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成,傅骏,颜小荣,王行富,李坚,江常震,王晨阳,林元相,康德智[1](2021)在《个性化内镜技术在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岩斜区位于颅底,位置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给手术安全切除该部位病变带来极大挑战。目前岩斜区病变的手术入路主要有开颅经侧方入路和内镜下经鼻入路。本研究探讨内镜技术在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6例岩斜区病变患者,均行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53 h。术后病理证实3例为软骨肉瘤(WHO 2级2例、WHO 1级1例),1例神经鞘瘤,1例脊索瘤,1例胆固醇肉芽肿。除1例术后视物重影症状未缓解外,余5例术前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术后平均住院5.67 d,中位随访时间14.07个月。术后3个月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行非计划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截至末次随访,均无病变复发。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切除术相对安全、有效。术中应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个性化选择不同的内镜技术。
韩子安[2](2021)在《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神经内镜下经翼点锁孔入路磨除前床突的解剖学研究目的:1.探索在神经内镜下通过翼点锁孔硬膜内外联合入路磨除前床突(ACP)前、后显露床突旁、鞍旁结构、海绵窦外侧等区域。2.阐明ACP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如何磨除ACP更加安全有效及探讨ACP磨除后解剖暴露范围的变化,以期为临床上内镜下磨除ACP及暴露其周围相关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干性成人颅底标本10例20侧,测量ACP本身及其与颅底重要孔道之间的距离。10例灌注后的成人湿标本,神经内镜下模拟翼点锁孔入路逐层解剖,采用硬膜内外联合的方式磨除ACP,同时观察并标记磨除ACP前、后其周围解剖结构范围。记录所得相关解剖数据并予以客观分析。结果:1.将模拟内镜下翼点锁孔入路手术途经结构及磨除ACP过程中所见关键性结构作为解剖标志。其中包括:翼点、蝶骨嵴、眶上裂(SOF)、视神经管口、视神经、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等。内镜下该入路对于鞍上、鞍旁、床突旁、海绵窦外侧等区域显露良好。2.可显露的中颅窝解剖结构包括:视神经、ICA床突上段、垂体柄、动眼神经、ICA床突段、ICA环、眼动脉、床突间隙(CS)。3.测量结果:(1)ACP长:9.29±1.20mm;厚:5.21±1.15mm;宽:12.15±2.16mm;(2)磨除ACP后形成CS,其内侧边:7.92±3.58mm;外侧边:13.18±2.94mm;上边长:9.47±1.75mm;下边长:5.33±1.25mm;高:10.15±1.47mm;(3)磨除ACP前、后:视神经显露长度:8.75±2.68mm和20.22±1.98mm;颈内动脉显露长度:9.69±2.81mm和14.80±1.87mm;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显露宽度为:4.36±1.27mm和11.57±1.98mm;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显露宽度为:7.39±2.77mm和9.97±2.32mm。结论:1.神经内镜经翼点锁孔硬膜内外联合入路磨除ACP后对于周边血管神经的显露,尤其以眼动脉显露、视神经长度、ICA长度、视神经与ICA之间宽度及ICA与动眼神经宽度为着,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磨除ACP时对于ICA、视神经、眼动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可作为又一磨除ACP的安全且有效方案;2.磨除ACP后操作范围的增加对于病变累积上述解剖结构时至关重要;3.神经内镜特有的优势,包括深部照明、无视野死角、术野清晰,在翼点锁孔入路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二部分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目的:1.探索在神经内镜下通过颞下锁孔硬外下入路磨除后床突(PCP)前、后显露鞍侧区、上岩斜区等区域。2.阐明PCP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磨除PCP后增加上岩斜区解剖暴露范围的变化。以期为临床上磨除PCP及暴露其周围相关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干性成人颅底标本10例20侧,测量PCP本身及其与颅底重要孔道之间的直线距离。在神经内镜引导下通过模拟颞下锁孔入路对10例灌注后的成人湿标本进行逐层解剖,针对磨除PCP前、后其周围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标记。记录所得相关解剖数据并予以客观分析结果:1.将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沿途结构及磨除PCP过程中所见关键性结构作为解剖标识。其中包括:颧弓根部、小脑幕缘、中脑下部、桥脑上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附属分支: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上段及其附属分支: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2.同时将内镜导向前侧方可暴露鞍旁区可显露垂体柄、视交叉后部及视束;3.测量结果:(1)PCP长、厚、宽分别是:6.12±1.31mm、3.75±1.89mm、5.81±1.52mm;(2)PCP尖部至内听道内侧缘、视神经管中心点、圆孔、卵圆孔、棘孔距离分别是:38.79±2.88mm、29.55±2.02mm、30.76±1.75mm、34.21±3.03mm、34.21±3.03mm;(3)重要血管神经解剖间距:PCP与动眼神经外侧缘距离为4.13±1.16mm;ICA与动眼神经间的垂直距离为8.08士1.22mm;后交通动脉(PCo A)与小脑幕的距离为8.61士1.56mm;脉络膜前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前支的垂直距离为5.53士0.94mm。(4)磨除后床突可增加脑干腹侧、上岩斜区的显露范围,内镜下可显露中脑下部、脑桥上部,以及大脑后动P2段及其分支;牵开动眼神经,可进一步显露基底动脉上部以及小脑上动脉。PCP磨除前基底动脉显露长度为4.02±1.34mm;磨除后其长度为6.83±1.82mm。结论:1.借助内镜通过颞下锁孔入路对中颅窝底部、小脑幕切迹区、鞍旁区、脑干腹侧、上岩斜区等结构得到良好的显露;2.磨除PCP后可增加脑干腹侧、上岩斜区、基底动脉的显露范围,对于低位性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开颅夹闭及高位性基底动脉瘤近端控制提供机会,同时也为侵犯上岩斜区及脑干腹侧面的肿瘤提供全切可能。
柴孟雨[3](2020)在《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海绵窦区位置深在,其周围相关的骨性结构、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毗邻关系及走行关系复杂,因此该处的手术对于神经外科医师而言历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颞下经岩前入路是神经外科切除蝶-岩前区-斜坡区部位肿瘤的常用手术入路之一,临床上斜坡区域上、中斜坡的一些较为巨大的肿瘤向后挤压脑干的同时也会向前突入海绵窦区骚扰和压迫重要的颅神经、血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的目的是:1.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颞下经岩前入路所暴露出海绵窦区的重要结构及毗邻关系,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据量化,从而更为精确的掌握中后颅窝(海绵窦区和岩斜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结构;2.为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后部暴露的可操作安全范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探讨此入路在切除后颅窝突入海绵窦区肿瘤的优势与不足。方法:1.随机选取国人成人干性头颅3例(6侧),以眉弓上缘至枕外隆突上缘的平面为界限,用钢锯锯开颅骨,视交叉后切断两侧视束,仅保留暴露出的中脑、脑桥及延髓部分,去除端脑、小脑等组织,使中颅窝和颅后窝能够充分显露。