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脾汤看“心血”的临床意义

从归脾汤看“心血”的临床意义

一、从归脾汤认识“心生血”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蒙[1](2021)在《中医“益智”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中医理论中的“益智”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源流考证入手,阐释中医“益智”理论体系,以及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正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了“智”的概念。在《说文解字》中有:“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古代文献对“智”五个方面的释义:聪明、才智、能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明辨是非曲直以及做事讲究谋略。可将我国古代“智”的定义可总结为:有聪明的头脑,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并有正确的是非观。第二部分,本文研究了中医学“智”的内涵。在中医学认识中,与“智”的定义有交叉、包含或关联关系的有:五神、精、脑等。“智”的生成与五脏及气血津液息息相关。神为人之主宰,魂可助神做出较快的意识反应活动,魄主人体四肢与五官的感觉活动,意为人之记忆、意念,志为坚定的决心。智既是五神的综合体现,又是五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记忆;肝为将军之官,主谋略,主决断;脾为在志为思,主思维;肺藏魄,主感知;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主创造。而智的内涵包括:记忆能力、决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人体的基础感知能力,智的功能来源于五脏。第三部分,是对于生理性智力减弱的因素分析和两种常见的智力减弱疾病的症状及诊疗举隅。生理性智力减弱的因素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可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调摄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智力。以智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健忘和痴呆,主要治法为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等。第四部分,是“益智”的源流探讨。首先对“益”字进行考证,《说文解字》:“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其在古代文献中常用含义为增加或者是更加。在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初步建立了“益智”理论基础,在此时期的着作中可散见一些具有益智作用的药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家注重养心开窍;到了隋唐时期,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益智专方,此时期的治疗以补益心肾为主;两宋时期,医家则重于补益心脾并养血;金元时期,疫病流行,医家开始关注外邪对神志的影响,在隋唐时期补益心肾的基础上,主张运用疏风清热之法。明清时期,医家集历代的益智理论与实践之大成,认为益智需交通心肾,并对心肾之交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五部分,是对“益智”理论的研究。益智与五脏及气血津液的关系密切。一是通过补心之气血,疏肝气、补肝血,运脾升清、补脾统血,补足肺气,补肾填精、补肾纳气,调节气机、补血行血、补充津液之法达到益智的效果。二是通过调节情志而达到益智目的。第六部分,关于“益智”方法的研究。“益智”方法包括方药、针灸、养生等措施。在方药益智治疗方面,从脏腑及气血津液的调节入手,分别列出对应方与药。在针灸益智治疗方面,通过对针灸名着中的益智作用穴位的所在的经络进行统计,发现近半数的穴位在心经、心包经、任脉和督脉上。说明针灸益智的经络以此四条为主。在中医养生益智方面,使用调节睡眠、饮食、运动、情志等日常生活的状态来益智。睡眠的养生方法主要在于:根据四季变化,规律起卧时间;调整睡眠卧向,东西朝向为佳;矫正睡眠姿势,侧卧为佳。我国有悠久的食疗历史,汉代《神农本草经》中明确标有“益智”、“强志”、“增慧智”、“聪察”、“不忘”、“填髓脑”等功效的药物达43味。如龙胆“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木香“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有关食疗的食物要列上,而不是列出药物!)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中记载的粳米、狗肉有益智填精、强志补中之效。到唐代《千金要方》中首次出现食疗专篇。《千金翼方》中有记载益智功效之药物69味,具有益智功能的药物有 种。(要把有食疗作用的食物列出来,不是药手)如赤石脂“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宋代官修的《太平圣惠方》中第九十六卷和九十七卷是食治篇,其中药膳食疗法丰富,如鸡头实粥可“益精气。强志意。聪利耳目”。元代的《饮膳正要》中的神仙服食篇记载了大量的益智延年轻身的药食。还有一些着作中记载了偏食可能会导致智力的下降。常人都会产生各种情绪,正常的情志活动于身心并无损害。喜、怒、忧、思、悲、恐、惊,若是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危害智力,如《彭祖摄生养性论》言:“喜怒过多,神不归室。”喜怒太过则扰动神气,致使神气浮散不藏。朱震亨指出,“忧思过度可损及心胸,导致神识不清,进而喜忘”。认为忧虑过度可引起记忆力的减退。所以要养生益智,则需防止七情过极,修身养性,节制欲望。五禽戏和八段锦都是我国的传统养生功法,二者皆为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可形神皆养,有益智作用。《养性延命录》及《养生导引法》皆有华佗之弟子吴普,行五禽戏从而延年益寿的记录:“广陵吴普,行五禽戏,年逾九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五禽戏中的猿戏属火,坚持练习猿戏,可养心补脑,生髓益智。第七部分,是“益智”理论对于现代的指导意义,包括智力的维持、恢复和提升三个层次。本研究对中医“益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明。以整体观念为基石,全面地将智与五神、精、脑、五脏及气血津液联系起来,形成对中医“益智”理论的认识。

