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一、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海涛[1](2020)在《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意义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专业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尤其对于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来说,其救治一直是国内外神经外科诊疗工作的重点、难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经济负担。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TBI患者的数量最多,其中sTBI超过25%,发病率约为55-64/10万,每年可导致约1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致残,TBI的死亡率约为13/10万,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项研究结果表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是TBI的主要发病原因。自2011年酒驾入刑以来,中国大数据显示机动车引起的TBI有所减少,而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涉及的TBI明显增加。急性期顽固性颅高压是TB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开放气道、镇静、止痛、脱水药物、过度通气、亚低温冬眠疗法等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恶性高颅压,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就成为TBI救治的终极抢救措施。DC通过去除部分颅骨,使肿胀、缺血的脑组织向减压窗方向膨出,缓解恶性颅高压对颅内重要脑组织结构的损害,从而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DC的概念最早由Mareotte教授于1886年提出,1905年Cushing教授首次应用此术式治疗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颅内压增高,1977年美国Becker教授提出并首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1997年Polin教授发表双额大骨瓣开颅治疗恶性创伤性脑水肿的报道,20多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家、学者从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反对和争议到接受与应用,证明其在TBI急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15年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和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对我国TBI患者行DC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瞳孔散大情况、瞳孔对光反射性、中线移位、基底池形态、赫尔辛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硬膜下积液、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颅内感染和晚期颅骨修补术(cranioplasty,CP)等与TBI患者行DC的生存预后相关,DC后常见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迟发性颅内出血、PTH、肺部感染、脑膨出、癫痫、手术切口嵌顿、颅骨缺损综合征、颅内感染等。但在临床实际救治工作中,DC在病例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技巧、颅内压监测、预后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管理、手术疗效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不尽一致。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索研究11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与短期和长期生存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该部分研究提示PTH是DC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研究9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形成的潜在关系,分析对比研究PTH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优化PTH形成后的临床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探索研究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 12例行颅脑创伤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短期死亡和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影响入组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阈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其预测短期死亡率的预测效能。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的短期生存情况。研究结果:1.112例TBI患者行DC,男性70例(62.5%),女性42例(37.5%),平均年龄48.11±14.43岁;术前GCS评分5.24±1.97;89例(79.5%)手术在受伤24小时内完成,23例(20.5%)在受伤24小时后完成;96例(85.7%)行单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13例(11.6%)行双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3例(2.7%)行双额冠瓣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交通事故(70例,62.5%),交通事故中61.4%涉及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2.37例(33.0%)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0天内死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难以控制的脑肿胀(64.9%)和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24.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年龄(OR 1.139[95%CI 1.011-1.283];p=0.033)、入院时 D-二聚体水平(OR 1.366[95%CI 1.027-1.816];p=0.032)和术后高钠血症(OR 16.931[95%CI 1.772-161.822];p=0.014)。ROC 曲线定量分析显示评估预测短期死亡率时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的准确度分别为74.1%(阈值49.5岁)、67.0%(阈值67.4ug/ml)和77.7%;三项危险因素联合分析显示出特异性97.3%、敏感性97.3%和准确性96.4%。3.在6个月的随访期中,生存时间大于30天的75例TBI患者有48例(64.0%)结局良好,最终死亡率为45.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PTH(OR 672.702[95%CI 5.561-81370.584];p=0.008)的发生。研究结论:尽管去骨瓣减压术是TBI患者控制难治性颅高压的一种有效的终极治疗措施,但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患者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是影响TBI患者行DC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H是影响TBI患者行DC长期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DC患者的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可以评估其短期生存情况,制定准确的治疗策略来预防和控制PTH的发生与进展有助于提高其长期预后结局。