辨别如棘孔(foramen spinosum,FS)、弓状隆起(eminentia arcuata,AE)、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greater superfici M petrosal nerve,GSPN)沟等重要解剖结构。测量颞骨岩部重要解剖结构和毗邻的空间位置关系,然后统计测量所得数据。2.随机选取国人成人尸头标本3例6侧,经体积分数10%福尔马林和75%酒精处理后,用红色(动脉)和蓝色(静脉)乳胶灌注。在显微镜(425倍)下模拟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手术过程,对手术过程中显露出的重要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进行标本拍照和精确、多次的数据测量。本研究统计学分析测量距离的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1.颞下经岩前入路术野暴露范围手术进入颅中窝抬起颞叶后,以棘孔为标志,由棘孔向后探查可看到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及弓状隆起等结构;掀开中颅窝硬脑膜向前方探查,可逐步显露海绵窦中部和后部。磨除岩骨尖部,剪开小脑幕可增加术区中后颅窝术野暴露范围,向后可看到岩斜区上部、中部和脑干腹侧,向前可暴露至前床突和全部颞叶。3.由三叉神经、岩骨嵴,岩浅大神经沟共同围成了Kawase三角。以内耳道为界限可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由内耳道、岩浅大神经及三叉神经围成,后部则是由岩骨嵴、弓状隆起、内耳道构成。前部前内侧半区域一般无重要血管和神经,所以,该入路向岩下窦方向行进时此处通常作为磨除岩骨尖部的首选部位。Kawase三角区有关结构的测量数据:1)三叉神经孔-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2.45±1.25mm(10.5213.90)mm2)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三叉神经孔30.58±4.05 mm(25.3235.70)mm3)弓状隆起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9.78±4.14 mm(13.5925.63)mm4)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膝状神经节19.19±3.91mm(13.1024.21)mm5)膝状神经节-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16.00±2.14 mm(12.8818.60)mm6)内耳门前缘在岩嵴投影-三叉神经孔5.47±1.22 mm(3.657.14mm)4.磨除岩骨尖时务必注意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弓状隆起这三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三叉神经是内侧面的界限,弓状隆起是外侧的界限,岩浅大神经是前方的界限。颈内动脉自破裂口入颅后斜向前行,与岩浅大神走向平行进入海绵窦,所以磨除范围应在岩浅大神经之后,避免伤及颈内动脉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弓状隆起,即骨迷路垂直半规管位置,损伤后会影响听力。5.岩尖磨除后内侧即为海绵窦的外侧壁,由颅神经及骨质结构围成的各个解剖三角的大小范围测量结果如下(应用SPSS 21.0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1)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1.26±0.98)mm,外边边长(12.55±0.77)mm,底边边长(7.18±0.52)mm。2)旁内侧三角:内边边长(10.65±0.85)mm,外边边长(11.37±0.75)mm,底边边长(6.38±0.72)mm。3)前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3.28±1.10)mm,外边边长(7.65±0.54)mm,底边边长(5.42±0.93)mm。4)远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1.86±0.67)mm,外边边长(6.07±0.63)mm,底边(11.62±0.87)mm。5)后外侧三角:内边边长(12.16±0.78)mm,外边边长(12.85±0.78)mm,底边边长(7.50±0.44)mm。6)后内侧三角:内边边长(12.33±1.28)mm,外边边长(11.96±1.50)mm,底边边长(12.34±1.30)mm。结论:1.颞下经岩前入路手术是学界公认的解决岩斜区肿瘤的经典入路,手术过程中棘孔、岩浅大神经、三叉神经、弓状隆起的辨认至关重要,通过这些重要的解剖标志可以初步推测面听神经、耳蜗及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大概位置,从而避免了在手术中损伤。对于后颅窝突入海绵窦的肿瘤切除往往需要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解剖三角区进行,所以熟悉解剖三角所显露海绵窦内结构和可利用腔隙的范围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供重要的参考。2.颞下经岩前入路的优势颞下岩前入路手术路径短总体损伤较小,海绵窦中部和后部的结构可沿岩骨嵴走行向前小心探查、有顺序的显露出来,小脑幕剪开后可以进一步增大术野,向前可探查至前床突,向后方则可达到环池的侧后方。此时海绵窦的整个外侧壁、外侧壁颅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和岩尖区骨质均能清晰显露。综上该入路用于切除海绵窦外侧壁、海绵窦中部、后部及岩尖区的病变较为适宜。3.颞下经岩前入路的不足1)该入路的是由海绵窦的中后部而后转向前暴露的顺序,对于海绵窦前部的显露不佳,且由于路径和视线等原因,针对前床突的骨质磨除也极其有限,所以对于海绵窦前壁的病变,如发生于视神经管的肿瘤和累及前床突上方的病变,应用此入路不易达到手术目的。2)该手术入路显露颈内动脉不充分,在切除包绕颈内的病变或者夹闭与之相关的动脉瘤时对于颈内动脉的保护极为有限,所以对于海绵窦区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性疾病此入路也不适宜。通过在显微镜下解剖海绵窦区域,能够清晰而直观的显示岩斜区的上、中斜坡和海绵窦内部结构及外侧壁解剖三角区腔隙的范围,对于发生于岩斜区直径较大突入海绵窦的肿瘤,利用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在理论上指导我们安全切开海绵窦,从而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进入岩斜区和海绵窦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丁哲旻[4](2019)在《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单纯EISKA(Endoscopic Intradural Subtemporal Keyhole Approach,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手术入路)至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可行性,并探讨该入路的优势。利用神经导航术中实时定位技术,进一步明确神经导航在EISKA中的优势。此外,还通过测量EISKA中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各自观察范围及手术操作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探讨神经内镜较显微镜在此入路中的部分优势。通过上述研究拟为EISKA的临床转化提供解剖学及理论依据,也为治疗岩斜区和脑干腹外侧区的常见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国人头颅湿标本上模拟EISKA,观察并记录鞍上区、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相关解剖结构,测量鞍上区可利用血管神经间隙的垂直距离。2.随后在每例标本随机一侧进一步模拟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导航组),另一侧则未使用导航辅助(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此时的相关解剖结构,测量两个组的Day菱形区磨除面积和部分残余骨质厚度并作分析。3.对比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在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初始组)、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K组)、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导航组)中各自的解剖暴露,使用透明方格纸测量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各自的后颅窝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大小并作分析。