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醛臭氧化过程的碘量法跟踪

肉桂醛臭氧化过程的碘量法跟踪

一、肉桂醛臭氧化反应过程的碘量法跟踪(论文文献综述)

吴坚锋[1](2017)在《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研究》文中提出苯甲醛是世界第二大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苯甲醛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且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本文立足于我国资源丰富的肉桂油(主要成分是肉桂醛),旨在建立一种清洁有效、反应条件温和的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方法,以臭氧为氧化剂来实现苯甲醛的高效制备。并通过实验、各种测试手段、动力学及原位表征等方法进行反应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应用于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反应中,CaO在所研究金属氧化物中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是因为CaO具有较高的碱性强度,能够使得反应更加有利于苯甲醛的生成。催化剂的评价在鼓泡反应器中进行,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气流量对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影响;并用XRD、FT-IR、N2-吸附脱附、TG-DTG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肉桂醛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可达97.97%、60.87%。考察了不同催化剂重复使用过程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有机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堵塞作用及催化剂被水合化、碳酸盐化造成的。通过自由基抑制剂(TBA)实验表明,该臭氧化过程并不遵循羟基自由基实验机理,而遵循Criegee臭氧化机理,首先生成初级臭氧化物,进而转变为较为稳定的次级臭氧化物,最终生成苯甲醛。再者,CaO催化剂的加入可使臭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从 19.17 kJ·mol-1降低到11.96 kJ mol-1。其次,选取经900℃焙烧后的CaO为催化剂进行苯甲醛生成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发现在氧气流速大于750 mL·in-1时不存在外扩散影响,并根据Mears准则排除了内扩散的影响。在试验范围内,幂函数结果表明该反应对于肉桂醛是0.57级,对臭氧是1.36级,对CaO催化剂是0.19级;而本征动力学结果分析则表明,仅仅肉桂醛吸附的Eley-Rideal机理模型能够更好的符合本征动力学实验结果。最后,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装置动态考察了 C02、03在CaO、ZnO、A1203、CuO和Fe203等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解离情况及气相反应过程。探讨了催化剂表面性能对03吸附的影响及肉桂醛臭氧化、苯甲醛过度氧化的实验机理。结果表明:臭氧分子在金属氧化物表面上的吸附会伴随着臭氧化物、原子氧、超氧化物的生成,强酸/强碱位点会加速臭氧分子的分解。肉桂醛在臭氧的作用下不仅可以被氧化为肉桂酸,而且还被氧化为苯甲醛、苯甲酸和马来酸酐,最终在室温下被矿化为COx。

吴娟娟[2](2012)在《甲苯液相双氧水选择氧化及天然苯甲醛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甲苯的氧化产物苯甲醛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传统的生产苯甲醛的方法是主要是甲苯侧链氯化水解法,但是此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设备腐蚀等问题。甲苯液相氧化法条件温和,收率高,具有潜在的价值。另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苯甲醛的需求日益增长,给苯甲醛的生产工艺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本论文主要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甲苯为原料,绿色氧化剂双氧水为氧源,设计制备了一系列MxOy/HMS催化剂用于甲苯的液相氧化反应。并利用XRD、FT-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铬源、负载量等工艺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铬为铬源,当负载量为15%,十二胺为模板剂可以获得最佳的催化效果。(2)以V-HMS为载体,制备了15%Cr2O3/V-HMS进一步考察其对甲苯液相选择氧化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当催化剂用量为0.5g,助催化剂NaBr用量为0.1g,双氧水为12mL,溶剂乙腈15mL,90℃下反应4h,甲苯的转化率可达23.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38.4%。研究表明以V-HMS为载体可以相对提高苯甲醛的选择性。(3)从我国富足的肉桂醛出发,水为溶剂,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双氧水氧化肉桂醛制天然苯甲醛。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进行筛选,考察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肉桂醛用量为1mmol,聚乙二醇4000用量为0.02g,NaHCO3用量为0.035g, H2O2为2mL,50℃反应4h,肉桂醛的转化率可达98.4%,苯甲醛的选择性为69.6%。

