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一、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贾若[2](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是指以地震体波到时作为观测数据,反演地下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的一种反演技术方法。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通过在走时反演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可以同时进行介质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属性的联合反演。对三维介质的各向异性分析有利于对区域结构构造演化、深部物质变形、动力模式等动力学问题的进一步解释。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理论发展、技术实现、数值模拟等。讨论了将各向异性参数加入反演方程中的具体数值实现思路,基于前人工作,进一步完成了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反演计算及分辨率检测的数值实现过程,并进行了人工设定地震的检验。基于该方法,分别在我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开展了针对上地幔区域的远震三维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两个地区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轴对称弱各向异性介质的假定,在各向同性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个各向异性参数,实现了三维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参数的反演功能。反演程序针对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可能具有不同分辨率的特点,允许分别独立设置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参数的网格模型。对台站分布、反演中的阻尼系数在三维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中的影响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台站分布的影响可能更多集中在浅部,阻尼系数的选取则需要中和考虑走时残差均方根和模型的平滑程度。2.采用NECESSArray台阵的远震体波走时资料,研究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扰动结构和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的速度扰动和各向异性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阿尔山火山区下方存在深至地幔转换带的柱状低速异常,可能暗示存在来自深部的岩浆运移通道;420km以下,阿尔山地区下方低速异常与松辽盆地下方低速异常汇合,同时各向异性快波速度方向FVD整体为NW向分布,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深部热源补给,且与太平洋板块前端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60~240km内,阿尔山地区东西两侧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分布,分析认为与古地块拼合及盆地后期的伸展变形有关。在松辽盆地地区,速度扰动呈现以高速为主,中心区域120km深度内存在低速异常,这种特征可能与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在盆地下方60km,盆地南侧及中部地区FVD呈近E-W向展布,东侧则呈NE-SW向展布,推测可能受华北克拉通-松嫩地块沿拼合带走向的相对运动及深大断裂导致的NE向剪切变形共同控制;420km以下,FVD整体以NW向分布为主,与SKS结果类似,可能表明SKS各向异性的来源深度较深,推测其形成机制与太平板块西向俯冲有关。长白山火山区下方180km内FVD展布与块体拼合带走向一致,反映了拼合过程对局部构造变形的影响;300km以下显示出一致的NW向特征,推断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520~620km内火山区西北方存在一个低速异常区,但方位各向异性幅值较大,整体趋势一致,初步推测与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柱关系不大,可能与滞留板块的深部脱水作用有关。3.基于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Ⅱ期的远震数据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进行了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结果显示,该区速度扰动与各向异性特征在横向上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青藏高原与周边相邻地块之间的差异分布。青藏高原东北缘下方存在深至300km左右的低速异常,推测在这一深度范围内青藏高原较之周边古老地块具有更软更热的属性。360km~420km,青藏高原下方的低速异常逐渐转变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并一直延伸至深部地幔。各向异性FVD在60~120km内与青藏地块相对于周缘地块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120~420km深度范围内,大部分区域FVD变化为NW向,与SKS结果基本一致。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速度扰动整体呈现高速特征,各向异性幅值相对较低,FVD呈E-W向,表明块体内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鄂尔多斯块体西部边缘地区存在相对较低的速度值,各向异性随深部变化显着,推测鄂尔多斯块体西边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阿拉善地块下方,结果显示,该区整体具有高速异常特征,东北部局部呈现低速特征,一直延伸到600km的深部地幔,表明阿拉善块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扬子地块下方,0~360km,整体以高速异常为主,地块内部与地块边缘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FVD分布,表明块体间相互作用对各向异性分布产生了显着影响。420km以下,块体内部呈现出低速异常,初步推测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更软的地幔物质特征或局部的高温热物质活动。

