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的香山情结

摄影师的香山情结

一、摄影伉俪的香山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袁婕[1](2020)在《“新工笔”批评》文中研究指明“新工笔”艺术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陵一带的江南文化,经由八五新潮的历史契机,孕育出了江宏伟、徐累在技法与观念上的工笔沿革,此为“新工笔”艺术之滥觞;世纪之交,随着原以江宏伟和徐累所处的南京地域为核心活动范围的“新工笔”群体至北京的转移,在以张见、徐华翎以及祝铮鸣等艺术家所完成的风格探索中,“新工笔”艺术逐渐成形;二十一世纪初,“新工笔”艺术又在风格的拓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新工笔”不仅经由一系列的展览而在批评家与理论家的探讨中逐渐被艺术界所熟知,还于2005至2008年间逐步成为一个学术性概念。虽然历时来看,“新工笔”的概念总体来说也随着相关批评家和理论家们对“新工笔”发展情况的审视而不断地调整着自身,但目前主流的关于“新工笔”的认知,仍多局限于对观念性等其形成阶段的特点的关注。事实上,艺术概念与艺术实践间的辩证关系一直影响着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而“新工笔”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恰恰体现在,它不但曾以观念性超越了“工笔”概念的规定性束缚,又在对传统艺术营养的汲取中,通过对绘画性的回归,超越了今之艺术场域中的“新工笔”既有概念中的观念性,而它既是世纪之交的工笔画创新中,一个折射了工笔画现代发展情况的个案,又因其艺术感染力促成了一定的风尚,并进一步为工笔画的当代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邹静慧[2](2020)在《“诗言己志”:陈衍诗学新论》文中研究指明“诗言志”是涉及诗歌本质及功用的古老诗学命题。陈衍提出“诗言己志”,对此命题作出新的阐释。“诗言己志”具体包含两个方面:就诗歌功用而言,重视诗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不强调政教之用;就诗歌内容而言,主张以个人化的语言抒发个体之情感体验。“诗言己志”强调诗人的主体性以及诗歌的本体性、无功利性。这一观点本身不算新颖,在漫长的诗学史上可发现与之类似的观点,如公安派的“性灵说”等。但这一观点在新时代或有新的意义。陈衍重新阐释“诗言志”命题,或有其现实针对性。文章拟从实证、理论、创作三个角度来讨论陈衍的“诗言己志”。实证的角度,从生平及交游入手。陈衍明显表现出由政到文的转变,他对政治的疏离,对文学自我的重新定位,是“诗言己志”在实证层面的展现。理论的角度,从“变风变雅”、“新哲理”与“边际语”入手。陈衍对“变风变雅”作出新解,不再要求乱世之诗含蓄委婉,达到政教之用;提出新概念“新哲理”与“边际语”,主张以个人独创之言写个体独特之情。这是“诗言己志”在理论层面的具体阐释。创作的角度,从陈衍的题画诗及山水诗入手。在涉及“遗民”话题的题画诗中,陈衍避开对遗民品质及出处问题的讨论,未表现对遗民忠贞品质以及避世或死节做法的认同;在乱世的山水诗中,陈衍也并未如前代经历二朝的多数文人一般在诗中寄托政教思想。陈衍诗歌对政教功用的忽视,对个人情感的关注,是“诗言己志”在创作层面的实践。文章最后探讨“诗言己志”的深层内涵。从诗人角度看,部分诗人士大夫身份意识淡化,传统诗学所强调的政教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忽视。从诗歌角度看,古典诗原有的政教功能和价值不再得到普遍承认,诗歌转而面向个人内心以求证其存在的价值。“诗言己志”既是古典诗学内在的自省,也是对新时代文学思潮的包容和顺应。

刘春晓[3](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韩艺宽[4](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吕姝焱[5](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邹勇[6](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杨洁[7](2019)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建筑形式逐步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千城一面”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对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是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意义的作品,香山饭店的整个建筑设计在延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精神的同时加入了对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符号、园林景观符号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与提炼,使得香山饭店虽然是一座现代化十足的建筑,却具有比一般的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结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本文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做为主题,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存在价值,研究在香山饭店中,设计师是如何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转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的设计中,从而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应用的设计策略,并以此对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等进行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符号的相关概念,以及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香山饭店的设计综述,本章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对香山饭店的设计进行了综述,对贝聿铭的设计经历及其在香山饭店中的设计手法进行总结。