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药物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和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

健脾药物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和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健脾药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成顺[1](2020)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病理机制,抑制T细胞异常激活是重要治疗措施。有研究显示中医脏腑病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脾虚与肾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证候要素,两者对于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尚无相关研究。通过中医药健脾补肾治疗再障常有一定疗效,提示健脾补肾法可能有助于调控免疫功能。本课题以脾虚血亏和肾虚血亏证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明确脾虚及肾虚对T细胞亚群失调程度的不同影响,以健脾补肾中药为干预措施,初步探索依据脾虚血亏及肾虚血亏为主要分型应用中医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回顾性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血亏证与肾虚血亏证患者T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明确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收集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简称慢性再障)的住院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再障;②2011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③中医证候分型为脾虚血亏证或肾虚血亏证;④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⑤住院期间合并发热、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者除外。参照《中医虚证诊断标准》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行业专家组意见拟定脾虚血亏证及肾虚血亏证诊断标准,在住院病历中提取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再分型。与健康成年人对照,明确再障患者T淋巴亚群(CD4+、CD8+、Treg及CD4+/CD8+比值)失调情况;分析脾虚血亏证与肾虚血亏证患者细胞毒性T细胞异常激活程度的差异,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年龄、性别、病程、全血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收集可评价临床疗效的病例,分析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临床疗效的相关性。2.进一步探索不同证型应用中医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拟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纳入肾虚血亏证或脾虚血亏证的慢性再障20例,以健脾补肾中药为干预措施,酌情联合西医基础治疗,1疗程为3个月,连续应用2个疗程,共6个月。入组时、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入组时及治疗后每月检测1次全血细胞分析;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CD4+、CD8+、CD4+/CD8+,T 淋巴细胞激活状态:HLA-DR+T、CD4+HLA-DR+、CD8+HLA-DR+、CD4+HLA-DR+/CD4+、CD8+HLA-DR+/CD8+、活化 T 细胞,ELISA 法检测血浆 TNF-α、TGF-β 及 IL-10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表达。监测安全性指标。主要疗效指标为再障临床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中医症状改善率、全血细胞分析。与历史文献进行对照,分析应用健脾补肾法为主与单用西医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差异;通过疗效分层,探究中医证候分型与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安全性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案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DZMEC-KY-2019-133)。初步探索依据脾虚血亏证及肾虚血亏证主要分型应用健脾补肾中药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结果1.慢性再障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亚群变化相关,脾虚血亏组免疫应答失调更为突出,CD8+T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肾虚血亏组,CD4+/CD8+比值较肾虚血亏组进一步减低。①共纳入慢性再障患者57例,其中脾虚血亏证31例、肾虚血亏证26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54.38±17.58)岁。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再障组CD8+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CD3+、CD4+、Treg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③中医证候分型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D8+、Treg细胞及CD4+/CD8+比值与中医证型相关(P=0.010,P=0.046,P=0.025),脾虚血亏组CD8+、Treg细胞明显高于肾虚血亏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肾虚血亏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CD8+细胞比例(OR=0.920,95%CI:0.860~0.985,P=0.017)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脾虚血亏组CD8+淋巴细胞较肾虚血亏组升高。④对治疗6月后检测T细胞亚群的32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缓解6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19例。与治疗前相比,缓解组CD8+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5),无效组显着增高(P<0.05),明显进步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CD4+/CD8+比值无效组进一步降低(P<0.01)。2.以脾虚血亏及肾虚血亏为主要分型,应用健脾补肾中药有助于调控T细胞免疫应答治疗慢性再障,治疗有效患者中,脾虚血亏者治疗后活化T细胞、CD3+HLA-DR+、CD8+HLA-DR+、CD4+HLA-DR+细胞比例、CD8+HLA-DR+/CD8+、CD4+HLA-DR+/CD4+比值较治疗前降低,肾虚血亏者各项T淋巴亚群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变化。①共纳入慢性再障患者18例,全数据集(FAS)16例,符合方案集(PPS)14例。脾虚血亏组7例,肾虚血亏组9例,两组基线一致。②按照临床疗效判定标准,FAS、PPS总有效率分别为62.5%、71.4%,与国外文献报道有效率(35%-64%)基本一致。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55.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照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FAS、PPS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7.5%、92.9%。