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治安警务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治安警务工作的思考

一、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公安警务工作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长波,张一鸣[1](2022)在《网红景点旅游失序行为治安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红景点旅游近年来十分火爆,但由于景点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自身管理不足、游客盲目跟风等原因,网红景点往往存在人员聚集风险、侵财案件高发、治安纠纷常见、人身安全风险高等旅游失序现象,危害社会治安秩序。针对网红景点和游客存在的问题,可以建设科学的景点运营体系,开展大数据监督和社会监督,创新警民联合的旅游警务,引进科技智能的安保设施以及加强治安防范宣传,减少旅游失序行为,提升旅游体验,促进网红景点持久发展。

郑伯铭[2](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者消费方向发生转变,高质量、多样化旅游体验形式不断被开发,山地旅游成为市场热点。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发展已久,但多数山地景区的发展质量都不高,如何推动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应当追本溯源,明晰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机理,只有深刻把握动力源头,才能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刺激和强化驱动力。根据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总结,针对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旅游业态的驱动机制研究较多,但缺乏对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尝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空白,也有助于量化识别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发展现状。文章首先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展、热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厘清具体内涵与特征。以利益相关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从147篇相关研究论文以及期刊文章中扎取识别影响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分析各驱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架构完整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概念框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叉延伸,其中第一层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即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二层包含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力系统;第三层包含14个驱动子系统;第四层包含了51个驱动因子。各层级之间属于隶属关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吸引力驱动系统通过诱发山地旅游者的山地旅游动机,产生山地旅游需求,促进山地旅游者做出山地旅游决策,开展山地旅游活动;推动力驱动系统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大驱动子系统,四大驱动子系统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共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硬环境指代基础硬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软环境指代管理、服务等辅助环境,起到辅助提升的作用;中介力驱动系统则起到将山地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作用。3、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综合层(一级)当中吸引力(0.3835)权重占比最高,项目层(二级)中硬环境(0.1457)权重占比最高,方案层(三级)中业态与产品的独特性(0.0777)权重占比最高,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各自层级当中的重要性最高,是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子系统、因子。4、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整体评分为7.2287分,属于较高质量等级。总体来看,玉龙雪山景区仍有大部分驱动系统和因子未达到高质量等级,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现状,针对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赵建平[3](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徐兰[4](2021)在《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体制改革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旅游市场的稳定,保护旅游者合法利益,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乱象丛生,不仅严重侵害了旅游者合法利益,更是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变得十分必要。2018年,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第八次行政体制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扬州市也于2019年完成了文旅部门的合并。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体制改革对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的影响,得出基于行政体制改革的视角研究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有利于发现并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更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提出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对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带来的挑战。基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本文将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分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扬州市为例,运用回应性监管理论、协同治理理论,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总结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主要存在部分领域无人监管、日常监管不到位、乱象整治力度不够三方面的问题,再结合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现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集中于组织体系建设缺乏严密性、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运行体系建设不够优化三方面。最后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三方面提出一系列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对策: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合理配置多部门监管权限,加强协作一体化,形成强有力的内外部合作模式;健全旅游行业监管制度建设,既要规范企业经营,又要规范执法程序,用制度约束行为;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方式,引入多元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推进智能化监管,加强行业普法力度,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等。

