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业营销理念比较研究

中日企业营销理念比较研究

一、中日企业营销观念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潇[1](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张晖,郭栋,赵静,孔静彩,张欣[2](2021)在《电力行业5G商业模式创新初探》文中研究说明5G以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的技术特点,将成为支撑和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带动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与5G的技术特性高度匹配,未来必将成为5G在垂直行业应用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梳理1G-4G的商业模式,指出工业互联网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从价值定义、价值创造和价值交付三方面,介绍了5G电力基础通信服务商、电力资源管理虚拟运营商和战略投资三种5G通信技术的商业模式。

邹婷婷[3](2020)在《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它的人文文化特质。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形成发展之中,其“天道”1和“人道”2相互补充的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传统人文精神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这种蕴含丰富人学思想的学问对企业文化建设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在近代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中得到彰显。作为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饱受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举步维艰。卢作孚、范旭东、穆藕初和刘鸿生等一批近代民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上大刀阔斧、立志求新,他们开创了中国的新式工业,代表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几代企业家将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强大力量支撑着近代民族企业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文章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人文文化的解构为主线,依据大量文献史料,选取民生公司、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穆藕初和刘鸿生企业等典型的近代民族企业为案例,详细阐述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中传统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并与国外东西方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探究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历史定位,提出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研究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论述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通过对中国近代企业史的研究回顾,指出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研究是非常重要却又十分薄弱的部分,在此基础上介绍研究的主题和范围,阐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概念辨析。在释义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揭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在联系,展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管理价值。第三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由“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传统文化来源入手,详细论述其中“民为本”、“敬德”和“诚”、“善”等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由“礼教”和“乐教”两个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中制“礼”、教“礼”、“美育”和“榜样教育”等内容,结合近代民族企业实例,阐明“礼乐教化”对企业制度管理和职工教化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中日对“家”、“个人与集体”、“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近代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松下公司作为比较对象,探究中日两国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揭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历史定位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中日近代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第六部分,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东西方对“家”、“人与自然”、“物质和精神”的观念差异,选取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IBM公司为比较对象,探究中西方企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异同及融合,揭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东西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七部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评析与启示。集中探讨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体现研究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沈园[5](2020)在《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专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钢琴调律专科学校是我国最早成立钢琴调律专门学科的学校,建立于1995年,在我国钢琴调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教学的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出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教学从初期到发展的演变历程。全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钢琴调律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专业的办学历程,总结归纳其在教学中产生的价值;第二章是对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专业教学实践的探析,力图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方法;第三章是对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的教学特点作进一步的归纳,并对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括引进高水平教学师资、完善课程设置、加速教学改革及改善课程评价。文章最后,以这三个部分为基础,总结出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教学中获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力求为我国其它高校钢琴调律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松梅[6](2020)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部分国家在边境地区开展紧密的地缘经济合作,形成了众多次区域合作典范。