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5.7%、88.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全血细胞分析:FAS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治疗后明显提升(P<0.05,P<0.01);脾虚血亏组和肾虚血亏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访视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脾虚血亏组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明显提升(P<0.05),肾虚血亏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明显提升(P<0.05)。⑤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FAS治疗3月时、6月时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降低(P<0.01)。脾虚血亏组和肾虚血亏组治疗前、治疗3月时、治疗6月时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脾虚血亏组与肾虚血亏组治疗3月时、6月时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⑥单项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6月后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各症状改善率为食欲不振(86.7%)、失眠(83.3%)、大便干结(80.0%)、腰膝酸软(78.6%)、形寒肢冷(77.8%)、盗汗(77.8%)、神疲乏力(73.3%)、头晕(69.2%)、心悸(66.7%)、手足心热(62.5%)、大便稀溏(50.0%)、出血(50.0%)、面色萎黄(46.7%)。⑦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与治疗前相比,FAS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差异,脾虚血亏组、肾虚血亏组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再障疗效分层统计,有效患者10例,包括脾虚血亏者5例,肾虚血亏者5例。与治疗前比较,有效患者治疗后 CD3+HLA-DR+、CD8+HLA-DR+比例及 CD8+HLA-DR+/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脾虚血亏者治疗后活化T细胞、CD3+HLA-DR+、CD4+HLA-DR+、CD8+HLA-DR+比例及CD8+HLA-DR+/CD8+、CD4+HLA-DR+/CD4+比值显着降低(P<0.05),肾虚血亏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激活状态无明显变化(P>0.05)。⑧细胞因子TNF-α、TGF-β、IL-10:FAS、脾虚血亏组与肾虚血亏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⑨所有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部分T细胞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相关性,脾虚与肾虚免疫应答失调的程度不同,健脾补肾法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免疫反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陈成顺,苏鑫,赵同德,许亚梅[2](2020)在《《理虚元鉴》“治虚三本”理论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治虚三本"是明代汪绮石先生提出的中医理论,对虚劳的辨治进行了高度总结。"治虚三本"强调肺、脾、肾三脏是虚劳主要病位,肺为五脏之天、虚损皆关乎肺,脾为百骸之母、气血化生之源,肾为性命之根、精髓充盛之本,对辨治虚损疾病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很多血液系统疾病有长期虚损亏耗之象,尤其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病机为肾虚,"治虚三本"作为辨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以补肾为填精益髓之基础,辨证联合健脾、益肺等,常可守效收功。

陈蕊[3](2019)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真实医疗环境,挖掘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药处方和《中国药典》收载相关中药制剂组方药味规律,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治疗的用药情况,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提供参考。同时从整体的循证医学评价中药在该病种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对药味频次、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挖掘,分析我院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处方用药,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并对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和Stata14.0软件进行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本院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西药主要为环孢素,利可君片、十一酸睾酮等。使用的中药种类较西药多且丰富,涉及320味,常用中药饮片有牡丹皮、白术、白芍、菟丝子等,核心药味配伍组合为牡丹皮-生地黄-白芍,中药类别主要为清热类、补虚类和止血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清热药使用较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补虚药为主。各证型进行药物关联规则挖掘,药味选择有一定差异,但药味组合均以补气药-补血药,清热凉血药-补气药-补血药为主。中药制剂主要包括茜蓟生血片、造血再生片、宁血络片等医院自制制剂和益血生胶囊等。63种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与本院用药结果不同。截至2019年1月的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西药联用能提高治疗有效率(RR=1.31,95%CI[1.28,1.35],P<0.00001),且能降低患者肝功能异常(RR=0.35,95%CI[0.27,0.46],P<0.00001)、痤疮(RR=0.36,95%CI[0.26,0.50],P<0.00001)、多毛(RR=0.22,95%CI[0.13,0.38],P<0.00001)、声音嘶哑(RR=0.33,95%CI[0.14,0.79],P=0.01)、牙龈增生(RR=0.29,95%CI[0.17,0.49],P<0.0001)、手颤(RR=0.24,95%CI[0.14,0.41],P<0.00001)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清热、补虚、止血作用的中药及制剂,“扶正袪邪”并施,体现“健脾补肾”、“清热凉血”的疗法。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补血、清热、止血作用的中成药组方药味的功效类别与本院AA临床使用的中药功效类别不同。