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审美——与童庆兵先生商榷

文学与审美——与童庆兵先生商榷

一、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盛[1](2022)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文中提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产生和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问题意识和理论目标。"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些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家对时代提出的理论问题做出的一种探索和解答,它已经成为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本质问题最具有竞争力的理论命题之一。从这个命题的提出到其理论建构并在对话中丰富和深化已有30多年的时间,从历史和理论语境考察这一理论命题的产生和形成,从学术上分析其对问题的理论回答,从学理上评估其学术影响,对理解和评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和理论合理性,展望其理论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未来,推动中国文学理论创新发展,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郑惠生[2](2021)在《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书写看文艺学学术史书写的遮蔽与去遮蔽》文中研究说明文艺学学术史的书写存在遮蔽问题。首先,从主体行为效果的性质看,文艺学学术史的遮蔽可分为"正向遮蔽"和"反向遮蔽"两种形态。其次,从主体书写意识的状态看,文艺学学术史的遮蔽可分为"无意遮蔽""有意遮蔽"和"随意遮蔽"三种类型。去遮蔽的三条路径为:1.坚守"时序",2.细读"文本",3.借助"引用"。尽管文艺学学术史书写艰难且不易于完善,但由于其对学术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仍需要有敢于"攀登"的学人。只是"攀登者"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在最大限度地还给文艺学学术史以"客观性"的同时,为后继者展现出可以期待的创新前景和努力方向。

王顺[3](2020)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初,为了打破“文学工具论”这一僵化的文学本质观念,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吸收苏联文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有益成分,提出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被多数学者接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赞同此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强调文学的审美性,对前一时期僵化的文学观念进行了纠正,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并且肯定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所做出的贡献。质疑的声音则主要集中在文学是意识形式还是意识形态、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对文学审美性的强调导致审美主义倾向等问题上。论争意味着学术氛围的正常和学术研究的进展,经过学者们的不断讨论,不仅审美意识形态论得到了完善,文学本质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本文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展进行研究,意在描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观念变化和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以期在文学本质的探寻上引发更深入、更开阔的思考。本文在第一章梳理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产生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即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时代针对性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继承性。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在新时期改革文学观念的迫切需要下应运而生的,这一文学观念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外,还借鉴了苏联文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益成果,以及吸收了新时期初期的审美反映理论。其次在第二章中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历时性考察。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分为萌芽期、探索期以及成熟期三个阶段,围绕“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此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审美意识形态论者是如何看待此问题,其他学者又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在学者们的赞同与质疑声中,审美意识形态论逐步完善和成熟,也产生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学本质观点。最后在第三章中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共时性分析。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提出不仅仅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多理论贡献,其中包括了对文学审美属性的概念化以及改变了人们在研究文学本质时的思考方式,使得文学本质全面化、立体化。另外研究它与以往强调文学工具论的不同,凸显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语境贡献。同时分析审美意识形态论对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的处理方式,指出这一理论的历史局限以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在结语部分对文章的正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对于新的文学本质问题研究的理解。

