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肛门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人工肛门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一、人工肛门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阳红娟,区瑞莲,潘宝莹,黄霞,李黎叶[1](2022)在《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肠造口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影响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病耻感水平。结果:两组领悟社会支持和病耻感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耻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有助于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病耻感。

闫媛媛[2](2021)在《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造口患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适应问题,使造口护理呈现专科性和复杂性特点,造口适应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造口适应过程复杂,有待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全面解决造口患者身-心-社-灵综合需求。叙事循证医学模式提倡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初步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模型,可使客观数据与主观体验相互联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解决造口患者综合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基于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理论框架联合行动研究实施,探索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现状;探索肠造口患者适应因素影响机制;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检验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护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评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实施基本框架,在每阶段实施过程联合不同方法:第一阶段,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调查造口患者适应需求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第二阶段,通过整合综述法获取造口适应相关文献,分析造口适应因素影响机制;第三阶段,以循证方法检索、筛选、评价、汇总造口适应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级别推荐,包括造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第二阶段获取的造口适应相关文献;第四阶段,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适宜本土特色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确定模式的具体维度和标准实践方案的具体条目;第五阶段,以叙事探究结合个案研究形式,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及临床意义,完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结果:(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通过对11名造口患者及7名相关医务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和现场观察得出四个主题类属: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包含6个次级主题(生理性需求、支持性需求、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会文化适应需求、自我护理需求);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2)造口适应因素分析:获取符合评价标准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相关文献22篇,获取45条相关证据,持续比较分析法得出结果,造口适应与支持具有相关性,通过作用于多种适应因素,促进造口患者达到个人-行为-环境的适应状态,由此构建造口适应支持要素模式图,包含3个适应条件:家庭支持、医疗支持、社会支持;9个适应因素:时间、认知、生理、心理、自我护理、信息、经济、文化、同伴支持;3个适应要素:个人、行为、环境。(3)造口适应最佳证据获取:共获取经AGREEII质量评价工具A级和B级推荐的造口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8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6篇,结合前期获取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22篇相关文献,共提取实践者、评估、专项护理、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重建、出院前指导、延续护理8个类属,获取最佳汇总证据30项。(4)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实践方案构建:通过一轮改良德尔菲法达成专家共识,问卷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最终确定造口适应实践模式6个维度:时间、实践者、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实践工具、评价;时间维度:疾病诊断期、术后住院期、出院准备期、调整适应期4个分期;实践内容:评估、专项护理支持、信息支持、心理社会适应支持4项;实践措施:基于提取的30项最佳证据,以时间维度为纵轴,实践内容为横轴,确定每一阶段相应实践内容下具体执行措施,各执行措施以条目清单形式列出,可根据时间分期选择相应条目内容,共形成73条推荐建议;实践工具:提供经检验有效的相应工具;评价:各阶段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5)叙事与循证联合可行性评估:以前期拟定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为指导依据,研究者运用叙事探究方式介入造口术后患者生活,与患者、家属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形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选取其中3例造口术后参与者,以个案护理故事形式展示标准化护理方案执行联合叙事干预过程,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或已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可实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用于造口专科护理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框架为最佳证据与人文关怀在同一情境下发挥共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在造口专科性护理实践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叙事与循证联合可用于造口适应实践的应用,叙事可发挥评估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质性研究的联合作用,易于探索患者内心体验。

胡洁蔓[3](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刘海佳[4](2021)在《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护理干预对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实践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江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胃肠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肠造口患者124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造口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上对造口患者进行规范的模拟训练,并对患者定期微信访视;观察造口患者出院15天、1个月、3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调查患者出院15天、1个月、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造口生活质量。分析评价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两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共发生造口并发症64例(17.8%)。出院后1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干预组在出院后15天、1个月、3个月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13.3%、15.0%、8.3%)均低于对照组(16.6%、31.7%、21.7%);对照组与干预组出院15天、1个月、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值分别为0.263(P=0.637)、4.663(P=0.021)、4.182(P=0.036),表明出院15天,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出院1个月、3个月有统计学意义。2.