刘靖[3](2020)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块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和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拉张应力的共同作用,在其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断裂带。作为在华北新生代和现代构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块体,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块体深部结构研究一直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在该地区观测获得的高质量地震数据,对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壳幔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力学意义,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布设的461个地震台为期2年的地震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获得了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5-46s周期、分辨率高达0.3°*0.3°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2)利用获得的相速度频散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浅部存在明显的沉积层,且表现为西部厚,东部稍薄的特征。在上地壳,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西部的相对低速可能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东北缘对块体西部边界的挤压,进而产生地壳内部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有关。鄂尔多斯内部中上地壳存在明显的NE向高速异常带,推测可能与鄂尔多斯块体的基底拼合有关。鄂尔多斯中下地壳和上地幔表现为显着的高速异常,该高速异常与临汾盆地、灵石隆起地区的高速异常相连接,并一直向东延伸至太行山造山带南部,表明该区域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未遭到严重破坏。兴蒙造山带南缘中上地壳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推测与整个造山过程中,不同海陆块的拼合和物质交换,以及地壳的缩短和隆升引起中下地壳界面的剧烈起伏有关。(3)利用~710个流动地震台站的SKS资料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总体较弱,应与块体具有较大的力学强度不易变形有关。在鄂尔多斯块体西部地区各向异性比东部地区明显偏大,且快波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推测在青藏高原扩张和挤压的影响下,块体西缘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鄂尔多斯东北缘和山西断陷带北部存在一个快波偏振方向为NW-SE方向的狭窄区域,它与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低速带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对鄂尔多斯块体的NE向挤压相垂直,推测它与上地幔低速物质受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的远程效应有关。在山西断陷带中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弱各向异性区,它与鄂尔多斯东部的弱各向异性区相接,其分布范围与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的高速区相一致性,认为山西断陷带中部的岩石圈厚度和力学强度高于其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太原盆地附近EW向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自西向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受NE-SW走向拉张盆地影响,推测太原盆地下岩石圈地幔变形不大。兴蒙造山带区域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以NWW–SEE为主,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推测各向异性可能与软流圈流动有关。然而靠近阴山造山带部分的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阴山-燕山造山带走向一致,推测与兴蒙造山带南缘燕山期的构造变形残留有关。(4)利用~200个远震的SKS震相,采用切向能量最小方法,研究获得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51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壳幔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在四川盆地内部,平均延迟时间仅约为0.35 s,与其岩石圈较厚且不易变形有关。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推测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幔物质向东逃逸过程中产生的近E-W向压应力,作用在岩石圈强度相对较软的四川盆地东北部,沿右旋最大剪切方向发生了强烈变形。四川盆地西南部区域具有很强的SKS各向异性,表明该地区的岩石圈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存在近E-W向的各向异性,其快波偏振方向几乎与其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各向异性方向相垂直。我们推测该区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导致地幔物质的上涌和部分熔融,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近E-W方向的变形。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延迟时间明显小于北部,且快波偏振方向也与北部不同,不以NW-SE方向为主导。地震层析成像显示这里的岩石圈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上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和该区域复杂的构造应力致使上地幔各向异性矿物很难沿某一特定的主导方向排列。

