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MS和PD患者五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及意义

高原地区MS和PD患者五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及意义

一、高原地区MS及PD患者5种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飞[1](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薛昊日[2](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豆敬兆[3](2020)在《西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成分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岗质岩石作为大陆地壳的主要组分,花岗岩(广义上)成分多样性原因的探讨,对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花岗质岩浆自源区形成至侵位于上地壳,其成分受控于源岩类型和部分熔融条件,并受后期岩浆过程影响;同期大规模岩浆的产生又制约于构造环境。西秦岭造山带内发育大规模三叠纪花岗质岩体,其分布具有明显时空差异性;并出现I和S型等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为讨论花岗岩成分多样性提供了条件。本次论文以西秦岭地区柏家庄岩体和中川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及系统取样,结合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讨论源区及后期岩浆过程在塑造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搜集整理区域上同期花岗岩研究资料,探讨西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成因。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柏家庄岩体以出现原生白云母并呈过铝质为特征;Ba vs.Zr明显正相关,锆石微量元素中(REE+Y)与P摩尔数呈1:1线性关系,以及岩石低的氧逸度条件及大量继承锆石的出现,表明柏家庄岩体为S型花岗岩;低的CaO/Na2O比值指示其源区为变泥质岩。为了系统了解西秦岭地区S型花岗岩成因,搜集区域上已报道的S型花岗岩数据,结果显示均具有低的CaO/Na2O比值,暗示其源区均以变泥质岩为主。就地球化学特征而言,西秦岭S型花岗岩可分为高Sr低REE(Group A)和低Sr高REE(Group B)两类,源区不一致熔融(主要为熔融的云母/斜长石含量比),即白云母水致熔融和脱水熔融能很好解释二者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即Group A具有高的Eu/Eu*值,CaO含量,低的Nb,Ta含量以及低的锆石和独居石饱和温度,相较于Group B。然而Rb与(87Sr/86Sr)i,以及P205与εNd(t)之间为负相关,暗示不一致熔融无法解释柏家庄岩体较大的Sr-Nd同位素变化;野外地质调查显示,岩体中无暗色包体以及区域上无同期基性岩出露等幔源物质,且1/Sr vs.(87Sr/86Sr)i呈明显负相关,暗示岩浆混合并非是柏家庄岩体Sr-Nd同位素变化的原因;而可能反映的是不均一的源区;浅部地壳Sr-Nd同位素不均一的存在暗示了柏家庄岩体由多批次岩浆递增侵位形成。(2)中川岩体具有同心环带结构,详细野外填图可将岩体由外向内分为4种岩性: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徐家坝单元)、含斑中粒二长花岗岩(张家庄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二长花岗岩(关地沟单元)。暗色包体主要集中在徐家坝单元中,在张家庄单元中偶见。野外调查发现张家庄单元侵入徐家坝单元,未见其他各单元接触关系。哈克图解显示,张家庄和关地沟单元之间成分相互重叠,并无连续分异趋势,结合不同单元岩石不同的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表明各岩性单元代表独立岩浆批次侵位;这进一步被锆石微量元素所支持,即不同岩性之间具有相似的锆石Hf含量。靠近张家庄单元的徐家坝单元(样品GN1935)中锆石与靠近围岩的徐家坝单元中锆石具有不同的岩相学特征但相似的Hf含量,指示前者可能代表另外一期岩浆注入;因此中川岩体至少有6期岩浆递增侵位聚集形成。锆石LA-ICPMS定年显示,各期岩浆结晶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约215 Ma;联系张家庄单元侵入徐家坝单元的事实,暗示岩浆冷却至固相线以下的时间小于5 Ma。徐家坝和张家庄单元中斜长石成分振荡环带以及暗色包体中斜长石反吸收特征指示岩浆混合过程;同时暗色包体和其寄主岩石中锆石相似的岩相学及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包体中锆石捕获于寄主岩石岩浆,这进一步被二者相似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所证实。全岩Sr-Nd同位素成分也表明岩浆混合的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影响中川岩体成分,尤其是徐家坝单元;中川岩体内部关地沟单元中未发育暗色包体,暗示受岩浆混合影响较小;关地沟单元主量元素SiO2与P2O5之间明显的负相关以及锆石微量元素中低的磷含量,暗示其应为I型花岗岩。(3)中川岩体为多批次岩浆侵位聚集形成,暗示岩体形成过程对研究岩体成因的重要性。与中川岩体类似,西秦岭地区出露的花岗质岩体与其所包含的暗色包体均具有相似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暗示三叠纪时期西秦岭地区发生大规模岩浆混合;然而区域缺乏同期基性岩的出露,其原因可能是深部大规模地壳熔融阻碍了基性岩浆的上升侵位。(4)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具有中元古代Nd-Hf模式年龄(1.3-1.6 Ga),而西秦岭三叠系沉积岩中碎屑锆石以及三叠纪花岗岩中的老锆石均缺乏中元古代年龄。对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中老锆石统计发现,出现~430 Ma,~750 Ma,870-960 Ma的年龄峰值及零星古元古代锆石颗粒。这可能暗示三叠纪花岗岩的源岩以扬子陆块西北缘新元古代基性岩为主,并有北秦岭地体新元古代和古生代物质的加入。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具有高的K2O含量,属于高钾钙碱系列;而扬子陆块新元古代基性岩多具有高Na低K特征,不足以解释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高钾特征。因此,三叠纪花岗岩高钾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北秦岭地体新元古代和古生代物质的加入有关;另一方面,来自先前交代地幔的暗色包体广泛发育于三叠纪花岗岩中,其常常表现富K特征;岩浆混合过程中这种富K地幔组分的加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西秦岭三叠纪花岗岩的高钾特征。

纪政[4](2020)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中国东北海拉尔盆地及其毗邻的蒙古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建立了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精确年代地层格架,查明了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揭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对中国东北地区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根据地震反射剖面、岩石组合、陆相古生物化石组合以及区域地层对比,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传统上自下而上被划分为塔木兰沟组、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但其形成时代缺乏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本文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32口钻井中的中生代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限定了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建立了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塔木兰沟组形成于中侏罗世卡洛夫期-晚侏罗世提塘期(166145 Ma);铜钵庙组形成于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瓦兰今早期(142136 Ma);南屯组一段形成于早白垩世瓦兰今晚期-阿普特早期(135120 Ma);南屯组二段形成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晚期-阿布尔早期(119111 Ma)。本文在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识别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中生代火山岩,包括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富铌玄武安山岩、高硅火山岩、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它们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密切相关。