王辉,邱原,朱文斌[5](2020)在《智慧警务视角下景区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地公安机关运用智慧警务新模式引领基层基础工作,成为未来警务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对智慧警务的新潮流,景区公安警务机制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孤岛现象、警务保障不到位的普遍性问题。为实现"智慧平安景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应从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建立警务云数据中心、推进服务保障实战化方面入手,为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莫达夫[6](2020)在《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民宿产业迅猛发展,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的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内地已有民宿达4万多家,民宿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年营业收入约高达200亿元人民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旅游产业资源丰富,催生了民宿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传统住宿服务行业的有效补充,民宿行业反映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和结构的变化,但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社会管理特别是治安管理方面的问题。住宿服务行业长期以来是政府部门重要管理对象,更是公安机关开展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民宿业行业的出现催生了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新需求,考验着各级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应对民宿等新兴行业治安管理的问题处理、转变思路的水平和能力。为有效应对民宿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治安管理带来的各种挑战,解决当前公安机关开展民宿行业治安管理工作缺乏明确有效政策指导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提炼广东省民宿业发展现状及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从参与治理的主体角度分析其形成机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党和国家总体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指导理论,充分借鉴境内外优秀经验,提出综合视角下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对策建议,并从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工作机制、资源整合、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张天健[7](2020)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综合行政执法,是指为解决原先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的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以及职能分散等问题,将行政权配置进行一定地调整,最终由某一独立的新的行政主体来行使调整前交叉或者分散的执法权。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开展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之后,2004年,泰山风景名胜区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和艰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头执法、职能交叉、效力低下等问题,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有了很大改善,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也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但在十多年的改革探索进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顶层设计指导和现成的模式借鉴,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难题。如何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冲破一切阻碍改革的藩篱,积累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不仅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运用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剖析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为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明确了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的价值所在,采用历史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又借鉴黄山风景区、蜀南竹海风景区和瘦西湖风景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经验,进而提出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具体对策。论文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介绍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综合行政执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为论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做基础。第二部分对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初步构建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和大部制理论为基础的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查,描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总结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关照,全面梳理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归纳黄山、蜀南竹海和瘦西湖三个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的成果和经验,提炼出对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益启示。并在第六部分提出了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相应对策。论文最后对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作出整体性的总结,对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成果进行了展望。

吴磊[8](2020)在《农旅融合形势下遂昌县旅游警务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愈来愈好,旅游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就是旅游警务问题。我国旅游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观光旅游”为主的阶段进入到“休闲度假旅游”阶段,“农业+旅游”融合(以下简称农旅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与发展中出现的最新趋势。在农旅融合形势下的旅游目的地已不再是一个可以封闭的景区,而是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交通等相互交融的一个全新开放式的景区,传统的旅游警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其发展,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在农旅融合形势下逐步形成的旅游警务新模式。本文以遂昌县公安局北界派出所在农旅融合背景下,将警务服务主动融入其中,形成的以“1+X+N”旅游警务、智慧旅游警务、法治旅游警务”为主要内容的遂昌山城特色“旅游警务新模式”为研究对象。遂昌县“旅游警务新模式”是以“案件零发案、服务零距离、安全零伤亡、矛盾零上交、游客零投诉”的五零景区为目标,实现旅游警务新飞跃,在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解决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旅游警务新模式”作为一个全新的监管机制,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于构建和谐警民生态关系,夯实公安基层基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警务人才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为农旅融合形势下的乡村旅游保驾护航,为加快乡村振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旅融合形势下的乡村旅游警务模式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山区样板。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是本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先从国内外旅游警务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再从农旅融合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乡村旅游安全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为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分析。从文化风俗特色、地理环境特色、农旅融合特色三方面介绍了遂昌县的旅游资源情况,从缺乏独立专属的旅游警察队伍、依托农村派出所解决旅游警务问题、专业旅游警力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论述了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从警力严重不足、消防能力薄弱、安全意识缺失、法治观念淡薄、救援能力薄弱、防控投入不足分析了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遂昌县农旅融合形势下旅游警务模式创新。从人员组建问题、工作职责问题、警务活动问题、机制运行问题介绍了以“一格一警”为基石创新的旅游警务模式,阐述了以建立信息化旅游警务工作模式、打通旅游警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农家乐(民宿)联盟自治、实施农家乐(民宿)消防层级管理四大旅游警务创新举措主推旅游警务发展,努力实现案件零发案、服务零距离、安全零伤亡、矛盾零上交、游客零投诉的五零警区为目标的旅游警务新飞跃。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研究进行了总结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的展望。

