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一、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立俊[1](2021)在《恩施地区单中心491例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单中心分析恩施地区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为恩施地区儿童惊厥的早期病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儿科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惊厥发作而住院的491例患儿临床资料,并通过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惊厥患儿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结果:⑴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分别为:热性惊厥247例(50.3%),癫痫96例(19.6%),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49例(10%),颅内感染39例(8%),CO中毒5例(1%),低血糖4例(0.8%),重症手足口病4例(0.8%),低钙血症3例(0.6%),中毒性脑病3例(0.6%),颅脑外伤2例(0.4%),脑肿瘤2例(0.4%),脑性瘫痪2例(0.4%),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0.4%),颅内出血2例(0.4%),高氨血症1例(0.2%),高血压脑病1例(0.1%),急性心功能性脑缺血综合征1例(0.2%),尿毒症性脑病1例(0.2%),食物中毒1例(0.2%),胃复安副反应1例(0.2%),误服大量药物1例(0.2%),病因不详24例(4.9%)。(2)儿童惊厥的前四位主要病因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75,P>0.05)。儿童惊厥的前四位主要病因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儿童惊厥的前四位主要病因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8,P<0.05),热性惊厥、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颅内感染均在1~3岁这一年龄段多见,癫痫则以≥6岁这一年龄段多见。儿童惊厥的前四位主要病因在不同发病季节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4,P<0.05),热性惊厥、癫痫、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均在冬季多发,颅内感染则在秋、冬季节多发。结论: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复杂,本研究中儿童惊厥已明确的病因共21项,其中排前四位的主要病因为:热性惊厥、癫痫、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颅内感染。这四类主要病因在性别、民族构成上无明显差异,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发病季节构成上存在差异。

刘婉营[2](2021)在《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癫痫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脑部疾病,以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一种神经元放电异常疾病,据近年来大数据分析,70%左右的癫痫患者在足量足疗程服用抗癫痫药物后,这部分患者仍然会发作,最终发展为难治性癫痫(Resistant Epilepsy,RE),据统计6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中,大约25%为RE患者,RE患者中由病因发展的同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部分癫痫患者用药后效果不佳或用药不遵循医生医嘱随时停药后发展成RE患者,另一类则为癫痫起病即为RE,也是我们所称的原发性RE。西医临床中抗癫痫药物的口服治疗比较普遍及重要,西医在RE的治疗上目前尝试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新型抗癫痫药物,但是RE患者中大部分治疗后发作频次仍控制不理想,虽然目前外科手术、物理疗法等新的手段证实对RE的治疗效果可观但是其昂贵的手术费用、手术难度及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仍然让RE患者望而却步,目前,中医的参与联合西药协同治疗RE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较好,大量的试验研究提示在西医的治疗上添加中药治疗对RE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观,但是其用药配方仍需要临床中医医生明确诊断辨证后用药,其次中医有别于西医治疗机制,就目前研究实验的大量数据可观在中医治疗的参与下RE的治愈率正在逐步提高,并且与单用西药相比其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耐药率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对于RE的治疗中医的参与也是未来新的突破口之一。想要在治疗上取得突破,分析弄清机制非常重要,RE的发病机制与多药物转运体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上调密切相关。本研究在研究柴贝止痫汤治疗RE的效果对比上,也会对P-gp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癫痫频繁的发作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患者大脑半球的损伤,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脑损伤关系密切,大量实验研究提示IGF-1的表达与脑损伤程度成正比,因此患者脑损伤程度可以用IGF-1表达的多少来体现。目的:本篇探讨中药方柴贝止痫汤加味对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对P-gp、IGF-1在血清内表达的影响以及对RE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为31例。首先两组患者均保持既往对症抗癫痫类西药治疗,在其基础上观察组添加给予柴贝止痫汤治疗,对照组无添加药物,总疗程为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视频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并分别记录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癫痫发作频次、发作持续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P-gp、IGF-1表达水平、RE患者的生活量表一31(Quality,QOLIE-31)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发作频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QOLIE-31各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发作频次=0.223,P(29)0.05;P发作持续时间=0.520,P(29)0.05;PQOLIE-31=0.461、0.964、0.462、0.964、0.604、0.792、0.269、0.798、0.085,P(29)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癫痫的发作频次、癫痫的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发作频次=0.0023、P发作持续时间=0.0001,P<0.01),QOLIE-31