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 1 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摘要

1982 年 1 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摘要

一、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论文文献综述)

苗展堂[1](2013)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三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三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三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曹志红[2](2010)在《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着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着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朱鹏飞[3](2009)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国际公法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从国际公法的视角,对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研究。国际环境争端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国际争端,与之相对应,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也发展出了自身的特色,这体现在新的争端解决方式的出现和各种争端解决方式的新发展。文章对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应采取的立场提供了建议。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言部分首先明确了国际环境争端的概念和特点。国际环境争端是指在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就地球环境问题产生的争论、分歧或冲突。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常带来严重后果,极易损害整个全球环境;第二,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性;第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害。然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兴盛的原因、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产生和发展、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际环境法兴盛的原因是:主权观念的转变、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是从无到有,再到复杂化,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和有效解决争端原则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两项基本原则。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基本方法是:外交方法、法律方法、通过国际组织解决的方法、预防和避免的方法。第二章对国际环境条约中具有预防争端功能的不遵守情事程序的产生原因、性质、特点、与其他近似国际制度的比较、与传统争端解决制度的关系、具体制度、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不遵守情事程序的产生原因是:第一,国际环境义务常常具有非相对性;第二,国际环境义务不履行常常带来巨大的和不可逆转的损害后果;第三,对于国际环境条约,缺少技术和财政能力是不遵守的主要原因。不遵守情事程序兼具争端避免与争端解决的功能。不遵守情事程序具有预防性、多边性和非对抗性的特点。与国际军控条约核查制度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相比,它是这类制度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如何发现不遵守到如何处理不遵守,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它与传统争端解决制度之间的关系,仍然需要国际环境立法进一步予以明确。不遵守情事程序的具体制度包括四方面:法律形式上,它一般以缔约方会议决定的方式建立起来。机构设置上,它一般设立履行委员会,由履行委员会管理和监督议定书的遵守。程序的启动上,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缔约国针对其他缔约国发起、由秘书处发起、由不遵守的缔约国自己发起等。应对不履行的措施主要包括帮助性措施和惩罚性措施。不遵守情事程序处理过一些案件:俄罗斯不遵守案件、库克群岛不遵守案件和阿根廷不遵守案件是比较典型的几个案例。第三章对运用谈判和协商、斡旋和调停、调查和调解等外交方法解决国际环境争端进行了分析。谈判和协商不仅能够解决争端,还可以起到预防争端的作用,一般是当事国在争端解决过程中最先尝试的方法,两者在实践中一般不加区分。谈判和协商的实质一般是各方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换取对方在其他方面的让步,从而得到更为重要的利益。谈判和协商能够充分尊重国家主权,是很有弹性的方法。它们的缺点是效率可能比较低下、可能损害力量较弱一方的利益。由于国家对环境主权的重视,并且谈判和协商具有预防争端的功能,它们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些环境条约规定缔约国必须首先采取谈判或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并设定了时间限制。斡旋和调停,在实践中一般也不做严格区分。斡旋或调停者通常是国家、国际组织或国际着名人士。它们可以成为当事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促成他们的谈判和协商。斡旋和调停的局限性在于:有些争端中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斡旋或调停者、可能造成不公正的现象、不能解决所有的争端、可能久拖不决。国际环境争端有通过调停解决的实例。理论上这两种方式也有适用的价值。但是国际环境条约中规定这两种方法的不多。调查,其性质是一种独立的争端解决方式。调查制度的发展包括:调查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出现了常设的调查委员会,出现了强制调查。调查针对事实争端非常有效。由于其功能可能被其他争端解决方法所覆盖,其适用受到限制。调查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不高。1997年《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律公约》规定了比较具体且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调查制度。调解是指争端当事国通过建立常设或者临时的调解委员会,对争端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解决争端。调解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比较重要的方式。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强制调解比较盛行、调解开始与其他争端解决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调解的规定比较具体。第四章对运用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等法律方法解决国际环境争端进行了分析。