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

我国首个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

一、我国首创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玥[1](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文中认为重离子治疗肿瘤因其优越的深度剂量分布和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特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放疗手段。尽管快速发展的放疗技术减少了放疗的不确定性,但是粒子治疗中由于摆位误差、射程转换、入射粒子误差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研究并克服这些不确定性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本文对粒子治疗的物理和生物过程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治疗计划系统和剂量配送中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临床结果的影响最大。此外,点扫描的束流配送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对这些不确定性尤为敏感。基于此,本文利用FLUKA蒙特卡洛代码建立了HIMM的主动式束流扫描头模型,开展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关键问题的模拟和优化研究。(1)研究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束流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首先,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和实验分别对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和布拉格峰位置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测量。考虑到低剂量束流包络对碳离子笔形束空间剂量分布的贡献,本论文使用不同的笔形束模型对不同深度碳离子束的横向剂量分布进行了模拟。同时模拟计算了束流配送系统存在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时放疗靶区的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结果表明,FLUKA的模拟结果和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二重高斯-逻辑斯蒂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笔形束的空间分布,其对射野区点剂量精度误差和点位置误差相比于二重高斯模型更加敏感。(2)采用mat RAD软件开展了头部肿瘤重离子放疗计划系统的模拟优化研究。本文利用建立好的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基础物理数据,将其植入开源治疗计划系统软件mat RAD中,对生物学模型、束斑间距、摆位等因素对治疗计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剂量分布差异不大。当束斑间距小于5 mm时治疗计划的适形指数和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优于5 mm的束斑尺寸。而当病人的摆位出现较大误差时就会导致剂量分布的严重偏差。(3)利用FLUKA蒙特卡罗代码构建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使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模拟研究碳离子束照射人体头部时,人体的剂量分布和能量沉积情况。我们也模拟研究了当拟人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变化。结果表明,ICRP110和CRAM人体体素模型在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中不同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差异不大。当出现摆位误差时,临近组织的吸收剂量会出现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对于辐射敏感的组织器官,我们在选择照射体位时要尽量避开直接对其照射。这些结果有助于医学物理师更加深入了解放射治疗过程,可为放射治疗的精细化调试提供重要线索,为优化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一系列误差,对提高放射治疗计划的鲁棒性和进一步发展更加精准的点扫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璐[2](2020)在《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恩拉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抗菌剂,由于其具有热稳定、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低残留、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强大杀菌作用以及促进动物生长等独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畜禽养殖业中。目前恩拉霉素主要由杀真菌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进行液体有氧发酵生产,然而仍存在恩拉霉素菌株生产水平低、发酵成本高、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了解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论文首次以重离子束辐照作为微生物诱变手段获得大量S.fungicidicus突变体,通过多重筛选得到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优化和发酵过程调控方面进行了研究。此外,利用基因组学手段分析了突变菌株的变异位点及相关高产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能量为80MeV/u,LET为40keV/μm的重离子束对恩拉霉素产生菌SG-01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菌株的致死率,确定菌株致死率与辐照剂量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琼脂块筛选和摇瓶筛选得到了三株高产恩拉霉素菌株M13、M30和M34,并且三株突变菌株连续5代产恩拉霉素能力比较稳定。M13、M30和M34具有显着增强的恩拉霉素合成能力,其中M30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69g/L,恩拉霉素的最大比生产率为0.004g/L/d,比原始菌株高2.48倍。同时,通过平板培养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菌株的产孢能力增强,孢子量比较丰富,这有利于恩拉霉素合成。RAPD分析从分子水平表明重离子束辐照增加了恩拉霉素产生菌的基因组多态性,从而引起基因功能、结构及表达的变化。(2)以M30为研究对象,对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淀粉、玉米浆、KH2PO4和精氨酸的浓度,发酵条件中的初始pH、转速和接种量开展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配方为:葡萄糖4%,玉米浆2%,可溶性淀粉4%,玉米蛋白粉3%,NaCl 1.5%,NH4Cl 0.5%,CaCO3 1.5%,KH2PO4 0.02%,精氨酸0.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接种量为4%,转速为220r/min。根据单因素优化结果进行最优条件下的M30摇瓶发酵实验,M30在发酵至第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94g/L,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产量提高了36%。(3)采用除杂甜高粱汁代替葡萄糖发酵生产恩拉霉素。首先,比较了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发现以未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发酵至10天时恩拉霉素产量为0.77g/L。之后考察甜高粱汁中的杂质成分对M30发酵产恩拉霉素的影响,经过除杂处理后的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其产量在第10天达到0.87g/L,这与葡萄糖结果相接近。以初始浓度为40g/L的除杂甜高粱汁为原料进行摇瓶分批补料发酵实验,M30在第11天时可以发酵产生1.01g/L的恩拉霉素,生产率为0.09g/L/d。最后,添加0.04g/L的尼泊金甲酯不仅可以延长甜高粱汁的贮藏期,而且对M30的生长和恩拉霉素的合成不会产生显着的抑制作用。(4)研究维生素C的添加对M30发酵过程的影响,确定维生素C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分别为90mmol/L和4天时可以显着提高恩拉霉素的产量。当发酵至第8天时,恩拉霉素产量达到0.82g/L并提高了17%。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6天后恩拉霉素合成速率提高。