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威[1](2019)在《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文中指出岩溶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鲁中南半湿润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鲁中南半湿润区的平邑-费县岩溶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综合研究,重点开展了岩溶水系统组成、水流系统结构及水动力场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调查,开展了岩溶水系统分区、概念模型构建和岩溶水形成年龄与可更新能力研究,取得如下新认识:1、查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具有“两源多汇、多层位储水、多条断裂复杂控水”的特征和“硬结构”组成,揭示了该区岩溶水系统的同一分区、不同深度赋存不同可更新能力的岩溶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2、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具有2个直接补给区、1个间接补给区和3个汇排区的功能分区特征。直接补给区补给水源较充沛,渗透性较强,水-岩水动力侵蚀性强;汇排区的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 m3/d,水-岩作用的水动力侵蚀性较弱。3、阐明不同分区或不同子系统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明显不同。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317年,汇排区的岩溶水滞留时间介于1425年。直接补给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463808年,且岩溶水埋深越浅,其形成年龄越小;汇排区的岩溶水年龄介于10465403年,且越远离补给区、径流路径越长,其形成年龄越老。4、发现,岩溶水中14C含量的分段值,与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特征。在汇排区,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趋势特征;在直接补给区,除Ca2+和Mg2+外,岩溶水中14C含量与主要阴阳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弱,与频繁的复杂补给和较强的水动力侵蚀有关。5、揭示不同分区、不同层位岩溶水可更新性差异特征的主要因素、机制和影响模式,它主要受岩溶水径流途径长度、埋藏深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状况,以及地表产汇积水状况和补给水源充沛程度控制。在直接补给区,陆表植被越发育,越有利于岩溶水系统获得更多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在汇排区,强烈的规模化人工开采,易利激发或促进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提高和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增加。6、阐明研究区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需要侧重岩溶水资源的开发方式管控、开发范围管控和开发强度管控。在直接补给区,需要增强松、柏、刺槐和荆条等乔灌木生态覆盖,提高岩溶水资源涵养保护能力;在汇排区,需要增强多阶层的水土保持保护能力。

钱建平,李伟,张力,张昆,王硕,李森[2](2018)在《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方法综析》文中指出查明重金属污染来源是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也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再生水灌溉和生活污染来源。地下水重金属的工业污染主要位于重金属矿山和工业城市附近,其特点是污染元素种类多、浓度高,一般生产历史越长,重金属污染越严重。再生水重金属污染主要位于北方缺水区,运用再生水灌溉首先应该对再生水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生活来源的重金属污染对地下水正施加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当前城市垃圾渗滤液正在成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新源头。根据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含水层对比、主成分分析、稳定同位素示踪及多元混合模型多种方法手段综合分析,客观准确地判断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比例,制定科学合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陈旭,王光能,王科[3](2018)在《云桂线新莲隧道涌突水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涌突水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工程灾害,隧道涌突水不仅影响施工掘进,而且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对涌突水成因进行分析既是隧道涌突水防治的重点难点,也是解决涌突水问题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桂铁路新莲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下水水化学数值分析,研究该隧道的涌突水成因。研究结论:(1)新莲隧道出水段为松茂向斜玄武岩夹凝灰岩段,水源主要为深层裂隙水;由于向斜核部玄武岩节理裂隙发育,接受表层降雨入渗补给和岩溶水渗流补给后,在向斜核部区存储富集;(2)隧道各出水点水和区域泉水的径流路径相似,都位于松茂向斜玄武岩和凝灰岩地层内,隧道内长时间排水将破坏区域内原有的水循环系统;(3)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隧道施工工法及堵、排等措施安排,并对类似玄武岩富水构造涌突水危险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可进一步用于隧道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后期水环境恢复方案的确定。

任娟[4](2018)在《亚高山旅游景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地下水是岩溶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岩溶地下水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响应敏感,人类活动和外部环境造成的微小变动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一项大众化的休闲娱乐活动。旅游活动发生时,往往历时短、强度大,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势必会对脆弱的岩溶水文系统造成影响。研究旅游活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对预防岩溶地下水污染和及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合理开展旅游活动,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亚高山旅游景区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2008年、2016年不同水文年水房泉共有理化组分(包括物理指标水温、pH、DO、SpC等和化学指标HCO3-、Ca2+、Mg2+、K+、Na+、PO43-、Cl-、NO3-、SO42-等)浓度的年际变化状况,以及2016年新增水化学参数(包括微量元素Ba、Sr、Fe、Mn、Si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浓度的年内波动特征,运用各理化组分浓度增降比例和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计算等方法,识别出地下水各理化组分的来源和受影响过程,揭示旅游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及其机制。得出结果如下:(1)旅游活动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微生物所需的有机质,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会排放CO2。微生物作用产生的CO2和自然环境中的CO2共同构成了地下水的CO2来源,其浓度变化是造成2008年至2016年地下水中HCO3-、Ca2+、Mg2+等碳酸盐岩溶蚀物浓度上升的主要因素,贡献率达81.15%;同时,旅游活动排放的污水中还含有致酸成分,这些成分在地下水中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硝酸和硫酸等污染物,而该类污染物浓度变化也会导致地下水碳酸盐岩溶蚀速度产生相应变化,其对HCO3-、Ca2+、Mg2+等酸性污染物浓度上升的贡献率为18.15%,远低于CO2。(2)景区内产生的餐饮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下,造成水房泉中Cl-、NO3-上升幅度最高,浓度增幅分别达到了80.53%和64.93%,水化学类型从2008年的Ca-HCO3型向2016年的Ca-HCO3·Cl·NO3型演变,水质趋向恶化。而住宿污水通过2013年景区新建化粪池的沉淀降解后再排入地下,又降低了水房泉中K+、Na+、PO43-等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房泉的污染状况。(3)由于旅游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游客量差距逐渐缩小,故2016年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敏感指数普遍低于2008年,显示旅游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强度变低,但影响时间变长。