周剑宇[2](2020)在《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归脾汤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及针灸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采用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穴位选取印堂、气海、中脘、双侧天枢、内关、公孙、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大陵,每天一次,中药选取归脾汤,每日一剂,连续治疗2周;B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操作与疗程同A组;C组予以归脾汤治疗,服法、疗程同A组。治疗结束后通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各单项因子评分、PSQI总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总有效率,综合评价三者的疗效差异。结果:1.三组治疗前PSQI各项因子评分、PSQI总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PSQI总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习惯性睡眠效率这一单项外,其余指标评分A组均明显低于B、C组(P<0.05),而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和65%,A组有效率虽高于B、C两组,但其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归脾汤法能充分发挥针刺相关穴位和中药治疗两种手段相结合治疗疾病的的优势,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缓解失眠的临床症状,减少失眠患者痛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储华健[3](2020)在《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和癌胚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服用加味归脾汤,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联合住院常规治疗。观察时间为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记录患者PSQI评分、SAS焦虑自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并检查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及癌胚抗原,最后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学历情况、肿瘤类别、肿瘤分期、KPS评分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各项积分及PSQI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PSQI评分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及PSQI总分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焦虑状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焦虑状态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治疗第7天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焦虑状态存在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单项中医证候疗效中失眠、心悸、多梦三项第14天优于第7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3、TSH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3、TSH较前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EA均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51.16%、42.22%,第1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69.05%、51.1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4%、31.11%;两组第7天、第14天失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1)加味归脾汤能改善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状态。(2)加味归脾汤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脾两虚证候,对于失眠、心悸、多梦的改善尤为明显。(3)加味归脾汤能使患者T3、TSH增高,对CEA无明显影响。(4)加味归脾汤与艾司唑仑在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艾司唑仑。

胡晓菁[4](2020)在《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整理,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主要着作《万病回春》《寿世保元》进行研读和挖掘,并参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中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较为系统地总结并探讨了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博采众长,是他立足于前人情志理论,并结合自身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而形成。《万病回春》为其早期着作,全书共八卷,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其论述精辟、辨证详明、治法切用。《寿世保元》为其晚年所着,全书共十卷,包含中医药基础理论,内外妇儿诸病,头面口齿诸病,民间单方验方,养生,急救,灸法等;内容广泛、资料详实,是龚廷贤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二书之中,心身疾病相关医论、病案共计304处,涉及心身疾病70种。本研究通过对书中心身疾病医论和医案的整理研究,总结归纳了病因、病机、诊断、心理治疗、情志调摄养护等方面的内容。第一,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繁多。不仅与内伤七情、先天体质、后天人格有关,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相关。这些复杂多样的病因,有时单独致病,有时又共同作用于人体,使人罹患心身疾病。第二,心身疾病的病变机制复杂。其病机变化的本质在于,情志异常干扰脏腑正常的气机升降,导致机体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心身疾病。书中涉及气、血、痰、火、脏腑等多个方面,其中脏腑病机又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第三,诊断方面,龚廷贤重视四诊合参,在此前提下重视脉诊,脉诊中又尤其看重气口脉。书中详细论述了气口脉象在七情致病时的不同变化,并由此辨证论治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第四,龚廷贤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多样,既有意疗、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又有药物治疗。二者结合,则可心身同治,事半功倍。其药物治疗以补益药为最多,结合运用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安神药、活血药等不同类型药物。所用方剂亦以补益见长,并依据病情之不同,采取专病专药。对于难以治疗的小儿心身疾病,则采取治母以疗子或母子同治的办法。第五,龚廷贤注重情志调摄与养护,以多种形式养神调神,使心身状态趋于平衡,以达预防心身疾病的目的。