添加维生素C可以显着提高M30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改善了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减轻了活性氧(ROS)对细胞膜及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最后,建立了含尼泊金甲酯的除杂甜高粱汁结合维生素C的摇瓶分批补料发酵策略,恩拉霉素的产量在第11天时达到1.14g/L。(5)利用三代与二代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方式,对原始菌株SG-01和突变菌株M13、M30和M34进行基因组信息分析和变异位点的挖掘。结果显示,SG-01、M13、M30和M34的基因组大小在7.62-7.74Mb之间,GC含量为72%左右。以原始菌株SG-01的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在M13、M30和M34的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4个SNP、34个小片段Indels和58个SV。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EndB),糖原合成代谢通路中1,4-α-葡聚糖分支酶(GBE)和PucR家族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在M13、M30、M34中均发生了变异。这些信息可作为新颖的分子标记用于恩拉霉素产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相关代谢机理和育种的辅助研究中。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刘婉[4](2018)在《产纤维素酶菌株S-1的筛选与诱变研究》文中提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利用纤维素酶系的水解作用,将其降解为容易被利用的葡萄糖。纤维素酶的应用对于解决全球性的能源、环境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河南地区含有腐败秸秆的土样中筛选出具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根据刚果红染色后透明圈产生情况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的菌株S-1,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使用正交实验方法对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以菌株S-1为出发菌株,进行离子束及等离子体诱变,同时建立菌株纤维素酶活高通量筛选方法,选育纤维素酶高产突变菌株,并优化突变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如下:从河南地区含有腐败秸秆的土样中筛选7株具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S-1经刚果红染色后所形成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的比值(D/H)最高,为2.33,根据16S rRNA鉴定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菌株S-1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应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pH、温度、C源、N源)在不同水平下对菌株S-1发酵产CMC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因素水平范围内,菌株S-1的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40℃,最适C源与N源含量均为15g/L。影响菌株S-1发酵产CMC酶的因素顺序为:温度<C源<pH<N源。将筛选到的菌株S-1进行离子束诱变,辐照剂量分别为1×1014、5×1014、1×1015、5×1015、1×1016、5×1016N+/cm2,发现剂量越大致死率越高,在离子束辐照剂量为5×1016N+/cm2时,致死率最高,达到100%,在辐照剂量为5×1014N+/cm2时,正突变率最高,为44%。在功率为3.2W、辐照距离为3mm的条件下,应用等离子体对菌株S-1进行诱变,辐照时间分别为2、4、6、8、10、12、14、16、18、20min,发现辐照时间越长致死率越高,在等离子体辐照时间为20min时,致死率最高,达到98.50%。在离子束诱变产生的突变菌株筛选过程中,以诱变后突变菌株的CMC酶活为初筛指标,以突变菌株传5代的CMC酶活为复筛指标,筛选出20株突变菌株,其中突变菌株308的CMC酶活最高,接种24h后比出发菌S-1提高了84.4%。经传10代后,突变菌株308、D36、W10及D79的CMC酶活较为稳定,其中突变菌株308的CMC酶活最高,为16.83 U/ml。突变菌株D36的CMC酶活为14.88U/ml。遗传稳定性实验的结果表明,突变菌株308、D79、D36、W10产CMC酶具有遗传稳定性。菌体与芽孢的亚甲基蓝染色结果表明,传代培养第10代的出发菌株S-1与突变菌株308的菌体形态相似,均为杆状,但芽孢形态不同,出发菌株S-1与突变菌株308的芽孢分别为椭圆型和球型。运用酶标仪高通量法测定出发菌株S-1、突变菌株308与D36的胞外CMC酶与胞内CMC酶活。结果表明,诱变前后菌株的胞内CMC酶活低于胞外CMC酶活,其中突变菌株308的胞内CMC酶活仅为5.94U/ml,胞外CMC酶活为16.69U/ml;出发菌株S-1的胞内CMC酶活为6.68 U/ml,胞外CMC酶活为11.11 U/ml。表明离子束诱变能够提高菌株胞外CMC酶的产量。出发菌株S-1与突变菌株308、D36的生长曲线与产CMC酶曲线显示,与出发菌株S-1相比,突变菌株308与D36菌体增长速度较快,且菌体量较高。CMC酶产量均在菌株的对数期快速增长,在稳定期达到最高,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突变菌株308与D36的CMC酶产量均高于出发菌株S-1。应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温度、转速对突变菌株308产CMC酶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培养温度为40℃,此条件下CMC酶活达到17.37U/ml;最佳转速为180r/min,此条件下CMC酶活达到19.56 U/ml。

蒋益,郑惠华,刘广建,全卫丰,薛璟,季宏更,汪洁[5](2014)在《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云芝高产抗病菌株的研究》文中提出应用低能N+离子注入筛选所得高产抗病融合云芝菌株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获得一株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适用于栽培的诱变菌株。试验确定了低能N+离子注入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为9×1014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靶室真空度10-3Pa,以5 s脉冲式注入,间隔时间为15 s。离子注入后,筛选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显着差异和拮抗实验呈阳性的突变菌株,分别以液体发酵生物量及固体栽培子实体转化率、对病菌平均抗性水平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实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云芝高产抗病菌株,其子实体产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0.3%,抗病水平提高了5%。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云芝诱变育种手段。

宋智青[6](2012)在《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国际上,人们对转基因物种的担忧越来越严重,因而传统的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特别是诱变育种研究被更多学者重新关注起来。电场,离子束是比较常见的物理诱变因子,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诱变机理性的课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场对生物体的效应是可遗传的,还是当代效应?或者说电场有没有诱变效应,一直以来科学界都不置可否,未有定论,本文以模式生物大肠杆菌K12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几种平板电场对野生大肠杆菌K12的诱变率。结果发现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3种电场在低剂量处理时(1.5kV/cm时)都表现为对大肠杆菌K12的刺激效应,随着电场剂量增大,3种电场对大肠杆菌K12逐步变为抑制效应。其中直流平板电场的效应最为明显。交流和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K12诱变率变化不大,均未达到对照组的2倍。直流平板电场在4.5kV/cm时,突变率达到极大值5.8×10-6,是对照组的2.32倍。所以,我们认为,高压直流、交流、半波整流平板电场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诱变效应,但是其诱变效应不明显。随后,我们用场强为1,2,3,4kV/cm的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10分钟,在场强为1kV/cm时,突变率为31.2×10-6,分别是自发突变(1.2×10-6)和对照(2.5×10-6)的26倍和12倍。