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

一、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良萍[1](2019)在《共载阿霉素和siRNA的自组装叶酸—生物素—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协同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病症之一,由于其致病因素的复杂性、病情发展的交互性和变化性,以及患者个体特征造成的各种不确定性,使癌症的治疗难度倍增。已有的临床治疗药物和主流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均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无法有力遏制恶性肿瘤的恶化和高致死率。面对严峻的治疗现状,新的、高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制剂的研制一直是癌症治疗努力探索的方向。化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应用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的治疗。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干扰核酸的合成代谢、抑制有丝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效杀灭癌细胞。但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以及快速产生的多药耐药性,使化疗收效甚微。加上化疗药物的全身性分布,常常在抑癌过程中对其它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给患者带来很多难以承受的副作用。基因治疗常被用于致癌基因的敲除(或沉默)和抑癌基因的导入或激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治疗目的。但基因药物极易在生物体内降解、失活,且无肿瘤靶点特异性和募集能力。运用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纳米载体系统包载化疗药物和基因制剂,进行两种药物制剂的肿瘤细胞靶点共输送,实现化疗和基因治疗协同抑癌,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癌症治疗途径,也是当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该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和基因制剂的全身性分布,减少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和药物制剂的大量损耗,能够提高药物制剂的肿瘤靶点募集度,提高药物的疗效。基于肿瘤组织的增强的渗透及滞留效应(EPR效应)和叶酸与特异性受体间的亲和作用,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一种新的共载抗癌药物和siRNA的肿瘤靶向递送纳米载体,即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纳米载体(FBqS NPs)。该载体具有两亲性质,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为核壳型球状聚合物纳米粒,其内核可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包载化疗药物,而阳离子亲水外壳借静电吸附包载siRNA,实现化疗药物和siRNA的共包载及递送。我们以疏水性小分子药物阿霉素(DOX)为化疗的模式药物进行FBqS NPs的内核包载,以可降解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靶基因转录产物mRNA的siRNAIGF1R为基因药物,FBqS NPs带正电荷的亲水外壳静电吸附包载荷负电的siRNAIGF1R,制备DOX和siRNAIGF1R共载的siRNAIGF1R/DOX/FBqS NPs。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和评估siRNAIGF1R/DOX/FBqS NPs的理化性质以及DOX和siRNAIGF1R协同作用下的体外肿瘤细胞抑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参照已有研究的制备方法,进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双因素交互实验,在实验室制备出高取代度季铵化阳离子淀粉,元素分析测得季铵化基团取代度为0.59。以叶酸、生物素和季铵化淀粉为原料,通过“一步法”酯化合成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FBqS),在水溶液中经超声处理,自组装成为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纳米微粒(FBqS NPs)。对FBqS NPs的理化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显示FBqS NPs为球形的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平均粒径为109nm,多分散系数为0.183,Zeta电位为28.59mV。通过超声波处理和静电吸附,FBqS NPs被制备成DOX和siRNAIGF1R共包载的siRNAIGF1R/DOX/FBqS NPs。DOX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理想,分别为5.9%和70.7%。凝胶电泳实验测得DOX/FBqS NPs完全包载siRNAIGF1R的质量比为40/1,FBqS NPs可以在高浓度血清中有效保护siRNAIGF1R免于核糖核酸酶降解长达48小时以上,siRNAIGF1R/DOX/FBqS NPs的血液相容性明显优于游离DOX。siRNAIGF1R/DOX/FBqS NPs的DOX和siRNAIGF1R的释放行为均为pH敏感型,酸性环境更有利于DOX和siRNAIGF1R的释放。2)共载DOX和siRNAIGF1R的FBqS NPs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内DOX和siRNAIGF1R的靶向递送,siRNAIGF1R/DOX/FBqS NPs的细胞毒性、靶向配基竞争性、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摄入、胞吞机制和目标蛋白表达抑制被充分论证,与其它几种不同药物剂型相比,siRNAIGF1R/DOX/FBqS NPs显示出最高的A549细胞毒性,且游离叶酸对该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型的竞争性抑制,A549细胞与siRNAIGF1R/DOX/FBqS NPs孵育时表现出最低的细胞增殖能力。能量依赖的、小窝蛋白和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是siRNAIGF1R/DOX/FBqS NPs的主要胞吞途径,siRNAIGF1R/DOX/FBqS NPs显着抑制A549细胞的目标蛋白IGF1R表达。