Meta分析显示,中药对AA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于天祥[4](2017)在《基于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补肾健脾祛障方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模型小鼠 Th1/Th2 比值与 IFN-γ/T-bet、IL-4/STAT6 信号通路、T-bet、GATA-3 的关系以及IFN-γ、TNF-α、IL-2、IL-4、IL-10因子表达的等细胞情况,来探讨Th1/Th2平衡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补肾健脾祛障颗粒治疗再障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再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补肾健脾祛障颗粒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基础研究:清洁级BALB/c小鼠,90只,雌性,随机选取其中的15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75小鼠通过免疫介导方法复制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根据预实验结果,造模后第7天检测结果符合造模成功判定标准,造模成功率100%)剔除死亡小鼠10只,剩余65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0.78 g/(kg.d))、中药中剂量组(1.56 g/(kg.d))、中药高剂量组(3.12 g/(kg.d))及CsA(山地明)组(0.5ml/只),每组13只。于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象和骨髓病理示造模成功后开始用药,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给予中药灌胃,CsA组小鼠给予CsA灌胃,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两次,连续用药15天结束。造模后第7天和用药后第15天应用眶静脉采血方式测小鼠血常规,并对小鼠的一般状态进行观察。用药15d后取材,行骨髓病理;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T-bet、GATA-3 蛋白表达,ELISA 法检测外周血 IFN-γ、TNF-α、IL-2、IL-4、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2)临床研究: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临床上将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分为补肾健脾颗粒组、对照组、中西药联用组,每组受试者各40例,观察三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骨髓增生程度、WBC、HGB、PLT、治疗有效率、血常规、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与改善情况,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能改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的一般状态。2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和CsA组均能提高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中药中剂量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提升作用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P<0.05)。3.经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补肾健脾祛障颗粒中剂量组能改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的骨髓病理状态,其他各组未见有明显改善。4.RT-PCR法检测发现,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和CsA组能上调GATA-3 mRNA、STAT-6 mRNA表达,下调T-bet mRNA表达,中药中剂量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GATA-3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及T-bet mRNA的下调作用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GATA-3 mRNA、STAT-6 mRNA表达的上调及T-bet mRNA下调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经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和CsA组能上调GATA-3、STAT6蛋白表达,下调T-bet蛋白表达,中药中剂量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GATA-3、STAT-6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及T-bet蛋白的下调作用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GATA-3、STAT-6蛋白表达的上调及T-bet蛋白表达下调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6.经ELISA检测发现,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能上调IL-4、IL-10表达,下调IFN-γ、TNF-α、IL-2表达,中药中剂量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IL-4、IL-10表达的上调作用及IFN-γ、TNF-α、IL-2的下调作用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P<0.05),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CsA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上调及下调作用无显着性差异(P>0.05)。7.中西药联用组受试者治疗后的WBC、HGB、PLT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后效果更加明显(P<0.05)。8.中西药联用组的受试者有17个病人出现了缓解,缓解率达到42.5%,明显改善的受试者有12人,明显改善率达到了 30%,治疗后没有效果的受试者有11人,无效率达到了 27.5%,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2.5%;西药常规对照组的受试者中有18人出现了缓解,缓解率达到了 45%,明显改善的受试者有4人,明显改善率占到了 10%,治疗后无效果的病人有18人,无效率为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5%,单纯使用补肾健脾祛障颗粒组中的受试者有17人出现了缓解,缓解率为42.5%,明显改善的受试者有11人,明显改善率为27.5%,治疗无效的受试者有12人,无效率是30%,说明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结果比其他各组受试者的效果要好(P<0.05),各组受试者之间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9.中西药联用组受试者治疗后增生低下者(包括减低与极度减低)占55%,同一指标对照组的受试者达到了 82.5%,单纯使用补肾健脾祛障颗粒组的受试者增生低下为42.5%,说明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受试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发生良性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中西药联用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更明显(P<0.05)。结论:1.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能够改善再障模型小鼠的一般状态,改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血常规水平,对小鼠骨髓病理具有改善作用。2.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与对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表达、Th1/Th2失衡及T-bet/GATA3平衡的调节有关,提示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的治疗作用是多环节、多靶点的,并从转录水平揭示了再障发病的机制。3.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的异常变化及Th1/Th2失衡,在再障免疫异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4.