近代国际仲裁起源于1794年杰伊条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得重大发展,现已成为解决国际争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国际仲裁是指国家之间发生争端时,当事国同意将争端提交给它们自己选任的仲裁者进行裁决,并且承认裁决的结果对它们具有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争端解决方式。国际仲裁协定是当事国自愿把它们之间的争端交付仲裁解决的共同意思表示。仲裁协定中一般会约定仲裁庭的组成、仲裁解决的争端、仲裁适用的实体规则、仲裁的程序等重要问题。国际仲裁裁决对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其法律拘束力来源于主权国家的合意。国际仲裁对国际争端的解决、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际环境法中,它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争端。由于它比较灵活、比较公正、可以秘密进行,有利于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国际环境条约中,仲裁规定大多带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仲裁庭多由三人组成,适用的实体规则一般为国际法及相应的国际环境条约,仲裁庭大多有权制定仲裁的程序,裁决具有法律拘束力。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三种形式的仲裁。1993年《北美环境合作协议》的仲裁具有强制性。国际司法解决起源于国际联盟常设国际法院,后被联合国国际法院代替。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出现了。国际司法解决是指在争端当事国同意的基础上,将争端提交给常设的国际司法机构,由其适用国际法做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裁决。它是非常有效的争端解决方式,有力的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是两个最重要的国际司法机构。国际法院审理过两件典型国际环境争端:瑙鲁含磷土地案和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工程案。1993年,国际法院建立了常设环境事务分庭。国际海洋法法庭受理过南方金枪鱼案和箭鱼案。该法庭的法官是海洋法专家;法庭具有采取临时措施的权力;在海底争端方面,海底争端分庭的管辖强制性较显着,由于这些原因,未来法庭在解决海洋环境争端方面潜力巨大。第五章对国际组织解决国际环境争端进行了分析。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出现了国际社会组织化的现象。它推动了国际立法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司法以及国际争端的解决、加强了国际事务的管理。联合国安理会、大会、秘书处以及区域组织如美洲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及非洲联盟等在国际争端解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际环境条约中,明确规定由国际组织解决争端的只有1977年《禁止为军事目的或其他敌对目的利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但是,当国际环境条约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定不能解决争端时,国际组织可以出面解决争端。因此,在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国际组织解决争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六章对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呈现这样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争端解决制度仍起重要作用;强制性加大、出现不同形式的强制程序;各种争端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加强;不遵守情事程序的出现;开始出现执行程序。但是它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碎片化和软弱性。第七章对中国的相关立场及其调整进行了评议。中国对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现行立场是:主张争端的和平解决、重视外交方法、逐渐重视法律方法。中国采取现行立场的原因是:出于对国家主权的珍视和保护、国际法一度是所谓“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这样的立场不利于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不利于世界环境的保护。因此应作这样的调整:外交方法和法律方法并重、加强对预防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黄楚兴[4](2003)在《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及其环境保护》文中认为据统计,全世界岩溶分布面积约为5.1×106km3,占全球总面积的10%,居住着约10亿人口。从地表以下到海拔500m的青藏高原。都有岩溶发育。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在97万km2左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0,主要分布的四川、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且集中成片的岩溶分布区,发育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天下第一奇观”石林以及黄果树、马岭河、织金洞、龙宫等众多国家级岩溶旅游地质景观。同时,西南岩溶区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岩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人口贫困、水土流失加速,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本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是我国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省份之一,岩溶景观品位高、类型全,堪称 “岩溶旅游资源宝库”,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以云南省为例,结合旅游学与地质学的特点,分析了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规律,景观特征及成因机理,与国内外同类型旅游地质资源进行对比后,总结了云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和成因规律;进而提出了云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了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指标,重点研究了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最后,对岩溶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作了探索性研究。 论文首先回顾了岩溶旅游地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旅游地学在国外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结合,地质学介入旅游学则是近几年的事。所以。