李婉[2](2017)在《微波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多糖经过化学改性后其应用性能大大提高,从而使多糖衍生物广泛应用于造纸、石油开采、纺织印染、废水处理、食品、医药等行业。本论文以玉米淀粉和瓜尔胶为原料,小分子醚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作为阳离子醚化剂,通过微波干法制备出取代度为0.19-0.51的阳离子淀粉和取代度为0.16-0.47的阳离子瓜尔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通过极差分析得出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顺序分别为:含水量>>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异丙醇):n(GTA)>体系含水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并通过凯氏定氮法、红外光谱(IR)等技术验证了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的结构准确性。本文系统考察了微波参数对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粘度、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的粘度和分子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与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含水量有关。本文以高岭土悬浮液为模拟污水,研究了取代度为0.19、0.28、0.37、0.43和0.5的阳离子淀粉和0.2、0.3、0.38和0.47的阳离子瓜尔胶的絮凝性能。随着取代度的升高,相同浓度的高岭土悬浮液所需的投药量逐渐降低,在各取代度最佳投药量的条件下,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逐渐降低,浊度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阳离子瓜尔胶达到沉降平衡的时间(15 min)较阳离子淀粉(30 min)大大缩短。此外,本文制备的絮凝剂适用的pH范围是3-9。最后,取取代度为0.4的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对皮革工业废水絮凝,考察了其实际应用性能。通过比较阳离子淀粉、阳离子瓜尔胶和体积比为1:1的两者混合物絮凝后的浊度、絮体体积及COD评价其絮凝性能,在最佳投药量(1 mg/L)条件下,阳离子淀粉的电荷中和能力更强,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更强,架桥作用更突出的是阳离子瓜尔胶,因此,两者的复配使用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实验数据也说明,两者体积比为1:1混合使用两种絮凝剂后浊度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9.4%,COD下降率可以达到81%。

黄俊慧,倪海明,柳春,郭佳文,陈羽希[3](2017)在《阳离子淀粉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淀粉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由于原淀粉存在很多固有性质而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应用,人们根据淀粉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将淀粉进行变性,得到的变性淀粉具有优良的性质,更能满足应用的需求,本文主要对阳离子淀粉的分类、性质、应用及市场前进进行论述。

张哲,付柯,何舜[4](2014)在《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现状》文中指出阳离子淀粉属化学改性淀粉,由于性能优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重点综述了阳离子淀粉的干法制备及在造纸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在造纸工业的发展前景。

周志伟,苗庆显,黄六莲,陈礼辉[5](2014)在《造纸过程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及其化学控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在生产含有机械浆或废纸浆的纸张过程中,浆料中含有的大量溶解物和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s,简称DCS)被带入纸机抄造系统。随着白水系统封闭循环程度增加引起DCS的积累,给纸张抄造和纸张质量带来各种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消除或减轻DCS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措施去除或控制系统中的DCS。本文主要论述了采用化学方法控制DCS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固着剂的使用,包括各种固着剂的作用效果、固着机理、影响因素和对纸张质量的影响。

邸同舟[6](2012)在《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优化与作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提高使得抄造系统中溶解与胶体物质(以下简称DCS)的含量逐渐增加,其沉积问题给纸机运行性能、纸品质量和纸张生产成本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淀粉基固着剂(以下简称SBF)与纸浆纤维以及溶解于浆料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极好的亲和性,具有独特的控制DCS的性能。但该SBF的取代度(DS)高达0.65,产品成本较难为工厂接受。另外应用该SBF必须采用现场降解技术,不仅增加设备投资,产品的稳定性也需要更严格地控制。如何改进生产工艺,使其成本下降,并得到运输、储存和应用便利的产品,值得进一步加以探索。为此,本研究首先遵循原来先醚化后酸化降解的工艺路线,制备了取代度更低的阳离子淀粉酸降解产物(DS=0.22和0.08),并与传统的聚胺(PA)控制剂一起作用于阔叶木BCTMP,对它们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取代度为0.22和0.08的阳离子淀粉酸降解产物具有很好的吸附于阔叶木BCTMP的特性,且在处理胶体物质方面的作用效果较佳,对纸张的增强效果也较好。取代度降至0.22的产物仍可以作为BCTMP的良好固着剂使用。然后,制取了液态先醚化后降解型固着剂产品,在加入杀菌剂后,对它们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先醚化后降解制得的液态淀粉基固着剂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五天后,表观粘度稳定性和pH值均趋于稳定。接着,本研究采用新的制备路线,即采用酸、酶、氧化剂先降解淀粉,再将降解淀粉阳离子醚化,优化制备了新型的淀粉基固着剂(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并作用于阔叶木PRC-APMP浆料,考察了其湿部化学特性和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可以以较高的反应效率制得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以不同降解程度和降解方式的淀粉为原料,醚化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制得SBF产品的取代度相近;在取代度不高于0.32时,降解程度对于SBF处理DCS没有明显影响,但降解程度低的SBF具有更好的助留助滤效果。比较不同降解方法所得SBF的作用效果表明,酸降解SBF和氧化降解SBF更容易吸附到纤维上,同时酸降解SBF和酶降解SBF有更佳的助留助滤效果;SBF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聚胺(PA)固着剂,用量达0.4%odp时,降解程度高的SBF能更好地提高抗张强度,特别是酶降解SBF;而酸降解SBF和酶降解SBF对于耐破强度的提升明显优于氧化降解SBF;对于撕裂强度,各种SBF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差异不明显。最后,优选出三种不同降解方法的先降解后醚化型SBF,结合一种取代度为0.28的醚化降解间隔反应型SBF(该SBF在本研究中为试制产品,不作重点),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先酶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E-SBF)在处理DCS和助留助滤效果上均优于先酸降解后醚化型SBF (A-SBF)、先氧化降解后醚化型SBF(O-SBF)和醚化降解间隔反应型SBF (S-SBF); E-SBF和¨(A-SBF)对纸张的抗张强度和耐破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提高尤为明显。

