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建设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

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建设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

一、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周婧[2](2021)在《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始终不停地向前迈进,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步向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种类繁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地域性特征鲜明的村落格局和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通过对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系统分析研究,既能给乡土建筑的营造、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又对于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有极大意义。因此为了全面了解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的区域特征,通过分析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分布及总体营造的布局特点,探索传统村落从选址到街巷院落的营造再到最后单体建筑的营造这一过程及其资源利用策略,从中挖掘传统村落营造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受到冲击的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发展、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为了探索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营造策略,前期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取了该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后期运用了归纳总结法、图表分析法、系统研究法、电脑软件模拟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通过对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总结出西坡传统村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环境下的营造策略及自然资源利用策略,揭示了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并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本文研究的技术线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基本概况的分析和总结。介绍晋西地区和柳林县西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概况,研究其对传统村落营造的影响。总结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和类型特点、西坡村的现状分析。第二步是具体分析和关联性研究。在第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在沟壑地形条件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即首先对其整体营造策略进行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对西坡村的村落整体营造、院落格局营造、建筑单体营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照、采光,风等。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西坡村营造策略的区域特点、表现特征、影响因素,从而探索出适合沟壑区村落在总体布局、功能组合、材料选择、建造方法和构造方式等方面的营造策略。第三步是探索当代环境下的保护发展策略。针对前述西坡村营造策略和自然资源利用策略中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对于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以期对山西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本课题旨在为沟壑区传统村落的营造、保护、传承、更新、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方法,并将窑洞这种传统民居类型的营造技艺做保留和传承,给其他生土建筑的建造和保护提供借鉴方向,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使我国传统建筑朝着更生态、更科学、更蓬勃的方向发展。

吴良生[3](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上“多元一体”的国家,各地方的文化各富特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实现各地文化的现代化,也尊重其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也就对理论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可在指导地方文化的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客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客家文化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却找不到转型之路。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客家基本居住区的赣南、闽西、粤东建立了中央苏区,客家文化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的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本着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客家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对地方文化建设理论开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的地方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内容等,作为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了毛泽东《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着作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内容性质进行了论述。客家传统文化遇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时,客家人为了客家文化近代化做出了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对客家文化进行创新,让客家文化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客家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展开,以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目标。用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形成一个“客家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紧密连接。同时,客家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客家文化建设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不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地方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如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地方文化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初步提出地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双创”的方式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变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被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现代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将现代化的地方文化的“多元”紧紧连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地方文化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体”。这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指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是一个从用理论指导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体现。