第四部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从香山饭店的建筑外形、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整体空间意向四个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了香山饭店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并讨论其教育意义。第五部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的教育意义”,总结了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规律性方法,从而讨论其对新中式设计、当代艺术设计及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创新的影响及教育意义。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讨论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思想,为当代中国设计发展创新拓展新路径建言。

牛志威[8](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崔成成[9](2010)在《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文中认为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陈寅恪创造性的实现了“文史互证”,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方法应用领域,都留下了可供后学继承的丰厚遗产。因此,对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进行研究,将产生拓展思想史研究和发掘文史研究方法两个维度的积极影响。本文以陈寅恪“文史互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一种独创性思想和方法的发展、构建、流变、应用和意义。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旨在阐明对陈寅恪“文史互证”进行研究的基础:首先,明确了研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是系统把握其思想的重要脉络。其次,阐述进行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由此,考察展开研究的文献基础。其后,通过梳理和分析学界对陈寅恪研究的整体现状和以“文史互证”思想研究为专题研究的现状,确定以“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研究主线。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旨在探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理论渊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分析陈寅恪的文化型家族对其思想核心与诗人气质形成的影响,说明家族文化熏染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产生的起点。第二,通过爬梳陈寅恪求学经历与治学重点转移情况,分析他的资料准备和学术品格,以及学术理念的追求,说明这对他“文史互证”的思想从初步形成到确立的重要影响。第三,通过考查在陈寅恪“文史互证”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两重“公案”,即“王国维之死”与“中年盲目”,说明个人历史的特殊性与其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从第三章到第六章,论述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建构与流变情况,考察“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文史互证”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三章主要分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前期探索情况。这一时期,陈寅恪以魏晋至唐长篇叙事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思想特征表现为“由文证史”。他开始探索“古典”与“今事”、文学作品研究与思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关注诗与诗之间的通解,并提出由“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证“具体历史问题”,诗歌解读中“最简易的说法更接近真谛”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以考证历史地点与事件为中心方法,具体地说,有甄别作者姓名及成文时间法、考证地点并确定人事法、考证“今事”法。第四章主要分析“元白诗笺证稿”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正式形成期。