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看学科新角色

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看学科新角色

一、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吕春宇[3](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赖乌云[4](2020)在《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必须落实好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过程也需要借鉴他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风格,为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从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实现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中国高校应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真吸取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这些启示都为中国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辟了新思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方圆[5](2020)在《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只有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美国高校培养人才离不开其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经过考察,美国高校的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题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经对比发现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通过外在的精神文化力量和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来作用于人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行为方式。本文通过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力求探索我国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化身”,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不仅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思路,而且也能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中,应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法得出异同并服务于教育实践。本文中阐释了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分析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方法、指导理论及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方法、指导理论,依照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得出了三个比较维度:透过历史时间轴上不同事件的节点,摸索出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历史维度;从价值维度把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方法的价值——价值维度;从实践维度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维度。通过改革开放时期至苏联解体时期、苏联解体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三个历史时期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得出了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演变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规律、影响变化的因素、变化的结果并得出了异同及展望了发展趋势。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异同比较得出了关于我国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第一,隐形性:重视暗示教育方法,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创新性: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途径;第三,人本性:优化教学模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活化;第四,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平台;第五,借鉴性:扩大国际的合作与学习,形成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过比较教育研究立志探求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期望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积极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王晖[6](2018)在《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涵盖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科研,更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资助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事务。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现实状况,与时俱进地创新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建构学生工作新模式,对于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迫切的时代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历经传承、开拓、创新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球化背景、信息化时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镜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的成长成才需要,学生群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才能破解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颇、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学生就业及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青年成长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即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在学生工作实践创新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主体意识推进、学生工作发展机制建设、学生文化自觉唤醒、素质能力平台搭建等方面凝练出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理路。最后,以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全面呈现该校在学生工作上的创新探索。该校学生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自由、创新、和谐发展为宗旨,经过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并实施素质能力培育工程;从基础层、核心层、拓展层三个维度建构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目标体系;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人文修养、身心保障等方面搭建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并建立相应的实践项目,形成“目标体系——课程平台——实践项目”的多层次、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践育人科学模式,探寻和建构了目标明确、标准健全、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的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提供了生动的示范与参考。

刘兴璀[7](2018)在《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德育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高校如何造就一批适应技术发展、市场自由、政治民主的高素质人才,这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搜集、访问调查、历史归纳、案例分析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以及方法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研讨,力求在真实还原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原则,植根于美国特有的文化状况、政治制度和民族特点,剖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推理,以求对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合理借鉴。梳理美国建国以来240年的高校发展历史,其德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不断的质疑和再质疑的进程,最终形成了多元开放的体系。建国初期美国高校的德育方法继承了殖民地时期9所教派学院的宗教德育方法色彩,但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宗教教派的内部分化,单调的宗教方法严重阻碍了统治阶级倡导民主、共和、爱国的道德价值取向,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改革与宗教德育方法的有限度的调整在不断的冲突、调和中并存。直到19世纪,随着对人的智力的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用哲学的出现,德育方法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世俗主义与宗教主义的论争演变成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之间的斗争,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方法、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和基于实用哲学的经验性方法构成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科学理性的框架。这种理性方法体系基本满足了美国精英化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更多地追求以生活为目的的教育,高校德育方法领域的正规方法逐渐弱化,高校德育效果降低,乃至发生学生运动,直到7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开始进行道德的反思,力图恢复和重建高校德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特色化、国际化、市场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任何一种主导的德育方法理论或实践都难以满足需要,多元开放的高校德育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展现了一个高效运行的高校德育方法领域。