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6、0.0008、0.0016、0.0005.0.0013、0.0020、0.0014,P<0.01),血清中P-gp,IGF-1的测定水平明显降低(P-gp数值在前IGF-1数值在后,P观察组=0.000、0.0001,P<0.01;P对照组=0.0010、0.000,P<0.01);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次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38,P<0.05),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明显(P=0.0000,P<0.01);病样放电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IE-31中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QOLIE-31中情绪状况及认知功能2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情绪状况=0.006、P认知功能=0.007,P<0.01),QOLIE-31中其它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0.043、0.026、0.039、0.038、0.025,P(27)0.05);观察组的P-gp、IGF-1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P-gp=0.016、PIGF-1=0.028,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贝止痫汤对RE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发作频次,缩短RE患者发作持续时间,减少痫样放电,以及可影响P-gp、IGF-1在体内的表达水平,使得与RE发病机制明显相关的一些多药物转运体蛋白明显下调,提高抗癫痫药物的敏感性,并且保护脑内部组织,提高RE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丽娜[3](2021)在《61例妊娠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癫痫患者在妊娠期间癫痫发作频率变化、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及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喂养方式等,为癫痫女性的妊娠期及哺乳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妊娠合并癫痫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61例患者,分析其年龄、孕周分布、口服抗癫痫药物的种类与胎儿畸形的关系、近年来癫痫发作频率变化、抗癫痫药物使用率的变化、分娩方式的变化及新生儿喂养方式变化等。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年龄位于17-40岁之间,平均年龄(26.97±5.71)岁,单药治疗的患者有19例(31.15%),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有25例(40.98%),未服药的患者有17例(27.87%),其中8例患者妊娠前癫痫控制佳,妊娠前停药,孕期未发作,9例患者自行停药。去除早期流产及中期引产的患者,分娩并能确定是否有胎儿及新生儿畸形的患者共46例,其中孕期采用单药治疗的患者有15例(32.61%),3例发生胎儿畸形,畸形率为20%(3/15),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有16例(34.78%),4例发生胎儿畸形,畸形率为25%(4/16),未服药的患者有15例(32.61%),无胎儿畸形发生。联合用药的畸形率高于单药治疗的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8年传统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而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及奥卡西平使用率有所增加。孕期癫痫发作频率较孕前增加的有11例(18.03%),其中未服药患者3例,均为患者妊娠后自行停药,发作频率不变的有38例(62.30%),发作频率减少的有12例(19.67%)。经阴道分娩的患者有12例(26.09%),经剖宫产分娩的有34例(73.91%)。早期妊娠流产的有7例,均因“计划外妊娠”要求流产,其中3人未婚,年龄<20岁,中期妊娠引产的有8例,5例患者因癫痫发作频率增加且症状控制不佳要求终止,3例因担心抗癫痫药物对胎儿不良影响药物终止妊娠。2013-2018年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比率均较高,2014年最高,占100%,2015年最低,占44.44%。新生儿存活的患者共44例,其中采用母乳喂养的有24例(54.55%),采用人工喂养的有20例(45.45%)。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有所增加。结论:1.近年来传统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的使用率有所下降,而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的使用率有所增加,但这是否提示妊娠期尽量减少传统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的使用,增加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证实;2.本文中采用多药联合治疗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于单药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预期结果不符,可能系样本含量太少;3.妊娠合并癫痫患者可能因癫痫类型、癫痫发作及控制情况等各种因素影响,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癫痫孕妇所占的比例高于阴道分娩;4.本文早期妊娠流产的原因均为计划外妊娠,约半数患者未婚,要加强癫痫女性,尤其是未婚癫痫女性的避孕指导;5.随着母乳喂养益处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率有所增加。

陶玉瑛[4](2021)在《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癫痫儿童托吡酯给药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托吡酯(Topiramate,TPM)是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可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临床应用广泛。儿童患者的生理变化使TPM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发生改变,而CL/F增加导致TPM血药浓度降低至目标浓度以下,癫痫发作风险增加。本研究旨在对已发表的癫痫儿童托吡酯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opPK)模型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其预测性能,探究现有模型对本院癫痫患儿的适用性。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定量解析生理因素和临床因素等对托吡酯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进而制定癫痫患儿的个体化给药方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癫痫儿童托吡酯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外部验证在PubMed、Embase、CNKI、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公开发表的癫痫儿童托吡酯PopPK模型,检索时间为199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利用本院癫痫儿童血药浓度数据对文献报道模型进行拟合,根据预测误差检验、拟合优度法及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Normalized prediction distribution error,NPDE)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评估现有模型对本院癫痫患儿的适用性。