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

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

一、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琳[1](2021)在《民族性与现代性钢琴作品的演奏思维探究 ——以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吉纳斯特拉是20世纪国际知名的阿根廷作曲家,同时也是拉丁美洲音乐群体里的重要一员。本文选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是吉纳斯特拉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主观主义时期”的作品,也是他较为成熟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他的创作不单单局限于以民族素材为核心,而是有意识的将民间素材进行加工与转换同时还运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可以说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而《第一钢琴奏鸣曲》就是吉纳斯特拉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该时期创作的唯一一部钢琴作品,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以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对吉纳斯特拉的生活及音乐创作进行概述,其次剖析《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作曲家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第二章:剖析与论证作品的两大特性,也就是作曲家运用何种元素与手法来使作品呈现出“民族”与“现代”的特性。在民族性方面笔者涉及到与阿根廷民间音乐的相关内容,并通过谱例加以说明;现代性则是通过具体谱例来分析作品中所运用的现代技法。该部分属于对音乐本体的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该部分的分析能加深大家对作品特性与内涵的理解。第三章:演奏诠释部分。笔者以前章节的研究为基础,依据作品的两大特性提出“凸显民族音乐特点”与“诠释现代音响效果”的演奏处理思维,试图将演奏与作品的特性进行对接,做到依据作品特性谈演奏,从而更好的将作品所蕴含的民族与现代特性诠释出来。第四章:启示与思考。综合上述三章节的内容,总结《第一钢琴奏鸣曲》对教学的启示以及作品对演奏民族性与现代性钢琴作品的借鉴意义。笔者希望通过这套奏鸣曲的研究能给今后研习者带来借鉴意义,为兼有民族性和现代性钢琴作品提供一个演奏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加深大家对吉纳斯特拉作品的了解,唤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吉纳斯特拉、关注阿根廷的音乐,了解音乐的多样性。

田雨[2](2021)在《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文中认为历经一代又一代作曲家的不断开拓与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冲破固有的创作观念,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百余年间中国钢琴演奏、钢琴音乐创作及钢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颇具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脱颖而出,蜕变成为世界音乐殿堂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朝老师作为中国当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追求民族性与个性同时兼备的创作思想以及朴实自然、回归本真的音乐风格。终生致力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推动中国音乐这艘巨轮,乘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东风驶向未来。本文就张朝《土风集》中的又一部力作——《努玛阿美》进行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努玛阿美》是张朝老师于2017年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作品扎根于民族土壤,对直笛、三弦等民族乐器及民族语言音调进行极富趣味性的刻画和模仿,使作品颇具民族意蕴和文化精髓,散发出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此曲也是张朝老师创作时间较长,情感投入较多的一部作品,表达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美好追忆和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努玛阿美》作为民族风格极为浓郁的音乐作品。在创作方面,作曲家运用极具对比性的音乐构思,将民族音乐元素综合与提炼后凝结而成的全新创作。作品极富个性和张力且音乐新颖独特,追求调式和色彩不仅要在音乐的横向进行中发挥作用,还要自然融入到纵向的和声进行中,在民族音乐创作中具有较高境界。张朝老师在演奏中带入了“有限与无限”的理念,在具备娴熟演奏技术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教学价值及情感进行精准地分析与表达。笔者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按六个部分进行划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及创新体现进行阐述。第二部分针对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张朝的个人经历及其钢琴音乐作品的六大板块进行简要介绍。第三部分为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创作技法分析,笔者通过对作曲家本人的采访和文献资料的大量查阅,从曲式、和声以及旋律等方面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为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演奏诠释,结合自身多年的演奏经验以及作品创作技法的细致分析,对演奏层面中节奏节拍的运用、力度速度的控制、触键方式与音色效果及踏板的使用进行逐一分析。第五部分,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教学价值,其中包括对哈尼族、彝族民族音乐的认识、拓展演奏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这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最后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述与总结。通过对《努玛阿美》的研究分析,笔者希望达到两方面目的。其一,促使演奏者多方面学习这部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以便于在钢琴演奏中对该作品进行更为贴切和恰当的诠释;其二,通过对《努玛阿美》的深入研究,吸引更多的演奏者认识哈尼族、彝族的音乐,了解张朝老师的钢琴音乐创作。有助于在学习钢琴作品的同时挖掘出更多优秀音乐作品的教学价值,为笔者日后在这个领域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与思考提供助益。