此外,2008年水房泉各理化组分的敏感性指数大小与当量浓度大小基本一致,而2016年却较为混乱,这可能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稳定性遭到了破坏。(4)2016年水房泉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旱季平均浓度低于雨季。微量元素浓度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土壤淋滤下渗和稀释效应共同影响,其中水-岩相互作用是影响微量元素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方差贡献率占51.8%。(5)水房泉泉域内各注水点与泉口之间的距离短,水力联系强,大气降水可以快速补给地下水。低温天气时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受云下二次蒸发的影响微弱,当降水强度过大时,地下水中的同位素可以完全继承大气降水同位素信息。结合旅游高峰期内地下水的δ18O-δD值,得到水房泉水线方程(δD=3.09δ18O-27.19,R2=0.3)的斜率、截距和δ18O-δD相关性系数远低于当地大气降水线和区内地下水水线;去除旅游高峰期δ18O-δD值后,得到水房泉水线方程(δD=4.72δ18O-13.10,R2=0.77)的斜率、截距和δ18O-δD相关性系数十分接近于区内地下水水线,反映了旅游活动高峰期间旅游活动排放的污水深刻地改变了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信息。

张邦花[5](2016)在《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以枣庄矿区为例》文中提出人类活动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效应引起各界关注。在人类工程活动中,矿产开发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扰动非常剧烈,其中井工开采比露天开采的扰动还要复杂,煤矿区生态环境已成为研究热点,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备受关注。选择典型的闭坑煤矿区,研究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可以为生产矿区的采矿活动提供数据支持,为闭坑矿区的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枣庄矿区所辖陶枣和官桥两个典型的闭坑煤矿区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实验分析、遥感信息提取和对比分析研究煤矿闭坑的水环境效应、土壤环境效应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以PSR模型构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对陶枣和官桥闭坑矿区进行效应强度评价,并对滕州矿区进行情景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煤矿闭坑的水环境效应分析,其研究内容包含地表水环境效应分析和地下水环境效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选取不同排矸年限和不同停止排矸年限的煤矸石进行淋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停止排矸年限和不同排矸年限的煤矸石都有有害物质的析出,表层(0-30cm)煤矸石由于风化程度比较高,淋滤至p H值稳定的时间>30-60 cm煤矸石;生产煤矿的煤矸石淋滤时间>已经停止排矸的淋滤时间;排矸年限越长,淋滤时间越短,与停止排矸年限和闭坑年限的关系较小;表层有植被的淋滤时间<没有植被的煤矸石山;淋滤液中SO42-、总硬度、TDS、COD、Pb、Hg、Cd、Cr6+、Cu、Zn、Mn都有趋于稳定的趋势,在淋滤初期析出量高,之后呈现震荡式下降,SO42-的析出量最高,是煤矸石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2)选取枣庄煤矿南矸石山与莱村煤矿矸石山及枣庄煤矿南矸石山与邹坞煤矿矸石山分别进行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对地表水的影响呈现出由矸石山为中心向外递减的规律,SO42-的影响半径>TDS、COD、II Pb、Hg、Cd、Cr6+、Cu、Zn、Mn,枣庄煤矿矸石山和莱村煤矿矸石山对地表水的影响半径大约500 m;枣庄煤矿南矸石山在地下水径流方向上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半径为500 m左右,邹坞煤矿矸石山在逆径流方向上为300 m左右。(3)闭坑煤矿区地表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闭坑后煤矿疏排水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减弱,闭坑年限是影响坑塘水SO42-、矿化度、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矿坑排水对地表水系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效应,大尺度效应>中空间尺度效应>小空间尺度效应;(4)流域范围内水化学元素(SO42-)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研究结论:闭坑后矿坑排水的补给渗漏效应减弱,但闭坑后随着矿井充水的持续进行,存在严重的串层污染;闭坑后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减弱;煤矿闭坑对溶质的影响大于水体交换、补给量的影响。(2)煤矿闭坑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其研究内容包含不同复垦条件下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和矿坑排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不同复垦类型的塌陷(复垦)地、煤矸石占用地、煤炭工业场地复垦地基本物化性质差异较大,重金属含量虽有差异但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复垦土壤综合质量亦存在较大差异,以上差异与煤矿闭坑年限无较大关联,与塌陷年限、复垦年限和复垦方式有较大关系。(2)矸石山堆积对周围土壤在基本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上有一定影响,以SO42-最明显,其影响周围土壤的范围与闭坑年限、停止排矸年限无明显关系,而与排矸年限、煤矸石堆积量具有很大相关性。(3)煤矿生产期间引用矿坑水农灌,土壤易溶盐含量升高,闭坑以后有减小的趋势,易溶盐含量与矿坑水水质和农灌年限相关;土壤中易溶盐含量官桥煤田<滕州煤田<陶枣煤田。(3)煤矿闭坑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效应分析,以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景观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7-2011年期间,陶枣矿区和官桥矿区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组成变化显着。农用地面积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2000年略有上升,之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的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面积变化最为明显,但2000年略有降低。林地、草地、水体的面积变化不大。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在2000年的变化与同期大量矿井闭坑有关。(2)1987-2011年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转换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各种土地利用景观都有不同程度的转换,最显着的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移;各种土地利用景观大都维持较高的转移概率,但不同景观之间差异显着;草地、林地、水体景观转移量较小,变化不大,期间有升有降;土地利用景观转移总量有降低趋势;土地利用景观转换与煤矿的开采与闭坑有着密切联系。(3)1987-1994、1994-2000、2000-2006、2006-2011四个时段的综合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指数呈降低趋势,说明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的剧烈程度在降低,趋于稳定。(4)1987-2014年陶庄盆地矿区的景观格局指数与闭坑煤矿统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基于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中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与闭坑煤矿统计指标关闭矿山工业场地废弃率(%)间在0.05水平上显着相关,基于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破碎度指数与闭坑煤矿统计指标闭坑煤矿的平均服务年限间在0.05水平上呈显着负相关。(4)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研究根据PSR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22个指标组成的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1)陶枣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EI=0.634,强度为Ⅳ级,属于较强影响。(2)官桥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EI=0.597,强度为Ⅲ级,属于一般影响。(3)滕州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情景分析:基于现有条件下闭坑,EI=0.580,强度为Ⅲ级,属于一般影响,评价结果上调10%,则EI=0.638>0.6,。强度为Ⅳ级,属于较强影响;基于理想条件下闭坑,EI=0.281,效应强度为Ⅱ级,属于较弱影响。将评价结果上调10%,EI=0.308<0.6,仍属于较弱影响范围。

