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市委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

民盟市委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

一、民盟市委举行十二届二次全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董鹏林[2](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周焕博[4](2020)在《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包括政党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建设,经过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性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推动重庆谈判、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有过短暂的合作。国民党为建立独裁统治撕毁政治协议、进攻解放区导致内战爆发,中国人民的和平期盼破灭。经过军事斗争和政治较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战略优势,中共中央适时发布“五一口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滥觞于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历史进程。新中国建立70余年的政治实践证明,这项基本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开创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统一战线历史文献的发掘和梳理,追根溯源,“五一口号”奠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入阐述了“五一口号”产生的理论渊源,分析了中国各党派对“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其在新政协运动中所持立场和实践举措,力求揭示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启示。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的理论渊源。作为本文的逻辑支撑,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等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为本文写作做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概括了“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主要从社会历史因素:两条战线赢得胜利、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中国共产党主体因素: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中共中央绘就建国蓝图;民主党派客体因素: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等三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总结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主要从“五一口号”的直接影响--香港、解放区、国统区的新政协运动;新政协运动的硕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揭示了“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主要从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等方面进行讨论。

廖云蕾[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政党协商空前活跃和取得丰硕成果的“黄金时期”,对当代政党协商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对当前民主党派开展有效政治参与,展现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履行着参政议政、阶级代表、政治监督和自我改造的职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在国家重大政治事务、法制建设、经济事务和外交事务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参与,为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在参与政党协商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历史特点:主体上,彰显主人翁地位;形式上,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结合;过程中,参政议政与自我教育并举;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党协商实践中,民主党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要重视党际沟通协作,三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同时,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自我定位的偏差、内部政治参与度存在差异和制度缺陷的制约。因此,当前政党协商的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主体责任,增强协商意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商能力;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杜俊奇[6](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朱凤强[7](2019)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6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南京的代表机关,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部分省市及香港地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南京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成立原因、历史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考察其成立时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美苏对华政策,国民党在战后的政策及中共的应策。二是对其组织及其职能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组织分工、机构设置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谈判工作。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南京局遵循中央“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立即开展和平谈判。一是中原调停,缓解了中原局势,为中原军队突围赢得了时间;二是东北调停,主动让出长春,争得了六月休战的宝贵时间,实现短暂的和平,为军事上扭转局面赢得时间;三是谈判黄河归故,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四是支持第三方面为和平而斡旋,虽然斡旋失败,但却加强和改善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第三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统战工作。随着各民主党派的纷纷成立,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中共一方面竭力关照进步民主人士,并通过民主人士,对国民党部分军官做策反工作,成效显着。同时,中共团结各进步党派,谴责国民党的暴行,共同抵制非法“国大”的召开,拒不承认非法宪法,拒不参加改组政府,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互动模式。第四章主要介绍南京局在第二条战线开辟过程的作用。南京局为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如“六二三”运动、反美抗暴运动等;二是发动工人进行经济与政治斗争,并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三是领导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隐蔽精干,等待时机;有组织地开展反“清剿”运动和反“三征”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有规模地发动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第一条战线。