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边疆地区举办博览会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式。2005年,以振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为己任的东北亚博览会应运而生。当前,东北亚次区域合作呈现脆弱性、离散性、低效性,需要搭建一个东北亚六国全部参与的次区域合作平台,以实现整体发展。在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趋缓的背景下,东北亚博览会就成为重要选择。作为东北亚六国全部参与的次区域合作平台之一,东北亚博览会在促进东北亚次区域经贸合作、丰富东北亚次区域交流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往关于东北亚博览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行政学领域,将其纳入国际关系领域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东北亚博览会为蓝本,以中国为中心,以次区域合作理论为基础,借鉴地缘政治、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调研访谈和抽象分析法,将东北亚博览会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结合起来,研究东北亚博览会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动力、功能展现、制约因素及完善路径。本文从基本概念出发,在介绍区域、次区域、博览会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影响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层面、存在的优势进行概括,探讨博览会与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性,分析博览会促进次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定位。博览会体现了次区域合作的层级性、开放性、相对松散性、目标非一致性和地缘性,以博览会促进次区域合作具有低政治敏感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以此为前提,确定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定位,即:促进次区域繁荣与发展、形成次区域合作共识。东北亚博览会之所以持续举办,源于东北亚博览会的次区域基础、弥补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不足以及中国的积极推动。东北亚博览会致力于推动东北亚国家实现次区域合作,推动东北亚地区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方向发展。在促进东北亚国家形成次区域合作共识,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次国家政府间合作,推动东北亚国家间科技外交、城市外交和公共外交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成熟的东盟博览会相比较,东北亚博览会缺少次区域自贸区依托、面临同质化博览会竞争、达成次区域合作协议的权威性不足以及次区域合作机制化的缺失,使得东北亚博览会发挥的功能弱于东盟博览会。同时,东北亚博览会在机制建设、支撑性产业发展等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面临东北亚博览会与会国利益诉求差异、中国东北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程度低,特别是冷战遗产、同盟体系、经济依靠与安全依托的“二元分立”等外在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得东北亚博览会在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北亚博览会是东北亚六国全体参与,尤其是朝鲜在东北亚地区参与为数不多的次区域合作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着眼于未来,东北亚博览会要借鉴东盟博览会的成功经验,推动东北亚博览会制度化、市场化和机制化发展,加强东北亚博览会自身建设;超东北亚博览会会展经济的局限,在东北亚次区域建立跨国合作区,形成支持东北亚博览会发挥功能的次区域合作网络;加强中国吉林省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巩固和扩大东北亚国家现有合作成果,提高吉林省参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能力;要采取措施将东北亚博览会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同时还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加强图们江次区域国际合作,夯实东北亚博览会的次区域依托,为东北亚博览会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总体来看,研究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功能,理论上能够深刻认识国际关系研究层次的回落特性,并在普遍意义上理解博览会在次区域合作中的推进作用、外溢功能和次国家政府发挥的主动性;实践上助于发现缓解当前“东北亚悖论”的途径,拓展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视野,进而发现东北亚博览会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独特性。可以预见,随着东北亚博览会自身建设逐步完善以及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东北亚博览会发挥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功能的空间会逐步增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东北亚地区环境,实现以次区域合作带动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张兰萍[7](2020)在《在华T日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建厂。由于日本在文化、历史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和中国有着一定的相像性,再加上两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又十分接近,中国成为日本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国。然而,由于日本的管理模式在近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得到了国际大众的认可,从而使得日本企业在中国进行管理时有种较为明显的优越感。因而,其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通常会照搬日本国内生产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将其特有的岛国根性企业文化、国家文化、管理模式全面地应用到实际的经营管理中。虽然,中国和日本贵为邻邦、领土上十分接近,但在文化上却有着明显差别。如果一味照搬日本的管理模式势必在文化层面上引起冲撞,使得企业在中国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在中国土壤中的生长。本论文基于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管理的理解与认知,从多元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应用相关前辈们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帮助T公司发现和解决其在中国进行跨文化管理时所遇到的问题,并从文化差异这个根源处分析其原因,把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联系到实际管理中去,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给出优化方案的前后效果对比及对预期效果的展望。最后设计出优化方案的实施计划和实施保障,从而使得该方案得以发挥其效果和作用。通过对T公司的研究,帮助T公司认识到跨文化问题的客观存在以及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企业愿景,从而实现T公司在中国区的业绩增长。

