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丘陵干旱区抗旱造林技术

豫西丘陵干旱区抗旱造林技术

一、豫西丘陵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景阳[1](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频发地区,常年面临着暴雨或干旱的极端天气,生长于此的传统村落在发展中,为了应对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有着独特的人居环境智慧体现在其村落的营建中。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与营建特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劳动人民在生存发展中积累的理水智慧与营建技巧,从而进行更适宜农村地区的抗涝防旱设计,并且改善水旱环境相似的村庄的景观质量。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理水经验和营建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转译成为图示化成果进行运用与设计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旱环境特征,基于不同的水旱特征情况将区内的传统村落分为:靠崖型、地坑型、地表型三种类型,并在每个类型下选择了三个样本共计九个样本村落,进行了实地的营建调查,包含村落选址、形态布局、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调查研究。其次梳理了九个样本传统村落的调研成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理水经验,从选址与形态布局、排蓄体系构造、水设施与公共空间、水设施与交通空间以及农业相关理水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凝练之后通过图示化的语言进行总结表达。最后结合前文总结的内容,在蒲城县蔡邓村进行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提出集雨防涝的规划结构组织,从居民宅院到组团单元进行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设计,再到整个村庄的景观结构和集雨场地分布进行设计试验,达到降低村庄内涝灾害风险,改善村庄景观质量,提升村庄公共空间品质,增添村民生活幸福感的目的。同时也为周边面临类似水旱问题的村庄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设计的手段达到抗旱防涝的目的。

何璟涛[2](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提出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李博灵[3](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研究表明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贫困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物质基础,重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能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仑自1954年以来,扎根黄土高原,六十余年致力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成功实现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民广种薄收的困境,同时达成水土保持的双重目标。山仑既是我国最早倡导现代旱地农业研究和促进节水农业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作物生理学家和作物栽培学家。他将植物生理与农业研究相结合,开拓了旱地农业研究中的生理生态新领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对干旱逆境成苗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论证,研制出新型抗旱剂;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以上在农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科学贡献,山仑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概述山仑的农学研究生涯,着重论述山仑在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从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兴农的视角展现新中国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取得卓着成就的壮阔图景,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和节水农业研究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杨晴青[5](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认为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李海涛[6](2019)在《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旱灾呈现进一步加剧趋势,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受旱灾影响严重,但当前阶段抗旱减灾体系总体上仍较为滞后。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旱灾风险管理新理念、新思路已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本文立足旱灾风险调控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紧跟风险管理与群决策理论方法的研究前沿,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案例实证的思路开展研究。提出多主体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构建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进而针对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中的一般性问题,建立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不确定混合信息以及不确定随机动态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选取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典型问题实证分析,形成方法应用模式。研究成果对揭示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不确定性并构建量化分析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对丰富和发展群决策理论方法体系具有推动作用,对政府科学调控和综合应对旱灾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分析旱灾风险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指出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复杂性是旱灾风险调控面临的决策环境;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理念,提出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开展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一是反映旱灾风险系统内在本质的随机性等不确定性;二是反映由于人类认识不足、信息缺失或知识缺乏而导致群决策信息不确定性;三是反映群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2)融合随机模拟与滤波分析方法,提出了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指出传统群决策方法大多须对专家赋权实现群决策信息集结,但赋权方法存在主观性大、无统一衡量标准等问题;分析了群决策信息的差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基于群决策信息包含主观成分与客观成分、客观成分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假设,融合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与EMD方法优势设计MC-EMD算法,实现群决策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与集结,提高群决策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运用大数定律讨论了方法的收敛性与物理意义;结合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3)提出了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为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情形,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梳理了现有的语言评估标度,设计了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规则;为充分利用群决策信息,基于LHA(Linguistic Hybrid Averaging)算子、数值覆盖与灰信息表征方法、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分别构建了不确定语言群决策信息融合的LHA法、三参数区间灰数法与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法;应用示例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均可行有效,可为旱灾风险调控多领域专家方案论证提供支持。(4)提出了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呈现多元不确定表征方式混合特征,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设计了基于社会调查的混合决策信息采集办法,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偏好信息表征方式,提出了一致化为归一化效用值的转换方法;基于云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思想,提出了不确定混合群决策信息的正态云融合方法,以弥补随机抽样决策信息不完全、信息处理中决策信息丢失以及多次决策结论非一致等不足;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可为面向公众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方案决策提供支持。