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白河防洪开发研究

南阳市白河防洪开发研究

一、南阳市城区白河防洪与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庆[1](2020)在《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黄山村北侧100米处,出土过大量的独山玉制品以及留存丰富完整的制玉遗迹,被学者认为是“独山玉雕第一村”,其出土的独山玉铲将独山玉的开采使用向前推进至新石器时代。通过对遗址史前制玉流程进一步探索发现,黄山遗址紧邻产玉独山、白河,所处的地理环境是推动了遗址制玉、用玉的发展,形成制玉生产链条,并且与遗址周边丰山、蒲山共同形成史前文明地理架构。对于黄山遗址的展示不能仅从遗址本体静态点状保护展示,而应将遗址处于历史环境之中形成动态线状保护展示,从而真实、完整地反映史前制玉流程。因此,本文以黄山遗址为对象、以史前制玉为线索,通过对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的研究及规划设计来展示史前制玉生产链条,即玉料采集地、运玉路径、制玉聚落甚至还包括传玉途径。之后,回归建筑设计,思考新建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展示线路、城市空间的关系后定性设计,并作为重要展示节点补充于展示线路之中。本文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课题研究背景、对象及内容、目的及意义,并对制玉序列、展示线路、遗址博物馆、黄山遗址主要概念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简单概述。第二章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阅等方式说明遗址的现状,对于遗址及周边环境的概况、遗址考古历程进行总结,根据考古成果整理并分类归纳得出遗址构成要素,便于充分认知遗址,并作为后期进行展示设计的内容。第三章主要基于前文现状分析阐述黄山遗址的地位与价值,包括时代背景,阐述遗址价值,遗址文化特征的梳理,最后通过与同期的古玉文化遗址对比来凸显黄山遗址的价值所在。第四章通过对遗址价值的总结分析得出关于制玉最重要的特征——地理架构,并通过制玉序列阐述、与同期制玉作坊遗址对比进一步说明黄山遗址与独山、白河、丰山、蒲山之间的地理空间关系。第五章则在理论层面对于遗址展示线路进行研究,引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以及对展示线路原则、内容、方式进行相应的研究。第六章为遗址展示线路设计过程,包括线路空间的现状评估、设计策略、规划布局、节点规划、线路设计。第七章为黄山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以具体图纸为主,包括前期思考、设计策略、设计构思以及设计成果。

敬博[2](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张利国[3](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陈家琦[4](2019)在《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岸带作为城乡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价值,还是统筹城乡的关键纽带,对促进城乡共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状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态保护乏力、生态功能与外在利用诉求的不匹配、管控混乱等诸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暴露。在新型城镇化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对河岸带进行妥善生态保护,建立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的内在联系,挖掘河岸带深层次经济、环境增值效益,是在城乡规划领域值得关注的一个内容分支。相较于平原城市,浅丘型城市地形起伏,生态资源丰富,水文过程复杂,水系格局纵横交错,河岸带作为河流廊道空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探索适应于浅丘地形特征,匹配内在保护和外在利用诉求的河岸带生态保护方法与内容。基于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案例的收集和阅读以及实地勘察调研,结合实践研究《桐柏县城乡总体规划》,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路径与方法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1.通过现状认知与梳理,识别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的生态特征与自然过程规律,并甄别出生态保护的主要对象;2.借鉴城乡样条分区,依据河岸带关联用地属性特征,对规划区河岸带进行了分区体系构建,并匹配了相应分区的主要矛盾、诉求和保护对象;3.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规划方法体系,形成由上至下、联系紧密、目的明确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对河岸带总体空间结构体系和功能进行优化和设定,在中观层面对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调整,在微观层面对具体河段空间进行场地设计;4.最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明确了管控重点内容和措施,并基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管控问题,对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以浅丘型城市河岸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现状认知与分析,提出了本文针对的四大问题,即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保护与利用脱节和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同时明确了本次研究相关概念和空间范围。此外,本章还概述了研究重点、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章:对河岸带现状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对问题的表征和成因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梳理了规划实践案例,总结相关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主要以桐柏规划区为例,对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识别了其中与生态系统稳定紧密相关的自然水文过程、干扰活动以及主要生态保护对象。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为激发河岸带价值、保护与利用相匹配以及建立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第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从分区体系构建、生态保护对象与目标匹配、总体功能与结构设定、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场地空间设计来搭建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体系。第四章首先依据河岸带关联地区用地特征,对规划区进行了分区,并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各分区下主要的生态保护对象和目标。同时在宏观层面对总体空间格局体系进行了优化,包括自身结构体系构建、水绿网络互联互通、缺口修复与优化、自然地表径流恢复和城市汇水单元组织重构,并对河岸带功能进行了设定。第五章首先根据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相容度关系,在中观层面结合分区特征与诉求差异,针对各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了调整。其次在微观层面提出应通过植被配置、护岸形式、生态维护设施和排水过程生态化四个层面对河段场地空间设计进行生态保护与优化,并选取特征河段进行了具体的场地改造与设计。第六章首先明确了河岸带生态保护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各阶段中的管控内容与措施。其次构建了以流域单元为基础的河岸带管理和实施模式,以保障规划的落地实施,提高生态保护效能。