结果1.采用EISKA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大部分解剖结构,鞍上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可通过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进一步观察,构成该间隙的颈内动脉(C6段)-动眼神经的平均垂直距离为8.21±0.90mm,后交通动脉-小脑幕的平均垂直距离为8.32±1.64 mm。2.导航组的Day菱形区磨除面积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76.8±14.6 mm2和244.8±12.6 mm2,P<0.05),而在内听道上壁(分别为1.0±0.2 mm和2.5±0.4 mm)、耳蜗内上壁(分别为1.0±0.2 mm和3.0±0.4 mm)、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分别为1.2±0.2 mm和3.4±0.4 mm)的残余骨质厚度方面,导航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3.神经内镜在脑干上、下、腹侧获得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比显微镜更大(初始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2.9、15.65和10.2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9、7.55和6 mm;K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2.7、20和29.5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7、14.8和8.8 mm;导航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3.1、20.3和29.9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3.1、15.3和8.8 mm。均P<0.05)。导航组较K组在脑干下方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内镜下手术视野增大3.8 mm,操作空间增大2.7 mm;显微镜下分别增大3.5 mm和2.2 mm。均P<0.05)。结论1.EISKA能够为鞍上区、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病变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且相较传统手术入路具有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等优势。2.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是EISKA至鞍上区可利用度最高的间隙。3.利用神经导航辅助磨除Day菱形区能够在更为精确和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大化磨除,从而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4.神经内镜在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及其硬膜下Kawase入路中,相较显微镜能够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主要体现在脑干上、下、腹侧三个方向。5.EISKA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基础上,适合处理鞍上区、鞍旁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等多处病变。
徐硕[5](2017)在《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文中指出目的总结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为提高岩斜区肿瘤全切率及减少岩斜区肿瘤术后并发症提供经验。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中上岩斜区肿瘤患者,收集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加以分析。结果1.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9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1例次全切除,全组无死亡病例,2.手术疗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部分缓解4例。3.术后并发症:2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出现暂时性轻面瘫,2例术前面部疼痛患者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随访及肿瘤复发:所有病例术后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不等,无肿瘤复发。结论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主要优点有:1.术中可根据个体需要磨除岩骨骨质以增加暴露空间,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2.术中可通过缓慢释放中颅窝底及环池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加暴露空间。3.根据Labbe’s静脉位置向前适当调整颞底暴露可降低静脉损伤风险。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治疗中上岩斜区肿瘤效果较好。
姚庆海[6](2017)在《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后颅神经损伤、KPS评分及肿瘤复发和(或)进展情况定义肿瘤切除目标、分析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以后颅窝为主体的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相关术后并发症,减低颅神经损害术后致残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1.-2013.12.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术后强化核磁影像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39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全部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男性5例(12.82%),女性34例(87.28%),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3.79±7.94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或头晕、面部麻木或疼痛、面瘫或面肌痉挛、听力下降、肢体无力、走路不稳及吞咽困难。肿瘤直径:小型(<10mm)0例,中型(10-24mm)3例,大型(25-44mm)29例,巨大型(≥45mm)7例。应用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评分)评价患者的术后生存状态。仔细收集患者术前的病史、查体、各颅神经的神经功能情况、放射影像学结果,术后详细记录患者的肿瘤性质、各颅神经的神经功能情况及随访时受损颅神经的恢复情况、定期随访时的影像学复发和(或)进展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评分等资料。将岩斜脑膜瘤简化为三个分型:Ⅰ型,肿瘤主体位于小脑幕下;Ⅱ型,肿瘤主体位于小脑幕上;Ⅲ型,幕上下均等性。并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入路:Ⅰ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Ⅱ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Ⅲ型应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或颞下-乙状窦后联合入路。