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铁电气石的热膨胀和相变

镁铁电气石的热膨胀和相变

一、Mg-Fe电气石的热膨胀与相变(论文文献综述)

方维萱,王寿成,贾润幸,李天成,王磊,郭玉乾[1](2021)在《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发展方向》文中认为国家社会需求是构造岩相学创新技术研发和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过程推动了理论创新实现,逐渐形成了"五步式"研发范式为:解剖建相与技术研发→应用试验和深度研发→示范应用和理论创新→推广示范和普适验证→集成创新和融合建模。经对盆山原镶嵌构造区重要金属成矿盆地进行基底构造层(前盆地期)、成盆期、盆地改造期、盆内岩浆叠加期、盆地表生变化期与成岩相系的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综合研究,取得主要进展为:建立了沉积盆地内成岩相系划分新方案,创建了盆地构造变形史研究新方法,揭示了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机制,创建了复杂叠加成矿系统的构造岩相学解析研究方法技术,提出了"还原性流体成矿与预测"新理论,将塔西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砂砾岩型铜铅锌成矿系统划分为三个成矿亚系统,开拓了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研究的新领域。在回顾前期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创新技术研发和理论创新研究基础上,认为聚焦于矿山和金属矿集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等国家需求,探索构造岩相学与深部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探测和融合预测建模、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技术进行创新技术研发和理论创新研究等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2](2021)在《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和分析技术的创新。新世纪以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引进了一批高性能新型微束分析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高规格的实验室。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微束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主要进展及其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电子探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大型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激光诱导原子探针、原子探针技术、显微红外光谱、同步辐射等,这些分析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地球和行星演化历史及许多地质过程的理解。今后,应加快微束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的开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吴扬名[3](2019)在《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文中研究指明玄武岩起源于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其地球化学特征是源区组成、熔融温压条件和演化过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相对于起源对流软流圈的正常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通常形成于热点或地幔柱,在元素-同位素组成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再循环地壳物质的贡献。然而,在大陆内部也广泛存在小规模的OIB型板内玄武岩,其岩浆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背景备受争议,其中最核心的分歧在于岩浆源区中再循环地壳组分的识别和来源。华南内陆地区在中生代广泛发育多期次的小规模OIB型玄武岩浆作用,是识别再循环地壳组分和探讨其物质来源的理想场所。本论文选取了华南中侏罗世具有类似HIMU特征的安塘和宁远玄武岩以及晚白垩世吉安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Os-Ca同位素分析;(二)橄榄石主、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分析;(三)熔体包裹体主、微量元素和水含量与氢同位素分析。通过对这两期OIB型玄武岩的详细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我们厘定了其地幔源区特征和主要岩性组成,识别出三类再循环地壳组分,探讨了其可能的来源,为理解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1)揭示了安塘OIB型玄武岩初始岩浆的富水特征(?2.65 wt%),很可能来源于地幔转换带中含有古老(>1.0 Ga)再循环洋壳的地幔储库。在安塘玄武岩中发现了异常富水的橄榄石熔体包裹体(水含量高达5.0 wt%)。然而,安塘玄武岩无论是全岩还是熔体包裹体,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相对亏损流体活动性元素,Nb-Ta正异常,在构造位置上远离同期的古太平洋俯冲带,因此不大可能来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同时,全岩和橄榄石具有明显低的CaO含量,表明其源区主要为榴辉岩或辉石岩。基于详细的矿物学观测与元素-同位素模拟计算显示,安塘玄武岩很可能来自于富水的地幔源区(0.16-0.21 wt%),由长期滞留在地幔转换带的古老(>1.0 Ga)再循环洋壳组分组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幔转换带物质上涌发生减压熔融作用可能是形成板内富水玄武岩的一种重要机制。