崔丽娟[7](2012)在《纸张层间加填工艺及成纸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加填方式是向纸料悬浮液中加入不溶于水的矿物或合成填料。加填能改善纸张光学性能,节约纤维原料,降低生产成本。但当加填量过多,不仅会降低成纸的物理强度,使纸张掉毛掉粉,还会对纸机湿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纸张成型过程中,由于填料的粒度远远小于纤维,大部分填料会通过网布而进入到白水系统中,因此,加填后往往导致纸机白水浓度升高。同时,填料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加填会引起纸机白水中可溶盐浓度、pH值的变化,加速系统的结垢和沉积。采用层间加填这种新的纸张抄造技术,可将填料以干粉的形式添加于两湿纸页之间,通过粘合剂将两湿纸页层合,形成一种类似“三明治”的纸张多层结构,使加入的填料全部留着在纸页中,不仅可以提高填料留着率,还可以降低白水体系中细小组分含量,优化抄纸湿部化学环境。本论文选用碳酸钙和滑石粉作为填料,阳离子淀粉、聚乙烯醇、苯丙乳液及羧基丁苯胶乳作为粘合剂来进行纸张层间加填工艺的初步探究,对填料特性(颗粒形状、粒径)、粘合剂的粘结性能以及不同粘合剂的复配对成纸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保证纸张强度的基础上实现填料的百分之百的留着,同时降低白水体系中细小组分含量,改善白水封闭循环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造纸工业生产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有效结合的目的。通过填料种类和粒径对成纸强度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可知:当以滑石粉进行层间加填时,尽管填料全部留着在纸页层间,但其纸张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撕裂度及内结合强度均低于浆内加填的纸张,并未体现出层间加填的优势。而对两种粒径不同的碳酸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以大粒径碳酸钙(7.14μm)为填料进行层间加填的纸张其抗张强度、环压强度及撕裂度较浆内加填而言,增幅大于小粒径碳酸钙(1.34μm),所以,粒径为7.14μm的碳酸钙更适合应用于纸张层间加填工艺。粘合剂的种类及用量也直接影响层间加填成纸的物理性能。本论文分别以两种不同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聚乙烯醇、苯丙乳液及羧基丁苯胶乳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粘合剂对纸张物理强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得出作为纸张层间加填的粘合剂,其作用效果如下:羧基丁苯胶乳>苯丙乳液>聚乙烯醇>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并且当碳酸钙的加填量达到25.0%,羧基丁苯胶乳用量为2.0%时,纸张的抗张强度为22.18N·m·g-1较浆内加填提高了27.25%,环压强度为4.80N·m·g-1较浆内加填提高了5.73%,撕裂度为7.25mN·m2·g-1较浆内加填提高了28.09%,从而体现了层间加填的优势。考虑不同粘合剂的粘结性能,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将聚乙烯醇与苯丙乳液、苯丙乳液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羧基丁苯胶乳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三种粘合剂体系分别以4:1、3:2、1:1、2:3、1:4的比例进行复配应用于层间加填过程。研究发现,由羧基丁苯胶乳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组成的粘合剂体系其成纸的综合性能最佳,当其质量比为1:4时,在保证纸张抗张强度及撕裂度的前提下,成纸的物理强度较单独使用羧基丁苯胶乳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纸张的内结合强度及环压强度的增幅分别为63.36%和5.83%。此外,纸张的内结合强度及环压强度较单独使用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分别提高了128.05%、25.74%。