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和CsA能通过下调IFN-γ/T-bet通路的异常活化,促进IL-4/STAT6通路表达,改善Th1/Th2失衡,并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减轻再障细胞免疫亢进,解除造血抑制。5.通过补肾健脾祛障颗粒与CsA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的作用对比表明“补肾健脾”法能有效改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的状态,从而验证了中医“补肾健脾”法对再障小鼠的干预效应。6.给予免疫介导再障小鼠不同剂量中药灌胃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中剂量组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一般状态、外周血象、骨髓病理以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善作用优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环孢素组(P<0.05),说明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状态的改善作用与给药剂量有关。7.通过治疗前与治疗后的WBC、HGB、PLT、治疗有效率、骨髓增生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WBC、HGB、PLT这些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中西药联用组的治疗后的指标改善情况都比其他两组受试者要好很多,治疗有效率方面:中西药联用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骨髓增生程度方面:治疗后中西药联用组受试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发生良性好转,说明补肾健脾祛障颗粒能够加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改善,其治疗效果突出,虽然有少数病人出现不适症状,但是总体用药还是相对的安全可靠。

张丰丰,张新雪,田晨,赵宗江[5](201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病征。AA机制研究一直是研究工作的重点。随着现代科研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AA的机制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AA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近年来,为了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中医药在AA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刘静[6](2014)在《富氢盐水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造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富氢盐水联合环孢素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为治疗再障寻找新方法。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近交系BALB/c小鼠,经X射线全身照射(5.0Gy)(吸收剂量率为1.21Gy/min,放射时间为248s)后,4h内经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悬液0.2ml/只。实验动物分组:正常组;对照组(AA组);H2组(腹腔注射富氢盐水10ml/kg);CsA组(腹腔注射环孢素注射液5mg/kg);CH组(腹腔注射环孢素注射液5mg/kg+富氢盐水10ml/kg)。造模后第14天至第28天按照正常组和对照组不给药;H2组腹腔注射富氢盐水10ml/kg给药;CsA组腹腔注射环孢素注射液5mg/kg给药;CH组腹腔注射环孢素注射液5mg/kg联合腹腔注射富氢盐水10ml/kg给药进行治疗。用血细胞计数仪于第0、7、14、21和28天给各组小鼠测量血细胞数。第28天取小鼠血浆测定SOD、MDA、IL-3、IL-6、TNF-α和TGF-β。小鼠股骨及脾脏置于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脾脏IFN-γ蛋白表达。结果1、H2组小鼠造模后活动迟钝,进食水较差,小鼠生存率在50%;而CsA组小鼠进食水可,小鼠生存率在60%;CH组活动基本正常,进食可,生存率维持在80%,小鼠体重增长趋势明显。小鼠的生长状况,精神、食欲,体重增加,生存率提高等观察指标表明富氢盐水联合环孢素要明显优于单纯用富氢盐水和环孢素治疗AA。2、CH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增加明显高于H2组和CsA组(P<0.05),骨髓病理HE染色切片有核细胞数增加,造血功能改善。3、CH组小鼠血浆SOD水平明显高于H2组和CsA组(P<0.05);CH组小鼠血浆MDA水平明显低于H2组和CsA组(P<0.05)。4、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浆中IL-3、IL-6、TNF-α和TGF-β水平,CH组小鼠造血正性调控细胞因子IL-3水平明显高于H2组和CsA组(P<0.05);CH组小鼠负性调控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水平明显低于H2组和CsA组(P<0.05)。5、免疫组化脾脏IFN-γ蛋白表达,与AA组相比,CH组脾脏IFN-γ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显着(P<0.05)。结论1、富氢盐水能促进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的造血功能恢复,与环孢素联合具有协同作用。2、富氢盐水对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正性造血因子IL-3生成,抑制负性调控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水平,降低脾脏IFN-γ蛋白表达。3、富氢盐水对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为能减少SOD消耗,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

张丰丰,赵宗江,张新雪,田晨[7](201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具有治愈难、病势绵延的特点,AA机制一直是血液研究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其机制研究已逐渐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AA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近年来,为了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改进。中医药在AA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崔长磊[8](2013)在《补肾填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干预其易感染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评估补肾填精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程中易于发生的感染的状态的干预,统计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感染的次数,评估感染风险。检测治疗前后慢性再障患者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2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16例,试验组采用免疫抑制剂CsA+补肾填精方,对照组单用免疫抑制剂CsA,两组病程均为半年。