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一、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郭启勇,柳国锁,吴心华[1](2021)在《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围产期是奶牛最为特殊的生理阶段,这一时期奶牛经历了妊娠-产犊-泌乳三个巨大的生理变化,从而引起能量负平衡,诱发产后诸多疾病的发生,给奶牛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围产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能量代谢特点及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疾病预防和产后保健提供理论基础。

雷智琦,张萱,柳越,朱思鼎,李莲,王根林[2](2022)在《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及犊牛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要承受由妊娠、产犊及泌乳3个阶段交替带来的生理性变化,此时奶牛既要维持后期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要保证随后泌乳正常,此阶段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能量负平衡很容易诱发奶牛的氧化应激反应。机体组织和细胞持续的氧化应激不仅损害围产期奶牛的生产性能,还会给胎儿带来生理和行为上的危害,影响后代终身生理进程及繁殖机能。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综述氧化应激的代谢特征、致病因素以及对犊牛的消极影响,以期为生产上维持围产期奶牛正常生理机能及保证氧化应激影响下犊牛的机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于迪[3](2021)在《ADPN、LEP、IR与NEB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时期,此期奶牛易发生能量负平衡(NEB),而NEB又会增加奶牛产后卵巢静止(IO)的发生,导致奶牛发情配种率降低,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尽管奶牛产后卵巢静止的病因学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是目前奶牛NEB、脂联素(ADPN)与瘦素(LEP)及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卵巢静止性乏情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应用血液临床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研究ADPN、LEP、IR与NEB奶牛卵巢静止的关系,为今后深入研究奶牛产后卵巢静止性乏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新措施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在黑龙江省某一大型集约化牛场选择前胎泌乳量9吨以上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试验奶牛在产后14 d根据血浆BHBA和Glu的水平,被分为能量正平衡组(PEB)和能量负平衡组(NEB),每组30头。随后,将PEB和NEB试验奶牛根据是否发生IR又分为IR组和无IR组,每组30头。然后,在试验奶牛产后50-60d,根据是否发情和卵泡发育状况,再分出NEB的卵巢静止组(NEB-IO)和PEB的发情组(PEB-E),每组6头。而后,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Glu、BHBA、ADPN、LEP、NEFA、E2、P4、INS、IGF-1、GH)的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EB-IO和PEB-E两组奶牛脂肪组织和卵巢组织的ADPN和LEP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两个组织的ADPN受体水平,所有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ROS分析,确定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进行疾病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结果:(1)NEB奶牛产后体况损失增大,生产性能降低。同时,产后21 d和50 d血浆中LEP、ADPN水平均降低,血浆中IR指数、TG、NEFA、BHBA、INS、GH都升高,而TC、Glu、E2、IGF-1和LEP都降低(P<0.01)。这表明NEB引起奶牛能量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生殖激素和代谢激素的失调,导致奶牛产后IO的发生。(2)奶牛产后NEB使IO发生的风险增加4.33倍,使IR发生的风险增加2.7倍;IR使IO发生的风险增加3.2倍;NEB使血浆LEP或ADPN含量异常的风险增加3.33倍或4.5倍。这表明NEB或IR是奶牛IO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NEB还是奶牛IR发生或LEP和ADPN含量异常的重要风险因素。(3)NEB组和PEB组奶牛血浆中IR指数与NEFA、BHBA或Glu呈正或负相关,E2、P4、GH、ADPN、LEP呈负相关(P<0.01)。在NEB或NEB-IO奶牛发生IR时血和卵泡液中ADPN、LEP都降低,卵泡液中E2、P4也降低(P<0.05)。这表明IR加剧奶牛能量代谢障碍、脂肪细胞因子异常、生殖激素失调,从而促发IO的发生。(4)NEB-IO组奶牛脂肪组织和卵巢组织中ADPN和LEP的m RNA水平,脂肪组织、卵巢组织、卵泡液、血清中ADPN与LEP的蛋白水平,以及卵巢组织中ADPN水平都显着减少(P<0.05)。这表明ADPN、LEP在奶牛IO发生中的分子调控作用。(5)奶牛IO发生的风险预警单一指标为奶牛产后14天,ADPN>2.365 mmol/L、LEP>5.565 mmol/L或IR指数>3.796,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联合指标判定指标为LEP+ADPN,或LEP+ADPN+IR,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使用价值。结论:NEB是奶牛IO和IR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而IR也是IO的重要风险因素,NEB、IR、脂肪细胞因子(ADPN、LEP)之间相互关联在奶牛产后IO发生中起着的重要作用,并确定了奶牛产后IO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指标及其阈值,为今后更有效的防治奶牛产后卵巢静止性乏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锋[4](2021)在《IL-6、FGF21、ANGPTL8、LFI与能量负平衡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能量负平衡(NEB)是奶牛分娩后能量摄入与泌乳所需能量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奶牛酮病发生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奶牛产后发生卵巢静止(IO)的致病因素。它对奶牛生产性能、健康状况产生了很大危害。目前,尽管国内外针对奶牛产后NEB、三种组织细胞因子(IL-6、FGF21、ANGPTL8)、肝功指数(LFI)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已有较多报道,但是有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及它们与奶牛产后IO发生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开展了NEB对奶牛体内三种组织细胞因子、肝功指数(LFI)的影响及其在奶牛产后IO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为今后预防奶牛产后卵巢静止性乏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黑龙江省某一大型集约化牛场中随机选择前胎泌乳量9吨以上的经产荷斯坦奶牛100头为试验动物。根据产后21 d血浆BHBA、Glu的水平,将试验动物分为能量正平衡组(PEB)和能量负平衡组(NEB),每组30头;随后,按照LFI高低分为高LFI(HI-LFI)、低LFI(LO-LFI)组,每组30头;而后,依据产后50-60 d是否发情及卵泡发育状况,再选取能量负平衡组中卵巢静止奶牛(NEB-IO)和能量正平衡组中发情奶牛(PEB-E),每组选取6头进行屠宰采样。结果:(1)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PEB和NEB两组试验奶牛的结果发现,奶牛产后NEB与卵巢静止之间呈强的正关联(?2M-H=5.32,P=0.035),使奶牛产后发生卵巢静止的风险增高2.01倍;奶牛产后NEB与低LFI之间呈强的正关联(?2M-H=6.26,P=0.012),使奶牛产后LFI下降的风险增高2.32倍;奶牛产后低LFI与卵巢静止之间呈强的正关联(?2M-H=5.01,P=0.025),使奶牛产后发生卵巢静止的风险增高1.67倍。