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行业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进

酿酒行业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进

一、酿造工业中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郑潇,周化岚,GULTOM Sarman Oktovianus,邓佳宝,张建国[1](2021)在《黑曲霉快速高效收获异养小球藻的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微藻细胞的体积较小(直径约为1~50μm),且大规模培养条件下微藻细胞质量浓度较低(0.1~5 g/L),因此其收获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为黑曲霉具有易成球、生长活力好、收获效率高等优点,所以使用黑曲霉收获微藻是一种低成本、高收获率、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收获方法。该研究通过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 1015)孢子悬浮液与异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FACHB-8)共培养来高效收获微藻。结果表明最适收获条件为混合转速130 r/min(0~24 h)与150 r/min(24~48 h)、初始pH 4.5、FeSO4 0.02 g/L、MgSO4 0.5 g/L、葡萄糖质量浓度10 g/L(0~24 h)与8 g/L(24~48 h)、初始孢子浓度为5×107个/mL(菌体与小球藻数量之比为1∶70)、初始微藻浓度为0.80(OD680)、培养时间2 d。在此条件下对小球藻细胞的收获率最高为88.79%,因此使用黑曲霉能够有效收集大部分小球藻细胞,可以实现对异养小球藻的快速高效收获,为小球藻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张凯悦,来欢欢,闫璐,赵微,毛健,张秀红[2](2021)在《黑曲霉孢子性状与糖化力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该试验从麸曲中分离纯化鉴定出10株黑曲霉,比较了不同黑曲霉种曲的颜色及产孢量,用水解圈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定性定量比较其糖化力,进而分析了黑曲霉孢子性状与糖化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AW1、N3、D11、D2种曲产孢量较多,分别为9.55×109个/g、9.35×109个/g、8.97×109个/g、8.8×109个/g;菌株AY1和AY2种曲产孢量较少,为1.95×108个/g、4.13×108个/g;扫描电镜(SEM)比较菌株AW1、N3、AY1和AY2的分生孢子头,前两者分生孢子头大且小梗紧密,后两者分生孢子头小且小梗疏松;菌株AY1和N3的D/d值及糖化力最高,分别为2.36、1.29,3 158.2 U、2 991.9 U;糖化力定性和定量结果比较吻合,但与黑曲霉孢子的数量和颜色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胡懋[3](2021)在《根癌农杆菌介导黑曲霉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及优化》文中指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作为一类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内含多种性能优良的酶系,可用于生产糖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等数十种酶制剂。此外,由于黑曲霉拥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是真核活性蛋白的优良载体。因此,黑曲霉在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传统遗传转化方法对黑曲霉的转化效率和遗传稳定性不高,极大限制了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开发。本研究借助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建立了黑曲霉的遗传转化体系。以黑曲霉CICC2629为宿主菌,优化转化条件提升了转化效率,成功赋予宿主菌潮霉素抗性。此外,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e GFP)为标记基因,在黑曲霉中研究了不同启动子对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适用于本宿主菌表达外源基因的启动子。我们利用葡聚糖酶基因在黑曲霉中进行验证,并进行酶学性质测定。初步探究了真核序列Kozak sequence(GCCACC)对黑曲霉蛋白翻译水平的影响。最后,对黑曲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8株黑曲霉的生长特性及其潮霉素敏感度分析,最终选定CICC2629做为本研究宿主菌,并用ATMT技术成功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in B phosphotransferase gene,hph)整合到宿主菌基因组中。优化后ATMT转化条件为:选用农杆菌AGL-1,AS浓度为200μmol/L,黑曲霉孢子浓度5.0×106个/m L-1.0×107个/m L,以玻璃纸为共培养基质,22℃避光正置共培养48 h后转膜,最高可以获得75±5个转化子,最高阳性率达到93.9%,平均保持在89.92%以上,较优化前转化效率提升了2.03倍,连续传代5次仍然能检测到hph基因,遗传稳定性良好。2.选择三个启动子gpd A、gla A和Tox A分别驱动e GFP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通过对荧光强度和像素值分析,检测出三种启动子启动外源基因表达能力为:gpd A>gla A>Tox A。同时通过q PCR检测e GF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启动子gpd A启动基因表达能力分别是gla A和Tox A的3.26倍和4.82倍。3.以启动子gpd A和gla A介导了葡聚糖酶基因(An-pi Glu)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最终测定该酶的酶活为74.43 U/m L,最适温度为60℃,最适p H值为6.5,在37℃和50℃耐受60 min分别能保持63.1%和49.4%以上的相对酶活,60℃和65℃的半衰期分别为15 min和7 min;在p H值3.0–11.0的缓冲液中处理60 min仍能保持66.1%以上的相对酶活。β-巯基乙醇、DTT、丙三醇对此酶的激活作用最强,依次是未处理的1.94倍、1.91倍和1.79倍,Li+、Tween80、Triton X100、乙酸、乙醇、甲醇、PEG4000、乙酸乙酯、尿素同样对此酶有激活作用。Ag+和Hg2+对此酶有强烈抑制作用。An-pi Glu基因表达量结果:gla A+Kozak-An-pi Glu基因表达量较未添加Kozak序列组上调了1.71倍,gpd A+Kozak组上调了1.50倍,表明Kozak序列能增强黑曲霉基因表达水平。4.优化了黑曲霉发酵条件,蛋白表达水平较初始发酵提升了5.05倍。优化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0℃,时间为168 h,按3%接种浓度为1.0×107/m L的新鲜孢子悬浮液。最佳发酵培养基基于原始配方,碳源可选择微晶纤维素、维生素C、木聚糖,选择黄豆饼粉作为氮源,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综上所述,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稳定高效的丝状真菌表达体系,为丝状真菌遗传转化、蛋白表达、发酵工艺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杨雷鹏[4](2020)在《微生物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及混菌发酵生姜黄酒的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香辛料,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国被广泛种植。除了作为香辛料使用外,在医学上,生姜可用来治疗头痛、感冒、骨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生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除了淀粉、蛋白质、无机物等常见营养物质外,还包括一些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功能的物质,如姜烯酚、姜辣素、豆蔻醇等。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潜在保健因子,进行保健产品的生产。但是这些高生物活性成分在生姜中的含量不足0.1%,从而限制了生姜高附加值保健产品的研发。目前对于生姜活性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强烈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效率低,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而对于以微生物发酵转化生姜活性物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随着人们对于保健产品需求的不断上涨,姜酒作为近些年来新型的保健酒受到大众欢迎。而市场上常见姜酒生产工艺主要是在基酒酿造后,向其中添鲜姜汁进行勾兑,或者是将生姜片投入酒中泡制而成,所得成品姜酒中生姜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富集程度低,滋味寡淡,限制了姜酒的销售。本实验分别选择酵母菌、根霉和曲霉这三类在传统酿造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三类微生物均在PDA培养基中进行接种与培养,并通过抑菌实验,选择合适料液比的鲜姜汁进行发酵,以微生物量、培养液p H、抗氧化活性等为指标,分析不同微生物对于鲜姜汁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分别选择姜汁添加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自变量,以总抗氧化活性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BBD)实验分别确定酿酒酵母S.cerevisiae J12-7、米根霉R.oryaze MG1和米曲霉A.oryzae的最佳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三类微生物,制备成液体菌剂,按照传统黄酒发酵过程进行特型生姜黄酒的研制,分别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单因素实验与BBD实验确定黄酒发酵过程最佳参数。