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

“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

一、“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1](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刘文卿[2](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梁浩,李宏军,酒淼,张川,宫玮,龚维科,许昂,付丙强,霍子文,刘洋,唐柳,王军[3](2020)在《绿色建筑数字科技与健康人居环境协同创新平台的初步研究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仍然比较大,但是也有越来越好的条件、基础以及相应的环境。2020年经济工作最重要的目标任务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好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努力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同时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实现绿色建筑数字科技与健康人居环境协同创新研究平台的融合,使城市建设由"以物为主"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居需求、人体健康、行为习惯;新技术革命正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人居环境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变革将催生以"中国建造"和"新城建"相融合的人居环境新产业集群。本研究将成为撬动新内需、提振新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引擎;将贯彻"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城市科学"创新与城市绿色宜居高质量发展;将是推动建设领域向智慧化、绿色化变革,促进"中国建造"与"新城建"融合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建造强国的重大举措;将补足我国人居环境领域大数据采集、数据资产管理、自主创新等短板,并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面向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需求,整合建筑科学、健康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研究,依托相关领域产、学、研优势力量,结合新兴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集中研发并建设全球领先、装备一流、高度集成、高智能化、开放共享的城市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数字科技综合研发创新基地。

李小龙[4](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孙仁礼[5](2020)在《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扩张,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城市内诸多“城市病”问题的凸显,逐渐使得现行城市空间模式与物质基础充盈后人们对未来城市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愈发不匹配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探寻一种符合未来居民生活需求的城市空间模式变得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纵观人类整个城市发展史,科技的进步与变革始终在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的着重要角色,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无疑在未来城市空间的变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筹两方面考虑因素,探究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具有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反观以往城市空间演变相关研究,多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变历程与规律,缺少对未来城市空间模式的展望。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定性预测等描述性与解释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对“人工智能”、“未来城市”、“城市空间演变”的研究基础之上,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居环境思想,从既往农业、工业、数字信息三次技术革命与对应历史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城市发展对比中,发掘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性结论,结合对现状城市问题与理念误区的分析,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物联网”、“城市大数据平台”、“无人驾驶”、“AR/VR”人工智能代表技术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展望未来城市居民生活愿景,总结人工智能代表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城市空间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和城市局部空间模式两个层面,进一步探讨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其中,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以宏观角度,对有机更新式城市空间、紧凑型城市空间、山水城市空间、智慧城市空间四种类型进行分析,城市局部空间模式则从城市交通新模式、城市虚拟空间、个性化空间营造以及不同维度城市空间利用四个微观角度进行论述。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城市空间模式的探讨,希望能为人们畅想未来城市生活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期盼能够引起更多专业人士对未来城市的关注与研究。

虞思逸[6](2020)在《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人居环境指的是人类在地表聚集生存的空间,包括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环境等。城市化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提高了人居环境的宜居程度,一方面又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可视性减少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宜居程度。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兼顾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建设人居环境宜居城市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尤为关键的一项。目前的人居环境研究基本在二维空间中开展,鲜有涉及三维空间。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形态在水平方向上不断扩张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了巨大改变,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为此,论文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为研究区域,研究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重点探讨三维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以及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1)三维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论文引入三维高度信息建立了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并进行了计算。