(2)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PEB-E和NEB-IO两组奶牛的结果发现,NEB奶牛产后血中IL-6升高、FGF21和ANGPTL8降低,可以持续到产后50 d,繁殖性能下降,卵泡生长速度极显着降低(P<0.01),同时伴发炎症和氧化应激;奶牛产后21 d血浆中三种组织因子与BHBA、Glu、NEFA之间显着的相关(P<0.05),提示三种组织因子与奶牛能量代谢有密切的联系;NEB-IO奶牛肌肉、卵巢中IL-6 m 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显着的降低(P<0.05);肝脏中FGF21 m RNA、ANGPTL8 m 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均显着的降低(P<0.05),但卵巢中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NEB引起的奶牛产后IO与三种组织细胞因子密切相关。(3)应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不同LFI奶牛发现,奶牛产后7 d血中IL-6与LFI之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IL-6是影响奶牛LFI的独立相关因素,产后21 d血中IL-6与LFI之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FGF21、ANGPTL8与LFI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5)。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低LFI奶牛血中IL-6、HP、SAA、MDA含量均显着的升高(P<0.05),SOD、GSH、GSH-Px、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着的降低(P<0.05)。同时,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奶牛血中BHBA、NEFA、Glu、GH、IGF-1、E2、P4、INS受LFI和泌乳天数的显着影响(P<0.05),血中TC、ALB、IL-6、FGF21、ANGPTL8受LFI的显着影响(P<0.05),表明NEB引起LFI降低与代谢、脂类、氧化应激、生殖激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风险分析,确定了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LFI和MDA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单一指标为产后21 d血浆MDA>3.62 ng/L,敏感度为70.3%,特异度为90.9%,AUC为0.701;LFI<-3.18,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1%,AUC为0.855;二者联合预警的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91.3%,AUC为0.964。并且,确定了IL-6、FGF21和ANGPTL8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单一指标为产后21 d血浆IL-6>23.68 ng/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5%、89.2%,AUC为0.820;FGF21<812.41 ng/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6%、90.1%,AUC为0.715;ANGPTL8<695.79 ng/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86.1%,AUC为0.776;三个因子联合预警的敏感度为86.3%,特异性为90.9%,AUC为0.947,表明联合指标的预警可以提高诊断特异性和价值。结论:NEB所引起的炎症、氧化应激和低LFI是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奶牛产后NEB、LFI、细胞因子(IL-6、FGF21、ANGPTL8)、炎症、氧化应激、生殖激素在卵巢静止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确定了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潜在风险预警指标及其判定阈值,为今后更有效的防治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奠定了理论基础。

曹浩[5](2021)在《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文中认为奶牛酮病是集约化牛场常见的主要代谢病之一。围产期是奶牛酮病高发的关键时期,此期保健措施不当是奶牛产后酮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会给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以及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国内外集约化牛场已经普遍应用丙二醇作为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制剂,但是丙二醇的应用剂型、剂量、时机和持续期等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缺乏规范和标准。为此,本研究通过“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二个试验,评估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以及丙二醇防治新措施,为今后集约化牛场奶牛围产期酮病提供有效的保健新技术奠定基础。试验一、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本试验在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每个牛场随机选取120头奶牛,分别在产前10 d、分娩当天,产后10 d、产后20 d、产后50-60 d、产后80-100 d进行随机选取20头试验奶牛,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同时,收集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方案,体况、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不同保健方案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牛场C、D试验奶牛产后体况评分高,而牛场D在产后10-20 d体况损失大,而产后体况评分高或损失大对奶牛产后泌乳、繁殖、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2)牛场A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最低,牛场D最高,尤其酮病发生率最高,同时血中BHBA水平也最高而血糖正常,表明最高水平的丙二醇补充量缓解了血糖,但是未能降低酮病发生率。(3)牛场A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最好,牛场B、C次之,牛场D最差;牛场D最差,与产后体况评分高或体况损失大,以及机体能量代谢适应性调节差有关。(4)经济效益分析显示,牛场A经济效益最高,牛场D经济效益最低,与酮病发病率密切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四个方案试验奶牛酮病保健效果不一致,以方案D的效果最差,其次是方案C和B,最好的为方案A。因此,牛场D奶牛酮病保健方案需要进一部完善。试验二、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本试验选择牛场D进行试验,在分娩当天随机选取90头试验奶牛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原方案实验组(O组)和新方案实验组(N组),每组30头。其中,C组分娩当天不灌服丙二醇,O组产后1 d、2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7 d、8 d、9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N组产后7 d、14 d灌服500 m L丙二醇各1次。同时,在产前14 d、分娩当天,产后7 d、产后14 d、产后21 d、产后28 d、产后50 d进行体况评分,采集血液做生化分析。收集试验奶牛产后生产性能(泌乳和繁殖)、疾病及饲料等信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组间分析。结果显示:(1)在体况和泌乳量及疾病方面,新保健方案(N组)的奶牛体况处于最合理的范围,产奶量更高,使奶牛发病风险显着降低了2.5倍,而O组奶牛体况高、酮病发病率更高。(2)在能量代谢和肝功方面,C组、O组在产后均有较严重的能量负平衡(BHBA、NEFA、瘦素都升高,而INS、GLU下降)和肝功异常(AST升高,ALB下降)。(3)在氧化应激方面,C组、O组奶牛抗氧化能力显着(T-AOC)下降,机体氧化应激(MDA升高)加剧。(4)在经济效益方面,产后50 d内,N组、O组与C组相比,每头牛净利润分别增长98.76元、23.07元,N组的新型酮病保健方案更好。这些结果表明,N组保健新措施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奶牛疾病(尤其酮病)发生,改善能量代谢、氧化应激,进而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但体况会影响丙二醇保健效果。