刘宇[9](2020)在《中缅边境毒品运输通道与方式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金三角”、“金新月”和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对中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仍未改变,其中从缅甸渗入的情况尤为严重,云南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缅甸毒品渗入中国的主要通道,要提高堵源能力,就要对边境毒品运输的通道以及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运输犯罪屡禁不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意见。文章主要是以判决书的统计、个案的分析、实地调研三种方法进行结合研究,从毒品运输通道、运输方式、运输主体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森林覆盖率极高,山里的小路不计其数,一线堵源困难。到了境内公路交通网络发达,毒贩运输线复杂,飞机航线多、航班量大、人员密集,二线截流工作复杂。中缅边境毒品运输方式多样,人体藏毒运输方式一直比较突出,使用快递和物流进行运输的呈猛增的态势。中缅边境毒品运毒主体主要呈现文化素质低、无业、农民、低龄化等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在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很多人文化素质较低,对毒品危害认识较少,容易被贩毒集团所利用,充当帮别人运输毒品的马仔,毒贩大多数在缅甸,由于缅甸政治局势混乱,多地被民地武和毒品犯罪集团控制,案件难以延伸,毒贩难以抓获。基于中缅边境毒品运输的现状,提出了系统性治理的建议。首先,要加大堵源截流力度,形成覆盖主要“水、陆、空、邮、物”的立体查缉体系,严格落实“边境一线堵,内地二线查,出省口子三线截”的堵源截流战略,同时要加强国际警务合作,把案件延伸到境外。然后,要针对运输网络复杂和运输方式多样的态势,加强缉毒队伍建设,建立与缉毒任务相适应的缉毒力量。为防止毒贩运用运输行业的管理漏洞进行毒品,要健全运输行业的管理,落实快递和物流业的实名制。最后,要加强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深化人民群众对于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毒品犯罪的意识。

唐淑臣,黄冬,李玲[10](2020)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我国旅游警察体系构建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旅游警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日益突出。从"旅游+警察"和"理论+实践"的融合视角,以国内先行先试的市县和一些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全域旅游"视阈下旅游警察模式的效能发挥、全国性推广和规范化运行为落脚点,系统分析梳理了各地旅游警察组织机构的模型、管辖、现状、机制,并针对旅游警察建设运行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力求为我国的旅游警察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公安警务工作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公安警务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红景点旅游失序行为治安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红景点的由来
二、网红景点旅游失序与治安问题
    (一)何为失序
    (二)旅游失序
    (三)旅游失序产生的治安问题
        1. 客流量大,人员聚集风险高
        2. 人员混杂,侵财类案件频发
        3. 旅游服务差,治安纠纷常见
        4. 责任意识弱,人身安全保障难
三、网红景点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网红景点自身因素
        1.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2. 规划管理未成体系
        3. 治安防范流于形式
    (二)社会公众因素
        1. 文化差异阻塞沟通
        2. 缺乏治安防范意识
        3. 盲目跟风心理作祟
四、网红景点旅游失序行为的治安治理对策
    (一)建设科学的景点运营体系
    (二)开展大数据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创新警民联合的旅游警务
    (四)引进科技智能的安保设施
    (五)加强景点的治安防范宣传