将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录入IBM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并利用可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肿瘤切除的程度、颅神经损伤、肿瘤复发与残留肿瘤进展、患者随访期末各颅神经功能状态和患者随访终末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9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例,其中肿瘤达到全切除(GTR)11例(28.21%),肿瘤达到次全切除(STR)28例(71.79%)。全组无重残及死亡病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10例(25.61%),全切除组6例(54.55%),次全切除组4例(14.28%)。术后有效随访36例(92.31%),随访年限平均为41.53月(13月-96月)。随访36例随访病例中,7例(19.44%)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永久性致残患者3例(8.33%)。术后全切除组平均KPS评分72.00±9.19分,次全切除组平均KPS评分82.69±10.41分。全切除组无复发,次全切除组进展率11.54%(3/26);次全切除组经伽玛刀治疗(11例)后肿瘤无进展(主动接受伽玛刀治疗8例,被动接受伽玛刀治疗3例)。采用t检验比较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次全切除组中伽玛刀治疗与肿瘤复发率的关系(Fisher确切概率法P=0.529),两组无明显差别;肿瘤全切除(GTR)组与次全切除(STR)组随访KPS评分(t=-2.844,P=0.007)和KPS评分优秀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组岩斜区脑膜瘤分型可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2.枕下乙状窦后及其扩展入路入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手术入路;3.对岩斜区脑膜瘤术中残留的部分肿瘤术后行伽玛刀放射治疗可以控制残余肿瘤的进展率4.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提升生存质量,改善预后;5.对岩斜区脑膜瘤行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伴或不伴术后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可行的、经过临床实践的策略。
袁亮[7](2017)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显露岩斜区的手术入路,提高岩斜区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为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整理自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建立本组病例资料的数据库,并使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相应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组病例样本量<40,所以对计量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对计数资料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总结联合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特点和手术经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随访对患者术后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肿瘤大小范围3573mm,平均50.4±10.5mm。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20例(83.3%),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4例(16.7%)。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7例患者(29.2%),包括眼球运动障碍3例(12.5%)、面瘫4例(16.7%)、听力障碍1例(4.2%)、偏瘫2例(8.3%)。其中部分颅神经麻痹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得到不同程度好转。本组病例术后出现脑干出血1例(4.2%),脑干梗塞1例(4.2%),脑脊液漏1例(4.2%),颅内感染1例(4.2%),肺部感染2例(8.3%),均经过保守治疗最终痊愈出院。无乙状窦栓塞、Labbe静脉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术前的KPS平均评分为77.50±8.47分,术后的KPS平均评分为72.92±15.17分。本组2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末次随访时的KPS平均评分为80.42±14.29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优秀者21例(87.5%),良好者1例(4.2%),差者2例(8.3%)。术后随访3-5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残余肿瘤明显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肿瘤的质地(P=0.044)、是否侵犯脑干(P=0.008)、是否侵犯海绵窦(P<0.05)、是否包绕重要神经和血管(P=0.008)等是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因素;(2)肿瘤全切与否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3)术后远期的生存质量取决于术后是否发生了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1.对于中后颅窝和/或幕上下骑跨的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采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进行显微手术切除,术野暴露更加充分,手术创伤进一步降低,并发症更少,并且肿瘤全切除率并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除岩斜区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入路。2.当肿瘤与脑干、海绵窦、颅底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粘连紧密时,切不可强行分离切除肿瘤,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对残余的肿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也是一种选择。3.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非取决于肿瘤全切率,不能以牺牲患者的神经功能为代价而片面追求肿瘤全切,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王凯[8](2017)在《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总结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及切除率。本研究对于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及治疗后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定,来寻找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56例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49.8岁。本研究肿瘤最大直径大于4.5cm。肿瘤的发病部位的起始为岩斜区,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根据患者的基本发病情况,本研究病例手术方法分以下几种:经颞下-岩骨前行手术的有14例,经枕下-乙状窦后手术方法的有26例,扩大翼点行手术的有6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行手术的有10例。术后观察所有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程度,随访时间3-30月。结果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切除程度分级:Simpson I级,24例,Simpson II级12例,Simpson III级8例,Simpson IV级,12例。术后并发症引起的面瘫:3例;三叉神经痛:2例;饮水呛咳:3例;吞咽困难:4例;听力下降:4例;声音嘶哑:1例。结论根据肿瘤大小、质地、根基的部位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应保护好周围重要的神经与血管,而不是肿瘤的全切率,尽量避免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较小、生活质量评定好。