学术界对旅游地质、地质旅游、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比较了当前各种学术观点后,认为旅游地质是一门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科学知识,发现、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景观和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古遗迹、遗址,探讨其形成原因、演变历史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各种与旅游有关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起因、沿革、演变、类型、分布规律及其意义,其目的是为了组织规划、开发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开辟新的旅游区点,以满足人们参观、游览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旅游地质是一门学科,而地质旅游则是人们进行地质考察的专项旅游活动。地质旅游资源是以科学考察、科普活动或地质活动为主要目的,兼顾旅游的专业性、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地质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则是以休养旅游为主要目的,兼顾科普性、群众性、知识性,将地质/地学知识离于旅游活动中,提高旅游品位、旅游科普含量的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分类中存在的交义、重盛和分类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以岩溶旅游资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主,兼顾其科学性、观赏性和可操作性的分类系统,将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分成地表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地下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和复合型岩溶旅游地质资源三大类十六亚类。 采用系列的观点,将云南省岩溶旅游资源划分为成因系列、演化系列、景观系列和等级序次系列,并从岩溶旅游地质资撅的景带、景区、景群、景点、景象五个等级划分了云南省岩溶旅游资源的娜级序次系列。 根据碳酸盐岩分布和发育的墓本情况和区城构造演化规律,将云南岩溶地貌分为淇西北摺断带高山一中山峡谷;演东北拗摺带中山峡谷;演中一演东台背斜台褶带山原盆地:演东南摺皱带中山峰从盆地和演西摺断带中山宽谷盆地5种类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区的三类岩溶旅游地质资源一滨西北岩溶泉华、演中洞穴资源、演东南峰丛(林)的资源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成景地质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演西北的下给温泉、白水台、天生桥:淇中的祭白龙洞;滇东南的罗平钟山作了个案分析。 滇西北岩溶景观成景岩组多为含杂质的或变质的碳酸盐岩,气候寒冷,但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局部地区水动力条件优越,所以,总体上,区域构造运动是决定淇西北岩溶景观及其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索.如地壳抬升使白水台地下水位降低,泉华砂化、风化,断裂构造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改道,致使景观先后两期的发育形态和方向不同。对商寒岩溶的生物成因机理前人做过不少研究,但一直没有定论,本文分析了C氏三态转化的地球化学机理,结合演西北泉华的特点,提出了生物作用有利于热泉型泉华的生长而不利于冷泉型泉华的形成的新认识. 岩溶洞穴是云南最常见的旅游景观,也是较脆弱的岩溶景观之一,对于洞穴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不但要了解其成因特征,还要弄清其发育和演化规律。本文以滨中洞穴群为例,对发育于不同时期的洞穴形态特征、成景地质作用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祭白龙洞为例说明洞穴演化的影响因紊.演中洞穴群按其出露的海拔高程分成三种类型,也即代表三个时代,早期洞穴短小,近垂直延伸,分布于溶丘顶部,其成因与岩石类型有关;中期洞穴近水平延伸,长200一400米,洞穴沉积物景观丰富,其成因与区域构造密切相关;晚期洞穴多水洞,洞道长,线条流畅,是正在发育中的洞穴,主要受地下水运动方向的影响。祭白龙洞的洞穴滴水溶蚀实验结果表示:地下水的饱和度是决定洞穴发育沉积形态还是溶蚀形态的关?

周宏春[5](1992)在《干旱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和悬河补给研究》文中指出文中首先扼要总结了世界上干旱区地下水形成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干旱区的环境特征和水文地质规律,回顾和分析了研究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奎屯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地下水研究现状和有待深化的课题。在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组成、边界条件、新构造活动对系统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地下水水化学场、温度场、PH、Eh、环境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的研究,总结了地下水电阴阳离子相的演化规律,探讨了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包括补给来源、补给高程、形成时的气温。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独山子南向斜盆地和沙尔隆水源地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分析了水文系统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剖面上,区分了局部的、过渡和区域的地下水流系统,计算了不同水流系统中地下水渗流速度和交替时间。以奎屯河、包古图河为原型,划分了松散介质上发育的悬河类型,分析了悬河的形成条件、补给机理,并改进了Morel—Seytoux等(1988)定入渗量的处理办法,将地表水均衡方程和Green—Ampt型水流方程耦合起来,用奎屯河新、老龙首河段的实测资料,计算了水丘补给量q(t)和水丘水位Z?(t),并评价了非饱和带水平和垂向渗透系数的变化、初始含水量亏损等对q(t)和Z?(t)的影响。河流—含水层系统是干旱区特有的地下水赋存形式,而悬河则是山前地带广泛发育、形成局部地下水流系统且随时空变化的补给“源”。作者将张忠胤(1964)先生提出的概念加以扩大,广义地将悬河定义为:河水位与区域地下水位相脱节或明显高于地下水位、河床下分布有地下水丘并给补两侧含水层的河流。在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上,悬河中地表水始终补给地下水。补给量的大小由河流量特征、河床及其以下非饱和带中沉积物组成和结构、含水层调蓄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当非饱和带由多层透水能力不同的地层交替成层时,初始介质含水量呈“叠瓦”状的分布型式,相对于粗粒透水层,入渗水的补给过程可概化为“逐层饱和、逐层下渗”的模式。当非饱和带由分选性较差、颗粒大小混杂的介质组成时,入渗水在重力和毛细力综合作用下。首先浸润、饱和细径孔隙通道,然后再部分饱和粗径孔隙通道。水的入渗过程可概化为液—汽相界面的运移。对间歇性河流而言,补给水源具有脉冲性质,因此,入渗过程是不连续的。定性地评价了地下水开采研究区对生态环境及天然绿洲带的影响。从水文系统中水资源总量是一定的观点出发,提出协调工农业用水比例、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以促进整个流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总之,作者通过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并对悬河补给的定量评价做了有益的尝试。

肖增起,陈克强[6](1984)在《近年来国外地质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 十二、地震学去年地震学的研究主要是与对现存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有关。在七月伊朗南部发生了一次严重地震。地震预测研究工作需要对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地震波的扩散,由于在小范围地区内的微弱不均匀性,很快的引起地震学家的兴趣,用地震仪进行解译。自1980年10月以来,在台湾已经记录了15次强烈的地震。