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四个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措施不完全一致,效果不一。综合评价保健效果的优劣顺序依次为牛场A、牛场C和B、牛场D。牛场D奶牛酮病丙二醇防治新措施(N组)效果更好,节约成本,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泌乳量、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于泓漪[6](2021)在《基于GC-MS的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奶牛泌乳早期易发生代谢应激,此阶段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非常关键。维生素E(VE)有重要的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的作用。然而,由于VE亚临床缺乏无典型的临床症状,缺乏快速的检测方法,早期很难监测,在规模化牛场高产奶牛发生率可高达20%以上,正在成为危及奶牛健康的一种代谢病。为此,本研究采用非靶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奶牛产后VE亚临床缺乏奶牛和健康奶牛的血清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并用质谱多重反应监测(MRM)靶标技术验证所选的差异代谢物,探讨V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代谢谱和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今后VE缺乏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黑龙江省某一集约化牛场进行,按照试验动物伦理规范要求,随机选取年龄、胎次、体况等信息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在分娩当天至产后30天内根据血清VE含量分为亚临床VE缺乏组(VE含量2~3μg/mL)和正常组(VE含量4μg/mL以上)各40头;根据血清生化指标和临床表现,筛选出VE亚临床缺乏组奶牛13头,健康组14头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GC-MS)检测。随后,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VE亚临床缺乏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每组再选10头奶牛的血清进行MRM靶向验证所选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它们与奶牛VE亚临床缺乏的关系和作用。结果:(1)VE亚临床缺乏组奶牛血清中丙二醛(MDA)、β-羟丁酸(BHBA)含量显着升高;血清中VE、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表明奶牛产后VE亚临床缺乏与能量负平衡所致的代谢应激、酮病、氧化应激有关;(2)应用GC-MS技术获得V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差异代谢物31种,其中升高的有20种,即甘氨酸、1,5-无水葡萄糖醇、焦谷氨酸、反式脂肪酸、苯丙氨酸、蛋氨酸、L-半胱氨酸、甘油醚、6-果糖磷酸、异柠檬酸盐、去甲肾上腺素、缩二脲、癸酸、水杨酸、5-甲基脲嘧啶、前列腺素E2、谷氨酰胺、己二酰二胺、N-乙酰-β-丙胺酸、来苏糖;下降的有11种,即α-生育酚、磷酸甲酯、胆固醇、D-甘油1-磷酸、2,6-二磷酸果糖、4-甲基邻苯二酚、苯甲酸、6-蔗糖磷酸、甘露醇、烯丙基丙二酸、橙皮素。它们的主要富集代谢通路有氮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等,其中的脂代谢增强与能量负平衡、VE降低、抗氧化活性降低和脂质过氧化有关;(3)MRM靶标技术验证的氨基酸代谢物结果与GC-MS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检测结果相符,脂肪酸验证结果显示奶牛VE亚临床缺乏的脂肪酸普遍高于健康组,与非靶向代谢结果中的脂肪酸合成途径减弱、甘油酯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增强相一致,表明VE缺乏与机体抗氧化降低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有关。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奶牛产后VE亚临床缺乏的血清差异代谢物谱,构建了奶牛VE亚临床缺乏的血清差异代谢物互作图,明确了奶牛VE亚临床缺乏时机体糖类、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物的主要富集代谢通路,阐明了能量负平衡、脂质过度动员、氧化应激与奶牛VE亚临床缺乏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深入揭示泌乳早期奶牛VE亚临床缺乏的发生机理和提供预防新策略奠定基础。

张桐宁[7](2021)在《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VE和Se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可以改善奶牛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的状况,降低奶牛乳腺炎和子宫炎等重要经济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围产期奶牛VE和Se的缺乏与奶牛产后炎性疾病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加上集约化牛场缺乏现场实用、快速的监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手段,目前亚临床的VE和Se缺乏问题已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营养代谢病之一。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早期VE缺乏和Se缺乏的调查研究,以及补充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两项试验,旨在阐明VE和Se对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健康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今后控制奶牛VE和Se的缺乏,维持奶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1、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早期VE缺乏和Se缺乏的调查研究。本试验在黑龙江省两个集约化牛场进行,随机选取产前10 d、分娩当天、产后10-20 d、产后50-60 d的奶牛各10头,两个牛场共计80头奶牛。试验奶牛的生产数据和血液生化指标,经显着性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单一风险预警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两个牛场围产期奶牛VE缺乏和Se缺乏较严重,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20 d VE和Se缺乏严重,且疾病发病率较高。但是,牛场A氧化应激低于牛场B,疾病患病率低于牛场B。(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E和Se缺乏组奶牛脂肪动员增加,能量负平衡和酮病发生增多,血浆GSH-Px、T-AOC等水平降低,MDA升高,但肝功和其他矿物元素及维生素未受影响。(3)血浆中GSH-Px与Se、VE的水平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血浆中MDA与Se、VE的水平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而T-AOC与VE的水平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确立了GSH-Px、MDA可作为Se缺乏的主要单一预警指标,T-AOC作为VE缺乏的主要单一预警指标。2、补充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省某一集约化牛场进行。在分娩当天选择胎次、体况相近、上胎次产奶量接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C)、VE补充组(VE)、Se补充组(Se)和Se、VE同时补充组(VE+Se),每组10头,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C)未补充Se、VE;VE组在产后7 d和产后14 d分别补充3000 IU VE;Se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 BW/头;VE+Se组在产后7 d和产后14 d分别同时补充3000 IU VE和日粮中添加1.50 mg/kg BW/头Se。试验奶牛跟踪至产后50 d,在分娩当天、产后7 d、14 d、21 d采血。试验奶牛的生产数据和检测的血液生化指标,经显着性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风险预警评估分析,结果显示:(1)三个试验组血浆VE和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VE+Se组补充效果最佳。同时,补充VE和Se未对正常的能量代谢、肝功及肾功造成不利的影响,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得到改善,VE+Se组效果更明显。(2)补充VE和Se可以改善或维持奶牛正常繁殖性能,减少酮病、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炎、产后感染的发生,尤其VE+Se组的效果更明显。当血中VE或Se水平维持在一定临界值以上,可以更有效的降低乳房炎、子宫炎的发生风险。(3)试验奶牛补充VE和Se后,增加了奶牛经济收益,以VE+Se组的净收益最高。综上所述,黑龙江省两个集约化牛场围产期奶牛存在较严重的VE缺乏和Se缺乏,补充VE和Se可以更有效的增强奶牛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增加奶牛经济效益。确立GSH-Px、MDA或T-AOC对Se或VE缺乏发生风险的预警作用,以及补充VE、Se的水平对乳房炎、子宫炎的发生风险的预警阈值,为今后现场监测奶牛Se或VE缺乏和补充效果提供依据。

