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本体论构建当代美学——陈先生朱立元论实用本体美学初探

以实践本体论构建当代美学——陈先生朱立元论实用本体美学初探

一、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苏宏斌,廖雨声[1](2021)在《探寻现象学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的融合之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宏斌教授访谈》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界围绕基础理论问题所进行的种种争论,总是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二元论怪圈,即双方总是在唯心与唯物、主观与客观等问题上相互诘难,最终在基本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以致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美的本质等重大问题敬而远之,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停滞不前。针对这一方法论困境,苏宏斌教授主张从现象学当中汲取思想营养,认为现象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的深度融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学术道路。综观苏教授的学术研究,这一探寻之路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把现象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先通过胡塞尔了解现象学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再系统梳理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杜夫海纳等现象学家的思想,弄清现象学哲学的发展脉络及其方法论特征,勾勒出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运用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对文学本体论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对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克罗齐等西方美学大家的思想进行重新阐释,由此逐渐摸索出一条运用现象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道路;第三,在对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论进行吸收和改造的基础上,致力于建构自己的"直观论"美学,由此为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总体而言,这条融合之路经历了从"研究现象学"到"现象学研究"的内在演变,为中国当代学界吸收和消化西方现代思潮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张伟[2](2021)在《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对百年中国美学发展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从历史来看,百年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国美学的开创和形成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本世纪20年代是中国美学的创新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美学经历了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和本体论美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气派美学"。这三种美学研究思维范式的嬗变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百年中国美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其标志为:美学研究队伍壮大;世界美学平等对话;美学领域学派纷呈;美学问题深入展开;命题概念丰富多彩;审美文化勃然兴起;美学着述多不胜数;中马美学独树一帜;古代美学现代阐释;文艺美学中国创立;美育教育成为国策等,这些显着的成果将进一步推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回顾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美学学人百年来辛勤耕耘,守正创新,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美学历史回顾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让美学更好地走向未来。百年中国美学继承中国古代美学优秀传统,借鉴西方美学学术资源,回归感性生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建构与世界美学同步的"中国气派美学",立足于世界美学之林,进而使"中国美学世界化",应该成为我们中国美学学人头等重要的学术理想。我们进行百年中国美学思想和学术历程的回顾,其实更是一种对于中国美学创新发展的热切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属于当代中国美学学者,更多地则是来自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我们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中蕴涵着的一种必然要求。

石长平[3](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刘纲纪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思想区分了物质自然和与人类社会的两个相对的范围,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本体论。他认为当涉及到包含自然和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体时,本体只能是自然物质,而当只涉及到与自然界有别的人类社会的本体时,本体则是以自然界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类社会实践。这一观点的提出,成为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理论中国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对建构和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论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是刘纲纪在当代中国哲学与美学研究上的重大贡献。

石长平[4](2019)在《实践论美学的人学理论形态建构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深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欲求,为淡漠疏离的人际关系和信仰缺失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表明在经历了社会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的理论形态后,实践论美学在向人学美学理论形态拓殖中有了重大进展。继朱立元先生和张玉能先生之后,阎国忠教授近期对爱、信仰以及自然等问题的系统论述是这一理论形态建构趋于成熟的显明标志。这既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哲学思考,也是实践论美学在历史和内在逻辑上的必然延展,其拓展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空间,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当代转型发展。

谭诗民[5](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江飞[6](2019)在《重审新时期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文中指出在新时期中国美学史上,"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长达近30年的论争主要包括"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和"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两部分,二者共同影响甚至决定了当下中国美学的格局和发展方向。通过历史回顾和理论反思,可以发现:"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不仅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继承、批判和改造,从正反两方面共同推动了"实践美学"的多元发展,更利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资源,打破了"实践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在"美学热"退潮之后形成了"实践派""新实践派"与"后实践派"三足鼎立的复杂格局;同时,三者始终无法摆脱基本概念使用上的通约障碍,也无法规避自身的理论缺陷和思想局限,在如何理解和处理"现代性"与"中国性"的关系问题上也存在着根本差异。这场论争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只有摆脱将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旧与新(后)等相对立并以后者为尊的"非此即彼"式思维,坚持立足本土、融汇中西、多元共存、平等对话、面向现实、联系实践的立场,才可能在"实践美学"基础之上真正建立起"现代中国美学"。