扈雅洁[3](2021)在《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创作特征与演奏诠释》文中提出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从古至今都是生活情感的表达方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方式。音乐发展变革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文思潮的涌现是紧密相连的。《秋天的群岛ⅠⅡ》这部钢琴作品是钱慎瀛老师根据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两首诗歌所创作的。第一乐章是根据诗歌《傍晚——早晨》创作而成,第二乐章是根据诗歌《暴雨》创作而成。这两首音乐作品形象的刻画了秋天群岛的样子,听众可以随着音乐旋律的波澜起伏,体会到钱慎瀛老师创作时的心境。这部作品在钱慎瀛老师的音乐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作品的创作技法新颖,突破了巴洛克、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节奏形态上的“均衡律动”,在拍号、小节线上均有所体现。为了加强节奏的不对称感,采用了大量的混合节拍、频繁变换的节拍模式以及结构复杂的复合节奏。这部作品色彩绚丽、创作风格独特,并且创作理论具有革新的意义,给现代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于本论文的研究,笔者通过对作者钱慎瀛老师的采访,搜集到了在创作《秋天的群岛ⅠⅡ》作品过程的初始资料,同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将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引言,从论文的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与论文研究内容的创新点进行逐一说明。二是对作曲家钱慎瀛进行介绍,简要梳理钱慎瀛老师的音乐作品,同时对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的创作背景进行简要说明。三是对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对作曲家本人进行线上的沟通采访,同时辅助网络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秋天的群岛ⅠⅡ》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进行仔细分析。四是尝试对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进行演奏诠释,尽可能详尽地对其速度、力度、触键、音色、踏板等方面进行分析。五是解析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的音乐文化内涵,对其进行音乐文化研究。六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概述与总结。

刘天华[4](2021)在《愉悦的光彩 迷人的幻象 ——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势必会被一种新的音乐潮流所取代,在这种背景之下,印象主义音乐应运而生,而开启这扇大门的正是德彪西。德彪西漠视传统、革故鼎新,在和声、调式、音色等诸多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对20世纪现代派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钢琴音乐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其中中期创作的《版画集》由《塔》、《格拉纳达之夜》和《雨中花园》组成,是他最绚丽多彩的作品之一。这部套曲是奠定他印象主义音乐审美观的里程碑之作,其中展现出来的不同角度的美正是让笔者决定对其进行深入探索的源泉。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了该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使人们对论文写作方向有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论述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产生的源泉,笔者以社会背景和个人因素两方面为主线,介绍了影响《版画集》创作的外部环境和作曲家个人的成长足迹及创作风格;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体现,笔者根据每首作品的不同风格特征,从音乐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中展现出来的美;第四部分则围绕触键的创新和踏板的运用两方面浅谈如何通过演奏诠释德彪西《版画集》中的音乐美,希望能给今后演奏这部作品的人们提供一些方向的指引。

杨慧[5](2021)在《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表达探究 ——以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为例》文中认为“歌唱性”表达是钢琴演奏的灵魂,与歌唱性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旋律、乐句的倾向性、呼吸等,而圆润的如歌的连贯演奏,是钢琴演奏技巧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是学琴者必须掌握的演奏技巧。钢琴是通过弹奏琴键,带动琴槌敲击钢丝而发声的,无法直接发出像弦乐器那样连贯的、线条般的声音,因此,要使钢琴发出如歌唱般圆润连贯的声音是非常困难的。正文共分为四章。正文第一章介绍了歌唱性演奏的含义及重要性;第二章从发出良好声音的演奏技巧上结合谱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三章介绍了踏板的合理运用;第四章介绍了歌唱性思维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本文以笔者多次钢琴表演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的演奏实践为例,该曲旋律极富歌唱性,是舒伯特奏鸣曲中抒情性的典范,文章从歌唱性表达的重要性,再到歌唱性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方法,最终回归到音乐是表达人内心真实情感本身,结合自己对该曲的实践演奏经验,对钢琴歌唱性表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以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所表现出来的歌唱性旋律作为切入点,结合自己的切身演奏和表演经验,总结出一些演奏方法和演奏体会,对钢琴歌唱性演奏技巧及丰富的表现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创新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演奏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帮助。