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对比两组患者造口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发现,肠造口出院15天、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我护理能力的自我意愿、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等3项评分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出院15天、1个月和3个月的自我护理意愿及护理知识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而护理技能有所提高。对两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点效应可以显着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F(2,57)=40.934,P<0.01,意味着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会随时点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治疗方式可以显着影响自我护理能力值,F(1,58)=15.200,P<0.01;更进一步,时点和干预方式存在显着交互效应,F(2,57)=7.429,P<0.05,意味着自我护理能力随着时点的变化趋势会因为干预方式的不一样而不同。3.肠造口生活质量情况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可以发现,肠造口患者出院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健康四项评分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5天后,在生理方面,对照组和干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出院15天、1个月和3个月在生理、心理、社会3维度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具有时间效应,而干预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造口生活质量数据统计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点效应可以显着影响生活质量的变化,F(2,57)=54.387,P<0.01,意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随时点的变化而变化;其次,干预方式可以显着影响生活质量,F(1,58)=13.724,P<0.01;更进一步,时点和干预方式存在显着交互效应,F(2,57)=20.062,P<0.01,意味着自我护理能力的随着时点的变化趋势会因为干预方式的不一样而不同。结论: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可以有效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吉敏[5](2021)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该群体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便利抽取浙江省某三级医院肛肠科住院部及造口门诊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及其照顾者200名。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调查表、患者造口相关情况、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问卷结果用Epi Data3.0录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问卷回收情况:现共发放问卷213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3.9%。(2)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平均得分为(52.12±14.2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五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精神改变维度(2.93±1.07)分、个人力量(2.72±0.92)、欣赏生活维度(2.69±0.97)分、新的可能性维度(2.28±0.87)分、人际关系维度(2.27±0.72)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在照顾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持续照顾时间、家庭平均月收入、共同照顾者、与患者相处时长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与侵入性沉思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领悟社会支持、与患者相处时长、积极应对方式、职业、性别、侵入性沉思,这6个变量解释了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35.5%的变异量。研究结论:(1)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2)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领悟社会支持、与患者相处时长、积极应对方式、职业、性别、侵入性沉思。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影响因素,加强对相关人群关注,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赵煜华,王俊霞,吴田瑞[6](2020)在《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文章综述了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研究现状,指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开展定量和定性的多维研究、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提高出院指导质量、增加社会支持、激发自我效能的建议,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梁梦颖[7](2020)在《叙事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并探索叙事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造口适应管理能力及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深入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胃肠外科的66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各纳入33例。干预期间有2例患者退出本研究(对照组1例失访;干预组1例因不愿继续配合退出)。最终对照组纳入病例32例,干预组纳入病例32例,共纳入6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干预前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造口适应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0,OAI-20)和造 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oma quality of life,stoma-QOL)对患者进行基线对比。干预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干预,干预期为3个月,在最后一次干预结束后再次采用社会影响量表、造口适应量表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干预效果评价。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①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等计量资料采用X±S来进行描述。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造口自理程度等等级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其他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②对患者病耻感水平、患者造口适应管理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效果评价,两组间进行比较时先进行正态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组内进行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进行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病耻感水平得分的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中维度Ⅱ(经济歧视)得分(11.03±1.134)较干预前(11.13±1.070)得分无明显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病耻感水平得分进行比较,干预组得分(67.58±1.858)低于对照组(72.09±5.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造口适应管理能力得分的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得分(49.50±2.885)高于对照组得分(45.53±4.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44.41±3.211)较干预前得分(30.72±3.503),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44.41±3.211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40.34±2.089)比较,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叙事护理可以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水平。通过叙事护理,患者朝着“面对”的积极方向发生改变。但是对于维度Ⅱ(经济歧视)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2.