陈喜莹[8](2021)在《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围产期对于奶牛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奶牛干物质摄入量减少,导致机体能量供不应求,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引发脂肪动员。体脂动员会产生大量非酯化脂肪酸(NEFA),脂肪酸在肝脏内不完全氧化产生酮体(β-羟丁酸(BHBA)、乙酰乙酸和丙酮)进入血液。当血液中BHBA含量高于1.2mmol/L时,便可诊断为酮病。奶牛酮病是围产期一种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奶牛酮病分为I型酮病和II型酮病,I型酮病奶牛表现为高血酮及低血糖,而II型酮病奶牛表现为高血酮且存在血糖正常或高血糖。虽然已有研究表明Ⅰ型酮病奶牛存在肝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但是Ⅱ型酮病奶牛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尚不明确,并且也缺乏对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代谢状态的比较。因此本实验通过比较I型和II型酮病奶牛血液代谢指标的差异,为奶牛不同类型酮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Ⅰ型、Ⅱ型酮病奶牛和健康奶牛各20头,评价其血液代谢指标的变化。检测Ⅰ型酮病和Ⅱ型酮病的体况指标、糖脂代谢和激素相关指标,发现Ⅰ型、Ⅱ型酮病奶牛的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DMI)均显着低于健康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的产奶量显着低于Ⅰ型酮病奶牛,Ⅰ型酮病奶牛的体况评分(BCS)显着低于健康奶牛,Ⅱ型酮病奶牛显着高于Ⅰ型酮病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液中NEFA和BHBA的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奶牛,Ⅰ型酮病奶牛的葡萄糖(Glu)水平低于Ⅱ型酮病奶牛和健康奶牛,I型酮病奶牛的胰岛素(INS)含量低于正常奶牛,II型酮病奶牛高于正常奶牛,瘦素(LP)、神经肽Y(NP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胰多肽(PP)的水平均显着低于健康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低于Ⅰ型,说明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均存在糖脂代谢紊乱。接着检测了肝损伤和氧化应激指标,发现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显着高于健康奶牛,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也显着高于健康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的ALT、AST、LDH和H2O的活性均显着高于Ⅰ型酮病奶牛,而Ⅰ型和Ⅱ型酮病的抗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着低于正常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更低,说明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均存在肝损伤和氧化应激,且II型酮病奶牛更加严重。最后检测了急性反应蛋白和免疫学相关指标,发现Ⅰ型、Ⅱ型酮病奶牛的触珠蛋白(H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两个急性期反应蛋白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高于Ⅰ型酮病奶牛,Ⅰ型、Ⅱ型酮病奶牛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补体C1q(C1q)水平均显着低于健康奶牛,且Ⅱ型酮病奶牛显着低于Ⅰ型酮病奶牛,表明酮病奶牛机体存在损伤并触发急性反应和系统性炎症,而且Ⅱ型酮病奶牛的损伤程度和炎性状态更严重。上述结果表明,Ⅱ型酮病奶牛通常发生于肥胖奶牛;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酮病奶牛存在肝损伤和系统性氧化应激并引起机体急性反应和系统性炎症,且II型酮病奶牛肝损伤、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比I型酮病奶牛更加严重。这些数据为奶牛酮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数据。

王建[9](2021)在《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一种牛场广泛应用的评估体脂储存的工具,对荷斯坦奶牛的生产、健康和繁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理解BCS对奶牛影响是科学辅助管理奶牛营养和生产项目的基础。为了探究BCS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代谢及胎盘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试验一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试验共选取1154头奶牛,根据BCS分为5组(0~5分制),分别为BL组(BCS≤3.0,n=52)、B3.25组(BCS=3.25,n=115)、B3.5组(BCS=3.5,n=371)、B3.75组(BCS=3.75,n=224)、BH组(BCS≥4,n=392)。结果发现:随着BCS的增加,305 d产奶量、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先增加后降低(P<0.01),并在B3.25组均达到高峰。此外,B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B3.25、B3.5和B3.75组相比,BH组的犊牛初生重极显着降低(P<0.01)。同时,随着BCS增加,难产(P=0.082)和酮病(P=0.063)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结果表明,奶牛产前过胖会降低犊牛初生重,增加围产期发生代谢病的风险,降低后续产奶性能。试验二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具有相近年龄、妊娠时长、305d泌乳量和胎次的经产奶牛。分别在奶牛干奶后期和产犊时评价BCS。根据BCS分为两个处理组:正常BCS组(NBCS,3.25≤BCS≤3.5,n=10)和高BCS组(HBCS,BCS≥4,n=10),在产前14天、产后0、3、7及14天采集血浆。结果发现:HBCS组奶牛血浆NEFA和BHB浓度均显着高于NBCS组奶牛(P<0.01),且两者浓度在分娩后均高于产前。HBCS组血浆瘦素水平显着高于NBCS组(P=0.03),脂联素(P=0.78)和胰岛素浓度(P=0.66)不随BCS变化而改变。HBCS奶牛血浆中MDA含量显着高于NBCS奶牛(P=0.03),而BCS对GSH-Px(P=0.96)、T-AOC(P=0.24)和SOD(P=0.31)活性无影响。此外,与NBCS组相比,HBCS组奶牛血浆IL-6(P=0.04)和IL-1β(P=0.04)浓度显着升高,TNF-α有降低的趋势(P=0.07)。结果表明HBCS奶牛产后高脂动员风险增加,氧化损伤更高,炎症反应程度更强烈。试验三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处理两组:NBCS(n=8)和HBCS(n=8)。采集产犊当天的血浆样品,采用非靶向LC-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在这些代谢物中,6种不同的溶血磷脂酰胆碱和1个磷脂酰乙醇胺浓度均在HBCS组奶牛血浆中降低(P<0.01)。此外,这7个代谢产物参与四种KEGG途径:甘油磷脂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转导、自噬和GPI锚定生物合成(P<0.05)。通过Spearman’s相关性分析发现,这7个差异代谢物与脂质代谢(NEFA和BHB)、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和瘦素浓度呈负相关,但与脂联素浓度呈正相关,表明这7个代谢物与奶牛脂质代谢、炎症和过度肥胖密切相关。试验四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NBCS和HBCS组,在母牛产犊后采集胎盘组织,利用TMT技术分析不同BCS对奶牛胎盘组织差异蛋白的影响。与NBCS组相比,HBCS组胎盘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P=0.03),且游离脂肪酸浓度有升高趋势(P=0.06)。此外,本试验共筛选出576个差异蛋白,其中309个上调,267个下调。利用GO和KEGG对差异蛋白分析后发现,主要富集于防御应答、免疫应答、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PPAR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铁死亡通路。结果表明奶牛过肥胎盘发生脂沉积,且过肥奶牛胎盘蛋白组发生改变,主要与脂质营养代谢、炎症和代谢功能障碍有关。