此结果表明高压芒刺电场是一种损伤低、突变率高的很好的诱变剂。碱基置换是高压芒刺电场处理组的主要类型突变,30%碱基置换属于G:C→A:T转换,70%为A:T→T:A,G:C→T:A,A:T→C:G,G:C→C:G颠换。与自发突变相比,电场处理组中的碱基置换、碱基插入、碱基缺失的增加很明显。同时在突变热点处5’→TGGC-3’的缺失/增加从82%下降到26%。但此位点的绝对突变率有所增加。高压芒刺电场组还发现了自发突变组中没有发现的A:T→T:A的颠换和280bp的大片段缺失,同时还有G:C→A:T的增加。这表明高压芒刺静电场处理组的突变谱与SOS反应产生的突变谱有明显相似的地方,本文认为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大肠杆菌的诱变效应是由于电场作用引起大肠杆菌SOS反应而导致的;高压芒刺静电场诱发lacI的突变谱中有一个长达280bp的大片段缺失突变,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没有报道过的,同时从单碱基插入缺失以及多碱基插入缺失的发生比例也可以看出,细菌基因组进化偏爱于删除。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的,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宽的优点,被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然而通过这些年的研究,也发现离子束的生物效应在某些物种上在后代遗传中丢失,即遗传不稳定。同时其诱变机制还不太明确。本文用keV氮离子重复注入诱变大肠杆菌K12,发现离子束重复注入可以增加突变菌的遗传稳定性,同时离子束多次重复注入诱变与一次诱变相比产生的突变型可能更为广泛。从中筛选了离子注入多次诱变,基于lacI基因的稳定遗传大肠杆菌K12突变菌S55,运用lllumina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S55进行测序,得到S55的精细结构图谱,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共有18个SNP,2个Indel,9个大片段Deletion。18个SNP中11个是A,T,C等三种碱基变成G。碱基颠换占55.6%,碱基转换占44.4%。2个Indel中,+GCCA发生在突变筛选目标基因lacI基因上。4个SNP (3SNPs发生在rlpB基因上,1个发生在ygbN基因上)所在基因与生物膜及输运有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有助于增强大肠杆菌对离子注入刻蚀损伤的适应能力。S55中,所有的9个结构变异都属于碱基对删除类型,每个删除片段都大于1000bp,并且均包含插入序列。其中6个是属于插入序列插入引起的非功能化的假基因,1个为含插入序列的长度为23252bp的Rac噬菌体区。本实验结果说明,大肠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deletion bias现象皆与基因组中非功能区的丢失有关。这些插入序列也是基因组中的非稳定因素,离子重复注入引起这些片段的删除有利于大肠杆菌突变菌S55基因组的稳定性。

邓小军[7](2012)在《低能N+注入选育高毒力白僵菌及对油茶害虫的毒力测试》文中认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emin是半知菌类的一种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具有感染能力强、扩散流行性好、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同时原材料价廉易得,易于培养生产简单。随着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3R"问题日益严重,白僵菌作为防治农林害虫的主要生防菌剂之一,在生产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是80年代我国学者首创的一类高新育种技术。离子束与生物体作用有能量沉积、动量传递、质量沉积及电荷的中和与交换效应,离子束具有较强的电离作用,同时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团的间接损伤作用,诱发影响细胞生理、生化性能的遗传物质——碱基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一类高效、方便、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诱变源,且突变谱广、损伤轻、正突变率高、性状稳定。但应用于白僵菌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油茶是中国南方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种子经压榨而成的茶油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高档食用油。油茶害虫一共100多种危害其根、茎、叶还有果实,其中油茶毒蛾、油茶叶蜂和油茶象甲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害虫几十年来对油茶产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影响了油茶效益的发挥。白僵菌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已经被应用于农林生产在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研究旨在诱变选育出高毒力球孢白僵菌并为其在油茶无公害产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低能氮离子注入作为诱变手段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变,并对几种油茶主要害虫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后白僵菌存活率呈“马鞍曲线”,其峰值即150X1013ions·cm-2作为诱变最佳剂量。氮离子注入对白僵菌的菌落形态、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生长特性均有影响,通过产孢量、Prl蛋白酶活和几丁质酶活指标筛选我们得到3株优良菌株,其中BbⅢ22菌株的Prl蛋白酶活和几丁质酶活分别达0.230、0.137(OD值)为出发菌株的近2倍水平。测试了球孢白僵菌BbⅢ05、BbⅢ22、BbⅢ28菌株对油茶叶蜂、油茶毒蛾、油茶象甲3种试虫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孢子浓度为107spores-mL-1时3种球孢白僵菌对油茶叶蜂、油茶毒蛾有较强的致病力,致死率达到了80%以上,而对油茶象甲的致病力较差只有50%左右。其中BbⅢ22菌株的效果尤为显着,对油茶叶蜂、油茶毒蛾、油茶象甲的LDso对数浓度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5.2960(4.7925-5.6194)、5.6347(5.2125-6.0091)、6.3555(5.6925-7.1509)。对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先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基质配方、玉米粉浓度、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的范围。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玉米粉8.22g·L-1,水分38%,接种量10.5%,发酵温度25.7℃,在此条件下球孢白僵菌BbⅢ22的产孢量达到了10.578(×1010spores·g-1),较优化前提高了3倍。

于永昂[8](2012)在《低能离子注入番茄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番茄育种的主要困难是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同时面临着人们对高品质番茄品种的需求。与传统的育种方法和转基因技术相比,离子束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高、性状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品种改良研究。本研究采用细胞学、RAPD分子标记和SDS-PAGE技术探讨了离子束及其介导注入大豆DNA对番茄的遗传物质及其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离子束番茄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N+、Ar+离子对细胞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有明显的影响。在1-4×1017ions/cm2范围内,随着离子剂量的增加,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同时高剂量离子束诱发同一细胞内出现多种染色体畸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N+离子对细胞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大于Ar+,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更强。2. RAPD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N+、Ar+离子注入和介导大豆DNA的番茄基因组DNA都产生了影响。在相同剂量条件下,Ar+注入和介导的番茄基因组DNA变异率大于N+注入和介导的变异率,且片段DNA比全长DNA对番茄基因组DNA的影响大。3.蛋白质SDS-PAGE图谱结果表明,N+、Ar+离子注入和介导转入大豆DNA的番茄蛋白条带与对照相比发生了变化。离子注入处理组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某些蛋白谱带的加强或减弱,谱带消失或增加,而离子介导转大豆DNA的番茄蛋白条带的变化表现在谱带的消失、增加、减弱或者加强等。