通过分析陈寅恪选择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其对“元白诗”的分类与内涵的认识,明确了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从而确定其“文史互证”思想的正式形成。此时,陈寅恪提出要从了解当时文体的关系和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进行诗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诠释诗句的一般思路。同时,表现为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有综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默认法、空间研究方法、本集互证与相关诗歌参证法。第五章主要分析“论再生缘”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形成的重要发展期。对于陈寅恪如何确定“弹词”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条分缕析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陈寅恪考察此时主要的思想内容为:崇尚“自由灵活的女性思想”、注重作者“个人历史”与“写作经历”之间的张力,以及读者个人历史与作者个人历史的共鸣。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亲族诗集推测法、消除递减法、大胆假设法、时间递推法、中外文学比较法、小说参证法。第六章主要分析“柳如是别传”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成熟期。以陈寅恪选择柳如是为基本研究对象为切入点,对其中涉及到的“柳如是别传”与清初历史研究、“柳如是别传”的基本材料与写作缘起、“柳如是别传”的创作及文体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发掘陈寅恪在文体写作中表达的“个人历史”与“心史”思想。他重视诗文与个人历史的重合,发扬“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同时,在“文史互证”间展现明清社会发展情况。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古典今事考证法、名字推测法、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了解之同情”、人物心理描写法、志书使用法。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全文主题的总结与概括。

卢川[10](2010)在《沈曾植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官至安徽巡抚。宣统二年辞官,晚年主要生活在上海。沈曾植生前诗集九种,今人钱仲联将其整理、校注,题名《沈曾植集校注》。沈曾植诗作成就颇高。陈衍尊称其为“同光体之魁杰”,钱仲联推崇其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典范。但是,目前缺乏对沈曾植诗歌的整体研究。本文尝试对沈曾植诗歌略加概述,抛砖引玉。论文共分五章,主要论述沈曾植家世、生平;前期诗歌;后期诗歌;诗学渊源以及在诗坛的地位和成就。第一章讲述沈曾植的家世和生平。沈曾植祖父沈维鐈,父亲沈宗涵皆学问之人,且在京城为官。长辈的督促与教导,使得沈曾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由于出身官宦世家,沈曾植对清廷感情深厚,日后突出表现为对清朝的忠心耿耿。沈曾植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入仕之前。由于家道中落,沈曾植在贫穷中渡过了童年。二是京官时期,即任职刑部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期。沈曾植讲求经世致用,注重交游。他的主要交游对象是主战派、维新派、清流党,反映出他的政治立场。三是南游时期,即执教两湖书院和南洋公学时期。虽然身在南方,但沈曾植依然强烈感受到北京政治斗争的无情与血腥。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交游对象是文人雅士。同时,他的变法思想更加完善,并且参与东南互保,表现出政治家的策略。三是外任时期,即在江西、安徽任职期间。沈曾植经历了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深切感受到居官之苦。五是遗老时期,沈曾植的主要活动是参加文人雅集——超社、逸社、逸社重举和丁巳复辟。在生命晚期,沈曾植回想流逝的岁月,哀叹一事无成,追问生命的意义。第二章论述沈曾植前期诗歌,分为:京官时期诗歌、南游时期诗歌、外任时期诗歌。京官时期诗歌的重点是与主战、维新派、清流党等政治盟友的的交游、唱和诗,反映出沈曾植的政治立场。主要艺术风格为“忧郁激愤”:“忧郁”是对时事的无奈及担忧,“激愤”体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既有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更有对美好未来的争取与追求。重振国纲是沈曾植内心不可改辙的情愫,正是基于此,才将“忧郁”与“激愤”两种气质并置于诗歌。其他交游诗,则反映出沈曾植交游的基本情况,诗作或悼念亡友,沉痛悲伤;或贺寿献福,心怀敬重;或强颜送别,离愁萦绕……由于较少受时局的干扰,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文人气息。相比或“忧郁”或“激愤”的情感,这类诗歌淡然述之,情感流露不急不缓,不过分雕饰。“真切”、“自然”是这类交游诗的主要艺术风格。南游时期,沈曾植诗歌重点是关切时局诗。在一系列诗中,为戊戌六君子痛哭不已,为翁同龢大鸣不平,为清流党感到惋惜,为光绪皇帝忧心忡忡。总之,朝廷的一切事情都在走向反面,亡国的危险日甚一日,而“亡国之痛”成为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当然,沈曾植诗歌境界并不仅仅停留在悲国之痛,而是进行了升发。