第五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宣传工作。南京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国统区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为此,南京局高度重视,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二是坚持正确的宣传政策,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反击国民党的诋毁,同时,注重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在加强国内宣传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接见国外朋友和记者,联系国际团体及国际会议,主动阐述中共的政策,争取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以及经验与特点。根据前五章的研究,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总结其经验及特点,阐释美苏调整对华政策,南京局对和平的最后努力及南京局使命的结束。

吕锡月[8](2019)在《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文中提出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特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赴华调处国共矛盾,这一事件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辞职有直接关系。赫尔利在华后期,既无法遏制国共日益激烈的军事冲突,也失去了充当第三方调处者的中立属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赫尔利不顾中国国情,机械地执行美国对华政策。基于杜鲁门的对华声明,马歇尔的新使命似乎是试图改变美国在国共之间业已出现的失衡及维护其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道义上的形象,以使中国政局朝着可控的有利于美国的一面发展。然而,从马歇尔在华期间的实际作为来看:其调处第一阶段调处尚属中立,第二阶段则有助蒋内战之嫌。第一阶段中,马歇尔促使国共签订停战令,组织整军谈判,协调各方达成政协决议,此间国民党妥协较大,中共得利不少。第二阶段的调处,专注于东北地区,中共在东北捷足先登,马歇尔多有支持国民党接收东北之举动,以使东北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简言之,全国范围内中共处于弱势,马歇尔支持中共的政治诉求;国民党接收东北处于弱势,马歇尔则帮助国民党武力接收东北。尽管他一直试图扮演不偏不倚的角色,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国共都认为马歇尔支持对方。他一方面以军事禁运等手段逼迫蒋介石接受调处,一方面又同意美国出让战时剩余物资给国民党,其目的是支持国民党通过自我改革,容纳共产党,建立稳定、民主的统治,而又不失去共产党,引起苏联的干涉。毋庸置疑,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实际援助上,在国共两党之间,美国更倾向于国民党。而国民党也从美国获益甚大,甚至把美国当做支撑国内统治的靠山。由此造成的“援蒋”、“扶蒋”的意味甚浓,在中共一方看来,尤其如此。然而,“扶蒋”未必反共。一方面,与一个反对派在和平相处中来竞争,按照美国的政治思维,是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中共也是美国在中国要打的牌之一,以要挟国民党政府,使美国在华利益最大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与中共保持接触,并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对美国在华利益都是积极的,更何况如此一来也能起到防止中共完全倒向苏联的怀抱。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的一个明显的战略意图,就是努力打造一个亲美的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特别是能容纳共产党的国民党政府。然而,在实际问题上,特别是具体介入国共之争的时候,美国的意图往往失衡失措。马歇尔调处试图维护国共在实际强弱上的平衡;强的让它继续强,弱的让它继续弱。问题是国民党要更强,共产党则不愿意过弱。国民党有一种实力上的优越感,共产党则有一种政治上和民意上的优越感,彼此的优越感使双方都不愿过多让步。他们之所以都同意马歇尔居中调停,乃是希望依靠美国的压力来获得自己更大的权益。在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背景下,无论蒋介石和国民党怎样对美国不满,在心理上与美国仍然会有“一体”的感觉;而中共与美国无论走的多近,都会有难以化解的隔膜。而美国对国共两党也自然会有同样的感觉,这也是少数美国外交官没有能够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王轲[9](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李艳红[10](2018)在《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左舜生是中国青年党的重要领导人,与曾琦、李璜被称为中国青年党“曾、左、李”三驾马车。他作为民国知名的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对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受革命史研究范式影响,对左舜生研究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时间为轴,以政治和社会活动为纬,对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实践、政治活动及其思想主张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将左舜生的学术活动穿插于本文的各章节之中,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左舜生,拓展与深化民国人物研究。出生于1893年的左舜生,成长在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早年所受的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新式学校教育、教会学校教育,以及近代湖湘文化的熏陶,都影响到了他的治学风格和个性思想。他作为典型的湖湘人物,处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时代,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了国家主义的政治信仰,终身追求民主自由,难脱书生议政的本色。左舜生以难得的历史机缘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社团活动及学会机关刊物《少年中国》的编辑工作,在少年中国学会中担任评议部主任,热心处理学会成员间的各种事务,充当学会的联络中枢。他发表对于“小组织”问题、家庭教育等热点问题的主张和见解,并参与学会的主义之争、会员能否参与政治活动等问题的论战,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其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书刊编辑与发行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以及社会地位等都得到了提升,并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资源,为后来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左舜生在中华书局从事新书出版工作十余年,出版发行了“新文化丛书”、“教育丛书”、“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等系列丛书,为中华书局和他个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新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以中华书局编译所新书部为中心,出版了系列国家主义理论着作,为中国青年党国家主义理论传播提供便利,也为其个人的政治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受聘中华书局期间,他开始了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收集整理史料,出版史学着作。在中国青年党早期活动中,左舜生承担了青年党“舆论造党”、党义传播和干部培训等重任。