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的补救措施

麦芽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的补救措施

一、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陈勃生[1](2020)在《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功能探究》文中提出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能对宿主的生长发育、抵抗力、繁殖力以及寿命产生影响。在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甚至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体表以及肠道等组织之中,都发现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随着动物微生物组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宿主与共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的机制被揭示出来。鳞翅目昆虫作为昆虫纲动物的一员,其肠道内也存在着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然而,由于不同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肠道中微生物的定植情况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对于此类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仍需更多系统性的验证。鉴于微生物能够与宿主发挥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通过它们调节昆虫的生长和代谢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为了将其应用于害虫防控和经济昆虫增产等领域,需要将微生物在鳞翅目昆虫肠道内的分布情况、动态变化、以及代谢能力做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归纳总结。本研究以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Bombyx mori)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肠道中真菌和细菌在生命周期内的丰度变化和代谢活性进行了统计;利用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且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微生物功能进行相似性比较;最后基于宏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对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农药抗性的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通过对各龄期家蚕的肠道样品进行基于真菌转录间隔区域序列和细菌16S rRNA基因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家蚕肠道的真菌DNA测序共获得571,980条序列。细菌的DNA测序获得1,448,300条序列;细菌RNA测序获得872,724条序列。微生物定量结果显示,家蚕肠道中真菌和细菌总量在生命周期内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幼虫发育至五龄时,肠道微生物总量达到峰值。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会随着幼虫发育产生变化,卵和低龄幼虫(1-2龄)的微生物组成与高龄幼虫(3-5龄)差异较大。此结果表明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宿主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通过对细菌RNA的测序发现,家蚕肠道中部分微生物未观测到代谢活性,如Aureimonas属细菌,此类细菌可能为肠道中的过路细菌。其他丰度较高的微生物均发现在肠道内具有代谢活性,因此可能会与宿主发生相互作用。对P50和秋丰X白玉两个品种的家蚕肠道微生物进行鸟枪法宏基因组学测序后,注释结果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主要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素代谢,以及可能与解毒相关的外源化合物代谢为主。本研究还调查了几种以桑叶为食的鳞翅目害虫(桑白毛虫(Acronicta major),桑毛虫(Euprotics similis)和桑螟(Glyphodes pyloalis))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并与家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鳞翅目昆虫种间的差异性较大,与之前的鳞翅目昆虫相关研究相似。结合家蚕和食桑昆虫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对9种具有不同生活习性和食性的鳞翅目昆虫的肠道微生物功能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可以按照其幼虫体型分为两大类:高体重型(末龄幼虫平均体重大于300 mg)和低体重型(末龄幼虫平均体重小于300 mg)。此结果预示着鳞翅目昆虫幼虫的肠道微生物功能可能能够通过幼虫的体型进行初步预测。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筛选发现,多粘菌素处理过的家蚕对农药毒死蜱的死亡率相比对照组显着提高。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抗生素处理后,其丰度显着降低,肠球菌(Enterococcus sp.)的占比显着提高。这些菌株接种无菌家蚕并通过酶活性、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发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能够降低饲喂毒死蜱家蚕的死亡率。但气相色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证明,该细菌提高宿主抗性的机制并非直接降解肠道中的有毒化合物,而可能是通过提供必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加强宿主体质等间接的方式达到提高宿主抗性的效果。本论文首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将家蚕生命周期内肠道真菌和细菌的分布、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发现了家蚕肠道微生物在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之间群落结构的差异,并预测了家蚕肠道中存在代谢活力的微生物。此外,本论文首次完成了家蚕肠道微生物的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肠道细菌对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代谢最为旺盛。通过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横向对比,发现本研究所使用的9种具有不同食性的鳞翅目昆虫中,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与宿主的体型存在相关性。最后,对宏基因组预测结果进行体内验证,发现了肠道微生物能够影响家蚕对农药的抗性,并解释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家蚕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模型,为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数据,指出了肠道微生物在蚕桑产业应用的可能性。