因为悲国,所以难免滋生中兴情结,笔者称之为中兴之梦。他由景及人,想到官文、彭玉麟,追忆同治中兴。并极力赞美、推崇张之洞,渴望张之洞实现中兴大业。同时,诗歌还流露出归隐之思,这种念头时时敲打着沈曾植的内心。与当朝者格格不入,如挥之不去的阴霾缠扰在心间,沈曾植不免向往自由恬静的生活,并在诗歌中加以描述。远离世俗纷扰,逃离山野之中,享受生活之乐,成为另一种追求。外任时期,创作重点是居官为政诗,主要表现他在仕途上遇到的种种不快。可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反映仕途困厄,对于不擅长权术的沈来讲,在仕途处处碰壁。既然雄心壮志无法施展,只好将这段愁绪寄托于诗中,释放心声,快慰心灵。其次反映国内局势的动荡,主要是革命党人对清廷发起的攻击。沈曾植对革命党人十分敌视,而清廷已无力镇压这些反抗势力,这不由得加重了他对时局的悲观绝望。再次反映朝廷外交软弱。面对洋人的无理与强横,清廷一味忍气吞声。“江西教案”发生后,清廷不但不保护国民,反而靠惩治当地官员以平息洋人的怒火。沈曾植对此非常不满。第四各方面则反映沈曾植在防范水灾时的束手无策。他只能期盼天神的帮助与奇迹的发生。但他的愿望注定无法实现。“居官之苦”是居官为政诗的主要风格。第三章论述沈曾植后期诗歌。分为:雅集诗歌、时政诗歌、晚期诗歌。第一节论述以“雅人深致”为风格特征的超社诗、逸社诗、逸社重举诗。超社共十九次集社,随着樊增祥的离去而终止。沈曾植参与了其中的十六次。从发生时间上看,每次集社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如黄庭坚、王士祯、苏轼的生日,修禊日、立春日、重阳节;或者为某个事件举行的集会,或观赏风景、或送别社友、或集社宴饮,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甚至琐碎的事情。就是基于这些普通的事情,沈曾植创作出一组组华丽的诗章。他自由想象,尽情发挥,最大程度释放诗学才华与功力,肆意发挥才华才智、才情才气,从而减轻亡国的痛楚。而每次诗社分韵、限韵成为诗歌才华锦上添花的道具。通过全面细腻的洞察诗歌,读者得以参悟沈曾植的内心世界。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他不会像泼妇一样破口大骂;没有像穷酸的文人一样指桑骂槐,更不会像卞随、屈原投水自尽,轻贱自己的性命。他珍爱自己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名节。逸社集社七次,逊色于超社,但在创作上独具特色。“逸”是艺术品类的最高级别,此次集社冠以“逸”字,更是标举高雅、脱俗之意。逸社的发生时间是在民国五年、六年。亡国的痛楚在沈曾植内心慢慢消解。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反对北洋军阀和复兴清室中。这种变化在诗作中流露出来。因此,诗作风格由平和变向激烈,由柔软转为硬朗。民国九年,逸社重举。是年,逸社集社十三次。十年,集社四次。共十七次,其中消寒集十一次。由于经历了复辟的失败,加之年老多病。沈曾植六次没有参加集社,主要集中在消寒集。在诗作中,他的苍老与弥敦有所表露。纵观这三次诗社集社,不仅是前清遗老消遣时光的手段,更是众多诗人集体唱和的小天地、评骘诗篇的大舞台。包括沈曾植在内的诸位诗人创造出了大量美妙、优秀的诗篇,其诗作风格和艺术美感令人难以忘怀,足以让诗人们名留青史。而诗歌的最大特色是“雅人深致”风格的形成与构建。首先这些诗作是文人之诗,体现出诗人的学问与见识,展露出诗人的敏思与才华。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诗作表现出文人的“雅致”心态,雅致的风格贯穿于诗作的首句末尾、弥漫于诗作的字里行间,只有将外在的学问与内在的雅致相融合,才能创作出这样艺术高雅、风格高尚的“雅人深致”诗。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诗歌代表了沈曾植诗歌艺术的一个突出方面。沈曾植民国时政诗歌创作的主题是“复兴之梦”。围绕这一主题,又分为三个方面:反对北洋军阀诗、缅怀清亡诗、丁巳复辟诗。“复兴之梦”的第一个方面是反对北洋军阀,又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反对战乱诗,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发起者的声讨。其次是攻击北洋政府政治失策并由此引发丧权辱国。再次是表明与北洋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并且对投降、变节者毫不留情的指责。第四是极力赞扬反抗袁氏政权的英雄的行为。“复兴之梦”的第二个方面是缅怀清亡,又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缅怀为清朝捐躯的忠臣义士,清朝的复兴也变得更加艰难,沈曾植陷入了后继无人的悲哀与恐慌。在追述完前人之后,沈曾植又将目光转向现世的与他一样缅怀前清、心存复国之念的遗老。在艰难的国事面前,他们没有放弃心中理想,将痛苦与辛酸掩盖在内心深处,从未示弱。第三个层面是在宋末明末文人那里求得共鸣。“复兴之梦”的第三个方面是复辟清室。诗作集中创作于复辟前期、复辟期间,沈曾植积蓄已久的压抑在极短的时间内喷涌而出,豪言壮语充斥诗篇,显得激昂有余,理性不足。而这种过度地表白显然不是他的风格。特别是当复辟的失败突如其来时,沈曾植显然无法坦然接受这一现实,曾幻想、曾怨恨、曾讽刺、曾气愤、曾惆怅、曾哀叹。总之,一切哀伤的事物都在这一刻紧紧地捆绑住了沈曾植,令他难以喘息。诗作反映出他心境的苍凉。“生命挽歌”分为三种类型:宣扬传统学术诗、感伤岁月诗、生命挽歌诗。经历了复辟的失败,儒学被沈曾植视为救国救民的良药。在写给李祥和孙德谦的祝寿诗中,他表达了对儒学的看重。同时,他也意识到这种想法难以实现。“长歌当哭”成为诗歌的深层意蕴。不是悲哭坎坷的命运,而是痛哭家国无望,这无疑加重了沈曾植命运的悲剧色彩。而沈曾植的感伤岁月诗和生命挽歌,从类型和风格上来看,具有一致性。此类诗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悼念故人、二是自我哀伤,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悼念故人诗呈现“悲凉”的艺术风格。国事的破败让沈曾植心灰意冷,而亲人友人的离去更加重了这污浊的世间的凄惨,“悲凉”之情缠绕于沈曾植的脑海心间。