张红梅[9](2008)在《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突破了传统的食用菌诱变方法,通过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鸡腿菇。结果显示:诱变效果显着,其正突变率相对较高,突变谱宽,同时也验证了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鸡腿菇菌丝体细胞的可行性。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将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鸡腿菇生物效应的研究,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鸡腿菇菌株提供了较佳的注入参数,为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拓展了离子注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和工业微生物中的研究与应用范围。本研究,首先以发酵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对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其次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培养基,并对鸡腿菇在最适温度下的长速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对鸡腿菇菌丝进行了多批次的离子注入实验。发现鸡腿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发酵生物量随剂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W型”曲线变化。胞外多糖含量随剂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马鞍型”曲线变化。其中剂量为6×1015N+/cm2的菌株生长速度,发酵生物量和胞外多糖的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69%,14.44%和9.59%,可以认为,在此剂量下,鸡腿菇菌丝体细胞发生正突变率较高,所以我们确定剂量6×1015N+/cm2为鸡腿菇最佳氮离子注入剂量。分别将正突变率较高的菌株J6(剂量为6×1015N+/cm2)和负突变率较高菌株J10(剂量为10×1015N+/cm2)的菌株做出菇实验,结果J6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4.84%,发菌期缩短了5d,而J10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菌株降低了23.95%,发菌期延长了15d。

陈玲玲[10](2008)在《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羊柴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羊柴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牧草之一,也是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改变小气候,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物种。近些年来由于牲畜的增加,草场重牧,天然羊柴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绝迹。利用基因工程对羊柴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前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稳定的组织培养体系和转化系统,已成为羊柴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关键技术。本论文着重研究如何以羊柴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体系,并对影响羊柴愈伤诱导率的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加入2,4-D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加入6-BA可以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最终确立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2,4-D(2mol/L)和6-BA(1.5mg/L)。本实验针对重组质粒pBI121/Gy3上携带的Kan抗性基因,研究了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愈伤组织重量增长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抗生素筛选浓度为60mg/L,建立了有效的筛选体系。在对离子注入羊柴种子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离子能量对种子存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并通过研究羊柴种子的成活率和剂量的关系确定其转化剂量范围是800、900、1000×2.6×1013 N+/cm2,通过实际转化实验确定最佳的转化剂量为900×2.6×1013N+/cm2;对离子束注入后的羊柴愈伤组织进行失水率、愈伤组织重量增长倍数的统计以及细胞存活力的测定,确定了愈伤组织的转化剂量范围是100、150、200×2.6×1013N+/cm2,通过实际转化实验确定最佳的转化剂量为150×2.6×1013N+/cm2。在离子束介导转化实验中,用羊柴干种子和愈伤组织为受体,以GUS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目标基因为pBI121/Gy3,每个处理组注入约100个种子和20个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进行筛选,经一个月后得到抗性愈伤组织。GUS检测结果显示:干种子检测到的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率为13%。在活体组织注入后可以存活的前提下,通过对离子束介导质粒DNA导入羊柴愈伤组织的遗传体系的研究,得到了GUS基因转入羊柴愈伤组织的抗性愈伤组织,检测到的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率为2%。转化体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抗性愈伤组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相同的1520bp Gy3亚基的cDNA基因片段,初步证明大豆基因已整合到羊柴基因组中。通过对离子束辅助农杆菌转染羊柴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发现在本实验体系下,不经离子注入直接与农杆菌共置的愈伤组织,未得到转化株,而由离子束辅助介导的,转化率高达1%。

二、我国首创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创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放射治疗肿瘤的发展现状
        1.2.1 放射治疗肿瘤的必要性
        1.2.2 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治疗的研究
    1.3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优势
        1.3.1 碳离子束的物理优势
        1.3.2 碳离子放射治疗的生物学优势
    1.4 重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1 能量损失
        1.4.2 多库仑散射
        1.4.3 核碎裂
    1.5 束流配送系统
        1.5.1 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1.5.2 主动式束流配送系统
    1.6 治疗计划
    1.7 剂量计算算法
        1.7.1 扫描笔形束的剂量算法
        1.7.2 蒙特卡罗模拟
    1.8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9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放射治疗的不确定性
    2.1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影响
    2.2 放射治疗中不确定性的来源
    2.3 患者固有的参数
        2.3.1 组织参数的不确定性
        2.3.2 剂量计算模型
        2.3.3 放疗过程中受照射组织的变化
    2.4 治疗计划中的不确定性
        2.4.1 治疗计划成像
        2.4.2 吸收剂量计算
        2.4.3 RBE加权剂量的计算
        2.4.4 次级粒子光谱
        2.4.5 范围不确定性
        2.4.6 控制参数的计算
    2.5 束流配送的不确定性
        2.5.1 束流的产生
        2.5.2 剂量或粒子监测器的校准
        2.5.3 光束传输系统的精度