王福伟[8](2011)在《微波固相合成三种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微波固相反应合成了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羧甲基淀粉并对微波固相法合成三聚氰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从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方面研究了影响阳离子淀粉和羧甲基淀粉合成反应的因素和条件,并测定了产品应用性能;对三聚氰酸的合成过程放出的氨的量及放氨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以ETA为醚化剂和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取代度最高为0.419的阳离子淀粉,最佳的反应条件:以60%水和异丙醇为分散剂,ETA、玉米、氢氧钠的最佳摩尔比为0.152:0.31:0.175,微波功率为350 W,反应2 min,ETA的反应效率为84.5%;以水作为分散剂时取代度为0.407,ETA的反应效率为82.3%。测定了各反应条件下阳离子淀粉的粘度,利用高岭土悬浮液对阳离子淀粉的絮凝能力进行了测定,并用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当阳离子淀粉的浓度为60mg/L,絮凝24小时后,CODcr的去除率达到85.6%,悬浮固形物(SS)的去除率为83.1%。以氯乙酸钠为醚化剂与和玉米淀粉合成了取代度为0.675的羧甲基淀粉,最佳合成条件是:淀粉、氯乙酸钠、碱最佳的摩尔比为0.62:0.6:0.75,微波功率350 W,碱化时间1min,醚化时间2.5 min,水2.5 mL。测定了羧甲基淀粉糊的性质和降滤失性能。羧甲基淀粉的溶液有较好的透明性且粘度低,质量分量为1%~6%时,取代度为0.67的羧甲基淀粉的粘度小于1000mpa.s,且抗盐抗温性能较高。2%质量分数的羧甲基淀粉的降滤失率为45%,可抗温至130℃,且抗盐抗钙能力较好。对微波法固相法制备三聚氰酸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聚氰酸作为一种制氨新技术,生成的氨比较稳定,放氨时间集中,各时间段放出的氨气量基本一致,反应的起动时间在几十分钟内,氨气的响应时间在1分钟内。该工艺在工艺条件、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方面优于目前的尿素制氨技术。

吴海鹏[9](2011)在《AKD施胶机理及纤维抗水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当今造纸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施胶条件是中碱性施胶,以阳离子淀粉作为乳化剂的淀粉型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乳液施胶剂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中碱性浆内施胶剂。阳离子淀粉是由含有氨基、亚氨基、铵、锍或膦等阳离子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与淀粉反应而制得。造纸工业中主要应用的是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作为醚化剂。本论文主要通过用新型的制备工艺制备出具有高取代度低粘度的阳离子淀粉乳化剂,用模拟底物模拟植物纤维,对AKD在浆料中可能发生的反应进行了探讨,通过AKD与造纸工业中常用的聚糖类物质进行共混反应,从浆内施胶的角度对纤维抗水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用半干法制备出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考察了影响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阳离子醚化剂用量为绝干淀粉的45%,碱催化剂的用量为绝干淀粉质量的14%,体系含水量25%,体系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5h。得到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为0.3550,反应效率高达91.43%。其次,用新型的微波加热方式,不改变反应原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制备了取代度高达0.3906反应效率85.53%的高取代度低粘度阳离子淀粉。微波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阳离子醚化剂用量、碱用量、乙醇用量分别占绝干淀粉质量的的53%、14%和30%,体系含水率为18.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小时。与烘箱加热方法对影响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对比,证明微波加热方式的生产效率较高,制备的淀粉乳化AKD后用于浆内施胶,探讨了不同取代度对施胶效果的影响,与市售AKD乳液的性能及浆内施胶效果进行了对比。然后,为了探索研究AKD在造纸过程中同植物纤维原料可能发生的反应,创新性的选用小分子的醇类化合物,作为模拟底物模拟纤维素大分子结构,利用均相反应易于控制反应条件的优势,对AKD在纤维上产生抗水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研究了大分子聚糖类物质同AKD共混反应产物经浆内施胶后在纸页上产生的抗水性,同聚糖类大分子物质在造纸工业中的常规用法进行了比较,对大分子多羟基化合物在AKD施胶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AKD施胶机理。

陈枚燕[10](2011)在《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阳离子淀粉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可广泛用在造纸、医药、污水处理等行业,但在造纸行业中,单一的阳离子淀粉的使用还是有限的,尤其不适用于现代发展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要求。我们开发的铝铵基阳离子淀粉(ACS)是一种介于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和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之间的产品,其电荷密度较高、糊化后透明度好于普通阳离子淀粉,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探索。论文研究了ACS的制备。以普通阳离子淀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及铝溶胶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出三者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单因素分析实验、正交实验详细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铝溶胶用量和H2O:St(水和阳离子淀粉的质量比)对产物氮含量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的制备条件是:引发剂用量0.54%,单体用量5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铝溶胶用量3.5%,H2O:St=2:1。制得的ACS分子量较低、取代度适中、电荷密度较高、糊化后透明度好于普通阳离子淀粉,其氮含量约为0.58%,高于普通的阳离子淀粉CS(0.30%)。通过电荷密度分析表明ACS的电荷密度比普通的阳离子淀粉高;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ACS中含铝量;电镜扫描分析表明ACS的接枝共聚反应既在阳离子淀粉团粒表面进行,也同时在阳离子淀粉团粒内部进行;红外谱图分析证明了接枝物中DADMAC结构单元的存在。即表明单体成功地引入到CS上,使之变成了氮含量更高的阳离子淀粉,从而证实湿法制备ACS的可行性。在抄纸应用实验中,分别讨论了ACS在废纸脱墨浆、漂白芦苇浆和本色桉木浆中应用时,加入量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合成的ACS的应用效果,并与CS作了对比实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ACS对废纸脱墨浆、自制本色桉木浆具有很好的助留效果,对漂白化学木浆的助留效果一般,其加入量在0.75%~1.0%时助留效果最好。加填情况下在废纸脱墨浆、漂白化学木浆、自制本色桉木浆中应用的最低白水浊度分别为5.2NTU、4.2NTU和3.0NTU;最高灰分含量分别为23.27%、10.83%和11.48%。通过在三种浆中加入相同量的ACS和CS进行比较,发现不管在哪种浆中,ACS的絮凝作用和助留效果均优于CS。ACS在废纸脱墨浆、漂白化学木浆、自制本色桉木浆中应用能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具有助留和增强的双重作用。