自我哀伤诗主要风格是“哀伤”。复兴清朝是沈曾植的夙愿,他付诸了诸多努力,却毫无所获,不仅建国大业没有成功,自己也在无谓的努力与挣扎中,耗尽了生。当感到一无所获时,他感到哀伤不已,这也成为诗歌的主要风格。沈曾植一生诗歌创作丰富,且风格多样。这是沈曾植诗歌的一大特点。而另一特点是其诗学主张具有开放性,在汲取他人之长的基础上融汇、提升,并在诗歌中反映出来。沈曾植取得如此高的诗歌成就与其诗学渊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面了解和把握沈曾植的诗学渊源,有助于将他的诗歌研究引向深入。第四章即论述沈曾植的诗学渊源。本章共分五节,主要论述沈曾植在时间广度和空间维度上对他人的学习和借鉴,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诗学风格。第一节论述沈曾植对浙派诗人的学习和借鉴,称之为“衣钵传承”。身为浙江籍诗人的沈曾植,较早地受到浙派诗人的影响。在前辈诗人中,他颇为推崇朱彝尊,并追溯至黄庭坚、苏轼,为宗宋诗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沈曾植还学习钱载、钱仪吉、龚自珍等浙籍诗人。第二节论述沈曾植对历朝历代诗学风格的融合贯通,称之为“博采众长”。共分四部分:首先论述沈曾植京官时期与樊增祥、袁昶等人讲论诗学,对诗歌意境、风格进行了探讨。其次是论述“宗宋”诗风,沈曾植以学习苏黄为前提,兼及江西诗派,关注江西诗派在整个宋诗发展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对吕本中、杨万里有所涉及。此外,他没有忘记永嘉“四灵”、江湖诗派。再次论述“兼法唐宋”诗风,在学习宋诗的同时,沈曾植还学习杜甫、韩愈、白居易、孟郊等中晚唐诗人,关注他们对宋诗的影响,并与陈衍、郑孝胥共同提出“三元”说,认为诗歌从唐至宋不是落入穷途,而是在继承上有所提升。第四论述“兼容并蓄”诗风,沈曾植诗学广泛,不但追随“宗唐宗宋”的大潮,而且学习王士祯以及备受冷落、指责的西昆体、竟陵派。第三节论述“诗学元嘉”的提出,称之为“开疆辟域”。沈曾植对元嘉诗风提出新解,他主张诗不是自娱自乐的绮情小道,而是抒发真性情、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社会现实人生责任心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沈曾植独创“三关”说——“元佑”、“元和”、“元嘉”,谓打通此三关者,可得诗学真谛。沈曾植主张将元嘉玄学、元和儒学、元佑理学,这三股思潮相互融合,特别突出儒学在诗歌中的发生与主控,强调“以诗见道”。第四节论述沈曾植“学人”特征,称之为“以学为诗”。沈曾植的学人之诗,表现在讲融通经学、玄学、佛学等思想内容以入诗,表现在腹笥便便,取才于经史百子、佛道二藏、西北地理、辽金史籍、医药、金石、篆刻的奥语奇词以入诗,从而形成了奥僻奇伟、沉郁盘硬的艺术风格。第五节讲述沈曾植“诗人”本质,表现为两方面:家国之情、维护传统文化,称之为“诗人立本”。沈曾植认为,诗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所在,将思想、人格融入到诗歌里面。诗歌创作不再是简单的文学活动,而是诗人生命体验的展现。诗人本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备以家国之情为核心的真性情。沈曾植主张诗人要有家国之情,并以此作为真性情的核心,把家国命运作为人生思想的主体,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诗人的真性情并非仅停留于现实意义上的对家国命运的担忧,特别是进入民国之后,沈曾植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他不再一味迷恋前朝的绮丽旧梦,而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追念眷恋,这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宣扬、维护传统文化。他一方面希望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得到慰藉;另一方面则期待从中获得诗歌创作的新源泉。第五章论述沈曾植在诗坛的成就和地位。纵向来看,沈曾植继承朱彝尊、钱载等浙派诗人,并溯源苏黄,形成独有的诗歌特色。在学宋的同时,兼学杜甫、韩愈、后又上溯至元嘉,这是浙派前代诗人无法比拟的。浙派前有朱彝尊,中有厉鹗、钱载,而作为殿军的沈曾植不负众望,堪称浙派绝唱。横向来看,沈曾植是“同光体”的一位重要诗人,陈衍所谓“同光体之魁杰”并未虚言,更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典范。“同光体”是一个派别复杂的诗歌团体,相对于人多势众的闽派和赣派,沈曾植所代表的浙派稍稍逊色,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同光大家。随着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南社诗人渐夺声势,失落于亡国悲痛中的“同光体”诗人寄居于草庐之中,再也无心无力与风头正劲的南社诗人去争个高下了这也预示着沈曾植诗歌使命的完结。

二、摄影伉俪的香山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摄影伉俪的香山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笔”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工笔”的滥觞
    第一节 技法与认识的沿革
        一、洗染法与制作性
        二、观念性与图像互文
    第二节 缘起:“八五新潮”与金陵文化底蕴
        一、传统工笔的“现代性”遥想
        二、江南情怀的守望
第二章 “新工笔”的形成
    第一节 风格的成形
        一、灰色的影调
        二、超现实氛围
        三、艺术史的艺术
    第二节 背景:南京与北京
        一、“艺”布施于“道”非为“技”
        二、精英意识的背书
第三章 “新工笔”的发展
    第一节 风格的拓展
        一、弱化的线条
        二、近距离生活