在完成特型生姜黄酒发酵基础上,为了使菌剂便于储存、运输和利用,进行特型生姜黄酒直投式复合干燥菌剂的研制。通过混料实验确定混合菌剂中各微生物最佳接种比例,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与BBD实验确定最佳干燥参数。主要结果如下:(1)在研究酵母菌对于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酿酒酵母S.cerevisiae J12-7展现出比较好的发酵潜力,总抗氧化活性为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发现发酵最佳条件是在20 m L PDA培养基中,加入400μL料液比为1:8的鲜姜汁,并接种1.51%的种子液,28.69℃下培养96 h,发酵后的鲜姜汁较对照组TAC(Total Antioxdant Capacity,总抗氧化活性)提高约2倍。(2)在研究根霉对于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米根霉R.oryaze MG1对于鲜姜汁活性物质的转化程度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20m L PDA培养基中,加入180μL料液比为1:8的鲜姜汁,接种1.91%的R.oryaze MG1孢子悬液,在26.49℃下恒温培养5 d,发酵后的鲜姜汁较发酵前TAC提高约1.64倍。(3)在研究曲霉对于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米曲霉A.oryaze对于鲜姜汁活性物质的转化程度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得出发酵最佳条件为20 m L PDA培养基中,加入228μL料液比为1:8的鲜姜汁,接种1.32%的A.oryaze孢子悬液,在26.18℃下恒温培养5 d,发酵后的鲜姜汁较发酵前TAC提高约1.34倍。(4)在特型生姜黄酒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黄酒各主要指标与感官评定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原料、曲种、果汁与糖度,进行特型生姜黄酒的生产;通过PlackettBurman Design(PB)确定姜汁添加量、混菌接种量、前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四个因素为主要明显因素进行后续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与Box-Behnken Design(BBD)确定各因素最佳水平,即姜汁添加量(24.10 m L)、混菌接种量(1.00%)、前发酵温度(24.03℃)与发酵时间(26 d)。优化发酵后的特型生姜黄酒与优化前相比,外观色泽更为深沉,酒体醇厚,滋味较为柔和,酒精度低,更适合饮用。(5)在进行特型生姜黄酒直投式复合干燥菌剂的研制过程中,通过混料实验对发酵后黄酒进行理化指标与感官评定,对菌剂中四种主要微生物的最佳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终比例为S.cerevisiae J12-7:R.oryaze MG1:A.oryaze:A.niger 40120=0.3560:0.3000:0.1940:0.1500;通过单因素实验与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确定干燥实验条件为混菌接种量(630μL)、干燥温度(52.1℃)、干燥时间(11 h)。将菌剂投入生产后得到的特型生姜黄酒,色泽透亮,酒香浓郁,为生姜深加工产业与机械化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

张钦语[5](2020)在《黑曲霉孢子粉成分分离及拮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天然产物分离手段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j孢子粉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得到五种化合物单体ANS 1-5。通过拮抗活性筛选,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Q11-2(以下简称Q11-2)和胡萝卜软腐欧文式菌EC-1(以下简称EC-1)具有显着的拮抗活性,并对其拮抗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使用95%的乙醇对20 kg黑曲霉孢子粉进行回流提取,经过减压浓缩共得到黑曲霉孢子粉浸膏1345 g,得率为6.7%。经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分别萃取后对三个部分的抗活性进行筛选,拮抗活性大小:石油醚段>乙酸乙酯段>水部分,石油醚部分对青枯雷尔式菌Q11-2、胡萝卜软腐欧文式菌EC-1和根癌农杆菌T-37三种指示菌的拮抗活性最佳,拮抗活性分别达到83.26%±3.62%、92.15%±2.14%、84.45%±3.15%。2、对石油醚段A1-A11采用色谱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法、减压色谱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等方法继续进行细分,得到五个化合物单体,命名为ANS-1至ANS-5,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和EI-MS质谱对化合物单体进行鉴定,确定五种单体分别是:麦角甾醇(ANS-1)、β-谷甾醇(ANS-2)、5-十五烷基间苯二酚(ANS-3)、5-羟甲基-呋喃甲酸(ANS-4)、丁二酰亚胺(ANS-5),其中ANS-3、ANS-4、ANS-5为首次从黑曲霉中分离。3、化合物单体ANS 1-5经拮抗活性筛选,结果显示:ANS-4对Q11-2和EC-1的拮抗活性最强,分别为:94.26±1.92%、96.31±2.83%、19.18±4.51%,故选择ANS-4进行对Q11-2和EC-1的拮抗活性的机制初探;化合物ANS-4对Q11-2和EC-1的EC50分别为:0.5611 mg/m L、0.5605 mg/m L。对Q11-2和EC-1的细胞渗透性和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在EC50浓度下,ANS-4对Q11-2的细胞渗透性有一定影响,使Q11-2的胞外电导率上升,而对EC-1的细胞渗透性影响不显着。对Q11-2和EC-1的核酸和蛋白测定则显示没有造成大量的胞内物质外泄例如蛋白质和核酸,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Q11-2和EC-1的细胞形态进行观测的结果说明ANS-4对菌体细胞膜并未造成严重影响,只是造成细胞表面的部分畸形和膨大。通过对两种菌体总蛋白含量的测定,显示出菌体受到ANS-4的影响导致其正常生长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蛋白质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对胞内ROS含量变化测定结果显示ANS-4在短时间内迅速打破胞内活性氧族正常水平使其异常积累。另外ANS-4对Q11-2和EC-1的胞外多糖造成影响,使其胞外多糖的含量明显下降,结合生物膜含量测定结果,ANS-4明显抑制了Q11-2和EC-1的生物膜形成,Q11-2和EC-1的泳动能力同样受到ANS-4的抑制,ANS-4通过菌体抑制胞外多糖和生物膜等结构的功能,进而影响菌体的泳动能力。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酶活测定显示ANS-4对菌体的这两种三羧酸关键酶酶活具有明显的影响。

葛新宇[6](2020)在《脉冲强光对果胶酶生产菌黑曲霉的诱变研究》文中指出黑曲霉,是一种常见的曲霉属真菌,被认定为安全菌种,可以用来生产多种酶制剂,很好地应用于工业、化工、医药等行业领域,在生物技术发展和生产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目前报道的果胶酶生产菌大多是黑曲霉。脉冲强光诱变技术是一种新型诱变方式,其研究起步较晚,具有高强度、瞬时性、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本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确定了脉冲强光处理黑曲霉高产果胶酶的最佳诱变参数,并与紫外诱变进行对比。考察果胶酶活力、突变株菌体性能、突变株产酶酶学性质,进而说明脉冲强光的诱变能力。同时,本研究探讨了脉冲强光的诱变机理,讨论脉冲强光能否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诱变方法来提高黑曲霉产果胶酶的活性。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确定脉冲强光法的最佳诱变条件并筛选高果胶酶活力突变株。本实验以突变株果胶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确定脉冲电压2075V,脉冲次数36次,脉冲距离5.4cm为脉冲强光诱变的最佳条件。通过筛选成功得到遗传性能稳定的脉冲强光高酶活力突变株L9(188.21±1.22 U/mL),优于紫外突变株U39(138.10±1.01U/mL)。(2)测定突变株的菌株性能。与原始株相比,突变株L9对酸、温度、酒精的耐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突变株L9较原始株对数生长略有延长,菌体生长量增多。(3)突变株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株L9和原始菌株产果胶酶活力在45℃时最大,在pH 5.0下显示最佳活性。突变菌株L9果胶酶的pH稳定性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同时诱变菌株果胶酶的热稳定性有较明显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诱变方式会对菌株产酶性质产生一定影响,稳定性能有所提高。(4)诱变机理的初探。通过RAPD-PCR技术发现,突变株L9在引物扩增后,条带出现变化,产生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嘧啶二聚体,进而阻碍碱基间正常配对,引起突变株L9基因组DNA损伤。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突变株L9的全细胞菌体蛋白条带与原始株不同,说明脉冲强光诱变处理影响了菌株遗传物质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脉冲强光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种诱变方式诱变选育黑曲霉高产果胶酶突变株,并且在提高果胶酶活力方面效果优于紫外诱变。