然后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为研究区域,以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为特征,以地表温度为因变量,利用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探索了精细尺度的三维景观格局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进一步使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模型解译法,解译了三维景观指数对于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三维景观指数可以解释75.7%的地温变化,相较于传统二维指数提升了12.1%,证实了城市三维形态对于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基于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分析揭示了三维景观格局在不同城市功能区上对地温的影响。城市人造景观的大量存在使得建成区的热环境受到了地表粗糙度的巨大影响,其中,建筑物高度极大影响了工业区的热环境,而居民区及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的热环境则对植被体积有着更强的响应。就建筑物与植被两大城市主要的立体景观要素来说,高于30m与低于10m的建筑物高度设计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而10m至30m间的中高层建筑物则显示出了明显的增温效果;三维空间下,表面积、体积更大的植被依旧显示出较强的降温作用,能有效抑制城市热岛效应。(2)三维空间下的绿地可视性评价。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楼层的绿地景观可视性指标——楼层可视绿指数,并设计了相应的绿地观测情景模拟与指数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虚拟观测阳台与系列观测点的方式,基于视域分析估算了系列楼层可视绿指标,评估了建筑物各个楼层的绿视受阻程度。论文以陆家嘴为研究区,采用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以及高分辨率航拍影像进行了该指数的实例探究。此外,通过模拟城市改造项目,定量、客观地估算了拟建建筑的居民视域绿度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遮挡程度,证实了可视绿指数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实用价值。该指数定量化地表征了三维空间下城市居民对于植被的空间感知度,衡量了三维形态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可用于城市规划、决策制定以及楼盘经销等项目中。(3)三维空间下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论文提出了三维空间下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不同的空间维度与敏感度考虑了居民小区尺度与居民楼楼层尺度的各个人居环境影响因素。论文以上海市外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使用遥感与GIS方法提取了各评价指标,首先进行了居民小区尺度的综合评价。进一步以陆家嘴街道为例,提出了居民楼楼层尺度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该尺度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了三维显示。结果表明:高宜居度小区集聚于内外环间西南至西北的条带区;低宜居度集聚区主要为内环以内的旧式住宅区以及外环沿线的自然村落住宅;陆家嘴街道总体上呈现出了顶层舒适度优于低层、沿江居民楼舒适度高于其他区域、小区外围舒适度劣于内围的特征。该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多维、多尺度的特点,可以为城市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建设以及小区舒适性改造提供依据。

陈禹希[7](2020)在《声景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应用研究 ——以兴隆县郭家村的公共建筑及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营造舒适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己经成为建筑、景观设计从业者的最重要的问题,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评判虽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但声环境的舒适程度也是评判内容的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控制乡村的声环境并设计一个良好的乡村居住声环境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选取的研究乡村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郭家村,在分析国内外对声景设计应用的研究的基础上,对郭家村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将声景的研究及其设计应用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引入声景理念不仅可以提升本地居民的地域认同感,增强针对家乡特定场所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对该地的观游兴趣,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通过声景唤起对乡音的记忆,从而更加关注该地区乡村中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其所蕴藏的地域文化内涵。首先对声景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且分析了郭家村乡村声景的构成,结合对目标地郭家村的实地测量与分析及对郭家村村民和周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对郭家村声景现状、声景期待与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项进行特征总结并且归纳,针对不同的声景设计应用优化郭家村乡村声环境,针对郭家村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前后并进行分析,为其他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声环境的优化提供了参考。然后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对郭家村的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村庄中有代表性的几处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按照声景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相应的可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乡村声环境的优化策略,分别从村庄的整体规划、村庄民居的平面布局、景观声屏障、场地降噪等几方面来减少噪音对乡村声环境的干扰。同时从场地设计、水景设计、种植设计、基础设施小品应用等方面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优化提供了建议。笔者根据以上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中乡村声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的阐释确定论文研究框架,共分五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理论基础研究,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内容、方法和框架,并对国内外声景理论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第二章);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对客观测量、主观问卷调查,基于郭家村的实地现状调研对研究问题做进一步分析(第三~四章);第四部分(第五章),针对研究内容及其分析结果提出郭家村声景设计应用对郭家村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具体乡村规划设计策略;第五部分(第六章),该部分总结了声景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总结了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声景设计应用中发现的种种问题和经验,旨在为声景在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研究领域中提供更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的有益经验。