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总目录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总目录

一、《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画洁[1](2013)在《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文中提出福岛核事故的爆发,再一次引发全世界的反核浪潮,使核能民事利用陷入低迷。然而,在人口爆炸、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压力面前,核能又是各国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路径,因此核电产业在重重阻力下仍将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我国对核电发展一直持稳健推进的态度,三十年的安全运营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与管理经验,未来中国的核电事业也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遗憾的是,我国核能利用领域的立法状况堪忧,法律位阶低、法律空白与法律冲突的凸显、原子能法历经二十七年未能出台,不仅影响核能技术的促进,也为安全利用埋下隐患。因此,核安全立法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导论部分对核安全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核安全的内涵在于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伤害,分析了核安全、核保安、核保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探索了核安全之工业现代性制度危机的本质,并通过对核安全的外延的厘定,初步探讨了核安全立法的调整范围。第一章是对核安全立法理论基础的探讨。核安全立法作为对高科技产业的安全管理规范,跨越了自然科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必然要从各领域汲取理论营养,故以电离辐射原理、环境风险预防理论、风险社会治理理论、法的社会控制理论等为根基展开对核安全立法基本理念的探讨,并以立法实践为佐证,论证了核安全立法的理论性。第二章是对世界原子能法与核安全法体系的梳理,分析了核安全领域相关公约的价值与不足,解读了他国原子能利用法律体系以及原子能法、核安全法的优势与特色,在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核安全法的立法模式和立法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就原子能领域的立法选择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从核能利用的本质特征来看,制定核安全基本法比原子能基本法更有利于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并构建了核安全基本法的立法框架。第三章是对核安全法律价值体系和立法目的的厘定,通过对法律终极价值嬗变的理论论证,构建了核安全法的法律价值体系,即以生态安全为终极价值、以秩序与环境正义为基本价值、以生态效率为一般价值的有机统一的法律价值体系,并在法律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为价值目的,以核事故与核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制度的建设和核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为工具目的的立法目的体系。第四章是对核安全监管机构的构建,通过对监管机构独立性与可问责性基本理念的厘定,对国外核能利用管理体系与核安全监管机构治理结构的解析,对我国核安全管理体系与监管机构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建建议。第五章是对核电厂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反思重构,在明确了管理责任原则、纵深防御原则、废物最少化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对核电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路径。通过对芬兰许可授权主体多元化、德国许可条件的周延性、美国许可制度、检查制度和废物处置制度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与改进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深度进行了展望。

张凌云[2](2010)在《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博士生教育必须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我国博士生培养活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成效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培养模式本身出现了问题。为了创新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经验。19世纪的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和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都曾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世界楷模的作用,它们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对传统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之上,创新性是它们成功性的突出表现。因此,选取德、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产生过程、创新性、创新动力与动力机制,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实践。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博士生培养活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博士生培养模式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博士生培养力、博士生培养方式和博士生培养关系。其中培养力包括培养主体与培养资源;培养方式包括培养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以及培养的主要技术环节;培养关系主要指教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博士生教育发展史上看,现代博士生教育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形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19世纪,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诞生,与德意志长期封建割据的政治环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哈勒大学和格廷根大学的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贯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普鲁士在第一次普法战争失败后,首选教育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之路。在以洪堡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学者的努力下,19世纪的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诞生了。19世纪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在培养力上,引入了“科学研究”的理念,并以“纯科学”取代中世纪古典知识,作为基本培养资料。在培养方式上,以研讨班(实验室)作为基本的培养单位,研讨班(实验室)并非德国首创,但是德国却通过赋予它们教学-科研-学习相统一的内涵,从而实现了价值上的创新。在培养技术上,科学研究被引入到博士生培养之中,并实行单一导师的指导形式。师生关系更类似于一种师徒关系。美国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文化观念,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是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从而刺激了博士生教育的产生。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与生俱来的竞争性,有效地刺激了各高校自主探索行为的产生。正是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在对德国经验的借鉴下,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通过自我探索,开创了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体现为:把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与本科生教育区分开来。在培养力上,以专业知识取代“纯科学”,作为基本的培养资料。在培养组织形式上,首创了研究生院,并以系为基本的培养单位。在培养技术环节上,突出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借鉴德国的研讨班对课程教学进行组织;强调论文撰写的重要性;在导师指导上,摒弃德国的单一导师制,采取导师指导小组的形式。并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约束各培养主体的行为,规范培养技术的执行。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还突出体现为,在培养中引入了新的培养组合,即淘汰机制。德、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具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先进的博士生培养力,这种先进性不但体现在优质的培养力构成要素上,更体现在培养力的可持续发展上。