王屹东[7](2020)在《新疆三种资源植物中糖苷与酚酸天然产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工作主要对产自新疆的甜叶菊、向日葵、列当及其加工剩余物中的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对甜菊母液糖采用酶法改质方法利用,对甜菊根废料作为产黑色素原料进行利用。对向日葵籽壳和葵粕作为产黑色素发酵培养基原料。同时利用糖基转移酶对列当所含苯乙醇苷进行改构。这些研究以期为甜菊、向日葵和列当原料的综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相关结果如下。1.甜菊糖母液酶改质:筛选了产糖基转移酶的菌株,并将此菌的转化效果与商品酶进行了比较,对比浸提酶液和商品CGT酶液对甜菊糖苷的酶改质实验结果表明:初始实验条件下,筛选的CGT7菌的酶转化率为45.5%,商品CGTase的转化率为64.4%。经优化后,CGTase最适转化条件为:p H5.5,70℃,甜菊糖加入量100g/L,转化6h,转化率可达79.2%。使用固定化CGTase进行转化的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酶的的转化率为59.2%,低于游离酶79.2%的转化率,如果将固定化酶重复使用,转化率下降了15.8%,活性保持率为84.1%。经HPLC对甜菊糖酶改质产物进行分析,发现转化后主要有3种新产物峰形成,结合LC-MS分析,确定三种主要产物均为STV的转糖基产物,分别为STV+1Glc、STV+2Glc和STV+3Glc,其占比分别为34.2%,26.4%和21.5%。此外,还有少量的RA转化产物RA+1Glc和RA+2Glc等形成,其占比分别为10.2%和7.7%;STV和RA的转化率分别为83.0%和65.9%。2.酶改质的优化:采用经糊化的淀粉替代糊精作为新的糖基供体,大大降低了辅料的成本,糊化后淀粉均匀分布在转化液中,解决了淀粉溶解度不高和容易聚集沉淀的缺点,提高了转化效率,降低了产品中剩余原料量,剩余STV量由优化前的2.61%降为2.21%。采用了经济、简便的乙醇沉析法,除去转化液中旋光值高的糊精或淀粉,实现了旋光度达标的要求。与通常的树脂吸附法除糊精或淀粉相比,可将常规的树脂处理工艺所需的约10 h的处理时间缩减为4-5 h,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乙醇可通过蒸馏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加入4倍处理液体积的乙醇并分离沉淀后,可有效地将比旋光值从102.6降低至71.2(达到国家标准),为酶改质甜菊糖产品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沉析的糊精或淀粉可回收使用。3.甜菊根、葵粕和葵壳的利用:采用脉孢菌和木霉(均含丰富的纤维素酶)发酵葵壳使部分黑色素和营养物质溶出,利用葵壳与葵粕混合使用增加培养基的透气性。葵粕和葵壳黑色素单独提取时,未处理的葵壳和葵粕提取黑色素时的得率分别为18.6%和19.4%;采用优化培养基发酵后增加了黑色素含量,将葵粕和葵壳以3:1配伍,发酵后黑色素总量较发酵前提高了24.8%,提取得率为18.2%,无明显下降。4.糖基转移酶对列当苯乙醇苷的改构:经糖基转移酶处理,列当中的毛蕊花糖苷可转化为松果菊苷(含量从0.58%提高至0.91%,提高了56.6%),酶处理可提高列当的利用价值,将低成本列当中的糖苷转化为肉苁蓉中的松果菊苷,减少肉苁蓉采挖对生态的破坏和缓解肉苁蓉资源不足的状况,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化学合成方法相比,生物转化法具有步骤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境友好和能耗低等优点。

周琳[8](2020)在《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面粉、大豆、黑米为原料,对传统的甜面酱酿造过程进行改进,旨在提高甜面酱的色度和风味,得到一款浓香型高色度的甜面酱,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款以甜面酱为基料的酱肉调料。1.通过对两种霉菌制曲工艺中制曲时间、制曲温度、制曲湿度等工艺参数探讨,分别优化两种霉菌制面糕曲的工艺。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米曲霉A3-U8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106个/g,制曲时间47h,制曲温度32℃,湿度90%,此条件下米曲霉面糕曲糖化酶活953U/g干基、中性蛋白酶活215U/g干基。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黑曲霉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6×106个/g、湿度90%,30℃培养42h,此条件下黑曲霉面糕曲的糖化酶活635/g干基、酸性蛋白酶活1097U/g干基。2.通过面糕曲复配试验、保温水解工艺正交优化实验,结合还原糖、氨基酸态氮、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保温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米曲霉面糕曲中加入2.0%的红曲米前提下,米曲霉面糕曲与黑曲霉的最佳配比为10: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保温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保温条件为:16%的盐水,50℃的条件下水解9d,得到的酱醪还原糖含量25.62%,氨基酸态氮含量0.36%。并且在保温前2d进行磨浆,能提升大分子物质的水解程度,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高出0.79%、0.02%。3.通过阳光房试验,结合总酯、红色指数、风味物质、氨基酸组成、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生香工艺。结果表明:在半透阳光房中酱的质量最好,测得其还原糖含量为28.56%,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8%,红色指数为4.21,总酯含量0.38%。利用固相微萃取GC-M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和传统甜面酱的风味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甜面酱检测出65种香味物质,对照组传统甜面检测出67种香味物质,而试验组酯类丰富,比对照组甜面酱更具有酯香。试验组甜面酱氨基酸含量为6.25g/100g,比对照组高0.76g/100g。4.通过对酱肉调料基础配方进行设计,并对甜面酱、烟熏液、双椒粉、秘制香料粉四种特色调料的添加量进行试验,探究其对酱肉风味的影响。得出甜面酱型酱肉调料四种特色调料的最优含量分别为:甜面酱40.00%、山楂核烟熏液1.00%、双椒粉3.50%、秘制香料粉1.50%。

袁文静[9](2020)在《重组蛋白Puroindoline A对储粮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储粮霉变是造成粮食减损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灰绿曲霉是典型的低水分活度下活动的腐生霉菌,常被看作储粮早期霉变的“警示菌”。研究发现,Puroindoline蛋白(简称PIN蛋白)能够有效抑制许多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对细菌和霉菌都具有明显的抗性。本课题组前期从小麦中克隆到Pin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本文以此原核系统中表达纯化出的重组蛋白PINA(rPINA)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主要储粮霉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效果稳定性,着重研究了该重组蛋白对灰绿曲霉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方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重组蛋白PINA对白曲霉、黑曲霉、棕曲霉、禾谷镰刀菌和链格孢霉等五种常见储粮霉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在PDB培养基中,0.334 mg/m L重组蛋白PINA可在12 h内完全抑制白曲霉、黑曲霉、棕曲霉和禾谷镰刀的孢子萌发,部分抑制并延迟链格孢霉的孢子萌发;以PDA为培养基,当培养时间为4 d时,0.334 mg/mL重组蛋白PINA可显着抑制上述五种霉菌的菌丝生长。其中,对黑曲霉、禾谷镰刀菌和白曲霉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3.68%、89.13%和74.5%。对黑曲霉和棕曲霉的产孢能力也表现明显的抑制效应。研究了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孢子在CD液体培养基中萌发及菌丝在SCD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9 mg/mL重组蛋白PINA可在36 h内完全抑制灰绿曲霉孢子萌发,并在培养5 d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5.32%。当浓度为0.334 mg/mL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达80.06%。以灰绿曲霉为指示菌,研究了重组蛋白PINA的抑菌效果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INA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耐受70℃处理30 min;在pH6.0-10.0的缓冲液中保持抑菌活力,但对酸性条件较为敏感;该蛋白紫外照射下稳定,在高盐环境中仍有抑菌效果,对K+、Mg2+、Ca2+、Mn2+、Zn2+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用10%的SDS及Tween-20处理后仍存在抑菌活性。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孢子萌发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0.09 mg/m L浓度的重组蛋白PINA处理24 h后,灰绿曲霉孢子结构变形,出现凹陷、破损等现象。通过将重组蛋白PINA与FITC进行偶联定位,结果显示处理时间为6 h和12 h的孢子内部均定位到重组蛋白。PI染色结果显示,孢子细胞膜出现损伤,细胞膜丧失功能。JC-1和DAPI染色结果表明,线粒体膜电位发成紊乱,呈现降低趋势;细胞核受到损伤,出现染色体聚集浓缩现象。研究了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菌丝的作用方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0.09 mg/mL浓度的重组蛋PINA处理24 h后,菌丝出现扁平、褶皱的不良变化。FITC-rPINA定位测定表明,当培养6 h和12 h后,灰绿曲霉菌丝内均定位到重组蛋白。PI、JC-1和DAPI染色实验表明,经重组蛋白PINA处理后的菌丝细胞出现细胞膜完整性丧失、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DNA损伤的情况。本文确证了重组蛋白PINA对主要储粮危害性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和抑菌稳定性,并初步探明了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的抑制作用方式,为将其开发成储粮防霉剂奠定了基础并提供理论依据。

