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数字和公式的发音(英文)

一些数字和公式的发音(英文)

一、一些数字和公式的读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毛晓倩[1](2021)在《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赛事的兴起。“汉语桥”比赛作为汉语赛事,其试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研究是针对第十七、十八届的决赛试题进行的,探究了该比赛近两年来决赛试题的命题发展态势,结合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统计法,对两届的决赛试题的内容及其特点、题型及其特点、答题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并综合分析,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总结了相关启示。全文有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概述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包括比赛的目的和意义、发展历程、比赛机制和试题简介。第三部分把两届决赛试题分为汉语知识、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和情景表演。这部分是对试题内容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还把试题题型按照主观题和客观题分类,对试题题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了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其中,有给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带来的启示。全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第五部分,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本研究在对两届比赛试题的内容及其特点、题型及其特点、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有: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内容选择;在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借鉴“汉语桥”试题的内容和题型进行创新;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开拓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汉语桥”的比赛试题值得反复的学习与推敲,借鉴试题的内容和题型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王恺龙[2](2021)在《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课程是来华留学生预科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华预科留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理工类、医学类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和保障。研究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育,对于提高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量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质性研究方法(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从数学能力、数学语言、数学学习情况、数学教材以及数学教学情况等方面对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展开全面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阐释和归因;最后,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针对以上内容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共分为四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课程体系和定位、课时安排、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各方面介绍预科数学教育的现状;同时,在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语言、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构研究框架,界定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并确定研究问题。第二章对应本研究的调查设计阶段。根据研究框架确定的调查内容,本研究调查分为五项:第一,结合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预科数学教学大纲》编制数学能力测试题1 1份,分别测试来华预科留学生的三项数学能力,即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数学计算能力以及直观想象能力。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全面具体,并按照难度进行了分层级处理。第二,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根据数学语言的性质,我们将数学语言分为数学专用汉语(即自然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即符号语言)两种,从数学内容(包括数字、代数式、运算指令、度量单位)的汉语读法、数学词汇的选择、语序的辨析、句意理解、数学词汇的联想、两种数学语言的转化等方面检测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第三,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课堂表现、学习习惯、解题策略、数学考试、学习动机、数学观、问题解决、数学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习投入等维度设计学情调查。第四,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材调查。在参考教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从教材语言、教材内容、教材练习、教材使用、意见建议等方面设计出预科数学教材调查问卷;第五,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结合预科数学课堂实际,编制预科数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师生互动交流、作业安排和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等维度。第三章对测试结果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辅助研究。首先是数学能力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来华预科留学生在数学基本概念方面存在理解不够透彻、相近概念难以辨析、变式题目无从下手、答题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数学计算方面出现算理和计算术语含义理解不清(带分数、科学计数法、系数)、符号判断错误(经常忽略负号)、计算方法和策略欠佳(缺少简化计算的能力,计算工具使用不当)、计算完整性和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在直观想象能力检测中我们发现,来华预科留学生的几何感知能力和观察水平还有待提高,几何思维不够严密,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的几何推断;在图形处理时容易忽略细节和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没有掌握几何概念的本质,数形结合能力和几何技能也存在问题。