赵耀[7](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叶晓阳[8](2017)在《新实践美学述论》文中研究指明新实践美学是朱立元、张玉能在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论争后摒弃实践美学的基本缺陷,结合西方美学理论资源,对其进行合乎时代的创造性发展成果,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既不丰富,也不系统,其间存在着较大的开拓空间,对新实践美学进行述论,相对补充了实践美学的历史体系研究,也有助于为中国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本文在概括论述新实践美学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简要探究新实践美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详细地梳理、分析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文献,总结概括其论争的焦点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新实践美学初期的诞生历程;考察研究了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和张玉能新实践美学建构的具体历程,着重梳理阐释朱立元和张玉能建构其美学理论的文献及其理论要义;最后,在结合评论的基础上,对董学文、章辉等人批判新实践美学的观点以及以朱立元、张玉能等人反驳的观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究其辩驳的要点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新实践美学发展的价值意义,就新实践美学理论演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同新实践美学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代表了中国当代美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终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成中国美学的重要流派。

孟凡生[9](2017)在《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尤其是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复兴。论文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西方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了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当代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审美经验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从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以来,“无利害”、“距离”和“形式”等基本意义与内涵便垄断性地统治着现代美学理论领域甚至是艺术理论领域。这一研究现状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生了些许的转变,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以及分析美学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审美经验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使得审美经验得到更为深入地阐释,同时也挑战和质疑了现代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在审美合法性上的垄断性地位。美学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则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美学思潮或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活美学等。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此外,当代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时代状况与新的美学问题——新媒介的发展为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论文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审美经验问题在美学研究中的浮现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通过梳理、分析康德美学之前关于审美经验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从而指出此阶段对美的感知的讨论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和较低的层面上进行的,它们对审美经验的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概念的界定、内涵等问题,而是关注其凭借何种手段以及如何获得此种经验等外围性的问题,并且审美经验只是被当作“美”的衍生物而没有成为界定、分析美的关键因素。紧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现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经验理论的多维深化。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出于各自的理论需求对审美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或对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进行扩充,或对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摆脱了由康德美学思想所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它们多以艺术、文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得审美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实践维度。论文还讨论了分析美学对审美经验概念的批判与质疑。分析美学将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引入美学领域,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指出了审美经验概念的含混性、模糊性及其在定义艺术上的无用,从而彻底质疑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合法性地位。由于分析美学过于强调概念界定及其清晰性,从而忽视了美学和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审美内涵和经验维度。随后,论文主要阐述了当代美学思潮是如何依据其自身的理论诉求来重新建构审美经验概念之内涵的。受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当代美学恢复了对美学的“经验”维度的关注,从而使得审美经验概念在美学中得到了再次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在环境美学中,审美经验的“参与性”或“介入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强调;舒斯特曼所倡导的“身体美学”强调了感知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生活美学在继承杜威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连续性”的强调之同时,还探讨了日常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及其产生的审美经验,并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中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行动指向性”等维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新媒介对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经验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往往被看作一种潜在的因素,加之现代美学过于关注审美主体这一维度,媒介的这种间接性影响被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和“静观”模式完全遮蔽。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媒介本身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它所承载内容或传输的信息,媒介的本体论地位成为各种理论形态的生长点。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也为重新审视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的具体内涵和层次。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美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与“互动”等维度,指出审美介入思想是从具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在审美活动最突出且强烈的时刻直接对其做出反应,它并不是去判断或规定什么是美学、艺术,而是对具体的审美现象做出恰当地描述与解释。