(2)提出了具有低δ44/40Ca组成的宁远玄武岩来源于再循环碳酸盐化大洋岩石圈。与安塘玄武岩类似,宁远玄武岩同样具有类似HIMU的地球化学特征。但是宁远玄武岩具有明显高CaO含量和CaO/Al2O3比值,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出Sr正异常和Hf-Ti弱负异常。此外,宁远玄武岩低Sr同位素组成,δ44/40Ca与Sr/Pr和Sr/Nb呈负相关性的特征,指示一个古老碳酸盐化地幔源区。宁远玄武岩具有比安塘玄武岩更高的206Pb/204Pb和更低的207Pb/206Pb比值,δ44/40Ca与206Pb/204Pb呈负相关性,与207Pb/206Pb呈正相关性。这些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宁远玄武岩的地幔源区主要由古老再循环碳酸盐化大洋岩石圈组成。(3)揭示了晚白垩世(?90 Ma)吉安玄武岩的熔融源区存在同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组分。吉安玄武岩显示出典型的OIB型微量元素特征和类似于软流圈地幔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橄榄石斑晶总体上表现出低δ18O(低至3.9‰),熔体包裹体具有低水含量和δD值。部分全岩表现出正Sr-Eu异常,表明吉安玄武岩的熔融地幔源区至少包含两种组分:软流圈和脱水蚀变的辉长质洋壳组分。橄榄石的低δ18O特征以及全岩Os-Pb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年轻(<300Ma)俯冲板片的参与,极有可能来自同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脱水洋壳的部分熔融仅局限于被强烈减薄和撕裂的俯冲板片破裂面。我们认为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发生撕裂并形成板片窗,来自撕裂板片的熔体与上涌的软流圈发生反应,形成了吉安玄武岩的富集地幔源区。软流圈与俯冲板片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陆内OIB型玄武岩浆作用的重要动力学机制。(4)结合华南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我们认为侏罗纪和白垩纪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板内玄武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存在一定的动力学联系。早-中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陆缘俯冲,在华南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地幔角流,诱发了地幔转换带的物质被动上涌和熔融,形成了富水的板内玄武岩浆作用。晚白垩世期间,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发生回卷后撤,诱发了板片的撕裂甚至断离作用,俯冲板片-软流圈相互作用形成了贫水的富集地幔源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洋板片在不同俯冲阶段和俯冲方式对陆内小规模玄武岩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黄从俊[4](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刘瑜[5](2018)在《锂辉石提锂新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充,锂电动力汽车企业迅猛发展,全球对Li2CO3的消费量日益增加。盐湖提锂技术达到了瓶颈,产能很难再进一步释放,现有矿石提锂技术虽然具有产能扩大容易的特点,但是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生产过程废渣多等不足,锂盐生产过程达不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制约了当前锂电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面对碳酸锂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国内现有生产工艺已经疲于应对碳酸锂的增长需求,迫切需要开发绿色的、高效的提锂工艺来满足碳酸锂消费需要。本研究基于绿色冶金的思路,首次提出了锂辉石-硫酸钠加压提取新技术路线,开展天然锂辉石晶转活化,Na2SO4-NaOH联合法、Na2SO4-CaO联合法、硫酸加压从β-锂辉石提锂工艺及反应渣初步利用分析等研究。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天然锂辉石晶转活化表明:澳洲泰利森锂辉石在875 ℃时开始吸热,在1075 ℃时出现吸热谷,精矿破碎至100目筛下经2 h预热在1050 ℃保温1 min,β-锂辉石活化晶转率可达到98%以上。通过Na2SO4-NaOH联合浸出工艺单因素优化实验和反应渣分析得出:β-锂辉石:Na2SO4:NaOH=20:9:0.4g/g,浸出温度230℃,浸出时间3h,反应液固比7.5:1mL/g,矿粉粒径D90=39.233μm,锂浸出率可达到90.70%;NaOH添加过量时,大部分锂辉石晶体结构出现变化生成了硅锂石晶相;锂浸出率和反应渣质量呈现正相关。通过Na2SO4-CaO联合浸出工艺单因素优化实验和反应渣分析表明:β-锂辉石:Na2SO4:CaO=20:9:0.4 g/g,浸出温度230 ℃,浸出时间3 h,反应液固比7.5:1 mL/g,矿粉粒径D90=39.233 μm,锂浸出率可达到93.30%;锂浸出率和反应渣质量呈现正相关,反应越完全不溶渣率越大,实验锂提取率越高。通过硫酸加压浸出的工艺单因素优化实验和反应渣分析表明:锂-硫酸摩尔比为1:2.5mol/mol,浸出温度170℃,浸出时间6h,反应液固比2:1g/g,矿粉粒径D90=62.630μm,锂浸出率可达到91.90%。反应渣初步利用分析研究表明:碱性联合浸出渣为高附加值的方沸石,经过改性负载阳离子运用于废水处理和农业等领域,将彻底解决当前企业锂矿提锂产出的锂渣所带来的环保问题。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锂辉石绿色提取锂新技术路线,在弱碱性条件下,锂辉石中锂被钠置换而提取,浸取渣为高价值的方沸石,不但流程简单,而且有望实现高效绿色提取锂。