张越[8](2020)在《中日湾区背景下的六大城市形象视频表征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 ——基于NVivo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驱动力将由传统的土地、资本、产业、政策转向依托人才、科技、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在全球化竞争当中,面对与世界一流城市硬件实力的差距渐微,我国的城市文化工程、品牌工程建设已是箭在弦上。城市形象视频作为对外交流的一种文化方式,能够涵盖语言、音乐、图像、文化、艺术、舞蹈等多种表征内容,除了宣传职能外,以其特有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可产生积极的文化感召和情感认同,不断丰富城市的感知意涵,增强城市的形象魅力。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城市形象视频展开研究设计、分析流程和理论建构。通过NVivo11分析软件对东京、川崎、埼玉、广州、深圳、惠州6地的城市形象视频展开视觉表征内容和文本结构的分析。基于城市定位、产业模式和城市发展目标对6地展开匹配,对中日城市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发现:(1)在表征特征层面,广州、深圳、惠州的视频表征展现出与城市职能定位的匹配,分别强调了文化、科技、旅游资源的优势。而东京、川崎、埼玉三地则基于城市文脉、地脉资源特色来构建城市形象个性,主要聚焦于文化历史艺术和社会氛围。(2)在表征差异层面,中日城市形象在传播策略、拼贴思维、视觉审美、人物表征呈现等领域存在较大不同。广州、深圳、惠州的形象传播更为强调区域共性,而东京、川崎、埼玉则显现出东京一极化的主体地位,其他市县强调地方差异,共同完成区域的多元化表达。(3)在表征结构共性层面,中日城市形象视频符合“文脉-地脉-功能”属性三维耦合结构。通过深入比对,研究发现中国湾区城市的形象视频存在内容宽泛宏大,注重逻辑叙事,而欠缺对城市空间意义的深入思考;城市标签体系同质化严重,城市文化符号欠缺差异性;传播视角去中心化,欠缺情绪感染力等问题。通过介入湾区的发展阶段以及中日城市文化传播战略方针,对中日城市形象视频的创作差异展开了相应的原因探析。研究最后,结合城市文化资本理论、文脉地脉理论及品牌传播相关理论,对中国湾区城市形象视频传播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张琪[9](2020)在《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品牌国际化传播,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口碑是品牌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互联网同样加剧了网络口碑的异化现象,尤其是在跨文化品牌传播的过程中,这种口碑异化现象会被再次放大,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网络口碑传播者对同一品牌产生不同的品牌态度,进而对品牌竞争力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中日韩手机行业为例,研究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将网络口碑传播效应、国家品牌效应、品牌传播等相关理论进行融合。选取华为、索尼、三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选取美国的苹果作为参照对象,分别对这四个品牌在中日韩论坛、中国购物网站、中国门户网站进行相关口碑数据的收集,以2017-2019年的数据为主,数据采集量超过70万。运用情感倾向分析、文本观点挖掘技术对不同品牌在不同国家的网络口碑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挖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口碑品牌情感指数模型和“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量化与可视化。网络口碑异化结果显示:(1)高产品涉入度与高品牌熟悉度的网络口碑传播者更倾向于给出客观且态度鲜明的品牌评价,反之则更倾向于给出主观性较强的品牌评价;(2)网络口碑传播者、品牌来源国、国家文化特质对品牌态度具有调节作用;(3)本土品牌与参照品牌拥有更高的显性品牌竞争力优势;(4)各国对隐形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具有一致性;(5)隐性品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显性品牌竞争力具有预测作用;(6)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民族主义,但消费者民族主义对品牌竞争力来说是一把双刃剑;(7)品牌特色的形成有助于提升隐形品牌竞争力,但与显性品牌竞争力无显着相关性;(8)产品品质永远是公众对品牌的首要关注点,其次是品牌个性化,售后服务、价格等其他要素是品牌传播的助推器。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对品牌态度、品牌竞争力、网络口碑以及国家品牌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述评,对跨文化品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品牌竞争力的差异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相关理论作出补充。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在网络口碑异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国家品牌传播建议,旨在为企业的跨国品牌传播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刘君[10](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二、中日企业营销观念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企业营销观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2)电力行业5G商业模式创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5G技术特性与电力行业需求高度匹配
二、1G时代以来商业模式的变迁
三、电力行业5G商业模式创新
    (一)5G电力基础通信服务商
    (二)电力资源管理的虚拟运营商
    (三)战略投资
四、展望

(3)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重建文化自信
        1.1.2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人文精神
        1.1.3 探寻中国现代工商业的本土源头
        1.1.4 近代民族资本企业研究回顾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主要概念辨析
    2.1 文化与传统文化
        2.1.1 文化界说
        2.1.2 传统文化
    2.2 人文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
        2.2.1 人文精神释义
        2.2.2 中华人文精神
第3章 人文化成的第一部分——以人为本
    3.1 “以史为鉴”
        3.1.1 民为本
        3.1.2 敬德
    3.2 “以天为则”
        3.2.1 “诚”
        3.2.2 “善”
第4章 人文化成的第二部分——以礼乐教化
    4.1 以礼为教
        4.1.1 制“礼”
        4.1.2 教“礼”
    4.2 以乐为教
        4.2.1 美育
        4.2.2 榜样教育
第5章 中日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5.1 关于“家”的观念
        5.1.1 雇佣制度
        5.1.2 工资福利制度
    5.2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观念
        5.2.1 决策方式
        5.2.2 人才选用制度
    5.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5.3.1 企业价值观
        5.3.2 精神教育
第6章 中西方企业人文文化的比较分析
    6.1 关于“家”的观念
        6.1.1 权责划分
        6.1.2 工资体系
    6.2 关于人与自然的观念
        6.2.1 管理者职责
        6.2.2 申请审批流程
        6.2.3 创新奖励制度
    6.3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6.3.1 制度建设
        6.3.2 机构设置
        6.3.3 评价体系
第7章 结论
    7.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人文文化的评析与启示