李绍峰,孙楚[3](2012)在《O3/H2O2降解水中扑灭通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拟一级降解速率常数表征O3/H2O2对扑灭通(Prometon)的氧化效能,探讨了n(H2O2)/n(O3)、pH值、水质和碳酸氢根离子对去除的影响,对有机氧化产物进行了气相和液相质谱分析,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3-,在此基础上对扑灭通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扑灭通初始浓度2 mg.L-1,反应温度25℃,O3投量13 mg.L-1时,最佳反应条件为n(H2O2)/n(O3)=0.7,体系pH为7~8;扑灭通在自来水中的去除效果好于纯水;HCO3-浓度>50 mg.L-1时,对扑灭通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液质和气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扑灭通并未开环,氧化过程中扑灭通三嗪环支链上的2个异丙基首先被氧化脱去,离子色谱检测到的NO3-是三嗪环支链胺基氧化的产物.

夏超[4](2011)在《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进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各种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必然会对其服役状态和寿命产生影响。本文研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和芳纶纤维/环氧树脂进行界面改性,对其复丝和碳纤维复合管在各种环境中性能变化分析,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对复合材料在该环境中的服役状态提供了数据,并对新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实验中运用力学试验机,FI-IR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与老化前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形貌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改性10 min,碳纤维/环氧复丝的拉伸强度最高;对改性后的碳纤维/环氧复丝进行老化实验时,在UVA和臭氧协同老化下,复丝的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老化前后没有新的特征官能团的产生,一些特征官能团的特征峰出现了明显的增强和降低。使用偶联剂KH550处理芳纶纤维5 h芳纶/环氧树脂复丝的拉伸强度提高最明显。对改性后的芳纶/环氧复丝进行老化实验,在UVA和臭氧协同老化下,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拉伸强度下降明显。老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峰的生成和消失,只是峰的相对强弱发生了变化。碳纤维复合管在几种环境试验前后的最大拉伸试验力和最大压缩试验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说明拉压载荷和几种环境效应并没有明显改变碳纤维复合管的力学性能,证明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优秀的环境耐受性。

李绍峰,孙颖,李平,陈雷[5](2010)在《臭氧/过氧化氢降解扑草净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O3/H2O2体系降解内分泌干扰物类除草剂扑草净,并对氧化产物进行色谱分析,考察了该体系去除扑草净的效果。结果表明,当扑草净初始浓度为2 mg/L时,在H2O2/O3(物质的量之比)为0.7、O3投量为16.8 mg/L、温度为25℃、pH值为6.2的最佳条件下,O3/H2O2体系对扑草净的去除率接近93%;在自来水本底条件下,对扑草净的去除率较纯水中的高约9%;腐殖酸对扑草净降解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碳酸氢根对扑草净降解的抑制作用较小;伴随扑草净的降解,有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产生,这表明O3/H2O2体系能够有效降解扑草净。

陈鸿雁,纪红兵,王乐夫[6](2010)在《天然苯甲醛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天然苯甲醛是国际紧俏香料之一。综述了天然苯甲醛的几种合成方法:苦杏仁苷碱性水解法,肉桂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方法,L-苯丙氨酸微生物法。重点介绍了由我国资源丰富的天然肉桂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研究进展,主要有氧化法、碱性水解法以及近临界水法等,以期对高效提高天然肉桂油的附加值提供参考。