王福星[7](1982)在《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文中研究说明一九八二年元月十一至十四日在墨西哥UNAM大学召开了由联合国教科文属下的IGCP第157号(早期有机演化及矿产和资源)和第160号(前寒武纪外生作用)二项目的联系会议,“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以北美为主的10多个国家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有37个人发了言。讨论的问题十分广泛,主要是围绕沉积岩、沉积环境和叠层石方面的各项问题。

二、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1.1.2 雨水利用新设备与技术日益成熟
        1.1.3 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亟待完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灰色基础设施
        1.4.2 绿色基础设施
        1.4.3 生态基础设施
        1.4.4 雨水生态系统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评述
        2.1.1 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2.1.2 雨水利用建设实践
        2.1.3 雨水利用政策与法规
        2.1.4 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
    2.2 微循环理念解析
        2.2.1 微循环概念本原及内涵拓展
        2.2.2 基于微循环理念的雨水生态系统提出
    2.3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理论依据
        2.3.1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理论
        2.3.2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理论
        2.3.3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理论
        2.3.4 城市基础设施共享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城市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水资源系统循环
        3.1.1 城市水资源系统构成
        3.1.2 工业化前后水资源系统循环变化对比
        3.1.3 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循环
    3.2 城市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3.2.1 城市传统雨水资源系统规划方法
        3.2.2 以排为主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念
    3.3 传统规划方法对雨水资源微循环方式的影响
        3.3.1 微循环的渗透通道(吸)隔断
        3.3.2 微循环的供水链条(呼)过度拉伸
        3.3.3 微循环的净化功能(免疫)堵塞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解析
    4.1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架构
        4.1.1 雨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4.1.2 雨水生态系统要素架构
    4.2 集流子系统
        4.2.3 集流系统类型选择
        4.2.4 集流雨量计算方法
    4.3 径流子系统
        4.3.1 径流系统类型选择
        4.3.2 径流水力计算方法
    4.4 渗流子系统
        4.4.1 渗流系统类型选择
        4.4.2 渗流系统适用范围
        4.4.3 渗流面积计算方法
    4.5 “储流子系统
        4.5.1 储流系统类型选择
        4.5.2 储流系统适用范围
        4.5.3 储流容积计算方法
    4.6 “蓄流子系统
        4.6.1 蓄流系统类型选择
        4.6.2 蓄流系统适用范围
        4.6.3 蓄流容积计算方法
    4.7 “净流子系统
        4.7.1 净流系统类型选择
        4.7.2 净流系统适用范围
        4.7.3 净流面积计算方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模式研究
    5.1 宏观层面:区域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1.1 干旱半干旱区域入渗模式
        5.1.2 半湿润区域回用模式
        5.1.3 湿润区域调峰模式
        5.1.4 三种模式特点比较
    5.2 中观层面:城市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2.1 契合绿地系统的层级式规划模式
        5.2.2 结合径流系数的雨水系统生态控制方法
    5.3 微观层面:社区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5.3.1 居住区雨水微循环系统
        5.3.2 道路雨水微循环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循环理念下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实证研究
    6.1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6.1.1 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案例编制背景
        6.1.2 契合雨水微循环方式的社区规划理念
        6.1.3 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6.2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6.2.1 驻马店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验算
        6.2.2 基于传统方法的社区雨水基础设施规划
        6.2.3 与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差异比较
    6.3 基于 SWMM 模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分析
        6.3.1 SWMM模型主要功能及应用简介
        6.3.2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流程及特点
        6.3.3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参数设定
        6.3.4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出处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解说
    第二节 研究简史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工作方法和资料讨论
    第五节 本文结构及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历史上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的调查确认、历史变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疆虎研究述评
    第二节 新疆是否有虎?