蔡礼年[10](2019)在《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定向表达及其耐盐耐热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利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开发具有优良性状的纤维素酶对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利用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实验室从中国东海海域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的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ZJUBE-1)具有耐盐生长特性;其生产的纤维素酶具有较强的耐盐特性,在造纸废水处理、海洋纤维素资源利用、盐碱地土壤的改良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海洋黑曲霉ZJUBE-1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其纤维素酶复合物中挖掘出具有耐盐特性的单一纤维素酶组分。通过在上游过程中引入分离因子,即同源组成型表达,来定向表达目标纤维素酶组分,方便下游过程中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纯化,达到高效分离获得单一纤维素酶组分的目的;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关键残基分析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具有特殊性状的纤维素酶组分进行机理的探讨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海洋黑曲霉的遗传操作方法,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构建了组成型表达自身纤维二糖水解酶(Ce16、Cel7A和Ce17B)、内切葡聚糖酶(EGL)和β-葡萄糖苷酶(BGL1和BGL2)的重组海洋黑曲霉,在上游过程中引入了同源组成型表达作为高效获得单一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因子。以高表达BGL1重组菌株为实验对象,对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使发酵液中目标纤维素酶组分含量明显增加,杂蛋白含量降低。在不添加纤维素酶诱导物进行发酵时,组成型表达的纤维素酶是发酵液中主要的蛋白成分。随后,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获得了六个高纯的单一纤维素酶组分,证明了在上游过程中引入分离因子后快速获得单一纤维素酶方法的可行性。(2)对纯化后的Cel6、Cel7A、Cel7B、EGL、BGL1和BGL2六个纤维素酶组分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Ce17B在pH 5.0以上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耐热性可以与嗜热菌来源的耐热纤维素酶相媲美;EGL具有耐盐特性,在4.5 M NaCl条件下的酶活比无NaCl存在时提高了 29%,且在高盐环境中其热稳定性明显增强,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其在65℃的酶活半衰期从20 min提高到了180 min;BGL2具有耐盐特性,在4 M NaCl条件下的酶活比无NaCl存在时提高了40%。(3)对耐热和耐盐纤维素酶进行静态(氨基酸组成、底物结合和催化关键残基)和动态(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耐盐和耐热机理。其中,Cel7B蛋白分子中带电残基比例较高,在高温下可以形成更多的盐桥,复杂的盐桥网络防止了蛋白结构的剧烈变化,进而赋予其耐热特性。在常温下,盐离子与EGL的loop区相互作用,增加了其loop的活跃程度,使其更加容易与底物结合,从而赋予其耐盐特性。在高温下,Na+与EGL的底物结合口袋形成-COO-…Na+…-OOC-型离子键,而高盐环境提供的浓度差可以有效阻止Na+逃逸出口袋,进而防止口袋因过剩的负电荷而过度扩张;另外,高盐造成的静电屏蔽效应使loop所受的作用力变得简单,从而增强了loop的稳定性。高盐对口袋和loop的稳定性的提升赋予了 EGL在高盐下的耐热特性。BGL2底物结合口袋中过剩的Glu492以及loop上的负电残基有效减弱了高盐造成的静电屏蔽;Na+与loop间形成盐桥,使loop趋于稳定。静电屏蔽的减弱以及loop的相对稳定赋予了 BGL2耐盐特性。(4)在诱导条件下,对六种重组海洋黑曲霉进行产纤维素酶性能的研究。相比于出发菌株纤维素酶,过表达自身的纤维二糖水解酶Cel6、Cel7A和Cel7B后,重组子纤维素酶总酶活分别提高了 80%、70%和63%;过表达自身内切葡聚糖酶EGL后,其纤维素酶总酶活提高了 68%;而过表达自身的β-葡萄糖苷酶BGL1和BGL2后,其纤维素酶总酶活则有所降低。分别将cel6、cel7a和cel7b重组子与egl重组子混合培养后,相比于出发菌株纤维素酶,混合菌纤维素酶总酶活分别提高了 114%、102%和91%。结果表明纤维二糖水解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是提高纤维素酶总酶活的关键酶组分。此外,在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中添加耐盐纤维素酶组分后,混合酶的耐盐性能得到加强,证明了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具有更加耐盐的特性与其中的耐盐纤维素酶组分密切相关。

二、酿造工业中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酿造工业中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黑曲霉快速高效收获异养小球藻的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2 培养基与溶液
    1.3 实验方法
        1.3.1 孢子悬液的制备
        1.3.2 普通小球藻培养与菌藻共培养
        1.3.3 生长曲线与收获时间的确定
        1.3.4 培养条件优化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间的微藻生长情况与收获率
    2.2 不同培养时间的黑曲霉形态
    2.3 转速优化
    2.4 初始pH优化
    2.5 葡萄糖添加量优化
    2.6 FeSO4、MgSO4、CaCl2添加量的优化
    2.7 初始孢子浓度优化
    2.8 初始微藻浓度优化
3 结论与讨论

(2)黑曲霉孢子性状与糖化力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样品与试剂
        1.1.2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黑曲霉的分离纯化鉴定
        1.3.2 种曲和麸曲制备及产孢量分析
        1.3.3 黑曲霉分生孢子头形态观察
        1.3.4 黑曲霉糖化力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曲霉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2.2 10株黑曲霉产孢子能力分析
    2.3 黑曲霉分生孢子头形态观察
    2.4 10株黑曲霉糖化力分析
3 结论

(3)根癌农杆菌介导黑曲霉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黑曲霉表达系统的概述
        1.2.1 黑曲霉内外源基因的表达
        1.2.2 黑曲霉优化表达量的方法
        1.2.2.1 启动子的选择
        1.2.2.2 信号肽的选择
        1.2.2.3 密码子偏好性优化
        1.2.2.4 Kozak序列的应用
        1.2.3 黑曲霉遗传转化方法
        1.2.4 农杆菌介导转化真菌的研究
        1.2.4.1 农杆菌介导转化真菌的研究进程
        1.2.4.2 ATMT技术的转化机制及实验步骤
        1.2.4.3 ATMT 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1.3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FP 在真菌中的应用
    1.4 β-葡聚糖酶的研究概况
        1.4.1 微生物来源的 β-葡聚糖酶
        1.4.2 动物和植物来源的 β-葡聚糖酶
        1.4.3 β-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1.4.4 β-葡聚糖酶的应用
        1.4.4.1 β-葡聚糖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4.4.2 β-葡聚糖酶在啤酒酿造业中的应用
        1.4.4.3 β-葡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4.4 β-葡聚糖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黑曲霉CICC2629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主要仪器
        2.1.3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2.1.4 常用溶液
        2.1.5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黑曲霉宿主菌的选择
        2.2.1.1 不同黑曲霉菌株生长速度及产孢能力的监控
        2.2.1.2 黑曲霉菌株对潮霉素敏感度测试
        2.2.2 中间双元载体的构建
        2.2.2.1 基础质粒的提取
        2.2.2.2 潮霉素表达盒的制备.