适切的博士生培养方式,既兼顾了培养力与培养关系的发展,又关照了博士生培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生产活动的特性。而在培养关系上,教师与博士生之间既是一种学术上的合作关系,更是人格上的指导关系。这些创新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社会环境为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驱动力。高等教育系统的创新取向,是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直接动力。博士生培养力的发展,是博士生培养模式得以创新的根本动力。动力机制包括:供给-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内生机制。因此,要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根本上,要培育先进的博士生培养力。其次,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与创新上,要充分关注博士生培养活动作为特殊生产活动的特性。而为了实现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还必须积极营造适宜创新的外部环境。比如,建立博士生培养的竞争机制;增强高校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自主权等。

杨学新[3](2007)在《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研究型大学体系。美国研究型大学集本科生学院、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为一体,肩负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二战后,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大学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本科课程改革为切入点,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正确处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等方面的关系,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已将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工作,但是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一现实问题出发,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对本科课程改革的历程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从而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课程改革方面的借鉴。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范围、内容、意义与方法,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建立发展的过程、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和本科课程;第二部分对二战后50至7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措施和效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三部分对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措施以及本科课程改革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第四部分认真分析了21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状况,对新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五部分总结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特征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郭敏[4](2006)在《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采用新体制、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人们对射频/微波功率器件的大信号下的参数测量越来越重视。负载牵引测试方法是解决射频/微波功率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及大信号、非线性特性等测试难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对射频/微波功率器件设计水平的提高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功率自动调配器是构成负载牵引测试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技术指标直接决定着负载牵引测试方法能否实现,因此研制大功率自动调配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研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工作。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负载牵引的测试方法,主要论述了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然后根据某种具体的大功率自动调配器,详细介绍了系统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调配器如何应用复变函数的保角变换将圆柱同轴线变为平板同轴传输线以及平板同轴传输线到7/16同轴接头的过渡和导纳滑块的结构尺寸等具体设计,在此基础上使用微波仿真软件HFSS进行了仿真。同时,对大功率自动调配器进行了自动控制设计,以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实现对调配器的自动控制。最后,本文给出了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徐永红[5](2004)在《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特别是WWW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分布式的信息知识库。一方面这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另一方面又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检索和知识获取的成本,使得信息查询和索取越来越难,出现了“富数据,穷信息”、“信息迷航”、“信息过载”等问题和现象。作为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为科研人员,特别是为专业信息服务人员从网上检索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无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就智能搜索引擎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重点从理论上研究了开发用于满足科研人员及专业科研图书馆的工作需求的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网络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搜索引擎的不足、信息服务工作所面临的突破,指出了具有个性化、主动性服务的专题智能型搜索引擎是开发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接下来重点探讨了目前开发智能搜索引擎所涉及的热门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情况。主要包括Web信息搜索技术,Web信息提取技术,Web信息检索技术,Web聚类技术和搜索引擎的评价技术等。并结合实际工作和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个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的框架结构。围绕智能化系统,增加了专题知识库、用户知识库和信息推荐模块来加强搜索引擎的个性化、主动性服务的功能。 本文还根据专题搜索引擎的特点,叙述了专题搜索引擎应采取的更新策略,并提出了一个适合于专题搜索引擎的Web信息搜索策略,目的是为保证网络机器人在现有硬件设备条件下能较高效率地完成对Web网页信息的下载与更新任务。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重点研究了基于语义结构的Web网页信息提取技术,详细介绍了我们开发的两种基于格式化的语义结构的和基于模板的文本文档的语义结构的Web网页信息提取程序。

二、《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和动因
        (一) 世界核电发展现状与图景展望
        (二)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与未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论文的基本思路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五、核安全的基本界定
        (一) 核安全的内涵
        (二) 核安全与核保障、核保安的关系
        (三) 核安全问题的本质
        (四) 核安全的外延解析
第一章 核安全立法的理论根基
    第一节 核安全立法的自然科学理论支撑:电离辐射原理
        一、核反应基本原理
        二、电离辐射的作用机理与危害效应
        三、核安全立法之防护基本原理
    第二节 核安全立法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理论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负外部性的规模化