2.托吡酯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8月于盛京医院采用托吡酯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癫痫儿童。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ling,NONMEM)建立癫痫儿童的托吡酯PopPK模型,综合考察患者人口学特征、合并用药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其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应用自举法、拟合优度及NPDE法对最终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通过外部验证数据集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基于最终模型采用JPKD软件建立托吡酯的剂量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蒙特卡罗法制定用药依从性不佳时的最佳补救给药方案。结果:1.癫痫儿童托吡酯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外部验证本研究共检索到4篇托吡酯的儿童PopPK模型,已发表模型与癫痫儿童数据的拟合效果不佳,表明模型对本院癫痫患儿的适用性欠佳。拟合优度法结果表明,所有模型的个体预测浓度拟合较好,但群体预测浓度和观测浓度的偏差较大,对群体预测浓度的拟合欠佳。基于模型预测的诊断中,所有模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复合指标F30均小于50%,说明准确性和精密度的预测偏差较大。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结果显示除模型A外的所有模型均偏离标准正态分布。2.托吡酯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本研究共收集216例癫痫儿童(3月~18岁)的318份托吡酯血药浓度数据及相关信息。基础模型采用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进行拟合,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比例型模型进行估算,建立最终模型:CL/F(L·h-1)=0.886×(AGE/7)0.424×(DDPW/2.6)0.216。基于最终模型建立TPM剂量预测模型,经建模组外99份稳态血药浓度数据验证,观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决定系数为98.33%,95%的点落在一致性范围内(位于95%CI内),表明TPM剂量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随延服时间的延长,TPM谷浓度低于个体治疗范围的风险呈升高趋势,补救给药剂量呈延迟时间依赖性,不同依从性场景下补救剂量有所不同。结论:本研究应用独立的数据评价了 4篇已发表群体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现有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欠佳,对本院癫痫患儿的适用性不佳。因此,研究建立了癫痫儿童的托吡酯PopPK模型,经验证表明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癫痫儿童血药浓度。结合蒙特卡罗法为癫痫儿童制定了延服或漏服时的托吡酯最佳补救给药方案,可基本满足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的需要。

韩玉增[5](2020)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易感基因的检测研究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癫痫的基因检测不仅可以帮助患儿明确病因,提供预后信息,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指导患儿使用抗癫痫药物,从而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身心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由于其病因复杂、用药困难、预后欠佳,一直为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难题。近年来,精准医学的基因研究已渐成为明确该类疾病病因的新兴研究之一,相关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为最终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相关基因表达,探讨相关基因在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研究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院小儿神经科和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科自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135例,根据ILAE对癫痫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采用二代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相关基因,评估相关基因突变的致病性,从而提出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易感基因。研究结果:(1)135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中Dravet综合征28例,West综合征15例,大田原综合征12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9例,Doose综合征7例,结节性硬化症6例,Rett综合征4例,婴儿癫痫伴游走局灶性发作3例,癫痫性脑病伴睡眠中持续棘慢波2例,Sturge-Weber综合征2例,颞叶癫痫2例,葡萄糖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1例,早期肌阵挛性脑病1例,Landay-Kleffner综合征1例,未分类的难治性癫痫42例。(2)高表达的脑特异性表达的基因4个,分别为GABRA1、GABBR2、GABRG2与GRIN1;低表达的同癫痫具有相关性的基因共14个,分别为GABRA6、SLC13A5、SLC19A3、ARG1、ARHGEF15、DBH、NID2、CASR、CHRNA2、FOLR1、DIAPH3、GLRA1、PROC、SRPX2。(3)检测出的突变基因进行分类为:编码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膜转运蛋白、酶/酶调节剂、细胞粘附蛋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质子逆向转运蛋白、DNA/RNA结合蛋白与GTP/GDP交换蛋白,其中电压门控与配体门控的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占50%以上。共32例患儿(23.7%)检出34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突变,有2例患儿分别检测出2种基因突变。34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突变基因分别为 GABRA1、GABRB3、SCN2A、SCN1A、SCN8A、ATP 1A2、TSC1、TSC2、ADSL、SLC2A1、SLC9A6、STXBP1、MECP2、CHD2、PCDH19、IQSEC2、KCNT1、KCNQ2、CACNA1A、SYNGAP1、CDKL5 与 VRK2。