二、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共载阿霉素和siRNA的自组装叶酸—生物素—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协同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
    1.2 恶性肿瘤生理特征
        1.2.1 细胞无限增生和异质化生长
        1.2.2 脉管系统不健全
        1.2.3 免疫逃逸
        1.2.4 浸润和转移
        1.2.5 恶性肿瘤的微环境特征
        1.2.5.1 肿瘤微环境低氧状态
        1.2.5.2 肿瘤微环境低pH状态
        1.2.5.3 肿瘤微环境高压状态
        1.2.5.4 肿瘤微环境慢性炎症状态
    1.3 癌症治疗方法简介
        1.3.1 手术治疗
        1.3.2 化疗
        1.3.3 放疗
        1.3.4 分子靶向治疗
        1.3.5 免疫治疗
        1.3.6 基因治疗
    1.4 肿瘤靶向给药概述
        1.4.1 肿瘤靶向递药生理基础
        1.4.2 靶向给药系统动力机制
        1.4.3 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1.4.3.1 载体系统大小
        1.4.3.2 载体系统低pH响应性
        1.4.3.3 肿瘤靶点特异性
        1.4.3.4 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1.4.3.5 理想的药物包封与释放
    1.5 肿瘤靶向纳米载体综述
        1.5.1 靶向药物载体介绍
        1.5.1.1 结构外形特征分类
        1.5.1.2 药物制剂递送分类
        1.5.2 抗肿瘤药物制剂
        1.5.2.1 化学药物
        1.5.2.2 基因药物
        1.5.2.3 生物分子药物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高取代度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内容
        2.4.1 季铵化阳离子淀粉实验室制备
        2.4.2 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理化性质表征
        2.4.2.1 元素分析
        2.4.2.2 核磁共振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阳离子淀粉取代度
        2.5.2 阳离子淀粉化学结构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试剂与耗材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内容
        3.4.1 “一步法”制备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
        3.4.2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理化性质表征
        3.4.2.1 核磁共振分析
        3.4.2.2 透射电镜成像
        3.4.2.3 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指数测定
        3.4.2.4 临界聚集浓度测定
    3.5 实验结果
        3.5.1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结构特征
        3.5.2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表面形态
        3.5.3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和多分散性指数
        3.5.4 临界自聚浓度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霉素包载的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制备与表征
    4.1 前言
    4.2 实验试剂与耗材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内容
        4.4.1 阿霉素包载的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
        4.4.2 DOX/FBqS NPs的理化性质表征
        4.4.3 DOX/FBqS NPs的载药、释药性质
        4.4.3.1 DOX浓度标准曲线
        4.4.3.2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4.4.3.3 阿霉素体外释放
    4.5 实验结果
        4.5.1 DOX/FBqS NPs理化性质特征
        4.5.2 DOX浓度标准曲线
        4.5.3 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4.5.4 药物体外释放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制备与表征
    5.1 前言
    5.2 实验试剂与耗材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内容
        5.4.1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制备
        5.4.2 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siRNAIGF1R包载与释放性质表征
        5.4.2.1 琼脂糖凝胶电泳
        5.4.2.2 siRNA~(IGF1R)浓度标准曲线
        5.4.2.3 siRNA~(IGF1R)体外释放
