卷发放及回收
    3.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3.3.1 网络零售商绩效
        3.3.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3.3.3 网络零售商的特征
        3.3.4 网络零售市场的特征
        3.3.5 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3.3.6 网络零售的环境特性
        3.3.7 在线/离线渠道属性
    3.4 主要分析方法
        3.4.1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3.4.2 SPSS13.0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3.4.3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3.5 本章小结
4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4.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组成结构
    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模型
        4.2.1 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
        4.2.2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假设
        4.3.1 网络零售商特性与定价能力
        4.3.2 网络零售市场特性因素与定价能力
        4.3.3 网络消费者特性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4.3.4 网络零售市场环境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4.4 本章小结
5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5.1.1 数据获取
        5.1.2 样本描述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 数据处理的逻辑路径
    5.4 因子分析—影响因素的分类
        5.4.1 网络零售商特性子量表因子分析
        5.4.2 市场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5.4.3 消费者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5.4.4 环境因素因子分析
        5.4.5 定价能力因子分析
        5.4.6 公司绩效的因子分析
        5.4.7 因子分析结果小结
    5.5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5.1 公司绩效对定价能力的回归分析
        5.5.2 定价能力对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6 本章结论
6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的使用—模型与理论假设
    6.1 理论基础与模型
        6.1.1 Nicosia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6.1.2 Howard-Sheth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6.1.3 网络购物消费者行为模式
        6.1.4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6.2 研究的理论假设
        6.2.1 在线和离线渠道属性
        6.2.2 消费者在线和离线渠道使用态度
    6.3 本章小结
7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使用的实证研究
    7.1 问卷内容与数据收集
        7.1.1 最终问卷内容
        7.1.2 数据收集情况
    7.2 实证分析结果
        7.2.1 样本特征描述
        7.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7.2.3 因子分析
        7.2.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7.2.5 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跨分割区间的比较
        7.2.6 消费者目前网络消费的现状与未来网络消费的预测
    7.3 本章小结
8 网络零售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比较
    8.1 C2C的典型案例—淘宝网
        8.1.1 淘宝网的建立与发展
        8.1.2 淘宝网上的网络零售商特性
        8.1.3 淘宝网与eBay易趣的竞争比较——对网络零售商的启示
        8.1.4 在线/离线同时出击——淘宝城的建立
    8.2 B2C典型案例——携程网案例分析
        8.2.1 携程旅游网介绍
        8.2.2 “物流供应链系统”能力是携程成功的关键
        8.2.3 携程网提供的服务
        8.2.4 携程网为消费者提供的价格感知
    8.3 从B2C到两栖(B2C+C2C)——当当网案例分析
        8.3.1 打造网上家乐福
        8.3.2 低成本打造C2C平台
        8.3.3 当当的物流服务
        8.3.4 当当的内部环境—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
        8.3.5 两栖公司与融合商城
    8.4 在线与离线渠道的结合—义乌小商品城网络零售案例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贡献与未来研究展望
    9.1 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
        9.1.1 构建并实证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集合模型
        9.1.2 探讨并实证了网络消费者的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和使用
    9.2 对网络零售商的实践建议
        9.2.1 构建氛围良好、高效率的虚拟社区
        9.2.2 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
        9.2.3 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9.2.4 提高消费者参与程度
        9.2.5 完善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
        9.2.6 掌握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9.2.7 降低网络交易成本
        9.2.8 重点吸引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
        9.2.9 网络零售商采用在线/离线双渠道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9.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路径研究[D]. 佟斐. 武汉大学, 2017(07)
  • [2]中韩新词语的对比研究(1994年-2010年)[D]. 俞永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3]超文本文学研究[D]. 韩模永. 南京大学, 2011(04)
  • [4]计算智能及其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杜长海. 重庆大学, 2009(12)
  • [5]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D]. 王毅达. 浙江大学, 2006(03)
  • [6]电子式旅行指南手表[J]. 吕芸. 钟表, 2001(02)

标签:;  ;  ;  ;  ;  

电子旅行指南手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