谭诗民[4](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赵学存[5](2017)在《“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再次开始建设的文学审美论,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步入危机状态。我们通过研究“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发生、发展过程,不仅可以探讨这一范式的类型特点,也可在新的时空之中来思考文学审美论的再发展问题。循着这一思路,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梳理、归类、分析自199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审美论的论争,展现它们碰撞的焦点,揭示文学审美论的危机实质。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选取“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主线上,与文学审美论论争紧密相关的几个代表性的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开放的态度,采用事件化的方法和场域理论的方法,清理它们的历史来源;叙述它们发生发展的景况;揭示它们所针对的问题、所处的场域;挖掘每个理论各个分支的文学审美观的内涵;结合文学审美论论争,剖析各家文学审美观,揭示其理论价值与局限。再次,结合美学史,梳理“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的来源主线;结合上述研究,发掘“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最后,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审美解构论的局限,以超越“强制阐释”的视角,以建构主义与本质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思考文学审美论的再发展问题。本文主要笔墨用在对“八十年代”“人学”的审美论、形式的审美论、意识形态的审美论的研究上。在此之前,揭示“八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文化环境和中国政坛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坛上拨乱反正的状况,从中见出“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所针对的对象:文学工具论;回放文学审美论开始起步时的几个脚印:“共同美”的讨论、“形象思维”的讨论、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揭示政治界与知识界在“拨乱反正”的共识上相互借力的景况;当这个脚步迈到“为文艺正名”、“形象表现”说、“美学批评”标准、“形式主义”、“新的美学原则”的时候,也就是到1980年为止,文学审美论的主要内涵,即审美、情感、形式、表现、内心感受、精神自由等都被触及,它正式发生了。此后,由文艺心理学的审美观、文学主体论的审美观、文学的“人类本体论”的审美观构成的“人学”的审美论针对文学工具论舍弃文学中人的主观、主体因素,主张文学是充满自由的主体,在情感体验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主张文学具有自由性、情感性、生命体验性、超越性与情理相融性。由形式本体论的审美观、语言学文论的审美观、符号学文论的审美观构成的形式的审美论主张以“内容化入形式”,超越与工具论相应的“内容决定形式”;对西方语言学文论进行批评、改造和拓展,主张文学的语言的形式性、文本性、结构性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文学的社会性、历史性、主体性;探讨符号传达情调的方式,探讨文学符号的非特指性,主张文学是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从扭转文学的上层建筑观而来的意识形态的审美论,首先为文学从政治那里松绑,继而建构了“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三个方面,既体现为“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建构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也具有逻辑层面的不断提升,它首先解决对人与文学的关系的认识问题,再接着解决对于文学形式的认识问题,最后,为了能够整合提升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文学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这不是简单地回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框架之中来讨论文学特性,而是更深层次地展开文学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可能融合的讨论,为“八十年代”的文学审美论提供了一个较为宏大的理论体系。“八十年代”的文学审美论有三条理论来源主线,其源头分别是康德的美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文艺观以及西方语言形式文论。“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多角度、多层次探讨文学审美特性,直面创作不自由的时代问题,在深层上通联人本主义精神。其局限是探讨“审美”内涵还不够系统、清晰,处理文学多元性质与审美性质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恰当,定义文学还保留“意识形态”等。这些局限留下的理论裂缝被审美解构论越撕越大,最终导致文学审美论的危机。不过,无论是理论价值和还是理论局限,对思考文学审美论的再发展都有意义。文学审美论所针对的问题并没完全解决,对它的论争也未成定论,而解构论的一些学说对文学审美论有着不少误解,如对其审美无功利性、审美中心主义、审美封闭性、审美自主性等的误解。审美解构论夸大建构主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程度,模糊了文学审美与生活审美的界限,忽视了审美批评的必要性。因此,文学审美论并未过时。它的危机源自基于二元对立思维,对“审美”概念的随意理解,对“文学审美”的分裂性理解。据此,本文思考“审美”概念的基本内涵,并由此强调“文学审美”是生命体验与语言符号创造(含艺象构思与传达)的同一过程。