陈鸿雁[7](2010)在《超分子催化合成天然苯甲醛的绿色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甲醛是世界第二大主要香料,仅次于香兰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深化,天然苯甲醛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且代表着良好的市场价值,因此天然苯甲醛的生产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资源丰富的肉桂油(主要成分为肉桂醛),旨在建立一种清洁有效、反应条件温和的由天然肉桂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方法,使用多种绿色技术,包括使用超分子金属卟啉、环糊精等绿色催化剂,以分子氧或双氧水等为绿色氧化剂,以水为绿色溶剂等技术来实现天然苯甲醛的高效的清洁液相合成。并通过实验、各种测试手段、原位表征、量子化学ab initio计算模拟及动力学等方法进行反应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金属卟啉超分子催化分子氧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该方法中,四苯基锰卟啉(MnTPPCl)仅以ppm级的用量就可以高效催化肉桂醛氧化,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苯甲醛的收率达71%。这是因为锰具有可变的价态和合适的还原电势,容易生成活性中间体金属高价氧代物的缘故。本文重点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催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因为水是一种便宜的清洁的溶剂,有益于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而且,水相有机反应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β-CD催化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体系中,通过FT-IR、1H NMR、ROESY、UV-Vis以及Gaussian 03分子模拟对β-CD/肉桂醛包结物进行分析表征,确定肉桂醛与β-CD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包结常数为329M-1(298K),且肉桂醛的醛基与β-CD的仲羟基之间存在氢键。氢键促进了氧负离子(O-)的生成以及外来的氢氧根离子(OH-)对肉桂醛的亲核进攻,从而促进了肉桂醛的逆羟醛缩合反应。然而,乙醛和肉桂醛的羰基都具有α-H,可以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且苯甲醛自身也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和歧化反应,从而降低了苯甲醛的收率,仅为42%。动力学研究表明,β-CD的参与使肉桂醛碱性水解的反应活化能由空白实验的57.11kJ/mol降到了45.27 kJ/mol,从而加速了反应的进行。从活化能的角度解释β-CD的催化作用,是本文最大的创新。在β-CD的水溶性衍生物——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催化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体系中,通过联合使用DSC、1H NMR、ROESY以及荧光光谱等各种分析手段,确定肉桂醛与2-HP-β-CD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包结常数为928M-1(298K),且肉桂醛与2-HP-β-CD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氢键;进一步的动力学研究和增溶性研究表明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式和强度与主体对客体的增溶性、客体的活化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环糊精超分子作为催化剂,是通过与底物形成包结物来活化底物,提高反应选择性的,而这种催化能力的大小,主要依赖于主客体之间包结能力的大小。因此,2-HP-β-CD是更有效的催化剂,显着地提高了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反应选择性,苯甲醛收率达70%。在β-CD催化次氯酸钠或者双氧水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体系中,苯甲醛的收率前者可达到76%,后者可达78%。显然,双氧水是更合适的氧化剂,也是更清洁的氧化剂。并以天然肉桂油(含93%肉桂醛)为原料,对β-CD/H2O2-NaHCO3氧化体系进行了放大反应,苯甲醛的收率达67%。借助in situ FT-IR、GC-MS等测试手段,通过设计实验,认为β-CD与肉桂醛首先形成包结物,H2O2与HCO3-形成过氧酸根离子HCO4-,HCO4-对被包结的肉桂醛显示出强烈的亲核氧化性,并且肉桂醛与β-CD之间的氢键也促进了HCO4-对肉桂醛的亲核氧化,先生成大量的环氧化产物和少量的苯甲醛,环氧化产物可进一步氧化为苯甲醛。放大实验的成功,表明肉桂油/β-CD/H2O2-NaHCO3体系在温和的反应条件(常压,60℃)下实现了天然苯甲醛的高效的清洁水相合成,此体系兼有环境友好和良好的经济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同时为芳香醛类香料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为应用于食品等领域的其他有机中间体的生产提供一条环境友好的途径。

王海峰[8](2009)在《环氧吸波材料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达吸波材料在军事上和民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环氧树脂作为吸波材料的胶粘剂和承载体,各种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必然对其的服役状态和寿命产生影响。本文选用了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最广的两种雷达吸波材料-羰基铁粉/环氧树脂吸波涂层(Fe/Epoxy)、蜂窝结构吸波材料(SRA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真空室、XQ500型平行氙灯、臭氧发生器、盐雾老化箱模拟真空、紫外辐照、臭氧腐蚀、盐雾老化等吸波材料使用的环境进行加速老化,研究了雷达吸波材料在加速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10-4 Pa真空下48小时Fe/EP涂层、SRAM的质量损失均小于1%,满足高真空下的使用条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紫外辐照使雷达吸波材料中的环氧树脂甲基和脂肪族醚键分解断裂,而羰基铁粉和改性碳粉具有吸收紫外光的作用,减少了环氧树脂上的紫外辐照量,同纯环氧树脂涂层相比Fe/EP涂层、SRAM材料中的环氧树脂老化程度得到减弱;紫外辐照只对吸波材料表面的环氧树脂产生影响,材料的吸波性能变化不大。Fe/EP涂层使用甲基四氢苯酐作为固化剂,臭氧腐蚀后表面发生氧化,树脂被逐层腐蚀掉。但臭氧只对Fe/EP涂层表层结构有影响,对涂层的剥离强度和冲击韧性影响不大。SRAM臭氧腐蚀后甲基、脂肪族醚键增强,环氧树脂氧化降解,但是臭氧的作用只限于表面的环氧树脂,对吸波层影响不大,因此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变化不大。中性盐雾环境中羰基铁粉的加入阻碍了水分子向内部渗透的进程,缓解了环氧树脂的老化;在酸性盐雾环境中由于羰基铁粉与H+离子的反应,反而对涂层的老化起加速作用。因此Fe/EP涂层不适合在酸性环境中应用。