        三、信仰与幻戏
    第二节 表现:互泽与泽他
第四章 “新工笔”的生成语境与历史文脉
    第一节 共识语境中的话语生成
        一、由展而论的粹炼
        二、概念系统中的共生
    第二节 艺术场域的机制运转
        一、艺术市场的协动
        二、艺术理论的搭建
第五章 “新工笔”与工笔画的现代形态
    第一节 超越概念与回归源点
    第二节 绘画性与观念表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诗言己志”:陈衍诗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述要
    三、研究设想
第一章 从政治到文学:生平及交游考述
    第一节 生平述要
        一、年谱视域:从官府幕僚到大学讲师
        二、报刊视域:从实务编辑到诗文作家
    第二节 交游考述
        一、陈衍与报刊编辑交游考
        二、陈衍与相关社团交游考
第二章 “诗言己志”的理论推阐
    第一节 “变风变雅”
        一、“变风变雅”诠释史梳理
        二、“变风变雅”新解
        三、“变风变雅”与“诗史”
    第二节 “新哲理”与“边际语”
        一、“新哲理”与“边际语”的含义
        二、“新哲理”与“边际语”的诗学渊源
        三、孤寂荒寒:古典诗歌创新的来源
第三章 “诗言己志”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题画诗:遗民镜像
        一、被动的题画者与晚清社交场域下的题画诗
        二、兴亡与忠贞:题宋明遗民兰松图
        三、隐逸与交游:题清代遗民海楼图
    第二节 山水诗:山水、个人与治乱
        一、忘归与胡不归:辛亥前的山水诗
        二、无恙与不安:鼎革后的山水诗
第四章 “诗言己志”的深层内涵
    第一节 士大夫身份意识淡化
    第二节 内省与顺应
        一、古典诗之困境
        二、古典诗的出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陈衍报刊诗文发表情况整理
    附录二 《陈石遗集》未收诗辑录
    附录三 陈衍题画诗整理
    附录四 陈衍游览行踪整理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拟突破的难题
        四、创新点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影视艺术理论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一、反应事件全貌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一、展现民风民俗
        二、展现地貌特征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一、展现服饰文化
        二、展现饮食文化
        三、展现住所文化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一、道德意识
        二、和谐意识
        三、理想主义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二、增强文化交流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第二节 意境美
        一、情景交融
        二、虚实结合
    第三节 真实美
        一、客观真实美
        二、艺术真实美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综述
        2.2 研究方法
    3.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3.1 研究创新点
        3.2 论文结构
    4.本章小结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
    1.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1.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香山饭店的设计综述
    2.1 香山饭店综述
        2.1.1 香山饭店的空间布局
        2.1.2 香山饭店的周边环境
        2.1.3 香山饭店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意义
    2.2 香山饭店的设计师贝聿铭
        2.2.1 贝聿铭简介
        2.2.2 贝聿铭的设计历程
        2.2.3 贝聿铭的设计风格
    2.3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中的设计手法
        2.3.1 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手法
        2.3.2 香山饭店的室内设计手法
        2.3.3 香山饭店的景观设计手法
        2.3.4 香山饭店的整体设计手法
    2.4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中设计手法的教育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3.1 香山饭店建筑外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1.1 “硬山式”屋顶的设计转化
        3.1.2 江南民居色彩体系的创新运用
        3.1.3 菱形窗的创新应用
        3.1.4 民居建筑窗框的平面化创新应用
        3.1.5 江南民居合院意象的创新营造
    3.2 香山饭店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2.1 园林中月洞门形式的设计转化