董樟盛[6](2015)在《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文艺美学在几代学人的孕育后迅速兴起。我国当代文艺美学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童庆炳借鉴西方现代阐释学哲学方法论,以审美特征论文学观念投身于现代文艺美学建设。童庆炳的文学理论着作虽未以文艺美学命名,但其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维度,通过审美特征论来阐释文学活动的诸审美要素和审美过程,可概括为“阐释论”文艺美学。童庆炳较早倡导文学“审美特征”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审美,这种文艺思想纠正了学界长期固化的文学形象反映论,开创了新时期文艺美学理论研究的新天地,深拓了人们对文学本质特征和文学活动规律的审美性认知,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化理论实践和创作实践作出了意义深远的学科贡献。本文以阐释学为研究视角,内容围绕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展开较为系统地研究和论述,全文主要分四章来构思全文结构:第一章重点介绍童庆炳文艺理论思想发展概况。首先全面梳理童庆炳教授的学术经历和着作情况,分析童庆炳文艺理论研究的概况或发展;其次对童庆炳文学理论研究的语境作简明扼要的阐释,分析童庆炳文艺理论研究所处的哲学、文化和历史语境;最后对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即论述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渊源。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核心,具体论述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的主要思想内涵及其意义。分别对童庆炳在审美诗学论、文艺心理美学论、文体诗学论、比较诗学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文化诗学论等六个理论支点进行阐释学视域下的文艺美学特点分析,希望通过在参考文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得出各论说的文艺阐释学美学内涵。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将确立本文阐释论文艺美学理论观点,并为下文论述童庆炳文艺美学的实践维度作铺垫。第三章探讨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与意义,分别从批评实践和创作实践上研究其理论的实践意义。首先,在理论批评实践分析方面,重点分析童庆炳对中国现当代小说、新媒体文学和俄罗斯现代小说三个文学批评实践热点,以期阐释理论批评实践作用;其次,讨论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创作实践与意义,主要选三部文学着作:《生活之帆》《淡紫色的霞光》《苦日子甜日子》分析;再次,通过具体批评和创作文本的阐释论解析,具体概括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意义,总结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实践方法与成果。第四章将结合现实状况研究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地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与新时期文艺美学五大家思想比较异同,确定童庆炳文艺美学思想在学界的地位;第二,肯定童庆炳文艺思想推动了中国审美诗学的发展,以童庆炳等为代表的“中国审美学派”建构了新时期文艺美学理论新体系;第三,明确童庆炳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以来,与“审美诗学”构成其在文艺阐释学美学的双重构想,实现了文艺美学的当代理论拓新。

吴婕[7](2012)在《童庆炳文论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庆炳先生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文艺理论家,从上世纪60年代发表第一篇学术文章开始,50年来,童庆炳一直兢兢业业、埋头为学,即使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也从未放松过学术探索。他的论着丰厚深刻,涉及领域广泛,成就突出,为推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围绕童庆炳的文艺理论思想展开论述,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童庆炳最重要的文艺理论成果——文学本质的审美特征论,这是童庆炳文论思想的核心部分,贯穿了童庆炳文论思想的始终;第二章则主要阐述童庆炳提出的一系列超越内容和形式对立的理论原创。第一节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说,即借用题材作为中介,建立起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是文学活动的“二中介”说,即认为文学活动有一个一般中介——社会心理和一个特殊中介——艺术文体。第三节是文化诗学理论,即要从文化和诗学的双重角度出发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第三章则具体论述了童庆炳文论研究的思维方法,主要是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系统论的思想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此外,本文还就学界对审美意识形态说的论争和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问题展开了论述,在这两个方面,童庆炳也都很有创见。

邱纯伟[8](2011)在《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引起论争,凸显出其作为文艺学基本问题在当代文论建构中的重要性。“文艺意识形态”作为文艺理论的基础性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个敏感、含混的字眼,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又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因而,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作为基础性的概念,“文艺意识形态”在新时期被重新讨论,特别是21世纪初围绕“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形成的论争,显示出了这一概念的基础性地位和前提性价值,更彰显出文艺意识形态问题在文艺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论文从意识形态内涵的演变出发,梳理了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所产生的不同观点,重点探讨从“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论争中得到的启示,以期在某种层面上推进对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较为客观的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引言。主要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揭示出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作为基础性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二、正文。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阐释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以及文革时期以后文艺意识形态论的审美转向,来阐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当代意义,为进一步探讨文艺本质奠定基础。首先,以新时期之初重新探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为基点,主要阐述文艺意识形态问题在新时期重新提及的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其次,通过梳理文艺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从特拉西的“观念学”到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的使用这一概念,再到阿尔都塞的文艺与意识形态的特殊的想象性关系,发展到伊格尔顿的“文学文本生产”的观点,都进一步揭示出“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再次,文革时期以后,学界对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向审美领域,从审美的层面研究文艺本质,纠正了“工具论”的某些弊端,摆脱了研究文艺的单一维度。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产生的论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艺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哪个居于主导地位、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式等问题,本部分重点对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形成及其合理性与不足之处给予了阐述与评析。第三部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论争得出一定的启示:首先,新时期文艺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格局,形成一元与多元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局面,但是,没有主体的多元化、抑或是没有多元化的主体,都是不科学的,一元化格局还应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美学的观点与史学的观点的有机统一。文艺本质的研究应该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其一;其次,任何一种随意扩大其自身适用范围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这种片面的理论不会科学地、完整地揭示文艺的本质问题,因此,对文艺本质问题的研究,坚持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科学统一才是题中之义,要防止流于片面;最后,文艺问题有自己的现实语境,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也不同,无疑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文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文学研究也只有阶段性,没有永恒性。三、结语。文艺的本质属性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对文艺本质的探讨应放到一种关系性结构——审美关系中去认识,即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审美反映与审美建构的动态关系结构之中,这种反映与建构的统一方法才能形成对文艺独特本质比较科学的认识。