刘文禹[5](2020)在《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归脾汤合二至丸对SLE合并慢性病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医部门诊就诊的SLE合并慢性贫血患者共110例,分为归脾汤合二至丸组(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结束共脱落8例,其中中药组5例,对照组3例,脱落率为7.3%。实验期间因其他并发症需住院治疗者6例,剔除后最终得到有效病例96例,其中中药组48例,对照组48例。所有病例治疗4周,随诊观察3个月,观察相关指标并评估疾病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SLE患者均为中度及以下活动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稳定病情,两组之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无显着差异,均接受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药组患者接受中药汤剂:归脾汤合二至丸水煎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各1次,以及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以及中医证候、症状的疗效,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并比较两组病例疾病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均有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改善效果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中药组48例患者总有效45例,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27例,有效率56.25%,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后对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心悸、乏力、烦躁、手足心热、气短较对照组疗效有优势(P<0.05);对照组除对畏寒肢冷、气短、耳鸣、失眠、手足心热、烦躁、乏力、口疮改善不明显(P>0.05)外,对面部红斑、发热、口疮、双手红斑、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脱发、浮肿、胸痛、心悸、皮肤溃烂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病情活动度均有所下降,而中药组在疾病活动评分与疾病分期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于SLE贫血患者均有疗效,而归脾汤合二至丸对于实验室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的治疗、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疾病活动的控制较常规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

张明辉,张丽娜,吴洁,张晨,孙岸弢,顾恪波,王秀娟[6](2019)在《从心生血看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中医对血液生成的认识,本文从心阳化赤生血、心火生脾土、心肾相交三个方面对《黄帝内经》心生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基于对心生血的理解,归纳了中医对肾性贫血的病机认识,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肾精不足,心阳不能下温肾水;二是中土湿寒,心阳不能温煦中焦;三是心阳不足,不能化赤生血。针对病机分别治以补肾填精、温阳生血法,以右归丸为主;健脾化湿、补火生血法,以归脾丸为主;益气温阳生血法,以人参养荣汤为主。

颜彦[7](2019)在《心肺脏理论源流考》文中认为目的中医学的历史表明,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动态发展。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的形成,来自于几千年来中医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目前的文献研究,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发展的路径刻画不够,对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发展实践的具象化描述不多。本论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探索心肺二脏中医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演变。方法本论文聚焦心肺二脏,以《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九本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集大成的医着为研究对象,对古籍所涉心、肺二脏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刻画心肺脏腑理论发展源流。本论文一方面在单本古籍着作中依从于该着的书目,整理反映当时代对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治疗认识,另一方面汇集九本专着,对历代心肺二脏的生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专题的形式梳理历代心肺二脏的基础理论发展情况,沿着时间脉络刻画心肺二脏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认识变化。结果心脏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心系统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心的生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心主神明的功能从《内经》中的情绪与神的关系,发展到《诸病源候论》对心神的多种变化的观察记录,《太平圣惠方》对心烦进行专题记载与治疗,《和剂局方》对心悸怔忡的专方治疗,《圣济总录》《普济方》对心神变化的病因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医宗金鉴》依据不同类型的心神表现予以不同的处方。历代所记载的心病症也不断丰富,体现了心主神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心主血的功能也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清晰,血量、血脉与心的关系在各医籍丰富完善,古代医家逐渐认识到心与血、血脉之间的密切关系,确立了心与血、脉互相影响的病机,也逐步形成了调和血脉和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肺脏的理论发展主要包括:肺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肺主气、肺朝百脉、肺主皮毛、肺主声、肺通调水道、肺藏魄等理论,在历代通过症状、治疗和用药的理论不断验证和扩充。肺病机主要聚焦于风、寒、热三邪,表现为气失常和津液失常更多,对肺气虚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记载了寄生虫类疾病。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主要治则包括了补肾气、润肺、定喘嗽、通津液,随着时代发展,治法也不断丰富。本研究关注到心肺二脏治疗理论的发展,从内经的经络针刺,到唐宋的中药汤剂成为主流,再到明清以来的复方治疗,客观反映了中医学汉唐以来不断发展的疾病治疗历史演变,期待引起学界的关注,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结论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具有里程碑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研究,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心、肺脏腑理论发展的源流,为准确继承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奠定基础。