尹成秀[6](2021)在《钢琴曲集《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中民族文化与演奏研究》文中认为钢琴被称作西方乐器之王,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乐器。自从中国引入钢琴以后,其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中国化发展。诸多钢琴家致力于将中华民族文化注入钢琴创作之中,从而使钢琴这门艺术能够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拥有更加旺盛且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汪立三是我国着名的钢琴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钢琴作品,如《东山魁夷画意》、《他山集》、《兰花花》等。这些钢琴乐曲有着不同的风格,但其共通的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同时又兼容并包了西方的创作手法。本文便以汪立三所创作的钢琴套曲《他山集》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从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分析。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他山集》及其作者的相关概述,介绍作曲家汪立三的简要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得出《他山集》既具有中国五声调式又拥有西方创作技法的原由。第二部分是对《他山集》的本体分析,从五首前奏曲及赋格曲的调性布局、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分析《他山集》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他山集》中出现的民族文化与音乐艺术的关系,钢琴对民间音乐进行的描绘和对民族器乐的模仿以及《他山集》中的美学内涵。这一部分详细分析了标题和曲前题诗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贯穿中华文明的书法文化和民族传统艺术古琴中的美学,多彩绚丽少数民族蜡染艺术文化和湖南花鼓调这一民间音乐艺术,陕北信天游中包含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和信天游本身的音乐艺术,以及四川彝族歌舞中返璞归真的精神文化,是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和创新点。第四部分分析《他山集》的演奏技巧,从触键、节奏、踏板的角度对五首前奏曲和赋格曲进行研究,分析如何演奏出《他山集》中的民族文化的特点。

唐小策[7](2021)在《D.D.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钢琴部分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研究》文中认为钢琴不仅是独奏乐器,它在重奏中也担任了重要角色,有钢琴参加的室内乐也称作钢琴室内乐。钢琴室内乐是钢琴与其他乐器合奏的一种音乐形式,在演奏中形成一个由不同音色组成的立体空间,音响效果更加丰富。钢琴室内乐的创作及研究虽然相对较少,但从整个钢琴发展的历史来看,它还是具有一定重要地位的。因此,笔者从钢琴室内乐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钢琴在室内乐演奏中的重要性及其合作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主要以肖斯塔科维奇的《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为例,从作曲家的创作出发,以作品本体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对他的《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以及钢琴合作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部作品是肖斯塔科维奇不同时期创作的舞台剧或芭蕾舞剧中的音乐片段改编成的钢琴、小提琴重奏作品,每首小品表达了不同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创作风格,是极具代表性的同时又具有研究价值的钢琴室内乐作品,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为特殊的一部。除肖斯塔科维奇之外,J.S.巴赫、拉赫玛尼诺夫和莫什科夫斯基等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本文以钢琴与室内乐的关系作为文章的基石,首先从钢琴室内乐的发展及钢琴在室内乐中的作用、重要地位以及钢琴的发展演变对室内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采用音乐分析法,从音乐历史学、音乐美学相结合的角度客观地审视钢琴室内乐,通过肖斯塔科维奇的人生和作品中寻得一些启示,并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对钢琴室内乐演奏中的多方面提出建议,浅析了钢琴在室内乐演奏中起到的作用、钢琴的演奏技巧对室内乐演奏的影响、研习钢琴室内乐对钢琴专业学生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来总结钢琴在室内乐中的中的重要性,并针对研习钢琴室内乐提出了新的见解与预见。钢琴室内乐作品旋律优美、风格多样,不仅具有室内乐的特征,还有钢琴在其中的作用使得它更独具艺术魅力。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钢琴室内乐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希望它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并能为钢琴室内乐的学习者们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借鉴。

母丹[8](2021)在《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22》的演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舒曼是德国浪漫时期代表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对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舒曼在创作方面继承了贝多芬晚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并将浪漫主义风格发挥到极致。对文学的热爱是他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灵感来源,所以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舒曼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对了解舒曼音乐创作和演奏舒曼钢琴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全文主要包括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语。第一章主要对舒曼的生平成就及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概述;第二章对这部作品进行曲式结构上的本体分析;第三章选取了四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对四个版本的速度和处理风格进行对比和分析;第四章在理论和背景的基础上,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术难点结合谱例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其中包括多声部、节奏、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八度及远距离大跳和踏板的运用;之后又以本人的演奏实践为出发点,总结练习经验与个人演奏心得。此论文通过理论背景与演奏实践相结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更准确的把握和演奏这部作品的音乐内容。