其中,错义突变14个(41.2%),无义突变9个(26.5%),移码突变7个(20.6%),剪接位点突变3个(8.8%),缺失突变1例(2.9%)。此外,源自父亲的遗传基因4例(11.8%),源自母亲的遗传基因1例(2.9%),新生突变25例(73.5%),由于未能获得患儿家长的血液标本而不明来源4例(11.8%)。(4)Dravet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11个(39.3%),均为SCN1A;West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4个(26.7%),分别为STXBP1、ADSL、CDKL5与KCNT1;大田原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2个(16.7%),分别为SCN2A与KCNQ2;Doose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1个(14.3%),为SYNGAP1;结节性硬化症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2个(33.3%),均为TSC;Rett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1个(25.0%),为MECP2;葡萄糖转运体1缺乏综合征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1个(100.0%),为SLC2A1;未分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检出可能致病或致病突变基因12个(28.6%),分别为CHD2、IQSEC2、GABRB3、GABRA1、SCN8A、PCDH19、CACNA1A、TSC、VRK2、SLC9A6 与 ATP1A2。(5)SCN1A阳性Dravet综合征患儿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患儿,1月前发病次数、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次数、智力减退发生率、脑电图检查中多棘慢波与背景弥漫性慢波活动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阴性患儿,SCN1A阳性与阴性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CN1A阳性与阴性Drave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用药情况未见明显不同,大部分患儿均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案。STXBP1、ADSL、CDKL5、KCNT1基因突变West综合征患儿的发病年龄、首次发作类型较为相似,但脑电图表现有所差异,而4例患儿均采用丙戊酸钠、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结论:本项研究通过对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开展基因检验发现了 34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基因突变,其基因突变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最常见突变基因为SCN1A,同Dravet综合征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其他类型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也均有基因突变情况。SCN1A基因突变Dravet综合征患儿的发病年龄明显较低,1月前发病次数、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次数、智力减退发生率、脑电图检查中多棘慢波与背景弥漫性慢波活动发生率均显着较高,STXBP1、ADSL、CDKL5、KCNT1基因突变West综合征患儿的脑电图表现存在差异,但不同患儿的临床用药情况无显着差异。

肖俊[6](2019)在《左乙拉西坦合成与精制及放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全新型抗癫痫药,吡咯烷酮类物质—S构型左乙拉西坦具有独特的抗癫痫作用机制,药动学曲线良好,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安全性高,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癫痫疗效。临床上,其主要用于成人及四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身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因而在癫痫临床治疗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研究高效的合成工艺和精制方法及进行放大策略,对于高质量合成左乙拉西坦药物,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对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和精制路线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重点探索了原料投料比、反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反应温度、精制分离的溶剂及配比等对产物产率和纯度的影响,获得了左乙拉西坦合成和精制的条件参数;在小试阶段,确定了温度为影响酰胺化反应的关键因素,产品质量和收率达到要求,为中试放大创造了条件;在中试放大阶段,生产收率与小试预期一致,产品质量达标;工业化放大阶段,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增加产品离心和干燥时间以及在干燥过程增加氮气保护等措施,确保了工业化放大的生产收率和中试一致,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工艺稳定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生产的左乙拉西坦产品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粉末X-衍射法、差热热重分析连续三个批次,确定其晶型为同一晶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条高效高质的左乙拉西坦工艺路线,通过小试、中试和生产放大试验,最终将此合成工艺路线成功应用于工业大规模化生产。该工艺路线制备的左乙拉西坦具有质量稳定、晶型恒定、生产收率高等优势。因此,在左乙拉西坦原料药的工业化生产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李华琼[7](2019)在《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肝郁痰火型痫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肝郁痰火型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诊断为肝郁痰火型痫病、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严重程度、脑电图、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评估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结果:(1)癫痫发作频率比较:两组的周发作频次均较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周发作频次更低(P<0.05);同时对比两组降低发作频次的总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比较:两组发作持续时间均较前缩短(P<0.05),但治疗组的发作持续时间更短(P<0.05)。(3)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评分(NHS3)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HS3分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评分更低(P<0.05)。