吴敏华[8](2019)在《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治疗作用,对照归脾汤加减中药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手段的差异性,探寻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有效性及其相对优势,并探讨其治疗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治疗失眠症指定一套简便有效的推拿处方,以及今后临床对通元疗法的运用及推广提供新证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设计,以SPSS22.0产生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随机决定纳入研究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措施,具体分为30例推拿治疗组和30例归脾汤加减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通元推拿疗法治疗,推拿处方由导师指导制定,每2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约30min,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中药煎剂治疗,处方以归脾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4周。选取睡眠时间、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AS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观察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结果:一、基线资料分析: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构成、睡眠时间、PSQI评分、睡眠率、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等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两组具有临床可比性。二、疗效分析:1.组内比较:通元推拿组和归脾汤药物组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升高,PSQI总评分及六项成分得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睡眠及其伴随的焦虑情绪。2.组间比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值,其中PSQI总分、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推拿组优于药物组。两组间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六个成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推拿组与药物组在改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六个成分的改善程度相当。3.两组总体疗效分布比较,治疗后推拿组达到临床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60%;药物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愈显率为36.7%,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推拿组优于药物组。结论:通元推拿疗法与口服归脾汤加减均能有效的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二法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效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失眠患者所伴随的全身症状及焦虑情绪。整体而言,通元推拿疗法在临床改善的愈显作用更明显,其在改善患者总体睡眠质量、中医证候、失眠所伴随的焦虑情绪上占有优势。提示通元推拿法对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赵艳萍[9](2019)在《针药并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究针刺、中药和针药并用三种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共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一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针刺组(A组)患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如下:印堂、四神聪,双侧神门、内关、照海、安眠、三阴交、申脉、心俞、脾俞。B组予以归脾汤加味口服治疗,药物组成如下:黄芪30g,茯神、酸枣仁、白术、龙眼肉、远志各15g,党参、木香、当归各10g,生姜、大枣各6g,甘草5g。C组予以上述两种方法并用治疗。治疗每6天休息1天,共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PSQI各项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的变化,评价治疗疗效。研究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及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治疗前PSQI各项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P<0.05)。(4)A组与B组在改善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患者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方面,C组疗效优于A组(P<0.05),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方面,C组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患者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方面,C组疗效优于B组(P<0.05),在改善睡眠效率及睡眠时间评分方面,C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针刺、中药以及针药并用治疗均能明显降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总分,即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2)针刺、中药以及针药并用三种治疗方法,针药并用法临床疗效更为显着。

马丹[10](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二、从归脾汤认识“心生血”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归脾汤认识“心生血”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益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益智”现代研究概况