        2.5.4 剂量计和剂量测定标准
第3章 基于FLUKA的 HIMM治疗终端建模
    3.1 FLUKA蒙特卡罗代码及其图形用户界面
        3.1.1 FLUKA的几何模型
        3.1.2 FLUKA输入文件
        3.1.3 FLUKA采用的物理模型
    3.2 HIMM治疗终端结构
        3.2.1 1号治疗终端空气段束流纵向设备布局
        3.2.2 终端真空膜窗结构
        3.2.3 固定分条电离室结构布局
        3.3.4 剂量电离室结构布局
        3.3.5 HIMM主动式扫描治疗头的建模
第4章 束斑不确定性对笔形束扫描碳离子放射治疗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190 Me V/u和260 Me V/u碳离子束深度剂量分布和横向剂量分布的测量
        4.1.2 FLUKA中 HIMM扫描治疗头的建立
        4.1.3 笔形束束流模型
        4.1.4 方形场的叠加
        4.1.5 束斑位置的变化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和分析
        4.2.1 深度剂量分布和侧向剂量分布
        4.2.2 束流模型
        4.2.3 不同类型错误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基于开源治疗计划软件mat RAD的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优化
    5.1 mat RAD开源软件包功能介绍
    5.2 治疗计划优化
    5.3 鲁棒性
    5.4 生物模型
        5.4.1 微剂量学
        5.4.2 离子的RBE模型
    5.5 治疗计划流程的具体实现
        5.5.1 基础数据的生成
        5.5.2 患者数据的导入
        5.5.3 辐射几何的定义
        5.5.4 剂量计算
        5.5.5 治疗计划的优化
    5.6 材料与方法
        5.6.1 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的产生
        5.6.2 肿瘤体积和危险器官的勾画
        5.6.3 治疗计划和优化标准
        5.6.4 评估标准和统计分析
    5.7 结果
        5.7.1 点扫描碳离子治疗和调强放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计划比较
        5.7.2 生物学效应模型和RBE×D生物模型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7.3 束斑间距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7.4 病人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结果的影响
    5.8 讨论
第6章 碳离子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各器官吸收剂量的计算
    6.1 材料与方法
        6.1.1 ICRP110 体素化人体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的创建
        6.1.2 比较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6.1.3 病人出现摆位误差时各器官吸收剂量的变化
    6.2 结果
        6.2.1 ICRP110 体素模型和CRAM体素模型
        6.2.2 ICRP110 模型和CRAM的体素模型的吸收剂量差异
        6.2.3 摆位误差对CRAM体素模型组织器官吸收剂量的影响
    6.3 讨论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7.2.1 分析均匀扫描中束流配送系统的不确定性对射野区域剂量均匀性和半影的影响
        7.2.2 基于FLUKA的束流配送过程中次级粒子的剂量贡献研究
        7.2.3 优化mat RAD软件中的碳离子治疗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FLUKA模拟代码
附录2 点扫描辐射场叠加MATLAB代码
附录3 用于获取组织器官材料的Python脚本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恩拉霉素
        1.1.1 恩拉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1.1.2 恩拉霉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1.1.3 恩拉霉素检测方法
        1.1.4 恩拉霉素的用途及市场前景
    1.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1.2.1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1.2.2 恩拉霉素生物合成方式
    1.3 恩拉霉素菌株选育与发酵调控
        1.3.1 恩拉霉素生产菌株
        1.3.2 恩拉霉素菌株改良筛选
        1.3.3 恩拉霉素发酵优化及过程调控
    1.4 重离子辐照育种技术
    1.5 廉价生物原料
    1.6 DNA分子标记技术
        1.6.1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1.6.2 分子标记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7 基因组测序
        1.7.1 测序技术的发展
        1.7.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突变菌株高产机制研究
    1.8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重离子束辐照选育恩拉霉素高产菌株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培养及保存
        2.2.2 重离子辐照处理
        2.2.3 菌株存活测定
        2.2.4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2.2.5 遗传稳定性实验
        2.2.6 扫描电镜观察孢子形态
        2.2.7 发酵参数的比较
        2.2.8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
        2.2.9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重离子束辐照SG-01的致死率曲线
        2.3.2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2.3.3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2.3.4 突变菌株生理形态变化
        2.3.5 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发酵参数比较
        2.3.6 重离子束诱变对恩拉霉素产生菌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恩拉霉素高产突变菌M30的发酵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主要实验试剂
        3.1.4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培养
        3.2.2 恩拉霉素发酵单因素优化实验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葡萄糖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2 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3 玉米浆浓度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4 不同浓度KH2PO4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精氨酸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6 接种量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7 初始pH值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8 摇床转速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3.3.9 S.fungicidicus M30 摇瓶发酵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甜高粱汁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1.3 主要实验试剂
        4.1.4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培养
        4.2.2 甜高粱汁的来源和除杂处理
        4.2.3 不同浓度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2.4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2.5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4.2.6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比较葡萄糖和未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3.2 甜高粱汁中的杂质对M30发酵的影响