侯江龙[6](2018)在《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伟晶岩型矿床在造山系和陆块区均有分布,且以造山系为主。本文选取四川康定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河北曲阳中佐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和河北兴隆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为典型矿床,采用Li同位素、B同位素、独居石U-Pb测年等新技术、新方法对上述矿床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取得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具体如下:四川康定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中云母为原生云母,具有富Al特征,黑云母的类型为铁叶云母(但靠近黑鳞云母),白云母的类型为纯白云母,并不富Li。基于黑云母化学成分计算得到矿床结晶压力约变化于430MPa~560MPa,平均480MPa,结晶温度约变化于480℃~550℃,平均520℃,氧逸度变化于10-17~10-18,形成于氧逸度较低的还原环境。对二云母花岗岩微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显示,与稀有金属成矿最密切的元素为Li、Rb、Ti、W、Mn,岩体北侧成矿效率高于南侧,北侧外围区域应是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岩体Sr、Nd、H、O同位素研究表明,岩浆来源主要以三叠系西康群砂泥岩的部分熔融为主。新三号伟晶岩脉与二云母花岗岩Li同位素研究显示,新三号伟晶岩脉的δ7Li介于-1.700‰~+3.799‰,二云母花岗岩的δ7Li介于-1.56‰~+0.90‰,具高Li低δ7Li的特征。伟晶岩和岩体基本一致的Li同位素组成不仅为二者的同源性增添了新的证据,而且暗示伟晶岩的成矿流体来自二云母花岗岩。河北曲阳中佐伟晶岩形成年龄约2506Ma,形成于新太古代,相比造山系伟晶岩其形成年龄明显偏老,表明伟晶岩的形成与其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的演化密切相关。伟晶岩中电气石属镁电气石(接近铁电气石),其B同位素δ11B(‰)介于-10.5‰~-7.3‰,是在较高温度(700℃~600℃)(早期结晶的伟晶岩)条件下、岩浆熔体与高温流体和围岩发生同化混染的过程中形成的,属熔浆-热液贯入结晶成因,围岩中Fe、Mg等物质成分为电气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伟晶岩氧同位素变化于11.40‰~13.00‰,氢同位素变化于-67‰~-96‰,流体来源属变质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水。河北兴隆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175.6Ma,形成于燕山早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为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综合Sr、Nd同位素特征,岩浆来源为壳源物质部分熔融。岩体Li含量介于181ppm~1022ppm,δ7Li介于+2.99‰~+5.83‰,具有与四川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不同的高Li高δ7Li特征。对比研究揭示,上述矿床具有如下异同点:相同点方面,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和麻地花岗岩均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属地壳物质重熔产物。不同点方面:1.在矿床成矿类型、成矿温压条件上,甲基卡为稀有金属伟晶岩,形成于氧逸度较低的还原、封闭环境,而中佐为白云母伟晶岩,形成的温压条件高于甲基卡伟晶岩;2.在成矿时代上,甲基卡花岗伟晶岩形成于印支末期,曲阳中佐伟晶岩形成于新太古代,兴隆麻地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甲基卡代表了地球演化成熟期伟晶岩,中佐和麻地代表了地球演化早期伟晶岩;3.在同位素组成上,甲基卡具有高6Li特征,麻地具有高7Li特征,初步认为基底源于太古宇等古老地层的伟晶岩具有高7Li特征,而川西甲基卡具有高6Li的特征,这可能与川西地区独特的三叠系基底有关。构造环境方面,伟晶岩矿床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成矿构造环境,陆块区虽然有着较为稳定的构造环境,但岩浆活动相比造山系明显偏弱,稀有金属难以得到有效富集,而造山系构造活动较为活跃,含矿岩浆能够持续演化,并在造山运动后相对宁静时期不断聚集,往往能够形成大型、超大型伟晶岩矿床。控矿构造方面,褶皱、断裂、节理及岩体等均能影响伟晶岩矿床的形成及产出,一般情况下,伟晶岩矿床的形成受复合型控矿模式的控制。有利于伟晶岩矿床形成的控矿构造环境包括穹窿构造、复背斜、复向斜、深大断裂及两条或多条断裂交叉部位。我国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在构造环境上与造山过程有较好的耦合关系,一般产于造山晚期、造山期后的大陆演化的稳定阶段,因此,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本身具有一定的示踪意义。