其次是关于数学语言的测试结果。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专用汉语突出表现在:①较大数字难以读出,繁分数和对数只掌握部分读法;②不熟悉运算结果相关的词汇,无法正确分辨相近的运算指令词;③部分数学词语出现遗忘和混淆,词汇联想时过于关注图片表层,未涉及核心意义,也产生了一些临时生造的不规范词语;④面对较复杂的数学语句时,基本上无法将打乱后的词汇还原到正常语序。数学符号方面问题主要是:①忽略公式中的限制条件;③公式书写时的符号问题仍然突出。第三是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表明:①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求知意愿强烈,并且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②学生比较注重数学题目的最终结果。同时,在预习环节上存在比较大的缺失,没有及时进行错题整理和错因分析;③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学生对计算器还有比较强的依赖性。解答选择题时,新生更倾向于直接根据题干信息解题,老生更倾向于观察题目中的选项,并使用解题技巧;④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考试存在焦虑感,比较在意考试结果;⑤学习动机以“应对预科结业考试”和“为高等数学课做准备”两项为主,从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特征;⑥学生对数学学科内容存在片面认识。绝大多数学生将数学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的程度,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难题;⑦学生基本没有掌握电脑绘制函数图象的技能,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也很少接触数学学习软件;⑧学生在数学课程上投入的学习的时间较少。第四是教学情况调查结果。预科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部分学生的发言机会没有得到保证,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并未做到全面覆盖;②课后练习题过于统一,较少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过于依赖教材和课件,题目来源单一;③在数学知识的选取和数学语言的教学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教学内容以结业考试为主导,目的性比较明显,对数学语言教学的关注度还不够;④教学形式仍较为传统,以直接纠错为主,很少划分小组开展教学,教学风格较为稳定。对于预科数学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倾向于教师讲授,同时辅以随堂练习的模式,同时,对于分组学习、课下学习课上提问的新型课堂,学生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最后是对预科数学教材的调查统计。学生普遍认为教材语言较难,存在阅读障碍。课后练习难度也偏大,学生表示应增加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解析模块,以便了解解题过程,核对答案。教材内容方面,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来源。教材使用使用率不高,教材主要用于查找数学公式、定义,以及查看例题的解答过程。学生在教材的趣味性、练习题答案解析、概念公式来源和过程、说明性内容上给出了教材建议。第四章就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有必要实施过程性教学,以深入揭示数学概念、公式的生成过程,提升学生参与感。这部分通过教学设计(分式方程及其解法、对数的运算性质)展示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讲解方法。其次,针对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出现的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对于预科数学教材,主要从数学知识讲解、例题和习题的设置、数学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改进。具体包括:①改变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强化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作用;注重概念引入时的自然性,结合学生特点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数学知识;强调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部分内容需要搭配图象和图形;②增强例题的示范性,突出方法和思路;③加强课后练习与例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丰富练习形式,凸显练习梯度;④留出动手操作空间,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对于预科数学教学,提出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通过设计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更新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同样以教学设计的方式呈现,在对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预科数学翻转课堂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和活动安排。

萨仁高娃[3](2021)在《蒙古语发音词典建设及其语音识别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蒙古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口语音位和字符之间有对应的关系。传统蒙古文,自创制以后其文字系统本身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而蒙古口语本身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蒙古书面语与口语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长元音和复合元音的书面字符组合及其读音对应关系、书面词末尾的大部分短元音在口语中的脱落、口语中的辅音结合构成复辅音而引起音节数的变化、元音和谐律、附加成分的口语读音与位于其前面的词末尾音节读音之间的变化等。解决这些差异也是蒙古语语音识别的一个难点问题。研制面向语音识别的发音词典是解决上述差异的有效途径。一、蒙古语的发音词典包含书面蒙古语词和其读音标注平行对,用于语音识别和合成等言语工程。依靠语言学家人工构造发音词典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如何自动构造蒙古语单词读音标注而研制发音词典是本研究的主要部分。研制发音词典时需要解决字素和音素转换(G2P conversion)问题,即从词的书面形式序列对应转换为词的读音音素序列。在低资源的情况下,本研究中提出了基于规则和决策树相结合的研制发音词典的方法。二、为了建立研制发音词典的规则,进一步研究了蒙古文字符与口语音位对应关系、书面语与口语词之间的音节对应关系、蒙古语口语元音和谐律、影响研制发音词典的词汇和词法因素。结合蒙古语口语元音和谐律,重点关注书面相邻两个音节,从前面音节中的元音和辅音读音怎么影响后面音节中的元音字符读音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列出了规则;针对形成复辅音时可能产生的不同情况即音节中的元音前移、脱落、不脱落也不前移,扩展了原传统语法知识中的前列辅音和后列辅音的二元分析方法,提出了首音节元音、前音节、当前音节、词中和词末等从多个角度研究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三、为了采用决策树算法提出了蒙古语长短元音的特征分类标签、蒙古语扩展的长元音化结构的分类特征向量、非词首音节中的单个元音字符分类特征向量、首音节元音特征向量。其中,提出扩展的长元音化结构的分类特征向量的目的是处理传统语法知识中的长元音和复合元音现象。提出首音节元音特征向量的目的是处理传统语法知识中的词首音节的元音字符的读音变化现象。提出非词首音节中的单个元音字符分类特征向量的目的是处理传统语法知识中的非词首音节的元音字符的读音变化现象。