        4.3.3 未除杂和除杂甜高粱汁主要成分差异
        4.3.4 不同浓度的除杂甜高粱汁对M30发酵的影响
        4.3.5 除杂甜高粱汁分批补料发酵生产恩拉霉素
        4.3.6 尼泊金甲酯对M30发酵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源添加维生素C对恩拉霉素发酵过程的调控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菌株
        5.1.2 主要实验仪器
        5.1.3 主要实验试剂
        5.1.4 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菌株培养
        5.2.2 添加维生素C对M30发酵的影响
        5.2.3 抗氧化酶类活性测定
        5.2.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5.2.5 丙二醛测定
        5.2.6 分批补料发酵实验
        5.2.7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维生素C对M30生长和恩拉霉素合成的影响
        5.3.2 维生素C对M30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
        5.3.3 维生素C对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5.3.4 添加维生素C对分批补料发酵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恩拉霉素高产菌株全基因组变异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菌株
        6.1.2 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样品收集和制备
        6.2.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6.2.3 全基因组重测序及信息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DNA提取与检测
        6.3.2 三代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3.3 变异检测与分析
        6.3.4 恩拉霉素合成相关基因变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产纤维素酶菌株S-1的筛选与诱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综述
    1.1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简介
        1.1.1 葡聚糖内切酶
        1.1.2 葡聚糖外切酶
        1.1.3 β-葡萄糖苷酶
        1.1.4 纤维素酶作用机理
        1.1.5 影响纤维素酶活的因素
    1.2 纤维素酶的来源
    1.3 纤维素酶的应用
        1.3.1 在畜牧生产与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1.3.2 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3.3 纺织行业
    1.4 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
        1.4.1 自然选育
        1.4.2 诱变选育
    1.5 本研究的意义
2.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用材料
        2.1.2 培养基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2.2.2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保藏
        2.2.3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鉴定
        2.2.4 酶标仪高通量CMC酶活测定法
        2.2.5 菌株S-1产CMC酶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和分析
        2.3.1 产CMC酶菌株的筛选结果分析
        2.3.2 产CMC酶菌株的鉴定
        2.3.3 正交实验结果
    2.4 结论
3.菌株S-1的离子束与等离子体诱变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材料
        3.1.2 实验试剂与培养基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离子束诱变与诱变突变菌株的分离
        3.2.2 等离子体诱变与诱变突变菌株的分离
        3.2.3 离子束诱变致死率与正负突变率的计算
        3.2.4 等离子体诱变致死率的计算
        3.2.5 突变菌株的初筛和复筛
        3.2.6 突变菌株的菌体与芽孢形态
        3.2.7 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分析
        3.2.8 突变菌株的胞内CMC酶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S-1的离子束诱变致死率与正突变率
        3.3.2 菌株S-1的离等离子体诱变致死率
        3.3.3 离子束诱变后的菌落形态变化
        3.3.4 离子束突变菌株的CMC酶活
        3.3.5 离子束突变菌株308的形态学变化
        3.3.6 出发菌株与突变菌株的胞内CMC酶与胞外CMC酶
        3.3.7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4 讨论
4.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酶曲线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溶液与培养基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的生长曲线与CMC酶活测定
        4.2.2 突变菌株308产CMC酶条件的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出发菌株S-1与突变菌株308、D36的酶活力曲线
        4.3.2 出发菌株S-1与突变菌株308、D36的酶活力曲线
        4.3.3 出发菌株S-1的菌密度(OD_(600))与CMC酶活力的关系
        4.3.4 突变菌株D36的菌密度(OD_(600))与CMC酶活力的关系
        4.3.5 突变菌株308的菌密度(OD_(600))与CMC酶活力的关系
        4.3.6 突变菌株产CMC酶条件的优化
    4.4 讨论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云芝高产抗病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6)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场生物技术
        1.1.1 电场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1.1.2 电场生物效应的机制研究
        1.1.3 讨论
    1.2 离子束生物技术
        1.2.1 引言
        1.2.2 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
        1.2.3 离子束注入植物生物效应
        1.2.4 离子束注入微生物育种
        1.2.5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
        1.2.6 离子束生物效应的机理
    1.3 LACl突变筛选体系的原理
        1.3.1 Iac操纵子的组成
        1.3.2 Iac操纵子的调控
        1.3.3 Iacl突变子筛选方法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菌种
        2.2.2 培养基
        2.2.3 样品准备
        2.2.4 样品处理及存活率突变率确定
        2.2.5 突变子的筛选和鉴定
        2.2.6 基因组DNA提取
        2.2.7 PCR扩增突变子Iacl基因及产物回收
        2.2.8 测序、序列比对及结果分析
    2.3 结果
        2.3.1 不同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存活率
        2.3.2 不同平板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突变率
        2.3.3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存活率
        2.3.4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大肠杆菌K12的突变率
        2.3.5 突变子DNA提取、PCR、胶回收