观察中医症候及临床症状,统计严重感染次数,并监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结果:两组患者初始的中医症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常规各项结果等经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中医症候方面,试验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与初始症候评分相比经配对t检验,一个月时无显着差异(P>0.05),三个月及半年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组内与初始症候评分相比经配对t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半年严重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经过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好转,试验组较明显,且两组患者半年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初始生活质量评分经配对t检验均有显着差异(P<0.05),半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均有上升,组间比较,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三次统计两组数据经t检验无显着差异,试验组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与初始白细胞数相比,一个月、三个月及半年后白细胞数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与初始白细胞数相比,一个月时无显着差异(P>0.05),三个月及半年后白细胞数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均有改善,组间比较,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三次统计两组数据经t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初始血红蛋白量相比,两组患者一个月、三个月时血红蛋白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半年后血红蛋白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中性粒细胞均有改善,组间比较,一个月、三个月及半年后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初始中性粒细胞数相比,经配对t检验,试验组3次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对照组一个月、三个月时无显着差异(P>0.05),半年后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小板数均有改善,组间比较一个月、三个月均无显着差异(P>0.05),半年后血小板数有显着差异(P<0.05),组内对比,与初始血小板数相比,经配对t检验,试验组一个月、三个月及半年后血小板数均有显着差异(P<0.05),而对照组一个月无显着差异(P>0.05)、三个月及半年后血小板数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较单用环孢素,加用补肾填精方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降低感染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着改善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中性粒细胞数量,且无显着差异,但试验组起效较快。两种方案均能提高血小板数量,中药加环孢素效果更显着,且起效较快。

张丰丰[9](2013)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CTX诱导AA大鼠T-bet/IFN-γ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造血微环境损伤,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近年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延缓AA的病程进展,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AA时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IFN-y主要是由CD4+和CD8+细胞中Thl和Tcl细胞分泌,AA时其水平显着升高,Thl和Tcl细胞分泌功能增强;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特异性调控Th0细胞分化Thl、Th2细胞,是Thl/Th2细胞转换开关作用的关键因子;T-bet在树突状细胞(mDCs)分泌的IL-12作用下,通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途径促进Th0向Thl极化,使后者分泌IFN-yγ、TNF-a等I型淋巴因子;在IL-4作用下,Th0细胞通过STAT6途径促进GATA-3高表达,使Th0向Th2极化,后者分泌IL-4、IL-5、IL-13等II型淋巴因子;AA时T-bet的异位表达激活IFN-γ基因并诱导内源IFN-γ的产生,同时IFN-γ可诱导CD8+T细胞、NK细胞和成熟B细胞表达T-bet, T-bet通过抑制GATA-3表达,阻断GATA-3与Th2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而诱导已分化成熟的Th2向Thl逆向转化,从而使Th1(分泌IFN-γ)/Th2(分泌IL-4)失衡和T-bet/GATA-3表达异常。本研究采用苯和环磷酰胺联合建立AA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AA大鼠TFN-γ/T-bet信号通路作用机制,为AA“肾藏精”理论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动物实验:采用苯(benzene)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联合诱导AA大鼠,以康力龙组为实验对照药物,观察补肾益髓生血法对AA大鼠的药效学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系统CD3、CD4、CD8、CD4/CD8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FN-yγ、TNF-a.IL-2、IL-4、IL-5、IL-10细胞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FN-γ、T-bet、GATA-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RT-PCR检测AA大鼠骨髓IFN-γ、T-bet、GATA-3蛋白及mRNA表达。方法:1.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药效学的影响:清洁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皮下隔天注射苯(1ml/kg)7周,取材前2周连续隔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25mg/kg)3次,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第三周后灌胃前,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力龙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第七周处死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外周血RBC、WBC、HGB、PLT。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股骨取骨髓涂片,瑞氏染色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取股骨制备骨髓悬液,倒置显微镜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摘取大鼠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2.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a、IL-2、IL-4、IL-5、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A大鼠脾组织中IFN-γ、T-bet、GATA-3蛋白表达。4.Western blot:检测AA大鼠骨髓IFN-γ、T-bet、GATA-3蛋白表达。5RT-PCR:检测AA大鼠骨髓IFN-γ、T-bet、GATA-3mRNA表达。6.实验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和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药效学影响1.1一般状态:经过补肾益髓生血法治疗后,大鼠精神状态变好,皮毛光泽度恢复,饮食饮水增加,排尿排便量增多。1.2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滋肾生血组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P<0.01)。