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岩石由加厚的石榴角闪岩相大陆下地壳发生脱水熔融而形成,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产物。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来源于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过程中榴辉岩相洋壳的含水熔融,产生的熔体在快速上升穿越较薄的地幔楔时与橄榄岩发生非常有限的反应。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源自受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含金云母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地幔楔低程度的部分熔融(<2%),为古太平洋板块回卷的产物。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为拆沉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初始埃达克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的产物;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存在两种成因类型,其中I型高硅火山岩起源于年轻的含云母富钾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型高硅火山岩来源于曾经历脱水却并不亏损熔体的富钾中基性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此外,A型高硅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晚期,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和岩石圈的拆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发表的资料,全面阐释了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叠加改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侏罗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造成东北地区岩浆活动向陆内迁移,而靠近海沟的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于晚侏世-早白垩世早期逐渐进入岩浆活动的间歇期。受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影响,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显着的地壳增厚。当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部分俯冲到具有较厚岩石圈的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之下时,由于板片整体俯冲深度的增加导致洋壳充分发生榴辉岩化,俯冲板片不再稳定开始发生回卷。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古太平洋板片回卷速度较慢,所引起的软流地幔物质上涌的规模和速度较小,且影响范围局限于俯冲板片前缘及其附近。在古太平洋板块持续回卷的过程中,松辽盆地和吉黑东部的岩浆活动相继复苏,形成东北地区向海沟(东南向)变年轻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迁移规律。同时,随着下沉的古太平洋板块逐渐在地幔过渡带滞留脱水,引发东北地区岩石圈的拆沉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自西北向东南迁移。

赵霞[5](2020)在《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硫黄主产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硫黄具有缓泻、溶解角质、抗炎、抗菌、杀虫、镇咳、祛痰等作用。目前市场上硫黄来源混乱,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基源的硫黄外,还有利用煤、天然气等进行工业回收所制得的硫黄。此外,产地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硫黄质量参差不齐,其所含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增加了硫黄及其制剂在生产应用时的不可控性。再者,硫黄含少许砷、砷盐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可导致慢性中毒。冰黄肤乐软膏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皮肤性炎症,组方中含有硫黄,且占比较大。《中国药典》硫黄项下仅规定了性状、鉴别、硫含量测定项目;冰黄肤乐软膏项下关于硫黄仅规定了鉴别项目。因此为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硫黄及其含硫制剂冰黄肤乐软膏,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和安全用药,本课题拟利用XRD衍射指纹图谱分析和硫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拟通过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硫黄含量、ICP-MS法测定无机元素含量为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1.硫黄定性研究: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和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物相检索,对硫黄进行鉴别。采用XRD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进行硫黄一致性评价。2.硫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采用中和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硫黄中主成分硫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根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姜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鉴定冰片、薄荷脑;采用燃烧法鉴定硫黄,评价不同厂家的硫黄质量。4.冰黄肤乐软膏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ICP-MS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分析方法,从无机元素的层面建立冰黄肤乐软膏质量评价方法,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为其他含硫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5.安全性评价:采用Franz扩散仪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采用ICP-M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GAFS)、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测定硫黄软膏及冰黄肤乐软膏样品和透皮接收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及As(Ⅲ)、As(V)形态砷的含量,计算重金属透皮率,结合硫黄及含硫制剂中的重金属,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与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相比,性状鉴别不仅能够鉴别硫黄,还可以区分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XRD指纹图谱物相检索结果显示硫黄的主要成分为硫,结构为S或S8。建立了 47批不同产地硫黄的XRD衍射指纹图谱,确定22个共有峰,以平均数指纹图谱为参照,通过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对硫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5.96%的硫黄药材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2.硫黄化学成分测定,中和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47批硫黄的不合格率为40.4%。HPLC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硫黄的不合格率为74.5%。HPLC法测定硫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高,优于中和滴定法,因此推荐HPLC法测定硫含量。通过ICP-MS建立了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47批硫黄的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10种共有无机元素,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对47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P、As、Ca等元素含量均值高于100μg/g,Zn、Na等元素含量均高于10μg/g,其余元素含量低于10 μg/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将硫黄分为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部分样品交错可能是由于产地和加工方式不同。