苟涛[4](2020)在《俯冲带深部结构、变形与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活跃的汇聚板块边界,俯冲带产生了大量不同的地震现象,主要有慢地震和三种类型的普通地震,即上覆板块地震、板间地震和俯冲板片内地震。俯冲带地震如何产生,以及这些不同类型地震之间的共同孕震环境,仍未得到很好地理解。为了对俯冲带地震有更系统的认识,本文以三个地震为例,使用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研究了这些不同类型地震的相关深部变形背景以及孕震环境,即属于俯冲板片内地震的2018年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地震(7.1级),属于板间地震的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9.2级),和属于上覆板块地震的2018年北海道胆振东部地震(6.7级),同时研究了阿拉斯加地区的慢地震现象。1.为了研究俯冲板片内地震,本文获得了2018年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地震震源区的高精度三维速度模型。结果表明,主震发生在俯冲板片内部的强烈脱水区域,其震源区的泊松比值比正常板片更高。同时雅库塔特/太平洋板片平俯冲对板间变形和板内变形起着重要作用。俯冲板片内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拉张轴呈东西向,这与方位各向异性快轴方向一致,表明俯冲板片内地震不仅与板片弯曲作用有关,也与大洋板块原生构造有关。2.为了研究板间地震,本文对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震源区结构不均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初始破裂发生在显示出高Vp、高Vs和高泊松比的上覆地壳下方,而较大的同震位移发生在低Vs、高泊松比异常区域,这表明该地震的产生和破裂不仅受到上覆板块结构不均一性控制,还受到了流体影响。3.为了研究上覆板块地震,本文获得了2018年胆振东部地震震源区的高精度速度和各向异性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在北海道南部,胆振东部地震和其主要余震发生在上地幔顶部的高Vp脆性孕震区边缘。低Vs和高泊松比异常存在于震源区附近及其下方,并延伸到俯冲太平洋板片上表面,这反映的很可能是在地幔楔中上升的脱水流体。本文认为流体进入了胆振东部地震的发震断层,并诱发了主震的产生。另外,在上地幔顶部,方位各向异性快轴方向为东西向,可能反映了弧弧碰撞引起的深部地幔对流造成了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剪切。在东西方向的挤压应力场中,2018年胆振东部地震的发震断层发生了应变集中,并最终导致了主震的产生。4.本文揭示了慢地震产生与俯冲脱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上、下库克湾地区,两个长周期慢滑移事件区域在地壳和地幔楔最下部主要表现为低Vs、高泊松比特征,而在两者之间则表现为低泊松比特征。这表明它们的空间分隔很可能是由俯冲板片局部区域释放的流体引起的,同时与沿板片走向的渗透率变化有关。综上所述,本文高精度的地震波速度和各向异性三维结构模型表明,板片俯冲和其相关过程控制了俯冲带的地幔对流、构造变形和地震产生。同时本文研究揭示了俯冲板片脱水及其释放流体在俯冲带不同地震现象产生中的关键作用。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有助于理解俯冲带构造变形,并为俯冲带地震的孕震环境提供了重要启示。

韩如冰[5](2020)在《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陆块由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拼接而成,与华北陆块共同组成了中国大陆东部。在中生代,中国大陆东部经历了碰撞造山、构造体制从压缩到伸展的转换、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三大地球动力学事件。伸展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南东部,且岩浆活动与伸展盆地相伴,构成了独特的盆-岭构造体系。目前,由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依据的缺乏,其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宽频带地震阵列观测是获得地球内部精细三维结构信息的有效途径。利用流动台阵与固定台网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密集覆盖和海量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地球内部结构的成像分辨率。接收函数方法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其中P波接收函数对地壳精细结构和地幔过渡带(MTZ)的分辨率较高,S波接收函数适用于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进行深度成像。联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本文获得了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Moho面、LAB、410km间断面、660km间断面)的三维结构图像。从研究区内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204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共提取到68892条质量较高的P波接收函数记录。通过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等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大小和Moho面起伏形态。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地壳厚度平均为32km,平均泊松比大小为0.24,具有薄地壳、低泊松比的特点;2)南北重力梯度带(NSGL)以东,地壳厚度从西北往东南有变薄趋势;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较厚,平均值大于37km,华北南缘、下扬子、江南造山带地壳相对较薄(28~35km),华夏地块更薄,平均值不到30km。下扬子地块的泊松比最高,平均值大于0.26,华夏地块泊松比次之(0.22~0.27),而江南造山带泊松比最低,平均值不到0.24。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之间同步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3)研究区内存在三处地壳厚度减薄带,分别位于苏鲁造山带南缘,大致沿郯庐断裂带展布(LH1)、赣江断裂沿线(LH2)、湘中-江汉盆地一线(LH3),减薄带地壳厚度平均值小于30km。LH1的向南延伸终止于江南断裂附近,且泊松比偏大,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部分分布其中。LH2呈南西—北东走向,沿着广州—韶关—赣州—吉安—南昌一线展布,北端至江南断裂南侧(29°N),但是与LH1并不连通。LH3沿湘中-江汉系列拉张盆地展布,与LH2相交构成“V”型或“Y”型,交点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以交点为中心世界级钨矿床集中分布。从研究区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61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使用估算入射S波最佳极化方向的坐标旋转方法,提取到高质量的S波接收函数9930条。