(2)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宏观经济开始转向,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增长迅速,山地旅游逐渐成为热点
        三、高质量发展是进入优质旅游新阶段的核心内容
        四、厘清和优化驱动机制是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五、山地旅游典型代表性的玉龙雪山景区高质量发展有待优化
    第二节 山地旅游发展现状与山地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阐释、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旅游景区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旅游驱动机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三、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二、开放式编码
        三、主轴编码
        四、选择性编码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一、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吸引力驱动系统分析
        二、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力驱动系统分析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分析
        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力驱动系统分析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模型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应用概述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第二节 评价因子模型的框架构建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专家问卷的发放
        二、数据处理
        三、一致性检验
        四、权重计算
        五、权重结果分析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指标测度方法
        二、指标赋分标准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84—1992 年)
        二、基础夯实阶段(1992—1999 年)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 年)
        四、提质增效阶段(2007 年至今)
    第三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
        一、吸引力驱动系统现状
        二、推动力驱动系统现状
        三、支持力驱动系统现状
        四、中介力驱动系统现状
    第四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评价
        一、评级数据采集与分析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第五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二、业态产品相对传统单一
        三、与周边景区联动效果有待加强
        四、旅游收入来源单一
        五、人才队伍多样化水平不足
第六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优化对策
    第一节 吸引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充分挖掘景区资源
        二、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三、调节要素价格水平
    第二节 推动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加强相关政策推动
        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
    第三节 支持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二、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三、强化景区联动水平
        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中介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一、丰富宣传营销渠道
        二、加强与旅游中介机构合作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权重咨询问卷
    附录B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C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游客打分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山地旅游研究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2.1.2 旅游驱动力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旅游推—拉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旅游供需理论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1 景区基本概况
        3.1.2 旅游发展历程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3.3.2 结果分析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4.1.1 推力系统分析
        4.1.2 引力系统分析
        4.1.3 支持系统分析
        4.1.4 媒介系统分析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权重确定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体制改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旅游市场监管研究现状
        二、国内旅游市场监管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二、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回应性监管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章 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历程
        一、监管职能探索阶段
        二、监管体系逐步建立的阶段
        三、监管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的阶段
    第二节 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现状
        一、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组织体系现状
        二、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工作制度体系现状
        三、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工作运行体系现状
    第三节 行政体制改革对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的影响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的关系
        二、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给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 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扬州市旅游市场调研经过及基本情况
        一、游客角度
        二、旅行社角度
        三、旅游主管部门角度
    第二节 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对象覆盖不全面
        二、监管内容有所失衡
        三、监管方式无突破
    第三节 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组织体系建设缺乏严密性
        二、制度体系建设不健全
        三、运行体系建设不够优化
第五章 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紧密有效的组织体系
        一、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二、实现内、外部信息和资源共享
        三、打造精简高效的人才队伍
    第二节 构建和完善内、外部制度体系
        一、健全旅游行业监管制度建设
        二、加强地方性政策支持力度
        三、健全内外部执法监督制度
    第三节 打造合理高效的运行体系
        一、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方式
        二、加强旅游行业宣传普法力度
        三、建立调研、评估反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来扬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二: 扬州市旅行社调查问卷
附录三: 扬州市旅游部门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四:访谈表
致谢

(5)智慧警务视角下景区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警务与警务机制的内涵
    (一)智慧警务的内涵
    (二)警务机制的内涵
二、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以杭州景区公安为例
    (一)改革的需求:内生性动力与外生性动力并存
    (二)改革的内容
        1. 警务理念的革新。
        2. 警务机制的革新。
三、智慧警务背景下景区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的困境分析
    (一)信息技术人才匮乏,难以提升队伍实力
    (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难以支撑综合应用
    (三)警务保障不到位,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四、智慧警务背景下景区公安警务机制建设的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队伍管理
        1. 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优良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2. 完善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机制。
        3. 建立数据化专业警队。
    (二)建立警务云数据中心,强化信息共享
    (三)推进服务保障实战化,满足工作需求

(6)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民宿业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民宿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1.3.3 关于民宿业经营模式的研究
        1.3.4 关于民宿业治安管理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证研究法
        1.5.3 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内涵
        2.1.1 民宿业的内涵和特征
        2.1.2 治安管理及特种行业的内涵
        2.1.3 民宿业的治安管理
        2.1.4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2 协同治理理论
        2.2.1 协同治理理论起源
        2.2.2 协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2.2.3 协同治理理论对民宿治安管理问题研究的契合性
第三章 广东省民宿业发展现状、成效及不足
    3.1 广东省民宿业发展概况
    3.2 广东省民宿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3.3 广东省民宿业发展的成效与不足
        3.3.1 成效方面
        3.3.2 不足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现状、面临挑战和形成机理分析
    4.1 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现状
    4.2 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
        4.2.1 行业准入门槛低
        4.2.2 场所内各类警情高发
        4.2.3 场所内治安防范手段投入不足
        4.2.4 从业人员治安防范意识不高
    4.3 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风险挑战形成机理分析-基于多元协同治理视角
        4.3.1 政府部门
        4.3.2 民宿经营主体
        4.3.3 民宿网约平台
        4.3.4 行业自律组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民宿治安管理工作启示
    5.1 英国民宿治安管理的做法
    5.2 日本民宿治安管理的做法
    5.3 台湾地区民宿治安管理的做法
    5.4 江苏省民宿治安管理做法
    5.5 对广东民宿业治安管理工作的经验启示
        5.5.1 注重法律在民宿业治安管理中的实践
        5.5.2 通过政府引导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5.5.3 营造健全完善的行业管理工作体系
第六章 构建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社会共治格局对策建议
    6.1 整合多元主体,构建民宿治安管理社会共治格局
    6.2 加强顶层设计,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6.3 理顺部门关系,建立健全联动监管机制
    6.4 强化信息共享,推进智慧防控建设
    6.5 加强培育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共建共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附录