    综述参考文献
前言
1 “智”的概念
    1.1 “智”的含义
    1.2 现代医学对智力的认识
2 中医对“智”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对“智”的认识
    2.2 “智”与五脏
    2.3 “智”与五神
    2.4 “智”与精、气血津液
    2.5 “智”与脑
3 “智”的减弱
    3.1 “智”的生理性减弱表现
    3.2 “智”的生理性减弱因素
    3.3 “智”的病理性减弱表现
    3.4 “智”的病理性减弱因素
4 “益智”理论源流
    4.1 “益”字源流考证
    4.2 “益智”源流考
5 “益智”理论研究
    5.1 调节脏腑以“益智”
    5.2 调节气血津液以“益智”
6 “益智”的干预方法研究
    6.1 方药益智法研究
    6.2 针灸益智法研究
    6.3 养生益智法研究
7 益智理论对现代的指导意义
    7.1 维持智力正常状态
    7.2 恢复减弱的智力
    7.3 提升智力至理想水平
结论
正文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1.2 患者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
        2.2.2 中医证候评分
        2.2.3 疗效评价
        2.3 不良反应记录
        2.4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析
        1.1 主观睡眠质量分析
        1.2 睡眠潜伏期分析
        1.3 睡眠持续性分析
        1.4 习惯性睡眠效率分析
        1.5 睡眠紊乱分析
        1.6 白天功能紊乱分析
        1.7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分析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疗效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心脾两虚与失眠
    2 穴位处方分析
    3 中药分析
    4 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病例观察表
附录 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附录 C: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 D: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研究
        1.1 恶性肿瘤相关失眠的病因
        1.2 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发病机制
        1.3 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诊断
        1.4 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症的治疗
    2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研究
        2.1 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中医病因分析
        2.2 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分析
        2.3 中医特色非药物治疗
    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1.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 治疗方案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观察指标
        3.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3.2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3.3 SAS焦虑自评量表
        3.4 一般观察项目
        3.5 客观指标
        3.6 不良反应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两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
    2 两组失眠治疗效果比较
    3 两组PSQI评分比较
        3.1 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
        3.2 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比较
    4 两组焦虑状态比较
        4.1 治疗前两组焦虑状态比较
        4.2 治疗后两组焦虑状态比较
    5 两组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1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5.2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 客观指标的观察
        6.1 治疗前后甲功三项的变化
        6.2 治疗前后癌胚抗原的变化
    7 不良反应观察
第四章 讨论
    1 加味归脾汤方论
    2 一般资料分析
    3 主观资料分析
        3.1 PSQI评分分析
        3.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3 焦虑治疗效果分析
    4 客观资料分析
        4.1 甲状腺功能分析
        4.2 癌胚抗原分析
    5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6 不良反应
    7 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问题
        7.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附录二: SAS焦虑自评分表
    附录三: 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医证候积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作者简介
    1.2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简介
    1.3 时代背景
        1.3.1 政治背景
        1.3.2 经济背景
        1.3.3 学术背景
2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理论研究
        2.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研究意义
        2.3.1 文献研究意义
        2.3.2 临床指导意义
3 病因学思想
    3.1 先天因素
    3.2 人格因素
        3.2.1 性格忧郁
        3.2.2 性悍易怒
    3.3 情志因素
        3.3.1 突发的情绪变化
        3.3.2 强烈的情志刺激
        3.3.3 持久的不良情绪
    3.4 社会因素
        3.4.1 读书勤政
        3.4.2 考场应试
    3.5 经济因素
        3.5.1 贫富差异
        3.5.2 贫富转化
    3.6 病因总结
4 病机学思想