李绍峰,石冶,崔崇威[9](2008)在《臭氧氧化降解三唑酮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在利用O3/H2O2体系氧化三唑酮的基础上,探讨了O3氧化三唑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和水中杂质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氧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浓度为3mg·L-1、臭氧浓度为25mg·L-1、室温(26℃)、pH值为78条件下,三唑酮去除率最高可达94.1%;腐殖酸对三唑酮的降解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HCO3-对三唑酮降解的抑制作用较小;伴随三唑酮的降解,体系pH下降.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三唑酮首先被氧化为1,2,4-三唑、对氯苯酚和酸性产物,最终生成NO3-、Cl-、CO2和H2O小分子,降解比较彻底.

彭渤[10](2007)在《胶束催化肉桂油水解制备苯甲醛》文中认为苯甲醛作为食品和饮料香料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制药等工业中。由于安全和美味的需要,食品添加剂中对于苯甲醛的天然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含苦杏仁苷的果仁为原料生产苯甲醛的传统生产方法,由于去除氢氰酸的工艺要求严格,工序较多,加上原料来源有限,生产成本极高,大大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就需要寻找一条由天然产物生产天然苯甲醛的代替途径。实践证明,由富含肉桂醛的天然肉桂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天然苯甲醛在工艺上是可行的,但得率不高,反应条件不易控制。本实验室选择了对本反应具有胶束催化特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并用三乙醇胺代替部分碳酸钠。同时,采用控制一定的速度慢速滴入肉桂油,以及经反应一定时间后,边反应边分馏产物的新工艺。实验室对肉桂醛水解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选用不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探讨了各反应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及提高收率的明显优势。当反应温度为368K~375K、选择碳酸钠和三乙醇胺为混合碱调节pH=10、m(肉桂醛):m(水)=1:4、c(CTAB)=2.03*10-3mol·L-1、反应时间14h时,苯甲醛得率最高达到61%。通过微量量热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对天然肉桂油碱性水解的催化作用。提出了一种处理量热数据的新方法,实验室认为热谱曲线的峰高值需要校正以后才可以代入计算,并求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通过Zeta电位的测量,考察了表面荷电性质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TAB不但有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效果,同时对OH-有较强的富集作用。最后,本文也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反应机理。

二、肉桂醛臭氧化反应过程的碘量法跟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桂醛臭氧化反应过程的碘量法跟踪(论文提纲范文)