    第三节 新疆虎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影响新疆虎变迁的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
    第一节 移民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与虎生活领域的逐渐缩小
    第二节 人虎冲突的加剧和打虎活动的展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史前时期虎遗存分布及其折射出的虎生境
    第二节 历史时期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三节 元代以前福建地区开发进程与人虎关系的演变
    第四节 明清时期:虎患的全方位考察与开发高潮的到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江西虎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历史时期江西的人虎冲突——虎患与打虎
    第三节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人虎接触、虎利用与虎文化
    第四节 虎与明清时期江西生态环境变迁探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二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时代变迁大势
    第三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虎患与打虎
    第四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接触、利用与文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虎的历史变迁及人虎关系
    第一节 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变迁
    第二节 东北虎之劫—东北的近代移民与开发
    第三节 从山林之君到医药之宝—人类对东北虎的认识和利用
    第四节 东北虎种群延续原因之探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
    第一节 药用
    第二节 食用
    第三节 历史上的虎产品贸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的打虎活动
    第一节 明代以前:打虎与英雄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以官府捕虎为主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分散打虎
    第四节 建国以来:除害兽运动与盗猎活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境内出土的虎化石及虎骨
附录2 新疆虎大事记
附录3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附录4 关于《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补充通知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国际公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理论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联合国成立前
        二、联合国成立至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三、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四、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兴盛的原因分析
        一、主权观念的转变
        二、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三、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第三节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三、20世纪80年代后
    第四节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与方法
        一、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
        二、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方法
第二章 不遵守情事程序-国际环境争端的预防与避免
    第一节 概述
        一、不遵守情事程序产生的原因
        二、不遵守情事程序的性质
        三、不遵守情事程序的特点
        四、与其它近似国际制度的比较
        五、与传统争端解决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不遵守情事程序的具体制度
        一、法律形式
        二、机构设置
        三、程序的启动
        四、应对的措施
    第三节 不遵守情事程序的若干实践
        一、俄罗斯不遵守案件
        二、库克群岛不遵守案件
        三、阿根廷不遵守案件
第三章 外交方法解决国际环境争端
    第一节 谈判和协商
        一、谈判和协商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二、谈判和协商的形式与实质
        三、谈判和协商的价值和局限性
        四、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谈判和协商
    第二节 斡旋和调停
        一、斡旋和调停的概念
        二、斡旋者或调停者的选择与确定
        三、斡旋和调停的功能与局限性
        四、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斡旋和调停
    第三节 调查
        一、调查的性质
        二、调查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三、调查制度存在的价值与弊端
        四、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查
    第四节 调解
        一、调解的概念
        二、调解的程序
        三、调解的实践及分析
        四、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调解
第四章 法律方法解决国际环境争端
    第一节 国际仲裁
        一、国际仲裁的历史演进
        二、国际仲裁的定义和特点
        三、国际仲裁协定及仲裁裁决的效力
        四、国际仲裁在国际法及国际环境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五、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仲裁
    第二节 国际司法
        一、国际司法的历史演进
        二、国际司法的概念
        三、国际司法解决争端在国际法中的作用
        四、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解决
第五章 国际组织解决国际环境争端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及其对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一、国际社会组织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二、国际社会组织化对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组织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一、联合国的作用
        二、区域组织的作用
    第三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
第六章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态势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态势
        一、传统争端解决方法仍起重要作用
        二、强制性加大,出现不同形式的强制程序
        三、各种争端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加强
        四、不遵守情事程序的出现
        五、开始出现执行程序
    第二节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碎片化
        二、软弱性
第七章 中国的相关立场及其调整评析
    第一节 中国的现行立场
        一、主张和平解决
        二、重视外交方法
        三、逐渐重视法律方法
    第二节 对中国现行立场的评析
        一、中国采取现行立场的原因分析