孙金凤[2](2012)在《硝化菌的筛选与扩增培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突发事故,如菌体大量死亡,有毒有害物质泄漏致使污水处理中出现硝化功能崩溃现象。由于硝化细菌相对于其他微生物世代时间长、对环境变化敏感、生长缓慢,因此硝化功能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当硝化功能崩溃时若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污水厂会因排放水质不达标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本研究旨在污水厂主体工艺之外修建一个小体积的硝化菌旁路富集系统,该旁路系统的运行独立于主体工艺,适用于污水厂主体工艺调整后的再启动或硝化功能崩溃时的补救,可以大幅度缩短污水厂硝化功能启动或系统硝化功能发生崩溃时的恢复时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4方面:(1)污泥中硝化菌快速富集技术研究。采用MBR反应器,在一定条件下纯无机高浓度氨氮连续进水,进行硝化菌的富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为期160天的连续富集培养,污泥硝化活性(OUR)达到250NH4+-N/L·h左右,是普通污泥活性的50倍。出水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氮很低,基本检测不到。(2)硝化菌保藏方法研究。通过对比普通活性污泥与富集后的具有较高活性的硝化污泥保藏效果,研究发现:普通硝化污泥中含有较多的异养菌,硝化菌是严格好氧菌,即使在保藏过程中经常给予充分的氧,3周后硝化活性急速下降;经过MBR反应器富集后的硝化菌,由于菌种比较纯,在保藏效果上要相对好很多,4℃冷藏与常温保藏,效果都很好,保藏3个月后,活性保留率分别为87%、80%,4℃冷藏略优于常温保藏。(3)高效硝化菌分离纯化及发酵技术研究。进分离纯化得到多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硝化菌,说明MBR富集培养的硝化菌是一种混合菌,含多种硝化菌。高效硝化菌的发酵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硝化菌批量生产繁殖。(4)硝化菌的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传统硝化细菌的技术方法耗时长,为了快速检测硝化菌的数量,建立了硝化菌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硝化菌的数量。

郝付阁,刘翠平,马绮云[3](2002)在《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文中研究指明 衡量麦芽质量的几个重要理化指标:浸出物,α-氨基氮、可溶性氮、粗细粉差、酵素力等的测定,都必须先制备糖化麦汁,然而麦汁的制备相当费时。在给糖化好的醪液称重时,不慎加水加多,几个小时的糖化将前功尽弃,该怎样补救呢?下面就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一点经验向大家谈一谈。

二、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常用词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肠道微生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1.1.1 昆虫共生微生物功能的常见研究方法
        1.1.2 共生微生物与昆虫的营养代谢
        1.1.3 共生微生物与昆虫的解毒作用
        1.1.4 其他作用
    1.2 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1 鳞翅目昆虫的肠道结构及功能
        1.2.2 鳞翅目昆虫的肠道内环境
        1.2.3 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
        1.2.4 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1.3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
        1.3.1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1.3.2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功能探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家蚕肠道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情况探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仪器与软件
    2.3 方法
        2.3.1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2.3.2 实验动物饲养
        2.3.3 幼虫肠道及桑叶微生物样品收集
        2.3.4 昆虫肠道及桑叶携带微生物的核酸提取及质量检测
        2.3.5 cDNA合成
        2.3.6 引物设计和合成
        2.3.7 肠道微生物定量
        2.3.8 细菌/真菌基因检测
        2.3.9 测序文库构建及二代ILLUMINA测序
        2.3.10 基于QIIME的测序原始文件处理
        2.3.11 基于Mothur的测序原始文件处理
        2.3.12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定量结果
        2.4.2 QIIME和Mothur流程分析对多样性测序结果的影响情况评估
        2.4.3 抽平样品的可靠性评估
        2.4.4 不同龄期家蚕的肠道真菌群落组成
        2.4.5 家蚕肠道不同位置的细菌群落组成
        2.4.6 家蚕不同生命阶段的肠道细菌群落组成
        2.4.7 家蚕肠道中的代谢活性细菌的分布情况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家蚕及其他鳞翅目昆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探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仪器与软件
    3.3 方法
        3.3.1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取样
        3.3.2 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家蚕肠道微生物
        3.3.3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宏基因组测序
        3.3.4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3.3.5 物种进化树的构建
        3.3.6 其他鳞翅目昆虫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及功能预测
        3.3.7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品种家蚕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
        3.4.2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分布
        3.4.3 家蚕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倾向性调查
        3.4.4 几种食桑昆虫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测序
        3.4.5 基于16S rRNA基因的肠道细菌功能预测
        3.4.6 鳞翅目昆虫幼虫体重与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4.7 不同龄期家蚕的体重与肠道微生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肠道微生物对家蚕农药抗性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调查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软件
    4.3 方法
        4.3.1 不同抗生素对家蚕肠道微生物的抑制能力检测
        4.3.2 实验动物的饲养及抗生素处理
        4.3.3 农药抗性实验
        4.3.4 肠道微生物核酸提取
        4.3.5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结果分析
        4.3.6 肠道微生物定量
        4.3.7 乙酰胆碱醋酶活性测定
        4.3.8 家蚕解毒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4.3.9 气相色谱法测定肠道细菌对家蚕摄入毒死蜱的降解能力
        4.3.10 摄入不同微生物家蚕肠道内容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抗生素对家蚕肠道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的抑制程度检测
        4.4.2 多粘菌素与青霉素对家蚕毒死蜱抗性的影响程度检测
        4.4.3 抗生素处理家蚕的肠道微生物组成调查
        4.4.4 肠道细菌对家蚕毒死蜱抗性的影响情况调查
        4.4.5 肠道细菌对家蚕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情况调查
        4.4.6 家蚕肠道细菌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测定
        4.4.7 细菌对家蚕肠道内代谢物的影响能力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5.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博期间已发表科研成果