叙事护理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的接受度。3.叙事护理能增强患者对待造口事件抗压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体验,提升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侯梦晓[8](2020)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发生现状,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延续性护理提供借鉴依据。方法1.本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07月至2019年04月河南省三所三级医院316例结直肠癌造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问卷(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家庭照护能力量表(Family Care-giving Competence Scale,FCCS)、造口适应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0,OAI-20)、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Stoma Self-Efficacy Scale,SSES)对患者进行调查。2.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率等,使用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P<0.05的检验水准为统计学意义。结果1.现状描述307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04±9.34)岁,其中女性患者有169例(55.0%),男性138例(45.0%)。大部分患者为已婚(77.9%),为在职状态(62.5%),家庭月均收入为2000元以内(44.6%),学历为高中/中专(44.3%)。在疾病方面,回肠造口患者所占比例较大(66.4%),大部分患者BMI为正常(45.9%),对造口的了解程度为基本了解(84.0%)。首次住院天数为10~21天患者的为239例(77.9%),60例患者有共病(19.5%)。2.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内78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再入院发生率为25.4%,且再入院多发生在出院后3个月内。3.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在职、居住状况、月均收入、BMI、造口类型、首次住院天数、造口了解程度、出院指导质量、家庭照护能力、造口适应水平、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等是影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4.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作为因变量,自变量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口类型、BMI、首次住院天数、出院指导质量、家庭照护能力、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6.8%。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造口类型,尤其是回肠造口与非计划性再入院呈显着相关(B=1.672,OR=5.324,P<0.001);BMI指数为肥胖(B=1.171,OR=3.226,P=0.008)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更易出现非计划性再入院;首次住院天数小于10天(B=1.061,OR=2.890,P=0.001)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高;出院指导质量中,实际获得的内容多(B=0.291,OR=0.748,P<0.001)、指导技巧及效果好(B=0.215,OR=0.807,P<0.001)、家庭照护认知能力高(B=1.325,OR=0.266,P=0.041)以及造口照顾效能高(B=0.214,OR=0.807,P=0.035)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概率低。结论1.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为25.4%,且再入院多发生在出院后3个月内。2.回肠造口、BMI指数为肥胖、首次住院天数<10天、出院指导质量、家庭照护能力、造口自我效能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的风险因素。较高的出院指导质量、家庭照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可降低再入院的发生,提高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增强家庭照护者照护认知能力和造口照顾效能被视为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干预措施的组成部分。

杨茹[9](2020)在《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以“Ahmadi”延续护理模式为理论基础,以“基于奥马哈问题系统的预防性肠造口患者护理问题及症状/体征”为导向,改善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现存问题,提高患者自护能力。2.通过制定并实施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方案,以微信平台干预为主,以电话、门诊随访为辅,增强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的认识与了解,减轻心理负担,提高造口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期关闭造口,提升就医便利性、降低就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3.通过描述出院时到出院4周、12周对造口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并为延续护理模式提供根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内蒙古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预防性肠造口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Ahmadi模式延续护理。出院时、出院后4周和出院后12周分别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造口并发症,并对患者的造口关闭结局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中共有病例84例,最终有效样本量为81例,其中对照组40例,干预组41例。基线具有可比性。应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干预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总体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F=24.429,P<0.001),总体生命质量受时间因素的影响(F=79.194,P<0.001),随观测时点迁移而有显着提髙,且干预组总体生命质量随时间的增幅高于对照组(F=17.714,P<0.001)。2.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出院时无统计学差异(X2=0.408,P=0.523),在出院后4周(X2=4.601,P=0.032)、出院后12周(X2=4.516,P=0.034)有统计学差异。3.生存分析显示,X2=8.967,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造口关闭情况优于对照组。4.结论Ahmadi延续护理通过定向、敏感、控制和评估四个阶段构成的连贯、动态的护理模式,可全面评估患者,并为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以微信作为主要载体,为患者提供实用、有效的造口知识,持续追踪患者造口情况;实施出院后造口专科门诊随访,现场指导造口相关问题,保障了良好护患关系和延续护理的发展。因此Ahmadi延续护理能提高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造口关闭结局。经研究证实,此护理模式可行临床推广。

俞旖菡[10](2019)在《低自我效能感肠造口患者个案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直肠癌病人的数量与日俱增,而肠造口作为当前治疗这一群体最为有效的方法虽然帮助病人从疾病中脱离,但是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存在改变了患者的生理构造,改变了人体正常的排便方式,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上各方面的不便。研究表明,我国的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水平,而自我效能感作为肠造口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将会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从而摆脱病魔,积极健康的生活。本研究是一项介入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尝试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在上海市C医院场域内对一位低自我效能感的肠造口患者进行干预。本研究采用时间序列的研究设计,以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中文版量表为研究工具,开展干预与评估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社工开展对低自我效能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干预是颇有成效的,案主的自我效能感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最后,论文总结了本次干预研究的干预策略以及针对低自我效能感肠造口患者的干预原则与技巧,为后续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同类群体上开展干预研究时提供借鉴。