王翌翀[10](2021)在《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利用奶牛养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进行分析。按照国际标准收集北京地区5个牧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牛只个体信息、DHI测定记录和繁殖记录,利用SPSS25.0单因素方差Duncan模型及T检验进行显着性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进行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使用一般线性多变量模型对代表性牧场2号牧场和4号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输精次数进行研究;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对DHI数据、繁殖记录进行整理;使用Excel 2016绘制折线图和柱状图。经研究获得如下结果:2020年,5个牧场年均产奶量较2019年均有所增加。2020年,1、3、5号牧场产奶量显着高于2号和4号牧场(P<0.05)。5个牧场乳蛋白水平均处于3.21-3.58%,2号牧场乳脂率显着(P<0.05)低于其他牧场,3号和5号牧场乳脂率>4.8%牛只比例较大,4号牧场乳脂率<2.5%比例较大。1、2、4、5号牧场脂蛋比<1.10比例较高,存在酸中毒风险,3号牧场脂蛋比>1.40比例较高,存在酮病风险。5个牧场各季节MUN均在10-18mg/dL之间,其中1号和2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8mg/dL比例较高,3号和4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0mg/dL比例较高。2020年3号牧场SCC显着低于其他牧场(P<0.05),1、2、5号牧场SCC显着(P<0.05)增加。2号牧场产犊间隔超过理想值。5个牧场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均超过理想水平。5号牧场始配天数最合理,3号牧场泌乳150d配准率最高,5号牧场首配妊娠率最佳。综上所述,5个牧场两年校正奶量综合排名:3号>5号>1号>2号>4号。1号牧场应加强泌乳后期管理,关注奶牛瘤胃健康,及时调整奶牛精粗饲料比、蛋白组成。2号牧场关注热应激对牛只产奶量的影响,头胎牛的瘤胃健康,经产牛酮病及能量负平衡发生,加强同期发情操作及奶牛发情鉴定工作。3号牧场应注意头胎牛冷应激,应加强营养调控,提高首配妊娠率较低,注意饲料能氮比,规避牛只能量负平衡问题。4号牧场关注温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关注奶牛乳房健康,谨防瘤胃酸中毒现象发生。5号牧场应适当补充蛋白质,并预防酮病、能量负平衡的发生,关注奶牛乳房健康。

二、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牛围产期生理机能变化
    1.1 瘤胃状态的变化
    1.2 脂肪代谢的变化
    1.3 免疫系统的变化
2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特点
3 能量负平衡发生的原因
4 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缓解措施
    4.1 能量负平衡的危害
    4.2 能量负平衡的缓解措施

(2)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及犊牛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诱发奶牛围产期氧化应激的因素
    1.1 围产期特殊生理状态
    1.2 奶牛饲料配方的变化
    1.3 饲养管理及环境调控
2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
    2.1 能量负平衡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2.2 代谢特征
    2.3 能量负平衡的危害
3 氧化应激对仔畜的影响
    3.1 母体氧化应激对胎儿的影响
    3.2 氧化应激对新生仔畜的影响
    3.3氧化应激对新生仔畜的危害
    3.4 预防措施
4 小结与展望

(3)ADPN、LEP、IR与NEB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
    1.2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3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卵巢发育的影响
    1.4 脂肪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1.5 奶牛瘦素的研究进展
        1.5.1 奶牛瘦素
        1.5.2 瘦素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1.5.3 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1.5.4 瘦素在生殖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1.6 奶牛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1.6.1 奶牛脂联素
        1.6.2 脂联素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1.6.3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1.6.4 脂联素对生殖系统的调节作用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耗材
    2.2 方法
        2.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判定标准
        2.2.2 检测项目
        2.2.3 脂肪组织ADPN和LEP的RT-PCR实验
        2.2.4 Western Blot实验
        2.2.5 脂肪因子的免疫组化
        2.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试验奶牛产后能量平衡与胰岛素抵抗和卵巢静止的关系
        3.1.1 NEB组与PEB组奶牛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3.1.2 NEB组与PEB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3.1.3 NEB组与PEB组奶牛发生卵巢静止状况的比较
        3.1.4 试验奶牛产后能量平衡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
        3.1.5 试验奶牛产后胰岛素抵抗与卵巢静止的关联性
        3.1.6 NEB组与PEB组奶牛产后14d血浆中IR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3.2 试验奶牛产后胰岛素抵抗与卵巢静止性乏情的关系
        3.2.1 NEB组与PEB奶牛发生胰岛素抵抗后血浆生化指标的比较
        3.2.2 不同IR指数奶牛血中脂肪因子ADPN、LEP的比较
    3.3 NEB-IO和PEB-E奶牛脂肪和卵巢中ADPN、LEP的基因表达水平
        3.3.1 两组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3.3.2 两组试验奶牛卵泡液中生化指标的比较
        3.3.3 两组试验奶牛组织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的结果
        3.3.4 两组试验奶牛二个组织中ADPN、LEP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3.4 NEB-IO和PEB-E奶牛组织中ADPN、LEP的蛋白表达水平
        3.4.1 Western Blot结果的比较
        3.4.2 ADPN在卵巢组织中免疫组化结果的比较
    3.5 试验奶牛脂肪细胞因子与能量平衡、卵巢静止性乏情的关系
        3.5.1 PEB与 NEB试验奶牛脂肪细胞因子与能量平衡、乏情的关联性
        3.5.2 脂肪细胞因子和IR指数对卵巢静止的风险预警评估
4 讨论
    4.1 奶牛产后NEB、IR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1.1 奶牛NEB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1.2 奶牛NEB与IR的关系