        2.2.2.3 大肠杆菌感受态E.coli DH5α 的制备
        2.2.2.4 基础双元质粒双酶切
        2.2.2.5 潮霉素表达盒与线性化基础质粒pCAMBIA3301的连接转化
        2.2.2.6 重组质粒转化子阳性鉴定.
        2.2.3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4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2.2.4.1 农杆菌p CA-Hyg转化子阳性鉴定.
        2.2.5 根癌农杆菌介导黑曲霉的遗传转化
        2.2.5.1 黑曲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5.2 农杆菌避光诱导培养
        2.2.5.3 黑曲霉孢子与农杆菌菌液诱导共培养
        2.2.6 黑曲霉转化株鉴定
        2.2.6.1 转化株基因组提取及PCR鉴定
        2.2.6.2 转化株黑曲霉潮霉素稳定性检测
        2.2.7 ATMT转化条件的优化
        2.2.7.1 农杆菌种类的优化
        2.2.7.2 共培养乙酰丁香酮浓度的优化
        2.2.7.3 共培养膜基质的优化
        2.2.7.4 共培养温度和时间的优化
        2.2.7.5 黑曲霉孢子浓度的优化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曲霉生长速度及产孢能力分析
        2.3.2 潮霉素对黑曲霉抑制情况分析
        2.3.3 中间双元载体的构建结果分析
        2.3.3.1 潮霉素表达盒的制备结果
        2.3.3.2 基础质粒 pCAMBIA3301 线性化结果
        2.3.3.3 线性化质粒 pCAMBIA3301 与 gpd-hgy 片段连接转化及转化子鉴定
        2.3.4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阳性鉴定分析
        2.3.5 农杆菌与黑曲霉诱导共培养分析
        2.3.6 转化子基因组为模板PCR阳性鉴定及测序分析
        2.3.7 转化子遗传稳定性分析
        2.3.8 ATMT转化法最适条件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3章 eGFP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及启动子的选择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主要仪器
        3.1.3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3.1.4 常用溶液
        3.1.5 培养基
        3.1.6 DNA测序与引物合成
    3.2 实验方法
        3.2.1 三种eGFP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3.2.1.1 eGFP 表达盒 gpdA-eGFP-trp C、glaA-eGFP-trp C、ToxA-eGFP-NOS 各组分基因的制备
        3.2.1.2 中间双元质粒pCAMBIA-gpdA-hyg的双酶切
        3.2.1.3 表达盒 gpdA-eGFP-trpC、gla A-eGFP-trp C、ToxA-eGFP-NOS 各片段的连接及转化
        3.2.1.4 重组质粒转化子阳性鉴定
        3.2.2 重组eGFP表达质粒转化农杆菌
        3.2.2.1 农杆菌eGFP转化子鉴定
        3.2.3 根癌农杆菌介导黑曲霉的遗传转化
        3.2.4 黑曲霉转化子鉴定
        3.2.4.1 荧光显微镜检查转化子
        3.2.4.2 eGFP转化子剖面荧光强度分析
        3.2.4.3 eGFP转化子基因组 PCR 鉴定
        3.2.5 qPCR测定eGFP基因相对表达量
        3.2.5.1 eGFP转化子RNA提取
        3.2.5.2 RNA反转录cDNA
        3.2.5.3 实时荧光定量 PCR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eGFP表 达质粒p CAMBIA-gpd A-eGFP-trp C、p CAMBIA-gla A-eGFP-trp C和p CAMBIA-Tox A-eGFP-NOS的构建结果分析
        3.3.2 重组质粒转化子阳性验证及测序分析
        3.3.3 三种eGFP表达质粒转化农杆菌及转化子阳性验证
        3.3.4 黑曲霉转化株鉴定
        3.3.4.1 荧光显微镜检查转化子
        3.3.4.2 转化子基因组模板PCR鉴定
        3.3.4.3 转化子剖面荧光强度分析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eGFP基因相对表达量
        3.3.5.1 eGFP转化子RNA提取
        3.3.5.2 eGFP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4章 葡聚糖酶在黑曲霉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与质粒
        4.1.2 主要仪器
        4.1.3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4.1.4 所用溶液
        4.1.5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葡聚糖酶表达载体pCA-gpdA-An-Glu 和 pCA-glaA-An-piGlu的构建
        4.2.1.1 葡聚糖酶基因的制备
        4.2.1.2 质粒pGH-glaA-box 和 pGH-gpdA-box 的线性化
        4.2.1.3 gpdA-An-Glu和 glaA-An-Glu 基因与线性化载体的连接转化
        4.2.1.4 重组质粒转化子阳性鉴定
        4.2.1.5 gpdA-An-Glu-box 和 glaA-An-Glu-box 的制备
        4.2.1.6 葡聚糖酶表达盒与线性化中间双元载体pCAMBIA3301-gpdA-hyg的连接及转化
        4.2.1.7 葡聚糖酶双元表达质粒的阳性鉴定
        4.2.2 提高表达量质粒的改造及验证
        4.2.3 葡聚糖酶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及转化子鉴定
        4.2.4 含有葡聚糖酶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黑曲霉及转化子鉴定
        4.2.5 黑曲霉的发酵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4.2.5.1 黑曲霉的发酵
        4.2.5.2 葡聚糖酶的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4.2.6 葡聚糖酶An-Glu的酶学性质测定
        4.2.6.1 DNS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4.2.6.2 1%(W/V)葡聚糖底物的准备
        4.2.6.3 DNS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4.2.6.4 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测定
        4.2.6.5 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测试
        4.2.6.6 化学试剂及金属离子对葡聚糖酶An-Glu酶活力影响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n-Glu表达载体p CA-gpd A-An-Glu和p CA-gla A-An-Glu的构建结果
        4.3.2 An-Glu黑曲霉转化子的鉴定
        4.3.3 黑曲霉表达An-Glu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4.3.4 Kozak序列优化后表达量情况及An-Glu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3.5 DNS法标准曲线的绘制及An-Glu酶学性质的分析
        4.3.5.1 DNS标准曲线的绘制
        4.3.5.2 葡聚糖酶An-Glu pH活性和pH稳定性的测定
        4.3.5.3 葡聚糖酶 An-Glu 的热活性和热稳定性测定
        4.3.5.4 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对 An-Glu 酶活力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黑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氮源的优化
        5.2.2 碳源的优化
        5.2.3 发酵温度的优化
        5.2.4 发酵时间的优化
        5.2.5 孢子悬浮液接种量的优化
    5.3 实验结果
        5.3.1 最优氮源的测定
        5.3.2 最优碳源的测定
        5.3.3 发酵温度的优化
        5.3.4 发酵时间的优化
        5.3.5 孢子悬浮液接种量的优化
    5.4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黑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6.1.2 eGFP基因在黑曲霉中的表达
        6.1.3 葡聚糖酶在黑曲霉中的表达
        6.1.4 黑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
    6.2 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实验中所用到的缓冲液及配方
        A1 不同pH的柠-磷缓冲液配方
        A2 不同pH的甘氨酸-Na OH缓冲液
    附录B 本研究涉及到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B1 gpdA启动子及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5?-3?)