根据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建议限量标准为:Cu 5 mg/kg、As 5 mg/kg、Cd 0.3 mg/kg、Hg 0.2 mg/kg、Pb 10 mg/kg。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结果显示:以燃烧法鉴别硫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有SO2刺激性气味。采用GC鉴别冰片和薄荷脑成分,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样品均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出峰。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姜黄,28批样品中有8批(西藏产2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造成姜黄素未检出的原因可能是姜黄素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产后放置时间长,不易检出,建议避光保存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的冰黄肤乐软膏样品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有待进一步研究。市面上各地生产的冰黄(磺)肤乐软膏较多,西藏厂家生产的软膏成分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致。4.通过HPLC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有6批未检出大黄和硫黄成分,其余17批大黄酸含量在0.089-0.37 mg/g之间,大黄素含量在0.064-0.256 mg/g之间,大黄素甲醚含量在0.052-0.127 mg/g之间,大黄酚含量在0.167-0.409 mg/g之间,硫黄含量在17.11~21.03 mg/g之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实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5.通过ICP-MS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及原药材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21种共有无机元素,利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3批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K、P、Ca等元素含量均值均高于100 μg/g,Na、Mg、Fe含量均值均高于10 μg/g,其余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10 μg/g,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区分不同厂家的冰黄肤乐软膏。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5.0和Origin 8.5分析冰黄肤乐软膏无机元素与原药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g、Al、Cr主要来源于黄芩,P、K、Cu、Cd、Pb主要来源于姜黄,Ca主要来源于大黄,As、Hg主要来源于硫黄,大黄素类成分总量逐步回归方程为Y=4.429Mg+83.777Ba-2.258,硫黄含量逐步回归方程为 Y=1 23.241 Mg+2442.877Sr+73511.616As-141.970。6.采用ICP-MS、LC-AFS检测透皮接收液及软膏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无机砷,结果显示冰黄肤乐软膏和硫黄软膏的透皮接收液中全部未检测出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的透过率为0。因此硫黄软膏和冰黄肤乐软膏作为皮肤外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本实验通过硫黄的性状鉴别、XRD衍射指纹图谱、主成分硫及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通过冰黄肤乐软膏中无机元素指纹图谱、重金属体外透皮实验、硫黄的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为提高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李洪梁[6](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李壮[7](2019)在《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浦桑果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矽卡岩型富钴铜铅锌矿床,也是冈底斯成矿带唯一一个富含钴的铜多金属矿床,而且矿床有用元素复杂,铜铅锌品位高,开发价值巨大。但成矿岩体尚未查明,是否有斑岩型矿体等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勘查评价,因此,亟待解剖矿床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指导找矿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矿区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浦桑果富钴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物化学、成岩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为冈底斯成矿带该类矿床的找矿提供理论指导。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进展和成果:1、系统查明了矿石的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及成矿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发育于矿区中酸性岩浆岩与塔克那组灰岩的矽卡岩化接触带,形成Cu、Pb、Zn为主伴生Co、Ni、Cd等多金属矿体。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次为辉砷镍钴矿、辉铜矿、斑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和赤铁矿;矽卡岩主要为钙质矽卡岩,矿物组合包括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次为透辉石、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早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高温、高氧逸度偏酸性环境;晚期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相对低温、低氧逸度偏碱性环境。矿区钴的赋存状态包括以辉砷镍钴矿独立钴矿物和硫化物中Co类质同象替代Zn、Fe等元素,黄铜矿为主要载钴矿物,闪锌矿为主要富钴矿物,次为黄铁矿。2、首次系统开展了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厘定了成岩成矿时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结晶年龄为13.6±0.2Ma14.8±0.4Ma,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13.6±0.1Ma14.6±0.3Ma,岩体均形成于中新世;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0.7Ma,表明矿化为中新世时期,与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显示中酸性岩浆的侵位与成矿关系密切。3、通过流体包裹体,H-O-He-Ar-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深入揭示了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质沉淀机制。矿区主要发育W型、S型、C型、L型和V型5类流体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水,流体为具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晚期成矿阶段有大气降水加入,流体主要为具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均具壳幔混源特征。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和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矿区矿质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4、首次结合矿区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综合探讨了与成矿有关岩浆岩的岩石成因、成矿地质背景,初步建立了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矿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铜、铅矿化主要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有关,锌、铁矿化主要与闪长玢岩有关。矿区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中新世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区域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背景转换,大陆岩石圈发生拆沉形成富Co、Ni等基性-超基性岩浆熔体底侵拉萨地块加厚新生下地壳部位,导致新生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并与少量幔源基性岩浆发生混合,最终形成矿区埃达克质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辉长岩脉,在中酸性岩体与塔克那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富钴铜铅锌矿体。