左舜生长期担任青年党宣传部长,负责党务宣传、联络与组织工作,先后参与《中华教育界》《醒狮周报》《铲共半月刊》《民声周报》《申江日报》等报刊的创办或编辑工作,鼓吹反共抗俄,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创建知行学院以培养青年党党政干部,并在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在左舜生所创办的系列报刊中,《醒狮周报》是中国青年党的机关刊物,也是影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份杂志。他在发表了系列论文,宣传反共反苏和鼓吹国家主义,也发文反对西方列强对华的军事、经济与文化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反对教会教育,主张收回教育权,主张平等外交等。他参与共青两党论战,发表系列时评,为国家主义张目,反对阶级斗争,反对共产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左舜生全身心投入抗战救国活动,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北上游说张学良、吴佩孚出兵抗日未果;创办报刊(《国论月刊》《国论半月刊》《国光旬刊》),宣传抗战救国。他整顿青年党党务,与黄郛交谊,居间引领中国青年党其他领导人上庐山与蒋介石会面,促成国青两党共同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后,左舜生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做出了颇为准确的预测,凸显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左舜生担任国防参议员以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多次以在野党身份提出议案,主张抗战救国,鼓吹民主宪政。他参与皖南事变善后调处,参与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担任民盟秘书长,居间调和国共关系。在此期间,左舜生投身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和第二次宪政运动,竭力倡导抗战建国与民主宪政。抗战胜利后,左舜生关注战后局势,积极参与国共调停,力争和平建国,反对国共内战。在国共调停失败之际,他向“右”转,退出民盟,率领中国青年党参加制宪国大,参加政府改组,出任农林部长,实现了从在野到当政、从问政到从政的身份转换。但随着民国政局的剧变,左舜生的从政生涯昙花一现,实际上仅充当了国民党的“政治花瓶”,难以实现其书生“干政”的政治理想。纵观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考察其思想主张,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兼具报人、学者、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后来演变成政客)等多重身份,具有多面性,融进步与反动、激进与保守、反蒋与拥蒋于一体,是一个复杂多变、多重矛盾的集合体。评价左舜生的社会实践与政治活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既不能因左舜生秉持反共抗俄的国家主义信条与社会实践而彻底否定他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因左舜生在教育救国、学术救国以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抗战建国、民主宪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他一些反动错误的思想行径。面对左舜生的功与过、是与非、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倒退,我们必须予以客观公正地评价。

二、民盟市委举行十二届二次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盟市委举行十二届二次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何谓参政党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结语
    一、理论价值
    二、治理价值
    三、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代表制
        2.1.2 统一战线
        2.1.3 人民政协
        2.1.4 协商民主
        2.1.5 界与界别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1.1 统一战线理论
        3.1.2 政党理论
        3.1.3 民主政治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2.1 统一战线思想
        3.2.2 人民政协思想
        3.2.3 人民民主思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和同思想
        3.3.2 中庸思想
        3.3.3 仁政思想
        3.3.4 天下为公思想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五一口号”发布的理论溯源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理论
        2.列宁统一战线思想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
        1.毛泽东周恩来论统一战线
        2.“三三制”原则实践总结
    (三)继承中华和合文化传统
        1.和合文化标示中华优良传统核心理念
        2.和合文化促进中华历史发展
二、“五一口号”发布的时代背景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日益壮大
        1.两条战线赢得胜利
        2.解放区政权加速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1.中共中央召开城南庄会议
        2.中国共产党绘就建国蓝图
    (三)民主党派爱国人士郑重选择
        1.民主力量心向中国共产党
        2.部分中间党派转向中国共产党
三、“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作用
    (一)“五一口号”推进新政协运动展开
        1.香港新政协运动
        2.解放区新政协运动
        3.国统区新政协运动
    (二)“五一口号”达成协商建国共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新政协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3.《共同纲领》确立新型政党制度
四、“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
    (一)不断坚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
        1.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
        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接受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
        1.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2.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
        3.协商民主为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三)不断凝聚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
        1.“五一口号”精神实质
        2.“五一口号”精神汇聚中国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一)政党
        (二)民主党派
        (三)无党派民主人士
        (四)协商民主
        (五)政党协商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多党合作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协商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的职能定位
    一、参政议政职能
    二、阶级代表职能
    三、政治监督职能
    四、自我改造职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主要实践
    一、重大政治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一)筹建新中国进程中的政党协商
        (二)关于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的协商
    二、国家法制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一)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讨论与协商