侯江龙,王登红,王成辉,黄凡,李建康,陈振宇[7](2017)在《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和成岩成矿环境研究》文中认为电气石在成岩、成矿作用中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利用电气石化学组成特征可有效指示其形成的成岩、成矿环境,也是一种有用的找矿标志。我国华南、西部等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华北地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尚未取得找矿突破,亟待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地质找矿工作。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分布有大量的灰黑色自形电气石,适合开展系统的矿物学研究。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采集研究样品,结合镜下鉴定,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以查明电气石的类型及其成岩、成矿环境。粉晶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均显示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属镁电气石(但接近于铁电气石),而电气石化学成分Ca-Fe-Mg三角图解显示电气石成岩环境为贫Ca变质泥质岩、变质砂屑岩和石英-电气石岩。电气石化学成分常与围岩岩石类型存在明显关联,认为中佐伟晶岩脉中的镁电气石是在较高温度(700600℃,早期结晶的伟晶岩)条件下,岩浆熔体与高温流体和围岩发生同化混染的过程中形成的,围岩中Mg、Fe等物质成分为电气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地台区伟晶岩矿床的找矿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找矿方向。

郭滨[8](2017)在《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气石因具有自发极化性、热释电性、红外辐射特性等重要的性质,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业节能、人体保健等领域。将微米级电气石与纳米Ce1-x ZrxO2以一定的复合工艺制备出Ce1-x 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气石的红外辐射性能,对电气石矿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电气石的种类、电气石的命名方法、电气石的红外辐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电气石粉体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因素;以黑电气石和硝酸铈铵、硝酸锆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红外功能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合适的制备工艺;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表征,讨论该纳米复合粉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红外吸收与红外辐射性能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机理。本文包括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目前已发现的电气石主要有14种端员组成及它们中一些成员之间存在的有限或连续的(置换)固溶体。电气石种类的定义严格依据其化学成分,其首要标准是取决于一个确定的晶体位置上主要价态的那个主要化学成分。且当W-位上的主要占位元素为OH1-或F1-时,将OH1-为主要占位元素的物种规定为根组成并授予根名。若电气石的组成具有根组成的大多数特征,但在一个或多个位上主要由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所占据时,那么该矿物种类则命名为根名加上适当的前缀修饰语,且修饰语的排列顺序按照其在结构式中出现的顺序,即:X-位修饰语、Y-位修饰语、Z-位修饰语、T-位修饰语,之后是W-位修饰语。电气石颗粒可视为由许多晶体电偶极子所组成,根据红外辐射的量子理论,电气石产生红外辐射与吸收实质上是分子系统内部跃迁偶极矩和光的振荡电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电气石红外辐射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粒度D、热激发的能力R、活性键密度M以及晶体结构的不对称度S。R、M、S越大,红外发射率越大;D越小,红外发射率越大,但增长率逐渐减小。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工艺为:电气石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NH4)2Ce(NO3)6与Zr(NO3)4·5H2O溶液浓度为0.2mol/L,(NH4)2Ce(NO3)6与Zr(NO3)4·5H2O的混合溶液及氨水的滴加速度均为0.4ml/min,劲力搅拌,电气石/Ce(OH)4·Zr(OH)4·xH2O前驱体的煅烧温度为800℃。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粉体,当电气石与Ce0.75Zr0.25O2的质量比为91:9时,红外发射率最大,为0.98,比复合前电气石的红外发射率提高了0.12,达到了实验的预期。XRD及TEM分析表明,复合粒子中电气石及Ce1-xZrxO2均有良好的晶体形态,且纳米Ce1-x ZrxO2颗粒存在于微米电气石的表面;Ce1-xZrxO2可以使电气石的晶胞体积从1.57404nm3收缩到1.53897nm3。通过XPS深入研究Ce1-x Zrx O2对电气石晶胞体积影响的机理,发现Ce4+通过氧的演化能促进电气石中Fe2+的氧化,并使得电气石的晶胞体积进一步发生收缩。FTIR分析及红外发射率的测试结果表明,电气石中的铁氧八面体的中心原子Fe2+氧化为Fe3+,可使得样品中更多的硼三角形的电荷分布对称性降低(D3h→C2v)、极性增加,从而使得B-O键在1337cm-1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增强,材料的红外发射率提高。从而解释了复合材料比任何一个单相材料的远红外辐射性能都高的原因。根据实验分析结果,给出Ce(-Zr)促进电气石中Fe2+氧化的氧演化机理及氧化模型。

顾小杨[9](2017)在《电气石微粒的高温相变与界面迁移机制及对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电气石拥有良好的红外辐射性与压电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但由于电气石特殊的高温热变行为,使得电气石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拓展电气石应用领域。本工作以铁电气石、镁电气石为例,研究了电气石高温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界面行为与离子迁移机制;将氧化铈与铁电气石复合探索了稀土介质对电气石高温相变的影响;通过制备电气石陶瓷分析了电气石在熔体介质中的相变行为对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电气石高温相变的因素有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与相变介质。电气石的高温相变是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的,属于非均质反应,能量与物质的传递均在相界面处进行,温度升高电气石结构破坏,X、Y位金属阳离子成键断裂,界面处扩散,为新相的形核、生长提供基础。铁电气石在850°C保温1 h时,Si-O四面体之间桥氧断开,形成孤岛状结构,游离金属阳离子与Si-O四面体、Al-O八面体中的非桥氧相连形成莫来石,1000°C保温1 h时,铁电气石全部转变为莫来石;镁电气石在850°C保温1 h时,Si-O四面体组成的六元环被Mg2+相互连接形成堇青石,950°C保温1 h时镁电气石完全转变为堇青石。附着在电气石颗粒表面的硝酸铈在高温作用下生成氧化铈,铈原子能够进入表层电气石晶体的晶格内部,导致电气石晶体的晶格畸变,使电气石结构更易破坏,导致表层电气石晶体最先发生相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不参与反应的CeO2随表面向电气石颗粒内部移动,在铈原子作用下,电气石晶体逐层相变,使新生成的莫来石呈现出表面纳米晶簇的结构。对电气石陶瓷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坯体配料(重量百分比):玻璃45%、电气石30%、高岭土20%、铁尾矿5%,烧制工艺:升温速率10°C/min,烧制温度900°C,保温时间1 h。电气石在陶瓷基体中发生高温相变,但相变温度变高,这是由于高温时,陶瓷中大量的液相能够将电气石颗粒分离,使电气石界面处的物质交换受阻,相变困难。但电气石能够在900°C的温度下生成高温相莫来石,有助于成瓷反应的发生,使陶瓷结构更加致密,强度更高。