        5.4.2.4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纳米粒血清稳定性评估
        5.4.2.5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纳米粒血液相容性测定
    5.5 实验结果
        5.5.1 纳米粒的siRNAIGF1R吸附包载能力
        5.5.2 PBS溶液中siRNAIGF1R的浓度标准曲线
        5.5.3 siRNA~(IGF1R)体外释放结果
        5.5.4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纳米粒血清稳定性
        5.5.5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纳米粒的血液相容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叶酸-生物素-阳离子淀粉纳米粒体外联合抑癌
    6.1 前言
    6.2 实验试剂与耗材
    6.3 实验仪器
    6.4 肿瘤细胞培养
    6.5 体外细胞实验
        6.5.1 细胞毒性实验
        6.5.2 叶酸竞争性实验
        6.5.2.1 MTT实验
        6.5.2.2 CLSM成像
        6.5.3划痕实验
        6.5.4 体外细胞摄取
        6.5.5 胞吞抑制剂实验
        6.5.5.1 CLSM成像
        6.5.5.2 FCM实验
        6.5.6 蛋白质免疫印迹
    6.6 实验结果
        6.6.1 siRNA~(IGF1R)和阿霉素共载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
        6.6.1.1 MTT实验结果
        6.6.1.2 FCM实验结果
        6.6.2 叶酸竞争性抑制
        6.6.2.1 MTT实验结果
        6.6.2.2 CLSM成像结果
        6.6.3 细胞的增殖抑制
        6.6.4 细胞摄取和胞内扩散方式
        6.6.5 细胞摄取机制
        6.6.5.1 CLSM成像结果
        6.6.5.2 FCM实验结果
        6.6.6 目标蛋白抑制能力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研究工作总结
        7.1.1 FBqS NPs的制备与表征
        7.1.2 DOX和siRNAIGF1R共载的FBqS NPs制备与表征
        7.1.3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存在的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微波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及其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和瓜尔胶概述
    1.2 多糖阳离子化方法
        1.2.1 湿法
        1.2.2 干法
        1.2.3 半干法
        1.2.4 微波干法
    1.3 微波辐射特点
        1.3.1 微波辐射在淀粉中应用
        1.3.2 微波辐射在瓜尔胶中应用
    1.4 阳离子型多糖絮凝剂
        1.4.1 絮凝机理
        1.4.2 阳离子多糖在絮凝中应用
    1.5 立题依据
2.阳离子淀粉与阳离子瓜尔胶制备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2 阳离子淀粉与阳离子瓜尔胶制备实验
        2.1.3 测试及表征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机理
        2.2.2 阳离子淀粉的表征
        2.2.3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2.2.4 阳离子瓜尔胶表征
        2.2.5 阳离子瓜尔胶的制备
3 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絮凝性能研究
    3.1 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对高岭土模拟水样絮凝性能研究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3.1.2 实验步骤
        3.1.3 投药量对絮凝性能影响
        3.1.4 pH对絮凝性能影响
    3.2 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对工业废水絮凝性能研究
        3.2.1 性能指标
        3.2.2 工业废水絮凝后COD比较
        3.2.3 工业废水絮凝后浊度比较
        3.2.4 工业废水絮凝后絮体体积比较
        3.2.5 工业废水絮凝后絮体含水量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中使用的主要符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阳离子淀粉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阳离子淀粉的分类及性质
    1.1 阳离子淀粉的分类
    1.2 阳离子淀粉的性质
        1.2.1 季铵阳离子淀粉
        1.2.2 叔胺阳离子淀粉
2 阳离子淀粉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2.1 在造纸业中的应用
        2.1.1 用作助滤剂
        2.1.2 用作助留剂
        2.1.3 用作表面施胶剂
        2.1.4 用作增强剂
        2.1.5 用作水处理剂
    2.2 纺织工业
    2.3 三废处理方面的应用
3 阳离子淀粉的市场前景及展望
    3.1 阳离子淀粉的市场前景
    3.2 展望