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研究目的:分析研究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PTH的潜在关系,研究PTH临床精准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去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TBI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PTH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的潜在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PTH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比研究PTH的精准治疗方案和预后。研究结果:1.92例TBI患者行DC,男性56例(60.9%),女性36例(39.1%);平均年龄47.03±14.27 岁(16-76 岁);术前 GCS 评分 5.47±2.05;中线移位距离 9.78±4.50 mm(0-23.4 mm);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43例(46.7%),纵裂积液21例(22.8%),脑室扩张44例(47.8%)。2.22 例(23.9%)TBI 行 DC 后出现 PTH,形成时间为 32.4±11.7 天(15-56 天);PTH形成前15例(68.2%)出现硬膜下积液,形成时间13.0±7.3天(6-31天);PTH形成前10例(45.5%)出现纵裂积液,形成时间18.7±9.9天(1143天)。DC后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3.单因素分析显示DC的分级、中线移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切开、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脑室扩张、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与PTH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TH形成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硬膜下积液(OR 3.392[95%CI 1.259-9.137];p=0.016)的发生。4.22例PTH患者,9例(40.9%)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释放脑脊液,10例(45.5%)行 CP,5 例(22.3%)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1 例(4.5%)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手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2例(9.1%)行侧脑室外引流术(lateral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LEVD)。实施CP和/或脑积水分流术的患者(手术组)相比12例进行腰椎穿刺和/或腰大池引流和/或LEVD的患者(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预后明显好于保守组(p=0.029)。研究结论:TBI患者DC后脑积水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早期识别要发生PTH的TBI高危患者将有助于改善生存和预后。DC后发生的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的进行性增大是脑积水形成的先兆表现,硬膜下积液的出现是PTH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进展性的PTH需积极行脑积水分流手术,通过科学调压寻找最适合的阀门压力,再根据病情适时行CP;缓慢进展性的PTH可先行CP,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平衡、缓解脑积水,随访观察,再根据病情演变必要时行脑积水分流术。PTH合并颅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来控制脑积水的恶性进展,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和预后。

唐知己[2](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着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救其生命的措施。尽管I期DC挽救了很多患者生命,但术后仍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治疗面临的困境。因此I期DC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防和预测至关重要,目前仍缺乏I期DC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收集I期DC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构建两类早期预测模型:1)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2)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目的在于为TBI患者行I期DC出现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的筛查工具,使得预测模型能简单便捷地直接应用于临床。以期有助于辅助医师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更加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回顾性收集一家医院自2012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结局为术后30天内是否死亡。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因素。采用R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独立的预测因素建立多个层次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临床有效性等代表模型性能的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进一步构建预测列线图。再使用R语言调用内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内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收集另一家医院2016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调用外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外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观察结局延长至术后6个月,我们定义术后6个月内GOS评分1-2分为不良预后,通过对建模数据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同样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以及内、外部验证。最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网页模拟预测计算器。结果:(一)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30天死亡率为30.8%。瞳孔(P=0.011),硬膜下血肿(P=0.026)、环池状态(P=0.003)、术前缺氧(P=0.005)、术中低血压(P=0.003)、APTT(P=0.005)、ISS(P=0.019)是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将这些预测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利用R语言设计了三种模型,结果发现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联合预测能力最强,C统计量为0.926(95%CI,0.889-0.953),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我们根据临床应用时可能面临的不同情况,基于这三种模型构建了三个预测列线图,通过R语言调用内、外部数据,进行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发现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二)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率为45.6%。我们发现年龄(P=0.001)、GCS(P<0.001)、失血量(P=0.045)、环池状态(P<0.001)、术中低血压(P=0.001)、APTT(P=0.012)是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构建了三个预测模型,构建了预测列线图,经内、外部验证,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我们基于术后30天死亡以及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了早期预测模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结果优良。