最后,笔者希望通过对郭家村的乡村声景研究得出声景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关系,为今后的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建设可持续发展乡村作出贡献,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陈志奎[8](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桂良英[9](2020)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镇发展问题开始凸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新型城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人民满意且适宜的城镇,人居环境的适宜性显得格外重要,它逐渐成为检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依据。在此背景下,选取恭城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学者人居环境研究经验与评价方法,遵从注重人文关怀、区域特色、科学全面、层次分明、精准易行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环境五方面构建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数据统计的客观评价体系和当地居民调查的主观评价体系。主客观评价结果如下:(1)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客观评价研究发现2009年至2018年人居环境综合指数逐步上升,由2009年的-1.220增长到2018年的1.147,尤其是2015年以后,增长速率更快,年均增长了0.312,5个基准层子系统均稳步发展,其中生态环境增幅最大,人文环境增幅最小,但增幅相差不大。(2)主观评价以线上和线下调查当地居民获得的312份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影响人居环境发展因子,研究发现5个子系统总体满意度较高,43个具体指标中有25个指标的满意度得分较高(高于7分),占总指标的58.1%。其中生态环境指标满意度分值最高,为7.3738,经济环境指标满意度分值相对偏低,为6.4056。(3)综合主客观评价结果发现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逐年上升,社会安全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得当、文化传承保护良好。虽然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城镇化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完善。(4)针对问题从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升经济环境、统筹改善社会环境、夯实完善基础设施环境、重视强化人文环境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与建议。

马盟雨[10](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二、“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1.3.2 研究对象筛选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2.1 研究对象概述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2.2.1 目标要求分析
        2.2.2 考核标准分析
        2.2.3 奖惩机制分析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原则
        3.1.3 评价思路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取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5 评价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5.3 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实践项目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绿色建筑数字科技与健康人居环境协同创新平台的初步研究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1.1 第四次技术革命
    1.2 人居环境
    1.3 绿色建筑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当前面临的现状问题
        2.1.1 城建领域以物为主的技术供给与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需求差距较大
        2.1.2 传统城乡建设行业与新兴科技发展融合不足,缺乏串联行业全链条科技进步的重大平台
        2.1.3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凸显了建筑行业对部分国外尖端技术依赖性强、自主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
        2.1.4 对国外技术依赖性强,缺乏自主研发的国家核心技术
    2.2 发展趋势
        2.2.1 城市建设由“以物为主”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居需求、人体健康、行为习惯
        2.2.2 新技术革命正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人居环境建设
        2.2.3 智能制造技术变革,将催生以“中国建造”和“新城建”相融合的人居环境新产业集群
3 研究意义
    3.1 本研究将成为撬动新内需、提振新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引擎
    3.2 本研究将贯彻“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城市科学”创新与城市绿色宜居高质量发展
    3.3 本研究将是推动建设领域向智慧化、绿色化变革,促进“中国建造”与“新城建”融合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建造强国的重大举措
    3.4 本研究将补足我国人居环境领域大数据采集、数据资产管理、自主创新等短板,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4 初步研究方案
    4.1 研究目标
    4.2 初步研究方案
6 总结

(4)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人民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向往与探索
        1.1.2 城市病问题日益蔓延与渗透
        1.1.3 人工智能影响未来城市空间布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人工智能
        1.3.2 未来城市
        1.3.3 人居环境
        1.3.4 理想空间模式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研究
    2.1 人工智能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综述总结
    2.2 未来城市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文学影视作品综述
    2.3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3.1 人地关系理论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诺瑟姆“S”形曲线
        2.3.5 山水城市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进步与城市空间(人居环境)关联性分析
    3.1 古代人居环境思想解析
        3.1.1 “归根田园”的朴素自然观