基于13条东西走向的CCP叠加剖面(22°N~34°N),并结合P波接收函数结果,联合构建了研究区具有较高横向分辨率的LAB三维图像,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的岩石圈厚度分布于55~80km之间,呈现西北厚东南薄的特征。在岩石圈整体减薄的背景上,发育局部薄弱带或独立的薄弱区,表明岩石圈减薄是不均匀的。2)NSGL东侧较其西侧岩石圈厚度减薄15km以上。扬子地块的岩石圈厚度整体大于华夏地块与江南造山带,东南沿海地区和研究区南部岩石圈厚度较小,闽西北武夷造山带局部岩石圈较厚。3)地壳厚度与岩石圈厚度都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向海)变薄,暗示两者的伸展变形是耦合的。郯庐断裂西侧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1大致对应,赣江断裂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2大致对应,进一步表明地壳与岩石圈变形呈强耦合关系。基于提取到的68892条P波接收函数记录,用H-κ方法获得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与速度比,进而修正IASP91全球模型,通过CCP叠加方法获得了MTZ三维精细结构图像,并估算了过渡带内温度与水含量的变化,结果主要揭示了:NSGL以东的研究区存在一个29°N的近东西走向MTZ结构分界,其北部以660km间断面的整体凹陷为特征,由此产生较厚的MTZ,存在两处独立的具有高速、低温和低含水量特征的异常,这两个异常似乎分别对应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俯冲滞留板片。其南部只有北东走向的窄带状410km间断面凹陷带,与之相联系的是MTZ底部(660km间断面)相对高温、富水的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中国大陆东南部存在29°N地幔结构分界线。界线以北,适用前人提出的西太平洋俯冲板片停滞于MTZ模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限定了该模型适用区域的南界为29°N,西界至NSGL附近。地壳与岩石圈厚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以及地壳减薄与岩石圈减薄位置的对应关系,都表明岩石圈内部的强耦合性。主要基于“V”型或“Y”型地壳厚度减薄带的存在,尝试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大陆西部相互作用的“平板俯冲—铲刮楔拆沉”触发“软流圈热对流”的动力学模型,来解释29°N以南,岩石圈耦合伸展、局部非线性减薄、410km间断面的局部凹陷以及MTZ底部相对富水等特征。

莘海亮[6](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彭籽壹[7](2020)在《中国中东部地区三维P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中东部地区构造复杂,一系列特殊构造和地质现象使该地区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作为我国东部最重要的多金属矿物资源基地,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研究地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深部过程及成矿岩浆形成机制争论不断。本文利用研究地区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固定台站及相关流动台站(共321个)记录到的479次远震事件,通过改进的多道互相关方法,得到了32728条P波到时数据。经检测板测试后,水平上采用1°×1°经纬度网格划分,并在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km深度处设置网格,通过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得到P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的水平切片及垂直剖面图像,其中各向异性包括方位和径向各向异性。得出相关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速度异常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下方存在着“两高一低”速度异常体,结合相关地质资料,认为浅部高速体反映了现有岩石圈,而深部则包括两个部分:上地幔底部的高速体是拆沉的岩石圈,地幔转换带中的高速体解释俯冲的太平洋板块,而上地幔中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则为上涌的含水热物质。(2)根据各向异性结构,华北板块上地幔内方位快波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与绝对板块运动方向基本一致,表示该区域各向异性成因与地幔流动有关。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下扬子板块地幔转换带内,阻挡了其下方地幔物质的上涌。与此同时,同一深度内华夏板块大片低速物质呈北北东向方位快波方向并以上升速度为主,到达上地幔后向北迁移至扬子板块,物质运移轨迹与各向异性方向基本吻合。(3)结合前人成果以及其他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推测研究地区深部动力学过程如下:三叠纪时,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发生碰撞融合,中国东部岩石圈开始增厚。中侏罗世,受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挤压控制,中国东部岩石圈继续增厚;之后扬子板块断离,岩石圈地幔破裂,岩石圈伸展减薄并且软流圈物质大量上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下扬子地区岩石圈进一步拆沉,软流圈热物质底侵下地壳后沿断裂上升至浅部成岩成矿。

朱戈[8](2020)在《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南海位于太平洋域和特提斯域这两大全球构造体系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复杂。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晚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变成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过程,是揭示大陆边缘构造反转的重要区域。研究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特征,是解决诸如新生代岩石圈张裂、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反转以及地壳高速层成因等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整理了前人关于南海北部区域的33条地震剖面数据,共计9540km,将其数字化得到3万余个地层结构数据点,插值构建出南海北部地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南海北部地壳可划分为海底面、沉积层底界、上地壳底界和莫霍面等四个界面。