预测模型以列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可操作化展示。我们还发布了网页预测工具,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我们创建的I期DC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可以有助于引导医师,协助患者家属做出临床决策,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医疗资源,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张灿[3](2020)在《控制减压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兔急性颅高压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硬膜外球囊压迫法建立稳定的兔急性颅高压动物模型,为探讨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硬膜外球囊压迫法制作急性颅高压模型。按施予的ICP高低,将7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6mm Hg、26mm Hg、36mm Hg、38mm Hg、39mm Hg、41mm Hg和46mm Hg共7组(n=10),动态监测各组ICP变化,确定稳定的极限颅高压值。而后选择12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极限颅高压实验组与对照组(n=6),比较术后24h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程度,大体组织、影像学及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改变。结果球囊内注入(1.21±0.88)ml生理盐水后,ICP升高至38mm Hg可作为新西兰大白兔稳定的极限颅高压值,此时头颅CT扫描及大体标本显示脑组织明显受压,极限颅高压实验组较对照组脑含水量明显升高(80.79±1.49>78.75±1.10),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4.17±0.98>0.67±0.82),Bax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多(45.83±7.17>25.33±7.50),Bcl-2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29.67±6.47<54.83±1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了ICP为38mm Hg、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强的兔急性颅高压模型,为控制减压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控制减压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目的控制减压是目前新兴的、有别于传统快速减压的一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的技术,通过比较控制减压与快速减压两种不同手术模式探究控制减压术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控制减压组和快速减压组,制备急性颅高压模型后,分别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4h后压迫区脑组织脑水肿程度、动物行为学评分、及镜下皮层组织尼氏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RIP1、RIP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控制减压组和快速减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RIP1、RIP3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控制减压组明显低于快速减压组(P<0.05)。控制减压组和快速减压组尼氏体阳性细胞数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控制减压组与快速减压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减压技术可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通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脑水肿的程度,提高预后,起到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程峰[4](2019)在《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目的:探讨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TS)和甘露醇对去骨瓣减压(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术后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的控制作用及短期(两周内)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只接受一种高渗剂(3%HTS或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被录入研究。观察指标包括:(1)每日ICP负担(小时/天);(2)对单次大剂量高渗剂的反应;(3)两组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总住院天数;(4)两周内死亡率。结果:30例仅接受3%HTS治疗的患者和30例仅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进行近似匹配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可比性,HTS组每日ICP负担明显低于甘露醇组(分别为0.89±1.02小时/天:2.11±2.95小时/天;P=0.038)。HTS组单次给药后ICP降低的程度较甘露醇组更高(P=0.001)。而短期死亡率在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2,66.67%[HTS组]:1,33.33%[甘露醇组];P=0.554)。结论:DC术后TBI患者使用等渗剂量高渗剂治疗时,3%HTS的降颅压效果优于20%甘露醇。但这种优势对此亚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目的:分析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死亡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DC术后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机制、GCS评分、GCS动作评分、瞳孔反应、术前低氧经历、头部简略损伤评分(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ore of the Head region,HAIS)、收缩压水平、头颅CT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单因素分析、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用于建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数据检验模型并观察模型性能。最后,借助编程技术开发预测工具。结果:337例DC术后TBI患者中,112(33.2%)例发生短期死亡。经单因素分析、FDR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反应、Marshall CT分级、HAIS和Fg与短期死亡的发生独立相关。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的C统计值为0.930,阈值P为0.359,当P≥0.359时认为发生短期死亡的可能性大。测试集的验证结果显示MMC值为0.799,F-measure值为0.865。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DC术后TBI患者短期死亡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刘书锋[5](2019)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7例作为常规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作为标准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标准组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5d、7d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和标准组术后1d、3d、5d、7d颅内压和NIHSS均优于术前,且标准组患者颅内压和NIHSS均优于常规组(P<0.05),标准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标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显着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景周[6](2019)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重型颅脑损伤(s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外科手术仍是抢救sTBI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尽早解除占位、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sTBI的关键。