谢彬彬[8](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谱技术是一种在分析科学检测认证领域具有重大贡献的分析方法,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质谱分析法划分为无机质谱与有机质谱分析法;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敞开式离子源技术的开发,质谱成像技术也逐渐成为分子成像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而备受关注。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生命医学、环境分析、地质矿石等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生物样品(如动物的体液、毛发、组织,植物的花、叶、茎、根以及微生物等)的检测对人类社会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科学领域中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着重介绍了一种无机质谱技术与一种自行搭建的敞开式离子源结合有机质谱技术应用于生物样品检测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食管鳞癌癌灶、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生命元素组学分析,并首次将食管鳞癌组织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寻找隐含于食管鳞癌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食管鳞癌组织中生命元素组学的相关研究,并为食管鳞癌的预防和诊疗手段提供重要科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含量在食管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存在较显着差异,在PLS-DA模型中,食管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明显地聚为两类,通过模型有效筛选出10种与食管鳞癌密切相关的元素,相关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生命元素组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潜力。2、建立了基于脉冲放电的敞开式离子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仪应用于农作物的农药残留直接检测与质谱成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行搭建的脉冲放电敞开式离子源实现了对含C、H、O、N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直接放电检测,并结合质谱成像分析来直观地提供待测物在农作物上的可视化空间分布信息,展示出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发生迁移并降解的变化过程。该脉冲放电敞开式离子源具有分析速度快、直接样品表面分析、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等分析特点。

徐净[9](2017)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古近纪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成因机制与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围绕念青唐古拉铁铜铅锌矿成矿带东西两段的典型古近纪不同矿化类型的矽卡岩矿床(亚贵拉铅锌银钼、蒙亚啊铅锌银(钼)、加多捕勒铁铜、恰功铁(铅)矿床为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室内观察分析,系统总结了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内古近纪矽卡岩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区内各矿床中的岩浆演化序列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110-125 Ma),晚白垩世(80-90 Ma),古新世(50-65 Ma),中新世(13-20 Ma)四个时期,且以古新世(50-65 Ma)为主。区内矽卡岩Fe-Cu-Pb-Zn矿床蚀变-矿化时限主要集中于50-65Ma,因此约束了区内的Fe-Cu-Pb-Zn矽卡岩成矿事件主要形成于印亚大陆碰撞初期,是新特提斯洋板片陡深俯冲后折返引发上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区内的铅锌矽卡岩矿化岩浆源区主要为中上地壳,而铁铜矽卡岩矿化多源于下地壳,有较多的幔源物质的参与。岩浆演化方面,铅锌矿较铁铜矿而言,成矿岩体具更高的分异特征。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显示加多捕勒Fe-Cu矿床早期铜矿化具有近源高温特征,晚期具有低温叠加特征。石榴子石矽卡岩中的硫化物中含有自形粒状的石榴子石,斑铜矿-黄铜矿组合呈近1:1的固溶体分离结构特征;且斑铜矿中含有大量的Bi(0.41 wt.%),此外在受到热液蚀变作用后形成了独立的含Bi矿物,如硫铋铜矿,显示呈固溶体分离结构的黄铜矿-斑铜矿形成于高温阶段,属于进变质阶段产物。加多捕勒Fe-Cu矿床石榴子石的微量元素,尤其是Sn,显示从早阶段(364-15 ppm)到最晚阶段(34-0.14 ppm),暗示在石榴子石演化过程中Sn发生了分离。结合磁铁矿中Sn含量的变化(岩浆磁铁矿中为7.3-2.7 ppm,南部块状磁铁矿矿石中为71-13ppm,中部含黄铜矿的磁铁矿中为8.3-3.3 ppm),推测石榴子石中Sn的含量可以反映流体中Fe-Cu元素的分离。亚贵拉Pb-Zn-Ag与Mo矿化为同一成矿作用,与古新世同碰撞背景下由于中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有关,成矿岩体为石英斑岩,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热液,沸腾作用是Pb-Zn与Mo矿化沉淀的主要机制。蒙亚啊Pb-Zn-Ag矿床成矿年龄为53 Ma,目前地表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推测可能在深部或者外围。热液受到矿区普遍发育的断裂控制,后受到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而沉淀成矿。加多捕勒Fe、Cu矿化均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相关,为同一期热液作用的产物,显示Fe、Cu在南北矿段分带特征,降温是加多捕勒Fe矿化沉淀的主要因素,早阶段Cu矿化具有高温的特征(>400℃),其后流体受到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而致使晚阶段铜矿化的叠加;恰功矽卡岩Fe与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Pb矿化为同一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早阶段成矿流体由于压力的下降,流体发生液-液不混溶作用,为磁铁矿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晚阶段沸腾作用是远端受断裂控制的Pb矿化沉淀的重要因素。加多捕勒与恰功矿床中不同世代的石榴子石的Eu异常反映了流体盐度的变化。