二、人工肛门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肛门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1 人员培训
        1.2.2.2 干预方案
    1.3 研究工具
        1.3.1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
        1.3.2 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 SIS)
    1.4 资料收集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比较(见表2)
    2.2 两组病耻感得分比较(见表3)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病耻感水平比较(见表4、表5)
3 讨论
    3.1 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病耻感水平
    3.2 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及病耻感的积极影响
4 小结

(2)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造口适应意义
        1.2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
        2.2 行动研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5 概念界定
    6 研究内容
        6.1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6.2 研究步骤
        6.3 研究方法
    7 伦理问题
    8 质量控制过程
        8.1 方法控制
        8.2 研究团队协作完成
        8.3 提高研究者可信度
第一部分 造口适应需求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参与者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过程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
        4.2 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4.3 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
        4.4 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
    5 讨论
        5.1 造口患者多元适应需求亟待关注
        5.2 造口患者个人经历与社会文化具有相关性
        5.3 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5.4 造口专科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6 反思评价
第二部分 造口适应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3.1 确定研究主题
        3.2 文献检索
        3.3 证据筛选与提取
        3.4 数据评估
        3.5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肠造口护理相关指南评价研究
        2.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相关文献质量评价
        2.3 肠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较高
        4.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定位
    5 反思评价
第四部分 造口适应模式实践方案的初步建构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4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4.1 文献回顾与证据整合
        4.2 改良德尔菲函询调查
        4.3 改良德尔菲专家论证会
    5 研究结果
        5.1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构建
        5.2 《造口适应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
    6 讨论
        6.1 造口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6.2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6.3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7 反思评价
第五部分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可行性评估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收集数据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个案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叙事在造口适应实践中的作用
        4.2 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
    5 反思评价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1.1 研究设计的适宜性分析
        1.2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2 未来建议
        2.1 加强造口专科护理体系完善
        2.2 研究的可持续性改进与优化
        2.3 本研究后续展望
    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个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患者需求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3.4.1 研究目的
        3.4.2 研究方法
        3.4.3 研究结果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3.5.1 研究目的
        3.5.2 研究方法
        3.5.3 研究结果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3.6.1 研究目的
        3.6.2 研究方法
        3.6.3 研究结果
    3.7 讨论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4.3.1 研究目的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2.3 评价指标
        5.2.4 资料收集
        5.2.5 质量控制
        5.2.6 伦理许可
        5.2.7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失访情况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rem自我护理理论
        1.2.2 知信行理论
        1.2.3 赋能理论
        1.2.4 时机理论
        1.2.5 IMB理论
        1.2.6 延续护理平台
    1.3 研究假设及意义
        1.3.1 研究假设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基于IMB模式院内模拟训练方案构建
    2.1 文献回顾
    2.2 专家函询
        2.2.1 函询对象
        2.2.2 函询内容
        2.2.3 专家函询过程
        2.2.4 统计数据
    2.3 专家函询结果
        2.3.1 一般资料比较
        2.3.2 专家积极程度
        2.3.3 专家权威系数
        2.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
        2.3.5 量表条目的筛选及修改
    2.4 基于IMB模式肠造口健康教育二级内容指标
        2.4.1 肠造口健康管理条目二级内容指标(初稿)
        2.4.2 肠造口健康教育条目二级内容指标(定稿)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类型
    3.2 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
        3.2.1 研究对象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剔除标准
        3.2.5 样本量的确定
    3.3 具体实施方法
        3.3.1 对照组
        3.3.2 干预组
        3.3.3 干预方案实施
    3.4 评价指标
        3.4.1 一般资料调查
        3.4.2 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发症
        3.4.3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
        3.4.4 中文版造口生活质量量表
    3.5 资料收集方法
    3.6 质量控制
        3.6.1 设计阶段
        3.6.2 干预阶段
        3.6.3 资料收集阶段
        3.6.4 数据整理阶段
    3.7 伦理原则
    3.8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
    4.2 人口学资料比较