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具有暴露范围广、减压充分、止血方便、利于脑疝复位、术后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等优点,已成为公认的挽救sTBI患者生命的标准术式。本文对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对sTBI的治疗效果,旨在为外科医生救治sTBI患者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sTBI患者35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02)和对照组(n=152)。实验组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炎性因子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及预后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和脏器功能,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死亡情况。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膨出分为脑膨出组(n=54)和非脑膨出组(n=300),采用统计学分析筛选术后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SE、GFAP、MBP及S-100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ean、PI及R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Qmean明显增加(P<0.01),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9)实验组患者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2)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3)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较低、术前中线移位≥1 cm、术中未行人工硬膜减张缝合、术后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与术后脑膨出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是术后脑膨出的危险性因素(OR>1)。结论(1)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更明显地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减轻sTBI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sTBI患者身体健康情况及预后情况,保护患者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2)术前GCS较低、术前中线移位≥1 cm、术中未行人工硬膜减张缝合、术后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是术后脑膨出的危险性因素,术中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可以预防术后脑膨出的发生。

苏世琼[7](2019)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颅脑损伤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时期,都属于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居全身骨折的第二位,仅次于四肢骨折,但是与四肢骨折相比,颅脑损伤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建筑业相继快速发展,而且目前存在各种的极限挑战项目,比如高空跳伞、蹦极等,这些因素对于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上升都起到推动作用。在北京1965年召开的颅脑损伤专题会上对我国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分型进行重新修订,而此次修订将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昏迷时间、是否存在阳性体征以及患者生命体征表现划分为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和重型颅脑损伤。在南京1978年召开的中华精神科学术会议上,又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上划分出特重型颅脑损伤。目前国内公认的颅脑损伤分类标准便是前面我们所讲的分类方式,其中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有以下几点:(1)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且持续昏迷时间>12小时,患者意识水平逐渐降低或者是在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2)患者在损伤后出现比较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症状。(3)患者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呼吸频率出现过快或过慢甚至是消失,患者体温出现过高或过低甚至体温会受到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脉搏以及血压同样非常不稳定,出现过高或过低。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定义:(1)患者脑原发性损伤严重,在颅脑损伤后患者持续处于昏迷状态,患者出现大脑强直表现或者是患者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损伤,或患者出现休克。(2)患者表现出晚期脑疝的症状,如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失去对光的反射,患者生命体征严重混乱,出现呼吸停止或生命不能维持,需要为患者进行持续机械通气。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因此车祸的发生量也越来越多,而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最高,所以车祸发生量与颅脑损伤死亡人数密切相关,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颅脑损伤具有很高的人口占比,死亡率在6.3/10万人。目的:格拉斯哥昏迷积分法(GCS)是由Teasdale和Jennett提出的,因为患者的昏迷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呈现正相关。对于GCS评分6-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生颅脑损伤后,患者的昏迷时间大于6小时,或者是患者颅脑损伤后意识情况在24小时内发生严重恶化,或出现再次昏迷,时间长于6小时。格拉斯哥指数评分在3-5分的患者属于特重型颅脑损伤,且患者在颅脑损伤后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只有身体的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等系统正常运行才能够保持人的正常存活。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前提是神经功能的完整。神经系统是维持患者正常内环境、呼吸、以及循环系统功能的前提。颅脑损伤又分为端脑损伤、间脑损伤和脑干损伤等,患者在发生颅脑损伤后伴随有以上几个部位的损伤一般患者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多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在损伤后,多会发生继发性脑水肿,若患者在发病后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引发脑疝,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出现呼吸暂停,以至于导致患者最终死亡。对患者治疗方案、资源分配、患者分类以及与患者家属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早期预后评估。