先通过决策树算法分别局部处理了词首音节的元音字符读音变化、长元音和复合元音对应的字符组合的读音、非词首音节中的单个元音字符的读音变化。然后再使用新提出的基于多元数据的规则去处理音节数的变化、复辅音的结合和元音的和谐问题。四、对于带附加成分的词条,根据附加成分读音变化方面的传统语法知识,也总结了规则。具体地,带附加成分的词分两次读音转换,先转换不带附加成分的词和附加成分的读音,然后根据附加成分读音变化规则,连接词的读音和附加成分的读音。五、使用基于规则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字素和音素转换方法对《蒙汉词典》的26348个词进行比对测试并改进,为发音词典建设提供了自动化程序。目前,通过该字素和音素转换程序针对《蒙汉词典》的26348个词进行比对的结果是21121个词得到了正确的读音转换,词读音转换正确率达到了80.16%。六、参照开源语音识别Kaldi工具包的发音词典的建设要求,对5600个句子的文本进行切词,并使用上一步得到的基于规则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字素和音素转换程序,得到了10415个词的书写与读音标注平行对;然后在开源语音识别Kaldi工具环境下,搭建了语音识别系统。其中语言模型采用SRILM工具包构建了语言模型,声学模型分别使用了子空间高斯混合模型SGMM-HMM和DNNHMM声学模型并做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资源的情况下,子空间高斯混合模型SGMM-HMM声学模型优于DNN-HMM声学模型。

袁一丹[4](2021)在《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1918—1949)》文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围绕汉字问题的种种争论,一般置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下。事实上长期关注汉字问题的,不只是文学革命、国语运动的倡导者或语言文字学家,还有一批心理学出身的留美学者,他们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最早用科学方法研究汉字问题的实验者。因处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外,心理学家与汉字问题的密切关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仅在学科史的脉络中被提及。心理学家将汉字问题带入实验室中,不仅扩大了汉字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还或明或暗地质疑汉字革命的基本前提,试图把汉字存废之争拉回起点,重新理解汉字的特殊性。就汉字问题而言,既要关注心理学家的技术,更需探究心理学家的心理。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不是作为学科史的子话题,而是作为一个被遮蔽的思想史命题提出的。需要追问为何心理学家对汉字问题的深入研究未能进入公众视野,进而改变汉字改革的进程。科学与主义的缝隙,及与惯习之间的张力,是理解其思想史意义的一条线索。

李森[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日常生活中人类通过视觉、听觉等高级感知能力来接收信息,经过大脑的高效处理就可以转换为可以理解的信息。计算机存储和运算的能力惊人,但是并不能像人类一样直接理解接收到的视频、音频信息,而语音是生活中最常见且有效的沟通方式。人们开发出了语音识别技术,目的是让计算机可以“思考”人们所说的话,并将其变换为抽象等级较高的文字符号。得益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深度学习的应用,目前干净语音的识别效果已经达到并超过了人类水平,在外围干扰条件下,转录误识率会激增,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是该项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本文探索了噪声环境下的语音鲁棒性识别方案,研究了结合语音增强模型的鲁棒性语音识别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学习带噪语音到转录文本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升语音转录的准确率和模型的抗噪性,并将其应用到了项目中。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语音增强算法,探索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相位信息损失严重的问题,采用端到端的思路对时域音频信号建模,使用UNet结构框架充分挖掘信号结构信息,通过堆叠多尺度的Block从不同视野挖掘高维特征的局部信息,将评估指标融合到训练过程中得到更加清晰的语音。(2)研究语音识声学建模方法,使用多层堆叠的CBRD单元来构建语音识别的声学模型,有效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升模型的训练速度,方便声学模型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语言模型确定文字逻辑上的前后关系,以此来修正语音识别转录的结果,使模型的转录结果更符合逻辑。(3)论文采用融合增强模型和识别模型的方案,基于已经训练好的增强和识别模型在带噪语音数据集上做迁移学习与联合训练,使得神经网络基于已有的权重做适应性调整,最大化两个模型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提升语音识别系统在噪声条件下的识别准确率和噪声鲁棒性。(4)研究民航机坪管制任务中陆空通话指令的鲁棒性识别,根据陆空通话标准构建特殊发音映射关系,实现对陆空通话指令的有效识别;为了更好的实现算法的成果转化和可视化展示,开发了适配的原型系统。

宋佳[6](2021)在《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教科书是国家教育发展质量与水平的直观反映,是教授课程、传播知识、承载教学理念的重要文本。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有国际视野,其基础教育成果显着,香港学生自1995年以来参加TIMSS与PISA测试成绩优异。因此研究大陆与香港数学教科书的异同,通过交流与碰撞,对两地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数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本研究以两地课程指导文件为基准,以两地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大陆人教版《数学A版(2019)》与香港牛津版《New Century Mathematics(Second Press)2014》为研究对象。在集合与逻辑、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领域中,分别从内容分布、广度与深度、呈现方式及数学文化等五维度进行比较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首先统计了两版教科书在章、节和页数的内容分布情况,两版教科书的知识点数量及其呈现方式,用模型方法分别计算出内容广度与深度,再选取重点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其次,从教科书整体、章和节三层次对二者的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进行比较。再次,从内容分布、主题分类、栏目设置、运用形式及表达方式等六个维度比较两版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最后,利用SPSS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内容分布:两版教科书的内容分布趋势均可用“大杂居,小聚居”来形容,即四个领域交叉分布于每本书,但在一本书中属于同一领域的章节是顺次编排的。2.人教版整体内容的相对广度与相对深度均大于牛津版,即人教版“广而深”,牛津版“窄而浅”。3.呈现方式:人教版注重例题分析功能、问题链驱动教学、强调数学核心素养、倡导探索课外信息技术软件、通过思维导图训练梳理能力。牛津版强调例题示范功能、善用反例教学、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通过表格整理渗透对比思维与归纳能力。4.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总量,牛津版远多于人教版。两版数学文化在主题分类与栏目设置的分布趋势类似。人教版对数学文化的整体运用水平高于牛津版。