赵瑞[6](2016)在《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开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空间和能源资源等需求量与日俱增。人类建设活动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必要行为,在遍及地表空间的同时也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西部地区,而岩溶便是中国西南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主要表现之一。川南盆地地形梯度带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区域,北侧受长江河谷的切割,地形缓而低,向南地势逐渐抬升,直到云贵高原面附近时,彻底完成地形梯度的“上台阶”过程。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岩溶水资源丰富。近几十年,该区成为了重要的开发对象,交通地下工程、页岩气与矿山开采以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建设发展愈加频繁。人类活动的开展与岩溶水系统环境密切相关,岩溶水系统的研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论文以对近十年来在川南地形梯度带内承担的地方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等研究课题为基础,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提取,运用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统计方法、同位素技术、地球化学反演模拟、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等手段,从区域地下水系统理论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岩溶水系统,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基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之间斜坡地带地形梯度大、可溶岩广泛分布等特点,利用1:5万和1:20万精度区域地质资料,统计了区内T1j+T2l、P1y、D3+D2q、O2+O1和?2-3ls五套可溶岩地层的3494个岩溶类型,通过数量密度、形态规模、发育地层、发育部位和方向等要素总结了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探寻了这一独特的地形梯度带岩溶发育的规律。(2)该区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东陷褶束的赤水凹褶束和上扬子台坳川东南陷褶束的筠连凹褶束以及滇东台褶带的滇东北台褶束三大构造单元结合带,构造体系复杂多变。根据构造地质条件、岩性条件与边界条件,结合构造形迹将区域分为NE向构造地质单元、EW向构造地质单元、SN-EW向复合构造地质单元、NE-NNE构造地质单元和NE-旋扭型构造地质单元5个地质单元区。(3)通过区域资料统计分析,从岩溶发育强度和分布高程等方面对岩溶规律进行总结:岩溶发育程度分为强、中等和弱3个区,岩溶强发育地层为P1y和T1j+T2l,岩溶中等发育地层为D3+D2q和O1+O2,岩溶弱发育地层为?2-3ls;岩溶的分布高程具有明显的阶梯分带性,在高程19502200m、15001800m、10001300m、700900m和300600m五个阶段范围内分布了93.3%的岩溶类型,按此高程分带将区域岩溶划分为5个岩溶梯度带。(4)区内5个碳酸盐岩层组T1j+T2l、P1y、D3+D2q、O2+O1mb和O1t+h与?2-3ls跟据岩性纯度与层厚可以划分为纯层型、夹层型和互层型3种类型,结合岩溶现象总结出的岩溶发育强度、产状控制因素和构造条件,将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结构划分为单斜型、背斜型、向斜型与断裂型4大类,共38个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同时,在5个地质单元内对每类岩溶水文地质结构进行空间区划。(5)区内两类岩溶水按照赋存介质空间的不同可分为管道型和裂隙型,根据介质形态的组合特征,将介质结构分为纯层管道-裂隙型、夹层管道-裂隙型、纯层裂隙型、夹层或互层裂隙型和裂隙-孔隙型5个小类。介质类型决定岩溶含水结构的富水性,结合构造地质条件,区内岩溶富水结构以褶曲型和断裂型为主,同时还包括单斜型、河谷泄流型和岩性接触带型共5种类型。(6)区内地表水系发达,按照河流边界与分水岭将区域划分了关河(I-1)、南广河(I-2)、长宁河(I-3)、永宁河(I-4)与赤水河(I-5)5个一级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单元均为区域系统,控制着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同时,按照岩溶水排泄系统将区域水系统划分为岩溶大泉系统和地下河系统,其中,地下河系统中的伏流-暗河管道系统在区内显着发育,并且,跟据其流动特征可以分为单阶梯状和多阶梯状两种形式。(7)区内地下河除单管道状以外还发育多枝状形态,从而具有多源同汇岩溶水系统的流动特征,更反映了地下河系的复杂程度。鉴于此,为了能够明确识别地下河系统的流动过程,选取筠连巡司小鱼洞和凉风洞地下河系统以及地下深循环热泉系统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从而判断各深层岩溶水流动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还辅以同位素高程效应对岩溶水流动速率进行了定性分析。(8)根据岩溶水系统分类标准,将区域岩溶水系统划分为24级,其中,按照最低标准划分,区内共发育1235个岩溶水系统。另外,通过对单一纯层型、纯层型+上覆非碳酸盐岩层、纯层型+下伏非碳酸盐岩层、纯层型+侧向分布非碳酸盐岩层和夹层型或互层型间互状5类含水结构的水动力循环分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区域水动力条件,将岩溶水系统循环分为单斜型、背斜型、向斜型、断裂带型和埋藏型5种模式。同时,按照不同的循环模式将区域岩溶水系统进行了水文地质分区。(9)对川南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岩溶水系统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交通隧洞工程为实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演化作用影响过程,为今后人类工程活动提供详实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保护区内岩溶水资源的天然特性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李培月[7](2016)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文中认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章发展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的定义,扩展了其内涵。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是一个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一切与地下水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均应归到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范畴之内。通过梳理人类活动导致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以及地下水环境研究中几种常用方法,基于调查-评价-试验-预测-监测-管理框架,初步建立了人类活动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方法体系,对于促进地下水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徐威[8](2015)在《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处西部干旱地区,区域内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地下水是区域重要供水水源,也是维持该地区脆弱植被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对于促进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次研究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那棱格勒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及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研究》专题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傍河地下水开采影响下潜流带内铁锰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批准号:41372238),在深入分析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多重环境示踪剂技术,揭示地下水和地表水转化关系,查明河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应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和评价人类活动对区内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区大气降水汇流形成的那棱格勒河渗漏补给,区域内地下水约有87.6%来自河水渗漏补给。山前平原区大气降水量稀少,蒸发强烈,计算得到大气降水对地下水补给潜力仅为0.0270.043mm/a。