何光辉[10](2017)在《电气石微结构分类及其改色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气石是一种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天然矿物,含有多种对人体友好的微量元素,且具有自发极化性、压电性、热释电性、红外辐射、能产生负离子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生态环保、净化空气水质、医疗保健、化妆用品、纺织纤维、涂层原料、声电材料等许多方面,而彩色电气石更是宝石的上乘原料。但是绝大多数天然电气石的颜色都较深,限制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因此,对天然电气石的改色改性尤为重要。本文提出水热法、熔盐法等对电气石粉体进行化学改色改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了对电气石颜色的调控(增白、红化等)。创新性的运用了晶体原位生长的方式,使天然电气石的裂隙自然愈合,达到了增强热释电性、提高负离子的释放能力的目的。1. 电气石晶体化学分类及其性能以电气石为研究对象结合电气石化学成分、晶胞参数、晶体结构对其进行系统分类。从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The Inorganic Crystal Structure Database,简称ICSD)中导出所有电气石的晶体数据,利用Diamond或Atom软件绘制电气石的晶体结构图。从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基础研究开始,深入讨论了晶体化学通式XY3Z6Si6O18(BO3)3W4中,X、Y、Z、W等晶体学位置结构特征以及类质同像替换规律。针对电气石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本文从统计学分析和微结构变化规律阐述了电气石微结构分类的可行性,为电气石群种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在电气石分类体系做了尝试性的建议。(1)化学成分分类:从X、Y、Z、W位点主导原子或离子的不同,将电气石进行分类。(2)晶胞参数分类:根据晶系的不同,将电气石分为两种:电气石和变种电气石。(3)晶体结构分类:根据团簇结构的差异,可将电气石从X阳离子、硅氧四面体六元环、八面体进行分类。(4)从硅氧四面体六元环的规正度分为:正六元环电气石、复三方环电气石;近六元环电气石。(5)晶体参数与化学成分关系阳离子半径大小对晶胞参数的影响较大,a0(铁电气石)>a0(镁电气石)>a0(锂电气石)。(6)团簇结构变化规律X位大阳离子与硅氧四面体六方环及Y位三八面体共同组成团簇结构,Z位八面体框架结构。团簇嵌入Z位八面体框架结构中形成电气石结构体系。2.电气石的改色研究电气石中的铁元素是影响电气石晶体结构、物化性能的重要元素之一,铁的价态、含量及其分布,对电气石结构和电偶极矩有明显影响,可揭示电气石的热释电性能机理。(1)酸水热法电气石增白分析与讨论通过水热反应,盐酸、硝酸、硫酸均可以溶出电气石中的铁离子,溶出效果为:盐酸>硝酸>硫酸,盐酸最白白度达40.86。盐酸对电气石中铁离子溶出量的能力最强,温度起促进作用。(2)熔盐法对电气石增红分析讨论当保温时间为2小时,氯化锂的量为1时,电气石的“红化”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在600℃时,电气石的“红化”效果为最佳,“红化”程度a*值为11.14,明度值L*为33.83。电气石改色方面,尤其是熔盐法改红色方面,取得了较显着的经济价值和潜在效益。3.超细电气石单晶水热生长工艺及性能研究在超细电气石再结晶生长过程中,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研究得出:在碱:电气石=1:2、150℃左右,最有利于晶体生长。再生长的超细电气石在热释电性能上取得了一定的改善,电气石本身具有一定的除甲醛功效,电气石原矿和水热法处理过的电气石在60min内甲醛的去除率分别为63.9%和75.6%。水热法处理过后的电气石甲醛去除率略有提高,及经过水热处理过的电气石热释电效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促进电气石的开发应用、提高相关产品的附加值颇具价值。

二、Mg-Fe电气石的热膨胀与相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g-Fe电气石的热膨胀与相变(论文提纲范文)

(1)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岩相学技术研发与理论创新
    1.1 构造岩相学理论内容
        1.1.1 系统整体论
        1.1.2 多维场空间拓扑学结构解析
        1.1.3 五维构造岩相学解析研究与建相建模
        1.1.4 深部隐伏构造岩相体综合探测、实体填图和建模预测
    1.2 技术研发与理论创新的驱动因素
    1.3 技术研发与理论创新的思维方法
    1.4 重要的创新研发视角
    1.5 深部构造岩相体综合探测和建模预测的相关视角
2 主要新进展
    2.1 建立了沉积盆地内成岩相系划分的新方案
    2.2 创建盆地构造变形史研究新方法,揭示了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机制
        2.2.1 前盆地期的物质组成与基底构造层
        2.2.2 成盆期同生和准同生构造岩相带与成岩相系
        2.2.3 盆地改造期变形构造岩相学样式与构造成岩相系
        2.2.4 构造-岩浆-热事件叠加样式与盆内岩浆叠加成岩相系
        2.2.5 盆地表生变化期构造样式与成岩相系
    2.3 创建了复杂叠加成矿系统的构造岩相学解析研究方法技术
    2.4 提出了“还原流体成矿与预测”新理论,开拓了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研究的新领域
3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4 结论