两版对数学文化的表达形式相似,均以文字表述为主。两版教科书各具鲜明的编写特色。人教版: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2.注重数学史的融入。3.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与建模能力。牛津版:1.分册可拆卸,便于弹性使用教科书。2.兼顾差异性,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3.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终身学习意识。4.重视应用,渗透STEM教育思想。5.重视反例及归纳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1.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2.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3.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4.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5.提高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6.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吴宝祥[7](2020)在《问句的逻辑语义探析》文中提出经典逻辑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命题,传统上,它主要与自然语言表达中的陈述句相对应。然而陈述句不是唯一的自然语言句式,现实生活中,问句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句式之一。论文通过一些实例说明,问句不仅能影响语境的信息内容,而且,不同的问句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恒常的联系。这表明,如果我们能为问句提供一种语义解释,能在一致的框架下同时处理陈述句和问句,会大大增强逻辑的表达能力。基于此,本论文以问句的语义为主题,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有过重要影响的问句语义理论,这很好地弥补了国内研究的不足。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此领域的研究几等于停步,而我们的研究很好地拉近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使得我们对此主题的研究迈进了前沿领域。论文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探究语义可以很好地解决两个疑难:一是它能统一陈述句与疑问句;二是它能很好地满足一些逻辑运算。尽管如此,我们在某些议题上与它有着不一样的观点,一是对语境更新的理解,二是对自然语言问句翻译成逻辑语言的处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论文被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明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综述了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包括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突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最后勾勒了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讨论了一些基础概念,包括一些与问题相关的术语、问题的分类、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联系,以及一些基础原则和限制。第三章涉及众多与问句相关的语义分析方法,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近十年,包括答案集方法、划分语义、探究语义、结构化方法、指令认知方法、主题请求方法、探询问句模型和推理问句逻辑。第四章较为深入地讨论了探究语义。作为一种新的语义框架,它试图统一地形式化命题和问题,以及蕴涵关系、语境信息和语境更新等内容。第五章列举了很多语言实例,用以表明探究语义可以刻画自然语言中的问句。既有英文的例子,也有中文的例子,说明它具有跨语言性。章节最后也展示了为一阶语言提供探究语义解释的方法。第六章是论文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的工作。

朱雯瑛[8](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陈雨杭[9](2020)在《精力分配模式视角下的《超级工程3》汉英模拟交传误译成因与应对策略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实践报告以精力分配模式理论为视角,选取纪录片《超级工程3》中《能量来源》和《交通网络》两集为模拟交传语料,通过对汉英模拟交传案例的分析,探讨精力分配模式下的语句误译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案例分析表明,语句误译类型主要是:专业术语辨析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语境信息添补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数字信息的低相关性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专业术语辨析导致的误译成因主要为:专业术语听力辨析受限,无法进行信息预判;语境信息缺省导致的误译成因为:语境信息添补受限,语义表达不连贯;数字信息的低相关性导致的误译成因主要为:数字表述理解受限,数字转换不准确。针对专业术语听力辨析受限、无法进行信息预判的误译成因,提出基于语言生成精力策略的顺句驱动法和信息预判法作为应对策略;针对语境信息添补受限、语义表达不连贯的误译成因,提出基于协调精力策略的信息重组法和口语化表达法作为应对策略;针对数字表述理解受限、数字转换不准确的误译成因,提出基于笔记精力策略的数位同记法和缩写进位制法作为应对策略。案例分析及翻译实践总结表明,精力分配模式对于交替传译误译成因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所选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王雨[10](2020)在《易作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易作霖的论着、收录易作霖教育思想的专着和相关研究论文为依据,对易作霖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挖掘易作霖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其对现今语文教育的启示,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位语文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从中获得启迪,更希望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深化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三章。论文主体部分概述如下:第一章论述了易作霖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通过分析易作霖生活的社会时代、家庭环境和自身经历,发现他的父亲和家风对其职业选择和性格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时代文化浪潮、学制改革、语文学科的创建有着密切关联。其教育教学实践及同时代一批文化教育精英,对其教育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第二章论述了易作霖的教研实践。他在国语研究工作中主张教授注音字母,用来统一国音并普及教育;他力求从矛盾现象中探寻语法规则,并将语法知识形成图解;他支持汉字改革,但坚决保留汉字。他还积极从事教材编辑工作,编写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用书,首创看图学读音教学法,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十分超前。第三章揭示了易作霖在语文教研实践过程中秉持的语言本位观,对现代语文教学仍有重要启发。当今语文课程要建立专业性标准,需要教材编写者、语文教师和学生树立语言本位观,通力合作,牢牢抓住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文教材的基本,教材要构建语言核心知识体系,设计可操作性的语言活动;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性体现,教师要深入钻研语言本体性知识,将大学知识中小学化;语言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法宝,学生要系统精细地学习语言核心知识,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能力。最后结语概括了易作霖一生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观念,总结了易作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现存部分问题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再次强调了语文的本真在语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做一个研究型的专业的语文教师。