        3.1.2 “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观
        3.1.3 “制天而用”的自然实践观
        3.1.4 “趋利避害”的风水形胜观
        3.1.5 “文化交织”的山水人居观
    3.2 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3.2.1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3.2.2 农业革命与古代城市的发展
        3.2.3 工业革命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3.2.4 信息革命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3.2.5 关于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性结论
    3.3 城市发展存在问题与误区
        3.3.1 自然环境破坏引发的问题
        3.3.2 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3.3.3 城市发展的理念误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空间影响分析
    4.1 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研判
        4.1.1 “生态”理念下对传统人居环境的回溯
        4.1.2 “人本”思想下对城市生活安全性和个性化的追求
        4.1.3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信息化”智慧城市的构建
        4.1.4 未来人本价值观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4.2 人工智能代表技术下的城市愿景展望
        4.2.1 人机交互下的“物联网”系统
        4.2.2 “大数据”——智慧城市平台
        4.2.3 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
        4.2.4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技术
    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总结
        4.3.1 空间集聚与分散产生新的模式
        4.3.2 城市实体空间开发需求趋于回缓
        4.3.3 传统实体空间呈现持续衰败趋势
        4.3.4 多样化城市空间模式的兴起
        4.3.5 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
    5.1 未来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图景
        5.1.1 变与不变——人文传承下有机更新式的城市空间图景
        5.1.2 分散式集中——趋于回缓的紧凑型城市空间图景
        5.1.3 自然融入城市——拥山亲水的山水城市空间图景
        5.1.4 平台巨型化——万物联动的智慧城市图景
    5.2 未来城市局部空间模式展望
        5.2.1 “无人驾驶”技术下的未来城市交通新模式
        5.2.2 “AR/VR”技术下的城市虚拟空间
        5.2.3 城市个性化空间的营造
        5.2.4 不同维度城市空间的利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过程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三维形态表达及影响
        1.2.2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1.2.3 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研究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2.2.1 三维信息数据
        2.2.2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2.2.3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数据
        2.2.4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
        2.2.5 POI数据
第3章 城市三维景观格局的热环境响应探究
    3.1 城市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的建立
        3.1.1 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体系
        3.1.2 三维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法
    3.2 地表温度反演
    3.3 XGBoost回归模型
        3.3.1 XGBoost理论基础
        3.3.2 模型的建立
    3.4 SHAP模型解译法
    3.5 结果
        3.5.1 地表温度与三维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
        3.5.2 基于XGBoost的景观指数与地温的回归分析结果
        3.5.3 基于SHAP值的景观指数贡献度分析
    3.6 分析与讨论
        3.6.1 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对于地温的影响探究
        3.6.2 改善热环境的可能策略与建议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空间下的城市绿地可视性评价
    4.1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4.1.1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定义
        4.1.2 观测情景模拟与可视绿估算方法
    4.2 实例研究——上海陆家嘴区域
        4.2.1 数据预处理与楼层可视绿指数的估算
        4.2.2 楼层可视绿计算结果
    4.3 讨论
        4.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2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应用
        4.3.3 楼层可视绿指数的影响因素
        4.3.4 楼层可视绿指数与其他指数的区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空间下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5.1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单元的空间尺度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单指标计算方法及评价结果
        5.2.1 城市发展系统信息提取
        5.2.2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提取
        5.2.3 居住舒适性系统信息提取
    5.3 评价模型的建立
        5.3.1 指数标准化处理
        5.3.2 权重确定算法
        5.3.3 综合指数计算
    5.4 基于居民小区尺度的人居环境宜居度综合评价
    5.5 基于楼层尺度的人居环境宜居性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7)声景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应用研究 ——以兴隆县郭家村的公共建筑及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1.1.1 国家建设“美丽乡村”政策的需求
        1.1.2 人居声环境质量改善与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
        1.1.3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目的
        1.2.2 人文社会的意义
        1.2.3 科研理论的意义
        1.2.4 对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声景发展历程
        1.3.2 声景研究分类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3.4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声景