黄庄巍[4](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指出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孙玉芳[5](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书芳[6](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赵庆华[7](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戴美玲[8](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苏王飞[9](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曹晓佩[10](2017)在《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席卷全球的遗产运动伴随着政治权力、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土楼相遇时,为洪坑——这个700年历史的传统客家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变迁。“遗产”的概念发生改变,归属权和主导权在“世遗”获得的过程中发生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移,而归属权的转移则指向了遗产的话语权,遗产地本土的自我表达淹没在“他者”所主导的话语中。由于政治话语与权力的干涉下地方社会的失语、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了遗产地社会的抗争和冲突。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下,再造的“遗产”功能异化为旅游景观和展演的舞台;而遗产地村民在认同基础上自发的将“遗产”传承与复兴,则让原本失去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又再次呈现希望。本论文主要从经济变迁、国家权力与地方的关系结构、国家话语与政治权力对遗产地的影响、遗产的功能异化与再生产等角度,探究遗产旅游和国家权力的介入对遗产地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一章洪坑:一个客家土楼村落,主要探究了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产生并兴盛发展起来的,其最初的功能是什么;而这种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在当代,又是如何转变身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章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从经济角度记录并梳理了遗产地居民生计方式的现状;以及随着“世遗”标签的获得,以及旅游产业的介入,这种生计方式的变化;此外,遗产地经济生活的变化并非只来自于“世遗”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并非仅仅一种适应性的自我选择,还有政府的直接介入的影响。而这种经济生活的变化无论是对“世遗”旅游社会背景的适应性选择,还是政府的强加给予,都在实际上提高了遗产地村的生活质量,让遗产地村民因“世遗”而获得切实的利益。第三章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介绍了“世遗”成功申报后,遗产地的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公司和遗产地村民。洪坑这个传统的村落在转变为世遗后,村落原有的自治组织或宗族组织的关系结构被国家与地方的“二元关系”在权力格局所取代:地方政府获得遗产地实际上的主导权,而土楼旅游公司则是地方政府为了参与旅游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其利益与地方政府是一致的;而遗产地村民被边缘化成为遗产运作的参与者。第四章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程的展开,遗产地多元结构下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本章探究了“世遗”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了遗产地主导权的转移,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下各方的分争与博弈,以及政府权力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和冲击。第五章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探究了遗产在现代语境下被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自身的需求而被重新赋予更多含义和功能,遗产的概念发生着改变和扩展。当下土楼的“世遗”话语,是以国际权威机构所制定的通行的西方模式为标准,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主导的话语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利用权力的优势,根据各自的需要主导着遗产的话语阐释和当下社会中的功能;遗产地居民作为遗产原本的主人却在遗产的热潮中逐渐被推至边缘化,在遗产话语中处于失语状态。“世遗”还带来了遗产地功能的“异化”,呈现出文化的“项目化”、“碎片化”以及遗产与原来主体的“隔离化”的特征:村落原本的社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此外遗产现实中的功能则越来越向着景观、展演、服务等旅游商业化的功能倾斜,呈现出“城市绅士化”现象。当然,遗产地的状况也并非一味的悲观负面,旅游对遗产地村民带来经济改善的同时,也在激活着村民对社区生活的参与,在村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增强下,地方本土文化开始产生复兴的迹象。结语部分论述了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以及作为遗产地的洪坑村传统村落关系的解构与“世遗”背景下村落内部关系的本土化重构。

二、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山西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晋西地区概况
        2.1.1 晋西自然环境概况
        2.1.2 晋西人文环境概况
    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概况
        2.2.1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产生
        2.2.2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分布
        2.2.3 晋西沟壑区传统村落的布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研究
    3.1 西坡村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位分析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地方资源
    3.2 西坡村人文环境概况
        3.2.1 历史文化背景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西坡村的现状分析
        3.3.1 村落周边环境
        3.3.2 村落道路交通
        3.3.3 公共服务设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沟壑地形下西坡传统村落的营造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的村落整体营造
        4.1.1 传统村落的理想选址
        4.1.2 西坡村的选址与演变
        4.1.3 西坡村总体营造布局
        4.1.4 西坡村街巷营造分析
        4.1.5 影响村落选址的因素
    4.2 中观视角下的院落格局营造
        4.2.1 西坡村院落构成概况
        4.2.2 西坡村院落形制及组合类型
        4.2.3 院落营造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4.2.4 西坡村典型传统院落营造分析
    4.3 微观视角下的建筑单体营造
        4.3.1 窑洞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4.3.2 西坡村窑洞的构成形式
        4.3.3 西坡村窑洞的朝向分析
        4.3.4 西坡村窑洞的营造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坡村的自然资源利用策略
    5.1 西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策略
        5.1.1 西坡村土地资源利用概况
        5.1.2 西坡村土地利用现存问题
    5.2 西坡村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5.2.1 给水设施的利用
        5.2.2 排水设施的利用
    5.3 西坡村的日照采光利用策略
        5.3.1 实测样本概况
        5.3.2 实测数据分析
        5.3.3 实测所得结论
    5.4 西坡村的风环境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西坡村现状问题及分析
        6.1.1 传统风貌特色破坏
        6.1.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6.1.3 村落保护水平较低
    6.2 西坡村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6.2.1 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
        6.2.2 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
    6.3 西坡村的保护内容
        6.3.1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
        6.3.2 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
        6.3.3 传统村落的传承阻力
    6.4 西坡村的保护策略与保护规划
        6.4.1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策略
        6.4.2 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策略
        6.4.3 西坡村的总体保护规划
    6.5 西坡村的发展规划
        6.5.1 村落发展定位
        6.5.2 村落产业规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研究的贡献与创新性
        7.2.1 研究方法方面
        7.2.2 研究对象方面
        7.2.3 研究内容方面
    7.3 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7.3.1 研究的评价
        7.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匠访谈信息表
附录B 营建工匠访谈内容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
        2.有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理论探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家研究亟待深入的新视角
    四、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一)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建设理论探讨
        (一)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地方文化建设的目标
第二章 客家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初步努力
    一、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
        (一)客家文化的发展史
        (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二、近代客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遭遇
        (一)资本主义对客家地区的冲击与客家人的早期革命斗争
        (二)清末至民国客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努力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尝试
        (一)中央苏区建设的客家文化背景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标本意义
第三章 客家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时期客家文化的现代困境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1.认同的回归: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客家文化建设
        2.认同的强化:世客会平台上的客家文化建设
        3.认同的运用: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
        (三)新时代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五位一体”下的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一)客家文化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二)政治建设中的客家传统文化作用
        (三)社会建设:客家文化新凝聚力的形成
        (四)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四、客家文化建设效果评价
    五、小结
第四章 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启示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的“一体”
    二、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方向推动地方文化的转型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
    四、以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及重要文献
    (二)中文专着及译着
    (三)期刊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博士论文
    (七)史料及汇编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7)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一、郡城天后宫
        二、北港朝天宫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一、信仰风俗
        二、祭祀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一、参与公益事业
        二、移民精神安慰
        三、同乡联系纽带
        四、教育教化民众
        五、军事战略防御
        六、处理族群纠纷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1.2 内容分析法
        2.1.3 数理统计法
        2.1.4 逻辑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5.2.1 报道数量
        5.2.2 报道版面
        5.2.3 报道来源
        5.2.4 报道体裁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6.2.2 采取独家报道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致谢