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为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支撑着每一历史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变革的主导;人本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阐释人的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体现人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提供了高校德育方法构建的人性论基础;而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主义的立场、自然主义的原则、工具主义的价值,奠定了德育的实用价值取向。在这三种理论来源基础之上,美国高校德育领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德育方法理论流派。比较典型的就是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和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流派,这些流派内部又涌现了各具特征的理论派别,代表了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德育方法理论发展的特征。如进步德育方法理论将德育教学与社区、事务、服务和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德育方法的覆盖面,也有效解决解决了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强调“道德两难问题”、“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肯定了人自身的思维发展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致力于“评价”和“价值澄清”过程,通过价值教育活动策略以及具体操作方式的设计,澄清个人的道德价值观。这是三种德育方法理论立足于全面主义德育的立场,是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积极倡导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道德学习中要发扬个性,通过学生自我的积极探讨来获取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关怀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建立在“关怀”基础上开展德育教学,这两种德育方法理论充分显示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坚持人本主义的德育理念。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则强调知识路径的德育教学;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强调将完善人格的要素作为内容进行传授,体现了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的显着特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恢复和重建的效果就是涌现了大量的高校德育方法主张,用以指导和变革高校德育具体方法的实施,尤其是近40年以来,美国高校德育专家和倡导者一直积极探索指导有效德育教学的方法,也探索出了众多的成果。例如在高校德育课堂直接教学方法方面,有道德问题论证法、探究教学法、理解性教学法、批判教学法、多元文化教学法等;在高校德育的间接学习法方面,有服务-学习法、联通主义学习法、分散式学习法、科研规范结构等;还有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倡导者提出的整合教学方法,如宽阔学习经验法、整合的学术法、跨学科学习法以及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等。这些有关高校德育方法的主张,不仅深化了人们对高校德育功能的认识,而且确立了方法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德育活动提供了方法指导。理论付诸实践,不仅能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够真正促进目标的实现。在高校德育方法主张下的高校德育方法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形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各高校德育方法呈现各具特色、多彩缤纷的局面。但总体上离不开以讨论、讲授、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和以网络、科研、服务体验、文化熏陶为主的日常德育方法两种形式。每一种方法都在不同的高校中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如讨论法中有新生研讨会、小班讨论、大班分组讨论;讲授包括互动式讲授、办公室时间、校园励志演讲等;渗透教学方法包括“课程串”、跨学科课程等;网络育德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放课程、MOOC等;科研育德法如伦理研究、研究伦理、绿色实验室运动、学术诚信教育等;实践育德法包括慈善服务、周末活动等;校园文化育德法如关怀社区、宗教文化、海外游学等,由此体现了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多元开放的特征。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全面的德育方法体系,形成开放多样的德育方法实践模式,而且注重采用最新技术更新方法系统,保持其先进性;同时,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又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方法发展存在过于理想化的弊端,忽视了其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产生反面道德影响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缺陷,积极构建高校大德育课堂,融合直接德育课、德育渗透课以及各种跨学科德育课,推进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等,促进我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变革。

黄海群[8](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曹方方[9](2018)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科学自19世纪起从自然科学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从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重要使命。而高校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社会科学教师自然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因此,本研究创新性的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问题,以概念界定、实证调研、比较研究、体系构建等四方面作为研究内容,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与人文科学相混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能,同时有助于激发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本研究界定了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概念,并在针对社会科学的特殊属性,即研究目的具有社会属性、研究对象具有复杂属性、研究方法具有实践属性、研究结果具有时代属性的基础上,为建立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了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之后,并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评价主体方面学术权力缺失且行政权力越位;评价客体方面注重科研产出评价却忽视对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投入的评价;评价目的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异;评价标准和方法方面“定量”评价盛行与社会科学研究特殊属性不符;评价制度方面监督,申诉和问责机制缺失导致评价结果公正性难以保证。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些现存问题并采用比较研究法对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和借鉴。本研究的学术贡献还表现在基于绩效管理理论、帕累托效率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等与本研究最切近的理论,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六要素入手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其中,评价主体包括学术共同体、学术书刊机构、社会受众、各级政府和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各评价主体权力分配明确;评价客体包括科研成果、影响力、科研赋能;评价目的遵循维护“学术自由”、追求“质量卓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原则,以为高校进行资源分配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为直接目的,以激发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潜能,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间接目的;评价标准坚持以质量为导向进行评价指标设计并分配权重;评价方法采用“专家评审”为主导,“数据计量”为辅助的方法;评价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回避制度、评价程序制度、评价周期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制度、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以及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二是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四是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五是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虞娅娜[10](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二) 社会学习方法
        (三) 隐性教育方法
        (四) 价值澄清方法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六) 潜能激发方法
        (七) 心理治疗方法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 培养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的公民
        (二) 培养具有美国精神的公民
    三、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
        (一)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相同点
        (二)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点
第二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 理想信念教育
        (三) 爱国主义教育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五) 公民道德教育
        (六) 心理健康教育
        (七) 法制教育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 公民教育
        (二) 爱国主义教育
        (三) 宗教教育
        (四) 价值观教育
        (五) 心理健康教育
        (六) 法制教育
    三、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
        (一)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同点
        (二)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点