周凯[9](2016)在《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提供内镜经蝶手术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大体解剖描述鞍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及对其周围结构具体数据的测量,从而掌握颅底解剖的特征以及标志点,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手术入路和操作区域造成的隐患。2、采用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医疗影像设备,比如CT,神经导航,内镜解剖等,对比大体解剖和影像学解剖之间的关系。3、以新鲜尸体为对象,实施内窥镜模拟手术,验证手术标志是否可行,从而了解手术安全区域,确保一些关键性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安全不受损。提供一种改进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相关设备的解剖学参考。4、对于虚拟手术软件的研制和先进显微内镜器械的发明,其解剖学基础在于经鼻手术到斜坡和颅颈中间边缘研究。方法与材料:1、干性颅骨标本10个,解剖蝶骨鞍,颅底斜坡脑干腹侧,颈枕联合区等关键解剖结构,并对其具体参数进行测量;10例被稳定在福尔马林中的头颈标本,标本颈部动脉中充斥着氧化铅明胶;对经鼻碟手术进行模拟,即经蝶窦直达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同时建立重要手术标示点。在解剖之前,通过准确度达到0.02mm的游标卡尺以及圆规,确定手术入路范围。需要测量的长度参数主要有:中线到鼻管、破裂孔、颈内动脉、颈1处椎动脉等。然后再测出前鼻棘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咽结节、寰椎前结节之间的长度。测得的数据,参照国内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常模数值,全部提交给SPSS19.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以及对比。2、选择2例没有缺陷的新鲜的头颈部标本,利用标本进行内镜模拟手术,手术工具是半径2mm、长度18cm的0°和30°内窥镜机器。验证手术标志和颅底手术相关的测量距离,以准确归纳出内镜下斜坡区和脑干腹侧区的颅底解剖学特征。3、针对新鲜尸体标本的骨结构的64层螺旋进行CT三维重建,以此为标准比较动脉内充斥氧化铅后血管的重建图像,通过分析获取两种方法提供的影像解剖学数据。4、按照随机的原则,挑选出20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获取患者头部扫描影像,测量颅底关键性解剖结构以及位于手术入路中的关键性骨性和血管标志。手术中使用神经导航辅助,并将导航中的定位结果同之前测得的相关重建数据做对比分析。5、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解在实际内镜手术过程中需要识别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安全的手术显露范围大小。结果与讨论:1.测量斜坡骨质:斜坡包括了枕骨基底部以及蝶骨,斜坡的倾斜角度为45°。斜坡的上部位边缘是鞍背,下部位边缘枕骨大孔的前端边界,斜坡两边分别是破裂孔、岩枕裂、颈静脉孔等组织。枕骨大孔和鞍背之间相距45.51±2.6mm,枕骨大孔前部分的厚度为3.45±0.69mm。两侧舌下神经管内侧相对径长为(25.55±3.07)毫米,枕骨大孔的里面一侧分布着众多的舌下神经管,,其内走行有舌下神经根。蝶鞍底中心比内耳门下壁的高度高出20.1±1.8mm;岩枕裂和颈静脉孔直接接触,孔里面分布着颈静脉结节,这一结节和经静脉孔神经的总长度有1.5cm,它的后下方就是舌下神经管的内口。中斜坡骨后7.19±1.23mm。2.内镜经鼻颅颈相交的地方以及腹侧脑干区手术标志有: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悬雍垂、头长肌颈长肌,枕骨大孔中点前缘,寰椎前弓、齿状突。从鼻碟入路能够看到完整的颅颈边缘的视野,最近的地方只有89.60±2.52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受到损伤区域一直延伸到两翼管以及破裂孔,后两者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9.25±0.55mm以及10.6±0.83mm,翼管右侧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10.75±0.84mm,破裂孔的右侧(9.19±0.50)毫米。3.颅底斜坡的解剖观察3.1从膝部进行划分,颈内动脉岩段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它首先在纵向上一直上升,然后从颈动脉管外口贯穿出去,接着转向,沿着横向方向伸,一直到破裂孔,一旦进入到颅腔后,在此转向,和炉内颈动脉海绵窦段相连。岩骨段颈内动脉紧挨着的入口的纵向部分和位于后部的颈静脉球窝间的骨质板。除了颈动脉管致密的纤维组织附着到其下面位于颈内动脉管入口处的岩谷上之外,颈内动脉的其它位置易于从颈动脉管分离,颈内动脉区异常或不合理的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3.2Dorello管和它所包含的内容:Dorello管主要是由纤维所构成的,它的形状不符合任何规则,在外侧斜坡区能够找到该管道,通常都会有展神经等有着关键作用神经贯穿。后颅窝硬膜下面也分布有一定的展神经,通常都位于后床突的下面,然后沿着颅窝岩斜区硬膜下转向纵向方向,和Dorello管相连后,就会进入到该管道的1/3部位中。岩下窦发起和后海面窦部,会和展览神经管一起,在Dorello管中走过,从岩枕裂部位贯穿颈静脉孔,最终和境内静脉相连。如岩下窦损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3颈静脉孔的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颈静脉孔在斜坡下部分的后外侧,它是岩枕裂的尾部变大后产生的,体积变化较大,分布在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上的颈静脉突将颧骨和枕骨上的静脉孔分离开来。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单孔的话,那么这个孔就不会彻底将其划分为后外侧部和中间部,该类型的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85%和82%。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双孔的话,该类型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15%和18%。左、右颈静脉孔的大小依次是4.6±2.8mm2和6.2±3.0mm。其中,有62%的右侧是比左侧更大的,而有22%的则是左侧比右侧大的,有13%的是左右侧大小相同。位于前内侧部三角凹硬膜鞘中的舌咽神经,位置是相对恒定,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在硬脑膜鞘里面,前者位于后者的前方。它们都贯穿了颈静脉孔,双方空间位置关系主要有:其一,93%的都在前部的内侧;其二,6.5%的处在两部中间的骨性纤维隔里面;其三,0.5%处在后侧外部的内侧。后外侧部固定走行颈内静脉。两个颈静脉孔之间的距离是45.3毫米。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处在颈静脉孔的内侧的前方,也就是神经部,后外侧部分布的主要是颈内静脉的血管部。孔的里面分布着很多的颈静脉结节,这些结节到颈静脉孔神经部之间的距离为1.53±0.43mm。3.4斜坡和桥脑腹侧和延髓彼此间的关系:对于矢状面而言,脑桥面和斜坡、延髓腹侧,脑桥基底部、延髓上半部和斜坡骨质的连接处很难分开。将近33.3%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是在脑桥基底沟下部分的地方连接在一起的,剩余的都是在脑桥延髓沟处连接在一起的。基底动脉的长度在27.3~29.7mm之间,其长度达到斜坡长的75%;基底动脉上、中、下三个部分的1/3外径依次是5.4,4.8和4.4mm。基底动脉和基底沟上部分距离脚尖窝比较近的地方,存在小脑上动脉和大脑上动脉。正中静脉沿着脑桥和延髓的中间分布,其外直径长0.3mm;另外还存在一条外径为0.3mm,且和正中静脉之间夹角为0。的前外侧静脉;之间横向走行3-6条交通静脉,约0.3毫米的外径。斜坡的中下三分之一处面对脑桥延髓沟与脑桥结合臂中段。在外侧延髓部位能够看到橄榄体,其前部是舌下神经根,后上方在3-4mm处走行,该部位上分布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根,正后方分布着舌咽,迷走神经根。3.5破裂孔周围:岩枕裂的后方体积变大,这就是颈静脉孔,相邻的外颈静脉孔之间相隔45.34±2.92mm,位于下斜坡外侧,位于左边的破裂孔和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6±0.83mm,右边的破裂孔和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0.75±0.84mm,靠近经静脉孔走行有包括经内动脉在内的多种重要结构。