秦咏梅[9](2011)在《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审美本质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本质观,其产生于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淡出和审美本质化开始反思的时期。它从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即审美的角度出发来解析文学的本质,力求把文学的审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结合在一起,提出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审美本质论是新时期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新成果。第一章,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新时期之初,政治对文学粗暴干预的结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文学理论界确立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同时,在西方文艺美学、苏联“审美学派”理论及我国自古而来的审美体验传统等理论语境的熏陶下,文学审美本质论应运而生。第二章,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提出的过程及提出的重要意义。文学审美本质论并非一人一时提出来的,首先是童庆炳先生提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审美,接着钱中文先生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提出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一代学人集体理论创新的结晶,较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更能体现文艺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三章,审美本质论理论厚度的增强和审美本质论进入文学理论教材,这两个方面显示了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初步成熟。在20世纪80年代末,文学审美本质论者继续对文学的审美特征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又对80年代另一重要的学说“审美反映说”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丰富了审美本质论的理论内涵。文学审美本质论从80年代进入一本文学理论教材到90年代进入多本文学理论教材,其理论本身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在不断增强。第四章,文学审美本质论在遭遇并应对全面质疑的过程中继续走向深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审美本质论就遭到了零星的批评。进入到新世纪,则遭到了以董学文、陆贵山为代表的多位学者的质疑。在这全面质疑声中,质疑者的主要观点表现在,认为不能将文学的本质规定为“意识形态”、不能用“审美”涵盖文学所有的本质、“审美意识形态”是“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等方面。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审美本质论者积极应对这些质疑,他们重申了“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是审美意识、“审美”具有巨大的溶解力、“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等观点,使其理论观点在应对质疑中继续深化。第五章,对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进行总体分析评价,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文学审美本质论,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将文学的审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结合在一起,强调“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融合,在学理上是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与独创性的。但其理论本身对审美的过度强调及理论内部结构的松散性,也是不能忽视的缺点。在当前大众文化泛滥、文化研究不断扩张的文化语境中,文学审美本质论应该吸取新的理论主张,秉持一种宏观、开放、多维的态度与方法,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张亚骥[10](2009)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文中指出新时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生以来,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深化、挑战与出路三个阶段,引发了文论界激烈的争论,推动了文论工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

二、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语境与问题意识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问题解答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评估及其未来

(2)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书写看文艺学学术史书写的遮蔽与去遮蔽(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遮蔽的两个个案
    (一)王淑秧先生的《论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陈传才先生的《艺术本质特征新论》
二、遮蔽的二态三型
三、去遮蔽的三路径
    (一)坚守“时序”
    (二)细读“文本”
    (三)借助“引用”
四、结语

