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量子电子学报》总目录(第19卷)

2002年《量子电子学报》总目录(第19卷)

一、《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威[1](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王廷银,林明贵,陈达,吴允平[2](2019)在《基于北斗RDSS的核辐射监测应急通讯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北斗RDSS的短报文功能,特别适用于我国广袤崇山峻岭及荒凉孤岛等区域的电子传播,为突发事件的应急通讯提供支持.采用北斗通讯作为第二通信通道,根据其通信特点,结合核辐射数据的随机性特征,提出一种北斗应急通讯方法,提高了核辐射监测网的通讯应急能力.

李阿婷[3](2019)在《华南地区典型土壤的蓄渗和水质处理性能的改良配置试验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排涝压力日益增加,径流污染严重。国家通过“十三五”规划纲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试图通过生物滞留池、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广泛应用而实现径流总量和污染的控制,但这些措施都依附于城市绿地而存在。华南地区典型红壤土壤酸性大、粘性重、土壤入渗性能较低,使得华南地区绿地在设计施工方面受到极大影响。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土壤蓄渗和水质处理性能的改良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置备塑料柱装置,研究了简单结构下不同重量配比(10%、20%、40%、60%)的各个有机、无机材料对土壤蓄渗和水质处理性能的改善效果,材料囊括落地灰、沸石、砾石、树叶、草根等多种。根据该阶段试验结果,基于生物滞留池结构理论基础,试验选择合适填充材料,研究了复杂结构下的自制滤柱装置对径流水量和污染的削减作用,最后结合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水力模块,模拟了实际试验滤柱的出流过程。主要研究如下:(1)简单结构下的土壤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蓄渗研究方面。改良土壤的入渗时间跨度、初始产流时间和峰值下渗率出现时间均随各材料含量的增加而缩短。单材料试验中,无机材料58mm沸石取得最大的渗水速率,且表现为最快或接近最快产流材料;而有机材料树叶对土壤蓄渗的改善效果始终优于草根,且树叶产流亦快于草根,1%草根产流最慢。多材料试验中,上层有机材料树叶与下层无机材料沸石结合时取得更大的渗水优势。径流污染研究方面。出流SS、NH3-N浓度及pH值均随改良土壤各混合材料的重量配比及粒径级配的增加而增加。单材料试验中,无机材料0.52mm海砂SS、NH3-N及COD出流值均低于其他材料,58mm砾石pH出流值最低;有机材料草根出流SS、NH3-N、COD、pH值始终低于树叶。多材料试验中,上下分层的无机和有机材料的混合出水SS、NH3-N浓度均小于任一单材料,pH值则大于任一单材料;而上层同时加入两种有机材料的情况,各值出水浓度规律则愈加复杂。(2)复杂结构下的滤柱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蓄渗研究方面。各填充材料的合理使用均对红壤土的蓄渗效果有显着改善作用。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各滤柱的峰值下渗率逐渐增加的同时,产渗流时间和峰值下渗速率出现时间也随之提前;而各滤柱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则随之降低。沸石>落地灰>砾石取得同一重现期下的最佳下渗速率,且沸石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始终最大,在重现期为1a情况下接近70%。径流污染研究方面。砾石>沸石>落地灰>纯土取得最佳SS去除效果,SS最大削减率达到41.94%。砾石>沸石>落地灰>纯土取得最佳氨氮去除效果,氨氮最大削减率达到83.4%。经过各滤柱材料后的出水COD反而大于进水原始数据,纯土滤柱COD出水浓度最高,为2.64mg/L;而沸石滤柱最低,仅为1.272mg/L。经过纯土滤柱后的出流pH小于进水原始数据;经过各填充材料滤柱的pH则增大,且落地灰滤柱pH出流值最大,出水呈弱碱性。(3)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产渗流模拟研究选择填充材料为落地灰的滤柱进行SWMM模型LID模块的水文模拟,重现期为1a和5a的情况下,自制滤柱出流的试验值与SWMM模拟值拟合程度虽存在些许差异,但下渗曲线整体吻合程度较高。这得益于模拟过程中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的多次合理的模型参数率定。

孙磊[4](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袁爱清[5](2014)在《社会转型期媒介对人类幸福的建构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表现更为复杂。本论文基于中国梦实现的宏观视野、中国社会现实及媒介现状的研究,根据传播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国梦实现的社会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媒介幸福感的研究路径及方向:媒介学的研究也应满足人类精神需要。本文首先从社会转型期所提出的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媒介幸福感是心理能量的理论想象,围绕媒介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旨在深入探索媒介对受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传播学和心理学相关的认知及需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媒介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并从正反两个层面来探索“媒介—主观幸福感”与“媒介—消极情绪体验”的形成转化模型,重点从媒介养心的视野提出媒介对幸福感的培育途径及具体措施。