二、一些数字和公式的读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些数字和公式的读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概述
    2.1 “汉语桥”比赛目的和意义
    2.2 “汉语桥”比赛发展历程
    2.3 “汉语桥”比赛机制
    2.4 “汉语桥”比赛试题简介
        2.4.1 汉语知识试题简介
        2.4.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简介
        2.4.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简介
        2.4.4 情景表演试题简介
第3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
    3.1 试题内容及特点研究
        3.1.1 汉语知识试题
        3.1.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
        3.1.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
        3.1.4 情景表演试题
    3.2 试题题型及特点研究
        3.2.1 主观题
        3.2.2 客观题
    3.3 答题情况研究
        3.3.1 汉语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2 中国国情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3 中国文化知识试题答题情况
        3.3.4 情景表演试题答题情况
第4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对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4.1 课堂教学内容方面的启示
        4.1.1 语言要素教学内容
        4.1.2 中国国情教学内容
        4.1.3 中国文化教学内容
    4.2 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的启示
        4.2.1 语言要素教学形式和方法
        4.2.2 中国国情教学形式和方法
        4.2.3 中国文化教学形式和方法
    4.3 第二课堂实践方面的启示
        4.3.1 语言要素第二课堂
        4.3.2 中国国情第二课堂
        4.3.3 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两届比赛试题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来华预科留学生预科数学教育现状
        1.5.2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研究综述
        1.5.2.1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内涵研究
        1.5.2.2 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测评研究
        1.5.3 关于数学语言的研究综述
        1.5.4 关于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第二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2.1 调查一: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内容
        2.1.4 调查设计
        2.1.4.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题(试题1——试题11)的设计
        2.1.4.2 数学计算题(1—3)的设计
        2.1.4.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题的设计
    2.2 调查二: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
        2.2.1 调查的必要性
        2.2.2 调查设计与实施
    2.3 调查三: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2.4 调查四: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
    2.5 调查五: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材调查
        2.5.1 调查的必要性
        2.5.2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三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调查分析
    3.1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结论及分析
        3.1.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调查结论
        3.1.2 数学计算能力调查结论
        3.1.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调查结论
    3.2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结论
        3.2.1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专用汉语调查结论
        3.2.2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符号语言调查结论
    3.3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3.3.1 课堂表现
        3.3.2 学习习惯
        3.3.3 解题策略
        3.3.4 数学考试
        3.3.5 学习动机
        3.3.6 数学观
        3.3.7 问题解决
        3.3.8 数学信息技术能力
        3.3.9 学习投入
    3.4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结论
        3.4.1 师生互动交流
        3.4.2 作业安排和处理
        3.4.3 教学内容
        3.4.4 教学方法
        3.4.5 教学风格
    3.5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材调查结论
        3.5.1 教材语言
        3.5.2 教材内容
        3.5.3 教材练习
        3.5.4 教材使用
        3.5.5 教材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对策及建议
    4.1 提升数学基本概念感知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4.1.1 过程性教学的含义及其与预科数学教学的关系