1.3外周血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WBC、HGB降低(P<0.01),PLT应激性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RBC、WBC、HGB均显着性增多(P<0.05,P<0.01);与康力龙组相比,滋肾生血组WBC显着性增多(P<0.05);滋肾生血组疗效更优。1.4血涂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红细胞呈散状分布,通透性降低,白细胞减少,退化细胞较常见;经过治疗后,红细胞通透性有所改善,血细胞数量增加,且益髓生血组、滋肾生血组疗效更优。1.5骨髓涂片:模型组大鼠脂肪滴明显增多,有核细胞减少,红系、粒系、巨核系细胞均降低,出现非造血细胞等;经过治疗后,脂肪滴减少,细胞增多,且益髓生血组、滋肾生血组疗效更优。1.6骨髓有核细胞数: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显着减少,经过治疗后,有核细胞数显着增多,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益髓生血组相对较好。1.7脾组织HE染色:模型组大鼠脾组织淋巴小结不明显,红髓白髓边界模糊;经过治疗后,淋巴小结趋于正常,红髓白髓边界清晰。2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和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免疫功能机制的影响2.I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模型组大鼠CD4显着降低(P<0.01)CD8显着升高(P<0.01),CD4/CD8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肾生血组明显优于益髓、温肾生血组(P<0.01)。2.2血清检测: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NF-.IL-2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IFN-γ、IL-2、TNF-α均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IL-4、IL-5、IL-10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IL-4、IL-5、IL-10均显着升高(P<0.05,P<0.01)。3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和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脾组织IFN-γ、T-bet. GATA-3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组大鼠脾组织中有少量IFN-γ表达。模型组大鼠脾组织中IFN-γ、T-bet表达强阳性。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FN-γ、T-bet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益髓生血组、滋肾生血组表达量明显少于温肾生血组;正常组大鼠脾组织中有大量GATA-3表达。模型组大鼠脾组织中GATA-3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GATA-3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益髓生血组、滋肾生血组表达量明显多于温肾生血组。4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和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骨髓IFN-γ、T-bet、GATA-3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4.1Western blot:正常组大鼠骨髓中IFN-γ、T-be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骨髓中IFN-γ、T-be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滋肾生血组相对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疗效更佳。与正常组比,模型组GATA-3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GATA-3蛋白表达均增加。4.2RT-PCR:正常组大鼠骨髓中IFN-γ、T-bet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骨髓中IFN-γ、T-bet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滋肾生血组相对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疗效更佳。正常组大鼠骨髓中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补肾益髓生血法可以改善AA大鼠的一般状态,增加AA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AA大鼠骨髓及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外周血WBC、RBC、HGB,增加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对AA大鼠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补肾益髓生血法中滋肾生血组对AA大鼠一般状态的改善作用显着,优于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2.补肾益髓生血法可以降低AA大鼠CD8,增加CD4、CD4/CD8值。经过治疗后,滋肾生血组、益髓生血组明显优于温肾生血组;补肾益髓生血法可降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2、TNF-a水平,增加细胞因子IL-4、IL-5、IL-10水平,对AA大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滋肾生血组疗效优于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3.补肾益髓生血法改善AA大鼠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其免疫机制、延缓AA病程进展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脾组织和骨髓IFN-γ/T-bet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而实现的。本实验研究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中医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吴凡,刘宝山[10](2012)在《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总结相关文献,认为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通过调节免疫、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抑制干细胞凋亡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而实现的。

二、健脾药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脾药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免疫功能失调
        2 骨髓微环境异常
        3 端粒酶功能缺陷
        4 克隆性造血与体细胞突变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2 中医治则治法
        3 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础研究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慢性再障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5 讨论
    试验二 健脾补肾中药干预慢性再障T细胞免疫应答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理虚元鉴》“治虚三本”理论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治虚三本”具体内涵