其中,南海北部海底面深度(水深)范围处于0-4.5 km内,靠近华南大陆一侧较浅,在中央海盆处深度达到4 km以上,总体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沉积层底界深度处于1-12 km内,也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但在西侧的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底界深度较周围更深。上地壳底界深度为4-18km,最深处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和琼东南盆地,最浅处为台西南盆地,大部分海域的上地壳深度处于8-10 km,总体趋势为东北处和西南处上地壳深度较深,中间区域较浅,但在白云陆坡北部处有部分区域上地壳深度较深。南海北部区域莫霍面深度为8-35 km,在北部陆架区域最深,在东部海盆区最浅,总体呈现出西北深、东南浅的趋势。四个界面将地壳划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三个地壳层,南海北部沉积层厚度范围为0-12 km,大部分区域内沉积层厚度小于2 km,台湾岛东侧海域最厚且达12 km,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厚度达到4-8 km,推测可能是华南大陆的沉积物通过珠江口运移至白云陆坡沉积所致。上地壳厚度范围为0-15 km,整体上为西北和西部地区厚度较大,多为8-15 km,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4 km以下。下地壳厚度的整体趋势为西北地区大,一般在14-25 km,向东南方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10 km以下,最薄处小于5 km。南海北部地壳厚度为4-35km,从西北方向(>20 km)往东南方向逐渐减薄,至在中央海盆区域小于10km。厚度大于典型洋壳(5-7 km)而小于陆壳(>35 km),体现了边缘海的地壳结构特征。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可能存在的区域为台西南盆地南侧、珠江口盆地东侧、珠江口盆地西南侧、西北次海盆西南侧和西北次海盆南侧。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高速层所在区域地壳厚度较厚,不利于上地幔橄榄岩蛇纹石化形成高速层,推测此两处高速层为南海扩张之后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而成。

华远远[9](2020)在《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俯冲带是地球表面与深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是板块构造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俯冲带内部温度异常变化剧烈,板块脱水和地幔楔对流活跃,因此往往伴随着活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这一特殊的构造环境还孕育了火山下和非火山下的低频地震。研究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对于深入理解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年龄、物理性质、岛弧岩浆作用、低频地震和俯冲带大地震的形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近四十多年来,前人使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俯冲带地区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果为识别俯冲板块形态、探讨地幔楔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岛弧火山的起源以及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极好的约束。地震波速度层析成像研究显示俯冲板块相对于周围热的地幔物质,其温度较低,表现为高波速异常。冷的板块在俯冲的过程中发生脱水反应,释放的流体降低地幔楔物质的熔点,进一步产生岛弧火山和岩浆活动。上升流体进入地壳活断层,将会降低断层面摩擦系数,诱发地震。近年来发展的地震各向异性层析成像和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也为人们认识俯冲带地区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在不同的俯冲阶段,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物理性质以及与其有关的孕震环境将会发生改变。对处于不同俯冲阶段的俯冲带进行系统的地震学成像研究,将会促进人们对俯冲模式随动力学背景变化而演化的理解。然而对不同俯冲阶段的俯冲带进行对比分析,在地震学领域甚至地球科学领域尚未出现系统性的对比研究。针对“俯冲模式和孕震环境如何随俯冲带动力学背景而演化”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将研究区域选为中亚造山带的西准噶尔古俯冲带、特提斯区域的阿尔卑斯新生代大陆深俯冲带、正处于活跃运动的环太平洋日本洋陆俯冲带地区。本文应用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层析成像方法,对三个不同类型俯冲带(古俯冲带、大陆深俯冲带以及正在活跃的洋陆俯冲带)的几何形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弧前大地震的孕震环境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获得了西准噶尔古俯冲带上地幔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西准噶尔盆地下方北东-南西走向的近垂直高速异常体代表了残留的古亚洲洋俯冲板块,但板块形态不清晰。达尔布特带分布的埃达克岩和花岗岩侵入体以及斑岩型铜金矿床等的形成均与其下方的低速异常体有关;(2)获得了阿尔卑斯大陆深俯冲带地壳和上地幔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波速度、P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径向各向异性模型。地震波速度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在中-西阿尔卑斯和东阿尔卑斯下方存在两个近垂直的高速异常体,分别代表向东南方向俯冲的欧亚板块和向北俯冲的亚得里亚板块。首次获得的三维各向异性模型为该地区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3)获得了日本北海道地区P波和S波三维地震波衰减模型和速度模型。所得到的衰减模型清晰地检测到俯冲的东北日本弧,弧前地幔楔区域存在的低Q和低速异常体可能反映了俯冲板块脱水释放的流体,其与该地区上覆板块地壳中发生的大地震发震机制紧密相关;通过系统地研究三种不同类型俯冲带(古俯冲带、大陆深俯冲以及正在活跃的洋陆俯冲带),获得了俯冲带在不同俯冲阶段所表现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特征。对于活跃的洋陆俯冲带(如日本俯冲带),其俯冲板块具有高速低衰减的特征,板块形态较为清晰,板块内部和地幔楔中各向异性的差异明显。对于大陆深俯冲带(如阿尔卑斯俯冲带),其俯冲板块形态较为清晰,但在深部板块失去继续深俯冲的动力,在深部易发生堆积。