阙朝阳[10](2016)在《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滇东南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了钨成矿系统主要物质组成、典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床形成机理、矿床变化及改造、矿化分布规律及找矿勘查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找矿方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主要地质体开展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指出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是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基础上,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等多期次的成矿构造环境演变,其中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是钨成矿的重要构造背景。2、通过对南温河—洒西一带猛洞岩群变质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及老君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认为与钨成矿系统有关的变质建造及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实质上是具有同一古老地壳来源的物质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多阶段深部融熔而产生循环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源再造”是形成大规模钨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机理。3、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钨成矿系统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以及云英岩(长英质)脉型两种,分别形成于150Ma左右以及110Ma左右,与研究区晚中生代两个阶段的构造成矿背景吻合。4、根据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数据、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分析,与钨成矿作用相关的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部分与大气降水或海水有关。成矿流体在平面上以老君山岩体为中心向外围运移,并伴随着温度及盐度逐渐变低;垂向上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盐度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5、南温河—洒西一带构造变形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南秧田岩组、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并使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的通道,并对含钙质的泥灰岩等赋矿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形成顺层稳定延伸的含矿矽卡岩带。6、根据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成矿作用特征,明确了该区形成于110Ma左右的脉状白钨矿床对似层状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较强的叠加改造,使矿床变富,成矿系统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变化机理与右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NW向及近EW向断裂旁侧发育的羽状裂隙被后期热液充填相关。7、老君山花岗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老君山岩体自形成后经历了4次次构造热事件:(6374)Ma、(4250)Ma、(3728)Ma、(2517)Ma。其中后3个阶段与岩体抬升相关,且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基本对应。据此提出南温河—洒西一带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在岩体南北两侧都龙、长田一带深层次矿床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在构造变形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发育的新生代NW向左旋走滑兼正断层性质断裂是破坏钨成矿系统中矿带、矿床及矿体的主要因素。8、建立了以中生代推覆构造为主导的构造控矿模型及老君山矿集区“三位四层二带一体”的区域找矿模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其中南温河矿床外围花岗片麻岩下寻找深部似层状矿体的找矿建议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

二、高原地区MS及PD患者5种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地区MS及PD患者5种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1.3.4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分析测试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2.2 区域地层
        2.2.1 古-中元古界
        2.2.2 新元古界
        2.2.3 下古生界
        2.2.4 上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昆南断裂
        2.3.2 昆中断裂
        2.3.3 昆北断裂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2.3.5 阿尔金断裂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4.1 前晋宁期
        2.4.2 晋宁期
        2.4.3 加里东期
        2.4.4 海西-印支早期
        2.4.5 印支期晚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4.1.1 矿区地质特征
        4.1.2 矿床地质特征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4.1.4 同位素特征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4.1.6 成矿作用研究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4.2.3 成矿作用研究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4.3.1 矿区地质特征
        4.3.2 矿床地质特征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3.6 成矿作用研究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4.4.1 矿区地质特征
        4.4.2 矿床地质特征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4.6 成矿作用研究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5.1 成矿地质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条件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2.2 斑岩型矿床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时代划分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结论
参考文献
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1.3.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实验测试方法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宇
        2.2.2 古元古界
        2.2.3 新元古界
        2.2.4 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伊通—舒兰断裂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2.3.3 敦化-密山断裂
        2.3.4 集安—两江断裂
    2.4 区域侵入岩
        2.4.1 太古宙
        2.4.2 元古代
        2.4.3 古生代
        2.4.4 中生代
        2.4.5 新生代
    2.5 区域变质岩
        2.5.1 新太古代
        2.5.2 古元古代
        2.5.3 新元古代
        2.5.4 早古生代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5.2 年代学特征
        3.5.3 地球化学特征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3.5.5 成岩构造背景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5.1 区域成矿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5.2 成矿规律
        5.2.1 时空分布规律
        5.2.2 矿化富集规律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5.3.1 找矿潜力评价
        5.3.2 找矿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西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成分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花岗岩研究的意义
    1.2 花岗岩研究历史简述
    1.3 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研究简述
        1.3.1 源岩成分及部分熔融条件的复杂性
        1.3.2 岩浆过程的复杂性
        1.3.3 岩体形成过程的复杂性
        1.3.4 不同构造环境下花岗岩成分特征
    1.4 论文切入点及研究对象