        4.1.3 奶牛IR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2 奶牛产后脂肪细胞因子(ADPN、LEP)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2.1 奶牛产后ADPN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2.2 奶牛产后LEP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3 IR对NEB奶牛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与卵巢静止发生的关系
        4.3.1 IR对NEB奶牛脂肪细胞因子(ADPN、LEP)的影响
        4.3.2 IR奶牛发生卵巢静止时脂肪因子(ADPN、LEP)的变化
    4.4 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IL-6、FGF21、ANGPTL8、LFI与能量负平衡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奶牛卵巢静止的研究进展
        1.1.1 奶牛卵巢静止
        1.1.2 奶牛卵巢静止的病因学
    1.2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的研究进展
        1.2.1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与肝功的关系
        1.2.2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炎症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
    1.3 组织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1.3.1 白介素-6(IL-6)
        1.3.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
        1.3.3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耗材
        2.1.3 试验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试验动物与分组
        2.2.2 试验处理
        2.2.3 检测项目与方法
        2.2.4 q RT-PCR测定组织细胞因子的基因水平
        2.2.5 ELISA测定组织细胞因子水平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试验奶牛NEB、LFI与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
        3.1.1 NEB 组与PEB 组奶牛发生卵巢静止状况的比较
        3.1.2 NEB 组与PEB 组奶牛LFI的比较
        3.1.3 LFI对奶牛发生卵巢静止的风险评估
    3.2 试验奶牛代谢、繁殖性能、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与水平
        3.2.1 试验奶牛背景信息的比较
        3.2.2 试验奶牛的卵泡生长速度的比较
        3.2.3 试验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3.2.4 试验奶牛血浆中 IL-6、FGF21、ANGPTL8 与能量代谢、卵巢静止的关系
        3.2.5 试验奶牛组织中 IL-6、FGF21、ANGPTL8 的基因表达及其水平
    3.3 试验奶牛肝功能指数(LFI)、细胞因子、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3.3.1 LFI与血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3.3.2 不同 LFI 奶牛血浆生化指标的水平
    3.4 奶牛卵巢静止的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及其风险预警评估
        3.4.1 PEB-E和 NEB-IO奶牛血液临床病理学的比较
        3.4.2 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
4 讨论
    4.1 围产期奶牛NEB、LFI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1.1 NEB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1.2 NEB与 LFI的关系
        4.1.3 LFI与卵巢静止的关系
    4.2 IL-6、FGF21、ANGPTL8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2.1 IL-6 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2.2 FGF21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2.3 ANGPTL8与NEB、卵巢静止的关系
    4.3 不同LFI奶牛血液生化特征及其对卵巢静止发生的预警评估作用
        4.3.1 奶牛产后不同 LFI 与血中能量、组织细胞因子、激素的关系
        4.3.2 围产期不同LFI奶牛血浆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4.3.3 奶牛产后卵巢静止发生的预警评估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文献综述
    1.1 奶牛围产期的研究进展
        1.1.1 奶牛围产期健康
        1.1.2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代谢的关系
        1.1.3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泌乳的关系
        1.1.4 奶牛围产期健康与繁殖的关系
    1.2 奶牛围产期代谢应激
        1.2.1 能量代谢应激
        1.2.2 矿物质代谢应激
        1.2.3 氧化应激
    1.3 奶牛围产期保健措施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集约化牛场泌乳奶牛围产期酮病保健效果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牛场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措施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试验奶牛体况的比较
        2.2.2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泌乳性能的比较
        2.2.3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2.2.4 不同保健方案的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2.2.5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比较
        2.2.6 不同保健方案的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比较
    2.3 讨论
        2.3.1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体况与泌乳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疾病发生的影响
        2.3.3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代谢的影响
        2.3.4 不同保健方案对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3.5 不同保健方案试验奶牛经济效益的差异
    2.4 小结
3 奶牛酮病的丙二醇防治新措施效果的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动物与血液样品采集
        3.1.3 试验奶牛分组与背景信息
        3.1.4 检测项目及方法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试验奶牛酮病发病率的比较
        3.2.2 试验奶牛酮病发生风险分析
        3.2.3 试验奶牛产奶量与体况的比较
        3.2.4 试验奶牛血液能量代谢指标水平的比较
        3.2.5 试验奶牛血液矿物质元素指标水平的比较
        3.2.6 试验奶牛血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比较
        3.2.7 试验奶牛丙二醇保健方案经济效益的比较
    3.3 讨论
        3.3.1 丙二醇补充措施对奶牛酮病发生的影响
        3.3.2 三组试验奶牛体况、产奶量的变化
        3.3.3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能量代谢指标的变化
        3.3.4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
        3.3.5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激素的变化