特别是针对GCS评分患者6-8分的患者,患者能否存活,存活质量如何是目前患者家属以及神经外科医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为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就目前的分析结果得出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因素有以下几点:(1)患者发病年龄;(2)患者性别;(3)患者发病后GCS评分;(4)患者的CT图像评分分析;(5)患者发病后是否引发脑疝;(6)患者颅内出血量;(7)患者的脑挫伤范围;(8)颅内损伤后血肿的位置。但是目前临床研究多以单因素分析研究为主,我们此次研究对于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不仅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单独作用,还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分析。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而且目前的医疗水平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预后,所以我们此次研究患者不包含特重型颅脑患者,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6-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我们此次研究的数据处理,以医学统计学为基础,对于有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对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影响的因素,经过多因素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因素,要比单因素得出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方法:进行病人资料收集,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脑疝、记录患者的损伤类型,记录血肿量以及患者血肿位置,对患者进行GCS评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对于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手术方式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会后为患者进行神经营养、进行止血、脱水处理,对于患者在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对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肠外营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进行神经营养、活血化瘀等,为提高患者恢复情况可以给予患者针灸、高压氧等康复治疗。主要的病人资料搜集是通过患者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获得。对于治疗期间死亡患者,生存天数从患者发病到死亡,对于存活的患者生存时间从发病到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我们对入组168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3个月内死亡的患者除外,在随访期间共死亡35例,死亡率20.8%,而且重型颅脑损伤是患者的主要死因。在随访1-10天有25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71.4%,在随访11-20天有8例,死亡率22.9%,在随访20-30天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5.7%,在随访30天后未出现患者死亡。患者死亡人数均为重型颅脑损伤。经卡方检验对于有可能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单因素分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是否出现瞳孔散大、患者年龄、m GCS评分、血肿量、血肿位置、CT图像评分以及患者的脑挫裂伤范围等。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对于单因素分析出的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m GCS评分、是否伴有脑疝以及CT图像评分。结论:对于患者预后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有CT图像评分、脑疝以及m GCS评分。

王昊[8](2018)在《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度至重度的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学表现是不同的。为研究TBI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生理学机制,目前有几种啮齿类动物颅脑损伤的模型包括液压冲击(Fluid percussion impact,FPI)、可控皮层冲击系统(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systems,CCI)和落锤撞击模型(weight-drop models)用来模拟和研究颅脑损伤。虽然这些模型可以模拟人类TBI后的某些病理特征,但没有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可用来再现人类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本研究旨在改变以往的致伤方式,建立以气动冲击产生加速装置的一种新可分级的大鼠闭合性颅脑撞击伤(closed head impacts,CHI)模型,以模拟人类真实环境下的颅脑撞击伤后产生的颅脑及神经功能损伤。方法: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5只,平均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0.5、0.6、0.7和0.8 MPa组,每组15只。应用自制空气驱动装置产生加速度撞击大鼠头部致伤,气压范为0.5-0.8兆帕(MPa),对应的冲击力和加速度分别为:I组(0.5 Mpa):785.3±14.12牛顿(N)、5.71米/秒(m/s);II组(0.6 MPa):837.72±10.41 N、6.06 m/s;III组(0.7 MPa):857.65±11.11 N、6.25 m/s;IV组(0.8 MPa):955.6±16.35 N、6.67 m/s。致伤过程中的运动参数由力学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伤后检测死亡率、昏迷时间(翻正反射时间)、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含水量(BWC)。HE染色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理改变。结果:随缸内气压的升高,力学输出也随之升高,导致大鼠损伤程度加重。0.5、0.6、0.7和0.8 MPa组的翻正反射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CHI后24 h检测mNSS评分、BWC值和MRI定量分结果发现CHI伤后24 h时0.8 MPa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0.6和0.7 MPa组,但后两组又明显高于0.5 MPa组(P<0.05),0.6与0.7 MP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检测CHI大鼠脑内APP时发现在大脑皮层、胼胝体和脑干区域其表达增加,这也明确提示在模拟CHI后脑组织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表现。随气压的提高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造成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因此可根据给予0.5/0.6-0.7/0.8 MPa的来进行伤情分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HI大鼠模型是一种操作简便、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的模拟不同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CHI所致的损伤程度与气缸内压力改变引起的冲击速度变化呈正相关,可根据调节气压来控制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本研究为不同损伤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模型。第二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对伤情的影响目的: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目前对低压、低氧后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伤情及病理生理变化仍未有深入的了解。