        7.1.1 仁爱管理
        7.1.2 仁礼统一
        7.1.3 和谐管理
        7.1.4 先义后利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Ⅰ 典籍类
    Ⅱ 论着类
    Ⅲ 论文类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专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主要思路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以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办学历程
    第一节 钢琴调律学科历史背景
        一、钢琴调律学科的历史渊源
        二、钢琴调律在我国的早期发展
    第二节 雏形期(1995年-2002年)
        一、(中日合办)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钢琴调律专科学校成立
        二、钢琴调律学科初建
        (一)师资力量雄厚
        (二)教学设施先进
        (三)学生培养情况
    第三节 发展期(2002年—2012年)
        一、学校改革
        二、学科蓬勃发展
        (一)教学设施改善
        (二)课程逐步完善
        (三)引进高水平师资
        (四)完善专业教材
        (五)培养学生情况
    第四节 平缓期(2012年—至今)
        一、师资力量减弱
        二、课程设置趋于完善
        三、教学设施更加齐全
        四、学生培养情况
第二章 教学实践探析
    第一节 教学追求
        一、技术和理论的并轨
        (一)理论律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转换
        (二)律制在钢琴调律中的应用
        二、基本功的扎实训练
        (一)操扳的定义与方法
        (二)粗调中的操扳
        (三)精调中的操扳
        (四)各音区的不同操扳
        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专业必修课程
        (二)钢琴调律方向专业限选课程
    第二节 教学实践与价值意义
        一、主要的教研活动
        (一)教师不断进修学习
        (二)科研成果
        二、实践活动和技术交流
        (一)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中外交流活动
        (三)其他学术活动
        三、教学成果与价值意义
第三章 教学特点及思考
    第一节 专业教学特点
        一、重视实践,校企合作
        二、启发式教学
        三、因材施教
    第二节 专业未来发展思考
        一、组建高水平高素质师资
        (一)教师结构的调整
        (二)教师的选拔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设置合理优化
        (一)课程合理分配
        (二)加速教学改革
        三、改善课程评价
        (一)重结果,轻过程评价
        (二)结果性评价不完善
        (三)评价形式单一
结语
附录一 2003 年钢琴调律与管乐器修理专业 指导性教学计划
附录二 2006 年 音乐学(乐器修造)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附录三 南京艺术学院乐器修造专业教师任职表(本科)
附录四 张旺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学生王凯访谈录
附录六 教学实践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博览会外交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东盟博览会外交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东北亚博览会功能的研究
        (四)关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研究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阐释
    一、次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与次区域的概念
        (二)次区域合作的内涵与目标
        (三)影响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层面
        (四)次区域合作存在的优势分析
    二、次区域合作理论视角下的博览会
        (一)博览会的内涵与特点
        (二)博览会与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性
        (三)博览会推进次区域合作的特殊性
    三、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定位
        (一)促进次区域繁荣与发展
        (二)形成次区域合作的共识
第二章 东北亚博览会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动力
    一、东北亚博览会功能发挥的次区域基础
        (一)东北亚次区域合作具备地缘基础
        (二)东北亚区域国家存在比较优势
        (三)东北亚国家历史文化联系紧密
    二、弥补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不足
        (一)降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脆弱性
        (二)缓和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离散性
        (三)弱化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低效性
    三、中央政府及次国家政府的合力推动
        (一)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助力
        (三)次国家政府主动性的发挥
第三章 东北亚博览会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功能展现
    一、打造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新平台
        (一)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发展的内涵
        (二)达成增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共识
        (三)推动了东北亚国家首脑外交
    二、促进东北亚次区域的经贸合作
        (一)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地缘经济合作
        (二)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家政府间合作
        (三)扩大中国在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力
    三、丰富东北亚次区域国家交流方式
        (一)推动东北亚国家间的科技外交
        (二)促进东北亚国家间的城市外交
        (三)增进东北亚国家间的公共外交
第四章 东北亚博览会促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东北亚博览会与东盟博览会的比较分析
        (一)区域自贸区依托的缺位
        (二)博览会间同质化的竞争
        (三)达成次区域合作协议权威性的差异
        (四)次区域合作机制化的缺失
    二、制约东北亚博览会发挥功能的内部因素
        (一)东北亚博览会机制亟需完善
        (二)博览会支撑性产业发展不足
        (三)厘清推进博览会的央地关系
    三、制约东北亚博览会发挥功能的外部因素
        (一)东北亚与会国利益诉求的差异
        (二)东北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程度低
        (三)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复杂性
第五章 完善东北亚博览会促进次区域合作功能的实施路径
    一、借鉴东盟博览会经验推动东北亚博览会发展
        (一)实现东北亚博览会制度化发展
        (二)实现东北亚博览会市场化发展
        (三)实现东北亚博览会合作化发展
    二、完善东北亚博览会促进次区域合作的条件