        4.1.2 预科数学过程性教学设计
    4.2 提升数学思维严谨性和灵活性的对策及建议
        4.2.1 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及其特点
        4.2.2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
    4.3 改进数学教材编写方式的对策及建议
        4.3.1 改变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强化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作用
        4.3.2 增强例题的示范性,突出方法和思路
        4.3.3 加强课后练习与例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丰富练习形式,凸显练习梯度
        4.3.4 留出动手操作空间,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
    4.4 转变教学思路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4.4.1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含义及其背景
        4.4.2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4.4.3 翻转课堂在预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结语
附录
    调查一: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测试题
        A.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题
        B. 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C.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题
    调查二: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
        A.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测试题(1)
        B.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测试题(2)
    调查三: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四: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五: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材调查问卷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数据
        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结果
        A. 集合测试题作答情况
        B. 不等式测试题作答情况
        C. 映射与函数测试题作答情况
        D. 三角函数(1)测试题作答情况
        E. 三角函数(2)测试题作答情况
        F. 数列测试题作答情况
        G. 直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H. 圆测试题作答情况
        I. 椭圆测试题作答情况
        J. 双曲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K. 抛物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2. 数学计算能力测试结果
        A. 数学计算题(1)作答情况
        B. 数学计算题(2)作答情况
        C. 数学计算题(3)作答情况
        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蒙古语发音词典建设及其语音识别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蒙古语字素和音素转换与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蒙古书面语与口语词之间语音对应关系
    2.1 蒙古文字符与口语音位对应关系
        2.1.1 短元音
        2.1.2 长元音
        2.1.3 复合元音
        2.1.4 借词元音
        2.1.5 辅音
        2.1.6 本课题研究借助的符号系统
    2.2 书面语与口语词之间音节对应关系
        2.2.1 音节概述
        2.2.2 书面语与口语词之间音节对应关系
        2.2.3 从分类角度研究书面语与口语词之间音节对应关系
    2.3 蒙古语口语元音和谐律
        2.3.1 蒙古语口语的元音和谐律概述
        2.3.2 书面词非第一音节的短元音《??(i)》的元音和谐律
        2.3.3 书面词非第一音节的其它元音(除《? (i)》外)的元音和谐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蒙古语发音词典建设研究
    3.1 蒙古语字素和音素转换与发音词典建设总体设计思路
    3.2 基于规则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发音词典建设设计
        3.2.1 决策树算法与监督式分类介绍
        3.2.2 蒙古语长短元音的特征分类标签简介
        3.2.3 现代蒙古语书面语长元音化结构的特征化处理
        3.2.4 现代书面蒙古语词首音节元音分类的特征化处理
        3.2.5 非词首音节中的单个元音字符分类的特征化处理
        3.2.6 基于规则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字素和音素转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古语词法与词汇对发音词典建设的影响
    4.1 蒙古语词汇对发音词典建设的影响
    4.2 蒙古语词法对发音词典建设的影响
    4.3 辅音知识对发音词典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发音词典在蒙古语语音识别上的应用
    5.1 语音识别技术及蒙古语发音词典在语音识别上的应用介绍
    5.2 基于kaldi的语音识别
        5.2.1 语音识别kaldi工具的介绍
        5.2.2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
        5.2.3 子空间高斯混合模型SGMM声学模型
        5.2.4 DNN-HMM声学模型
        5.2.5 N-gram语言模型
        5.2.6 基于WFST的解码器
        5.2.7 性能评价指标
    5.3 实验数据准备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书面蒙古语扩展的长元音化结构的分类特征向量举例
附录 2 非词首音节中的单个元音字符分类特征向量举例
附录 3 首音节元音字符特征向量举例
附录 4 开源语音识别工具 kaldi 环境使用的蒙古语发音词典举例
附录 5
致谢

(4)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1918—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外
二横读与直读之争
三仪器背后的原理性思考
四汉字的“格式道”

(5)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语音增强技术
        1.2.2 鲁棒语音识别
        1.2.3 联合语音增强与识别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及算法
    2.1 语音增强算法
        2.1.1 音频特征
        2.1.2 算法模型
        2.1.3 评估指标
    2.2 语音识别模型
        2.2.1 声学模型
        2.2.2 解码转录
        2.2.3 评估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端到端语音增强框架