(4)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研究现状
2 阳离子淀粉在造纸中的应用
    2. 1 用作表面施胶剂
    2. 2 用作纸张增强
    2. 3 用作助留剂
    2. 4 用作造纸工业水处理剂
结语

(5)造纸过程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及其化学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控制技术
2 不同固着剂的特性和作用效果
    2.1 铝盐类固着剂
    2.2 聚胺类固着剂
    2.3 半合成类固着剂
3 固着剂控制DCS的作用机理
4 影响固着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5 固着剂的使用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6 结论

(6)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优化与作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DCS的来源
        1.1.1 制浆和漂白过程产生的物质
        1.1.2 精磨和贮存过程产生的物质
        1.1.3 损纸、二次纤维等其它物质
        1.1.4 白水回用带来的物质
    1.2 DCS沉积物的危害
        1.2.1 影响产品质量
        1.2.2 影响纸机运行性能
        1.2.3 影响阳离子添加剂使用效率
    1.3 DCS沉积控制方法
        1.3.1 生物控制法
        1.3.2 化学控制法
    1.4 淀粉基固着剂
        1.4.1 淀粉的阳离子化(阳离子淀粉)
        1.4.2 淀粉的低分子量化
        1.4.3 淀粉基固着剂的发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先醚化后降解型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及应用
        2.3.1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2.3.2 高取代度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测定
        2.3.3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酸降解
        2.3.4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酶降解
        2.3.5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氧化法降解
        2.3.6 先醚化后降解型淀粉基固着剂稳定性的考察
        2.3.7 先醚化后酸解型淀粉基固着剂的作用效果考察
    2.4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及应用
        2.4.1 酸降解淀粉的制备
        2.4.2 酶降解淀粉的制备
        2.4.3 氧化法降解淀粉的制备
        2.4.4 降解淀粉的阳离子醚化
        2.4.5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的湿部应用特性考察
        2.4.6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考察
    2.5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应用效果考察
        2.5.1 不同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吸附特性的比较
        2.5.2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湿部应用特性考察
        2.5.3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3.1 现场制备应用型淀粉基固着剂取代度的降低及其应用效果
        3.1.1 现场制备应用型淀粉基固着剂取代度的降低及产物的物理性能
        3.1.2 取代度降低后的淀粉基固着剂的湿部应用特性
        3.1.3 取代度降低后的淀粉基固着剂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3.2 液态稳定型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
        3.2.1 液态稳定型淀粉基固着剂的特性料度
        3.2.2 液态稳定型淀粉基固着剂的稳定性
    3.3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及应用效果
        3.3.1 酸法制取降解淀粉时的因素考察
        3.3.2 酶法制取降解淀粉时的因素考察
        3.3.3 氧化法制取降解淀粉时的因素考察
        3.3.4 对降解淀粉进行醚化制取淀粉基固着剂
        3.3.5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的湿部应用特性
        3.3.6 先降解后醚化型淀粉基固着剂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3.4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应用效果考察比较
        3.4.1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吸附特性
        3.4.2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的湿部应用效果
        3.4.3 不同路线制得的淀粉基固着剂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纸张层间加填工艺及成纸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1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发展的趋势
    1.2 造纸填料的使用与研究现状
        1.2.1 造纸过程中加填的目的与意义
        1.2.2 造纸工业常用填料的特性
        1.2.3 国内造纸填料的现状
        1.2.4 纸张加填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层间加填技术的展望
2 填料的特性参数对层间加填成纸效果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滑石粉的加填方式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2.3.2 碳酸钙(不同粒径)的加填方式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2.3.3 浆内加填纸张的灰分
        2.3.4 不同填料层间加填对纸张物理强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粘合剂种类对成纸层间加填效果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以阳离子淀粉为粘合剂的层间加填
        3.3.2 以聚乙烯醇为粘合剂的层间加填
        3.3.3 以苯丙乳液为粘合剂的层间加填
        3.3.4 以羧基丁苯胶乳为粘合剂的层间加填
    3.4 几种粘合剂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对粘合剂种类的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原料与仪器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VA 与苯丙乳液复配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4.3.2 苯丙乳液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复配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4.3.3 羧基丁苯胶乳与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复配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4.4 三种复配粘合剂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层间加填成纸机理的研究
    5.1 试验部分
        5.1.1 试验原料与仪器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浆内加填中填料在纸张中的分布
        5.2.2 层间加填中填料在纸张中的分布
        5.2.3 加填方式对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微波固相合成三种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波固相反应简介
    1.2 淀粉反应产物
    1.3 阳离子淀粉
    1.4 阴离子淀粉
    1.5 脱硝用氨
    1.6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微波法固相法合成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2.1 反应机理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阳离子淀粉的性能研究
    3.1 反应条件对粘度的影响
    3.2 絮凝性能测定
    3.3 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微波法固相法合成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4.1 反应机理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羧甲淀粉的应用性能测定
    5.1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微波法固相法合成三聚氰酸的工艺研究
    6.1 尿素制氨新技术
    6.2 实验原理
    6.3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AKD施胶机理及纤维抗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造纸湿部化学及施胶的概述
        1.1.1 造纸湿部化学的定义
        1.1.2 造纸湿部化学的反应
        1.1.3 造纸湿部化学品分类及发展趋势
        1.1.4 我国造纸湿部化学品行业的发展
        1.1.5 施胶的定义
        1.1.6 浆内施胶剂的发展
    1.2 烷基烯酮二聚体(AKD)
        1.2.1 AKD 的发展概况
        1.2.2 AKD 的性质
        1.2.3 AKD 的合成
        1.2.4 AKD 在浆内施胶中的应用
    1.3 聚糖类物质
        1.3.1 阳离子淀粉
        1.3.1.1 阳离子淀粉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3.1.2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