杨歌[9](2021)在《论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湖”与“月”的音乐形象与演奏技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琴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历史进程中,作曲家们创作出大量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华民族神韵的钢琴作品。其中,陈培勋先生创作出钢琴曲《平湖秋月》取材于广东民间音乐,结合西方音乐复调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特点,主题形象宁静、悠远,体现出中国音乐独有的韵味美及意境美,成为“洋为中用”的创作典范,深受演奏者们喜爱。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围绕这首作品音乐演奏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价值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及方法。其次对陈培勋先生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钢琴曲《平湖秋月》进行阐述分析。《平湖秋月》借鉴了中国古诗文“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来呈现中国音乐韵味,运用和声功能属性及装饰音将“弦月”和“满月”的音乐形象进行描绘。最后从演奏技法方面着手,分别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装饰音的处理、速度节奏的安排、音色的把控以及如何使用踏板等,将“湖”与“月”的音乐形象分析探究。通过分析研究深层次理解钢琴曲《平湖秋月》的独特音乐内涵,研究结论指导音乐会实践,为演奏时更好的把握这首钢琴曲“中国韵味”提供了理论依据。

庞琪[10](2021)在《韩星宇蒙古族风格钢琴曲《博克舞韵》音乐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使其文化独具特色。随着钢琴艺术在国内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将带有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与西洋乐器进行碰撞,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播,也使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在民族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作曲者韩星宇身处内蒙古,受其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的影响,创作的作品大多具有蒙古族元素。本论文所进行研究的《博克舞韵》就是其中之一。本论文针对韩星宇及其作品《博克舞韵》进行了研究,共分为引言以及四部分进行研究。引言涵盖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韩星宇的主要作品及《博克舞韵》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则是通过乐谱,对《博克舞韵》进行音乐本体分析,对曲式结构、和声运用及旋律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博克舞韵》的演奏技巧研究,笔者从自身出发,针对在演奏时遇到的重难点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触键方式与力度对比上进行了详解,并提出一些建议;对作品中多变的节奏及灵动的速度对比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作品中踏板的使用方法进行了阐释,第四部分探讨了《博克舞韵》中的民族文化底蕴、意境与韵味以及民族文化传承。

二、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性与现代性钢琴作品的演奏思维探究 ——以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突破难点
第一章 吉纳斯特拉和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
    第一节 吉纳斯特拉及其音乐创作
    第二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一、独特的历史人文对创作的影响
        二、社会意识形态对创作的影响
        三、个人留美经历对创作理念的影响
第二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体现与应用
    第一节 音乐素材的民族性
        一、极富动力的民间舞曲“节奏”
        二、民间乐器“吉他”音调的运用
    第二节 音乐表现手法的现代性
        一、频繁变换的节拍与节奏重音
        二、和声设置的非传统性
        三、非声乐化的旋律线条
        四、宽广的音域与非单一音区的使用
第三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处理思维
    第一节 凸显民族音乐特点
        一、把握节拍与舞曲节奏律动
        二、掌握音乐节奏的互补性
        三、模仿民族乐器吉他音色的演绎
    第二节 诠释现代的音响效果
        一、音响的层次感——合理的力度处理与控制
        二、音响的色彩性——灵活的触键与踏板运用
    小结
第四章 《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教学启示与应用价值
    第一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对教学的启示
        一、认知地域音乐文化是演奏的前提
        二、把握作品内在的特性是演奏的关键
    第二节 《第一钢琴奏鸣曲》对演奏“民族与现代”性钢琴作品的借鉴意义
        一、演奏中凸显民族韵味
        二、营造丰富的现代音响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体现
一、张朝与钢琴曲《努玛阿美》
    (一)张朝及其钢琴音乐作品
        1.张朝简介
        2.张朝钢琴音乐作品之六大板块
    (二)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创作背景
二、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音乐本体分析
    (一)曲式结构
        1.复二部曲式
        2.五部回旋曲式
    (二)和声分析
        1.三度叠置和弦
        2.非三度叠置和弦
    (三)旋律特点
        1.民族乐器的模仿
        2.自然人文的模仿
        3.复调性手法的运用
三、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演奏诠释
    (一)节奏与节拍
        1.灵活多变的节奏
        2.弹性节拍
    (二)力度与速度
        1.力度
        2.速度
    (三)触键与音色
        1.触键
        2.音色
    (四)踏板的运用
        1.延音踏板
        2.持续音踏板
        3.弱音踏板
四、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的教学价值
    (一)对哈尼族、彝族民族音乐的认识
        1.知晓哈尼族、彝族的民族乐器
        2.培养哈尼族、彝族的优秀民族品格
    (二)拓展演奏者的技术水平
        1.增强演奏者的触键能力与音色变化
        2.强化演奏者的节奏感
        3.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1.渗透德育教育
        2.塑造健全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张朝教授访谈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