    3.1 问题描述
    3.2 算法描述
        3.2.1 端到端模型框架
        3.2.2 堆叠多尺度模块
        3.2.3 融合评估指标的损失函数
    3.3 实验与讨论
        3.3.1 实验环境
        3.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
    4.1 问题描述
    4.2 算法描述
        4.2.1 声学模型与CTC损失函数
        4.2.2 语言模型
        4.2.3 鲁棒语音识别方案
    4.4 实验与讨论
        4.4.1 实验数据与实验环境
        4.4.2 识别实验分析
        4.4.3 鲁棒语音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领域应用与系统研发
    5.1 特定领域语音鲁棒识别
    5.2 原型系统开发
        5.2.1 需求分析
        5.2.2 概要设计
        5.2.3 详细设计
        5.2.4 测试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4.2 数学教科书研究
        1.4.3 香港数学教育研究
        1.4.4 数学文化研究现状
        1.4.5 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人教A版教科书概况
        2.1.2 牛津版教科书概况
    2.2 研究模型
        2.2.1 内容广度模型
        2.2.2 内容深度模型
        2.2.3 数学文化研究维度
第3章 大陆课程标准与香港课程指引比较
    3.1 数学课程作用的比较
    3.2 大陆课程目标与香港课程宗旨比较
    3.3 课程框架比较
    3.4 知识点呈现顺序比较
第4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分布比较研究
    4.1 “集合与逻辑”内容分布比较
        4.1.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1.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1.3 比较结果分析
    4.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2.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2.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2.3 比较结果分析
    4.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3.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3.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3.3 比较结果分析
    4.4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4.4.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4.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4.4.3 比较结果分析
    4.5 两地教科书内容分布总体比较
第5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研究
    5.1 “集合与逻辑”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1.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1.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2.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2.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3.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3.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4 “统计与概率”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5.4.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5.4.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5.5 两版教科书整体广度与深度比较
        5.5.1 整体内容广度比较
        5.5.2 整体内容深度比较
第6章 两版教科书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6.1 人教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6.1.1 整体编排体例
        6.1.2 章的编排体例
        6.1.3 节编排体例
    6.2 牛津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6.2.1 整体编排体例
        6.2.2 章编排体例
        6.2.3 节编排体例
第7章 两版教科书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7.1 数学文化内容分布比较
    7.2 数学文化主题比较
        7.2.1 数学史主题分类
        7.2.2 其他数学文化主题分类
    7.3 数学文化的栏目分布
    7.4 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比较
        7.4.1 数学史运用方式
        7.4.2 其他数学文化运用方式
    7.5 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8.1 结论
        8.1.1 内容分布
        8.1.2 内容广度与深度
        8.1.3 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
        8.1.4 数学文化
        8.1.5 两版教科书编写特色
    8.2 建议
        8.2.1 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8.2.2 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
        8.2.3 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
        8.2.4 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
        8.2.5 注重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
        8.2.6 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8.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问句的逻辑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意义与框架
        1.3.1 选题意义
        1.3.2 论文框架
2 基本概念讨论
    2.1 语言与意义
    2.2 陈述句与命题
    2.3 问句与问题
        2.3.1 什么是问题
        2.3.2 问句的术语
        2.3.3 问题的分类
        2.3.4 问题与答案
        2.3.5 问题与预设
        2.3.6 语义解释原则
    2.4 小结
3 问句的语义分析
    3.1 语言-逻辑维度
        3.1.1 答案集方法
        3.1.2 划分语义
        3.1.3 探究语义
        3.1.4 结构化方法
    3.2 逻辑-语言维度
        3.2.1 指令认知方法
        3.2.2 主题请求方法
        3.2.3 探询问句模型
        3.2.4 推理问题逻辑
    3.3 小结
4 探究语义:问题与命题的统一
    4.1 基本前提:内容的统一性
    4.2 概念设定
        4.2.1 信息态