(5)提出了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旱灾风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与决策者心理行为复杂性,根据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构建了基于参照点依赖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提出了该类群决策问题的一般框架;依据TRP(Tri-reference Point)基本思想,提出将群体理想点、预期点和临界点设置为风险型群决策参照点,综合利用了累积前景理论、Markov链以及Orness测度等理论优势,提出了风险型动态群决策信息融合方法;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为旱灾风险调控方案的多阶段动态群决策提供支持。(6)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构建了多元截面数据灰色变化率关联分析模型,识别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针对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防控与化解农业旱灾风险中的突出问题,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的区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群决策信息采集的评价问卷与调研提纲,分别以陕州区和滑县为例,运用本文理论成果解决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问题,形成方法应用模式,可为一般区域政府决策部门提高旱灾风险调控效率、增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水平提供支持。

李彦鹏[7](2019)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被喻为“束缚地球的一张网”,在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这张网越织越密,而且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高填深挖形成了大量的受损边坡界面,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由于边坡立地条件的特殊性,尽管高速公路管养体系愈加完善,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着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让边坡实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效益的提升离不开边坡景观设计的优化,生态效益的改善离不开边坡植物的合理选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与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相关文献的研阅,明确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设计的方向与重点,进而结合《河南省路域景观绿地资源整合提升和生态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十大生态类型区共计282处边坡样地的边坡类型、护坡类型、边坡坡向、坡度、植物种类、盖度、生长型等进行调研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共计202种或变种,分属于64个科、171个属。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种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楝树(Melia azedarach)、榆树(Ulmus pumi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牡荆(Vitex negundo)、高羊茅(Festuca elat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2)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调查边坡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筛选出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边坡优势植物配置形式。(3)根据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边坡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做出榆树-紫荆+牡荆-虎耳草+白头翁+太行菊(阳坡)、栾树-河南海棠+木槿-艾草+高羊茅(阴坡)等80种植物景观配置方案。本文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研及河南省植物资源整理的基础上,力求为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选择更多的适生植物,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高速公路后期养护或新设计的人工群落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全省高速公路的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徐凡[8](2019)在《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矿山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之一。三门峡市所处豫西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敏感,矿山特别是铝土矿开采引发的水土流失特点具有区域典型代表性,开展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对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植被恢复重建以及减少入黄泥沙与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以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区和渑池县近黄河干流区域典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和3S与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资源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金水河小流域观测站与五花岭径流观测场实测数据、典型铝土矿区调查数据与土样实验分析数据、铝土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等数据资料,应用ArcGIS、Excel2010等软件,分析三门峡市铝土矿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变化及响应,探求三门峡市铝土矿区采矿过程及闭矿后水土流失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提出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ArcMap10.2解译三门峡市资源3高分辨率影像并利用LocalSpace Viewer移动端APP现场复核对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析,选择崖底、鱼里、史家庄、瓦碴坡、七里沟-崤里、芦花岭、水泉洼、关家底8个典型铝土矿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项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矿活动对降雨侵蚀力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不影响,均为区域背景值1100.1530MJ·mm/(hm2·h)和1;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及管理因子控制指标应不小于7.8863和0.2038,对抑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才能起到明显效果;采矿活动扰动后土壤容重从1.181.23g/cm3增大至1.271.50g/cm3、含水率从11.31%11.69%增大至12.30%15.90%、土壤孔隙率从55.43%59.04%减小到43.52%50.94%、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48%0.52%减小到0.08%0.29%,四项指标的变化均导致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增大。(2)通过对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4个典型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程度人为加剧开始于基础建设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20%;最大水土流失量产生于采矿服务期,占水土流失总量65%以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逐步减少,占水土流失的总量的15%25%。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最小;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露天采场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2.18%、73.48%和48.27%,史家庄、芦花岭、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71.00%、40.89%、16.93%和47.49%,史家庄、崖底和瓦碴坡铝土矿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量分别仅占水土流失总量的0.93%、0.74%和0.06%。(3)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斜坡防护、弃土(渣)拦挡、截排水、土地整治、植被重建和临时防护等关键防治技术:斜坡防护主要包括削坡开级和各类护坡,削坡开级能够有效地减小坡度坡长因子至控制指标7.8863,护坡可以改善下垫面条件、改变坡面汇水流路,两者结合构成坡面防治技术体系;弃土(渣)拦挡可有效保持再造堆积地貌坡脚稳定,局部减小地形因子,主要有永久拦挡和临时拦挡,是弃土(渣)防治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截排水具有防止降雨径流冲刷地表、有效降低水力侵蚀的作用,是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土地整治能保证土壤可蚀性因子在采矿活动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至原地貌水平,主要包括表土剥离收集利用和土地平整,是植被恢复重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植被重建是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矿山植被群落恢复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直观体现;临时防护是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期扰动区域采取非永久防护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避免二次污染等优势。(4)结合三门峡市铝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技术体系,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对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要点和参考方案。