    1.1“治虚三本”———肺脾肾
    1.2“治虚三法”———三部平调
2“治虚三本”思想对慢性再障的证治启示
    2.1补肾益髓生血
    2.2健脾益气生血
    2.3益肺生气化血
    2.4辨证论治
3《理虚元鉴》用药特色
    3.1 用药审慎
    3.2 既病防变
4 结语

(3)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1.2 中药名称规范及功效分类
        1.3 处方录入与核对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疾病分类结果
        2.2 总体用药结果
        2.3 中医疾病统计结果
        2.4 中医疾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功效分类结果
        2.5 中医证候统计结果
        2.6 虚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2.7 髓劳病各证型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结果
    3 讨论
        3.1 常用药味分析
        3.2 总体用药讨论
第二章 2015年版《中国药典》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组方用药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药味名称处理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的统计与类别
        2.2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药味频次
        2.3 补血、清热、止血作用中成药关联规则
    3 讨论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4 中医药治疗AA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
        2.5 中医药改善AA患者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论文发表情况

(4)基于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补肾健脾祛障方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中医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溯源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2 Th1/Th2平衡偏移与再障关系的研究
        2.1 Th1/Th2对再障发病的影响
        2.2 Th1/Th2与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的关系
        2.3 Th1/Th2与T-bet、GATA-3的关系
        2.4 Th1/Th2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相关研究
        3.1 应用依据
        3.2 组方分析
        3.3 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的作用研究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及制备方法
        3 主要实验试剂
        4 主要仪器
        方法
        1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建立
        1.1 造模方法
        1.2 造模成功的判定标准
        1.3 造模成功外周血及骨髓病理体现
        2 分组
        3 给药方法
        4 取材
        5 实验内容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1.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2.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
        2.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的影响
        2.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的影响
        2.4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血小板的影响
        3 骨髓及肝脾病理切片观察
        3.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骨髓病理状态的影响
        3.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状态的影响
        3.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脾脏病理状态的影响
    实验二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1 测定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T-bet、GATA-3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目的基因mRNA引物序列
        1.3 实验方法
        2. Western Blot
        2.1 主要试剂,仪器
        2.2 主要试剂配制
        2.3 制备蛋白样品
        2.4 BCA法测蛋白浓度
        2.5 凝胶制备与上样
        2.6 电泳
        2.7 凝胶转膜及其检测
        3 ELISA
        3.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3.2 步骤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PCR结果
        1.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T-bet mRNA表达的影响
        1.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GATA-3 mRNA表达的影响
        1.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STAT-6 mRNA表达的影响
        2 Western Blot结果
        2.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T-bet蛋白表达的影响
        2.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GATA-3蛋白表达的影响
        2.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STAT-6蛋白表达的影响
        3 ELISA结果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估算
        1.3 随机化分组
        1.4 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病例处理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方法
        2.2 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主要指标
        3.2 安全性观察
        3.3 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6 不良反应
讨论(一)
    1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的建立
        1.1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
        1.2 免疫介导再障模型机理初探
    2 “补肾健脾法”的确立
    3 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4 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5 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及肝脾病理的影响