        4.2.2 信息强化
        4.2.3 问题
        4.2.4 问题精炼
        4.2.5 命题
        4.2.6 蕴涵
        4.2.7 命题演算
    4.3 语境表征
        4.3.1 语境定义
        4.3.2 语境扩展
        4.3.3 语境更新
    4.4 小结
5 探究语义的现实应用
    5.1 自然语言的翻译
        5.1.1 英语实例
        5.1.2 中文实例
    5.2 一阶语言的解释
        5.2.1 一阶语言
        5.2.2 解释模型
        5.2.3 语义赋值
    5.3 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8)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1.3 理论框架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1.3.2 操纵学派理论
        1.3.3 语言学派理论
        1.3.4 传播学理论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2.1.1 翻译出版趋势
        2.1.2 翻译活动特点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2.2.1 翻译出版趋势
        2.2.2 翻译活动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3.1 赞助人的构成
        3.1.1 赞助人的个体
        3.1.2 赞助人系统
    3.2 赞助人的行为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3.3 赞助人的作用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3.3.2 赞助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4.1 翻译者群像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4.2 主体间性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4.2.2 译者与读者
        4.2.3 译者与译者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6.1.1 译本发行
        6.1.2 学习讲座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回顾总结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7.2.1 本研究的贡献
        7.2.2 本研究的不足
    7.3 思考及展望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9)精力分配模式视角下的《超级工程3》汉英模拟交传误译成因与应对策略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任务简介
    2.1 任务背景
    2.2 任务内容
    2.3 任务意义
三、任务过程
    3.1 译前准备
        3.1.1 背景资料准备
        3.1.2 语料特点分析
    3.2 精力分配模式
    3.3 译中过程
四、误译成因与应对策略
    4.1 误译类型与成因
        4.1.1 专业术语辨析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与成因
        4.1.2 语境信息添补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与成因
        4.1.3 数字信息低相关性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与成因
    4.2 精力分配模式下的应对策略
        4.2.1 专业术语辨析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应对策略
        4.2.1.1 顺句驱动法
        4.2.1.2 信息预判法
        4.2.2 语境信息添补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应对策略
        4.2.2.1 信息重组法
        4.2.2.2 口语化表达法
        4.2.3 数字信息低相关性导致的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应对策略
        4.2.3.1 数位同记法
        4.2.3.2 缩写进位法
五、口译实践总结
    5.1 精力分配模式对交传的指导作用
    5.2 口译实践的价值与收获
    5.3 口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致谢

(10)易作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易作霖语文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家庭环境的因素
    第二节 社会时代的影响
    第三节 自身实践的经历
第二章 易作霖语文教研实践概述
    第一节 易作霖国语研究成果
        一、主张教授注音字母,用来统一国音并普及教育
        二、力求从矛盾现象中探寻语法规则,并形成图解
    第二节 易作霖教材编辑实践
        一、首创看图学读音教学法
        二、参与编辑学生和教师用书
第三章 易作霖语言本位观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语言知识是语文教材的基本
        一、教材要构建语言核心知识体系
        二、教材要设计可操作性的语言活动
    第二节 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性体现
        一、教师要深入钻研语言本体性知识
        二、教师要将大学知识中小学化
    第三节 语言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法宝
        一、学生要系统精细地学习语言核心知识
        二、学生要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易作霖肖像
附录二 易作霖生平大事记
附录三 易作霖相关诗文选
附录四 访谈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一些数字和公式的读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七、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试题研究[D]. 毛晓倩. 沈阳大学, 2021(09)
  • [2]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王恺龙. 山东大学, 2021
  • [3]蒙古语发音词典建设及其语音识别的应用研究[D]. 萨仁高娃. 内蒙古大学, 2021
  • [4]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1918—1949)[J]. 袁一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5)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D]. 李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宋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问句的逻辑语义探析[D]. 吴宝祥. 浙江大学, 2020(01)
  • [8]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精力分配模式视角下的《超级工程3》汉英模拟交传误译成因与应对策略实践报告[D]. 陈雨杭.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易作霖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王雨. 喀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一些数字和公式的发音(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