2、在深入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氢氧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222Rn等多种环境示踪剂研究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发现研究区内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复杂,在山间盆地、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段河水与地下水具有不同的转化特征。山前隆起区域至上游山区的山间盆地区段(区段Ⅰ),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区段内河水与地下水发生多次转化;山前隆起区域至下游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区的洪积倾斜平原段(区段Ⅱ),主要发生河水向地下水的垂向渗漏补给;地下水溢出带至台吉乃尔河的冲积平原段(区段III),地下水大量溢出地表向河水排泄。综合222Rn质量守恒原理与温度示踪原理计算结果,确定河水入渗补给量约占河流径流量的52.3%左右,地下水溢出排泄量在现状年情况下约占补给量的20%左右。3、河水与地下水间密切的水力联系使得河水径流量动态与地下水位动态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河水流量与近河岸带地下水位动态都表现出年周期性波动特征,远离河道处地下水位动态的周期性减弱,地下水位动态相对于河水流量的延滞性也随着远离河道逐渐增大。区内近岸带地下水位动态相对于河水流量动态的延滞时间约为50150天。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也反应出河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表现为离河道越近地下水TDS含量和14C活度值较高,氢氧稳定同位素较富集。基于上述各种影响特征划分了河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分区,河水入渗强烈影响带位于河道中心及紧靠河岸带,宽度约15km,地下水动态滞后于河水动态时间约50100天;河水入渗弱影响带远离河道中心,宽度约10km,地下水动态滞后于河水动态时间约100150天;冲洪积扇前缘的河水地下水混合带,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现出河水与地下水的混合作用,泉水流量动态滞后河水动态200天左右。4、受地形地貌、地质因素和补给条件所控制,研究区发育有局域型、中间型和区域性三种不同尺度的地下水流系统。根据水流系统的空间分布及各水流系统的地下水循环特征,可划分出局域型、中间型和区域型三种尺度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局域型地下水流动系统沿地下水流向纵向延伸长度为30-35km,循环深度在150-350m左右,水循环交替能力强;中间型地下水流动系统纵向延伸长度约50km,循环深度一般在300-600m,最大800m左右,地下水沿程与地表水水力联系较差,循环交替能力较差;区域型地下水流动系统纵向延伸长度超过80km,最大循环深度达1000m左右,地下水在上游接受河水补给后通过深层直接向研究区外径流,整个径流过程中与地表水无水力联系,循环交替能力极差。5、研究区内人类活动通过地表引用河水及地下水开采影响地下水循环特征。通过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了20132020年水资源的开采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当大量开发水资源时,局部水流系统的水循环特征受到的影响最为强烈:表现为随着河水径流量的减小及开采量的增大,冲洪积扇中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局部水流系统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区域内积极循环的地下水资源量减小。局部水流系统内积极循环量的减小直接影响着区内生态植被适生水位的分布范围,当河水径流量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连续枯水年流量,河水与地下水开采量按规划最大需水量预报时,2020年冲洪积扇中部地下水位降幅超过10m,积极循环带地下水资源量相对现状条件减少42%,生态植被适生水位分布范围相对现状条件减少22%。

陈辉伦[9](2015)在《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修复是治理浅层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从石油开采等过程对浅层含水层带来的污染现状、微生物修复的技术进展、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和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的微生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修复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鉴于浅层地下水系统具有低温、贫氧等特点,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强调指出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优良"土着"菌株的筛选和菌群的构建、低温缺氧环境下的降解研究、同位素技术、原位修复的现场研究以及微生物-植物的联合修复将是今后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

李培月[10](2014)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 ——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居民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强。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蒸发浓缩作用加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下水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地下水环境研究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性研究课题。本文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选题对于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环保专项、长安大学博士生助研项目,通过大量室内外试验、统计模拟及理论推导与分析,得到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发展了地下水环境的定义,扩展了内涵,将地下水环境看作是一个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一切与地下水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均应归到地下水环境的研究范畴之内。将人类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归纳为三个方面:过量开采或排泄地下水、过量补充地下水和污染地下水;两种类型: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影响地下水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复杂性。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理论。(2)针对卫宁平原,构建了一套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包括了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地下水环境试验、地下水环境预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地下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五个子系统。介绍了地下水环境研究的主要方法手段,并强调了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性,有利于推动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的发展。(3)深化了径向收敛流弥散的研究,并将该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卫宁平原不同含水层岩性、不同地貌单元的野外试验。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可以同时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和弥散参数,而且还具有试验成功率高、避免含水层人为污染和试验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地下水环境研究中推广。(4)首次在卫宁平原展开了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数值模拟和监测体系建设等研究。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与方法,突出了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5)论述了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是一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研究课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合作与数据共享机制和先进技术手段都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给多学科交叉发展、地下水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和地下水科学基础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二、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1.4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背景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岩溶地层及岩溶发育特征
    2.4 地下水埋藏与分布特征
    2.5 岩溶水开发利用现状
