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

中小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

一、中小型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丽[1](2022)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是各信息服务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互联网信息不仅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且资源异构,还有一些有害信息。图书馆以社会文化保存和信息交流为己任,同样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开发,为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查询服务。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内容与特点,总结我国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服务提供借鉴。

李敏,唐月娥[2](2021)在《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与启示——以上海市委党校特色资源库为例》文中指出数字资源建设能为读者提供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多渠道服务,图书馆应立足于数字化手段和信息化平台开展特色资源库建设,实现馆藏资源服务升级和合作创新。本文着重梳理党校系统特色资源库建设发展和创新应用,探究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和启示,为进一步提高特色资源库的应用成效提供借鉴。

施静[3](2021)在《党校智库建设视域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支撑研究——以西部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为例》文中提出[目的 /意义]党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类型。党校图书馆应当发挥党校智库建设的文献信息支撑功能。党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在内容和层次上都有待改进,本文通过探索提出了提升党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质效的可行措施。[方法 /过程]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对比分析党校智库建设状况,运用网络调研获取西部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数据资料,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据此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结论 ]党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现状有待改进,突出表现为文献信息供给质量不高和学科化服务难以满足智库建设需求。着力于提升文献信息支撑质效,党校图书馆需在以下方面发力: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平、开展学术沙龙等创新服务,以及构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作网络。

栾庆玲[4](2021)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衫衫[5](2021)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需要将速度转为质量,用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使文化受众得到精神满足。当前文化丰富多彩且发展迅速,文化产业目前依托“互联网+”、数字化、5G等技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有的文化产业监管机制,需要根据新情况的变化进行完善,以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将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以及帕森斯的“AGIL”分析模型相结合进行理论重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监管机制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帕森斯的系统相关概念,帕森斯把整个社会看做一个行动系统,它下面又有着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以及行为有机体系统,在这些系统下仍然可以再继续进行下一层级的划分。帕森斯的系统与功能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帕森斯的“AGIL”分析模型具有“适应”“目标”“整合”“维模”这几个方面功能,其中适应功能就是对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进行适应、目标获取功能就是从环境中获取目标取向、整合功能就是对系统的整合、模式维持功能就是对系统模式的维持。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中着名的显功能与潜功能能够分析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所以本文将帕森斯与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相结合,进行理论重构来对文化产业监管机制进行完善研究。本文把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看作是由适应机制、达鹄机制、整合机制、维模机制这四部分组成,从而根据这些部分来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主要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研究的相关范畴与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内涵以及文化产业的特征和文化产业的价值,进而进一步构建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的构建首先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结构功能主义,其中包括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结构功能理论的核心概念;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将结构功能主义同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相融合,分析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所具有的结构要素。第二章则是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之背景与现状,通过分析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构建的背景,主要是分析十八大前后的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然后进一步探讨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正功能现状:构建协同监管格局让监管内容精细化、加强网络新媒体监管使其运行及内容更加规范化、建立文化产业行业标准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营造精神文明社会氛围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第三章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分析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对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监管手段与能力不敷;文化产业监管主体、内容及目标达不到期望状态;文化产业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羸弱性;文化产业监管基础运行模式不够壮健。第四章对第三章所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文化产业监管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文化产业监管政策达成羸弱;文化产业监管资源分配不平衡;文化产业监管导向支撑持续不强。第五章则是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对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对策,包括: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达成相应目标期待机制;整合相应机制架构;阵地意识增强与社会效益导向机制。以上五个章节的内容共同构成本文的正文内容,以此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对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完善对策进行分析,对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存在的紊乱进行了整理并且解决了文化产业相应监管功能的实现问题,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将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可以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将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中的正功能、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适用于文化产业监管能力的所发挥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将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框架经过重构运用“AGIL”把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构成分成四个方面,适应机制、达鹄机制、整合机制、维模机制,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融入默顿的正负功能,潜功能与显功能。经过重构了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从经济系统执行适应功能,适应功能:指的是适应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且从中获取资源优化系统配置;目标获取功能是由政治系统进行执行,目标获取功能是指:明确机制的目标,运用内外资源进行实现;整合功能由社会共同体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是指:协调各机制之间的关系,整合资源,确保各部分能够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进行的是维模功能,维持模式功能:通过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持机制的运转模式。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完善必须要有经济系统予以支撑、要有国家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作为依据来达成目标、需要有一个文化产业的共同体来进行文化产业的整合、最后也需要一种文化模式来进行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效果的维持。