第三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比较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二) 社会实践教育
        (三) 校园文化教育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
        (一) 通识教育
        (二) 校园文化教育
        (三) 宗教教育
        (四) 社会服务教育
    三、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的异同
        (一)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的相同点
        (二)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方式的不同点
第四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一、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坚持爱国主义的正确方向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三、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2.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2.1.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1.2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1.3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
    2.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2.2.1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2.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2.3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
    2.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原则
        2.3.1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2.3.2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2.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2.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维度
        2.4.1 历史维度
        2.4.2 价值维度
        2.4.3 实践维度
3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历史演变
    3.1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至今比较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3.1.1 改革开放时期至苏联解体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1.2 苏联解体时期至党的十八大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1.3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1.4 改革开放时期至今比较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2 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历史演变的变化状况
        3.2.1 变化的规律
        3.2.2 影响变化的因素
        3.2.3 变化的结果
    3.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同
        3.3.1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共性
        3.3.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质
        3.3.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同小结
    3.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
        3.4.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3.4.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3.4.3 比较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
    4.1 隐形性:重视暗示教育方法,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2 创新性: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途径
    4.3 人本性:优化教学模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活化
    4.4 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平台
    4.5 借鉴性:扩大国际的合作与学习,形成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时代背景
        1.1.2 选题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1.2.2 国内有关学生工作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架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审视
    2.1 大学及其时代表征
        2.1.1 大学历史变迁
        2.1.2 大学自身属性
        2.1.3 大学所担之责
    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发展
        2.2.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起步阶段
        2.2.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探索阶段
        2.2.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停滞阶段
        2.2.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复兴阶段
        2.2.5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阶段
    2.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与特殊内涵
        2.3.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
        2.3.2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定位与特征
        2.3.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功能
        2.3.4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殊内涵
第三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组织架构状况
        3.1.1 学校层面
        3.1.2 职能部门层面
        3.1.3 院系层面
    3.2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3.2.1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3.2.2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队伍状况
        3.3.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状况
        3.3.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管理模式概况
        3.3.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选配状况
        3.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3.4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3.4.1 学生工作扩展到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个层面
        3.4.2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更加丰富和有效
        3.4.3 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程序日趋规范
        3.4.4 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
    3.5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
        3.5.1 高等学校对学生工作功能定位存有认知偏差
        3.5.2 条块式组织架构阻滞学生工作部门协调
        3.5.3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内容缺失学生本位价值
        3.5.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性与针对性不足
        3.5.5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现有评估机制不完善
        3.5.6 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品质不高
        3.5.7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全面
    3.6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3.6.1 社会环境的变化
        3.6.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3.6.3 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3.6.4 学生个体的变化
        3.6.5 旧观念的束缚与西方思潮的消极作用
第四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4.1 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4.1.1 全球化及其特点
        4.1.2 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
        4.1.3 应对全球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4.2 信息化时代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4.2.1 信息化及其特点
        4.2.2 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4.2.3 应对信息化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4.3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4.3.1 意识形态及其特点
        4.3.2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4.3.3 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诉求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4.4.1 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4.3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提出新要求
        4.5.1 新时代及其特点