        B2 glaA启动子及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5?-3?)
        B3 trpC终止子核苷酸序列(5?-3?)
        B4 ToxA-eGFP-NOS表达盒核苷酸序列(5?-3?)
        B5 葡聚糖酶基因An-Glu核苷酸序列(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微生物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及混菌发酵生姜黄酒的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姜中的活性物质及功效
    1.2 微生物发酵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微生物发酵菌剂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2 酵母菌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鲜姜汁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酵母菌株发酵鲜姜汁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2.3.3 S.cerevisiae J12-7 发酵鲜姜汁的单因素实验
        2.3.4 S.cerevisiae J12-7 发酵鲜姜汁的响应面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根霉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鲜姜汁对根霉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根霉发酵鲜姜汁抗氧化活性比较
        3.3.3 R.oryaze MG1 发酵鲜姜汁的单因素实验
        3.3.4 R.oryaze MG1 发酵鲜姜汁的响应面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曲霉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鲜姜汁对曲霉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曲霉菌株发酵鲜姜汁抗氧化活性比较
        4.3.3 A.oryaze发酵鲜姜汁的单因素实验
        4.3.4 A.oryaze发酵鲜姜汁的响应面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特型生姜黄酒的制备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原料发酵对于特型生姜黄酒检测指标的影响
        5.3.2 不同曲种发酵对于特型生姜黄酒检测指标的影响
        5.3.3 不同果汁发酵对于特型生姜黄酒检测指标的影响
        5.3.4 不同糖度发酵对于特型生姜黄酒检测指标的影响
        5.3.5 特型生姜黄酒发酵条件的PB实验设计
        5.3.6 特型生姜黄酒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5.3.7 特型生姜黄酒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特型生姜黄酒直投式复合干燥菌剂的研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特型生姜黄酒液体菌剂制备的混料实验设计
        6.3.2 特型生姜黄酒菌剂干燥条件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6.3.3 特型生姜黄酒菌剂干燥条件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说明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黑曲霉孢子粉成分分离及拮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曲霉属简介及其代谢物质研究概况
        1.1.1 曲霉属简介
        1.1.2 曲霉属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1.2 黑曲霉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1)产酶类物质
        (2)产有机酸类物质
        (3)产萘并吡喃酮类物质
        (4)产双酚类代谢产物
        (5)产α-吡喃酮类物质
        (6)其他类型的活性产物
    1.3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机制研究进展
        (1)对细菌超微结构形态进行观察
        (2)对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3)对胞内酶活性的影响
        (4)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1.4 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与意义
        1.4.1 立题依据
        1.4.2 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试剂与药品
    2.2 黑曲霉孢子粉的粗提段制备及分离
        2.2.1 提取及粗分段
        2.2.2 黑曲霉孢子粉粗分段拮抗活性筛选
        2.2.3 粗分段的分离及纯化
    2.3 黑曲霉孢子粉分离单体的结构鉴定
    2.4 黑曲霉孢子粉单体化合物的拮抗活性筛选
    2.5 黑曲霉孢子粉单体化合物ANS-4的拮抗机制研究
        2.5.1 单体化合物ANS-4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测定
        2.5.2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渗透性影响
        2.5.3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完整性影响
        2.5.4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形态的影响
        2.5.5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2.5.6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活性氧族的影响
        2.5.7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胞外多糖的影响
        2.5.8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2.5.9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运动能力的影响
        2.5.10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三羧酸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2.5.11 实验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黑曲霉孢子粉粗分段拮抗活性筛选
    3.2 黑曲霉孢子粉分离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3.3 黑曲霉孢子粉单体化合物的拮抗活性筛选
    3.4 黑曲米额单体化合物ANS-4的拮抗机制研究
        3.4.1 单体化合物ANS-4的EC50浓度
        3.4.2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渗透性影响
        3.4.3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完整性影响
        3.4.4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细胞形态的影响
        3.4.5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总蛋白量的影响
        3.4.6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活性氧族的影响
        3.4.7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胞外多糖的影响
        3.4.8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4.9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泳动能力的影响
        3.4.10 单体化合物ANS-4对青枯雷尔式菌和软腐欧文式菌的三羧酸关键酶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图谱

(6)脉冲强光对果胶酶生产菌黑曲霉的诱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1.1.1 化学诱变育种
        1.1.2 物理诱变育种
        1.1.3 复合诱变
        1.1.4 生物诱变育种
    1.2 脉冲强光技术
        1.2.1 脉冲强光
        1.2.2 脉冲强光诱变育种
    1.3 黑曲霉及其产果胶酶概述
        1.3.1 黑曲霉
        1.3.2 果胶酶
        1.3.3 果胶酶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脉冲强光诱变条件的确定及突变株选育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菌株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培养基
        2.2.5 试验溶液
    2.3 测定方法
        2.3.1 菌落计数
        2.3.2 DNS法测定酶活
    2.4 试验方法
        2.4.1 菌株的活化
        2.4.2 孢子液的制备
        2.4.3 最适浓度的确定
        2.4.4 脉冲强光诱变处理
        2.4.5 紫外诱变处理
        2.4.6 高产果胶酶突变菌株的筛选
        2.4.7 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2.5 结果分析
        2.5.1脉冲强光诱变单因素实验
        2.5.2 脉冲强光诱变响应面试验设计
        2.5.3 突变株的诱变选育
        2.5.4 遗传稳定性研究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高产突变株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突变株生长曲线测定
        3.3.2 突变株益生性能的测定
    3.4 结果分析
        3.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3.4.2 突变株益生性能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果胶酶酶学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酶的分离纯化
        4.3.2 果胶酶酶学性质
    4.4 结果分析
        4.4.1 硫酸铵分级沉淀条件的确定
        4.4.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DEAE-FF)层析结果
        4.4.3 Superdex G-75 层析结果
        4.4.4 果胶酶纯度及分子量确定
        4.4.5 果胶酶的酶学性质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脉冲强光诱变机理的初步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RAPD分析
        5.3.2 SDS-PAGE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基因组DNA提取
        5.4.2 RAPD-PCR结果
        5.4.3 SDS-PAGE蛋白分析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7)新疆三种资源植物中糖苷与酚酸天然产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新疆生物质资源
        1.1.1 甜叶菊资源及其应用
        1.1.1.1 甜叶菊介绍
        1.1.1.2 甜菊叶成分与应用
        1.1.1.3 甜菊根成分与应用
        1.1.1.4 甜菊糖苷的生物活性和保健作用
        1.1.2 葵油、葵粕及葵壳概况
        1.1.2.1 葵油
        1.1.2.2 葵粕
        1.1.2.3 葵壳
        1.1.3 列当植物资源
        1.1.3.1 列当科植物简介
        1.1.3.2 列当关联植物锁阳和紫珠
        1.1.3.3 列当等的应用
    1.2 相关资源中的功效成分
        1.2.1 酚酸和黄酮
        1.2.2 天然黑色素
        1.2.2.1 微生物黑色素
        1.2.2.2 植物黑色素
        1.2.3 甜菊糖苷及应用
        1.2.3.1 甜菊糖苷的种类和结构
        1.2.3.2 甜菊糖母液糖的酶法结构修饰
        1.2.3.3 酶改质甜菊糖的应用
        1.2.4 列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1.2.4.1 苯乙醇苷类的功效