        二、中国调整现行立场的必要性
    第三节 调整的建议
        一、外交方法与法律方法并重
        二、加强对预防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及其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概论
    1.1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
    1.2 国内外岩溶旅游地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岩溶旅游地学的研究历史
        1.2.2 国内外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1.3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1.3.1 旅游地质资源分类体系
        1.3.2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方案
    1.4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景观系列
    1.5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
    1.6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
第二章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
    2.1 云南省岩溶地貌类型
        2.1.1 云南省岩溶发育基本情况
        2.1.2 云南省岩溶地貌类型区划
    2.2 滇西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
        2.2.1 滇西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概况
        2.2.2 滇西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成景地质作用
        2.2.3 滇西北岩溶泉华景观系列研究
        2.2.3.1 岩溶泉华景观特征
        2.2.3.2 泉华景观的成景作用分析
        2.2.4 滇西北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成因特征
    2.3 滇中岩溶洞穴旅游地质资源景观系列
        2.3.1 景观分布及特点
        2.3.2 成景地质作用
        2.3.3 洞穴演化典型案例分析
        2.3.3.1 祭白龙洞景观特征
        2.3.3.2 洞穴水化学实验结果分析
        2.3.4 滇中洞穴成因特征
    2.4 滇东南峰丛峰林旅游地质景观系列
        2.4.1 滇东南岩溶峰林(丛)景观分布及地质特征
        2.4.2 岩溶峰丛峰林成景地质作用
        2.4.3 滇东南岩溶峰丛峰林景观特征
        2.4.4 滇东南峰丛(林)旅游地质资源的形成规律
    2.5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
        2.5.1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景观特征
        2.5.2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成景地质作用
        2.5.3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成景模式
第三章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评价与开发
    3.1 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3.2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内容
    3.3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评价
        3.3.1 岩溶洞穴资源的观赏价值
        3.3.2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
        3.3.3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3.3.4 旅游条件
        3.3.5 环境状况
    3.4 评价因子指标量化
    3.5 评价模型
    3.6 云南省岩溶洞穴评价典型案例研究
    3.7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
        3.7.1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过程
        3.7.2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
        3.7.3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策略
        3.7.4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章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
    4.1 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研究及环境保护现状
    4.2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特征
    4.3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评价
    4.4 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策略
    4.5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研究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5)干旱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和悬河补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摘要
绪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研究程度及其评述
    三、本次所做的工作及研究内容
    四、地下水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干旱地区地下水形成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干旱区特征
    第二节 干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
    第三节 干旱区地下水形成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区域地质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
    第一节 水化学成份的形成及其演化
    第二节 同位素水文地质
    第三节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
第四章 悬河补给机理及评价方法
    第一节 悬河的形成条件及补给机理
    第二节 河流—含水层相互关系及其评价
    第三节 奎屯河补给量评价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12)
  • [2]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曹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3]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国际公法的视角[D]. 朱鹏飞.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 [4]云南省岩溶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及其环境保护[D]. 黄楚兴. 昆明理工大学, 2003(04)
  • [5]干旱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下水系统和悬河补给研究[D]. 周宏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 1992(02)
  • [6]近年来国外地质研究概况[J]. 肖增起,陈克强. 中国区域地质, 1984(02)
  • [7]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墨西哥召开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发展及其相互影响”会议讨论问题概要[J]. 王福星. 地质科技情报, 1982(S1)

标签:;  ;  ;  ;  ;  

1982 年 1 月在墨西哥举行的“前寒武纪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