        4.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4.5.3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五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5.1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5.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1.2 马克思主义青年成长理论
        5.1.3 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5.2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
        5.2.1 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目标指引
        5.2.2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基本要求
        5.2.3 学生工作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工作基本途径
        5.2.4 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
    5.3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价值导向
        5.3.1 以人为本与公民精神
        5.3.2 自由教育与守法意识
        5.3.3 博雅教育与包容贵和
        5.3.4 主题观念与责任奉献
        5.3.5 创新能力与创业品格
        5.3.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第六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理路
    6.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政治基础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实现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取向
        6.1.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学生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
    6.2 学生主体意识推进
        6.2.1 大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6.2.2 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式与途径
        6.2.3 优良学风对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6.2.4 优化学生社团环境
    6.3 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建设
        6.3.1 建立学生工作发展协同机制的现实必要性
        6.3.2 健全学生工作的协同领导体制
        6.3.3 建构学生工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6.4 文化自觉唤醒
        6.4.1 文化自觉唤醒的必要性
        6.4.2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6.4.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5 改进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6.5.1 注重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思政教育的结合
        6.5.2 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引导方法的结合
        6.5.3 注重专业课程与文化认同教育的结合
    6.6 加强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
        6.6.1 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
        6.6.2 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七章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建构——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为例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基本情况
        7.1.1 生源基本情况
        7.1.2 学生学习状况
        7.1.3 理想信念教育
        7.1.4 能力修养培养
        7.1.5 辅导员队伍建设
    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的总体目标
        7.2.1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7.2.2 创新设计目标: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
        7.2.3 行动实施方略:坚持实践育人,实现学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7.3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指标体系
    7.4 大学生核心素质能力培育的实践课程平台
        7.4.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7.4.2 专业培养实践课程平台
        7.4.3 人文修养实践课程平台
        7.4.4 身心保障实践课程平台
    7.5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评估体系
        7.5.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课程评价机制
        7.5.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多元激励机制
        7.5.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信息反馈机制
        7.5.4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柔性管理机制
    7.6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保障体系
        7.6.1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7.6.2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队伍保障
        7.6.3 大学生素质能力培育的网络保障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呈现
        7.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总结
        7.7.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模式图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研究工作的总结
        8.1.1 明确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
        8.1.2 提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
        8.1.3 形成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创新理路
        8.1.4 建立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化、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的创新体系
        8.1.5 建构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矩阵式实践模型
        8.1.6 搭建了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的网络平台
        8.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取得了高价值推广应用效应
        8.1.8 总结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8.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的“立德树人”新内涵研究
        8.2.2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蕴涵的学生工作新理念研究
        8.2.3 国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文件明确的学生工作新要求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进程
    一、建国初期高校德育方法的世俗化变革
        (一) 高校世俗德育方法的萌芽
        (二) 宗教德育方法有限度的调整
    二、19世纪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确立
        (一) 基于知识价值的学术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二) 以研究为中心的德育方法的确立
        (三) 基于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德育方法的确立
    三、二战之后高校德育方法的曲折发展
        (一) 战后大学正规德育方法的弱化
        (二) 60年代学生运动与高校德育方法系统的崩溃
        (三) 70-80年代高校德育方法的恢复与重建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德育方法的多元发展
        (一) 高校特色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二) 高校国际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三) 高校市场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四) 高校技术化德育方法的发展
第三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理论渊源
    一、自由主义的理论影响
        (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溯源
        (二)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发展
    二、人本主义的理论呼吁
        (一) 存在主义的理论思考
        (二) 个人主义的理论担当
    三、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石
        (一) 经验主义的理论立场
        (二) 自然主义的理论原则
        (三) 工具主义的理论张扬
第四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理论
    一、全面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一) 进步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二) 价值澄清德育方法理论
        (三) 认知发展德育方法理论
    二、人本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一) 存在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二) 关怀德育方法理论
    三、德目主义德育方法理论
        (一) 理性为本的德育方法理论
        (二) 完善人格德育方法理论
第五章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直接德育方法
        (一) 道德问题论证法
        (二) 探究教学法
        (三) 理解性教学法
        (四) 批判教学法
        (五) 多元文化教学法
    二、间接德育方法
        (一) 服务-学习法
        (二) 联通主义学习法
        (三) 科研规范结构
    三、整合德育方法
        (一) 宽阔学习经验法
        (二) 整合学术法
        (三) 跨学科学习法