3 岩溶水系统结构与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3.1 岩溶水系统“硬结构”特征
    3.2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场特征识别
    3.3 本章小结
4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与概念模型构建
    4.1 岩溶水子系统划分
    4.2 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识别
    4.3 分区富水性识别
    4.4 分区岩溶水动态规律分析
    4.5 分区水化学特征分析
    4.6 岩溶水系统概念模型识别与构建
    4.7 本章小结
5 岩溶水形成年龄及可更新能力
    5.1 岩溶水测年资料来源与技术方法
    5.2 岩溶水形成年龄测试结果及分布特征
    5.3 岩溶水滞留时间
    5.4 岩溶水年龄识别与分布特征
    5.5 不同分区岩溶水可更新能力
    5.6 本章小结
6 岩溶水可更新能力影响因素与模式
    6.1 地层组分与结构影响特征
    6.2 气候因素影响特征
    6.3 人类活动影响特征
    6.4 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6.5 岩溶水系统可更新能力影响模式
    6.6 本章小结
7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管控对策
    7.1 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管控要素研究
    7.2 岩溶水保护管控要素研究
    7.3 岩溶水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方法综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 工业污染来源
    1.2 农业污染来源
    1.3 生活污染来源
    1.4 复合污染来源
2 地下水重金属来源研究方法
    2.1 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调查
    2.2 基于与含水层的成分对比
    2.3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
    2.4 稳定同位素示踪
3 几点认识

(3)云桂线新莲隧道涌突水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隧道工程概况
2隧道地貌及地质特征
3 隧道水文地质特征
    3.1 地表水
    3.2 地下水
    3.3 地下水的径流、排泄
4 隧道涌突水成因分析
    4.1 施工揭示涌突水情况
    4.2涌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4.3 水化学特征分析
        4.3.1 微量元素特征
        4.3.2 稳定同位素组分特征
        4.3.3 放射性同位素组分特征
5 结论

(4)亚高山旅游景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文系统
        1.2.2 岩溶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2.3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1.2.4 区域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和水文地理概况
        2.1.3 植被土壤概况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现场测试及取样
        2.2.2 自动监测和取样
        2.2.3 实验室分析
        2.2.4 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计算
第3章 2008年和2016年水房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敏感性变化研究
    3.1 2008 年和2016年水房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化机制
        3.1.1 年内、年际水房泉水文地球化学整体特征
        3.1.2 HCO_3~-、Ca~(2+)、Mg~(2+)浓度变化
        3.1.3 K~+、Na~+、PO_4~(3-)、Cl~-、NO_3~-、SO_4~(2-)浓度变化
    3.2 不同水文年水房泉地球化学敏感性演变
        3.2.1 2008 年和2016年水房泉地球化学敏感性特征
        3.2.2 2008 年至2016年水房泉地球化学敏感性变化及其解析
    3.3 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变特征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2016年水房泉新增水化学指标研究
    4.1 微量元素
        4.1.1 微量元素的总体特征
        4.1.2 水房泉微量元素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解析
    4.2 氢氧稳定同位素
        4.2.1 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总体特征
        4.2.2 水房泉水线方程及其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解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1.1 2008 年至2016年水房泉水文地球化学变化特征及其机制
        5.1.2 2016 年水房泉新增参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以枣庄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择
    2.2 研究区地理位置
    2.3 研究区自然概况
        2.3.1 地质地貌
        2.3.2 气候水文
        2.3.3 土壤植被
        2.3.4 矿产资源
    2.4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5 枣庄矿区煤炭开采概况
    2.6 枣庄闭坑矿山分析
        2.6.1 历史时期闭坑矿井多而复杂
        2.6.2 闭坑矿山分布差异显着
        2.6.3 矿山闭坑条件不理想
        2.6.4 矿山闭坑原因多样
        2.6.5 矿山闭坑不规范
        2.6.6 矿井的服务年限复杂
        2.6.7 矿区闭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突出
3 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水环境效应分析
    3.1 矿区闭坑的地表水环境效应分析
        3.1.1 煤矸石淋溶的地表水环境效应分析
        3.1.2 不同尺度闭坑煤矿区矿坑排水的地表水环境效应分析
    3.2 矿区闭坑的地下水环境效应分析
        3.2.1 闭坑煤矿区煤矸石堆积的地下水环境效应分析
        3.2.2 闭坑煤矿区矿坑排水的地下水环境效应分析
4 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
    4.1 煤矿井工开采对土壤环境的扰动与破坏
        4.1.1 地表塌陷对土壤环境的扰动与破坏
        4.1.2 矿区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污染与破坏
        4.1.3 矿坑排水对土地资源的污染与破坏
    4.2 煤矿闭坑的土壤环境累积效应
    4.3 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
        4.3.1 不同复垦条件下闭坑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
        4.3.2 煤矸石淋溶作用对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
        4.3.3 矿坑排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环境效应分析
5 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效应分析
    5.1 枣庄闭坑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5.1.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信息提取
        5.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
        5.1.3 枣庄闭坑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2 煤矿闭坑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相关分析
        5.2.1 基础数据的处理
        5.2.2 相关性分析
6 枣庄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研究
    6.1 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系统分析
    6.2 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
        6.2.1 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概念模型—PSR模型
        6.2.2 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指标体系
        6.2.3 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
        6.2.4 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方法