        3.3.6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肝功指标的变化
        3.3.7 三组试验奶牛血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3.3.8 三组试验奶牛经济效益分析
    3.4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GC-MS的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
        1.1.1 维生素E的来源、结构、吸收、转运和代谢
        1.1.2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
        1.1.3 奶牛维生素E缺乏症
    1.2 奶牛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1.2.1 代谢组学简介
        1.2.2 代谢组学技术和方法的概况
        1.2.3 代谢组学在奶牛疾病方面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奶牛和分组
        2.1.2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剂
    2.2 方法
        2.2.1 试验奶牛分组与临床信息采集
        2.2.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项目及方法
        2.2.3 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的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试验
        2.2.4 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的MRM靶向代谢组学试验
        2.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试验奶牛临床病理学分析
        3.1.1 试验奶牛基本临床信息
        3.1.2 试验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分析结果
    3.2 试验奶牛血清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3.2.1 代谢物总离子流图(TIC)分析结果
        3.2.2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3.2.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3.2.4 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3.3 试验奶牛血清MRM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3.3.1 定量准确度和精密度
        3.3.2 样品中目标代谢物定量结果
        3.3.3 靶标代谢组学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
    4.2 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非靶向(GC-MS)代谢组学分析
        4.2.1 糖代谢与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关系
        4.2.2 脂代谢与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关系
        4.2.3 氨基酸代谢与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关系
        4.2.4 其他代谢物与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关系
    4.3 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的靶向(MRM)代谢组学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1 文章综述
    1.1 奶牛Se的研究进展
        1.1.1 Se的来源
        1.1.2 Se的生物学功能
        1.1.3 Se缺乏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1.1.4 Se的需要量
    1.2 奶牛VE的研究进展
        1.2.1 VE的来源
        1.2.2 VE的生物学功能
        1.2.3 VE缺乏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1.2.4 VE的需要量
    1.3 奶牛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1.3.1 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
        1.3.2 引起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的原因
        1.3.3 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早期VE缺乏和Se缺乏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仪器
        2.1.3 样品采集及检测项目
        2.1.4 Se缺乏和VE缺乏的判定标准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试验奶牛背景信息
        2.2.2 两牧场试验奶牛Se缺乏和VE缺乏的状况
        2.2.3 两牛场试验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
        2.2.4 健康对照组和缺乏组的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水平
        2.2.5 两个牛场试验奶牛Se缺乏和VE缺乏的风险预警分析
    2.3 讨论
        2.3.1 两个牛场泌乳早期奶牛体内VE和Se及代谢的状况
        2.3.2 VE和Se的缺乏对泌乳早期奶牛代谢的影响
        2.3.3 泌乳早期奶牛VE缺乏和Se缺乏的风险预警作用
    2.4 小结
3 补充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疾病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3.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3.1.3 样品采集与检测项目
        3.1.4 疾病判断标准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四组试验奶牛背景信息
        3.2.2 四组试验奶牛血浆VE、Se的水平
        3.2.3 四组试验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水平
        3.2.4 四组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状况
        3.2.5 四组试验奶牛疾病的发生状况
        3.2.6 血浆VE和Se的水平对奶牛疾病的风险预警分析
        3.2.7 成本效益分析
    3.3 讨论
        3.3.1 补充VE和Se后泌乳奶牛体内VE和Se的状况
        3.3.2 补充VE和Se对泌乳奶牛代谢的影响
        3.3.3 补充VE和Se对泌乳奶牛繁殖性能和疾病的影响
        3.3.4 VE和Se对泌乳奶牛疾病发生的风险预警作用
        3.3.5 补充VE和Se对泌乳奶牛经济效益的影响
    3.4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围产期奶牛代谢特征
        1.1 围产期奶牛糖脂代谢特征
        1.2 围产期奶牛氧化应激特征
        1.3 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学特征
    第2章 奶牛酮病研究进展
        2.1 奶牛酮病发病原因
        2.2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
        2.3 奶牛酮病病理学特征
        2.4 奶牛酮病的分类
        2.5 奶牛酮病的危害
        2.6 奶牛酮病的症状及诊断
        2.7 奶牛酮病的防治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体况状态、糖脂代谢及激素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1.1 材料
        1.2 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中肝损伤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2.1 材料
        2.2 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中炎性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况与体况评分