发生损伤后的不适当运输会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旨在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ild-to-moderate closed head injury,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并提出救治策略,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健康平原饲养的雄性SD大鼠108只,首先称量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00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体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观察大鼠致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随机分为3个不同海拔高度组[ND(Non-descending altitude)、D-4,500m(descent to 4,500m altitude)、D-3,000 m(descent to 3,000 m altitude)]进行观察,并分别对相应海拔高度下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NSS评分、体质量(body weight,BW)、脑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脑含水量与体质量的比值(BWC/BW)及颅脑核磁(MRI)检查。结果:急进高原mmCHI大鼠在致伤后6 h各海拔高度组mNSS评分减少值明显低于伤后12 h、24 h评分减少值,P<0.05;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最少,与伤后滞留于6,000m的ND组及下降海拔高度的D-4,500 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各海拔高度组脑含水量(BW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伤后计算各组脑含水量占体质量(BWC/BW)的比值发现,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BWC/BW的值高于伤后D-4,500 m组且低于滞留于海拔6,000m(ND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动态MRI检查后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伤后下D-4,500 m组的大鼠在胼胝体水肿及脑室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拔高度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结论:高海拔极限环境下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伤情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表现不同,急进高原mmCHI后可引起较严重的脑水肿和体重减轻,应予以高度高重视。在伤后应尽早改善通气、补液、缓解脑水肿,同时进行早期、阶段转运至低海拔地区治疗,避免大跨度降低海拔高度,有利于缓解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早期动态进行MRI检查可提示脑组织损伤程度,对预后判断及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目的:急进高原mmCHI后大鼠免疫应激反应及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尚未澄清。急性缺氧和颅脑损伤均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机制之一。为研究在相同致伤因素下不同低压、缺氧条件对颅脑损伤伤情影响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致伤后不同低压、缺氧状态下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急性低压、缺氧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在同海拔高度下表现的关系及炎症反应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高原颅脑损伤后早期转运对伤情变化的影响及继发性脑损伤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18只模拟海拔6,000 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致伤后按的海拔高度[6,000m(ND)、4,500 m(D-4,500 m)、3,000 m(D-3,000 m)]随机按分成三个组(n=6/组),ND组作为阳性对照。将致伤后大鼠置于低压舱内,自由饮食、水,于伤后24 h时进行头部MRI扫描后处死,取大鼠脑组织作GFAP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急性低压、缺氧状态的脑损伤后24 h,各组大鼠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及炎症因子达量明均显增多。定量分析发现,D-3,000 m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比率(45.32±4.17)显着高于D-4,500 m组(36.26±3.55),但明显低于ND组(56.88±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4,500 m和D-3,0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IL-1β/GAPDH:0.69±0.07、0.78±0.08;TNF-α/GAPDH:0.72±0.06、0.84±0.08,与ND组(IL-1β/GAPDH:1.00±0.09;TNF-α/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与D-3,000m组比较也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NF-κB phospho-p65和p65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D-4,500 m和D-3,000 m组phospho-p65和p65水平分别为:0.62±0.06、0.76±0.07;0.48±0.05、0.78±0.08,与ND组(phospho-p65/GAPDH:1.00±0.09;p65/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phospho-p65和p65的水平也显着低于D-3,000 m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量可作为一种判断急进高原mmCHI严重程度以及指导临床在伤后转运中判断伤情变化的标志物之一。低压、缺氧性颅脑损伤后NF-κB的激活参与了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有关,NF-κB的抑制或激活与不同的低压、缺氧状态有关。调节低压、缺氧状态将对减轻高原颅脑损伤后的脑继发脑性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平,金伟盛,王才木,荀凯[9](2018)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多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2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情况,对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2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术后发生颅脑感染8例,感染率为3.6%;感染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与颈项强直,临床体征为脑膜刺激征,影像学主要特点为脑室均匀性扩大;实验室指标检查方面,脑脊液呈浑浊改变,脑脊液多表现白细胞水平、糖蛋白水平升高,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单因素分析,手术时间长、多种合并症、GCS评分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置管、开放性损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是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87.5%,病死率为1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多具有明显临床特点,且具有多项复杂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应对措施。