        3.2.2 海棠花漏窗形式的设计转化
        3.2.3 宫灯形式的设计转化
        3.2.4 冰裂纹形式的设计转化
        3.2.5 方胜纹形式的设计转化
    3.3 香山饭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应用
        3.3.1 “曲水流觞”的重建
        3.3.2 百年古树的保护
        3.3.3 “飞”来的石林
        3.3.4 “十八景”的营建
        3.3.5 传统庭院景观的再现
    3.4 香山饭店整体空间意向的传统借鉴与创新
        3.4.1 传统江南民居建筑外形的创新借鉴
        3.4.2 传统江南民居合院的室内营造创新
        3.4.3 传统江南民居前宅后园的景观布局创新
        3.4.4 传统江南园林诗韵的整体营造与创新
        3.4.5 中国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营造与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方法的教育意义
    4.1 对新中式设计创新的影响
        4.1.1 对新中式室内设计创新的影响
        4.1.2 对新中式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
        4.1.3 对新中式景观设计创新的影响
    4.2 对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应用创新的影响
    4.3 对当代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贝聿铭生平年表

(8)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对陈寅恪文史思想的关注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对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思路的体认
        1.1.3 研究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理论可能性
    第二节 文献基础
        1.2.1 陈寅恪论着的写作与出版情况
        1.2.2 文献学基础与本文的展开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3.1 陈寅恪研究的整体现状
        1.3.2 关于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研究
        1.3.3 已有的成绩和有待拓展的空间
    第四节 本文的论题、目标与方法
        1.4.1 对于本文论题的限定
        1.4.2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 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文化型家族"与"诗人气质"
        2.1.1 "文化型家族"的形成
        2.1.2 陈寅恪的"诗人气质"
    第二节 "中西并举"与"负笈求学"
        2.2.1 开蒙时期的"中西并举"
        2.2.2 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负笈求学"
        2.2.3 中年时期治学重点的转移
    第三节 "师友之谊"与"多舛命运"
        2.3.1 王国维之死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观念的提出
        2.3.2 多舛命运:战乱与盲目
第三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一):前期探索
    第一节 以魏晋至唐文学作品为重要史证
        3.1.1 叙事作品
        3.1.2 抒情作品
    第二节 以"由文证史"为主要思想特征
        3.2.1 "古典"与"今事"的关系
        3.2.2 "最简易的说法更接近真谛"
        3.2.3 文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关系
        3.2.4 以"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证"具体历史问题"
        3.2.5 诗与诗之间的通解
    第三节 以考证历史地点与事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3.3.1 甄别作者姓名及成文时间法
        3.3.2 考证地点并确定人事法
        3.3.3 考证"今事"法
第四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二):"元白诗笺证稿"
    第一节 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
        4.1.1 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4.1.2 对"元白诗"的分类与内涵的认识
    第二节 "文史互证"思想的形成
        4.2.1 丰富的资料储备与"以元白诗证史"的可行性
        4.2.2 "元白诗"研究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节 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4.3.1 综合的方法
        4.3.2 比较的方法
        4.3.3 默认法
        4.3.4 空间研究方法
        4.3.5 本集互证与相关诗歌参证法