        2.3.6 测序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2.4.1 高压芒刺电场处理对大肠杆菌突变率的影响
        2.4.2 高压芒刺电场致大肠杆菌突变的可能机理
        2.4.3 小结
第三章 低能离子束重复注入大肠杆菌诱发全基因组突变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菌种
        3.2.2 培养基
        3.2.3 样品准备及离子注入
        3.2.4 突变菌的重复注入
        3.2.5 诱变n次后的突变子传代稳定性试验
        3.2.6 重复诱变稳定突变菌的确定及其总DNA的提取
        3.2.7 突变子S55全基因组测序
        3.2.8 数据组装分析
        3.2.9 突变子S55中SNP检测方法
        3.2.10 突变子S55中Indel检测方法
        3.2.11 突变子S55中SV检测方法
    3.3 结果
        3.3.1 低能离子注入重复诱变的大肠杆菌K12的规律
        3.3.2 经离子注入重复诱变的稳定突变菌的筛选
        3.3.3 突变子S55总DNA提取纯化
        3.3.4 突变子S55的精细结构图数据组装结果
        3.3.5 突变菌S55中SNP检测
        3.3.6 突变子S55突变菌中Indel检测
        3.3.7 突变子S55突变菌中SV检测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4.1 工作总结
    4.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7)低能N+注入选育高毒力白僵菌及对油茶害虫的毒力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1.1.1 离子注入的诱变机理
        1.1.2 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植物品种改良
        1.1.3 离子注入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品种改良
    1.2 白僵菌的致病病理学
        1.2.1 白僵菌吸附侵染过程
        1.2.2 白僵菌致病机理
        1.2.3 白僵菌致病性及影响因素
    1.3 白僵菌防治农林业害虫的应用现状
        1.3.1 白僵菌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
        1.3.2 白僵菌与其它防治手段的协同效应
        1.3.3 白僵菌田间持效性及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目的与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低能氮离子注入选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缓冲液与试剂
        2.1.3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离子注入的剂量选择
        2.2.2 N+注入后菌落形态及产孢量
        2.2.3 Pr1蛋白酶酶活与几丁质酶酶活测定
    2.3 讨论
3 球孢白僵菌对3 种油茶主要害虫的毒力测试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白僵菌菌株10~7浓度对几种油茶害虫的杀虫作用
        3.2.2 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BbⅢ22对几种油茶害虫的生物测试
    3.3 讨论
4 球孢白僵菌BbⅢ22固态发酵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单因素实验
        4.1.4 响应面实验
        4.1.5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4.2.2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4.2.3 验证试验
    4.3 结论
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低能离子注入番茄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效应
        1.1.1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作用原理
        1.1.2 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
        1.1.3 离子束生物技术的诱变育种
    1.2 离子束介导植物转基因的研究
        1.2.1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的原理
        1.2.2 离子束介导转基因的特点
        1.2.3 离子束介导植物转基因研究的进展
    1.3 RAPD 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1.3.1 RAPD 技术的原理
        1.3.2 RAPD 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引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试剂及试剂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 DNA 提取
        2.2.2 离子束注入处理
        2.2.3 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制片与镜检
        2.2.4 RAPD 分析
        2.2.5 番茄的叶蛋白图谱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 离子注入番茄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畸变研究
        3.2.1 离子注入对细胞分裂的影响
        3.2.2 离子注入对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3.3 M1代番茄的 RAPD 分析
        3.3.1 番茄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3.2 RAPD 反应体系的优化
        3.3.3 引物的筛选
        3.3.4 RAPD 扩增结果
    3.4 M1番茄叶蛋白图谱分析
        3.4.1 离子束照射番茄的叶蛋白电泳图谱变化
        3.4.2 Ar+介导大豆 DNA 导入番茄的叶蛋白电泳图谱
        3.4.3 N+介导大豆 DNA 导入番茄的叶蛋白电泳图谱
        3.4.4 离子束辐照及介导转大豆 DNA 番茄的叶蛋白质图谱比较
4 讨论
    4.1 离子束对番茄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影响
    4.2 离子束辐照处理番茄的 RAPD 分析
    4.3 离子束对番茄叶蛋白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概况
        1.1.1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
        1.1.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
        1.1.3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的应用进展
    1.2 鸡腿菇的研究概况
        1.2.1 鸡腿菇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2.2 鸡腿菇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目的
        1.3.2 内容
第二章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斜面PDA
        2.2.3 平板PDA 加富培养基
        2.2.4 摇瓶发酵基础培养基
        2.2.5 仪器及设备
    2.3 培养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菌丝干重测定
        2.4.2 PH 值
        2.4.3 胞外多糖测定
        2.4.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2.5 结果与分析
        2.5.1 碳源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2 氮源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3 接种量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4 初始PH 值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5 温度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6 装液量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影响
        2.5.7 鸡腿菇深层发酵过程曲线
    2.6 讨论
第三章 鸡腿菇菌丝培养和生长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材料