        6.2.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陶枣矿区与官桥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
        6.3.1 陶枣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
        6.3.2 官桥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强度评价
    6.4 滕州矿区煤矿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情景分析
        6.4.1 基于现有条件下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6.4.2 理想背景下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6.5 煤矿区闭坑的对策与建议
        6.5.1 建立完善闭坑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5.2 加强对煤矿区水环境的管理
        6.5.3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煤矿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6.5.4 加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6.5.5 实行煤矿绿色开采,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6.5.6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6.5.7 煤矿开采期应严格控制原煤产量
        6.5.8 加强煤矿区土地复垦
        6.5.9 加强煤矿区的生态重建
        6.5.10 建立煤矿区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
7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的认识与发展研究历程
        1.2.2 岩溶水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1.2.3 川南地区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相关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的创新研究成果
第2章 川南地形梯度带地质环境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基础地质条件
        2.3.1 地层与岩性
        2.3.2 地质构造特征
        2.3.3 新构造运动及影响过程
    2.4 研究区地质单元分区
        2.4.1 地质单元划分依据
        2.4.2 地质单元分区
        2.4.3 各地质单元基础特征
第3章 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统计分析
    3.1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特征与建造改造过程
        3.1.1 碳酸盐岩区域沉积环境与岩相特征
        3.1.2 碳酸盐岩的建造历史和改造过程
    3.2 碳酸盐岩的分布与出露特征
    3.3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3.3.1 岩性控制因素
        3.3.2 溶解的CO2含量
        3.3.3 地表水文网与地下水循环条件
    3.4 岩溶类型统计分析
        3.4.1 基于 1:20万精度的岩溶泉与地下河统计
        3.4.2 基于 1:5 万精度的岩溶洼地统计
        3.4.3 基于 1:5 万精度的落水洞统计
        3.4.4 基于 1:5 万精度的岩溶洞穴统计
        3.4.5 小结
    3.5 岩溶发育统计特征研究
        3.5.1 岩溶地貌类型发育特征
        3.5.2 岩溶分布高程阶梯状分带特征
        3.5.3 岩溶发育强度特征
        3.5.4 岩溶发展历史与演化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岩溶含水系统特征研究
    4.1 概述
    4.2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特征
        4.2.1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的划分
        4.2.2 各碳酸盐岩含水层组岩性类型
    4.3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4.3.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的控制因素
        4.3.2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的分布类型
        4.3.3 典型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研究
        4.3.4 各地质单元内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发育特征
    4.4 岩溶水赋存介质及富水性特征
        4.4.1 岩溶地下水类型
        4.4.2 岩溶含水系统介质结构特征
        4.4.3 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特征评价
    4.5 典型岩溶富水结构及特征研究
        4.5.1 单斜富水型
        4.5.2 褶皱富水型
        4.5.3 断裂富水型
        4.5.4 其它类型富水构造
        4.5.5 岩溶富水构造统计特征
        4.5.6 岩溶水富集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岩溶水流动系统特征研究
    5.1 河流控制的水文地质单元特征
        5.1.1 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5.1.2 各水文地质单元基本特征概述
    5.2 岩溶水水动力过程与流动特征
        5.2.1 岩溶水的流动方式
        5.2.2 岩溶水的流动速率
        5.2.3 岩溶水补径排循环特征
        5.2.4 岩溶水水动力分带特征
    5.3 岩溶水排泄系统特征分析
        5.3.1 岩溶水排泄系统划分
        5.3.2 岩溶大泉系统
        5.3.3 地下河系统
    5.4 典型阶梯状伏流-暗河管道系统特征
        5.4.1 地表伏流-暗河系统发育分布特征
        5.4.2 伏流-暗河系统流动特征
    5.5 复杂管道型混合岩溶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模拟研究
        5.5.1 典型实例区域岩溶水文地质背景
        5.5.2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过程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研究
    6.1 区域岩溶水系统的级别划分与特征
        6.1.1 岩溶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6.1.2 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分级
        6.1.3 各级岩溶水系统特征
    6.2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循环特征
        6.2.1 水动力条件分类
        6.2.2 岩溶含水结构的水动力循环分带特征
    6.3 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分析
        6.3.1 单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2 背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3 向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4 断裂带型溶地下水循环系统
        6.3.5 埋藏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4 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水文地质分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岩溶水系统环境与人类活动耦合效应研究
    7.1 岩溶水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
        7.1.1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7.1.2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7.1.3 页岩气开发的相关地下水资源问题
        7.1.4 矿山开采的水资源与灾害问题
        7.1.5 交通地下工程对岩溶水系统的扰动问题
        7.1.6 其它问题
    7.2 交通隧洞工程与岩溶水系统的相互作用
        7.2.1 概述
        7.2.2 隧洞工程在岩溶水系统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7.2.3 隧洞建设在岩溶地质环境中的常见问题
        7.2.4 隧洞工程对岩溶水系统环境的影响作用
    7.3 岩溶水系统影响隧洞工程实例研究
        7.3.1 叙永-大村地方铁路基本概况
        7.3.2 中坝隧洞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7.3.3 中坝隧洞地下水数值模拟过程
    7.4 隧洞对岩溶水系统污染影响预测研究