        二、环境质量的属性:公共物品理论
        三、环境问题的预防:环境风险管理
    第三节 核安全立法的社会学渊源:风险社会理论
        一、风险概述
        二、风险社会及其特征
        三、风险社会的治理
        四、风险社会治理与核安全立法
    第四节 核安全立法的法哲学基础:社会控制理论
        一、社会控制论
        二、社会利益观
        三、法律效果说
        四、庞德社会法学对核安全立法指导
第二章 核安全法律体系万象:立法模式与立法框架选择
    第一节 国际核安全条约基础
        一、国际核安全条约背景透视
        二、国际核安全相关条约历史成就与缺憾
        三、国际核安全条约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别原子能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美国《原子能法》及其法律体系
        二、日本《原子能基本法》及其法律体系
        三、俄罗斯《原子能利用法》及其法律体系
        四、韩国《原子能法》及其法律体系
        五、加拿大《核安全与控制法》及其核能利用法律体系
    第三节 我国核安全法基本架构
        一、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
        二、立法模式与立法思路选择
        三、我国核安全立法基本框架构建
第三章 核安全法律价值定位
    第一节 法律价值体系
        一、法律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二、法律价值体系的一般构成
        三、现代法律价值体系的嬗变——以终极法律价值转向为核心
    第二节 核安全法律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核安全法的终极价值——生态安全
        二、核安全法的基础价值——秩序与环境正义
        三、核安全法的一般价值——生态效率价值
        四、法律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第三节 核安全法的立法目的:价值性目的与工具性目的之融合
        一、立法目的之内涵辨析
        二、立法目的之影响因子解析
        三、核安全法之立法目的的定位
第四章 核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第一节 核安全监管的基本界定
        一、核安全监管的属性
        二、核安全监管的动因
        三、核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国外核安全监管体系的借鉴
        一、国外核核能利用管理体系梳理——以法国、芬兰为例
        二、国外核安全监管机构治理结构探析: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三、日本核安全监管机构演进之借鉴
        四、国外核安全监管体系及治理结构评析
    第三节 我国核安全监管体系构成
        一、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现状
        二、我国核安全监管体系的重构
        三、健全问责机制
第五章 核电厂监管法律制度比较与重构
    第一节 核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一、法律制度的正当性与合目的性
        二、核安全法律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核电厂许可制度
        一、许可制度的立法借鉴
        二、我国核电厂许可制度现状与完善
    第三节 核电厂检查制度
        一、芬兰、美国核安全检查制度借镜
        二、我国核安全检查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第四节 核电厂废物处置制度
        一、放射性废物处理概述
        二、国外核电厂废物处置借鉴
        三、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规定
        四、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制度之立法改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2 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2.1 宏观经济学视域中的我国博士生教育
    2.2 博士生培养活动的"生产"属性探析
    2.3 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2.4 本章小结
3 19世纪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3.1 19世纪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产生
    3.2 19世纪柏林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3.3 吉森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4.1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产生
    4.2 哈佛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4.3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
    4.4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德、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5.1 德、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分析
    5.2 德、美两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产生的动力与动力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附录2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3)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内容、意义和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研究方法
    1.4 美国研究型大学
        1.4.1 研究型大学
        1.4.2 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发展、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1.5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及本科课程
        1.5.1 本科教育
        1.5.2 本科课程
第2章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
    2.1 二战前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历史演变
        2.1.1 世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2.1.2 选修制——传统课程向现代课程的转变
        2.1.3 普通教育课程、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本土化本科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
    2.2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背景
        2.2.1 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加强
        2.2.2 学生来源的多元化
        2.2.3 产业结构的调整
    2.3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措施
        2.3.1 培养目标由"重术轻学"向"重学轻术"的转变
        2.3.2 "普通教育"计划
        2.3.3 科学教育的振兴
        2.3.4 "核心课程"改革
    2.4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评析
        2.4.1 改革普通教育,注重广度与深度、博与专的协调平衡
        2.4.2 重视科学教育,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2.4.3 创设研究性课程,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5 小结
第3章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
    3.1 20世纪80-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背景
        3.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3.1.2 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3.1.3 复杂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3.2 20世纪80-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酝酿
        3.2.1 教育改革重点和目标的战略转变
        3.2.2 本科教育和课程改革研究机构的广泛设立
        3.2.3 深入开展本科教育状况调研活动
    3.3 20世纪80-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措施
        3.3.1 培养目标由注重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3.3.2 麻省理工学院"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改革