    1.5 西秦岭地区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6 技术路线
    1.7 分析方法
        1.7.1 锆石分选、制靶、阴极发光图像拍摄、U-Pb定年与微量元素分析
        1.7.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1.7.3 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1.7.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1.7.5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1.8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3章 不均一的源区不一致熔融:来自柏家庄二云母花岗岩的研究
    3.1 引言
    3.2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3 锆石岩相学特征及年龄意义
    3.4 岩体形成物理化学条件
    3.5 岩石源区:变泥质岩源岩
    3.6 西秦岭两类过铝质花岗岩:源区不一致熔融
    3.7 小结
第4章 浅部岩浆房内岩浆过程:来自中川环带花岗岩成因制约
    4.1 引言
    4.2 岩体地质及岩相带划分
    4.3 矿物学特征
    4.4 锆石岩相学特征及其年龄意义
    4.5 岩体侵位条件的估算
    4.6 岩体建造:岩浆累积生长
    4.7 岩浆的源区
    4.8 中川环带花岗质岩体成因模型
    4.9 小结
第5章 关于西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成因的一些思考
    5.1 岩体形成过程对岩石成因的重要性
    5.2 关于西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源岩问题
    5.3 后碰撞环境下不同类型花岗岩成因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1.4.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4.2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2.1.1 额尔古纳地块
        2.1.2 兴安地块
        2.1.3 松辽地块
        2.1.4 佳木斯-兴凯地块
        2.1.5 那丹哈达地体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
        2.2.2 区域地层
        2.2.3 区域岩浆岩
第3章 样品的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3.1 布达特群
    3.2 塔木兰沟组
    3.3 铜钵庙组
    3.4 南屯组一段
    3.5 南屯组二段
第4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
    4.1 分析方法
        4.1.1 样品制备
        4.1.2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
        4.1.3 LA-ICP-MS锆石U-Pb定年
    4.2 定年结果
        4.2.1 布达特群
        4.2.2 塔木兰沟组
        4.2.3 铜钵庙组
        4.2.4 南屯组一段
        4.2.5 南屯组二段
    4.3 年代学讨论
        4.3.1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
        4.3.2 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第5章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5.1 分析方法
        5.1.1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5.1.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方法
        5.1.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5.2.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5.2.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5.2.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5.2.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火山岩
    5.3 岩石成因
        5.3.1 中侏罗世高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5.3.2 晚侏罗世早期低钾埃达克质火山岩
        5.3.3 晚侏罗世晚期富铌玄武安山岩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高硅火山岩
        5.3.5 早白垩世晚期高镁埃达克质岩石
第6章 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
    6.1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6.2 晚侏罗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
    6.3 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
    6.4 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与岩石圈的拆沉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硫黄的来源考察与文献记载
    2 硫黄的药理作用
    3 国内外硫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4 矿物药研究方法概述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硫黄药材定性研究
    第一节 硫黄性状鉴别和燃烧法化学鉴别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节 硫黄显微鉴别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节 硫黄XRD衍射指纹图谱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硫黄的无机元素分析
    第一节 主成分硫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节 硫黄无机元素全扫半定量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节 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硫黄炮制工艺对硫黄质量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冰黄肤乐软膏主要成分定性鉴别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冰黄肤乐软膏中成分含量测定
    第一节 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和硫黄化学成分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二节 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第六章 冰黄肤乐软膏及硫黄软膏重金属元素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1.4.1 论文结构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2.2 区域地层
        2.2.1 古生界(Pz)
        2.2.2 三叠系(T)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断裂构造
        2.3.2 褶皱构造
        2.3.3 穹窿构造
    2.4 区域岩浆作用
        2.4.1 白垩纪岩浆岩
        2.4.2 渐新世岩浆岩
        2.4.3 中新世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明赛金矿床
        3.1.1 矿区地质特征
        3.1.2 矿体地质特征
        3.1.3 Au的赋存状态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3.2.1 矿区地质特征
        3.2.2 矿体地质特征
        3.2.3 Au的赋存状态
    3.3 马扎拉金矿床
        3.3.1 矿区地质特征
        3.3.2 矿体地质特征
        3.3.3 Au的赋存状态
    3.4 小结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流体包裹体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4.2.2 H-O同位素组成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4.2.4 S-(Pb)同位素组成
    4.3 讨论
        4.3.1 成矿流体特征
        4.3.2 成矿流体来源
        4.3.3 成矿物质来源
    4.4 小结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5.1 成矿年代学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5.2 控矿要素