再次,探讨了受众在社会转型期对幸福感的工具性、利益性及自我保护性寻求,并建立媒介幸福感的干预要素,及时预警可能由媒介所引发的怨恨等负面情绪并进行干预。最后,在社会和谐大视野下,针对流动儿童、新生代农民工两类社会弱势群体进行量化及质性研究。传播学的研究不仅关照人类幸福的梦想,更应关注特殊群体,关怀弱势个体,并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从整体看,论文重点论述媒介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寻求途径及干预策略,并在论述时列举了相应媒介对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问题,尽管这些媒介现象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作为外化呈现,依然能从中发现媒介对人类幸福感的促进所发挥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受众的认知和需要为出发点,研究媒介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心理机制;二是在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介幸福感的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揭示了相关要素的复杂的联系和内在动力;三是为促进人类的幸福感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四是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幸福感的复杂性,注意媒介幸福感的文化偏向及其脑机制,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多采用实证研究等方面。

刘敏[6](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指出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着。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华南地区典型土壤的蓄渗和水质处理性能的改良配置试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属性对入渗性的影响
        1.2.2 土壤属性对径流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
        1.2.3 生物滞留池和SWMM水文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简单结构下的土壤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
        1.3.2 复杂结构下的滤柱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
        1.3.3 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产渗流模拟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试验方案和方法
        1.4.2 模型构建理论
    1.5 本章小节
第二章 试验装置、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简单结构试验装置
        2.1.2 复杂结构试验装置
    2.2 试验材料
        2.2.1 简单结构试验材料
        2.2.2 复杂结构试验材料
    2.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3.1 试验试剂
        2.3.2 试验仪器
    2.4 试验方案
        2.4.1 简单结构试验
        2.4.2 复杂结构试验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简单结构下的土壤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
    3.1 简单结构蓄渗试验
        3.1.1 单材料作用下土壤蓄渗特性的变化
        3.1.2 多材料作用下土壤蓄渗特性的变化
    3.2 简单结构水质试验
        3.2.1 简单结构设施对SS的去除效果分析
        3.2.2 简单结构设施对NH_3-N的去除效果分析
        3.2.3 简单结构设施对COD的去除效果分析
        3.2.4 简单结构设施对pH的去除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复杂结构下的滤柱蓄渗效果和径流污染去除的研究
    4.1 复杂结构蓄渗试验
        4.1.1 不同重现期下各滤柱下渗曲线变化规律
        4.1.2 不同重现期下各滤柱径流削减率变化规律
        4.1.3 不同重现期下各滤柱峰值下渗率变化规律
    4.2 复杂结构水质试验
        4.2.1 滤柱设施对SS的去除效果分析
        4.2.2 滤柱设施对NH_3-N的去除效果分析
        4.2.3 滤柱设施对COD的去除效果分析
        4.2.4 滤柱设施对pH的去除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产渗流模拟研究
    5.1 SWMM模型
        5.1.1 SWMM模型介绍
        5.1.2 LID生物滞留池模块
    5.2 搭建SWMM模型
        5.2.1 基础参数设置
        5.2.2 LID参数设置
    5.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4.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社会转型期媒介对人类幸福的建构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表目录
图目录
1 命题:传播如何守住人类的幸福?