    三、国家经济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一)国家财经政策制定中的协商
        (二)参与土地改革的决策与执行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协商与沟通
    四、国家外交事务中的政党协商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
    一、协商主体:彰显主人翁地位
    二、协商形式: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结合
        (一)依托于常规化会议的正式协商
        (二)形式灵活的非正式协商
    三、协商过程:参政议政与自我教育并举
    四、协商成效显着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经验、不足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重视党际沟通协作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实践中的不足
        (一)民主党派的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二)民主党派内部的政治参与存在差异
        (三)政党协商制度缺陷制约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当代启示
        (一)明确主体责任,增强协商意识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商能力
        (三)推动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7)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成立
    第一节 南京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三、国民党的对共政策
        四、中共的应因之策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系统
        一、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机构
        二、中共中央南京局下属各级党组织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南京谈判
    第一节 中原解围:“应先解决中原问题”
        一、中原内战“一触即发”
        二、视察宣化店
        三、缓解中原危局
        四、营救转移突围人员
    第二节 东北停战谈判
        一、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二、让出长春换和平
        三、力促六月休战谈判
        四、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第三节 谈判黄河归故
        一、历史复杂的黄河归故
        二、“先修故道再堵决口”
        三、谈判善后救济
    第四节 支持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一、从五人直接会谈到五人小组会谈
        二、为了教育人民
        三、愤责折衷方案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统战工作
    第一节 “千百颗子弹打在一个标的上”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
        二、“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注”
        三、“为奔走和平之举”
    第二节 “至诚至勇反内战”
        一、下关:“你们的血不会是白流的”
        二、昆明:“暗杀枪声已洞穿一切政治欺骗”
        三、成都:“为民主必须反特务”
    第三节 “再接再厉争民主”
        一、共同抵制伪“国大”
        二、拒不承认伪“宪法”
        三、“绝不参加一党独裁之政府”
    第四节 “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一、“在军队中进行有力的系统工作”
        二、争取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第一节 “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学生的政策
        二、领导上海学生游行
        三、抗议美军暴行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一、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工人的状况
        二、领导工人经济斗争
        三、领导工人政治斗争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民变运动
        一、蓄势:“保存力量,隐蔽待机”
        二、反抗:反“清剿”反“三征”
        三、角力:“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第五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宣传工作
    第一节 “活泼多样的宣传形式”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办报就是打政治仗”
        三、建立新华社南京分社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一、宣传要赢得人心
        二、以真实批驳谣言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宣传“也要讲究统战政策”
        一、争取中立报纸
        二、统战记者工作
        三、海外沟通与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选题的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选题的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马歇尔调处的背景和缘起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以来的中美关系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
    第三节 赫尔利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第四节 马歇尔受命使华
    小结
第二章 马歇尔调处的序幕(1946.1-2)
    第一节 国内各方对马歇尔使华的态度
    第二节 一月停战谈判
    第三节 马歇尔调处与政协会议
    第四节 整军谈判
    小结
第三章 马歇尔调处的考验——国民党颠覆调处原则(1946.3)
    第一节 “顽固势力”对马歇尔调处的干扰
    第二节 六届二中全会上的反共与反政协决议
    第三节 国民党对整军方案的否定
    小结
第四章 马歇尔调处的转折——东北停战谈判(1946.3-5)
    第一节 马歇尔返美前的东北调处
    第二节 吉伦主持下的东北调处
    第三节 东北局势恶化与马歇尔返华调处
    第四节 中共批评马歇尔推行“双重政策”
    小结
第五章 马歇尔调处的关键——东北休战期谈判(1946.6-7)
    第一节 休战期谈判发端——再谈军调小组入东北
    第二节 休战期谈判延伸——整军方案修订
    第三节 休战期和谈终结
    小结
第六章 全面内战中的马歇尔调处(1946.7-8)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与马歇尔调处边缘化趋势
    第二节 马歇尔调处方式的调整
    第三节 全面内战下美国援华的立场与中共的态度
    小结
第七章 马歇尔调处的终章(1946.9-1947.1)
    第一节 非正式五人会议
    第二节 张家口停战的僵局
    第三节 马歇尔邀请民主党派调处
    第四节 马歇尔结束调处与美国对华态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理论意义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1.1.3 实践意义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1.2.1.1 政党制度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1.2.1.3 政党关系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1.2.4 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5.2.1 领导与合作
        5.2.2 执政与参政
        5.2.3 共识与监督