潘星[6](2021)在《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各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社会其他机构多层级、跨系统的联盟组织。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图书馆联盟开始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低、服务对象有限等问题。2008年,“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理念相继提出,伴随着信息爆炸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环境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加强新型信息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图书馆紧随智慧化浪潮,探索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形态向智慧图书馆形态转变。目前,RFID、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技术已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上有所实践,如读者电子借阅证、自助借还系统、智能书架、AR互动绘本、座位预约等。这也为解决上述图书馆联盟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即在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联盟之间寻找一种融合之道,帮助图书馆联盟实现从协作建设到智慧协同服务,最终以最小的投入、最大化的收益将图书馆智慧化成果扩散。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构建要素和形式,再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定义与特点。同时对智慧图书馆联盟进行调查分析,从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构建智慧图书馆联盟提出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五条相关策略。最后则通过对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的简单介绍、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周雪芹[7](2020)在《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李燕燕[8](2020)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高技术引进壁垒增高,中小企业原有的成本发展优势逐渐减弱,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知识产权不仅是创新成果的集中载体,更是点燃、激励创新的核心要素,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基础保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现了显着的现实意义。首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是政府,拥有丰富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财政资金等支撑,具备面向中小企业供给优质、低价知识产权基础服务的条件。再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知识产权服务中的“市场失灵”进行有效补充,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激活社会资源,实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全面化、精细化、现代化发展。而事实上,尽管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与分析、金融、维权援助等服务内容,但从范围、层次上看都还十分有限,服务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另外,区别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中小企业具备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经营特点及创新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还是服务实践,都缺乏对各类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问题的系统分析与“个性化”探索。因此,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将公共服务置于知识产权的场景且聚焦于中小企业,从供求双维度展开探讨。在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将中小企业创新采纳、决策与知识产权服务特性系统考量,阐释中小企业的风险顾虑及其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掣肘等论证,为优化公共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组织实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根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背景和聚焦问题,对中小企业创新、知识产权及其公共服务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之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研究相关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界定。接下来,对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创新采纳、新公共管理、第三部门及多中心治理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术观点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综合已有研究和文献资料,基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对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探讨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与成因,尝试从现实矛盾出发,初步阐明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症结,为后续进一步从需求侧深入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基于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运用风险感知、创新采纳、组织决策、知识转移等理论观点,结合调研访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进行了释义和解构,并以此建立制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等微观机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进一步解释了当下存在的某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象,为探究中小企业“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提供了参考。第五章,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选择国外知识产权建设较为先进的国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模式、特色做法等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启发我国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建设优化。第六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结合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及国外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围绕破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中的各类制约,归纳并提出从经营保障、服务质量与能力、国际化及人才文化软环境等方向优化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全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对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说明,并对有待继续探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视角方面,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中缺乏系统性的现状,聚焦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对当下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完整的分析,有助通过宏观指导把控更微观层面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化,给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和实操性更强。第二,内容方面,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学术成果中对中小企业需求的关注较少,为数不多聚焦中小企业的研究多为某项公共服务的探讨,研究范围和深度有限。本研究创新性地围绕客户感知,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进行解构,纳入了服务情境、企业及个人三方面高相关性因素,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机理进行刻画,得出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结论。第三,实践性方面,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较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定性探讨居多,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实践指导性较弱。针对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与中小企业服务需求的实际,从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保障、提升服务成效、深化国际合作、重视人才培养与文化塑造等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优化和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启发与决策依据。

杜香[9](2020)在《市域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虽然现阶段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总分馆模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时代构建市域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集群化管理系统实现市域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具体方案和构建总分馆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马丽玲[10](2020)在《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型图书馆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当跟进趋势,将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的技术相融汇。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思想上的片面认识、缺乏高素养人才、缺乏导向引领等转型难问题,文章提出了变革传统服务结构、采用全面合作的路径、加强特藏数据库资源建设、增强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希冀逐步实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二、中小型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
        1.图书馆数字化馆藏
        2.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
        3.馆际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4.政府开放数据资源
        5.用户数据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资源整合度较高
        2.资源结构标准化
        3.以专题性资源为主
        4.资源价值密度高
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现状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选择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1.环境挑战
        2.理论研究滞后
        3.协调性不足
        4.观念认知偏差
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策略
    完善法律保障与政策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
    提供技术支撑
    加大人才培养
    加强宣传营销
    重视用户教育
我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2)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与启示——以上海市委党校特色资源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特色资源库建设初始阶段——文本数字化
    1.1 党校特色资源库建设背景
    1.2 特色资源库初期建设
2 特色资源库建设中的局限性和数字人文的应用探索
    2.1 建设中的局限性
    2.2 数字人文的发展及其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2.3 特色资源库建设中数字人文应用的探索
        2.3.1 特色资源收集从文本拓展到多媒体形式
        2.3.2 丰富数字人文元素,实现特色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3 依托数字人文技术丰富内容呈现和应用方式
3 关于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应用的进一步思考
    3.1 结合空间改造拓展人文互动,打造线上线下的特色资源共享和阅读环境
    3.2 加强数字人文研讨,引导读者共建共享特色资源