    4.1 气的失常
        4.1.1 正气虚损
        4.1.2 气机紊乱
    4.2 血的失常
        4.2.1 血虚
        4.2.2 血行受阻
        4.2.3 血液妄行
    4.3 痰饮致病
        4.3.1 痰迷心窍
        4.3.2 痰气相兼
    4.4 火热内生
        4.4.1 情志过极化火
        4.4.2 阴虚火旺
    4.5 脏腑病机
        4.5.1 心相关病机
        4.5.2 肝相关病机
        4.5.3 脾胃相关病机
        4.5.4 肺相关病机
    4.6 病机总结
5 诊断学思想
    5.1 四诊合参
    5.2 重视脉诊
    5.3 诊断总结
6 心理治疗
    6.1 意疗
        6.1.1 语言疏导法
        6.1.2 移情易性法
        6.1.3 暗示诱导法
    6.2 行为疗法
        6.2.1 习以平惊法
        6.2.2 厌恶矫正法
    6.3 药物治疗
        6.3.1 用药规律统计
        6.3.2 专病专药
    6.4 小儿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
        6.4.1 治疗前提:母病及子
        6.4.2 治疗特色
    6.5 心理治疗总结
7 情志养护
    7.1 心理养生法则
        7.1.1 修德养神
        7.1.2 节欲守神
        7.1.3 静以养神
        7.1.4 怡情畅神
        7.1.5 调息养神
    7.2 妇女心理养生特色
        7.2.1 妊娠期养护
        7.2.2 产前养护
        7.2.3 产后养护
    7.3 饮食养护
        7.3.1 节制食量
        7.3.2 控制滋味
    7.4 情志养护总结
8 结论
9 结语
    9.1 创新之处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软件和方法
    3 结果
        3.1 病例剔除和脱落情况
        3.2 两组病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
        3.3 两组病例主要中医证候的比较
        3.4 两组病例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3.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的比较
        3.6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讨论
    1 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SLE贫血的理论来源
        1.1 归脾汤的来源和应用
        1.2 二至丸的来源和应用
    2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表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从心生血看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生血”的理解
    1.1 心阳化赤生血
    1.2 心火生脾土
    1.3 心肾相交
2 肾性贫血的中医认识
    2.1 肾精不足,心阳不能下温肾水
    2.2 中土湿寒,心阳不能温煦中焦
    2.3 心阳不足,不能化赤生血
3 典型病案

(7)心肺脏理论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引言
    1 现状
    2 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式学术价值的医学典籍
    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4 假说
材料与方法
    1 书目选择
    2 脏腑选择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心脏理论
    第一节 《内经》心脏的理论
    第二节 《难经》心脏的理论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心脏的理论
    第四节 《外台秘要》心脏的理论
    第五节 《太平圣惠方》心脏的理论
    第六节 《和剂局方》心脏的理论
    第七节 《圣济总录》心脏的理论
    第八节 《普济方》心脏的理论
    第九节 《医宗金鉴》心脏的理论
    第十节 心脏理论源流考
第二章 肺脏理论
    第一节 《内经》肺脏的理论
    第二节 《难经》肺脏的理论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肺脏的理论
    第四节 《外台秘要》肺脏的理论
    第五节 肺脏理论源流考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心脏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近现代演变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8)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赖氏通元疗法的研究现状
        一、赖氏通元疗法理论研究进展
        二、赖氏通元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三、通元推拿疗法简介
    第二节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研究现状
        一、失眠病名历史沿革
        二、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中医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四、心脾两虚型不寐中医证候分布
        五、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第三节 失眠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失眠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二、临床诊断标准及评估指标
        三、失眠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案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方案及内容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二、组内各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三、组间各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四、不良事件记录
        五、数据分析总结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结果分析
    第二节 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针药并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研究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分析方法
    6 统计学分析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1.1 先秦两汉
        1.1.1《黄帝内经》
        1.1.2《金匮要略》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2.1《脉经》