(7)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综合行政执法
        2.1.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
        2.2.3 大部制理论
3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3.1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
        3.1.1 改革的缘由与依据
        3.1.2 改革试点的申报与批准
        3.1.3 改革的核心内容
        3.1.4 改革中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
    3.2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成效
        3.2.1 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3.2.2 行政执法能力显着提高
        3.2.3 行政执法队伍形象明显改善
        3.2.4 景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
        3.2.5 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4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存在的困境
    4.1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权责划转问题突出
        4.1.1 划转标准不合理
        4.1.2 划转程序不规范
        4.1.3 划转的职责过多、权责不平衡
    4.2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部门配合和衔接不畅
        4.2.1 各部门配合协作力度不够
        4.2.2 外部的衔接不够流畅
    4.3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程序不规范
        4.3.1 行政检查程序的设计不完善
        4.3.2 行政相对人的听证和陈述申辩权未得到有效保障
        4.3.3 文书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送达
    4.4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社会公众参与严重不足
        4.4.1 社会公众参与的意识缺乏
        4.4.2 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受阻
    4.5 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亟需完善
        4.5.1 缺乏对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的监督
        4.5.2 缺乏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4.6 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保障有待加强
        4.6.1 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4.6.2 队伍结构配置不优
        4.6.3 高科技执法手段运用存在短板
        4.6.4 缺乏完善有力的保障机制
5 我国典型的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及有益启示
    5.1 黄山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1.1 黄山风景区“3+2”综合执法工作模式
        5.1.2 黄山风景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四项举措
    5.2 蜀南竹海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2.1 合理构建行政执法体制
        5.2.2 合理集中行使处罚权
    5.3 瘦西湖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3.1 明确行政执法主体
        5.3.2 适当合并原有职能部门
        5.3.3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运行机制
    5.4 典型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对泰山景区的有益启示
        5.4.1 科学确定综合执法范围
        5.4.2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5.4.3 以服务发展理念统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6 深化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对策
    6.1 科学合理划转行政执法权责
        6.1.1 科学制定划转标准
        6.1.2 严格规范划转程序
        6.1.3 结合实际平衡职责
    6.2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6.2.1 加强执法机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的力度
        6.2.2 完善跨部门法协作机制
    6.3 严格规范综合行政执法程序
        6.3.1 增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
        6.3.2 细化和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流程
        6.3.3 规范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6.4 促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社会公众参与
        6.4.1 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识
        6.4.2 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渠道
    6.5 完善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
        6.5.1 完善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6.5.2 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细则
        6.5.3 构建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立体化监督体系
    6.6 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保障机制建设
        6.6.1 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配置结构
        6.6.2 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6.6.3 加强对高科技执法手段的运用
        6.6.4 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8)农旅融合形势下遂昌县旅游警务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旅游警务发展状况
    (二)农旅融合相关研究
    (三)乡村旅游安全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