吕敏生[9](2017)在《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文中指出为了探索适宜豫西山区气候特点的造林技术,经过河南省嵩县林业技术工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采取造林前准备、多种抗旱技术措施综合应用、栽植后防失水等技术方法,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豫西山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可显着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何斐[10](2016)在《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5种主要林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communis)、青杨(Populus cathaya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旱柳(Salix matsudana)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资源调查,分析了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干旱胁迫下AMF对刺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MF对刺槐幼苗抗氧化酶基因和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初步揭示了AMF提高刺槐的抗旱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黄土高原半干旱区AMF资源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从刺槐、杜松、青杨、沙棘和旱柳5种林木根际土壤分离到8属21种AMF: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7种,为优势属,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是优势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全磷是影响AMF总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直接的因子;转化酶是影响AMF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直接的因子。从6个不同半干旱区刺槐根际土壤分离得到9属23种AMF:管柄囊霉属6种,为优势属,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两型管柄囊霉(Fun.dimorphicum)、聚丛根生囊霉(R.aggregatum)、单孢管柄囊霉(Fun.monosporum)、凹坑管柄囊霉(Fun.multiforum)、地管柄囊霉(Fun.geosporum)和幼套近明囊霉是优势种。通径分析表明降雨量是影响AMF状况和多样性指数最直接的因子。2.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生长、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能够提高刺槐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Fm、qP、NPQ和ΦPSII值,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提高120.8%、44.7%、28.6%、3.4%、4.2%和7.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提高69.5%、265.0%、12.8%、4.3%、3.8%和7.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菌根化刺槐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显着高于对照,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加16.4%和12.8%;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4.3%和8.1%。说明干旱胁迫条件下AMF与刺槐共生提高了宿主叶片PSII光化学活性与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保持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与光合作用潜力,干旱胁迫条件下菌根化刺槐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3.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法研究根内根生囊霉(R.irregularis)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R.irregularis后,刺槐根系O2、H2O2和MDA含量降低,分别较对照显着降低20.5%、33.1%和26.8%,说明接种AMF缓解了干旱胁迫对刺槐造成的氧化损伤。正常水分条件下,菌根化刺槐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增加53.6%和33.3%、20.4%和16.3%、20.9%和10.3%、67.4%和36.4%、2.7%和11.0%;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增加1.1%和27.2%、25.7%和23.5%、13.5%和9.8%、78.3%和58.2%、22.7%和14.4%,其中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与对照叶片SOD、POD、CAT、APX和GR活性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说明菌根化刺槐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干旱胁迫产生的活性氧。4.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接种AMF上调了刺槐根、茎和叶片APX基因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的3.31、3.17和3.06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叶片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3.92倍。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F的刺槐根、茎和叶片Cu/Zn-SOD基因表达均表现为上调,分别为对照的1.47、1.62和1.49倍;接种AMF也上调了刺槐根系GR基因的表达,为对照的1.96倍。说明菌根化刺槐通过提高其根、茎和叶片Cu/Zn-SOD、APX和GR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活性氧代谢,使其抗旱性增强。5.干旱胁迫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接种R.irregularis对刺槐根、茎和叶片水孔蛋白(Aquaporin,AQP)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刺槐根部克隆得到RpTIP1;1、RpTIP1;3、RpTIP2;1、RpPIP1;1、RpPIP1;3和RpPIP2;1 6个水孔蛋白基因,6个RpAQPs cDNA全长为8251201 bp,含有75087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928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3731.06 kDa,等电点为5.098.96,RpAQ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的同源性达89%97%。组织表达分析表明,刺槐RpPIP基因在根部高表达,而RpTIP基因(RpTIP1;3除外)在叶片高表达。干旱胁迫下,接种AMF的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在根中的表达表现出上调趋势,分别较对照提高54.7%和79.4%;在茎部,菌根化刺槐RpTIP1;1、RpTIP2;1和RpPIP2;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17、1.83和1.15倍;成熟叶片中,菌根化刺槐RpTIP2;1和RpPIP2;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44和1.61倍。水孔蛋白家族基因在控制水分运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接种AMF能通过促进刺槐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二、豫西丘陵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西丘陵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1,3.4 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特征及传统村落类型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特征
        2.1.1 地貌特征
        2.1.2 水旱环境特征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水文化特色