        1.2.2《褚氏遗书》
        1.2.3《诸病源候论》
        1.2.4《备急千金要方》
        1.3 宋金元时期
        1.3.1《太平圣惠方》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3《圣济总录》
        1.3.4《普济本事方》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6《女科百问》
        1.3.7《仁斋直指方论》
        1.3.8《妇人大全良方》
        1.3.9《济生方》
        1.3.10《格致余论》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1.4 明清时期
        1.4.1《奇效良方》
        1.4.2《苍生司命》
        1.4.3《校注妇人良方》
        1.4.4《丹溪心法附余》
        1.4.5《女科撮要》
        1.4.6《万氏女科》
        1.4.7《古今医统大全》
        1.4.8《医学纲目》
        1.4.9《医学入门》
        1.4.10《古今医鉴》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1.4.12《女科证治准绳》
        1.4.13《医宗粹言》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1.4.15《济阴纲目》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1.4.17《邯郸遗稿》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1.4.20《女科经纶》
        1.4.21《傅青主女科》
        1.4.22《顾松园医镜》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1.4.24《叶氏女科证治》
        1.4.25《沈氏女科辑要》
        1.4.26《女科切要》
        1.4.27《妇科玉尺》
        1.4.28《竹林寺女科》
        1.4.29《古今医彻》
        1.4.30《女科要旨》
        1.4.31《医法圆通》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2.1 月经不调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2.2 月经先期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3 月经后期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5 月经过多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2.6 月经过少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1 月经不调
        1.1 病名
        1.1.1 月经先期
        1.1.2 月经后期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1.1.4 月经过多
        1.1.5 月经过少
        1.2 病因
        1.2.1 六淫
        1.2.1.1 火
        1.2.1.2 风寒
        1.2.1.3 寒热
        1.2.2 七情
        1.2.2.1 性急多怒
        1.2.2.2 忧愁思虑
        1.2.2.3 情志抑郁
        1.2.3 劳伤
        1.2.3.1 房劳过度
        1.2.3.2 劳力损伤
        1.2.4 体质
        1.2.4.1 形瘦体虚
        1.2.4.2 形肥多痰
        1.3 病机
        1.3.1 气血失调
        1.3.1.1 血热
        1.3.1.2 血寒
        1.3.1.3 血虚
        1.3.1.4 血瘀
        1.3.1.5 气虚
        1.3.1.6 气血虚
        1.3.1.7 气滞血瘀
        1.3.2 津液失常
        1.3.2.1 痰阻血海
        1.3.3 脏腑病机
        1.3.3.1 肾气虚
        1.3.3.2 肾精不足
        1.3.3.3 肾阴虚
        1.3.3.4 脾胃虚弱
        1.3.3.5 肝气郁结
        1.3.3.6 脾肾两虚
        1.3.4 冲任不调
        1.4 证候
        1.4.1 血热证
        1.4.2 血寒证
        1.4.3 血虚证
        1.4.4 血瘀证
        1.4.5 痰湿证
        1.4.6 气虚证
        1.4.7 脾肾气虚证
        1.4.8 阴虚内热证
        1.4.9 肝气郁结证
        1.5 治法
        1.5.1 清热凉血
        1.5.2 温经养血
        1.5.3 养血调经
        1.5.4 活血化瘀
        1.5.5 健脾祛湿痰
        1.5.6 补气摄血
        1.5.7 补益脾肾
        1.5.8 滋阴清热
        1.5.9 疏肝解郁
    2 月经先期
        2.1 病名
        2.1.1 血热月经先期
        2.2 病因
        2.2.1 六淫
        2.2.1.1 火
        2.2.2 七情
        2.2.2.1 性急多怒
        2.2.2.2 情志抑郁
        2.2.2.3 思虑过度
        2.2.3 劳伤
        2.2.3.1 劳役动火
        2.2.4 体质
        2.2.4.1 形瘦多疾
        2.2.4.2 多痰多郁
        2.2.5 失治误治
        2.2.5.1 误服辛热药
        2.3 病机
        2.3.1 实热
        2.3.1.1 血热
        2.3.1.2 气血俱热
        2.3.2 虚热
        2.3.2.1 血虚有热
        2.3.2.2 阴虚火旺
        2.3.2.3 气虚血热
        2.3.3 气虚
        2.3.3.1 心脾气虚
        2.3.3.2 脾肾气虚
        2.3.3.3 气血俱虚
        2.4 证候
        2.4.1 阳盛血热证
        2.4.2 阴虚血热证
        2.4.3 脾气虚证
        2.4.4 肾气不固证
        2.4.5 肝郁血热证
        2.5 治法
        2.5.1 清法
        2.5.1.1 清热凉血
        2.5.1.2 滋阴清热
        2.5.1.3 补血清热
        2.5.2 补法
        2.5.2.1 补气摄血
        2.5.2.2 补益脾肾
    3 月经后期
        3.1 病名
        3.1.1 月经后期
        3.1.1.1 血寒经迟
        3.1.1.2 血热经迟
        3.1.1.3 肥人过期
        3.1.1.4 形瘦过期
        3.2 病因
        3.2.1 六淫
        3.2.1.1 寒
        3.2.2 七情
        3.2.2.1 忧愁思虑
        3.2.2.2 性躁多怒
        3.2.3 劳伤
        3.2.3.1 素多劳倦
        3.2.4 体质
        3.2.4.1 形瘦食少
        3.2.4.2 形肥食多
        3.3 病机