        1.2.4.2 苯乙醇苷类的合成
        1.2.5 锁阳和紫珠中成份
    1.3 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
        1.3.1 生物转化与糖基化
        1.3.2 改质酶及应用
        1.3.2.1 环糊精基转移酶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3.2.2 环糊精基转移酶的来源
        1.3.2.3 糖基转移酶种类对酶改质的影响
        1.3.3 黑曲霉及应用
        1.3.4 酶改质的转化条件
        1.3.5 酶固定化的应用
        1.3.6 糖基供体的选择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生物与酶对甜菊糖的改质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商业酶
        2.1.4 材料与试剂
        2.1.5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活化
        2.2.2 STV标品配制
        2.2.3 酶液制备
        2.2.4 缓冲液配制
        2.2.5 酶的固定化
        2.2.5.1 树脂预处理
        2.2.5.2 树脂的平衡处理
        2.2.5.3 固定化
        2.2.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7 新产物的LC-MS分析
        2.2.8 自制和商品酶对甜菊糖的改质
        2.2.9 转化条件因素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1 反应温度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2 甜菊糖浓度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3 反应时间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4 反应pH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5 酶固定化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6 酶固定化二次使用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7 糖基供体对酶改质的影响
        2.2.9.8 除杂用乙醇的加量对酶改质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酶改质产物的HPLC分析
        2.3.2 酶改质甜菊糖产物的LC-MS分析
        2.3.3 温度对酶改质的影响
        2.3.4 糖浓度对酶改质的影响
        2.3.5 时间对酶改质的影响
        2.3.6 缓冲体系p H对酶改质的影响
        2.3.7 固定化方法对酶改质的影响
        2.3.8 糖基供体对酶改质的影响
        2.3.9 乙醇沉淀对酶改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黑色素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菌种
        3.1.2 培养基
        3.1.3 材料与试剂
        3.1.4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活化
        3.2.2 固体曲的制备
        3.2.3 接种与发酵条件
        3.2.4 黑色素的提取及色价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黑色素
        3.3.1.1 葵粕和葵壳混合固体发酵
        3.3.1.2 葵壳前处理对固体发酵的影响
        3.3.2 黑曲霉固体发酵残渣的利用
        3.3.3 木霉在葵壳培养基上的培养
        3.3.4 脉孢菌在葵壳培养基上的培养
        3.3.5 脉孢菌和木霉在葵壳培养基上的培养
        3.3.6 黑曲霉在甜叶菊根培养基上的培养
        3.3.7 黑曲霉在葵粕培养基上的培养
        3.3.8 黑曲霉在处理后葵壳葵粕混合培养基上培养
        3.3.9 黑色素浓度和色价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列当及苁蓉中糖苷的提取及酶改质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商业酶
        4.1.4 材料与试剂
        4.1.5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苯乙醇苷类物质的提取
        4.2.2 黑曲霉的活化
        4.2.3 黑曲霉固体曲的制备
        4.2.4 黑曲霉酶液的制备
        4.2.5 转糖基方法
        4.2.6 去糖基方法
        4.2.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2.8 产物的LC-MS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苯乙醇苷转糖基和去糖基产物的分析
        4.3.2 苯乙醇苷转化产物的LC-MS分析
        4.3.3 苯乙醇苷的转糖基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论文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8)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甜面酱原料使用现状
        1.1.1 酿造原料的选择
        1.1.2 酿造菌种的选择
    1.2 甜面酱的制曲现状
        1.2.1 米曲霉制曲
        1.2.2 多菌种制曲
    1.3 甜面酱酿造现状
        1.3.1 自然发酵
        1.3.2 保温发酵
        1.3.3 酶制剂水解发酵
    1.4 甜面酱加工存在问题
        1.4.1 菌种酶系不稳定
        1.4.2 气候环境影响大
        1.4.3 酿造周期长
        1.4.4 特征风味不足
        1.4.5 质量标准不完善
        1.4.6 市场消费面窄小
        1.4.7 二次开发滞后
    1.5 甜面酱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1.5.1 开发多菌种分开制曲工艺
        1.5.2 增香酵母的产业化应用
        1.5.3 推广两段式发酵工艺
        1.5.4 推广阳光房后熟发酵
        1.5.5 甜面酱产品标准的完善
        1.5.6 甜面酱的二次开发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多菌种面糕曲制备工艺的试验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与设计
        2.2.1 种曲的制备
        2.2.2 面糕曲制备工艺
        2.2.3 米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2.2.4 黑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指标测定
        2.3.2 数据处理与作图
    2.4 结果分析
        2.4.1 制曲条件对米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2.4.2 响应面优化米曲霉制曲工艺
        2.4.3 制曲条件对黑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2.4.4 正交优化黑曲霉制曲工艺
    2.5 本章小结
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的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装置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设计
        3.2.1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3.2.2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3.2.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3.2.4 磨酱操作对保温酶解的影响
        3.2.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3.3 分析检测方法
        3.3.1 理化指标测定
        3.3.2 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
        3.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3.4 结果分析
        3.4.1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3.4.2 保温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3.4.3 保温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试验
        3.4.4 磨酱后对保温发酵的影响
        3.4.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后熟发酵生香工艺的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设计
        4.2.1 酵母的接种
        4.2.2 阳光房对甜面酱品质的影响
        4.2.3 产品检验
    4.3. 分析检测方法
        4.3.1 指标测定
        4.3.2 感官评价
    4.4 结果分析
        4.4.1 不同阳光房中温度的比较
        4.4.2 不同环境下甜面酱品质的变化
        4.4.3 浓香型甜面酱指标常规检测
        4.4.4 浓香型甜面酱高端品质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甜面酱型风味酱肉调料的开发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酱肉调料的基础配方设计
        5.2.2 酱肉调料的配方优化
        5.2.3 调料制作酱肉方法
    5.3 酱肉调料评价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酱肉调料单因素优化
        5.4.2 酱肉调料的正交优化
        5.4.3 酱肉调料最终配方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6 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产业化工艺规程——以 100kg为准
    6.1 原料选择
    6.2 操作方法
        6.2.1 面糕曲的制作
        6.2.2 保温发酵
        6.2.3 后熟发酵
    6.3 产品标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9)重组蛋白Puroindoline A对储粮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储粮霉变及其对储粮品质的危害
        1.1.1 储粮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演替
        1.1.2 储粮霉变发生基本规律
        1.1.3 霉变对储粮品质的危害
    1.2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1.2.1 抗菌肽的分类及来源
        1.2.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研究
        1.2.3 抗菌肽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小麦Puroindoline蛋白的研究概况
        1.3.1 Puroindoline蛋白与小麦籽粒硬度的关系
        1.3.2 小麦Puroindoline蛋白抑菌性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重组蛋白PINA对主要储粮霉菌的抑制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菌株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2.3.2 重组蛋白PINA的制备
        2.3.3 重组蛋白PINA对常见储粮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2.3.4 重组蛋白PINA对常见储粮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3.5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重组蛋白 PINA 的表达纯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2.4.2 重组蛋白 PINA 对黑曲霉抑菌作用
        2.4.3 重组蛋白 PINA 对棕曲霉抑菌作用
        2.4.4 重组蛋白 PINA 对白曲霉抑菌作用
        2.4.5 重组蛋白 PINA 对禾谷镰刀菌抑菌作用