        7.4.1 筠连卡子隧洞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7.4.2 卡子隧洞污染凉风洞地下河模拟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 参与的科研课题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水环境的概念
2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3地下水环境研究主要技术方法简介
    3.1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3.2 环境同位素技术
    3.3 数值模拟
    3.4 3S技术
    3.5 现场与室内实验
    3.6 地下水监测
4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方法体系
    (1)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体系。
    (2)地下水环境试验方法体系。
    (3)地下水环境预测方法体系。
    (4)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
    (5)地下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方法体系。
5 结语

(8)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循环研究现状
        1.2.2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现状
        1.2.3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循环影响研究现状
    1.3 总体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水文地质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 取样点及监测点布置
    3.2 大气降水同位素和水化学样品采集
        3.2.1 取样点布置
        3.2.2 取样方法
    3.3 河水和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与同位素和水化学样品采集
        3.3.1 监测点与取样点布置
        3.3.2 河水流量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
        3.3.3 取样方法
    3.4 包气带样品采集
        3.4.1 取样点布置
        3.4.2 取样方法
    3.5 河床沉积物温度监测
    3.6 样品测试分析及野外数据监测
第4章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分析
    4.1 地下水补给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4.1.1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4.1.2 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4.1.3 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4.1.4 地下水补给来源识别
    4.2 地下水补给能力估算
        4.2.1 大气降水补给能力
        4.2.2 河水及侧向径流对地下水补给能力估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5.1 水化学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
    5.2 放射性同位素222Rn 示踪
        5.2.1 222Rn 示踪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基本原理
        5.2.2 基于222Rn 质量守恒分析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5.3 河水-地下水交换强度的温度示踪
        5.3.1 温度示踪方法基本原理
        5.3.2 河水与地下水交换速率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河水入渗对近岸带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6.1 地下水位动态对河水入渗的响应
        6.1.1 河水流量与地下水位基本动态特征
        6.1.2 水位动态谱分析基本原理
        6.1.3 各均衡要素的周期性特征及相对延滞特征
    6.2 同位素对河水入渗影响的指示作用
        6.2.1 稳定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指示作用
        6.2.2 放射性同位素14C 的指示作用
    6.3 河水入渗作用影响范围及其分区
        6.3.1 影响范围划分指标确定
        6.3.2 河水入渗影响范围边界确定
        6.3.3 河水入渗影响程度分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7.1 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7.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7.1.2 数值模型建立及求解
        7.1.3 模型识别与验证
    7.2 典型剖面地下水循环特征
        7.2.1 典型剖面选取
        7.2.2 典型剖面水流模拟
        7.2.3 地下水流系统分布及其特征
        7.2.4 地下水循环强度
        7.2.5 典型剖面地下水循环模式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下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8.1 水资源潜在开发利用特征
        8.1.1 水资源利用现状
        8.1.2 地下水资源利用近期规划
    8.2 水资源开发条件下的水循环特征
        8.2.1 水资源开发方案的拟定
        8.2.2 各方案影响下的水循环特征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9)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浅层含水层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来源及普遍性
2 微生物修复技术及研究进展
3 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
4 微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4.1 石油性质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2 生物体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3 温度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4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5 氮磷营养盐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6 氧含量对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4.7 其他因素
5 结论与展望

(10)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 ——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小结
第二章 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环境研究
    2.1 地下水环境
    2.2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3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下水环境问题
        2.3.1 地下水污染
        2.3.2 地下水污染引起的地表水污染
        2.3.3 土壤次生盐渍化
        2.3.4 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2.3.5 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其它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2.4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主要方法
        2.4.1 水文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2.4.2 环境同位素技术
        2.4.3 数值模拟
        2.4.4 3S 技术
        2.4.5 现场与实验室试验(实验)
        2.4.6 地下水监测
    2.5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2.6 小结
第三章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形成条件的演变
    3.1 卫宁平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水文地质条件
        3.1.5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1.6 地下水水质现状
        3.1.7 卫宁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
    3.2 卫宁平原引黄灌区的开发与环境演化
    3.3 人类活动影响下卫宁平原地下水形成条件的演变
        3.3.1 地下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的演变
        3.3.2 地下水补给源的变化
        3.3.3 地下水排泄途径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分布与演化