(3)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创作特征与演奏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体现
一、钱慎瀛与钢琴曲《秋天的群岛I II》
    (一)钱慎瀛及其钢琴音乐作品
        1.钱慎瀛简介
        2.钱慎瀛音乐作品
    (二)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I II》的创作背景
二、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I II》创作特征
    (一)曲式
        1.《秋天的群岛I》的结构特征
        2.《秋天的群岛II》的结构特征
    (二)和声
        1.空五度和弦
        2.混合音程和弦
    (三)织体
        1.主调化织体的运用与创新
        2.持续音和固定音型的运用
三、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I II》的演奏诠释
    (一)节奏与节拍
        1.丰富多彩的节奏类型
        2.节拍频变
    (二)力度与速度
        1.力度
        2.速度
    (三)触键与音色
        1.触键
        2.音色
    (四)踏板的应用
        1.持续音踏板
        2.延音踏板
四、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I II》的音乐文化内涵
    (一)诗乐交融,充满想象
    (二)音乐形式,时间艺术
    (三)天人合一,自然之道
    (四)音乐意境,借景抒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钱慎瀛老师访谈录
附录二 《秋天的群岛 I II》钢琴谱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愉悦的光彩 迷人的幻象 ——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产生的源泉
    (一)时代背景
        1.社会背景
        2.文化背景
    (二)个人因素
        1.成长足迹
        2.创作分期
        3.主要风格特征
二、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体现
    (一)东方美——静谧祥和的《塔》
        1.东方元素的渗透——佳美兰音乐的模仿
        2.东方意境的彰显
    (二)民族美——浪漫奔放的《格拉纳达之夜》
        1.西班牙民间舞曲节奏
        2.西班牙民族调式与和声
        3.西班牙民族乐器吉他的模仿
    (三)色彩美——变炫无穷的《雨中花园》
        1.调式音阶色彩
        2.和声色彩
三、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演奏诠释
    (一)触键的创新
        1.抚摸式触键
        2.深入式触键
        3.多层次触键
    (二)踏板的运用
        1.左踏板——弱音踏板
        2.中踏板——持续音踏板
        3.右踏板——延音踏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表达探究 ——以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钢琴“歌唱性”演奏的含义及重要性
    1.1 钢琴“歌唱性”演奏的含义
    1.2 钢琴“歌唱性”演奏的重要性
第二章 钢琴歌唱性音色的弹奏方法
    2.1 掌关节的支撑
    2.2 手腕的柔韧运用
    2.3 良好声音的触键方法
第三章 钢琴“歌唱性”表达与踏板的合理运用
    3.1 预备踏板
    3.2 直踏板
    3.3 音后踏板
    3.4 颤音踏板
第四章 表演者歌唱性思维的建立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4.1 充分的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
    4.2 正确的呼吸与乐句的歌唱性训练
    4.3 内心的歌唱性与情感的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钢琴曲集《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中民族文化与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点
一、作曲家汪立三及其作品《他山集》
    (一)作者生平
    (二)《他山集》创作背景
二、 《他山集》音乐本体分析
    (一)《书法与琴韵》
    (二)《图案》
    (三)《泥土的歌》
    (四)《民间玩具》
    (五)《山寨》
三、 《他山集》的民族文化、民间音乐与美学研究
    (一)《他山集》中的民族文化研究
        1.标题与题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
        2.《书法与琴韵》——贯穿中华文明的传统艺术文化
        3.《图案》——百花齐放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4.《泥土的歌》——扎根土地的生命与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
        5.《山寨》——返璞归真的民俗全景
    (二)《他山集》中的民间音乐研究
        1.湖南花鼓
        2.信天游
    (三)《他山集》中的美学研究
        1.天人合一
        2.音文结合
        3.虚实相生
        4.气韵生动
四、 《他山集》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书法与琴韵》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二)《图案》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三)《泥土的歌》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四)《民间玩具》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五)《山寨》
        1.触键
        2.节奏
        3.踏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D.D.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钢琴部分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1章 肖斯塔科维奇及其室内乐创作
    1.1 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
    1.2 肖斯塔科维奇室内乐创作风格与特点
        1.2.1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的总体特征
        1.2.2 肖斯塔科维奇的室内乐创作与特点
第2章 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的音乐分析与演奏
    2.1 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的音乐分析
    2.2 钢琴在《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中的演奏技法
第3章 钢琴室内乐演奏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3.1 钢琴的演奏技巧对室内乐演奏的影响
    3.2 研习钢琴室内乐对钢琴专业学生的意义
        3.2.1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2.2 能够做到与多种乐器相互配合
        3.2.3 可以提高学生节奏稳定性
        3.2.4 有利于学生钢琴演奏素质提升
结论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8)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22》的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一、“音乐诗人”舒曼和他的“第二钢琴奏鸣曲”
    (一)舒曼生平
    (二)舒曼的艺术成就
    (三)《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二、《g 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本体分析
三、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的对比研究
    (一)演奏版本介绍
    (二)演奏风格对比
        1.阿格里奇
        2.阿劳
        3.肯普夫
        4.内田光子
    小结
四、《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
    (一)演奏技术难点
        1.多声部的旋律线条
        2.多变的节奏
        3.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
        4.八度的大量运用及远距离大跳
        5.踏板的使用
        小结
    (二)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实践
        1.个人演奏心得体会
        2.上台前的准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音乐会节目单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果
致谢