        2.4.6 重组蛋白 PINA 对链格孢霉抑菌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抑菌作用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灰绿曲霉孢子悬液制备
        3.3.2 重组蛋白PINA的制备
        3.3.3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生长的影响
        3.3.4 外界理化因子对重组蛋白抑菌效果的影响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生长的抑制作用
        3.4.2 理化因子对重组蛋白PINA抑菌活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抑菌作用方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灰绿曲霉菌株
        4.2.2 仪器设备
        4.2.3 试剂和试剂盒
        4.2.4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灰绿曲霉孢子液制备
        4.3.2 重组蛋白 PINA 的制备
        4.3.3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孢子表面形态的影响
        4.3.4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孢子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4.3.5 FITC-rPINA 蛋白在灰绿曲霉细胞中的定位
        4.3.6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孢子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影响的研究
        4.3.7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孢子细胞核形态损伤的研究
        4.3.8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菌丝表面形态影响
        4.3.9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菌丝细胞膜完整性影响的研究
        4.3.10 FITC-rPINA 蛋白在灰绿曲霉细胞中的定位
        4.3.11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菌丝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的研究
        4.3.12 重组蛋白 PINA 对灰绿曲霉菌丝细胞核形态损伤的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孢子表面形态的影响
        4.4.2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4.4.3 重组蛋白PINA在灰绿曲霉细胞中的定位
        4.4.4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孢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4.5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孢子细胞核损伤的影响
        4.4.6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菌丝表面形态的影响
        4.4.7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菌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4.4.8 重组蛋白PINA在灰绿曲霉菌丝细胞中的定位
        4.4.9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菌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4.10 重组蛋白PINA对灰绿曲霉菌丝DNA损伤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定向表达及其耐盐耐热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纤维素酶概述
        1.1.1 纤维素资源
        1.1.2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
        1.1.3 纤维素的水解
        1.1.4 纤维素酶的定义和协同作用机理
        1.1.5 纤维素酶的来源
        1.1.6 真菌纤维素酶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中的分布
        1.1.7 纤维素酶的应用
    1.2 纤维素酶活力的提高
        1.2.1 诱变育种
        1.2.2 培养基优化
        1.2.3 纤维素酶的复配
        1.2.4 混菌发酵
        1.2.5 过表达弱势纤维素酶
        1.2.6 纤维素酶的诱导机制调控
    1.3 黑曲霉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1.3.1 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
        1.3.2 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异源表达
        1.3.3 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同源表达
        1.3.4 黑曲霉分泌表达工程菌的构建
    1.4 海洋黑曲霉
    1.5 耐盐纤维素酶
        1.5.1 耐盐纤维素酶的应用
        1.5.2 耐盐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1.5.3 耐盐机理的研究
    1.6 耐热纤维素酶
        1.6.1 耐热纤维素酶的应用
        1.6.2 耐热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1.6.3 耐热机理的研究
    1.7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海洋黑曲霉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和溶液
        2.2.4 质粒的提取
        2.2.5 PCR产物的切胶回收
        2.2.6 目标质粒的构建
        2.2.7 转化根癌农杆菌
        2.2.8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海洋黑曲霉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标质粒的构建
        2.3.2 转化根癌农杆菌
        2.3.3 潮霉素B对海洋黑曲霉的最低抑制浓度
        2.3.4 海洋黑曲霉转化条件优化
        2.3.5 海洋黑曲霉转化子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定向表达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菌株和质粒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和溶液
        3.2.4 基因组的提取
        3.2.5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3.2.6 目标质粒的构建
        3.2.7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海洋黑曲霉
        3.2.8 单孢分离
        3.2.9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同源组成型表达
        3.2.10 T-DNA插入位点分析
        3.2.11 同源组成型表达条件的优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3.3.2 载体的构建和重组子的获得
        3.3.3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表达
        3.3.4 T-DNA插入位点分析
        3.3.5 定向表达培养条件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株
        4.2.2 仪器和试剂
        4.2.3 培养基和溶液
        4.2.4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组成型表达
        4.2.5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纯化
        4.2.6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酶学性质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分离纯化
        4.3.2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组分的酶学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耐盐和耐热机理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氨基酸序列分析
        5.2.2 氨基酸组成分析
        5.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5.2.4 均方根偏差分析
        5.2.5 均方根涨落分析
        5.2.6 氢键分析
        5.2.7 盐桥分析
        5.2.8 回转半径分析
        5.2.9 溶剂可及表面积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e17B的耐热机理分析
        5.3.2 EGL的耐盐和耐热机理分析
        5.3.3 BGL2的耐盐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组海洋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性能的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菌株
        6.2.2 培养基和溶液
        6.2.3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诱导表达
        6.2.4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6.2.5 混菌发酵
        6.2.6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耐盐与耐热性能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诱导条件下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表达
        6.3.2 重组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6.3.3 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耐盐与耐热性能的提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酿造工业中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曲霉快速高效收获异养小球藻的条件优化[J]. 郑潇,周化岚,GULTOM Sarman Oktovianus,邓佳宝,张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23)
  • [2]黑曲霉孢子性状与糖化力的相关性分析[J]. 张凯悦,来欢欢,闫璐,赵微,毛健,张秀红. 中国酿造, 2021(07)
  • [3]根癌农杆菌介导黑曲霉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及优化[D]. 胡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微生物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影响及混菌发酵生姜黄酒的条件优化[D]. 杨雷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5]黑曲霉孢子粉成分分离及拮抗机制研究[D]. 张钦语. 贵州大学, 2020(04)
  • [6]脉冲强光对果胶酶生产菌黑曲霉的诱变研究[D]. 葛新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新疆三种资源植物中糖苷与酚酸天然产物的研究[D]. 王屹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D]. 周琳. 成都大学, 2020(08)
  • [9]重组蛋白Puroindoline A对储粮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D]. 袁文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10]海洋黑曲霉纤维素酶的定向表达及其耐盐耐热机理的研究[D]. 蔡礼年. 浙江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酿酒行业黑曲霉孢子检测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