        1.农旅融合
        2.一格一警
        3.公共安全理论
        4 治安管理理论
        5.网格化管理论
        6.公众参与理论
三、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分析
    (一)遂昌县旅游资源情况
        1.文化风俗特色
        2.地理环境特色
        3.农旅融合特色
    (二)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
        1.缺乏独立专属的旅游警察队伍
        2.依托农村派出所解决旅游警务问题
        3.专业旅游警力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
    (三)遂昌县传统旅游警务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1.警力严重不足消防能力薄弱
        2.安全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
        3.救援能力薄弱防控投入不足
四、遂昌县农旅融合形势下旅游警务模式创新
    (一)以“一格一警”为基石创新旅游警务模式
        1.人员组建问题
        2.工作职责问题
        3.警务活动问题
        4.机制运行问题
    (二)以四大旅游警务创新举措助推旅游警务发展
        1.建立信息化旅游警务工作模式
        2.打通旅游警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3.构建农家乐(民宿)联盟自治
        4.实施农家乐(民宿)消防层级管理
    (三)以五零警区为目标实现旅游警务新飞跃
        1.案件零发案
        2.服务零距离
        3.安全零伤亡
        4.矛盾零上交
        5.游客零投诉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缅边境毒品运输通道与方式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2.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三)论文研究意义
一、中缅边境毒品运输通道与方式的考察
    (一)考察的目的与样本
    (二)考察的方法与过程
    (三)考察结果
二、中缅边境毒品运输的主要通道
    (一)通道一:缅甸至打洛入境通道
    (二)通道二:缅甸至南伞入境通道
    (三)通道三:缅甸至畹町入境通道
    (四)通道四:缅甸至沧源入境通道
    (五)通道五:航空通道
三、中缅边境毒品运输的主要方式
    (一)走路运输
    (二)使用交通工具运输
    (三)使用人体藏毒运输
    (四)使用快递和物流运输
四、中缅边境毒品运输主体的特征
    (一)年龄特征
    (二)职业特征
    (三)文化程度
    (四)途径特征
        1.熟人介绍
        2.网络招聘
        3.境外赌博
        4.娱乐场所搭讪
    (五)地域特征
        1.省内人群
        2.外省人群
        3.缅甸人群
五、中缅边境毒品运输通道的系统治理
    (一)加大堵源截流力度
        1.完善查缉体系
        2.发展警务科技
        3.加大情报工作力度
        4.加强禁毒国际警务合作
    (二)加强缉毒队伍建设
    (三)完善制度屏障
        1.健全运输行业的管理
        2.加强快递和物流行业的监管
        3.营造健康的招聘环境
        4.建立难民处置应急预案
    (四)促进境内外经济发展
    (五)加强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全域旅游视阈下我国旅游警察体系构建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域旅游概念
二、旅游警察概述
    (一)旅游警察的定义
    (二)旅游警察的职能管辖
        1. 各地关于旅游警察职能管辖的规定
        2. 旅游警察职能管辖中需要厘清的问题
    (三)设立旅游警察的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旅游警察发展情况
    (一)国外旅游警察发展概述
    (二)国内旅游警察发展概况
    (三)中外旅游警察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四)旅游警察运行的实践效果
        1. 提升了旅游领域执法的效率水平
        2. 形成了旅游市场治安综合监管的整体合力
        3. 提升了景区安全文明形象,增强了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国内旅游警察典型实践和案例研究
    (一)省级旅游警察组织机构模式——云南案例
    (二)直辖市旅游警察组织机构模式——北京案例
    (三)地市级旅游警察组织机构模式——三亚案例
    (四)县级以下旅游警察组织机构模型
五、旅游警察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加强
    (二)旅游警察的覆盖面不够
    (三)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四)旅游警察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六、建立旅游警察结构体系的路径探析
    (一)作为主管部门,要注重服务创新,制定出台旅游警察建设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
    (二)根据决策理论学派“决策制约着组织机构的设置”的理论,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综合协调+专项保障”为特征的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三)作为旅游警察机构,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旅游警察执法信息化保障

四、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公安警务工作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红景点旅游失序行为治安治理研究[J]. 杨长波,张一鸣. 商业经济, 2022(02)
  • [2]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郑伯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扬州市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行政体制改革视角[D]. 徐兰. 扬州大学, 2021(09)
  • [5]智慧警务视角下景区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为例[J]. 王辉,邱原,朱文斌.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6]广东省民宿业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视角[D]. 莫达夫.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天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8]农旅融合形势下遂昌县旅游警务模式创新研究[D]. 吴磊.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缅边境毒品运输通道与方式的实证研究[D]. 刘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全域旅游视阈下我国旅游警察体系构建路径探析[J]. 唐淑臣,黄冬,李玲. 中国旅游评论, 2020(01)

标签:;  ;  ;  ;  

关于加强丽江旅游景区治安警务工作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