        1.3.2 壳聚糖
        1.3.3 阳离子瓜尔胶
    1.4 当前AKD 施胶及纤维产生抗水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2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半干法制备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阳离子淀粉的合成中发生的反应
        2.3.2 用烘箱加热方式制备半干法低粘度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2.3.3 微波加热制备半干法低粘度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2.3.4 AKD 乳液的制备
        2.3.5 纸页的抄造
        2.3.5.1 浆料中水分的测定
        2.3.5.2 打浆和磨浆
        2.3.5.3 自制手抄片
    2.4 性能检测
        2.4.1 半干法低粘度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取代度测定
        2.4.2 AKD 乳液性能表征
        2.4.2.1 乳液储存稳定性及机械稳定性测定
        2.4.2.2 乳液粒径和Zeta 电位测定
        2.4.2.3 AKD 乳液粘度及pH 值测定
        2.4.3 纸页施胶度的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用烘箱加热方式制备阳离子淀粉
        2.5.1.1 醚化剂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1.2 碱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1.3 体系含水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1.4 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1.5 反应温度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1.6 糊化抑制剂的加入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 微波半干法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2.5.2.1 醚化剂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2 碱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3 体系含水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4 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5 反应温度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5.2.6 乙醇用量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2.6 AKD 乳液施胶性能
        2.6.1 乳化剂的取代度对AKD 乳液施胶性能的影响
        2.6.2 乳化剂的用量对AKD 乳液施胶性能的影响
    2.7 自制AKD 乳化剂同市售AKD 乳化剂性能对比
        2.7.1 施胶性能对比
        2.7.2 乳液性能对比
    2.8 本章小结
3 AKD 同植物纤维模拟底物反应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AKD 的水解
        3.3.2 AKD 同三种模拟底物在中性条件下的反应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KD 蜡片的红外光谱图
        3.4.2 AKD 活性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分析
        3.4.3 AKD 同三种模拟底物反应活性的红外光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AKD 施胶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AKD 改性聚糖的制备
        4.3.1.1 无催化剂条件下AKD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4.3.1.2 催化剂条件下AKD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4.3.1.3 AKD 改性阳离子淀粉及改性阳离子瓜尔胶的制备
        4.3.2 AKD 改性聚糖乳液的制备
        4.3.2.1 AKD 改性壳聚糖乳液的制备
        4.3.2.2 AKD 改性阳离子淀粉乳液的制备
        4.3.2.3 AKD 改性阳离子瓜尔胶乳液的制备
        4.3.3 未改性聚糖乳液的制备
        4.3.3.1 未改性壳聚糖乳液的制备
        4.3.3.2 未改性阳离子淀粉乳液的制备
        4.3.3.3 未改性阳离子瓜尔胶乳液的制备
        4.3.4 纸样抄造
    4.4 性能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催化剂用量下温度对AKD 改性壳聚糖施胶性能的影响
        4.5.2 AKD 改性聚糖类施胶剂在纸页中的施胶性能测定
        4.5.2.1 AKD 改性壳聚糖施胶剂在纸页中的施胶性能
        4.5.2.2 AKD 改性阳离子淀粉施胶剂在纸页中的施胶性能
        4.5.2.3 AKD 改性阳离子瓜尔胶施胶剂在纸页中的施胶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
    1.2 变性淀粉
    1.3 阳离子淀粉
        1.3.1 阳离子淀粉的性质
        1.3.2 阳离子淀粉的分类
        1.3.3 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
        1.3.4 阳离子淀粉的应用
    1.4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水溶剂法制备铝铵基阳离子淀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引发体系的选择
        2.1.2 铝铵基阳离子淀粉合成原理
        2.1.3 主要原料和药品
        2.1.4 主要仪器
        2.1.5 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制备方法
        2.1.6 凯氏定氮法测氮含量
        2.1.7 铝离子的检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引发剂用量对氮含量的影响
        2.2.2 单体用量对氮含量的影响
        2.2.3 反应温度对氮含量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对氮含量的影响
        2.2.5 H_20:St 对氮含量的影响
        2.2.6 铝溶胶用量对氮含量的影响
        2.2.7 铝铵基阳离子淀粉中铝的测定
        2.2.8 正交实验分析
        2.2.9 产品性能指标
    2.3 小结
第三章、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性能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电荷密度的测定
        3.1.2 铝含量的测定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3.1.4 红外图谱(IR)分析
    3.2 结果和讨论
        3.2.1 采用胶体滴定法测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电荷密度
        3.2.2 采用铬天青S 分光光度法测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铝含量
        3.2.3 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电镜扫描(SEM)分析
        3.2.4 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铝铵基阳离子淀粉在造纸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原料和药品
        4.1.2 主要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在脱墨浆中应用
        4.2.2 ACS 在漂白纸浆中的应用
        4.2.3 在桉木本色浆中的应用(加填/未加填)
    4.3 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之处
论文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摘要
ABSTRACT

四、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共载阿霉素和siRNA的自组装叶酸—生物素—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协同抗肿瘤研究[D]. 李良萍.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2]微波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瓜尔胶及其絮凝性能研究[D]. 李婉.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 [3]阳离子淀粉的性质、应用及市场前景[J]. 黄俊慧,倪海明,柳春,郭佳文,陈羽希. 大众科技, 2017(05)
  • [4]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现状[J]. 张哲,付柯,何舜. 湖北造纸, 2014(04)
  • [5]造纸过程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及其化学控制研究进展[J]. 周志伟,苗庆显,黄六莲,陈礼辉.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4(05)
  • [6]淀粉基固着剂的制备优化与作用性能研究[D]. 邸同舟.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
  • [7]纸张层间加填工艺及成纸机理的研究[D]. 崔丽娟.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8]微波固相合成三种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 王福伟. 山东大学, 2011(04)
  • [9]AKD施胶机理及纤维抗水性能的研究[D]. 吴海鹏. 青岛科技大学, 2011(07)
  • [10]铝铵基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D]. 陈枚燕.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处理造纸白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