        (一)超越博览会会展经济的局限
        (二)推动建立次区域跨国合作区
        (三)提升吉林省沿边地区开放水平
    三、夯实东北亚博览会的次区域依托
        (一)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对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
        (三)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四)加强图们江次区域国际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在华T日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本文写作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基本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跨文化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跨文化的含义
        2.1.2 跨文化管理的定义
        2.1.3 跨文化管理的作用
    2.2 跨文化管理相关理论
        2.2.1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
        2.2.2 南希·爱德勒(Nancy·J·Adler)文化协调理论
        2.2.3 范徵的基于冰河模型的跨文化管理模式的新框架
    2.3 相关理论在本文的应用
        2.3.1 文化维度理论
        2.3.2 文化协调理论
        2.3.3 冰河模型理论
第3章 T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T公司外部环境分析:Porter五力模型
        3.1.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1.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1.3 潜在的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3.1.4 替代品的威胁
        3.1.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3.2 T公司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SWOT分析
        3.2.1 T公司的优势
        3.2.2 T公司的劣势
        3.2.3 T公司的机会
        3.2.4 T公司的挑战
第4章 T公司跨文化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T公司在华跨文化管理现状
        4.1.1 T公司概述
        4.1.2 T公司跨文化管理现状
    4.2 T公司在华跨文化管理的问题
        4.2.1 母公司集权化严重
        4.2.2 照搬母公司组织架构
        4.2.3 并购的德、瑞资企业的体系和薪资问题
        4.2.4 对中国企业及代理实行文化差异化管理
    4.3 T公司在华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4.3.2 T公司中日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性分析
第5章 T公司跨文化管理优化方案设计与对比分析
    5.1 T公司跨文化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5.1.1 母公司集权化严重问题的优化方案
        5.1.2 照搬母公司组织架构问题的优化方案
        5.1.3 并的购德、瑞资企业的体系和薪资问题的优化方案
        5.1.4 对中国企业和代理实行文化差异化管理问题的优化方案
    5.2 T公司优化前后对比及预期效果分析
        5.2.1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5.2.2 预期效果分析
第6章 T公司在华子公司跨文化管理方案优化计划与保障措施
    6.1 实施计划
        6.1.1 实施目的与原则
        6.1.2 实施程序与过程
    6.2 实施保障
        6.2.1 组织保障
        6.2.2 制度保障
        6.2.3 人力资源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日湾区背景下的六大城市形象视频表征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 ——基于NVivo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定义
        (一)湾区
        (二)东京湾区
        (三)粤港澳大湾区
        (四)区域形象
        (五)城市形象
        (六)城市形象视频
    二、城市形象媒介表征相关研究
        (一)媒介表征的概念
        (二)媒介表征与城市形象
        (三)城市形象视频表征研究
        (四)小结
    三、相关理论
        (一)城市文化资本理论
        (二)文脉地脉理论
        (三)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六大城市形象视频表征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数据分析工具
    四、数据处理过程
        (一)材料组织及操作流程
        (二)类目建构的理论来源
        (三)信度、效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日湾区六大城市形象视频表征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研究数据指标的基本解读
    二、中日湾区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维度建构
        (一)“广州与东京”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与结构
        (二)“深圳与川崎”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与结构
        (三)“惠州与埼玉”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与结构
    三、中日湾区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内容对比
        (一)广州与东京:媒介刻板印象与二元标签融合
        (二)深圳与川崎:现代商业文明与特色文化场域
        (三)惠州与埼玉:社会治理全景与生态文化积淀
        (四)广州—深圳—惠州:基于城市职能定位的视频表征建构
        (五)东京—川崎—埼玉:基于城市文脉地脉资源的视频表征建构
    四、中日湾区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呈现差异
        (一)拼贴的思维差异:注重逻辑叙事与强调感官直觉
        (二)视觉的审美差异:宏伟绚丽与别致精巧
        (三)人物表征的呈现差异:表象缩影与人格缩影
    五、中日湾区城市形象视频的表征结构共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日湾区城市形象视频的内容倾向与区域特征
    一、广州—深圳—惠州城市形象视频的内容倾向与区域特征
        (一)强调价值输出的一致性,注重城市共性表达
        (二)城市形象标签体系存在同质化
        (三)传播内容主体宏大,对城市空间意义欠缺深入呈现
        (四)城市全景展现手法下的传播视角去中心化
    二、东京—川崎—埼玉城市形象视频的内容倾向与区域特征
        (一)强化东京传播主体地位,其他市县展现差异化特征
        (二)善用城市文化符号,强调城市作为媒介的沟通性
        (三)塑造地方特色,注重诠释城市个性
    三、湾区背景下中日城市形象视频创作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中日湾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步,城市品牌塑造的经验意识存在差距
        (二)日本的观光立国策略引领下,社会群体的文化参与度较高
        (三)中国城市营销的管理范式与想象共同体建设影响地方文化活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中国湾区城市形象视频传播的启示
    一、承接城市文脉地脉特质,创造风格化表达方式
    二、建立品牌周期意识,促进城市传播符号的迭代升级
    三、深耕城市文化资本,通过独特性与地方感打造城市吸引力