(1)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苯甲醛的物化性质及用途
        1.2.1 苯甲醛的物化性质
        1.2.2 苯甲醛的用途
    1.3 臭氧研究背景
        1.3.1 臭氧基本性质
        1.3.2 臭氧的应用研究
    1.4 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1.4.1 近临界水法
        1.4.2 碱性水解法
        1.4.3 氧化法
    1.5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
        1.5.1 漫反射光谱特点及原理
        1.5.2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的应用
    1.6 课题的依据、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课题的依据及意义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反应装置
        2.2.3 催化剂制备
        2.2.4 催化剂表征
        2.2.5 臭氧化反应过程
        2.2.6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金属氧化物对催化臭氧化制苯甲醛的影响
        2.3.2 CaO前驱体的热分析
        2.3.3 CaO的晶相结构分析
        2.3.4 CaO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2.3.5 CaO的红外光谱分析
        2.3.6 制备条件对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影响
        2.3.7 反应条件对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影响
        2.3.8 CaO稳定性考察及失活原因探究
        2.3.9 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对肉桂醛臭氧化实验的影响
        2.3.10 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机理研究
        2.3.11 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O催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3.1 前言
    3.2 肉桂醛臭氧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3.3 实验部分
        3.3.1 内、外扩散影响排除实验
        3.3.2 反应液黏度测量
        3.3.3 本征动力学实验
        3.3.4 肉桂醛吸附试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因素对臭氧化反应的影响
        3.4.2 肉桂醛臭氧化过程
        3.4.3 幂函数动力学形式
        3.4.4 本征动力学部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_3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吸附的原位漫反射红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的制备
        4.2.2 催化剂的表征
        4.2.3 原位傅里叶漫反射红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热分析
        4.3.2 晶相结构分析
        4.3.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4.3.4 表面酸碱性质红外分析
        4.3.5 CO_2-TPD分析
        4.3.6 CO_2吸附原位红外分析
        4.3.7 O_3吸附原位红外分析
        4.3.8 O_3吸附在CaO表面的影响因素
        4.3.9 肉桂醛、苯甲醛在CaO表面吸附及臭氧化机理
        4.3.10 臭氧化反应路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甲苯液相双氧水选择氧化及天然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苯甲醛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2.1 苯甲醛的性质
        1.2.2 苯甲醛的用途
    1.3 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进展
        1.3.1 苯甲醇氧化法制苯甲醛
        1.3.2 甲苯的氯化、水解法制苯甲醛
        1.3.3 甲苯气相氧化法制苯甲醛
        1.3.4 甲苯液相氧化法制苯甲醛
        1.3.5 苯甲酸或其酯还原法
        1.3.6 苯乙烯氧化法
        1.3.7 超临界(近)流体法
        1.3.8 天然苯甲醛的合成方法
    1.4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M_xO_y/HMS催化甲苯液相选择性氧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2.4 催化氧化反应
        2.2.5 产物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筛选
        2.3.2 负载量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影响
        2.3.3 载体的选择
        2.3.4 模板剂的选择
        2.3.5 铬源的选择
        2.3.6 焙烧温度的选择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表征
        2.4.2 催化剂的FT-IR分析
        2.4.3 催化剂的透射电镜分析
        2.4.4 催化剂的N_2吸附
    2.5 小结
第三章 Cr_2O_3/V-HMS催化甲苯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催化氧化反应
        3.2.5 产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载体中Si/V原子配比对甲苯液相氧化的影响
        3.3.2 15%Cr_2O_3/V-HMS催化剂的单因素实验
        3.3.3 催化剂的回收实验
        3.3.4 催化剂的表征
        3.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3.4 小结
第四章 天然苯甲醛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催化氧化反应
        4.2.3 产物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作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4.3.2 NaHCO_3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3.3 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3.4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4.3.5 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3.6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4 可能的反应机理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O3/H2O2降解水中扑灭通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装置
    1.3 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氧化扑灭通影响因素
        2.1.1 O3/H2O2体系H2O2投加量
        2.1.2 体系pH的影响
        2.1.3 水质的影响
        2.1.4 碳酸氢根离子的影响
    2.2 产物分析
        2.2.1 产物的GC-MS分析
        2.2.2 产物的LC-MS分析
        2.2.3 产物的IC分析
        2.2.4 扑灭通降解途径分析
3 结论

(4)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1.2.1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碳纤维界面改性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芳纶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1.3.1 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2 芳纶纤维界面改性
    1.4 环境因素介绍
        1.4.1 紫外辐照对材料的影响
        1.4.2 臭氧对材料的影响
        1.4.3 低气压和高低温对材料的影响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性能测试
        2.3.1 碳纤维界面改性实验
        2.3.2 芳纶纤维界面改性实验
        2.3.3 臭氧紫外老化实验
        2.3.4 低气压高低温及低气压高低温交变实验
        2.3.5 拉伸性能实验
        2.3.6 临界压缩性能实验
        2.3.7 微观结构分析
第3章 碳纤维界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环境效应
    3.1 碳纤维界面改性
        3.1.1 硝酸与偶联剂改性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的影响
        3.1.2 臭氧改性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的影响
        3.1.3 碳纤维界面改性最佳方法选择与讨论
    3.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效应
        3.2.1 拉伸性能分析
        3.2.2 FT-IR 分析
        3.2.3 断口形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芳纶纤维界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环境效应
    4.1 芳纶纤维的界面改性
        4.1.1 拉伸性能分析
        4.1.2 改性芳纶纤维FT-IR 表征
        4.1.3 改性芳纶/环氧复丝FT-IR 表征
    4.2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环境效应
        4.2.1 拉伸性能分析
        4.2.2 FT-IR 分析
        4.2.3 断口形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纤维复合管的环境效应
    5.1 臭氧紫外协同效应对碳纤维复合管的影响
    5.2 低气压和高低温效应对碳纤维管的影响
        5.2.1 低温低气压效应对碳纤维管的影响
        5.2.2 中温常压效应对碳纤维管的影响
        5.2.2 高温低气压效应对碳纤维管的影响
        5.2.3 低气压高低温冷热循环效应对碳纤维管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臭氧/过氧化氢降解扑草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臭氧与过氧化氢比值的影响
    2.2 pH的影响
    2.3 温度的影响
    2.4 不同水质的影响
    2.5 腐殖酸的影响
    2.6 碳酸氢根浓度的影响
    2.7 产物分析
3 结论