(3)党校智库建设视域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支撑研究——以西部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党校智库建设有赖于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支撑
    2.1 党校智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2.2 党校智库建设水平亟需提升
    2.3 党校智库建设有赖于党校图书馆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支撑
3 党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有待改进
4 党校图书馆提升党校智库文献信息支撑质效的着力点
    4.1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
        4.1.1 聚焦党校智库定位,重视文献信息需求调研
        4.1.2 整合校内资源,填补资源空白
    4.2 提升学科化服务水平
    4.3 开展学术沙龙等创新服务
    4.4 构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协作网络
        4.4.1 构建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4.4.2 探索省域范围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5 结语

(5)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研究
        (二) 国外文献研究
        (三) 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基于帕森斯相关理论和默顿相关理论的型构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研究的相关范畴与理论基础
    一、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内涵
        (一) 文化产业
        (二) 文化产业监管机制
    二、文化产业的特征与价值
        (一) 文化产业的特征
        (二) 文化产业的价值
    三、理论基础构建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结构功能主义
        (二) 文化产业监管机制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融合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之背景与现状
    一、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构建背景
        (一) 十八大以前的文化产业监管机制
        (二) 十八大以后的文化产业监管机制
    二、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正功能”现状
        (一) 构建协同监管格局让监管内容精细化
        (二) 加强网络新媒体监管使其运行及内容更加规范化
        (三) 建立文化产业行业标准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四) 营造精神文明社会氛围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第三章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的困境
    一、对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监管手段与能力不敷
        (一) 文化市场过度娱乐化
        (二) 文化产业市场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困难
        (三) 新兴文化产业适应监管困难
    二、文化产业监管达不到期望状态
        (一) 监管主体不明确达成监管目标困难
        (二) 文化产业监管内容繁杂协调困难
        (三) 文化预期监管目标达成效果不佳
    三、文化产业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羸弱性
        (一) 文化产业监管整合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
        (二) 文化产业事中事后监管弱
        (三) 文化产品整合升级乏力
    四、文化产业监管基础运行模式不够壮健
        (一) 文化产业对大众的影响持续性短
        (二) 文化产业监管方法滞后于文化发展
        (三) 文化受众受西方文化产品影响颇深
第四章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新时代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困境的原因
    一、文化产业监管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二) 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
        (三) 新兴文化产业监管还未完善
    二、文化产业监管政策达成羸弱
        (一) 央地矛盾与多头管理形成的越位与缺位
        (二) 文化产业监管模式不完善
        (三) 互联网文化产业监管缺乏经验
    三、文化产业监管资源分配不平衡
        (一) 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整合不完善不均衡
        (二) 文化产业监管资源配置不均衡
        (三) 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不易获得
    四、文化产业监管导向支撑持续不强
        (一) 文化产业的功能发挥不到位
        (二) 文化产业监管方法与文化发展存在堕距
        (三)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价值观冲击
第五章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对策
    一、适应机制: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一) 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要坚持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统一
        (二) 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及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三)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二、达鹄机制:达成相应目标期待机制
        (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道路
        (二)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三)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三、整合机制:整合相应机制架构
        (一)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二) 建设全国文化产业基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三) 税收调适暨国家汲取能力调适机制
        (四) 完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体系
    四、维模机制:阵地意识增强与社会效益导向机制
        (一) 坚持阵地及意识导向发挥显功能
        (二) 缩小文化产业监管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堕距
        (三)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3.1 论文内容
        3.2 论文结构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调查与归纳法
        4.2 调查分析法
        4.3 实证研究法
第1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概述
    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内涵界定
    1.2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构建要素
    1.3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特点
第2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调查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类型
        2.1.2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为联盟发展提供契机
        2.1.3 深化用户服务理念,提升智慧服务质量
    2.2 问题分析
        2.2.1 标准问题
        2.2.2 管理制度问题
        2.2.3 安全问题
        2.2.4 人才队伍问题
    2.3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3.1 联盟建设标准化
        2.3.2 联盟制度规范化
        2.3.3 智慧馆员专业化
        2.3.4 联盟合作网络化
第3章 智慧图书馆联盟的建设策略
    3.1 打造“核心+扩展”的联盟成员发展结构,聚合优势资源
    3.2 以新型技术支撑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打造品牌效应
    3.3 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共同实现智慧服务
    3.4 制定人才战略,加强联盟人力资源共享
    3.5 建立跨机构联盟,寻求广泛的合作关系
第4章 国内智慧图书馆联盟案例分析——以重庆大学“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为例
    4.1 选取理由及联盟简介
    4.2 发展成效
    4.3 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与不足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产权是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1.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强有力支撑
        1.1.3 知识产权服务的供给不足需要公共服务有效补位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
        1.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小企业
        2.1.2 知识产权
        2.1.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产权理论
        2.2.2 创新采纳理论
        2.2.3 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3.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
        3.1.1 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2 知识产权活动的风险来源
        3.1.3 知识产权服务的现实困境
        3.1.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作用
    3.2 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状
        3.2.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情况
        3.2.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沿革
        3.2.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关政策
        3.2.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成效
    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服务范围、层次有限,结构不合理
        3.3.2 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链接不紧密
        3.3.3 相关规制、人才等的配套保障不足
    3.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体制方面
        3.4.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主体方面
        3.4.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建设方面
        3.4.4 对中小企业“个性化”分析与探索方面
第4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
    4.1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
        4.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内涵
        4.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结构
    4.2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分析
        4.2.1 理论依据
        4.2.2 假设提出
        4.2.3 模型构建
    4.3 研究设计
        4.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2 取样与数据收集
    4.4 实证分析
        4.4.1 样本特征
        4.4.2 样本数据质量与检验
        4.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 研究结论和讨论
        4.5.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及其维度构建
        4.5.2 情境、企业及个人因素对服务风险的影响
        4.5.3 风险感知对中小企业服务采纳意向的影响
第5章 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
    5.1 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韩国
        5.1.4 新加坡
    5.2 国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项目——TISC
        5.2.1 TISC的基本情况
        5.2.2 TISC与中小企业
        5.2.3 TISC的推广成效
        5.2.4 TISC在华的进展
    5.3 国际实践与经验对我国的启发
        5.3.1 强化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引入专家服务
        5.3.2 降低创新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5.3.3 引流知识产权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5.3.4 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5.3.5 加快和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国际合作
        5.3.6 “客户需求”导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第6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6.1 面向中小企业感知,解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
        6.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核心是经营风险
        6.1.2 企业决策人的心理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6.2 从中小企业实际出发,加强创新经营保障
        6.2.1 加快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2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6.2.3 加强政策引导与公共服务创新,完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6.2.4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知识产权的司法服务与法律监管体系
    6.3 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与能力的提升
        6.3.1 构建和打造高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6.3.2 深化“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探索
        6.3.3 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和机构品牌
    6.4 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建设
        6.4.1 加快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国际化合作
        6.4.2 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服务建设
    6.5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人才的宣传与培养
        6.5.1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知识产权意识
        6.5.2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的培育塑造
        6.5.3 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发展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1
    调查问卷2
    调查问卷3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市域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助于打破区域内党校之间的“信息鸿沟”
    (二)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
    (三)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区域内党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四)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助于构建区域内虚拟化的“大党校”格局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干部教育数字化平台
    (五)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快全国党校系统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实现市域内党校系统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的主要对策
    (一)以Interlib为平台实现市域范围内党校系统图书馆基本业务自动化的集成管理
        1. 实现集群内各馆现有馆藏资源的整合。
        2. 实现集群内各馆图书的协调采购、合理配置。
        3. 实现集群内各馆图书的联合编目、集中检索。
        4. 实现集群内各馆读者“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的服务管理模式。
    (二)在集群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总分馆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
    (三)在集群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党校特色智库的共建共享
三、构建市域范围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二)组织保障
    (三)技术保障
    (四)安全保障