        5.2.1 地层与成矿
        5.2.2 构造与成矿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5.3 矿床成因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5.3.2 矿床成因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5.5 成矿模式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5.5.2 金迁移的介质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5.5.4 金的沉淀机制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6.1.2 控矿构造
        6.1.3 矿床地球化学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钴矿床研究现状
    1.3 浦桑果矿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侏罗系
        2.2.2 白垩系
        2.2.3 古近系
        2.2.4 新近系
        2.2.5 第四系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白垩系
        3.1.2 古新世
        3.1.3 第四系
    3.2 矿区构造
    3.3 矿区侵入岩
    3.4 矿体特征
        3.4.1 形态、规模及产状
        3.4.2 资源量概况
    3.5 矿石特征
        3.5.1 矿石类型
        3.5.2 矿石组构
        3.5.3 矿物组合
    3.6 围岩蚀变特征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第4章 矿物化学特征与钴的赋存状态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4.1.1 样品采集及特征
        4.1.2 分析方法
    4.2 矽卡岩矿物化学特征
        4.2.1 石榴子石
        4.2.2 辉石
        4.2.3 其它主要硅酸盐矿物
    4.3 硫化物矿物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特征
        4.3.2 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
    4.4 钴的赋存状态
        4.4.1 独立钴矿物
        4.4.2 类质同象钴
    4.5 矽卡岩类型及形成环境
    4.6 小结
第5章 成矿流体特征、物质来源及金属沉淀机制
    5.1 流体包裹体分析
        5.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1.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1.3 包裹体成分分析
        5.1.4 包裹体显微测温
    5.2 成矿流体来源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2.2 氢、氧同位素特征
        5.2.3 氦、氩同位素特征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5.3.2 硫同位素特征
        5.3.3 铅同位素特征
    5.4 金属迁移沉淀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6.1.1 样品采集
        6.1.2 锆石U-Pb定年
        6.1.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6.1.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6.1.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6.2 锆石U-Pb定年结果
        6.2.1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6.2.2 闪长玢岩
    6.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
        6.3.2 稀土元素
        6.3.3 微量元素
    6.4 全岩Sr-Nd-Pb-Hf同位素特征
        6.4.1 全岩锶-钕同位素特征
        6.4.2 全岩铅同位素特征
        6.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6.5 岩石成因
    6.6 小结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7.1 成岩成矿时代
        7.1.1 成岩时代
        7.1.2 成矿时代
    7.2 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7.3 控矿因素
        7.3.1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7.3.2 赋矿地层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7.4 成矿模式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质谱分析法简介
        1.1.1 质谱法的发展历史及进展
        1.1.2 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1.1.3 无机质谱与有机质谱简介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简介
        1.2.1 等离子体定义及分类
        1.2.2 ICP源的结构与原理
        1.2.3 ICP-MS的干扰及补偿
        1.2.4 ICP-MS的应用
    1.3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简介
        1.3.1 敞开式离子化技术
        1.3.2 质谱成像分析技术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食管鳞癌组织元素分析
    2.1 引言
        2.1.1 食管鳞癌简介
        2.1.2 食管鳞癌的TNM分期与早期诊断
        2.1.3 生物样品元素分析及其意义
        2.1.4 研究目的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样品采集和储存
        2.2.3 试剂及标准溶液
        2.2.4 样品制备
        2.2.5 ICP-MS工作准备
        2.2.6 数据预处理
        2.2.7 化学计量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仪器检出限的考察
        2.3.2 考察仪器的准确性
        2.3.3 考察方法的稳定性
        2.3.4 食管鳞癌与元素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的直接检测与成像分析
    3.1 引言
        3.1.1 放电分类
        3.1.2 脉冲放电
        3.1.3 研究目的
    3.2 实验部分
        3.2.1 脉冲微放电离子源介绍
        3.2.2 仪器与试剂
        3.2.3 方法与步骤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脉冲微放电离子源用于有机物的直接检测
        3.3.2 实验参数优化
        3.3.3 黄瓜上嘧霉胺标准曲线与检出限的计算
        3.3.4 黄瓜中嘧霉胺残留的空间分布质谱成像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工作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西藏念青唐古拉古近纪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成因机制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铜铅锌矽卡岩矿床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亚贵拉铅锌银钼矿床
        3.1.1 矿区地质概况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期次
    3.2 蒙亚啊铅锌银矿床
        3.2.1 矿区地质概况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期次
    3.3 加多捕勒铁铜矿床
        3.3.1 矿区地质概况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成矿期次
    3.4 恰功铁(铅)矿床
        3.4.1 矿区地质概况
        3.4.2 矿体特征
        3.4.3 矿石特征
        3.4.4 围岩蚀变
        3.4.5 成矿期次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4.1 成岩-成矿年代学
        4.1.1 岩浆岩年代学
        4.1.2 成矿年代学
    4.2 元素地球化学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