(2)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子束相关技术
    1.1 电子探针
        1.1.1 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1.1.2 矿物/玻璃Fe3+分析
        1.1.3 超轻元素(Be、B)分析
        1.1.4 仪器硬件的发展
        1.1.5 展望
    1.2 扫描电镜
        1.2.1 低真空分辨率提升
        1.2.2 原位微观实时观测技术
        1.2.3 多种成像技术集成
        1.2.4 展望
    1.3 透射电镜
        1.3.1 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1.3.2 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应用前景和建议
2 离子束相关技术
    2.1 大型离子探针
        2.1.1 含U-Th矿物定年
        2.1.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1.3 低含量挥发分等分析方法
        2.1.4 标准物质
    2.2 纳米离子探针
        2.2.1 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
        2.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2.3 图像算法优化和多技术联用
    2.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2.3.1 仪器构成
        2.3.2 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2.3.3 分析技术进展与展望
3 激光束相关技术
    3.1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3.1.1 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3.1.2 在副矿物U-Pb定年中的应用
        3.1.3 在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
        3.1.4 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3.2 激光诱导原子探针
        3.2.1 原子探针技术发展简史
        3.2.2 原子探针技术特点
        3.2.3 原子探针当前应用
        3.2.4 展望
4 微光束相关技术
    4.1 显微红外光谱
        4.1.1 微量结构水定量技术
        4.1.2 高温高压原位测试技术
        4.1.3 空间分辨率提升技术
        (1)同步辐射光源:
        (2)光热诱导共振技术:
        (3)散射式扫描近场显微成像技术:
        4.1.4 展望
    4.2 同步辐射
        4.2.1 同步辐射发展历史与最新进展
        4.2.2 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4.2.3 我国同步辐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5 结语

(3)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板内OIB型玄武岩的岩石学成因
        1.1.2 板内OIB型玄武岩的动力学成因
        1.1.3 华南板内玄武岩的研究现状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华南地质背景
    2.1 华南地块
    2.2 华南中生代构造活动特征
    2.3 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
第3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3.1 样品前处理
    3.2 橄榄石化学成分和氧同位素分析
    3.3 全岩主微量化学成分分析
    3.4 全岩Sr-Nd-Pb-Hf-Os同位素分析
    3.5 全岩Ca同位素分析
    3.6 熔体包裹体主微量和水含量分析
第4章 安塘玄武岩的富水地幔转换带成因
    4.1 引言
    4.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4.3 地球化学特征
        4.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3.2 橄榄石地球化学特征
        4.3.3 均一化的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4.3.4 未均一的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4.4 讨论
        4.4.1 后期蚀变、地壳混染以及分离结晶对安塘玄武岩的影响
        4.4.2 岩浆演化以及后期结晶过程对熔体包裹体中H2O含量的影响
        4.4.3 岩石学成因
        4.4.4 地幔源区的水含量和来源
第5章 宁远玄武岩的碳酸盐化地幔成因
    5.1 引言
    5.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5.3 地球化学特征
        5.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2 全岩钙同位素特征
    5.4 岩石成因讨论
        5.4.1 低δ44/40Ca的成因机制
        5.4.2 再循环古老碳酸盐组分
        5.4.3 源区岩石学特征与来源
        5.4.4 宁远HIMU型地幔源区的形成机制
第6章 吉安玄武岩的板片-软流圈相互作用成因
    6.1 引言
    6.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6.3 地球化学特征
        6.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3.2 橄榄石地球化学特征
        6.3.3 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6.4 讨论
        6.4.1 后期蚀变、地壳混染以及分离结晶的影响
        6.4.2 源区岩石学特征及其来源
        6.4.3 脱水辉长质洋壳组分及其来源
        6.4.4 脱水俯冲板片的熔融机制
第7章 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的动力学成因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1.2.2 IOCG矿床定义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论文主要成果
        1.5.2 论文创新点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2.1.7 震旦系
        2.1.8 古生界-新生界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3.1.2 会理群
        3.1.3 白果湾组
    3.2 矿区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3.1 基性侵入岩
        3.3.2 中酸性侵入岩
    3.4 角砾岩
    3.5 矿体特征
        3.5.1 矿体埋藏特征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3.6.1 矿石类型
        3.6.2 矿石构造
        3.6.3 矿石矿物成分
        3.6.4 矿石化学成分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4.1.1 成矿期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4.2 矿物世代
        4.2.1 矿石矿物
        4.2.2 脉石矿物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4.3.2 变质成矿期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4.3.4 热液成矿期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1.2 分析结果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2.2 分析结果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本章小结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7.1.2 分析结果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7.2.2 分析结果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7.3.2 分析结果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本章小结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锂辉石提锂新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锂及化合物简介
    1.2 锂的存在形式
    1.3 矿石锂资源分布情况
        1.3.1 全球矿石锂资源分布
        1.3.2 国内矿石锂资源分布情况
    1.4 近年锂盐产量及消费情况
    1.5 现有矿石提锂工艺技术分析
        1.5.1 硫酸法
        1.5.2 石灰石法
        1.5.3 硫酸盐法
        1.5.4 氯化焙烧法
        1.5.5 压煮法
        1.5.6 氟化学法
        1.5.7 碱焙烧法
        1.5.8 锂辉石提锂工艺对比分析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锂辉石预处理和实验分析方法
    2.1 锂辉石预处理
        2.1.1 实验仪器
        2.1.1.1 气流粉碎机
        2.1.1.2 激光粒度仪
        2.1.1.3 扫描电镜
        2.1.1.4 X射线粉末衍射仪
        2.1.2 破碎矿样形貌及粒径分析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样品全锂消解方法
        2.2.3 样品可溶锂消解方法
        2.2.4 锂元素分析及计算方法
第三章 天然锂辉石转晶型活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试剂及原料
    3.3 晶型转换热力学分析
    3.4 晶型转换实验
        3.4.1 焙烧实验流程
        3.4.2 焙烧保温时间的影响
        3.4.3 焙烧温度的影响
        3.4.4 矿粉粒度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Na_2SO_4-NaOH联合浸出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设备
    4.3 实验
        4.3.1 实验原料
        4.3.2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4.3.3 结果与讨论
        4.3.3.1 硫酸钠添加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4.3.3.2 氢氧化钠添加量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4.3.3.3 反应温度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4.3.3.4 反应时间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4.3.3.5 液固比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4.3.3.6 矿粉粒径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_2SO_4-CaO联合浸出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设备
    5.3 实验
        5.3.1 实验原料
        5.3.2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5.3.3 结果与讨论
        5.3.3.1 硫酸钠添加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5.3.3.2 氧化钙添加量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5.3.3.3 反应温度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5.3.3.4 反应时间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5.3.3.5 液固比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5.3.3.6 矿粉粒径对实验浸出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硫酸加压锂浸出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及设备
    6.3 实验
        6.3.1 实验原料
        6.3.2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6.3.3 结果与讨论
        6.3.3.1 硫酸加入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6.3.3.2 反应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
        6.3.3.3 反应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6.3.3.4 反应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反应渣初步利用分析
    7.1 引言
    7.2 锂渣应用前景分析
        7.2.1 碱性浸出工艺锂渣矿相及应用分析
        7.2.2 硫酸浸出工艺锂渣矿相及应用分析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主要研究成果