王荣彦[10](2018)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医生评估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预后情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或第二附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外伤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瞳孔变化、中线结构移位度、颅内病变情况(出血量、出血部位)、骨瓣的大小、手术时机(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分析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恢复良好+轻度残疾)和预后不良组(重残及死亡)。结果:在收集的69例患者中,预后不良的患者有41例(59.4%)、其中死亡有20例(29.0%)、重残及植物状态有21例(30.4%),预后良好组有28例(40.9%),颅内并发症共有31例。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中: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手术时机与远期预后无相关性(P>0.05),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中线移位度、术前双侧瞳孔情况、颅内出血量、去除骨瓣的大小及有无出现颅内并发症与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具有相关性。在多因素Logistics分析中:患者术前瞳孔不等大或散大、颅内出血量及骨瓣大小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次数据分析中显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手术时机与术后的远期预后无相关性。术前GCS评分较低、术前瞳孔散大或不等大、颅内出血量大于30ml或中线移位度≥10mm的术后患者预后较差。

二、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2)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和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和统计方法
        1.5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Nomogram)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行I期DC的TBI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1.5 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综述 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致谢

(3)控制减压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兔急性颅高压模型的构建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步骤
        2.5 极限ICP值的设定
        2.6 极限ICP值设定验证
        2.7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各组120min内 ICP的变化
        3.2 各组死亡情况比较
        3.3 大体解剖及影像学检查
        3.4 实验组及对照组脑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3.5 免疫组化染色中细胞凋亡因子Bax及 Bcl-2 阳性细胞计数
    4.讨论
第二部分 控制减压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2.5 实验设计
        2.6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神经功能评分
        3.2 脑含水量
        3.3 尼氏染色
        3.4 RIP1和RIP3 蛋白的表达
        3.5 Caspase-3 蛋白表达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文献综述 控制减压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1.控制减压概念的提出
    2.控制减压手术方法
    3.控制减压手术适应症
    4.控制减压的临床研究
    5.控制减压技术的基础研究
    6.小结
    参考文献

(4)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颅脑创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高渗治疗对颅内压和短期死亡的影响
    引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内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引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颅脑创伤后颅高压的药物治疗比较
    参考文献
综述2 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筛选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组治疗方法
        1.3.2 标准组治疗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脑损伤定义
    二、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情况分析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2.1 性别
        2.2.2 年龄(患者的实际年龄,非等级年龄)
        2.2.3 GCS评分
        2.2.4 CT图像评分
        2.2.5 脑疝
        2.2.6 血肿位置
        2.2.7 血肿量
        2.2.8 脑挫裂伤范围
    2.3 治疗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分析
    2.6 结果
        2.6.1 单因素分析
        2.6.2 多因素分析
讨论
    3.1 研究结果
    3.2 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原因
    3.3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3.3.1 性别
        3.3.2 年龄
        3.3.3 mGCS评分
        3.3.4 脑疝
        3.3.5 CT图像检测
        3.3.6 颅内血肿以及脑挫裂伤范围
        3.3.7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伤情变化的观察
    3.1 材料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GFAP蛋白的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Meta分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高原颅脑创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3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10)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病例分享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D]. 蒋海涛. 山东大学, 2020(08)
  • [2]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唐知己.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3]控制减压治疗兔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颅高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 张灿.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TBI术后高渗治疗对ICP和短期死亡的影响及短期死亡预测模型的研究[D]. 程峰. 苏州大学, 2019(06)
  • [5]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J]. 刘书锋. 青岛医药卫生, 2019(03)
  • [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D]. 李景周.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分析[D]. 苏世琼. 郑州大学, 2019(07)
  • [8]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D]. 王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感染多因素分析[J]. 王平,金伟盛,王才木,荀凯. 浙江创伤外科, 2018(03)
  • [10]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D]. 王荣彦.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