        3.2.2 供试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碳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氮源对鸡腿菇母钟菌丝生长的影响
        3.3.3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对阿魏菇母种茵丝生长的影响
        3.3.4 菌块的制备与培养
        3.3.5 菌丝最佳温度生长速度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
        3.4.1 不同碳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氮源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3.4.3 不同优化培养基对鸡腿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3.4.4 鸡腿菇菌丝在最适温度下的生长速度的测定
    3.5 讨论
        3.5.1 碳源讨论
        3.5.2 氮源讨论
        3.5.3 正交讨论
        3.5.4 最适温度下的生长速度测量讨论
第四章 N~+离子注入鸡腿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1 离子注入机装置简介
        4.2.2 供试菌种
        4.2.3 优化固体培养基
        4.2.4 优化液体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注入前的准备
        4.3.2 N~+离子注入与样品处理
        4.3.3 生长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4.3.4 注入后培养
        4.3.5 发酵培养
        4.3.6 分析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
        4.4.2 真空效应的验证
        4.4.3 N~+离子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菌丝发酵生物量的关系
        4.4.4 N~+离子注入剂量与鸡腿菇胞外多糖的关系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出菇试验
    5.1 引言
    5.2 制种
    5.3 栽培料的配制
    5.4 制袋接种
    5.5 覆土出菇及采收
    5.6 出菇结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对比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羊柴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牧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牧草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
        1.1.2 转基因牧草研究现状与进展
        1.1.3 豆科牧草基因转化的研究
        1.1.4 牧草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
        1.1.5 展望
    1.2 植物转基因技术简介
        1.2.1 植物转基因技术原理
        1.2.2 植物转基因的方法
        1.2.3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2.4 问题与展望
    1.3 羊柴研究进展简介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及质粒
        2.1.3 酶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
        2.2.2 羊柴种子的消毒
        2.2.3 愈伤组织的诱导
        2.2.4 卡那霉素(Kanamycin,Kan)抗性检测
        2.2.5 甘油预处理
        2.2.6 离子束注入羊柴种子和愈伤组织
        2.2.7 离子注入羊柴种子后发芽率和存活率的统计
        2.2.8 离子注入愈伤组织后失水率、愈伤组织重量增长倍数的统计
        2.2.9 离子注入愈伤组织后细胞活力的测定
        2.2.10 质粒 DNA的提取
        2.2.11 质粒 DNA直接转化羊柴种子
        2.2.12 质粒 DNA转化愈伤组织
        2.2.13 农杆菌的培养
        2.2.14 离子束辅助农杆菌转染羊柴愈伤组织
        2.2.15 组织化学染色
        2.2.16 基因组 DNA的提取
        2.2.17 PCR检测
第三章 离子束注入羊柴种子和愈伤组织体系的建立
    3.1 引言
    3.2 愈伤组织的诱导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诱导方法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出愈率的影响
        3.2.4 卡那霉素(Kanamycin,Kan)敏感性检测
    3.3 离子束注入羊柴成熟种子
        3.3.1 离子束注入干种子
        3.3.2 发芽率的测定
        3.3.3 离子束注入剂量-存活率曲线
        3.3.4 差异显着性分析
        3.3.5 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
    3.4 离子束注入愈伤组织
        3.4.1 离子注入愈伤组织后失水率的统计
        3.4.2 愈伤组织重量增长倍数的统计
        3.4.3 细胞存活力的测定
    3.5 小结
第四章 离子束介导质粒 DNA转化羊柴种子及愈伤组织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质粒的中量提取
        4.3.2 离子束介导质粒 DNA转化羊柴干种子
        4.3.3 离子束介导质粒 DNA转化羊柴愈伤组织
        4.3.4 GUS染色
        4.3.5 转化受体的抗性筛选
        4.3.6 转化体的 PCR检测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干种子转化结果
        4.4.2 愈伤组织的转化结果
        4.4.3 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4.4.4 转化体的 PCR检测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离子束辅助农杆菌转染羊柴愈伤组织的研究
    5.1 引言
    5.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5.2.1 实验材料
        5.2.2 试剂
        5.2.3 感受态细胞制备
        5.2.4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 LBA4404感受态细胞
    5.3 离子束辅助农杆菌介导的羊柴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
        5.3.1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
        5.3.2 转化方法
    5.4 PCR检测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离子束注入羊柴种子体系的建立
    6.2 离子束注入羊柴愈伤组织体系的建立
    6.3 离子束介导质粒 DNA转化羊柴种子及愈伤组织体系的建立
    6.4 离子束辅助农杆菌转染羊柴愈伤组织
    6.5 PCR检测
参考文献
英文符号缩写注释
撰写的论文
致谢

四、我国首创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束流配送系统和治疗计划的研究[D]. 李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重离子束辐照恩拉霉素菌株的选育研究[D]. 刘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产纤维素酶菌株S-1的筛选与诱变研究[D]. 刘婉. 郑州大学, 2018(01)
  • [5]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云芝高产抗病菌株的研究[J]. 蒋益,郑惠华,刘广建,全卫丰,薛璟,季宏更,汪洁. 食用菌, 2014(02)
  • [6]离子束和高压电场诱变大肠杆菌K12的实验研究[D]. 宋智青. 内蒙古大学, 2012(11)
  • [7]低能N+注入选育高毒力白僵菌及对油茶害虫的毒力测试[D]. 邓小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8]低能离子注入番茄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D]. 于永昂. 河南师范大学, 2012(11)
  • [9]氮离子注入鸡腿菇M1代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张红梅. 新疆大学, 2008(02)
  • [10]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羊柴的初步研究[D]. 陈玲玲. 内蒙古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我国首个离子束应用于生物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