(10)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四、田野情况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洪坑: 一个客家土楼村落
    第一节 永定土楼形成、兴盛的历史背景
        一、因地制宜: 生土夯筑的建筑
        二、统治薄弱多匪患: 聚族而居、防御功能
        三、闽南与闽西: 土楼起源之争
        四、烟草行业下永定土楼的兴盛
    第二节 “世遗”视野下的洪坑村
        一、洪坑村概况
        二、从村落到“世遗”
第二章 遗产地村落经济生活的变迁
    第一节 遗产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
        一、农业
        二、旅游行业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遗产地的经济扶持
        一、景区门票分成
        二、提高留村村民的就业机会
        三、村落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改造
第三章 世遗与旅游背景下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主导者: 遗产地的政府运作
        一、世遗土楼的管理机构
        二、世遗土楼的保护与管理
        三、世遗土楼的旅游开发
    第二节 景区经营者:土楼旅游公司
        一、土楼旅游公司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二、遗产地的景区开发
    第三节 参与者:遗产地的居民
        一、人口的外迁与回流
        二、村落生活空间的重构
第四章 多元结构下的权力与利益冲突
    第一节 村民与政府
        一、村民的迁出与安置问题
        二、门票分红的矛盾
        三、手工烟与烟草专卖的冲突
    第二节 村民与旅游公司
        一、世遗楼的商业经营
        二、闲置的风情街
        三、村民三轮车载客问题
    第三节 洪坑村民之间
    第四节 六联村的抗议:遗产地周边村落
第五章 遗产、符号还是商品:土楼的遗产话语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世遗土楼
    第二节 地方政府话语下的世遗土楼
    第三节 活态与失真:“世遗”土楼的异化
        一、遗产地居民的隔离化与边缘化
        二、商品化的文化再造:景观与展演
    第四节 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结语
    一、遗产的异化、标准化和等级化
    二、传统村落的解构
    三、遗产地村落关系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申报文本》(部分)
    附录二: 《永定县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部分)
    附录三: 《永定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部分)
    附录四: 《2008-2020年福建省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
    附录五: 《关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意见》
    附录六: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情况汇报》(部分)
    附录七: 2014年-2016年《永定县全域旅游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部分)
后记
主要科研成果

四、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晋西沟壑区柳林县西坡传统村落营造策略研究[D]. 周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D]. 吴良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6]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7]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9]《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10]洪坑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变迁与重构[D]. 曹晓佩. 厦门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建设与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