第五章"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三):"论再生缘"
    第一节 以"弹词"为基本研究对象
        5.1.1 陈寅恪写作《论再生缘》的各种条件
        5.1.2 弹词研究与陈寅恪的《论再生缘》
    第二节 "论再生缘"阶段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
        5.2.1 崇尚"自由灵活的女性思想"
        5.2.2 作者"个人历史"与"写作经历"之间的张力
        5.2.3 读者个人历史与作者个人历史的共鸣
        5.2.4 关于弹词小说的文体研究
    第三节 "论再生缘"阶段的文史互证方法
        5.3.1 亲族诗集推测法
        5.3.2 消除递减法
        5.3.3 大胆假设法
        5.3.4 时间递推法
        5.3.5 中外比较法
        5.3.6 小说参证法
第六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四):"柳如是别传"
    第一节 以"柳如是"为基本研究对象
        6.1.1 "柳如是别传"与清初历史研究
        6.1.2 "柳如是别传"的基本材料与写作缘起
        6.1.3 "柳如是别传"的创作及文体情况
    第二节 "柳如是别传"阶段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
        6.2.1 文体特征中表达的文史思想:关于"个人历史"与"心史"
        6.2.2 考查传主"柳如是"的诗文情况:诗文与个人历史的重合
        6.2.3 发扬"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
        6.2.4 在"文史互证"间展现明清社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柳如是别传"阶段的文史互证方法
        6.3.1 古典今事考证法
        6.3.2 名字推测法
        6.3.3 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了解之同情"
        6.3.4 人物心理描写法
        6.3.5 志书使用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博士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10)沈曾植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沈曾植的家世和生平
    第一节 官宦世家 家学笃实
    第二节 奔波一生 难有作为
        一、出仕之前
        二、京官时期
        三、南游时期
        四、外任时期
        五、遗老时期
第二章 沈曾植前期诗歌研究
    第一节 沈曾植"京官时期"诗
        一、与政治盟友交往诗
        二、其他交游诗
        三、其他诗
    第二节 沈曾植"南游时期"诗
        一、哀伤国事诗
        二、中兴之梦
        三、文人风韵
        四、思乡之作
        五、讲论诗学
    第三节 沈曾植"外任时期"诗
        一、居官之苦诗
        二、官宦之交
        三、山水诗
        四、题画诗
    小结
第三章 沈曾植后期诗歌研究
    第一节 雅人深致:雅集诗
        一、诗社前唱和诗
        二、"超社"诗
        三、"逸社"诗
        四、"逸社重举"诗
        小结
    第二节 复兴之梦:民国时政诗
        一、反对北洋军阀诗
        二、缅怀清亡诗
        三、丁巳复辟诗
    第三节 生命挽歌:晚期诗
        一、宣扬传统学术诗
        二、感伤岁月诗
        三、生命挽歌
        小结
第四章 沈曾植诗学渊源
    第一节 对浙派诗人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对前世及当世诗人的学习借鉴
        一、京官时期诗论
        二、学宋诗论
        三、兼法唐宋诗论
        四、其他诗学倾向
    第三节 诗学"元嘉"
    第四节 学问对诗歌创作的拓展
    第五节 对诗人的规范与要求
        一、诗人本色
        二、诗人本色的升华
第五章 沈曾植在诗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第一节 浙派绝唱
    第二节 同光大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摄影伉俪的香山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笔”批评[D]. 袁婕.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诗言己志”:陈衍诗学新论[D]. 邹静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3]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7]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教育意义研究[D]. 杨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9(09)
  • [8]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D]. 崔成成. 南开大学, 2010(08)
  • [10]沈曾植诗歌研究[D]. 卢川. 山东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摄影师的香山情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