        (四) 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
第六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一、美国高校课堂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一) 研讨模式
        (二) 讲授模式
        (三) 渗透模式
    二、美国高校日常德育方法的实践模式
        (一) 网络育德模式
        (二) 科研育德模式
        (三) 实践活动育德模式
        (四) 校园文化育德模式
第七章 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与启示
    一、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的评价
        (一) 合理性
        (二) 局限性
    二、美国高校德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 构建大德育课堂
        (二) 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
        (三) 开发新技术型德育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价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6.1 初次探究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这一管理问题
        1.6.2 通过实证调研揭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状
        1.6.3 比较研究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并总结其先进经验
        1.6.4 基于实证调研及切近的理论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1.6.5 运用关键绩效指标和层次分析法设计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并分配其权重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绩效与绩效评价
        2.1.2 科研绩效评价
        2.1.3 社会科学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
        2.1.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2 帕累托效率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3 过程激励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4 关键绩效指标(KPI)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5 层次分析(AHP)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的历史沿革
    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奠基阶段(1949-1965年)
        3.1.1 社会科学倍受冷落与高等教育“以俄为师”
        3.1.2 科研活动遭受忽视且“定性”评价为主导
    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停滞阶段(1966-1976年)
    3.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恢复阶段(1977-1997年)
        3.3.1 高等教育快速恢复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全面启动
        3.3.2 相关法律相继涌现致使“定量”评价登上历史舞台
        3.3.3 社会科学逐渐繁荣推动评价体系初步构建
    3.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3.4.1 岗位津贴制度推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评价步入正轨
        3.4.2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受到重视且第三方评价机构得以发展
        3.4.3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全面展开
        3.4.4 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实践经验逐渐丰富
第4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与分析
    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实证调研
        4.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访谈提纲设计及结果
        4.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奖励办法个案选取与实施及结果
    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成绩与问题及成因分析
        4.2.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已取得的成绩
        4.2.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5章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及借鉴
    5.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1.1 英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1.2 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背景与基本特征
    5.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5.2.1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共性分析
        5.2.2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分析
    5.3 英国和美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经验借鉴
        5.3.1 “同行专家”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中居于核心地位
        5.3.2 “社会影响”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重要组成
        5.3.3 “目的明确”是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
        5.3.4 “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是构建良好学术环境的关键
        5.3.5 完善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是评价结果公正性的重要保证
第6章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6.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及其权力分配
        6.1.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
        6.1.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权力分配
    6.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客体的确定
        6.2.1 “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水平的最直接体现
        6.2.2 “影响力”是判断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价值的重要维度
        6.2.3 “科研赋能”是评价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行为的关键
    6.3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定位
        6.3.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6.3.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目的界定
    6.4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6.4.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6.4.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6.5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6.5.1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6.5.2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6.6 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6.6.1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主体的“回避”制度
        6.6.2 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程序制度
        6.6.3 建立灵活合理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周期制度
        6.6.4 建立广泛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6.6.5 完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监督、申诉和追责制度
        6.6.6 建立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
第7章 结论
    7.1 应针对社会科学特殊属性建立体现其特征的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7.2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7.3 研究表明英美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诸多经验供我国借鉴
    7.4 研究说明应基于绩效评价六要素构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7.5 研究显示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被应用情况在高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最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一、社团
        二、学生社团
        三、高校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后记

四、从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研究看学科新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 赖乌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5]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 张方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D]. 王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美国高校德育方法研究[D]. 刘兴璀. 武汉大学, 2018(01)
  • [8]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9]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曹方方. 东北大学, 2018(01)
  • [10]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中美高校学科建设比较看学科新角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