4.20例患者头颅CT的测量结果:获取中下斜坡的完整视野后可以看到,距离的最小值为88.65±2.55mm,蝶窦下前壁和下斜坡磨损的区域从左右两边翼管到破裂孔,通过CT重建可知它和中线之间相隔9.16±0.49mm以及10.70±0.96mm。运用VR方法或SSD法进行三维重建,由此可知头颈CT扫描不但能够将骨性鼻道、鞍区、中脑、脊髓以及别的解剖结构的影像显示出来,而且还能让我们看到和颅骨之间直接相关的骨骼结构,比如个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岩骨体、乳突、内耳道等。通过测量系统,可以了解这些结构彼此间的距离关系:内听道、围绕寰弓、咽结节等。而且还能够在影像中显示鼻道骨质形状、内听道尺寸、枕骨大孔大小、斜坡形状等,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清晰地看到颅神经彼此间是如何相连的。重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三维图像可以为手术中参考比较提供较为高的影像参考价值,模拟实际手术操作中需要掌握的大体解剖。5.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斜坡,并通过内窥镜模拟手术观察脑干腹侧这些解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5.1鼻前棘、鼻中隔和梨状骨:鼻中隔的两大成分分别是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垂直板。构成经鼻手术通道的最前部分,鼻中隔和犁状骨根部是手术操作的中线标志,由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内镜手术属于中线及旁中线手术,术中中线标志的确认对于手术定位尤为重要。5.2蝶窦:蝶窦是一个内部充斥着气体的空间,它位于蝶骨体里面。其形态以及体积多种多样,蝶窦口包括左边和右边,根据这一点通过解剖能够找到蝶窦,左边和右边都处在鼻腔上鼻甲后部的蝶筛隐窝里面,我们能够以此为依据找到蝶窦以及鞍底。窦口有些是椭圆形的,有些是圆形的,还有些是裂缝形的。鼻小柱根部到蝶窦口下极和蝶窦底之间的距离有所差异,平均值为60mm±4mm,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找不到蝶窦口的话,根据上述解剖情况就能实现定位。将蝶窦前下壁打开,就能看到鞍底了。蝶窦内可有中隔,因个体差异,蝶窦分隔数目、形态及分隔与颈动脉管、鞍底解剖关系多种多样,每个人体内蝶窦气化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横向方向上,蝶窦的直径平均值是22.1mm,前后径是22mm。在垂直方向上,直径是20.1mm。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和颈内动脉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在蝶窦外侧壁的上方,存在视神经管隆突,在蝶窦外侧壁的鞍底下方,存在颈内动脉隆突,内镜手术医生需要非常熟悉颈动脉管隆突、视神经管隆突、颈动脉-视神经隐窝、视柱等解剖及毗邻关系。5.3大部分的视神经管内侧壁都和蝶窦接触在一起。窦腔里面的视神经管会导致该部位明显凸起,16.2%的凸起比管径的1/4还高。考虑到蝶窦有不同的变异态,筛窦往往沿着后方进入到蝶窦的上部,这就造成了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毗邻关系并不简单。在某些情况下,蝶窦中隔偏曲,位于两边的视神经管和一边的蝶窦紧紧挨着。后筛房的气化程度高低,是影响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管的空间关系的唯一因素,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视神经管,都处在蝶窦外侧壁位置上。5.4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隆起包括了三个部分,即鞍后端、鞍下段和鞍前段。在岩尖出颈内动脉管口部位,颈内动脉穿过该管口和颅内相连,然后游走到破裂孔,调转方向进入到海绵窦里面,然后保持前行,在前床突位置上沿着横向方向贯穿海绵窦顶,接着像前床突内侧靠近,往上行。整个过程中都和蝶窦外侧壁挨在一起,出现一条朝着窦内方向的压痕。蝶窦里面的有些颈内动脉会产生凸起,受到蝶窦气化程度的影响,产生凸起的概率也有所差异,另外考虑到蝶窦中隔存在偏曲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会看到一侧蝶窦和两边颈内动脉紧挨着的情况。蝶窦里面的颈内动脉压痕骨壁的厚度差不多有1.0mm,有些在未受到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缺损。内镜操作需要关注颈内动脉间距个体差异及颈动脉管骨质缺损等变异情况,对于颈内动脉的保护及其重要,需要相关解剖知识及操作熟练。5.5碟腭动脉和分支:碟腭动脉是上颌动脉的最后一条分支,它沿着翼腭窝朝着前内上方分布,在中鼻甲后端往上一点位置上的碟腭和鼻腔相连,蝶腭孔到鼻小柱根部和蝶窦口下极之间大约相隔62mm以及13mm。蝶腭动脉的有些分支分布在鼻腔里面,比如鼻腔外侧动脉以及鼻中隔后动脉。其中,前者包括了上、中、下鼻甲动脉,三者均以鼻甲后端为出口,和鼻甲相连。后者包括的了上、下两支,二者均以蝶窦前壁蝶窦口下方为出口,然后进入到鼻中隔里面。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近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上支,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远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下支。鼻中隔后动脉上下支和蝶窦口分别相隔3.5mm和6.5mm,和蝶窦顶壁之间分别相隔14mm和16mm,和蝶窦底壁之间分别相隔6.1mm和7.5mm。之所以要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在扩充经蝶入路的过程中,在保持不伤害蝶腭动脉和重要分支的前提下,在最大程度上撑开蝶窦前壁。或者损伤时能及时准确有效电灼处理利于术中止血和避免术后严重鼻出血。5.6海绵窦及海绵间窦:从形状上来看,海绵窦属于五面体,它是由鞍旁由眶上裂到岩尖之间的硬膜折叠后产生的。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及3-6颅神经走行,对侵袭性垂体大腺瘤、海绵窦肿瘤及斜坡、脑干腹侧区肿瘤手术也需要重点关注海绵窦解剖及毗邻关系,注意保护海绵窦内重要结构。左右海绵窦间通过前、后海绵间窦连接在一起,鞍底硬膜间存在一些下海绵间窦,鞍背后方存在后海绵间窦和鞍背窦,它们和两边的海绵窦、岩上窦以及岩下窦相连在一起。在进行扩大经蝶入路斜坡肿瘤切除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海绵间窦有下、后海绵间窦,基底窦和鞍背窦。在切除垂体微腺瘤、脊索瘤、脑干腹侧胆脂瘤或神经鞘瘤手术中经常碰到海绵间窦出血,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结论:1.针对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解剖结构与三维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尽快熟悉掌握颅底整个空间解剖学关系,有助于不断完善针对发生在这一范围内的手术入路。2.以固定干性尸头为标本,实施内镜模拟手术,研究并采集内镜手术所需的数据和资料,采用相关仪器测量一些关键性的颅底解剖结构数据,以确立手术参考解剖标志,明确安全手术区域,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临床治疗手段。3.选择新鲜尸体一具,采用CT对其头颅进行扫描,然后将显影剂充入进去,再进行CT扫描,从而完成骨性和血管性的三维图像,收集更多的影像数据,提供临床指导与帮助。4.模拟内镜手术对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显露可以做到最大可能的暴露,最大可能的模仿临床内镜操作,为临床医师的神经内镜专业技能强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5.将内镜下手术操作基础研究推广到临床运用中,将二者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手术当中决定性的解剖结构与解剖标志点,为临床医生开展更加复杂精准的内镜手术提供了指导依据。