        3.3.1 血虚
        3.3.1.1 脾经血虚
        3.3.1.2 肝经血少
        3.3.1.3 血虚有热
        3.3.1.4 血虚挟痰
        3.3.1.5 气血虚
        3.3.2 血热
        3.3.3 血寒
        3.3.3.1 血寒而不足
        3.3.3.2 血寒而有余
        3.3.4 气滞血瘀
        3.3.4.1 血虚气滞
        3.3.4.2 气滞
        3.3.5 痰湿
        3.3.5.1 脂痰凝塞
        3.3.5.2 痰多血少
        3.3.5.3 气虚挟痰
        3.3.5.4 湿滞
        3.4 证候
        3.4.1 血虚证
        3.4.2 阴虚证
        3.4.3 血寒证
        3.4.4 气滞血瘀证
        3.4.5 痰阻证
        3.5 治法
        3.5.1 温法
        3.5.1.1 温经养血
        3.5.2 清法
        3.5.2.1 滋阴清热
        3.5.2.2 生血清热
        3.5.3 补法
        3.5.3.1 补脾胃
        3.5.4 攻补兼施
        3.5.4.1 补血行气
        3.5.4.2 调经顺气
        3.5.4.3 活血通经
        3.5.4.4 补血豁痰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 病名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4.1.1.1 血虚经乱
        4.1.1.2 肾虚经乱
        4.1.1.3 月经愆期
        4.2 病因
        4.2.1 六淫
        4.2.1.1 寒热
        4.2.2 七情
        4.2.2.1 情志抑郁
        4.2.3 劳伤
        4.2.3.1 劳伤
        4.2.3.2 产伤动血气
        4.2.3.3 房劳过度
        4.3 病机
        4.3.1 虚
        4.3.1.1 血虚
        4.3.1.2 肾虚
        4.3.1.3 脾胃虚弱
        4.3.2 实
        4.3.2.1 肝气郁结
        4.4 证候
        4.4.1 血虚证
        4.4.2 肾虚证
        4.4.3 肝郁证
        4.5 治法
        4.5.1 养血调经
        4.5.2 补肾调经
        4.5.3 开郁行气
    5 月经过多
        5.1 病因
        5.1.1 七情
        5.1.1.1 思虑过度
        5.1.1.2 心火炽甚
        5.1.2 劳伤
        5.2 病机
        5.2.1 血热
        5.2.2 虚热
        5.2.3 气虚
        5.2.4 血瘀
        5.2.5 痰多
        5.3 证候
        5.3.1 血热证
        5.3.2 虚热证
        5.3.3 气虚证
        5.3.4 血瘀证
        5.3.5 痰湿证
        5.4 治法
        5.4.1 清热凉血
        5.4.2 滋阴清火
        5.4.3 补气摄血
        5.4.4 行气活血
        5.4.5 健脾养血
    6 月经过少
        6.1 病名
        6.1.1 月经过少
        6.1.1.1 形肥经少
        6.1.1.2 形瘦经少
        6.2 病因
        6.2.1 六淫
        6.2.1.1 风冷
        6.2.2 七情
        6.2.2.1 忧愁思虑
        6.2.2.2 气郁
        6.2.3 劳伤
        6.2.3.1 劳伤阳气
        6.2.4 它病损及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6.2.4.2 脱血
        6.3 病机
        6.3.1 虚
        6.3.1.1 肾阴虚
        6.3.1.2 肾阳虚
        6.3.1.3 脾胃虚弱
        6.3.1.4 血虚
        6.3.1.5 气血虚
        6.3.1.6 阴虚血热
        6.3.2 实
        6.3.2.1 气郁肝伤
        6.3.2.2 气滞血瘀
        6.3.2.3 血寒壅滞
        6.3.2.4 痰凝经隧
        6.4 证候
        6.4.1 血虚证
        6.4.2 肾虚证
        6.4.3 血寒证
        6.4.4 气滞血瘀证
        6.4.5 血瘀证
        6.4.6 痰湿证
        6.5 治法
        6.5.1 养血调经
        6.5.2 养血益阴
        6.5.3 温经养血
        6.5.4 活血化瘀
        6.5.5 健脾祛湿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1 月经不调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2 月经先期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3 月经后期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5 月经过多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6 月经过少
        6.1《脉经》:经水少论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从归脾汤认识“心生血”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益智”理论研究[D]. 张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针刺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D]. 周剑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研究[D]. 储华健. 扬州大学, 2020(04)
  • [4]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D]. 胡晓菁.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 刘文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6]从心生血看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J]. 张明辉,张丽娜,吴洁,张晨,孙岸弢,顾恪波,王秀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1)
  • [7]心肺脏理论源流考[D]. 颜彦.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通元推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D]. 吴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针药并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艳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从归脾汤看“心血”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