        2.2.1 营建与水文化
        2.2.2 生产与水文化
        2.2.3 生活与水文化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
        2.3.1 黄土高原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分析
        2.3.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4.1 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2.4.2 不同类型村落的水旱特征对比
        2.4.3 基于分类的典型案例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样本调查
    3.1 靠崖型村落营建调查
        3.1.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1.2 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3.1.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2 地坑型村落营建调查
        3.2.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2.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3.2.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3 地表型村落营建调查
        3.3.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3.3.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3.3.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3.4 本章小结
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理水经验解析与启示
    4.1 顺应环境的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4.1.1 趋利避害——村落选址原则
        4.1.2 因地制宜——形态布局理念
    4.2 村水相融的村落营建手法
        4.2.1 村落排蓄体系构建
        4.2.2 水设施与公共空间
        4.2.3 水设施与交通空间
    4.3 节水利农的生产水设施建设措施
        4.3.1 宏观流域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3.2 中观村落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3.3 微观农地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4.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启示
        4.4.1 防先于治的抗灾意识
        4.4.2 自然做功的节能理念
        4.4.3 丰蓄枯用的平衡智慧
        4.4.4 水对空间的提升手法
    4.5 本章小结
5 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
    5.1 试验对象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对象确定
        5.1.3 蔡邓村概况
    5.2 蔡邓村现状问题分析
        5.2.1 无排水组织易内涝
        5.2.2 缺乏绿地公共空间
    5.3 雨水利用导向下蔡邓村基本居住单元规划模式探索
        5.3.1 规划原则
        5.3.2 规划策略
        5.3.3 规划模式探索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计量分析法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质条件
    (二)水资源情况
    (三)气候条件
    (四)农业耕地资源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1.在曲折中建设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仑从事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研究六十年历程概况
    第一节 勤奋求学奠定农业研究学术基础
    第二节 踏上艰难曲折的旱地农业研究之路
    第三节 开辟出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第四节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
第二章 山仑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建构方面的建树
    第一节 实现旱地农业增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关于深化旱地农业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 山仑在旱地农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第一节 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及牧草抗旱性的研究
    第二节 揭示出干旱条件下植物成苗的生理机制
第四章 山仑力促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倡导节水农业的先行者
    第二节 做身体力行倡导节水农业的实践者
结语
附录 山仑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居环境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2.1.3 乡村转型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指标聚合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6.1.1 生计活动变化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7.4.1 气候变化
        7.4.2 城市化进程
        7.4.3 市场变化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7.4.5 农户适应行为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8.3 创新与不足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与评述
        1.2.1 旱灾风险调控相关研究
        1.2.2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
        1.2.3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2.1 旱灾与旱灾风险
        2.1.1 旱灾
        2.1.2 旱灾风险
    2.2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2.2.1 旱灾风险调控
        2.2.2 旱灾风险调控决策
        2.2.3 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2.3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
        2.3.1 旱灾风险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
        2.3.2 群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2.3.3 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
    3.1 传统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
    3.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基本原理
        3.2.1 方法概述
        3.2.2 基本原理
    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基本思想
        3.3.1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成分分析
        3.3.2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无序性分析
        3.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算法设计
    3.4 数值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4.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4.1.1 决策问题描述
        4.1.2 语言评估标度及相关概念
    4.2 决策方法原理
        4.2.1 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
        4.2.2 群决策语言信息LHA集结
        4.2.3 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集结
        4.2.4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信息集结
        4.2.5 一般决策过程
    4.3 应用示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5.1 决策问题与信息预处理
        5.1.1 决策问题描述
        5.1.2 信息获取与预处理
    5.2 决策方法原理
        5.2.1 常用不确定决策信息表征
        5.2.2 不确定混合信息一致化处理
        5.2.3 不确定混合信息随机EMD集结
        5.2.4 不确定混合信息正态云集结
        5.2.5 一般决策过程
    5.3 应用示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6.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6.1.1 决策问题描述
        6.1.2 决策方法基础
    6.2 决策方法原理
        6.2.1 群决策信息采集规则
        6.2.2 阶段群决策信息集结
        6.2.3 动态群决策信息集结
        6.2.4 一般决策过程
    6.3 应用示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