(4)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的脑电图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在综合生活质量、发作担忧、情绪、精力/疲劳、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社会功能/活动、总体健康感的各项总分均较前提高(P<0.05),但治疗组的各项总分更高(P<0.05)。(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肝郁痰火型痫病,具有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脑电图异常情况、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朱亚峰[8](2019)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癫痫在我国患病率高,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当前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PS)的一线推荐用药。托吡酯(Topiramate,TPM)是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对各类癫痫发作均有效,用于初诊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或曾经联合用药现转为单药治疗的癫痫患者和成人及216岁儿童PS的添加治疗。TPM相对CBZ具有抗癫痫谱广、线性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好的优势,而TPM单药治疗PS疗效是否优于CBZ尚存在争议。目的评价TPM与CBZ单药治疗PS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劣,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建库——2019年01月31日前关于TPM与CBZ单药治疗PS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章。对其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文献质量及风险偏倚评估,并交叉核对,使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man 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检文献459篇,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共2348例患者,其中TPM组1075例,CBZ组1273例。其中高质量文献3篇,低质量文献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TPM组完全控制540例,占52.38%(540/1031);CBZ组完全控制546例,占45.73%(546/1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3,95%CI(1.05,2.24),P=0.03]。TPM组有效204例,占37.02%(204/551);CBZ组有效326例,占47.52%(326/6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70,1.19),P=0.51]。TPM组出现不良反应372例,占39.45%(372/943);CBZ组出现不良反应466例,占44.72%(466/10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5,95%CI(0.56,1.00),P=0.05]。结论1.TPM治疗PS的控制率高于CBZ。2.TPM治疗PS的不良反应率低于CBZ。3.TPM治疗PS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任雨[9](2019)在《癫痫患儿单药治疗失败后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及影响联合用药疗效的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抗癫痫药物授药治疗失败后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影响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的因素,对联合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中析。方法:本研究以沧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03月期间于门诊就诊诊断为癫痫,并采用授药治疗,达到最大治疗剂量后仍发作的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我们对癫痫患儿授一药物治疗失败后进行了一项开放、回顾性、对照试验,患儿为初治患者,接受了授一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治疗,但从未接受过其他任何AED治疗。入组患者中为三组:A组,即增加剂量组,采用增加当前AED剂量。B组,替授授药治疗组,停用第一种药物,换用第二种AED。C组,即联合用药治疗组,在应用第一种药物的同时,加用第二种AED联合治疗。观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随访12个月期间三组无癫痫发作患儿数量。对入组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学门诊随访,我院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查生化全项(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等)、血常规、癫痫五项(血乳酸、血氨、丙酮酸、同型半胱氨酸、β-羟丁酸)、药物的血药浓度,每半年复查脑电中,对未及时复查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直至自行退出所中配的治疗学随访满12个月。结果:1.三组癫痫患儿一般资料比较,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增加剂量组和替授授药治疗组疗效相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增加剂量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相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授授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相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高于增加剂量组及替授授药治疗组。4.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持续时间对联合用药疗效影响中析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发作中型数量、脑电中是否持续放电、MRI学CT结果阳性、治疗前发作频率对联合用药疗效影响中析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作中型数量、脑电中是否持续放电、MRI学CT结果阳性、治疗前发作频率对联合用药疗效有一定的影响。6.联合用药治疗组全部接受头颅CT学MRI检查,影像学异常患儿共18例。7.增加剂量组和替授授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加剂量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授授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抗癫痫药物授药治疗失败后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更好。影响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的因素有癫痫发作中型的数量、治疗前癫痫发作总次数、脑电中是否持续放电、MRI学CT结果阳性。