        3.3.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本科普通教育改革
        3.3.4 杜克大学"课程2000"改革
    3.4 20世纪80-90年代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评析
        3.4.1 普通教育课程实现了共同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3.4.2 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3.4.3 强化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3.4.4 提高了课程的国际化程度
    3.5 小结
第4章 21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4.1 21世纪初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形势
        4.1.1 21世纪初研究型大学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转变
        4.1.2 21世纪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
        4.1.3 1998-2001年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进展
    4.2 21世纪初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动向
        4.2.1 21世纪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更高的期望》
        4.2.2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以哈佛大学为例
    4.3 面向21世纪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改革趋势
        4.3.1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领袖"和"世界公民"
        4.3.2 提高普通教育课程的宽泛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包容性
        4.3.3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4.3.4 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4.3.5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4 小结
第5章 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特征、经验与启示
    5.1 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特征
        5.1.1 课程的扩张、收缩与调整并行,课程门类多,内容丰富
        5.1.2 本科与中学、研究生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5.1.3 明确学校定位,突出基础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5.1.4 课程改革体现了学生需要、社会需求与大学内在逻辑的平衡
        5.1.5 课程改革是研究型大学校长办学理念的彰显
    5.2 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经验
        5.2.1 课程设置强调宽泛性和广博性
        5.2.2 课程建设注重社会的适应性
        5.2.3 课程结构体现合理性
        5.2.4 课程教学突出研究性
        5.2.5 课程目标力求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
        5.2.6 课程改革机制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5.3 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5.3.1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5.3.2 启示
参考文献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4)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研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负载牵引法及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2.1 负载牵引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及应用
    2.2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第三章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3.1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设计理论
        3.1.1 传输线方程
        3.1.2 分布参数阻抗
        3.1.3 无耗线工作状态分析
        3.1.4 史密斯圆图
        3.1.5 阻抗匹配
    3.2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设计实现
        3.2.1 平板同轴线的设计实现
        3.2.2 同轴连接的过渡设计实现
        3.2.3 导纳滑块的设计实现
        3.2.4 自动控制的设计实现
    3.3 HFSS仿真结果
第四章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测试与系统验证
    4.1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测试
    4.2 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系统验证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近期的科研成果

(5)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因特网的兴起及其信息资源现状
        1.1.2 基于Web的信息资源的特点
    1.2 Web信息检索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Web信息检索工具的发展
        1.2.2 搜索引擎的分类
        1.2.3 当前搜索引擎存在的问题
        1.2.4 当前信息服务工作需要突破的障碍
        1.2.5 关于智能搜索引擎
        1.2.6 关于专题搜索引擎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智能搜索引擎的关键技术
    2.1 Web信息搜索技术
        2.1.1 网络机器人禁区标准
        2.1.2 网络机器人搜索策略
    2.2 Web信息提取技术
    2.3 Web信息检索技术
        2.3.1 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技术
        2.3.2 基于概念词典的检索技术
        2.3.3 隐含语义检索技术(Latent Semantic Indexing)
    2.4 Web聚类技术
        2.4.1 Web文档聚类技术(Web Document Clustering)
        2.4.2 Web用户行为挖掘(Web usage mining)
    2.5 搜索引擎的评价技术
第三章 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的结构设计
    3.1 搜索引擎的原理
    3.2 基于因特网的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工作
    3.3 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的系统结构
        3.3.1 信息采集引擎
        3.3.2 信息提取与索引
        3.3.3 检索引擎
        3.3.4 推荐引擎
        3.3.5 用户接口
        3.3.6 知识库
    3.4 小结
第四章 专题搜索引擎搜索技术研究
    4.1 专题搜索引擎更新策略的选择
    4.2 专题搜索引擎的搜索策略
    4.3 带识别器的专题性搜索策略
        4.3.1 基本思路
        4.3.2 识别器
        4.3.3 扩展向量空间模型
    4.4 分析总结
第五章 基于语义结构的Web信息提取技术
    5.1 基于格式化的语义结构的提取
    5.2 基于模板的文本文档的语义结构的提取
        5.2.1 基本设计思想
        5.2.2 空行识别与删除的实现
        5.2.3 无用信息的识别与删除
    5.3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四、《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D]. 刘画洁. 复旦大学, 2013(03)
  • [2]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张凌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3]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D]. 杨学新. 河北大学, 2007(03)
  • [4]大功率自动调配器的研制[D]. 郭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 [5]基于专题信息服务的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研究[D]. 徐永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第26卷(2002)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