(6)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伟晶岩研究的概况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项目依托与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伟晶岩的构造环境研究
    2.1 伟晶岩与槽台理论
    2.2 伟晶岩与造山过程
    2.3 伟晶岩的构造分类
第三章 造山系伟晶岩
    3.1 造山系伟晶岩的基本概况
    3.2 造山系稀有金属矿床—四川康定甲基卡
    3.3 造山系稀有金属矿床中岩体—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
第四章 陆块区伟晶岩
    4.1 陆块区伟晶岩的演化特征
    4.3 麻地稀有金属花岗岩
第五章 两类伟晶岩对比研究
    5.1 成岩成矿特征
    5.2 成矿构造环境
第六章 构造环境与成矿规律
    6.1 伟晶岩的成矿规律
    6.2 伟晶岩的示踪作用
    6.3 伟晶岩的找矿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和成岩成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1.2 测试方法
2 电气石分析测试结果
    2.1 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结果
    2.2 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2.3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3 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3.1 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
    3.2 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成分及颜色特征
    3.3 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物质来源及成岩成矿环境
4 结论
Highlights
529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和成岩成矿环境研究

(8)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气石研究现状
        1.1.1 电气石的晶体学特征
        1.1.2 电气石的性质
    1.2 纳米/微米复合技术研究现状
    1.3 红外辐射电气石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4 纳米Ce_(1-x) Zr_xO_2(x≠0)粉体研究现状
        1.4.1 Ce_(1-x) Zr_xO_2的晶体结构及化学性质
        1.4.2 Ce_(1-x) Zr_xO_2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方法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电气石族矿物的种类及命名方法
    2.1 电气石的种类
    2.2 电气石的命名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电气石粉体远红外辐射机理研究
    3.1 电气石红外辐射的理论模型
        3.1.1 电偶极子的薛定谔方程
        3.1.2 电偶极子辐射的光谱频率
    3.2 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3.2.1 远红外辐射的波长
        3.2.2 远红外辐射的发射率
    3.3 电气石远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因素
        3.3.1 电气石的组成和结构
        3.3.2 电气石的远红外发射模型
        3.3.3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化学沉淀法制备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粉体实验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电气石的选择
        4.1.2 催化剂的制备
        4.1.3 实验仪器
    4.2 主要研究方法——材料表征
    4.3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Ce_(1-x) Zr_xO_2电气石复合粉体实验
        4.3.1 实验方案
        4.3.2 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粉体制备工艺
        4.3.3 实验影响因素研究
        4.3.4 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粉体远红外发射率
    4.4 本章小结
5 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远红外辐射性能研究
    5.1 红外辐射的物理学基础
        5.1.1 红外辐射
        5.1.2 红外辐射产生机理
        5.1.3 发射率
    5.2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5.2.1 显微结构
        5.2.2 晶体结构
        5.2.3 FTIR
    5.3 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远红外辐射性能
        5.3.1 Ce_(1-x) Zr_xO_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远红外发射率的机理
        5.3.2 Ce_(1-x) Zr_xO_2增强电气石远红外辐射性能机理
        5.3.3 Ce(-Zr)促进电气石中Fe2+氧化模型——Ce(-Zr)对电气石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电气石微粒的高温相变与界面迁移机制及对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气石矿物的简介
        1.2.1 电气石的结构组成与矿物成因
        1.2.2 电气石的性能与应用
    1.3 电气石高温特性研究
        1.3.1 电气石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1.3.2 电气石热处理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1.3.3 电气石高温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1.4 电气石陶瓷的研究现状
        1.4.1 电气石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1.4.2 电气石陶瓷的成瓷机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性能表征
第三章 电气石粉体高温相变与界面迁移
    3.1 电气石的加工与表征
        3.1.1 电气石原矿的细化
        3.1.2 电气石粉体的表征
    3.2 电气石粉体高温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3.2.1 电气石粉体热分析
        3.2.2 电气石粉体高温金相分析
        3.2.3 电气石粉体高温XRD
        3.2.4 电气石粉体微观形貌分析
    3.3 电气石粉体相变过程中的界面迁移机制
        3.3.1 电气石粉体相变过程中的界面行为
        3.3.2 电气石粉体相变过程中的离子交换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对电气石粉体高温相变的影响