王鹏[10](2015)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24例病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效果,并初步探讨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来探索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最优方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从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资料。男性10例,女性14例,男女比为1:1.4,平均年龄(49.1±8.9)岁(31-62岁),平均病程(16.3±29.6)个月(0.1-120个月)。患者主要症状包括饮水呛咳、头痛、行走不稳、面部感觉异常、听力下降、肌力下降、肢体感觉异常、面部疼痛、视力下降、复视等。肿瘤平均直径(3.9±1.0)cm(2.3-5.5cm)。手术入路包括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2例,乙状窦前入路5例,颞下经天幕入路5例,眶颧入路1例,远外侧入路1例。结果:24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Simpson II级)10例(41.7%),次全切除(Simpson III级)6例(25%),大部分切除(Simpson IV级)8例(33.3%)。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1例(4.2%),肺部感染1例(4.2%),癫痫1例(4.2%),暂时性失语1例(4.2%)。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动眼神经麻痹4例(16.7%),面神经麻痹3例(12.5%),外展神经麻痹2例(8.3%),偏瘫2例(8.3%),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例(4.2%)。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4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4±17.5)个月(1-62个月),随访生活质量优秀18例(75.0%),生活质量良好4例(16.7%),生活不能自理2例(8.3%),8例大部分切除患者中有4例行伽马刀治疗,1例行普通放疗,未发现残余肿瘤进展或肿瘤复发病例。患者随访KPS评分与术前KPS评分(t=-2.174,P=0.040)和术后KPS评分(t=-3.301,P=0.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全切率与肿瘤质地(P=0.022)、海绵窦侵犯(P=0.024)、脑干粘连程度(P=0.005)显着相关,肿瘤质地对随访KPS评分有显着影响(P=0.001)。结论:1.岩斜区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肿瘤直径小于3cm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可行定期影像学随访,一旦发现肿瘤直径超过3cm或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应行手术治疗;2.根据肿瘤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3.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质地、海绵窦侵犯、脑干粘连程度显着相关;4.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肿瘤质地显着相关;5.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岩斜区脑膜瘤的生长,降低肿瘤复发进展率;6.充分的术前评估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考虑肿瘤特点、患者自身情况、术者经验及手术预期目标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入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找到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肿瘤切除程度之间的平衡点,争取获得肿瘤的完全切除,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二、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个性化内镜技术在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1. 术前准备及手术入路 |
2. 手术方法 |
3. 评价指标 |
结果 |
讨论 |
(2)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下经翼点锁孔入路磨除前床突的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磨除床突前后显露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 7 符号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海绵窦区的解剖和肿瘤切除常用外科手术入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结果 |
2.1 相关解剖结构的显露 |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结果 |
2.1 相关解剖结构的显露 |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中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对比性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结果 |
2.1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暴露后颅窝相关解剖结构的对比 |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及对比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神经内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References |
附1. 发表文章 |
附2. 临床轮转科室和参加相关考试情况 |
致谢 |
(6)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1. 患者的纳入标准 |
1.1.2. 患者的排除标准 |
1.2. 临床特征 |
1.3. 临床症状 |
1.4. 影像学特征 |
1.4.1. 肿瘤的直径 |
1.4.2. 肿瘤分型 |
1.5. 乙状窦后入路操作要点 |
1.6. 手术切除程度的判断 |
1.7. 生活质量评估 |
1.8. 病例随访方法 |
1.9.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1.1. 肿瘤病理性质 |
2.1.2. 肿瘤切除程度 |
2.1.3. 术后相关并发症 |
2.1.4. 术后颅神经情况 |
2.2. 随访结果 |
2.2.1. 随访颅神经情况 |
2.2.2. 肿瘤复发或进展 |
2.2.3. 随访期末KPS评分 |
3. 讨论 |
3.1. 岩斜区脑膜瘤定义 |
3.2. 病理 |
3.3. 岩斜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
3.4.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
3.5. 手术适应症 |
3.6. 岩斜区脑膜瘤的分型及入路选择 |
3.6.1. 岩斜区脑膜瘤的分型 |
3.6.2. 依据分区进行岩斜区脑膜瘤入路选择 |
3.7.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
3.7.1. 手术理念的转变 |
3.7.2. 乙状窦后入路在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扩展 |
3.7.3.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优势 |
3.7.4. 乙状窦后入路的应用 |
3.8. 手术切除程度的影响 |
3.8.1. 手术切除程度的选择 |
3.8.2. 切除程度与术后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关系 |
3.8.3. 切除程度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
3.8.4. 影响肿瘤切除因素及肿瘤复发和(或)进展的危险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岩斜区脑膜瘤治疗的现状 |
2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的特点 |
3 锁孔技术在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
引言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临床表现 |
2.3 影像学检查 |
2.4 显微手术器械 |
2.5 研究方法 |
2.6 随访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肿瘤的切除情况 |
3.2 肿瘤的切除范围、侵袭的部位、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估 |