板块内部与周围地幔物质所表现出的各向异性特征可能无明显差别。对于俯冲夭折或大洋闭合后停止了俯冲作用,但仍保存在地壳上地幔中的残留俯冲带(如西准噶尔古俯冲带),残留的板块可能仍然表现为地震P波速度高异常,但是由于长时期受到周围地幔热物质的侵蚀,板块形态已不清晰。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不同时代俯冲带的板块几何形态、动力学过程以及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陈改杰[10](2020)在《中国东南地区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含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缘,是我国有色、稀有金属、稀土、铀等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南岭成矿带和武夷成矿带的深部过程和机制长期处于研究探索中,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揭露壳幔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对认识成矿带深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中国东南地区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成像研究,并探讨其构造含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主要如下:(1)基于中国东南地区187个固定台站连续波形数据的垂直分量,经过5s-50s周期的带通滤波、归一化、频谱白噪化等预处理后进行背景噪声互相关计算及叠加,然后提取出台站间的频散曲线并筛选,最后采用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并做了质量评价。(2)研究区中上地壳呈现北东--南西走向的高、低速度带相间分布,其中低速异常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断陷盆地、江西吉安凹陷和广东河源地热资源地区,而高速异常主要分布在南岭山脉和武夷山脉地区,这与地表地质构造特征基本吻合;中下地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特征,其中南岭山脉以南和武夷山脉以东表现为低速异常,其余地区表现为高速异常,这与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3)赣江断裂带在中上地壳表现为低速异常,而在中下地壳是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邵武--河源断裂带河源段在壳内表现为低速异常,这可能与该地区存在地热资源有关;而中北段在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速异常,在中下地壳表现为低速异常,说明其可能是深部物质运移的通道。政和--大浦断裂带在中下地壳表现为低速异常。上述速度异常特征表明这三条断裂带均为深大断裂。(4)南岭成矿带壳内速度分布在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在其西侧表现为高速异常,东侧表现为低速异常,该特征可能是由成岩成矿作用的剧烈程度不同引起;武夷成矿带中上地壳总体上表现为高速异常,与武夷山脉相对应,在中下地壳存在低速异常,推测可能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

二、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论文提纲范文)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历史
    1.2 中国东北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3 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走时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2.1 各向同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2 远震层析成像及波形互相关技术
    2.3 各向异性条件下的体波层析成像技术
    2.4 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数值实现
    2.5 人工设定地震的检测板检验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各向异性成像结果及分析
    3.1 东北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3.2 数据资料及预处理
    3.3 各向异性成像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4.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研究进展
    4.2 台站分布及远震数据处理
    4.3 反演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山西盆地
        1.2.4 渭河盆地
    1.3 研究现状
        1.3.1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1.3.2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1.3.3 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1.3.4 人工地震、GPS及其他方法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2.1 数据和方法
        2.1.1 数据及数据处理流程
        2.1.2 方法
    2.2 检测板测试
    2.3 相速度结果及与地震面波相速度结果对比
        2.3.1 相速度结果
        2.3.2 与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面波成像结果的对比
    2.4 讨论
        2.4.1 鄂尔多斯块体
        2.4.2 河套盆地及大同火山区
        2.4.3 山西断陷带
    2.5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相速度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结构
    3.1 方法及数据处理
        3.1.1 方法原理
        3.1.2 数据及处理方法
    3.2 不同构造区的平均1-DS波速度结构
    3.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S波速度结果
    3.4 基于S波速度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各向异性
    4.1 方法和数据
        4.1.1 方法
        4.1.2 数据
    4.2 地震各向异性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各向异性研究
    5.1 数据与方法
    5.2 青藏高原东缘各向异性结果分布图
    5.3 讨论