    4.1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1.1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4.1.2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的表征
    4.2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高温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4.2.1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高温XRD
        4.2.2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4.3 稀土/电气石复合材料高温过程中的相变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气石高温相变对陶瓷性能的影响
    5.1 电气石陶瓷的配方设计
        5.1.1 电气石陶瓷坯体材料的选择与加工
        5.1.2 电气石陶瓷配方制定与加工成型
    5.2 电气石陶瓷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5.2.1 电气石的热分析
        5.2.2 电气石陶瓷正交试验设计
        5.2.3 电气石陶瓷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温度下电气石对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
        5.3.1 不同温度下电气石陶瓷红外光谱分析
        5.3.2 不同温度下电气石陶瓷显微结构分析
        5.3.3 不同温度下电气石陶瓷微观形貌分析
        5.3.4 不同温度下电气石陶瓷透射电镜分析
    5.4 电气石相变对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5.4.1 电气石相在陶瓷基体中的相变
        5.4.2 电气石对陶瓷性能影响的作用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电气石微结构分类及其改色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电气石国内外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
    1.2 本次研究主要内容
        1.2.1 基础理论研究:电气石的晶体化学分类及其性能
        1.2.2 应用开发研究:电气石的改色及改性研究
第二章 电气石.晶体化学分类及其性能
    2.1 电气石分类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2.1.1 矿物学分类
        2.1.2 电气石按位点分类
        2.1.3 电气石按成矿类型分类
        2.1.4 电气石按颜色分类
        2.1.5 其他分类
        2.1.6 电气石分类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2.2 电气石的化学成分
        2.2.1 X位点化学成分
        2.2.2 Y位点化学成分
        2.2.3 Z位点化学成分
        2.2.4 T位点化学成分
        2.2.5 W位点化学成分
        2.2.6 V位点化学成分
    2.3 电气石的类质同象
    2.4 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分类
        2.4.1 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分类依据
        2.4.2 电气石中各位点成分与化合价变化
        2.4.3 电气石的各位点化学成分分类
        2.4.4 电气石多位点化学成分分类
第三章 电气石晶胞参数变化及其微结构相关关系
    3.1 电气石的基本晶胞参数
    3.2 电气石的晶胞参数变化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
    3.3 电气石晶胞参数变化与微结构的相关关系
    3.4 电气石团簇结构变化规律
        3.4.1 电气石的团簇结构
        3.4.2 电气石的团簇结构变化规律
        3.4.3 电气石微结构分类
    3.5 结论
第四章 电气石呈色及改色研究
    4.1 电气石成分与色彩关系
    4.2 酸水热法增白电气石
        4.2.1 电气石增白酸水热法
        4.2.2 实验步骤
        4.2.3 电气石增白的结果分析
        4.2.4 电气石增白结论
    4.3 熔盐法电气石增红
        4.3.1 熔盐法原理
        4.3.2 试验步骤
        4.3.3 分析与结果讨论
        4.3.4 电气石红化的结果与讨论
    4.4 电气石改色结论
第五章 超细电气石单晶水热生长工艺及性能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设备及耗材
        5.1.3 实验方案
        5.1.4 黑色电气石生长碱法实验
        5.1.5 电气石降解甲醛实验
        5.1.6 电气石负离子释放量检测
    5.2 数据测试与分析
        5.2.1 测试数据与分析
        5.2.2 XRD检测
        5.2.3 SEM检测
        5.2.4 甲醛净化率检测
        5.2.5 负离子释放量检测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Mg-Fe电气石的热膨胀与相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发展方向[J]. 方维萱,王寿成,贾润幸,李天成,王磊,郭玉乾. 矿产勘查, 2021(07)
  • [2]微束分析测试技术十年(2011~2020)进展与展望[J]. 陈意,胡兆初,贾丽辉,李金华,李秋立,李晓光,李展平,龙涛,唐旭,王建,夏小平,杨蔚,原江燕,张迪,李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1)
  • [3]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D]. 吴扬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4]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5]锂辉石提锂新工艺技术研究[D]. 刘瑜. 福州大学, 2018(03)
  • [6]我国两大类伟晶岩的成岩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对比研究[D]. 侯江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7]河北曲阳县中佐伟晶岩脉中电气石的类型和成岩成矿环境研究[J]. 侯江龙,王登红,王成辉,黄凡,李建康,陈振宇. 岩矿测试, 2017(05)
  • [8]Ce1-xZrxO2/电气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D]. 郭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7(06)
  • [9]电气石微粒的高温相变与界面迁移机制及对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D]. 顾小杨.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10]电气石微结构分类及其改色改性研究[D]. 何光辉.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标签:;  ;  ;  ;  

镁铁电气石的热膨胀和相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