    7.1 河南省农业干旱特点及灾害概况
    7.2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7.2.1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驱动因子识别原理
        7.2.2 多元截面数据变化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7.2.3 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结果与成因分析
    7.3 雨养农业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实证
        7.3.1 河南省农业保险与雨养农业区概况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以陕州区为例
        7.3.3 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7.4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实证
        7.4.1 河南省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现状
        7.4.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以滑县为例
        7.4.3 河南省灌区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相关研究进展
        1.3.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研究
        1.3.2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查阅
        1.5.2 实地调查研究
        1.5.3 调研数据分析
        1.5.4 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
    1.6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2.1 高速公路边坡
    2.2 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
    2.3 植物生态学理论
    2.4 生态护坡理论
    2.5 景观美学理论
    2.6 动态视觉理论
    2.7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
    3.1 昌樟高速公路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分析
        3.1.3 借鉴与反思
    3.2 郑少高速公路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分析
        3.2.3 借鉴与反思
    3.3 郑尧高速公路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分析
        3.3.3 借鉴与反思
    3.4 连徐高速公路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分析
        3.4.3 借鉴与反思
4 研究区概况
    4.1 河南省自然环境简述
        4.1.1 地理区位
        4.1.2 气候状况
        4.1.3 地貌环境
        4.1.4 土壤条件
        4.1.5 植被情况
    4.2 河南省高速公路基本概况
    4.3 河南省高速公路生态类型区区划
    4.4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类型划分
5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查概述
    5.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科属分布分析
    5.3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景观状况分析
6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
    6.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6.3 模糊综合评价
    6.4 综合评价结果
7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7.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及原则
        7.1.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
        7.1.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依据
        7.1.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设计原则
    7.2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活型设计
    7.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7.3.1 太行山生态类型区
        7.3.2 黄海平原生态类型区
        7.3.3 黄淮平原生态类型区
        7.3.4 淮北平原生态类型区
        7.3.5 大别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7.3.6 桐柏山生态类型区
        7.3.7 南阳盆地生态类型区
        7.3.8 伏牛山南坡生态类型区
        7.3.9 伏牛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7.3.10 黄土沟壑生态类型区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ABSTRACT

(8)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区水土流失特点研究现状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研究
        1.3.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研究
        1.3.3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2 三门峡市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矿产资源
        2.2.1 矿产资源概况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2.2.4 铝土矿分布情况
    2.3 水土流失
        2.3.1 水土流失现状
        2.3.2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2.3.3 水土流失的危害
    2.4 三门峡市铝土矿所在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选取和计算
        3.2.2 数据资料获取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3.4.2 可行性
        3.4.3 创新点
4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
    4.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响应
        4.1.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4.1.2 采矿活动干扰下各影响因子水土流失响应
        4.1.3 结论
    4.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
        4.2.1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时间分布特征
        4.2.2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
        4.2.3 结论
    4.3 小结
5 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5.1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措施分类
    5.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1 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2 地下开采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3 生活管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4 矿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5 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2.6 供水供电管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
    5.3 水土流失防治关键技术
        5.3.1 斜坡防护技术
        5.3.2 弃(土)渣拦挡技术
        5.3.3 截排水技术
        5.3.4 土地整治技术
        5.3.5 植被重建技术
        5.3.6 临时防护技术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9)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林前准备
    1.1 造林树种选择
    1.2 造林季节、时间及造林方式
    1.3 苗木选择
    1.4 整地
    1.5 栽植前防止苗木失水及补水
2 多种抗旱技术措施综合应用
    2.1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2.2 截干造林技术
    2.3 直播造林技术
    2.4 ABT生根粉或GGR处理技术
    2.5 抗旱保水剂应用
    2.6 深埋造林、蘸泥浆造林、水容器造林技术
    2.7 栽植后防失水技术
3 其他方面

(10)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丛枝菌根真菌(AMF)
    1.1.1 AMF概述
    1.1.2 AMF分类
1.2 AMF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学方法
    1.2.2 其它方法
1.3 影响AMF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1.3.1 土壤状况
    1.3.2 宿主植物
1.4 AMF的生态学效应