        2.1.2 声源
        2.1.3 五感
        2.1.4 乡村人居环境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心理学和声景之间的关系
        2.2.2 行为学和声景之间的关系
    2.3 声景学角度看乡村人居环境的特殊性
    2.4 提出乡村人居环境中的声景意向
3.郭家村概况与声景现状
    3.1 郭家村概况
        3.1.1 郭家村区位介绍
        3.1.2 郭家村乡村经济
        3.1.3 郭家村地域文化
    3.2 郭家村乡村声景现状
        3.2.1 郭家村现状声景资源及声景构成
        3.2.2 郭家村声景发生时间分布
    3.3 郭家村乡村声景发声的人居环境现状
        3.3.1 郭家村农作种植区
        3.3.2 郭家村居住民居区
        3.3.3 郭家村村内的国道与街道
        3.3.4 郭家村公共空间区域
        3.3.5 郭家村滨水空间
    3.4 郭家村现状声景的主要问题
        3.4.1 郭家村的历史声景的减少
        3.4.2 郭家村的噪声影响
        3.4.3 声景认知及保护意识的不足
4.郭家村乡村声景研究方法及声景评价
    4.1 声漫步法对郭家村声景的研究
        4.1.1 声漫步法介绍
        4.1.2 郭家村的声漫步法仪器介绍
        4.1.3 郭家村的声测量与声采集
        4.1.4 郭家村的人居环境现状图像采集
        4.1.5 郭家村实地数据收集采集时间与具体位置
    4.2 郭家村针对人居环境与声景的问卷调查
        4.2.1 郭家村问卷调查的制定
        4.2.2 郭家村声景现状与声景期待问卷调查
        4.2.3 郭家村人居环境现状与期待问卷调查
    4.3 郭家村乡村声景评价分析
        4.3.1 郭家村声景客观评价
        4.3.2 郭家村声景主观评价
        4.3.3 郭家村声景评价总结
5.郭家村声景设计应用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
    5.1 乡村声景的设计方法
    5.2 郭家村居住空间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声景设计优化策略
        5.2.1 郭家村住宅与公共区域的合理规划
        5.2.1.1 郭家村功能用地空间分布优化
        5.2.1.2 郭家村道路交通规划优化
        5.2.1.3 郭家村民居住宅分布优化设计
        5.2.2 针对郭家村居住空间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
        5.2.2.1 绿植降噪
        5.2.2.2 道路声屏障
        5.2.3 郭家村居住空间声景设计内容
        5.2.3.1 声元素的选择
        5.2.3.2 水的声景营造
        5.2.3.3 动植物声景营造
        5.2.3.4 室外小品设施声景营造
    5.3 郭家村公共空间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声景设计应用策略
        5.3.1 郭家村公共空间声元素选取与应用
        5.3.1.1 公共空间声元素选取
        5.3.1.2 公共空间声元素分布
        5.3.1.3 公共空间声景分区应用
        5.3.2 公共空间人居环境的噪声防治
        5.3.2.1 植物配置降噪设计
        5.3.2.2 微地形降噪设计
        5.3.2.3 动态水景降噪设计
        5.3.3 公共空间中地域性声元素的应用
        5.3.3.1 地方特色植物种植增添动植物声景
        5.3.3.2 自然声声景小品设计
        5.3.3.3 设计戏曲文化剧院传承戏曲声景
    5.4 郭家村乡村人居环境中声景设计总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今后的展望
        6.2.1 论文中的不足
        6.2.2 今后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介

(8)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9)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居环境的概念
        2.1.2 人居环境适宜性的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2.1 国内外对人居环境理念的研究
        2.2.2 国内外对人居环境评价指标的研究
第3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概况
    3.1 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
    3.2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3.2.1 经济环境
        3.2.2 社会环境
        3.2.3 生态环境
        3.2.4 基础设施环境
        3.2.5 人文环境
    3.3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的优劣势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第4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4.1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1 注重人文关怀
        4.1.2 注重区域特色
        4.1.3 注重科学全面
        4.1.4 注重层次分明
        4.1.5 注重精准易行
    4.2 基于数据统计客观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处理
        4.2.4 计算得分
        4.2.5 计算结果分析
    4.3 基于当地居民调查的主观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2 数据来源
        4.3.3 数据处理
        4.3.4 满意度得分
        4.3.5 满意度结果分析
第5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5.1 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
        5.2.1 生态环境建设有待提高
        5.2.2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5.2.3 城镇化率低,社会环境待优化
        5.2.4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5.2.5 人文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第6章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建设对策建议
    6.1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6.2 着力提升经济环境
    6.3 统筹改善社会环境
    6.4 夯实完善基础设施环境
    6.5 重视强化人文环境
第7章 主要研究结论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绿色建筑数字科技与健康人居环境协同创新平台的初步研究与探索[J]. 梁浩,李宏军,酒淼,张川,宫玮,龚维科,许昂,付丙强,霍子文,刘洋,唐柳,王军. 建设科技, 2020(18)
  • [4]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5]人工智能影响下未来城市理想空间模式研究[D]. 孙仁礼.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6]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测度与评价研究[D]. 虞思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声景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应用研究 ——以兴隆县郭家村的公共建筑及景观设计为例[D]. 陈禹希.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8]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9]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D]. 桂良英.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