(6)天然苯甲醛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由苦杏仁苷制备苯甲醛
2 由天然肉桂油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
    2.1 氧化法
    2.2 碱性水解法
        2.2.1 加入相转移催化剂
        2.2.2 加入表面活性剂
        2.2.3 环糊精为催化剂
        2.2.4 氨基酸为催化剂
        2.2.5 其他
    2.3 近临界水法
3 由L-苯丙氨酸制备苯甲醛
4 展望

(7)超分子催化合成天然苯甲醛的绿色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苯甲醛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由苦杏仁苷制备苯甲醛
        1.2.2 由天然肉桂油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
        1.2.3 由L-苯丙氨酸制备苯甲醛
    1.3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1.3.1 金属卟啉
        1.3.2 环糊精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催化剂表征
        2.2.4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肉桂醛(或肉桂油)制备苯甲醛的实验步骤
        2.2.5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放大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属卟啉对反应的影响
        2.3.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2.3.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3.4 异丁醛量对反应的影响
        2.3.5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放大反应
        2.3.6 锰卟啉催化氧化肉桂油制备苯甲醛的实验
        2.3.7 反应机理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β-环糊精促进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肉桂醛与β-CD 包结物的制备
        3.2.3 肉桂醛与β-CD 包结物的表征
        3.2.4 β-CD 促进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实验步骤
        3.2.5 β-CD 促进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放大实验步骤
        3.2.6 主要副产物的分析
        3.2.7 动力学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β-CD/肉桂醛包结物的表征
        3.3.2 实验研究
        3.3.3 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羟丙基-β-环糊精催化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肉桂醛与2-HPβ-CD 包结物的制备
        4.2.3 肉桂醛与2-HPβ-CD 包结物的表征
        4.2.4 2-HPβ-CD 催化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实验步骤
        4.2.5 2-HPβ-CD 催化的肉桂醛碱性水解制备苯甲醛的放大实验步骤
        4.2.6 动力学实验
        4.2.7 增溶性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2-HPβ-CD/肉桂醛包结物的表征
        4.3.2 实验研究
        4.3.3 反应动力学研究
        4.3.4 增溶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β-环糊精催化氧化肉桂醛制备苯甲醛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及实验仪器
        5.2.2 β-环糊精催化次氯酸钠NaClO 氧化肉桂醛实验
        5.2.3 β-环糊精催化双氧水 H_2O_2 氧化肉桂醛实验
        5.2.4 β-环糊精催化肉桂醛氧化的放大反应实验
        5.2.5 β-环糊精的回收重复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β-环糊精催化NaClO 氧化肉桂醛
        5.3.2 β-环糊精催化 H_2O_2 氧化肉桂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β-环糊精催化双氧水氧化肉桂油制备天然苯甲醛的放大实验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放大实验步骤
        6.2.4 固体产品的性能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过程的分析
        6.3.2 固体产品的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环氧吸波材料的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吸波材料
        1.2.1 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
        1.2.2 吸波剂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1.2.3 吸波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环境因素介绍
        1.3.1 紫外辐照对材料的影响
        1.3.2 盐雾腐蚀老化对材料的影响
        1.3.3 臭氧对材料的影响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羰基铁粉/环氧树脂吸波涂层
        2.1.2 蜂窝板型结构吸波材料(SRAM)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真空析气测试实验
        2.3.2 低温冲击实验
        2.3.3 臭氧暴露腐蚀实验