(10)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图书馆主体发展方向:融汇传统型与数字型图书馆的技术
2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上的片面认识
    2.2 资金匮乏
    2.3 缺乏导向引领
    2.4 高素养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
3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3.1 建设健全自动化管理系统
    3.2 加强对特藏数据库资源建设的重视
    3.3 采取全面合作的路径,实现资源共享
    3.4 变革传统服务框架,拓宽服务领域
    3.5 加强对先进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学习与借鉴
    3.6 人力资源建设是数字型建设的要点
4 结语

四、中小型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王兴丽. 文化产业, 2022(02)
  • [2]数字人文在特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与启示——以上海市委党校特色资源库为例[J]. 李敏,唐月娥. 图书馆杂志, 2021(07)
  • [3]党校智库建设视域下图书馆文献信息支撑研究——以西部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为例[J]. 施静.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1(03)
  • [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融合服务框架研究[D]. 栾庆玲. 南昌大学, 2021
  • [5]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监管机制完善研究[D]. 李衫衫. 西南大学, 2021(01)
  • [6]智慧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D]. 潘星. 扬州大学, 2021(09)
  • [7]2020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期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12)
  • [8]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D]. 李燕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市域内党校系统图书馆总分馆集群管理模式的探讨[J]. 杜香. 沈阳干部学刊, 2020(05)
  • [10]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 马丽玲. 江苏科技信息, 2020(26)

标签:;  ;  ;  ;  ;  

中小党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