    1.4.1 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
    1.4.2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1.4.3 对宿主生长的影响
    1.4.4 菌丝效应
1.5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机制
    1.5.1 菌丝网络增加宿主根系吸收范围
    1.5.2 提高宿主的光合能力
    1.5.3 增强宿主保水和抗氧化能力
    1.5.4 促进宿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1.5.5 稳定和改善土壤团聚体
    1.5.6 AMF提高宿主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1.6 刺槐根际微生物研究
    1.6.1 刺槐AMF资源及分布
    1.6.2 刺槐AMF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1.6.3 刺槐AMF的接种效应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资源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地概况
    2.1.2 样品采集
    2.1.3 AMF分离与鉴定
    2.1.4 AMF多样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AMF的形态特征
    2.2.2 AMF的分布
    2.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2.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2.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2.3 讨论 第三章 府谷半干旱区不同林木根际AMF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概况
    3.1.2 样品采集
    3.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测定
    3.1.4 球囊霉素含量的测定
    3.1.5 土壤含水量测定
    3.1.6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1.7 土壤酶活性测定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3.2.2 土壤球囊霉素含量
    3.2.3 土壤理化性质
    3.2.4 土壤酶活性
    3.2.5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3.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3.2.7 AMF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3.2.8 AMF与土壤因子的通径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资源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概况
    4.1.2 样品采集
    4.1.3 AMF分离与鉴定
    4.1.4 AMF多样性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MF的形态特征
    4.2.2 AMF的分布
    4.2.3 AMF属的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4.2.4 AMF种的分离频度
    4.2.5 AMF种的相对多度和重要值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半干旱区刺槐根际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概况
    5.1.2 样品采集
    5.1.3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测定
    5.1.4 土壤含水量测定和气候因子分析
    5.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
    5.2.2 土壤含水量、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气温
    5.2.3 土壤理化性质
    5.2.4 AMF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
    5.2.5 AMF与年均降雨量和气温的相关性
    5.2.6 AMF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5.2.7 AMF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通径分析
    5.2.8 AMF相对多度与土壤和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设备
    6.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6.1.4 培养基质
6.2 试验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6.2.3 生长指标的测定
    6.2.4 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
    6.2.5 叶绿体色素和SPAD的测定
    6.2.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6.2.7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6.2.8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对侵染率及生长的影响
    6.3.2 对水分饱和亏缺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
    6.3.3 对叶绿体色素和 SPAD 的影响
    6.3.4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3.5 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1 试验材料
    7.1.1 主要试剂
    7.1.2 主要仪器设备
    7.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7.1.4 培养基质
7.2 试验方法
    7.2.1 试验设计
    7.2.2 O_2含量的测定
    7.2.3 H_2O_2含量的测定
    7.2.4 MDA含量的测定
    7.2.5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7.2.6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7.2.7 SOD活性的测定
    7.2.8 POD活性的测定
    7.2.9 CAT活性的测定
    7.2.10 APX活性的测定
    7.2.11 GR活性的测定
    7.2.1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差异检测
    7.2.13 数据处理
7.3 结果分析
    7.3.1 对O_2含量的影响
    7.3.2 对H_2O_2含量的影响
    7.3.3 对MDA含量的影响
    7.3.4 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7.3.5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7.3.6 对SOD活性的影响
    7.3.7 对POD活性的影响
    7.3.8 对CAT活性的影响
    7.3.9 对APX活性的影响
    7.3.10 对GR活性的影响
    7.3.11 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7.4 讨论与结论
    7.4.1 AMF与活性氧代谢
    7.4.2 AMF与脯氨酸
    7.4.3 AMF与抗氧化酶活性
    7.4.4 AMF与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第八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8.1 试验材料
    8.1.1 主要试剂
    8.1.2 主要仪器设备
    8.1.3 供试植物和菌剂
    8.1.4 培养基质
8.2 试验方法
    8.2.1 试验设计
    8.2.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8.2.3 刺槐AQP基因的克隆
    8.2.4 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8.2.5 qRT-PCR数据处理与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水分条件下AMF对刺槐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8.3.2 刺槐AQP基因的全长序列分析
    8.3.3 刺槐AQP基因编码氨基酸的多重比较与系统发育分析
    8.3.4 刺槐AQ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8.3.5 刺槐AQP基因的表达分析
8.4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创新点
9.2 研究结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豫西丘陵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D]. 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6]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 [7]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D]. 李彦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三门峡市铝土矿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D]. 徐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9]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J]. 吕敏生. 华东森林经理, 2017(04)
  • [10]黄土高原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刺槐抗旱性机制[D]. 何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豫西丘陵干旱区抗旱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