    1.2 BCS与奶牛生产
        1.2.1 BCS与生产性能
        1.2.2 BCS与代谢
        1.2.3 BCS与繁殖
        1.2.4 BCS与后代
    1.3 BCS与奶牛福利
        1.3.1 BCS、性能与福利
        1.3.2 BCS、情感与福利
        1.3.3 BCS、行为与福利
    1.4 组学技术在体况评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4.1 代谢组学与体况评分
        1.4.2 蛋白组学与体况评分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奶牛饲养管理
    2.2 数据采集
        2.2.1 奶牛产奶性能
        2.2.2 产犊性能和疾病发生率
    2.3 数据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2.4.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2.4.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5 讨论
        2.5.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2.5.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2.5.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及奶牛饲养管理
        3.1.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3.2 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3.3.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能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3.4.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4.1.2 试验主要仪器
        4.1.3 试验主要试剂
    4.2 血浆代谢组学测定
        4.2.1 样品前处理
        4.2.2 LC-MS检测
    4.3 数据分析
        4.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4.3.2 多元统计分析
    4.4 试验结果
        4.4.1 代谢组质控及总离子色谱图
        4.4.2 多元统计分析
        4.4.3 表观参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5.1.2 胎盘常规指标测定
    5.2 胎盘组织蛋白组学测定
        5.2.1 胎盘组织蛋白质提取
        5.2.2 胎盘组织蛋白质还原烷基化、酶解和TMT标记
        5.2.3 胎盘组织多肽分离和质谱分析
        5.2.4 数据搜索
        5.2.5 PRM验证
    5.3 数据分析
    5.4 试验结果
        5.4.1 胎盘表观指标
        5.4.2 质控结果
        5.4.3 全蛋白功能注释
        5.4.4 差异蛋白分析、功能注释及富集
        5.4.5 差异蛋白功能富集
        5.4.6 PRM验证
        5.4.7 表观参数与差异蛋白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

(10)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综述部分
    引言
    1 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1.1 国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1.2 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2 奶牛生产性能主要指标
        2.1 泌乳天数
        2.2 日产奶量
        2.3 乳脂率和蛋白率
        2.4 脂蛋比
        2.5 尿素氮
        2.6 体细胞数
        2.7 泌乳高峰日和高峰日产奶量
        2.8 泌乳持续力
        2.9 群内级别指数
    3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3.1 遗传因素
        3.2 生理因素
        3.3 环境因素
        3.4 饲料因素
    4 奶牛繁殖性能主要指标
        4.1 繁殖率
        4.2 产犊间隔
        4.3 空怀天数
        4.4 第一次产犊日龄
        4.5 输精次数
    5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
        5.1 遗传因素
        5.2 生理因素
        5.3 营养因素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牧场产奶性能整体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季节生产性状统计
        2.2 不同年份群内级别指数
        2.3 不同胎次、泌乳天数的生产性状统计
    3 讨论
        3.1 产奶量
        3.2 乳品质
    4 小结
第三章 牧场产奶性能详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产奶量
        2.2 乳品质
    3 讨论
        3.1 产奶量
        3.2 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
        3.3 尿素氮
        3.4 体细胞数
    4 小结
第四章 牧场繁殖指标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初产月龄、产犊间隔、空怀天数、输精次数、产后第一次发情、产后第一次输精
        2.2 始配天数
        2.3 配准天数
        2.4 首配妊娠率
        2.5 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配种次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初产月龄
        3.2 产犊间隔
        3.3 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和平均空怀天数
        3.4 怀孕所需要配种次数
        3.5 始配天数
        3.6 配准天数
        3.7 首配妊娠率
    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1 牧场1的综合分析
    2 牧场2的综合分析
    3 牧场3的综合分析
    4 牧场4的综合分析
    5 牧场5的综合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四、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的研究进展[J]. 郭启勇,柳国锁,吴心华. 中国奶牛, 2021(11)
  • [2]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及犊牛的影响研究进展[J]. 雷智琦,张萱,柳越,朱思鼎,李莲,王根林. 中国畜牧杂志, 2022(02)
  • [3]ADPN、LEP、IR与NEB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D]. 于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4]IL-6、FGF21、ANGPTL8、LFI与能量负平衡奶牛卵巢静止之间的关系[D]. 张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5]集约化牛场奶牛酮病保健效果和丙二醇防治优化措施的评估[D]. 曹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6]基于GC-MS的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D]. 于泓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7]VE和Se对奶牛氧化应激、免疫抑制、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D]. 张桐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8]Ⅰ型和Ⅱ型酮病奶牛血液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和分析[D]. 陈喜莹. 吉林大学, 2021
  • [9]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D]. 王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D]. 王翌翀. 北京农学院, 2021(08)

标签:;  ;  ;  

奶牛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