联合用药不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杨珂珂,于志辉[10](2018)在《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性癫痫的疗效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癫痫患儿213例,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108例和新药治疗组105例。传统治疗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新药治疗组患儿给予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联合托吡酯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睡眠结构(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新药治疗组患儿入睡潜伏期、浅睡眠期时间短于传统治疗组,深睡眠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长于传统治疗组,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与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比较,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托吡酯对原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较小,可降低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恩施地区单中心491例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出生史
    2.3 既往史
    2.4 惊厥发作情况
    2.5 其他临床表现
    2.6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分布特点
    2.7 止惊药物的应用
    2.8 检查结果
    2.9 惊厥患儿的病因构成特点
    2.10 主要病因在性别、民族、年龄、入院时间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2.11 主要病因在脑电图、头颅CT、头颅MRI等方面的分布特点
3 讨论
    3.1 惊厥的流行病学特点
    3.2 惊厥的辅助检查结果特点
    3.3 病因构成特点
    3.4 各主要病因的构成特点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给药方法
        2.2 测定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不良反应评价
        2.5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1.肝郁痰凝与RE
    2.P-gp与RE的关系
    3.IGF-1 与RE的关系
    4.QOLIE-31 量表评价癫痫患者的可行性
    5.柴贝止痫汤加味方解
    6.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RE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疗效的评价
    7.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难治性癫痫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61例妊娠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孕期服药分布资料
    2.3 2013-2018 年抗癫痫药物使用变化
    2.4 孕期癫痫发作频率变化
    2.5 分娩方式
    2.6 喂养方式
3 讨论
    3.1 计划性妊娠的重要性
    3.2 抗癫痫药物的致畸性
    3.3 近年来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变化
    3.4 分娩结局
    3.5 喂养方式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服抗癫痫药物对于哺乳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癫痫儿童托吡酯给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癫痫儿童托吡酯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外部验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观测指标
        2.3 TPM血药浓度测定
        2.4 TPM PopPK模型筛选
        2.5 模型外部验证标准
        2.5.1 拟合优度法
        2.5.2 预测误差检验
        2.5.3 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
    3 结果
        3.1 癫痫儿童的一般情况
        3.2 癫痫儿童TPM PopPK模型
        3.3 模型验证
        3.3.1 拟合优度诊断
        3.3.2 预测误差检验
        3.3.3 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托吡酯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TPM血药浓度测定
        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4 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
        2.4.1 数据分析软件
        2.4.2 基础模型的建立
        2.4.2.1 结构模型的建立
        2.4.2.2 随机效应模型的建立
        2.4.2.3 基础模型考察
        2.4.3 协变量模型的建立
        2.5 模型内部验证
        2.5.1 拟合优度诊断
        2.5.2 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
        2.5.3 自举法
        2.6 模型外部验证
        2.7 基于PopPK模型的个体化应用
        2.8 基于PopPK模型的给药方案研究
        2.8.1 典型病例与依从性场景设置
        2.8.2 补救方案评价标准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
        3.2.1 探索性数据分析
        3.2.2 基础模型建立
        3.2.3 协变量模型建立
        3.3 模型验证
        3.3.1 拟合优度检验
        3.3.2 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
        3.3.3 自举法
        3.3.4 模型外部验证
        3.4 基于PopPK模型的个体化应用
        3.5 基于PopPK模型的给药方案研究
        3.5.1 延迟服药对TPM药动学的影响
        3.5.2 补救给药方案推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托吡酯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儿童难治性癫痫易感基因的检测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左乙拉西坦合成与精制及放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左乙拉西坦的研究概况
        1.1.1 左乙拉西坦的研究背景
        1.1.2 左乙拉西坦的国内外现状
    1.2 研究左乙拉西坦的意义
    1.3 左乙拉西坦的研究方案
        1.3.1 左乙拉西坦简介
        1.3.2 左乙拉西坦的合成