(2)硝化菌的筛选与扩增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硝化细菌的概述
        1.1.1 硝化菌的种类
        1.1.2 硝化菌的特点
        1.1.3 影响硝化菌生长的外界因子
    1.2 硝化菌富集研究现状
        1.2.1 硝化菌富集方法
        1.2.2 国内外硝化菌富集现状
        1.2.3 国内外常见的硝化菌剂
        1.2.4 硝化菌应用研究
    1.3 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污泥中硝化菌快速富集方法研究
    2.1 硝化菌富集装置
        2.1.1 富集装置--膜生物反应器
        2.1.2 硝化菌富集反应条件
        2.1.3 硝化菌富集基质配水
    2.2 检测方法
        2.2.1 氨氮的检测方法
        2.2.2 亚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
        2.2.3 硝化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2.3 硝化菌富集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硝化菌富集过程中氮组分变化
        2.3.2 硝化菌富集过程中硝化活性变化结果分析
        2.3.3 硝化菌富集过程中氨氮负荷-硝化OUR关系分析
        2.3.4 氨氧化活性与亚硝酸盐氧化活性分析
        2.3.5 进水氨氮浓度和HRT计算
        2.3.6 反应过程中污泥浓度分析
    2.4 MBR反应器富集的硝化菌应用小试
        2.4.1 水样来源
        2.4.2 小试反应条件
        2.4.3 小试结果
    2.5 小结
第3章 硝化菌保藏方法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样品来源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普通活性污泥保藏方法
        3.2.2 MBR反应器富集的硝化污泥保藏方法
        3.2.3 污泥活性测试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普通硝化污泥保—无锡城北污水厂硝化污泥藏结果
        3.3.2 经MBR反应器富集的硝化污泥保藏结果
        3.3.3 两种硝化污泥保藏结果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高效硝化菌分离纯化与种类鉴定研究
    4.1 高效硝化菌分离纯化研究
        4.1.1 实验样品来源
        4.1.2 实验试剂
        4.1.3 硝化细菌培养基
        4.1.4 硝化细菌纯度检验培养基
        4.1.5 实验步骤
        4.1.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硝化菌的PCR鉴定分析
        4.2.1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4.2.2 凝胶电泳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硝化菌PCR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硝化菌计数方法研究
    5.1 硝化菌的检测方法
        5.1.1 硝化菌的MPN检测方法
        5.1.2 硝化菌的FA检测方法
        5.1.3 硝化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5.2 PCR定量实验试剂与仪器
    5.3 PCR定量实验原理
    5.4 PCR定量实验方法
        5.4.1 硝化细菌DNA的提取
        5.4.2 硝化细菌DNA的扩增
    5.5 PCR定量实验结果分析
        5.5.1 硝化菌PCR定量标线的绘制
        5.5.2 亚硝酸盐氧化菌标线
        5.5.3 全细菌PCR定量标准曲线
        5.5.4 MBR反应器中硝化菌数量的测量结果
        5.5.5 MBR反应器中硝化菌所占的比例
    5.6 MPN计数法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与研究成果

四、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功能探究[D]. 陈勃生. 浙江大学, 2020
  • [2]硝化菌的筛选与扩增培养技术研究[D]. 孙金凤.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3]麦芽检测过程操作误差的补救措施[J]. 郝付阁,刘翠平,马绮云. 啤酒科技, 2002(01)

标签:;  ;  ;  ;  ;  

麦芽检测过程中操作失误的补救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