    6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再障模型小鼠Th1/Th2作用机制研究
        6.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
        6.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Th1/Th2比值的影响
        6.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T-bet、GATA-3表达的影响
        6.4 对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小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7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治疗再障意义简析
        7.1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研究意义
        7.2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低、中、高剂量疗效分析
        7.3 补肾健脾祛障颗粒配伍意义分析
讨论(二)
    1 再生障碍性贫血受试者基线资料的分析
    2 临床疗效分析
    3 血常规分析
    4 骨髓增生程度的改善
    5 安全性评价
结语(一)
结语(二)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5)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发病机制
    1.1 细胞免疫异常
        1.1.1 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和活化状态异常
        1.1.2 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其分布变化
    1.2 细胞因子负调控作用
    1.3 转录因子表达异常
        1.3.1 Th1、Th2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异常
        1.3.2 T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减少
        1.3.3 NF-κB蛋白表达异常
2 AA实验动物模型
    2.1 化学药物造模法
    2.2 γ射线造模法
    2.3 免疫介导造模法
3 中医药的作用环节
    3.1 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3.2 调控细胞因子
        3.2.1 正调控因子
        3.2.2 负调控因子
    3.3 改善造血微环境
    3.4 抑制细胞凋亡
4 总结与展望

(6)富氢盐水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造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补肾填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干预其易感染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二、 治疗方法
    三、 疗效判定
        (一) 疗效标准
        (二) 安全性指标
    四、 统计方法
    五、 治疗结果
        (一) 疗效分析
讨论
    一、 中医病因病机
    二、 再障的疾病传变与致重因素
    三、 感染因素在再障致重诸因素中的的重要性
    四、 抗感染药物对再障病情的影响
    五、 再障治疗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六、 中医学对免疫功能的认识
        (一) 肾与免疫的关系
        (二) 脾与免疫的关系
        (三) 气血与免疫的关系
    七、 西医对微观免疫的认识
        (一) 人体中的 T 细胞
        (二) 活化 T 细胞亚群
        (三) 调节性 T 细胞亚群
        (四) 补体
        (五) 干扰素等细胞因子
    八、 中医对于治疗未病的认识
    九、 补肾填精方的方药组成及组方特点
        (一) 补肾填精方全方组成
        (二) 补肾填精方的方义
        (三) 补肾填精方的配伍意义
    十、 试验结果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9)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CTX诱导AA大鼠T-bet/IFN-γ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T-bet/IFN-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二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免疫机制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三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脾组织IFN-γ、T-bet、GATA-3蛋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四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骨髓IFN-γ、T-bet、GATA-3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附图

(10)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补肾健脾生血法
2 活血化瘀通络法
3 疏肝理气和解法
4 清热解毒凉血法
5 小结

四、健脾药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分型与T细胞免疫应答失调的相关性[D]. 陈成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理虚元鉴》“治虚三本”理论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运用[J]. 陈成顺,苏鑫,赵同德,许亚梅. 环球中医药, 2020(05)
  • [3]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特点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陈蕊.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IFN-γ/T-bet、IL-4/STAT6信号通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及补肾健脾祛障方的干预作用[D]. 于天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 张丰丰,张新雪,田晨,赵宗江. 武警医学, 2014(08)
  • [6]富氢盐水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造血的影响[D]. 刘静. 泰山医学院, 2014(03)
  • [7]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研究进展[A]. 张丰丰,赵宗江,张新雪,田晨. 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3
  • [8]补肾填精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干预其易感染状态的临床观察[D]. 崔长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9]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CTX诱导AA大鼠T-bet/IFN-γ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丰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10]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概况[J]. 吴凡,刘宝山. 中医杂志, 2012(11)

标签:;  ;  ;  ;  ;  

健脾药物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IL-3和IFN-γ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