3.3 术后并发症 |
3.4 术后行放射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主要症状与体征 |
4.2 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及方法 |
4.3 岩斜区脑膜瘤术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技术与方法 |
1 岩斜区解剖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2 岩斜区脑膜瘤的定义、诊断、发病率及分类 |
3 岩斜区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
4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
5 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检查 |
6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 |
7 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定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蝶鞍区颅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扩大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器械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内镜下经鼻蝶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肿瘤类型 |
3. 影像学检查资料 |
4. 手术器械及设备 |
5. 手术方法 |
6. 手术结果 |
7. 讨论 |
8. 结论 |
典型病例回顾及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展望 |
全文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24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临床表现 |
1.2 影像学资料 |
1.3 手术资料 |
1.3.1 手术入路 |
1.3.2 切除程度 |
1.4 随访资料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1.1 肿瘤性质及切除程度 |
2.1.2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 |
2.1.3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
2.1.4 手术入路及相关并发症 |
2.2 随访结果 |
2.2.1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 |
2.2.2 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2.2.3 术后放疗与肿瘤复发 |
第三章 病例介绍 |
病例 1 |
病例 2 |
病例 3 |
第四章 讨论 |
4.1 岩斜区脑膜瘤定义 |
4.2 岩斜区脑膜瘤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4.3 岩斜区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
4.4 岩斜区脑膜瘤自然史 |
4.5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指征 |
4.6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 |
4.6.1 手术入路的发展 |
4.6.2 手术入路 |
4.6.3 岩斜区脑膜瘤分型及手术入路的选择 |
4.7 肿瘤切除程度及影响因素 |
4.7.1 肿瘤切除程度 |
4.7.2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 |
4.8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
4.9 岩斜区脑膜瘤的辅助放射治疗 |
4.10 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 |
4.10.1 岩斜区脑膜瘤的复发与进展 |
4.10.2 岩斜区脑膜瘤预后及影响因素 |
4.11 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部分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MATERIAL AND METHODS |
1.1 Clinical data |
1.2 Imaging data |
1.3 Surgical information |
1.4 Follow-up data |
1.5 Statistical analysis |
CHAPTER TWO RESULTS |
2.1 Surgical results |
2.2 Follow-up results |
CHAPTER THREE ILLUSTRATIVE CASES |
Case 1 |
Case 2 |
Case 3 |
CHAPTR FOUR DISCUSSION |
4.1 Definition of PCMs |
4.2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CMs |
4.3 Imaging of PCMs |
4.4 Natural history of PCMs |
4.5 Indication for surgical removal of PCMs |
4.6 Surgical approach of PCMs |
4.6.1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approach |
4.6.2 Surgical approach |
4.6.3 Subtype of PCMs and selection of surgical approach |
4.7 Extent of resection and factors |
4.7.1 Extent of resection |
4.7.2 Factors to the extent of resection |
4.8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
4.9 Adjuvant radiotherapy of PCMs |
4.10 Prognosis of PCMs |
4.10.1 Progression and recurrence of PCMs |
4.10.2 Prognosis of PCMs and factors |
4.11 Prospect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个性化内镜技术在经鼻入路岩斜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J]. 王志成,傅骏,颜小荣,王行富,李坚,江常震,王晨阳,林元相,康德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08)
- [2]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D]. 韩子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颞下经岩前入路在海绵窦区显微解剖结构研究[D]. 柴孟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 丁哲旻.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8)
- [5]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D]. 徐硕.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6]经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策略分析[D]. 姚庆海.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7]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巨大脑膜瘤疗效分析[D]. 袁亮.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8]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 王凯. 郑州大学, 2017(02)
- [9]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D]. 周凯.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9)
- [10]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24例病例报告[D]. 王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