(3)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产生
    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在调适
        一、对“文学工具论”的反拨
        二、建构新时期的文学理论
        三、对审美反映论的继承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外来吸纳
        一、对苏联文论的借鉴
        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借鉴
        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萌芽期(1982年—1988年)
        一、文学是创作主体审美意识觉醒的产物
        二、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融合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探索期(1989年—2002年)
        一、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双重本质
        二、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审美认识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成熟期(2003年—2008年)
        一、文学的本源性质与衍生性质
        二、实践是审美与意识形态融合的中介
        三、文学本质是“结构链”和“系统质”
        四、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实践”
        五、文学的“本体性质”与“功能性质”划分
第三章 审美意识形态论共时性分析
    第一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反思
        一、文学审美属性的抽象化
        二、文学本质的创新解读
        三、文学本质的多元立体探寻
    第二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现实困境
        一、理论自身的矛盾
        二、解构主义的挑战
        三、与大众文化时代的不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资源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视角
第一章 “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的发生
    第一节 “共同美”的讨论
    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讨论
    第三节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第四节 文学审美论的艰难发生
第二章 “人学”的审美论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 “人学”视角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审美观
    第三节 文学主体论的审美观
    第四节 人类本体论的审美观
第三章 形式的审美论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形式视角
    第二节 形式本体论的审美观
    第三节 语言学文论的审美观
    第四节 符号学文论的审美观
第四章 意识形态的审美论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 “审美”视角
    第二节 “意识形态高浮”论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五章 “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来源、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理论来源
    第二节 理论价值
    第三节 理论局限
余论:关于文学审美论的思考
    第一节 文学审美论的当下意义
    第二节 “审美”概念的思考
    第三节 “文学审美”概念的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童庆炳文艺思想的发展概况
    (一)童庆炳生平事迹与创作概述
        1.童庆炳的生平事迹
        2.童庆炳的创作经历
    (二)童庆炳文艺美学思想的产生语境
        1.哲学语境
        2.文化语境
        3.历史语境
    (三)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1.西方现代阐释学美学借鉴
        2.中国古典诗学阐释学传统
        3.中国现代美学传统和文艺学传统
二、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一)文艺审美诗学研究
    (二)文艺审美心理研究
    (三)文学文体诗学研究
    (四)古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五)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研究
    (六)当代文化诗学研究
三、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及意义
    (一)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实践
        1.中国当代小说批评
        2.新媒体文学批评
        3.俄罗斯现代小说批评
    (二)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文学创作实践
        1.《生活之帆》的创作分析
        2.《淡紫色的霞光》的创作分析
        3.《苦日子甜日子》的创作分析
    (三)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四、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地位
    (一)与新时期文艺美学五大家的思想比较
    (二)中国当代审美诗学的繁荣发展
    (三)中国当代文化诗学的研究维度与空间拓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7)童庆炳文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本质的审美特征论
    第一节 对文学本质旧说的质疑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特征论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说
第二章 超越内容和形式对立的理论原创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说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二中介”说
    第三节 文化诗学
第三章 童庆炳文论研究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 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系统论的思想
    第三节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概况
    第一节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文艺“意识形态”范畴的流变
        一、特拉西的“观念学”
        二、“意识形态”范畴的创造性改造
        三、“意识形态”范畴的主体性
        四、“意识形态”范畴的功能转化
    第三节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的审美转向
第二章 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
    第一节 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论争的概况
        一、关于文艺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关系
        二、文艺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问题
        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的论争
        一、“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形成及其理论阐述
        二、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质疑
    第三节 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评析
第三章 新时期关于文艺意识形态问题论争的启示
    第一节 新时期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新时期文艺研究的多元化格局和科学方法论
    第三节 新时期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特定的理论文化语境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
    第一节 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过程
    第二节 文学审美本质论提出的意义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初步成熟
    第一节 文学审美本质论理论深度的增强
    第二节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进入文学理论教材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继续深化
    第一节 文学审美本质论遭遇全面质疑
    第二节 应对质疑声中追求理论的深化
第五章 对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对文学审美本质论的评析
    第二节 文学审美本质论的发展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展和深化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挑战与出路

四、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J]. 李建盛. 中国文学研究, 2022(01)
  • [2]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书写看文艺学学术史书写的遮蔽与去遮蔽[J]. 郑惠生. 美与时代(下), 2021(03)
  • [3]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展研究[D]. 王顺.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八十年代”文学审美论研究[D]. 赵学存. 苏州大学, 2017(04)
  • [6]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董樟盛.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7)
  • [7]童庆炳文论思想研究[D]. 吴婕. 苏州大学, 2012(10)
  • [8]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 邱纯伟. 济南大学, 2011(10)
  • [9]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D]. 秦咏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10]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 张亚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标签:;  ;  ;  ;  ;  

文学与审美——与童庆兵先生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