        5.2.4 共建与共享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5.3.1 特有形式论
        5.3.2 主体责任论
        5.3.3 整合力量论
        5.3.4 规范建设论
        5.3.5 民主决策论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7.1.1 国家法律规范
        7.1.2 政党政策规范
        7.1.3 政协规章制度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8.3.2.1 大政方针
        8.3.2.2 法律法规
        8.3.2.3 重要人事
        8.3.2.4 重要事务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1.2 发展人民民主
        9.1.3 实现政治稳定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左舜生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左舜生研究的特征与不足
    三、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四、从论政到从政,政治生涯昙花一现
第一章 早年左舜生的家庭与教育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教育
        一、家庭生活
        二、家庭教育
    第二节 所受的学校教育
        一、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
        四、赴法游学
    第三节 湖湘文化对左舜生的熏陶
        一、对湖湘故土的依恋
        二、梳理湖湘文化和湖湘人物
        三、湖湘文化对左舜生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左舜生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第一节 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及其任职
        一、入会的时间与原因考辨
        二、在少年中国学会的任职
    第二节 左舜生主办《少年中国》
        一、《少年中国》的经营活动概述
        二、对《少年中国》月刊困难的处置
    第三节 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思想论争
        一、对小组织问题讨论
        二、重视家庭教育
        三、参与少年中国学会主义之争
        四、关于会员能否参加政治活动的争议
    小结
第三章 左舜生在中华书局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 入职中华书局
        一、加入中华书局
        二、在中华书局的任职
        三、短暂游学与去职
    第二节 在中华书局的出版活动
        一、出版“新文化丛书”
        二、出版“少年中国学会丛书”
        三、负责中华书局编译所新书部
    第三节 中华书局对左舜生的影响
        一、提供事业平台
        二、奠定从政与学术研究的基础
    小结
第四章 左舜生参与中国青年党的早期活动
    第一节 参与中国青年党的“舆论造党”
        一、“舆论造党”
        二、加入中国青年党情形
    第二节 参与中国青年党早期党务活动
        一、参与青年党的早期党际联合与会务
        二、积极宣传国家主义
        三、创办知行学院培养青年党干部
    小结
第五章 左舜生主办《醒狮周报》
    第一节 参与《醒狮周报》的创办
        一、创办报刊的缘起
        二、参与创办《醒狮周报》
    第二节 反对列强侵略的言行
        一、反对列强经济掠夺与武力侵略
        二、参与反教会教育运动
    第三节 反共、反党化教育的政治主张
        一、反对共产主义
        二、批判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
    第四节 与《醒狮周报》的互动
        一、办刊经营“大获成功”
        二、成为国家主义的宣传阵地
        三、参与共青两党论战
    小结
第六章 左舜生的抗战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第一节 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一、事变前预测中日战争
        二、事变后青年党人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参与“一·二八”淞沪抗战
        一、声援十九路军抗战
        二、北上劝说张、吴抗日
    第三节 抗日救国的主张与策略
        一、主张积极抗日救国
        二、争取中间抗战力量
        三、赴日考察
    第四节 在西安事变前后
        一、事变前关注中日关系
        二、事变中的活动与态度
        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活动
    第五节 重整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党党务
        一、致力于中国青年党党务整顿
        二、开启国、青两党合作
        三、党内两条政治路线斗争
    第六节 从庐山谈话会到国、青两党合作的确定
        一、庐山谈话会前后
        二、支持“八一三”抗战及国防参议会
        三、国、青两党合作确定
    第七节 评议陶德曼调停和汪精卫叛国投敌案
        一、评议陶德曼调停
        二、评议汪精卫叛国投敌案
    小结
第七章 抗战时期左舜生参加民主宪政运动
    第一节 参加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一、参加第一届前三次国民参政会
        二、参加第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
    第二节 参加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一、参加宪政期成会
        二、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失败
    第三节 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一、参与皖南事变的善后调处
        二、参与创办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第四节 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初期活动
        一、参加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二、参加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小结
第八章 国共内战时期左舜生的活动与转向
    第一节 致力于战后和平建国
        一、访问延安
        二、出席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
        三、评议重庆谈判
    第二节 转向国民党阵营
        一、主张战后对日和解
        二、出席中国青年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退出中国民主同盟
    第三节 从政治协商会议到最后一次国共调停
        一、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二、参与最后一次国共调停
    第四节 从制宪国大到选举风波
        一、参加制宪国大
        二、参加改组政府
        三、出任农林部长
        四、选举风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民盟市委举行十二届二次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用及现实启示研究[D]. 周焕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特点和经验研究(1949-1956)[D]. 廖云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7]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D]. 朱凤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研究[D]. 吕锡月.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10]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D]. 李艳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民盟市委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