    4.1 卫宁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1 基本统计分析
        4.1.2 主要组分的空间变化
        4.1.3 水化学类型
        4.1.4 地下水流向上的水化学变化
    4.2 卫宁平原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
        4.2.1 Gibbs 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
        4.2.2 离子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4.2.3 地下水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4.3 卫宁平原地下水水化学影响因素
        4.3.1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4.3.2 补给水成分的影响
        4.3.3 溶滤作用
        4.3.4 岩石风化作用
        4.3.5 阳离子交换作用
        4.3.6 蒸发浓缩作用
        4.3.7 人类活动影响
    4.4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同位素证据
        4.4.1 同位素取样与分析
        4.4.2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
    4.5 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试验研究: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
    5.1 概述
    5.2 径向收敛流弥散理论
        5.2.1 径向收敛流溶质运移模型
        5.2.2 模型的解
    5.3 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方法及其参数求解
        5.3.1 试验方法
        5.3.2 弥散参数求解方法
    5.4 卫宁平原野外弥散
        5.4.1 试验过程介绍
        5.4.2 参数求解
    5.5 小结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6.1 概述
    6.2 地下水流模型
        6.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6.2.2 数学模型
        6.2.3 几何模型
        6.2.4 模型设计
        6.2.5 模型求解
        6.2.6 模型校正与验证
    6.3 地下水水质模型
        6.3.1 水质概念模型
        6.3.2 水质数学模型
        6.3.3 水质模型设计
        6.3.4 水质模型求解
        6.3.5 模型校正与验证
    6.4 卫宁平原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6.5 美利纸业速生林基地灌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6.5.1 美利纸业速生林基地灌溉
        6.5.2 速生林基地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6.5.3 速生林基地灌溉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6.5.4 速生林基地灌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6.5.5 应对速生林基地灌溉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6.6 高阶地灌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6.6.1 高阶地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6.6.2 应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工程措施
        6.6.3 南山台子高阶地灌溉诱发盐渍化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6.7 小结
第七章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7.1 概述
    7.2 卫宁平原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7.3 地下水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
    7.4 地下水监测井设计
        7.4.1 监测井布设的原则
        7.4.2 监测井优化布设
    7.5 小结
第八章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研究:机遇与挑战
    8.1 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8.1.1 研究的复杂性
        8.1.2 研究的长期性
        8.1.3 研究的不确定性
        8.1.4 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挑战
        8.1.5 对合作及数据共享机制的挑战
        8.1.6 对先进技术手段的挑战
    8.2 研究所带来的机遇
        8.2.1 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
        8.2.2 促进地下水环境基础理论的研究
        8.2.3 促进地下水监测与数据共享
        8.2.4 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发展
        8.2.5 促进地下水科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8.3 需重点研究的领域
        8.3.1 人类活动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
        8.3.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与科学管理研究
        8.3.3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研究
        8.3.4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8.3.5 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8.3.6 多组分反应性溶质运移机理与模拟研究
        8.3.7 利用同位素技术甄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8.3.8 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
        8.3.9 地下水区域环境背景值研究
        8.3.10 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8.4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熵权 TOPSIS 水质评价法
    附录2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
    附录3 灌溉水水质评价结果
    附录4 径向收敛流弥散试验标准曲线 VB 计算程序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术论文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第二作者及其它
    Book Reviews
    参编的教材
    参加的学术会议
    科研项目
        主持的项目
        参加的项目
    荣誉与奖励
致谢

四、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鲁中南半湿润区岩溶水系统功能分区与可更新能力识别[D]. 王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2]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方法综析[J]. 钱建平,李伟,张力,张昆,王硕,李森. 地球与环境, 2018(06)
  • [3]云桂线新莲隧道涌突水成因分析[J]. 陈旭,王光能,王科. 铁道工程学报, 2018(08)
  • [4]亚高山旅游景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D]. 任娟. 西南大学, 2018(01)
  • [5]煤矿区闭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以枣庄矿区为例[D]. 张邦花.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D]. 赵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7]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及其研究的方法体系[J]. 李培月.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1)
  • [8]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 徐威. 吉林大学, 2015(08)
  • [9]石油污染浅层含水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陈辉伦.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5(01)
  • [10]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研究 ——以宁夏卫宁平原为例[D]. 李培月. 长安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应重视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