    四、协同发展地方差异,从单体城市迈向城市群品牌建设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9)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口碑相关研究
        2.1.1 网络口碑的概念界定
        2.1.2 网络口碑的异化现象
        2.1.3 网络口碑传播效应的影响因素
    2.2 国家品牌文献综述
        2.2.1 国家品牌的定义
        2.2.2 国家品牌的层次划分
        2.2.3 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
    2.3 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2.3.1 品牌态度
        2.3.2 品牌竞争力
        2.3.3 品牌态度与品牌竞争力
    2.4 网络口碑、国家品牌与品牌态度
        2.4.1 网络口碑与品牌态度
        2.4.2 国家品牌与品牌态度
        2.4.3 网络口碑与国家品牌传播
    2.5 研究现状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对象
        3.1.1 概念模型的构建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研究流程
        3.2.1 研究流程的设计
        3.2.2 数据采集及处理
    3.3 数据分析
        3.3.1 情感倾向分析
        3.3.2 文本观点挖掘
        3.3.3 观点词提取与分类
        3.3.4 网络口碑量化及可视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4.1 中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4.1.1 数据采集情况
        4.1.2 情感倾向分析
        4.1.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4.1.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4.2 中国购物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4.2.1 数据采集情况
        4.2.2 情感倾向分析
        4.2.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4.2.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4.3 中国门户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4.3.1 数据采集情况
        4.3.2 情感倾向分析
        4.3.3 文本标签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韩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5.1 日本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5.1.1 数据采集情况
        5.1.2 情感倾向分析
        5.1.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5.1.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5.2 韩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5.2.1 数据采集情况
        5.2.2 情感倾向分析
        5.2.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5.2.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国网络口碑异化分析
    6.1 研究结果分析
        6.1.1 中国网络口碑异化的纵向分析
        6.1.2 中日韩网络口碑异化的横向分析
        6.1.3 数据分析
        6.1.4 理论分析
    6.2 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建议
        6.2.1 建立不同视角下的品牌舆情监测系统
        6.2.2 提升市场占有率重于打造品牌特色
品牌个性化>价格、服务等其他要素'>6.2.3 产品创新>品牌个性化>价格、服务等其他要素
        6.2.4 谨慎利用消费者民族主义开展营销
        6.2.5 派专人负责国外市场的品牌舆情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性
        7.2.1 数据采集的局限性
        7.2.2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7.2.3 研究技术的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7.3.1 完善研究设计
        7.3.2 拓展研究模型
        7.3.3 发展计算机技术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附录1-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附录1-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附录2 :中国购物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附录2-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附录2-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附录3 :中国门户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附录3-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附录3-2 文本标签结果示例
    附录4 :日本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附录4-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附录4-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附录5 :韩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附录5-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附录5-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2.2.2 土地的租赁
        2.2.3 员工的招聘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3.2.1 牛奶
        3.2.2 冰淇淋
        3.2.3 奶油
        3.2.4 其他乳制品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3.3.1 订户模式
        3.3.2 专卖店模式
        3.3.3 杂货店模式
        3.3.4 交易会模式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中日企业营销观念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电力行业5G商业模式创新初探[J]. 张晖,郭栋,赵静,孔静彩,张欣.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01)
  • [3]人文精神视角下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探究[D]. 邹婷婷. 中山大学, 2020(03)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南京艺术学院钢琴调律专业研究[D]. 王沈园.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的功能研究[D]. 张松梅. 吉林大学, 2020(08)
  • [7]在华T日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优化研究[D]. 张兰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中日湾区背景下的六大城市形象视频表征内容与结构比较研究 ——基于NVivo质性分析[D]. 张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D]. 张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中日企业营销理念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