        5.3.1 四川盆地地震各向异性与形变研究
        5.3.2 西南地区内部分熔融对各向异性的影响
        5.3.3 松潘甘孜块体和西秦岭造山带的壳幔变形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俯冲带深部结构、变形与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俯冲带地震研究进展
        1.2.2 俯冲带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纲要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地震层析成像简介
        2.1.1 模型参数化
        2.1.2 正演计算和射线追踪
        2.1.3 反演求解
        2.1.4 分辨率和误差估计
    2.2 三维体波速度层析成像方法
        2.2.1 射线追踪
        2.2.2 偏导数计算
    2.3 远震层析成像方法
    2.4 P波速度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
第三章 俯冲带深部结构与变形
    3.1 构造背景
    3.2 数据和模型设置
    3.3 结果
        3.3.1 太平洋板片俯冲深度
        3.3.2 板片缺失带
        3.3.3 板片边缘各向异性与地幔对流
        3.3.4 板片内部各向异性与原生构造
        3.3.5 板片下方各向异性与地幔对流
    3.4 小结
第四章 俯冲板片内地震和板间大地震孕震环境
    4.1 背景
    4.2 数据和模型设置
    4.3 结果
        4.3.1 安克雷奇地震与板片脱水
        4.3.2 慢滑移事件以及局部流体作用
        4.3.3 阿拉斯加大地震与上覆板块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上覆板块地震孕震环境
    5.1 构造背景
    5.2 数据和模型设置
    5.3 结果
        5.3.1 板片脱水上升流
        5.3.2 不寻常的震源深度和地震成因
        5.3.3 各向异性与震源区应力场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俯冲带深部变形与地震成因
    6.2 板片脱水对俯冲带地震的影响
    6.3 主要研究结论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区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研究现状
        1.2.1 地壳结构(Moho面)
        1.2.2 岩石圈结构(LAB界面)
        1.2.3 地幔过渡带结构(“410”、“660”)
    1.3 研究区的构造地质概况
        1.3.1 基本地质概况
        1.3.2 区域构造演化简述
        1.3.3 华南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1.4 论文主要内容概述
        1.4.1 拟解决的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地震台阵观测与野外数据采集
    2.1 地震台阵观测
    2.2 野外数据采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收函数研究方法
    3.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3.2 接收函数的基本原理
        3.2.1 P波接收函数
        3.2.2 S波接收函数
    3.3 接收函数的研究方法
        3.3.1 H-κ叠加方法
        3.3.2 共转换点叠加(CCP)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结构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分布
    4.2 P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4.3 莫霍面结构
        4.3.1 H-κ叠加结果
        4.3.2 CCP叠加剖面结果
        4.3.3 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形态研究
    5.1 S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5.2 CCP叠加剖面结果
    5.3 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6.1 地幔过渡带结构与水含量
    6.2 研究数据与方法
        6.2.1 速度模型与CCP叠加
        6.2.2 温度与水含量的估计
    6.3 MTZ的结构特征
    6.4 MTZ的温度与水含量估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动力学探讨
    7.1 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动力学意义
    7.2 主要结论和建议
        7.2.1 主要结论
        7.2.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2.1 地震体波成像
    2.2 地震定位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3.6 结果模型验证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4.3 反演结果评价
    4.4 结果及分析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4.4.3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5.1 引言
    5.2 数据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误差分析
        5.4.2 震源分布特征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中国中东部地区三维P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方法及原理
    2.1 地震层析成像简介
    2.2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原理与方法
        2.2.1 模型参数化
        2.2.2 射线追踪
        2.2.3 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2.3 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2.3.1 研究历史与现状
        2.3.2 地球内部各向异性及成因
        2.3.3 主要研究方法
    2.4 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
第3章 数据处理
    3.1 数据来源与选取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选取