    4.3 两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3.1 两组出院15 天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3.2 两组出院1 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3.3 两组出院3 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3.4 对照组三个时间点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3.5 干预组三个时间点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4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1 两组患者出院15 天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2 两组患者出院1 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3 两组患者出院3 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4 对照组出院不同时间点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5 干预组出院不同时间点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4.4.6 两组数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4.5 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4.5.1 两组患者出院15 天生活质量比较
        4.5.2 两组患者出院1 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4.5.3 两组患者出院3 个月生活质量比较
        4.5.4 对照组3 个时间点生活质量比较
        4.5.5 干预组3 个时间点生活质量比较
        4.5.6 两组数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两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5.2 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5.3 肠造口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2.1 创伤后成长的概念
        1.2.2 创伤后成长的理论依据
        1.2.3 创伤后成长评估工具
        1.2.4 癌症患者对其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1.2.5 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1.2.6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1.5.1 创伤后成长
        1.5.2 照顾者
        1.5.3 反刍性沉思
        1.5.4 领悟社会支持
        1.5.5 应对方式
    1.6 技术路线图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2.2 中文版创伤成长量表
        2.2.3 反刍性沉思问卷
        2.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2.2.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2.3 资料收集
        2.3.1 预调查
        2.3.2 正式调查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设计阶段
        2.4.2 资料收集阶段
        2.4.3 数据录入与核查阶段
    2.5 统计学方法
    2.6 研究伦理
3 结果
    3.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
        3.1.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一般资料
        3.1.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情况相关资料
    3.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
        3.2.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3.2.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各条目得分
    3.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反刍性沉思、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
        3.3.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反刍性沉思状况
        3.3.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状况
        3.3.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状况
    3.4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1 照顾者一般资料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3.4.2 患者造口情况相关资料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3.5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3.5.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反刍性沉思的相关性分析
        3.5.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3.5.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6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6.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总体水平多因素分析
        3.6.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和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4.1.1 照顾者一般资料分析
        4.1.2 患者造口情况相关资料分析
    4.2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现状分析
    4.3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与患者相处时长
        4.3.2 积极应对方式
        4.3.3 领悟社会支持
        4.3.4 职业
        4.3.5 性别
        4.3.6 侵入性沉思
    4.4 对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的护理干预建议
        4.4.1 针对性的关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的一般情况
        4.4.2 鼓励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4.4.3 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
        4.4.4 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侵入性深思水平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和展望
    6.1 研究的创新点
    6.2 研究的局限
    6.3 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癌症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工具
    1.1 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
    1.2 汉化版RHDS
    1.3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
2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研究现状
    2.1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亟待提高
    2.2 国内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性研究较少且不完善
3 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3.1 患者社会人口学因素
    3.2 出院指导质量
    3.3 社会支持
    3.4 自我效能
4 展望
    4.1 开展定量和定性的多维研究
    4.2 开展出院准备服务
    4.3 提高出院指导质量
    4.4 增加社会支持
    4.5 激发自我效能
5 小结

(7)叙事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流行病学
    1.2 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
    1.3 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1.4 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带来的不良影响
    1.5 目前针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方法
    1.6 叙事护理的起源及现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叙事护理的理论基础
    1.9 相关定义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图
    2.6 资料收集与整理
    2.7 统计学计算方法
    2.8 资料收集方法与质量控制
    2.9 医学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各个指标得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指标得分比较
4 讨论
    4.1 叙事护理能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水平
    4.2 叙事护理能提高肠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管理能力