        4.3.1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3.2 Sr-Nd-Pb同位素特征
    4.4 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源区探讨
    4.5 东西段Fe-Cu-Pb-Zn成矿岩体差异性
第五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1 矿物学特征
        5.1.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2 氧化物特征
        5.1.3 硫化物特征
    5.2 成矿物质来源
        5.2.1 硫同位素
        5.2.2 铅同位素
    5.3 成矿流体特征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2 成矿流体来源
        5.3.3 矿质迁移与沉淀
    5.4 区域成矿模式
        5.4.1 亚贵拉Pb-Zn-Ag(Mo)矿床
        5.4.2 蒙亚啊Pb-Zn-Ag矿床
        5.4.3 加多捕勒Fe-Cu矿床
        5.4.4 恰功Fe(-Pb)矿床
    5.5 区域找矿方向浅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取得的认识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0)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2.1 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1.2.2 南温河—洒西及外围矿床研究程度
    1.2.3 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4.1 区域构造格局
    2.4.2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
    2.6.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2.6.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 成矿系统的变质地层要素
3.1 猛洞岩群变质岩基本组成
3.2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
    3.2.1 岩相学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原岩恢复
    3.2.4 变质程度
    3.2.5 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
    3.2.6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与成矿的关系
3.3 洒西岩组变质岩
    3.3.1 洒西岩组(Pt_1s)片岩
    3.3.2 洒西岩组(Pt_1s)变粒岩 4 成矿系统的岩浆岩要素
4.1 南捞片麻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4.1.1 空间分布及基本组成
    4.1.2 片麻岩原岩恢复
    4.1.3 岩相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
    4.1.5 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
    4.1.6 南捞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4.2 团田及老城坡花岗片麻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4.2.1 岩相学特征
    4.2.2 地球化学特征
    4.2.3 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4.2.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4.3 老君山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4.3.1 老君山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4.3.2 老君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3.3 老君山花岗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
    4.3.4 老君山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4.3.5 花岗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4.3.6 老君山花岗岩与南温河钨成矿的关系 5 成矿系统构造—流体特征
5.1 构造控矿要素
    5.1.1 新寨—大坪一带伸展拆离构造变形(D_1)
    5.1.2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变形(D_2)
    5.1.3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5.1.4 南温河—洒西一带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5.2 成矿系统流体特征
    5.2.1 南温河矿床流体特征
    5.2.2 南温河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
    5.2.3 洒西矿床流体特征 6 成矿系统典型矿床特征
6.1 南温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1.1 矿床地质特征
    6.1.2 白钨矿赋存形式
    6.1.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6.1.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6.1.5 成矿年代学
    6.1.6 矿床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讨论
6.2 洒西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2.1 矿床地质特征
    6.2.2 成矿期次划分
    6.2.3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
6.3 老君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6.3.1 矿床地质特征
    6.3.2 矿床成因 7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特征
7.1 南温河白钨矿床变化特征
    7.1.1 似层状矽卡岩矿体展布特征
    7.1.2 脉状白钨矿体展布特征
    7.1.3 脉状矿体对似层状矿体的叠加特征
    7.1.4 脉状矿体形成机理
7.2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床保存条件
    7.2.1 老君山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迹径特征
    7.2.2 南温河—洒西一带NW向走滑构造对矿体的破坏
7.3 区域成矿模型
7.4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综述 8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8.1 老君山一带矿床成矿规律
    8.1.1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8.1.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8.2 找矿模型
8.3 找矿方向
    8.3.1 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8.3.2 洒西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8.3.3 老君山岩体钨矿找矿方向
    8.3.4 老君山岩体外围找矿预测区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高原地区MS及PD患者5种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2]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3]西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成分多样性研究[D]. 豆敬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D]. 纪政. 吉林大学, 2020(08)
  • [5]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D]. 赵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冈底斯成矿带浦桑果富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 李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研究[D]. 谢彬彬. 厦门大学, 2019(07)
  • [9]西藏念青唐古拉古近纪矽卡岩型铁铜铅锌矿床成因机制与成矿模式[D]. 徐净.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D]. 阙朝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标签:;  ;  ;  ;  ;  

高原地区MS和PD患者五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