    1.1 本选题的意义、由来及结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2.1 人类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媒介对人类幸福感的研究
        1.2.3 本选题其它相关国外杂志研究综述
        1.2.4 本选题研究现状小结及趋势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视角、方法与创新点
        1.3.1 本选题研究主要视角
        1.3.2 本选题研究主要方法
        1.3.3 本选题基本观点
        1.3.4 本选题创新程度
        1.3.5 本选题的意义
2 出发与归宿:媒介幸福感研究的“心”视角
    2.1 媒介幸福感研究的时代意义
        2.1.1 研究媒介幸福感:超越惯性构建媒介新内涵
        2.1.2 研究媒介幸福感:寻找中国梦实现的探路者
        2.1.3 研究媒介幸福感:是用媒介守望精神的家园
    2.2 媒介幸福感研究的社会意义
        2.2.1 增加正性情绪:引领社会的前进与方向
        2.2.2 增强互动联系:进行资源的协同与整合
        2.2.3 促进良性循环:互动传播的坚守与提升
    2.3 研究媒介幸福感的理论意义
        2.3.1 促进相关理论的发展
        2.3.2 促进媒介全方位发展
    2.4 媒介幸福感研究原则
        2.4.1 学科维度:合作与共享
        2.4.2 意义维度:实践与创新
        2.4.3 文化维度:普遍与特殊
        2.4.4 问题维度:探索与应对
    2.5 媒介幸福感应用的领域
        2.5.1 激发多元主体创新的正能量
        2.5.2 应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5.3 提升弱势群体的幸福感
        2.5.4 中国梦的实现
3 追问与回朔:媒介对幸福感的建构想象
    3.1 幸福感
        3.1.1 东方幸福感
        3.1.2 西方幸福感
        3.1.3 现代幸福感
    3.2 媒介与幸福感
        3.2.1 幸福感的结构
        3.2.2 媒介与幸福感的关联
    3.3 媒介幸福感“正能量”的想象
        3.3.1 媒介幸福感与正能量
        3.3.2 媒介能激发受众的心理能量
    3.4 媒介幸福感的建与构
        3.4.1 幸福感提升与媒介促进作用
        3.4.2 媒介使用与满足
        3.4.3 媒介认知与幸福感建构
        3.4.4 媒介与情绪
        3.4.5 媒介与欲望的替代性满足
4 前因与后果:媒介幸福感的内涵与外延
    4.1 媒介幸福感框架
        4.1.1 媒介幸福感的概念
        4.1.2 媒介幸福感的层次
    4.2 媒介幸福感特性
        4.2.1 主观性与客观性
        4.2.2 真实性与虚幻性
        4.2.3 过程性与目标性
    4.3 媒介幸福感影响因素
        4.3.1 媒介层面变量
        4.3.2 个体层面变量
        4.3.3 文化层面变量
    4.4 媒介幸福感提升途径
        4.4.1 动机激发:探索前进的方向
        4.4.2 拓展建构:获得集体的认同
        4.4.3 合理比较:获得较好满意度
        4.4.4 积极应对:建立幸福的基石
5 转型与构建:媒介幸福感整合理论探新
    5.1 媒介幸福感的基本理论
        5.1.1 认知决定论
        5.1.2 使用与满足理论
    5.2 媒介幸福感的整合理论视野
        5.2.1 幸福感产生的本源
        5.2.2 幸福感的系统
6 中介与边界:媒介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6.1 媒介幸福感的内在基本要素
        6.1.1 积极的幸福体验
        6.1.2 消极的情绪体验
    6.2 媒介幸福感机制影响模型转化过程
        6.2.1 亲社会行为及反社会行为
        6.2.2 情感享受及情感替代
        6.2.3 社会学习及逃避现实
        6.2.4 接受现实及相对剥夺
7 流转与规避:媒介养心的幸福感模型
    7.1 媒介养心的结构
        7.1.1 需要成分
        7.1.2 情绪成分
        7.1.3 认知成分
    7.2 媒介养心的信任与依赖
        7.2.1 融入与同化
        7.2.2 内隐与外化
        7.2.3 共享与共情
        7.2.4 刺激与反应
    7.3 媒介养心的动态模型
        7.3.1 静态与动态的交互影响
        7.3.2 文化同化及内化的转换
        7.3.3 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性
        7.3.4 相关因素具有相关性
8 方向与引擎:受众从媒介中寻求幸福感的研究
    8.1 媒介幸福感信息寻求动机
        8.1.1 工具性寻求
        8.1.2 利益性寻求
        8.1.3 自我保护性寻求
    8.2 从媒介中寻求信息的相关影响因素
        8.2.1 个体因素
        8.2.2 媒介内容
        8.2.3 媒介形式
        8.2.4 媒介接触
9 拥有与超越:媒介幸福感的促进路径
    9.1 媒介幸福感促进
    9.2 媒介幸福感促进的相关因素分析
        9.2.1 共情共享:促使情感的流转
        9.2.2 收益平衡:保持发展的动力
        9.2.3 负载拓展:容纳信息与超越
    9.3 媒介幸福感的促进策略
        9.3.1 媒介学视野的具体促进措施