    4.3 叙事护理能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
        1.1.2 结直肠癌治疗方法
        1.1.3 非计划性再入院研究现状
        1.1.4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研究现状
    1.2 相关概念
        1.2.1 肠造口
        1.2.2 非计划性再入院
        1.2.3 出院指导质量
        1.2.4 自我效能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样本量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3.2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
        2.3.3 家庭照护能力量表
        2.3.4 造口适应量表
        2.3.5 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处理与分析
    2.6 质量控制
        2.6.1 调查设计阶段
        2.6.2 数据收集阶段
        2.6.3 数据录入阶段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1.1 人口统计学资料
        3.1.2 疾病相关资料
    3.2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情况
        3.2.1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
        3.2.2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原因分析
        3.2.3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间隔时间分布
        3.2.4 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间隔时间分布与再入院原因相关性分析
    3.3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1 人口统计学资料
        3.3.2 疾病相关资料
        3.3.3 出院指导质量
        3.3.4 家庭照护能力
        3.3.5 造口适应能力
        3.3.6 造口患者自我效能
    3.4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
    4.2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4.2.1 造口类型
        4.2.2 BMI
        4.2.3 首次住院天数
        4.2.4 出院指导质量
        4.2.5 家庭照护能力
        4.2.6 造口患者自我效能
    4.3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4.3.1 创新性
        4.3.2 局限性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及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9)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延续性护理及研究现状
    1.3. Ahmadi延续性护理模式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图
2.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方案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资料收集与评价
    2.5. 资料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3.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总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3.2.1. 两组患者社会交往得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造口袋对患者生活影响的得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与家属和朋友关系的得分比较
        3.2.4. 两组患者身心状况的得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不同观测时间点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3.4. 造口关闭结局的生存分析
4.讨论
    4.1.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1.1.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改善患者社会交往
        4.1.2.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降低造口袋对患者的影响
        4.1.3.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改善患者与家属朋友的关系
        4.1.4.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
    4.2.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4.3.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能改善造口关闭结局
5.结论
创新性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肠造口并发症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表
    附表一 知情同意书
    附表二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附表三 造口生活质量量表
    附表四 造口并发症评估表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低自我效能感肠造口患者个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肠造口与肠造口患者
        1.2.2 自我效能感
        1.2.3 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1.2.4 社会工作介入肠造口患者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肠造口
        1.3.2 自我效能感
        1.3.3 个案
    1.4 理论视角
        1.4.1 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5 分析工具
    2.6 研究设计
    2.7 研究框架
第3章 接案与预估: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缺失
    3.1 研究场域介绍及肠造口病人特征
        3.1.1 生理上: 疼痛过后还有并发症
        3.1.2 心理上: “我就是个怪物”
        3.1.3 社会交往上: 闭门不出,拒绝社交
    3.2 案主情况介绍
    3.3 接案与预估
        3.3.1 接案
        3.3.2 预估
第4章 个案干预计划的制定
    4.1 干预目标
    4.2 干预计划
第5章 个案干预的实施与结案
    5.1 个案计划实施过程
        5.1.1 第一阶段: 预估与计划阶段
        5.1.2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医患关系的改善
        5.1.3 第三阶段: 实施阶段——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
        5.1.4 第四阶段: 实施阶段——非理性思维的改善
        5.1.5 第五阶段: 实施阶段——打开病友交流的契机
    5.2 结案
第6章 个案工作成效评估
    6.1 评估方法
    6.2 结果评估
        6.2.1 自我效能水平前后测结果分析
        6.2.2 医护人员评估
        6.2.3 案主家属反馈
        6.2.4 生态系统改善情况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绪论
    7.2 研究贡献与局限
        7.2.1 研究贡献
        7.2.2 研究局限与反思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四、人工肛门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J]. 阳红娟,区瑞莲,潘宝莹,黄霞,李黎叶. 循证护理, 2022(01)
  • [2]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D]. 闫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4]院内模拟训练联合微信访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 刘海佳. 南昌大学, 2021(01)
  • [5]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吴吉敏.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6]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进展[J]. 赵煜华,王俊霞,吴田瑞. 护理管理杂志, 2020(11)
  • [7]叙事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的应用研究[D]. 梁梦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及因素研究[D]. 侯梦晓. 河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杨茹.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低自我效能感肠造口患者个案干预研究[D]. 俞旖菡.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人工肛门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