        2.3.4 紫外辐照实验
        2.3.5 质量损失实验
        2.3.6 漆膜附着力实验
        2.3.7 漆膜冲击强度实验
        2.3.8 漆膜硬度测定实验
        2.3.9 漆膜盐雾老化实验
        2.3.10 微观结构分析
第3章 各因素对Fe-Epoxy 涂层的影响
    3.1 真空析气实验
    3.2 低温冲击实验
    3.3 紫外辐照实验
        3.3.1 表面形貌分析
        3.3.2 FT-IR 分析
    3.4 臭氧暴露实验研究
        3.4.1 表面形貌分析
        3.4.2 FT-IR 分析
    3.5 环境效应对涂层常规性能的影响
        3.5.1 臭氧腐蚀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5.2 盐雾老化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环境因素对SRAM 的影响
    4.1 真空析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2 低温冲击效应研究
    4.3 紫外辐照效应
        4.3.1 质量损失分析
        4.3.2 表面形貌分析
        4.3.3 FT-IR 分析
        4.3.4 热分析
        4.3.5 吸波性能分析
    4.4 臭氧腐蚀效应
        4.4.1 表面形貌分析
        4.4.2 FT-IR 分析
        4.4.3 热分析
        4.4.4 吸波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胶束催化肉桂油水解制备苯甲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苯甲醛的性质及应用
        1.1.1 苯甲醛的性质
        1.1.2 苯甲醛的应用
    1.2 苯甲醛的生产工艺
        1.2.1 二氯化苄水解法
        1.2.2 氧化法
        1.2.2.1 甲苯气相氧化法
        1.2.2.2 甲苯液相氧化法
        1.2.2.3 苯甲醇氧化法
        1.2.2.4 间接电氧化法
        1.2.3 还原法
        1.2.3.1 苯甲酸还原法
        1.2.3.2 苯甲酸甲酯还原法
        1.2.4 三氧化二锰法
        1.2.5 超(近)临界流体法(SCF)
        1.2.5.1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
        1.2.5.2 近临界水法
        1.2.6 天然苯甲醛制备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设计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药品及仪器
    2.2 主要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2.2.1 使用仪器
        2.2.2 TAM AIR 微量等温量热仪
        2.2.3 气相色谱分析仪
        2.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
        2.2.5 Zeta 电位分析仪
    2.3 实验方法
        2.3.1 CTAB,SDS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2.3.2 热谱曲线的测定
        2.3.3 肉桂醛水解的实验室实验
第三章 肉桂醛水解的热动力学
    3.1 化学反应热动力学
    3.2 无量纲参数法
        3.2.1 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的影响
    3.3 TAM AIR 的热动力学应用方程
        3.3.1 热容常数Λ的求算方法
        3.3.2 热谱峰高的校正
    3.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4.1 不含表面活性剂
        3.4.2 含表面活性剂CTAB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肉桂油碱性水解反应的因素及分析
    4.1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比较
    4.2 反应条件的影响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4.2.3 pH 对反应的影响
        4.2.4 水相循环使用次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应机理的探讨
    5.1 非均相体系肉桂醛水解反应机理
    5.2 近似均相体系肉桂醛水解反应机理
    5.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肉桂醛臭氧化反应过程的碘量法跟踪(论文参考文献)

  • [1]CaO催化臭氧选择氧化肉桂醛制苯甲醛的研究[D]. 吴坚锋. 广西大学, 2017(01)
  • [2]甲苯液相双氧水选择氧化及天然苯甲醛的合成研究[D]. 吴娟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3]O3/H2O2降解水中扑灭通效能研究[J]. 李绍峰,孙楚. 环境科学, 2012(04)
  • [4]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夏超. 燕山大学, 2011(11)
  • [5]臭氧/过氧化氢降解扑草净试验研究[J]. 李绍峰,孙颖,李平,陈雷. 中国给水排水, 2010(23)
  • [6]天然苯甲醛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 陈鸿雁,纪红兵,王乐夫. 精细化工, 2010(06)
  • [7]超分子催化合成天然苯甲醛的绿色化研究[D]. 陈鸿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1)
  • [8]环氧吸波材料的环境效应研究[D]. 王海峰. 燕山大学, 2009(07)
  • [9]臭氧氧化降解三唑酮的试验[J]. 李绍峰,石冶,崔崇威.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7)
  • [10]胶束催化肉桂油水解制备苯甲醛[D]. 彭渤. 厦门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肉桂醛臭氧化过程的碘量法跟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