王维玉[10](2017)在《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及民族主体意识的复兴,从中国经验或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话语似乎在诸多学者那里都达成共识。就文艺学、美学学科而言,中国经验作为起点同样是一条值得深化与细致考量的路径。那么,中国经验、经验及审美如何链接?实际上,作为范式转换意义上的中西方美学发展趋势已有症候。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艺术经验(经由形式)、美感(经由无功利特性之彰显)的形而上提升,直至被纳入哲学体系,因审美与现实的渐趋脱离,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政治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及神话、宗教美学等经验及其形态回归视角的多重批判。而中国美学从王国维开始,就对西方美学的先验理性表示怀疑,而宗白华对传统审美经验与西方异质性的强调,朱光潜对审美经验之孤立绝缘缺陷的持续修补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泽厚以积淀范畴将康德的先验经验化,其间既有实践理论,也有传统的践行观念,及至结合杜威的“经验”建立“情本体”论,更是彰显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经验形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及巫性美学、政治美学及生活美学的兴起,尤其是王斑、骆冬青等学者将审美契入中国革命年代中现实经验,探讨情感是如何得以塑造,形象何以崇高,从精神到肉体的诸多路径,让人有很深刻的现实感、情境感与中国经验感,更是为我们的审美经验及其形态研究拓展了思路。基于上述范式转型背景,回到古希腊,“经验”本义是指一种“尝试行为”,并富含“冒险”意味。而“美”可以指一切愉悦、吸引人以及令人赞赏的事物,及“用于对说话、行为和生活等的包含肯定意义的评价”,这里的美与善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所以审美经验是指那种冒险性、尝试性且具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及其多种形态。实践与经验在此意义基本一致。沿此界定,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尝试行为,亦即一种具有创业性质的英雄行为,并呈现多种形态。因而上世纪初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很值得思考。在梁氏看来,过渡时代的混杂现实亟需或渴望英雄出现,以其勇武与智慧,走出此过渡时代,并为国民别择出“最良合宜之归属地”。以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发展历程观之,此过渡时代经由政治、经济、文化,至今似乎仍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乃过渡时代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中国美学的经验重构,我们可由英雄经验及其表现形态考察入手,从经验的理论重构与个案展开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就理论重构而言,既然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冒险的、尝试行为,而此肯定性评价,又包含美与善的双重含义,那么可基于经验及其形态的如何审美展开及正向价值的终极指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故审美经验重构就包括三个问题:经验的内涵界定,形态展开及终极指向。首先,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尝试行为,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特质及英雄实践的现实,提供了中国美学建构中经验维度重构的前提。就经验的审美展开而言,检视英雄观念变迁,我们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英雄观念承续了中西传统影响下的三种英雄形态:神性英雄、才性英雄与凡性英雄,此三类英雄形态既有历时性递变意味,也是一种互渗性的空间化并存。神性英雄主要在革命年代以“人的神化”为核心观念所导致的革命宣传力量,应该说对革命年代的人心激发、氛围营造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到建国后大跃进尤其是文革时期领袖崇拜,却走向了极端,给社会带来极大混乱,对国人造成极大伤害。凡性英雄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存情感依托方面,传统人伦世情的坚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仍然起着极大的作用。才性英雄则主要在知识分子和文化思考者那里体现得明显,如何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经由实践而达自由之境,值得反思。就价值指向而言,鬼神和宗教信仰的情感与想象寄托,人伦世情的家园感依偎,践行中渐达的自由,乃是当下人们生存的三种价值指向。其次就个案展开而言,新门神画在人的神化观念及现代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以工农兵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新门神画,其间彰显出神道设教及其情感激发、信仰催生的审美因素,对革命胜利有促进作用,建国后到达非理性的极端,对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新时期以来商人与金刚为主角的门神画,则反映了拜物教的新样态,显示出从神道设教、商品拜物教到虚构形象之际对准宗教式自由的渴望。凡性英雄在贾樟柯电影中有所表现:改革初期物质匮乏但坚守道德的底层民众,改革深入时期面对体制应对出现的将传统情义与物质利益获取有效结合的时代新人,再到近年来面对社会不公等具有传统侠义传统及家园伦理观念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凡性英雄的多重面相。“千年英雄”苏东坡事件源于世纪之交法国《世界报》的选评,基于不同立场,《世界报》的文人英雄、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快乐天才及我们才性英雄的不同定位,展示出近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对英雄苏轼的不同理解,然而也许才性英雄的解读,才是基于近代以来英雄现实与传统互动的合宜阐发。总之,论文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英雄及其经验的审美演绎,对经验之冒险、尝试行为的强调,及其间审美展开及价值指向之多重形态的观照,力求做出较有新意的阐发,对中国美学经验维度进行了贴合现实的重构,旨在以中国经验尤其是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为研究视角,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提供参照。