        1.3.3 左乙拉西坦的质量研究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预期目标
第二章 左乙拉西坦的合成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装置图
    2.4 左乙拉西坦合成路线的选择
    2.5 合成实验方法
        2.5.1 分步法
        2.5.2 一锅法
        2.5.3 分步法与一锅法的选择
    2.6 结果与讨论
        2.6.1 分步法
        2.6.2 一锅法
        2.6.3 分步法与一锅法的选择
        2.6.4 合成产物结构的表征
    2.7 小结
第三章 左乙拉西坦的精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装置图
    3.4 精制实验方法
        3.4.1 一次精制
        3.4.2 二次精制
        3.4.3 三次精制
        3.4.4 精制方式(湿品精制与干品精制)的影响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一次精制
        3.5.2 二次精制
        3.5.3 三次精制
        3.5.4 精制方式(湿品精制与干品精制)的影响
        3.5.5 精制实验参数的确定
        3.5.6 产品杂质的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左乙拉西坦的工艺放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工艺流程图
    4.4 放大实验方法
        4.4.1 小试工艺
        4.4.2 中试工艺
        4.4.3 工业化工艺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小试
        4.5.2 中试
        4.5.3 工业化
    4.6 小结
第五章 左乙拉西坦的分析与表征
    5.1 引言
    5.2 左乙拉西坦产品的纯度检测
        5.2.1 分析实验用试剂
        5.2.2 色谱条件
        5.2.3 左乙拉西坦溶液的配制
        5.2.4 左乙拉西坦含量的计算
    5.3 左乙拉西坦产品的结构表征
        5.3.1 元素分析法
        5.3.2 红外吸收光谱法
        5.3.3 核磁共振法
        5.3.4 质谱法
    5.4 左乙拉西坦产品的晶型表征
        5.4.1 X射线粉末晶体衍射分析法
        5.4.2 DSC-TGA分析法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3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肝郁痰火型痫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癫痫的概述
    2 癫痫发病机制的现代研究概述
        2.1 癫痫与miRNA
        2.2 癫痫与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
        2.3 癫痫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
        2.4 癫痫与HCN通道
    3 西医治疗癫痫的研究现状
        3.1 抗癫痫西药治疗现状
        3.2 手术治疗现状
    4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5 中医治疗痫病的优势
        5.1 辨证论治痫病的概述
        5.2 柴胡疏肝汤加味的渊源
    6 中医药发展的局限性
    7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退出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情况
        3.2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3.3 癫痫发作频率比较
        3.4 两组患者发作持续时间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癫痫发作严重程度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电图情况比较
        3.7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9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情况
    4 讨论
        4.1 柴胡疏肝汤加味的立论
        4.2 现代药理研究
        4.3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4.4 疗效分析
        4.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4.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常用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药理特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癫痫患儿单药治疗失败后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及影响联合用药疗效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癫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性癫痫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
    2.2 睡眠呼吸暂停发生情况
3 讨论

四、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恩施地区单中心491例儿童惊厥的病因构成分析[D]. 黄立俊.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柴贝止痫汤加味治疗难治性癫痫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D]. 刘婉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61例妊娠合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 王丽娜.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癫痫儿童托吡酯给药方案研究[D]. 陶玉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儿童难治性癫痫易感基因的检测研究分析[D]. 韩玉增. 山东大学, 2020(11)
  • [6]左乙拉西坦合成与精制及放大工艺研究[D]. 肖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7]柴胡疏肝汤加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肝郁痰火型痫病的临床观察[D]. 李华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
  • [8]托吡酯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D]. 朱亚峰.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9]癫痫患儿单药治疗失败后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比较及影响联合用药疗效的因素分析[D]. 任雨.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性癫痫的疗效比较研究[J]. 杨珂珂,于志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36)

标签:;  ;  ;  ;  ;  

抗癫痫新药托吡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