        9.3.2 受众视野的具体促进措施
        9.3.3 文化视野的促进策略
10 回归与呼唤:构建多位一体媒介干预策略
    10.1 媒介干预因素分析
        10.1.1 需要威胁:冲突下的和谐
        10.1.2 知情冲突:自我身份迷失
        10.1.3 社会认同:促进和谐氛围
        10.1.4 生态因子:整合差异视野
    10.2 媒介干预的原则
        10.2.1 及时应对原则
        10.2.2 动量缓冲原则
        10.2.3 最小伤害原则
        10.2.4 整体平衡原则
    10.3 建立媒介干预策略
        10.3.1 针对媒介内容的干预
        10.3.2 针对媒介形式进行干预
        10.3.3 针对媒介接触进行干预
        10.3.4 针对受众进行同质化干预
        10.3.5 针对受众负性情绪进行干预
        10.3.6 针对信息贫困进行宏观干预
11 童年的回归:流动儿童媒介幸福感的研究
    11.1 研究问题
        11.1.1 流动儿童的界定
        11.1.2 流动儿童与媒介
    11.2 研究方法
        11.2.1 被试
        11.2.2 研究工具
        11.2.3 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手段
    11.3 研究结论
        11.3.1 描述性结论
        11.3.2 主要发现
    11.4 促进流动儿童媒介幸福感的建议
        11.4.1 以流动儿童为本,打造幸福圈
        11.4.2 应增强媒介互动,促进正能量流动
        11.4.3 媒介应建立“游泳模式”
        11.4.4 媒介应守住流动儿童心灵的栅栏
12 公平与正义: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幸福感的研究
    12.1 研究基础
        12.1.1 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研究
        12.1.2 新生代农民工与媒介
    12.2 研究方法、过程及研究对象
        12.2.1 研究方法
        12.2.2 焦点小组访谈过程
        12.2.3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发现
        12.3.1 新生代农民工所偏爱媒介类型
        12.3.2 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时间
        12.3.3 媒介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幸福感及问题
1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青少年媒介幸福感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2.1 中国科学社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3.1 何谓科学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3.2 科学精神
        3.2.1 何谓科学精神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3.3 科学的分类
    3.4 科学方法
    3.5 唯科学主义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4.1 科学与和平
        4.1.1 科学与战争
        4.1.2 科学——战争——和平
    4.2 科学与工业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4.3 科学与农业
    4.4 科学与社会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4.3 《科学》中的广告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5.1 科学教育
        5.1.1 科学与教育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5.1.4 女子科学教育
    5.2 科学教育方法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6.1 数学史研究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6.2 天文学史研究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6.3 化学史研究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第19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基于北斗RDSS的核辐射监测应急通讯方法[J]. 王廷银,林明贵,陈达,吴允平.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9(12)
  • [3]华南地区典型土壤的蓄渗和水质处理性能的改良配置试验及应用研究[D]. 李阿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5]社会转型期媒介对人类幸福的建构与影响研究[D]. 袁爱清. 浙江大学, 2014(12)
  •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2002年《量子电子学报》总目录(第19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