(9)论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湖”与“月”的音乐形象与演奏技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1.1 选题的意义
        1.1.2 选题的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陈培勋及钢琴改编作品创作
    2.1 陈培勋生平
    2.2 钢琴改编作品创作
    2.3 钢琴曲《平湖秋月》
第3章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音乐形象
    3.1 创作文本分析
    3.2 “湖”的音乐形象
        3.2.1 “静态下的湖”——短时值音符和速度变化的安排
        3.2.2 “动态下的湖”——多种节奏音型的运用
    3.3 “月”的音乐形象
        3.3.1 “弦月”——装饰音点缀旋律的表现
        3.3.2 “满月”——通过传统和声描写
第4章 《平湖秋月》中“湖”与“月”的演奏技法分析
    4.1 触键的处理
        4.1.1 力度的变化
        4.1.2 音色的把控
        4.1.3 装饰音的弹奏
    4.2 速度与节奏
    4.3 踏板的使用
        4.3.1 音后踏板
        4.3.2 连续点状踏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韩星宇蒙古族风格钢琴曲《博克舞韵》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体现
一、韩星宇与《博克舞韵》
    (一)韩星宇及其音乐作品
        1.韩星宇简介
        2.韩星宇创作
    (二)《博克舞韵》创作背景
二、《博克舞韵》音乐本体分析
    (一)旋律特征
    (二)和声运用
    (三)曲式结构
三、《博克舞韵》的演奏技巧诠释
    (一)触键与力度
        1.触键方式
        2.力度对比
    (二)多变的节奏与灵动的速度对比
        1.多变的节奏
        2.灵动的速度对比
    (三)踏板的运用
四、《博克舞韵》之民族文化传承
    (一)《博克舞韵》中的民族文化元素
    (二)《博克舞韵》中的意境
    (三)《博克舞韵》之民族文化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性与现代性钢琴作品的演奏思维探究 ——以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为例[D]. 高晓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张朝钢琴曲《努玛阿美》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D]. 田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钱慎瀛钢琴曲《秋天的群岛ⅠⅡ》创作特征与演奏诠释[D]. 扈雅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愉悦的光彩 迷人的幻象 ——德彪西《版画集》中音乐美的探究[D]. 刘天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表达探究 ——以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为例[D]. 杨慧.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钢琴曲集《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中民族文化与演奏研究[D]. 尹成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D.D.肖斯塔科维奇《五首双小提琴与钢琴小品》钢琴部分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研究[D]. 唐小策. 吉林大学, 2021(01)
  • [8]舒曼《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22》的演奏研究[D]. 母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9]论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湖”与“月”的音乐形象与演奏技法[D]. 杨歌.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韩星宇蒙古族风格钢琴曲《博克舞韵》音乐研究[D]. 庞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