    3.2 分辨率测试
    3.3 阻尼及光滑系数测试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图像结果
        4.1.1 水平切片
        4.1.2 垂直剖面
    4.2 地质解释
        4.2.1 速度结构
        4.2.2 各向异性结构
    4.3 深部动力学过程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南海北部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
    2.1 南海的区域地质背景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球物理特征
    2.3 南海地区岩浆活动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速度结构剖面数据提取
    3.3 构建三维结构模型
第四章 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
    4.1 海底面与沉积层底界
    4.2 上地壳底界与莫霍面
    4.3 下地壳高速层的分布
第五章 讨论
    5.1 边缘海地壳结构特征
    5.2 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讨论
    5.3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变形机制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9)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1.2.2 俯冲带地区体波层析成像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体波速度层析成像方法
    2.2 P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方法
    2.3 地震波衰减层析成像方法
第三章 西准噶尔地区上地幔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反演与分析
    3.4 结果与解释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尔卑斯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情况
    4.3 P波各向同性层析成像
        4.3.1 反演与分析
        4.3.2 分辨率测试
        4.3.3 反演结果
    4.4 P波方位各向异性成像
        4.4.1 反演与分析
        4.4.2 分辨率测试
        4.4.3 反演结果
    4.5 .P波径向各向异性层析成像
        4.5.1 反演与分析
        4.5.2 反演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北海道地区地震波衰减结构研究
    5.1 地震数据
    5.2 反演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辨率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俯冲板块形态
    6.2 板块俯冲与地幔对流
    6.3 地震波衰减
    6.4 板块脱水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东南地区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3 相关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3.1 大地电磁探测
        1.3.2 体波层析成像
        1.3.3 面波层析成像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原理
    2.1 背景噪声提取经验格林函数原理
        2.1.1 模式均分理论
        2.1.2 时间反转对称理论
        2.1.3 稳相近似理论
        2.1.4 基于互相关类型的波动互易理论
    2.2 瑞雷波相速度频散提取方法原理
    2.3 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数据直接反演方法原理
第3章 研究区实际数据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重采样
        3.2.2 去均值、去趋势和去仪器响应
        3.2.3 带通滤波
        3.2.4 时域归一化
        3.2.5 频谱白化
    3.3 互相关函数计算与叠加
    3.4 相速度频散曲线测量
    3.5 相速度频散曲线质量评价
第4章 研究区相速度层析成像
    4.1 地壳初始模型构建
    4.2 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
    4.3 质量评价
        4.3.1 分辨率检测
        4.3.2 可靠性评价
    4.4 主要断裂带深部结构认识
    4.5 南岭、武夷成矿带深部结构认识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Seismic tomography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its geodynamic implicat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中国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缘体波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D]. 贾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D]. 刘靖.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俯冲带深部结构、变形与孕震环境研究[D]. 苟涛. 南京大学, 2020(12)
  • [5]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D]. 韩如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7]中国中东部地区三维P波速度及各向异性结构研究[D]. 彭籽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D]. 朱戈. 南京大学, 2020(02)
  • [9]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各向异性和衰减成像的研究[D]. 华远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10]中国东南地区地壳三维横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含义[D]. 陈改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标签:;  ;  ;  ;  ;  

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