二、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2)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形成
    (一)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嬗变
    (一)认识论美学开创了百年中国美学新格局
    (二)实践论美学推动百年中国美学走向新阶段
    (三)本体论美学成为百年中国美学主要学说理论的共同走向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
    (一)美学研究队伍壮大
    (二)世界美学平等对话
    (三)美学领域学派纷呈
    (四)美学问题深入展开
        1.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凸显
        2.审美时间哲学和空间美学相应而生
        3.“本质论”的消退与“本体论”的登场
    (五)命题概念丰富多彩
        1.“美在意象”
        2.“新感性价值本体”论
        3.“体验美学”
        4.“中国在场美学”
        5.“认知美学”(审美认知模块论)
        6.“休闲美学”
        7.“乐感美学”
        8.“别现代主义美学”
        9.“类美学”
        1 0.“新技术美学”
    (六)审美文化勃然兴起
    (七)美学着述多不胜数
    (八)中马美学独树一帜
    (九)古代美学现代阐释
    (十)文艺美学中国创立
    (十一)美育教育成为国策
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多种形态
二、刘纲纪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
三、自然本体和实践本体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本体论的哲学美学意义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一、批判与建构
        二、探索与争鸣
        三、反思与积淀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论”的考辨
        二、“存在论”的得失
        三、“后实践”的困境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建构
        二、理论价值
        三、理论争鸣
        四、理论局限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的提出
        二、理论的争鸣
        三、论争的缺失
        四、学理反思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一、核心分歧
        二、浅表平移
        三、一体两面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一、译介与评析
        二、质疑与支持
        三、影响与变异
        四、收获与缺失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一、论争现场
        二、理论收获
        三、路径更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一、建构与争鸣
        二、价值与意义
        三、缺失与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8)新实践美学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实践美学的生成语境
    (一)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
    (二) 新实践美学的诞生
二、新实践美学的理论建构
    (一) 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
    (二)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
三、新实践美学的理论论争
    (一) 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二)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 审美经验问题概述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特点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第一章 审美经验概念的演变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
    第一节 审美经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一、审美经验的雏形:对“美”的感知
        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第二节 审美静观的确立与发展
        一、“鉴赏判断”的界定
        二、鉴赏判断与审美经验的静观内涵
        三、审美经验的过度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多元阐释与突破
    第一节 杜威与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改造
        一、杜威对“经验”的改造
        二、以“经验”为内核的艺术哲学
        三、从“一个经验”到审美经验
        四、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维度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现象学阐发
        一、现象学美学的方法革新
        二、意向性理论与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
        三、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审美经验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接受美学分析
        一、“审美经验”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接受美学的取向:交流之维
        三、审美经验的基本范畴
        四、理解的历史性与“历史的审美经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析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沉寂
    第一节 分析美学的方法与模式
        一、分析美学的方法
        二、“治疗性”:作为“语言分析”的美学
    第二节 审美经验概念的消解与建构
        一、审美经验的批判与消解
        二、审美经验的澄清与建构
        三、“统一性”:“审美经验”之辩的核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建构及复兴
    第一节 环境美学与作为“场”的审美经验
        一、环境美学与自然的鉴赏
        二、作为美学挑战的“环境”
        三、审美经验的参与性内涵
    第二节 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功能”维度
        一、审美经验的来源:从艺术到日常生活
        二、审美性:日常经验中被忽视的维度
        三、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新维度
    第三节 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感性”回归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与复兴
        二、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审美经验的重构策略
        三、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身体介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审美经验探析
    第一节 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一、“新媒介”界说
        二、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第二节 新媒介与审美感知的重塑:以虚拟现实(VR)为例
        一、虚拟现实与感知体验的扩展
        二、从“虚拟”到“现实”
        三、“临场感”:虚拟现实中的真实体验
    第三节 虚拟现实(VR)与审美经验的变革
        一、虚拟现实与审美经验的再次突显
        二、虚拟现实与美学的“感性”还原
        三、审美经验的新内涵:“代入”“临场”与“交互”
        四、审美经验的新范式:“浸蕴”(Immersion)
    本章小结
结语:“介入”之维的遮蔽与突显
    一、当代艺术的“介入”之维
    二、当代美学与“介入”之维的突显
    三、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美学:经验扬抑与当代回归
    第一节 西方美学:经验浮沉与范式转换
        一、艺术、美感与哲学:经验的形上提升
        二、现代反思:经验的现实回归
    第二节 中国美学:西学调试与经验坚守
        一、经验坚守:西学影响及三种应对
        二、实践美学:经验维度的突显
        三、后现代及审美经验拓展
第二章 经验的理论重构:英雄形态与审美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三重基点
        一、基于经验的审美
        二、基于中国经验的审美
        三、基于中国英雄经验及形态的审美
    第二节 过渡时代:英雄观念与时代情状
        一、中西英雄观念及其形态流变
        二、文化的发现:变局、创局与过渡时代
        三、理性的反拨:现代、后现代与反现代
    第三节 阶段突显:英雄形态与审美
        一、神性英雄的激情与迷狂
        二、凡性英雄的人情之美
        三、才性英雄的超越与自由
    第四节 英雄形态的价值指向:经验与终极
        一、经验与先验:英雄、圣贤与宗教
        二、经验的终极:三种指向
第三章 经验的个案呈现:多重形态
    第一节 神性英雄:鬼神、宗教中的政治、信仰与自由
        一、门神画与神性观念:传统与现代
        二、战士门神画:神道设教与政治叙事
        三、商人与金刚门神画:拜物中的虚拟与真实
    第二节 凡性英雄:情义与欲望
        一、物质缺失与底层尊严
        二、体制应对与时代新人
        三、精神缺失与情义传统
    第三节 才性英雄:自由与境界
        一、文人英雄:西方视角下的笔墨自由
        二、快乐天才:现代反思下的“近情”与尊严
        三、才性英雄:当下语境下的经验与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探寻现象学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的融合之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苏宏斌教授访谈[J]. 苏宏斌,廖雨声. 社会科学家, 2021(07)
  • [2]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J]. 张伟. 艺术百家, 2021(01)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J]. 石长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3)
  • [4]实践论美学的人学理论形态建构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J]. 石长平.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9(02)
  • [5]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重审新时期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J]. 江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8]新实践美学述论[D]. 叶晓阳.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9]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D]. 孟凡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10]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D]. 王维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以实践本体论构建当代美学——陈先生朱立元论实用本体美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