刘嘉炜[5](2019)在《社区共管模式下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备抵御洪水、调节径流、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对周边区域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对湿地公园中自然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强,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在保护湿地公园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得湿地公园内外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致使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到湿地公园内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居民生存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南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研究,利用文献分析,多学科整合,参与性乡村评估(PRA)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中的生态资源和社区基本情况展开研究分析,采用生态旅游动力型社区共管模式,以此为理念对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为实现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推动我国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指导。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方法的剖析,选择问卷调查法与PRA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样本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基于调查所得数据,分析不同典型社区基本特征,研究社区居民对湿地公园的认知程度以及保护支持意愿,提出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与湿地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对策。(2)分析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结合生态旅游规划理念,提出不同社区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策略。构建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动力型社区共管模式。(3)基于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型社区共管模式,将湿地公园范围内的社区及周边社区一并纳入湿地公园管理体系当中,在此基础上对湿地公园进行系统性规划,制定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根据资源状况,分布特征以及公园管理需要,将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根据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管理,促进湿地公园和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蔡川[6](2018)在《“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文中提出滨水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健身、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具生态意义与生态价值的空间。但是,城市滨水公园历经多年的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老化现象,其弊端也愈加显着,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滨水公园的生态修复和改造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城市双修”为背景对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遵守生态优先原则,结合公共空间营造,着重修复受损生态,重塑已被打破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平衡,为广大市民创建绿色健康的户外活动场所,实现自然和人工的和谐共生。(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述,分析滨水区的构成,即水面、堤岸、陆地三部分。阐明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阐述滨水区历经萌芽、繁荣、衰退、复兴的发展过程。总结滨水公园普遍现存的问题: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案例盲目照搬照抄,缺少长期有效的管理,与城市空间缺乏联系,园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老化。并简述滨水公园生态功能:固碳放氧,净化环境,贮水调洪,调节小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总结滨水公园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过度使用,水体污染,驳岸直化、硬化以及城市、工业、科技和旅游业的发展进步。意图全面系统的了解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相关内容。(2)本文对国内外滨水区生态修复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即历经水质处理阶段,生态结构修复阶段,最终发展到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阶段。探讨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即保护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地方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让自然做工。修复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系统提出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策略:竖向改造,驳岸改造,植被恢复,栖息地重建,融合当地文化。生态、景观、文化、游憩功能耦合与协调的生态系统,是现代理想人居环境的根本。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相关内容分析与总结,为如意湖滨水公园生态修复与改造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在对理论梳理、案例总结剖析后,本文以“城市双修”为背景对如意湖滨水公园进行改造设计。方案基于对区域的自然状况和场地分析,得出场地现状弊端主要为:滨水空间和城市之间缺乏关联性,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滨水景观空间缺乏特色,园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破损,原设计未达标的人性化。在改造中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城市美学、风景园林以及生态修复多方面相关因素,并结合如意湖滨水公园实际情况,对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通过改善滨水公园总体空间结构,丰富园内空间形式和竖向变化,改进交通条件和夜景效果,完善绿地生态植物群落,改造硬化驳岸向生态驳岸靠拢,构建地域文化小品,对湖体水质进行了水质净化规划,将雨水利用,节水规划,栖息地恢复等生态修复手段用详细图文结合的方法做出详细的改造规划和设计,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系统提出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设计方案。创造出能让居民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能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滨水空间。

刘晓静[7](2016)在《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尚生活方式。借助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旅游的品位档次,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拓展科普工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在国外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厂区,上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公众参观汽车生产流水线,既让公众了解了汽车生产知识,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旅游应运而生。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科普旅游的城市和场所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科普旅游的场所主要是各种科技场馆,如科技馆、科技博物馆、气象馆等,北京的科普旅游网络已经形成,包括30多个景点,一些从未开展过旅游活动的场所,比如中关村、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均被包括在内;上海的地震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浦东气象馆等也均被列为科普旅游基地;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武汉大学生物馆科普游;"两弹"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早已经于上世纪末对游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我国大部分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极大的推动了科普旅游的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自然景区也开始开展科普旅游。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融合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合旅游资源系统论以及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广泛采用社会调查法,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及游客认知情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区域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区划;最后归纳出了科普旅游的开展模式及快速发展科普旅游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界定及富集度计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包含的科普价值的不同。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水文、生物科普旅游资源;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技园区类、科技场馆类、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普旅游资源开展景区(场所)的明确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指标体系。富集度计算结果表明科普旅游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科普旅游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文化、历史原因。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富集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为山地分布广的区域,比如河南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等地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人文旅游资源有差异。导致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河南的郑州,各类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在省内均排名第一。从科普旅产业游资源富集度计算结果来看,各市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资源特色,开发有比较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旅游活动。(2)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从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产业角度,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相关定量模型,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三大综合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评价表明:科普旅游资源质量和等级存在明显差别。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等级明显偏高,大部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和科考价值相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更高一点。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中除了科技场馆类等级稍高之外,其他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并且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这些资源的开发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第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表明:虽然中部六省在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存在差别。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综合潜力排名第三,其中,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和科普公益及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均排名第三,旅游经济支持潜力排名第四,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来看,河南省处于优势水平的指标有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科普人员。第三,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表明: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省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五省。河南和湖南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且两者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相当,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后四位。从具体要素来看,河南省生产要素排名第一,其他要素排名分布在第二、第四、第二。(3)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通过计算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密度及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五大区的科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例如,豫西、豫南地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中地区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东地区自然、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均低,属于资源匮乏区。根据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原则,根据科普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和发展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参考各级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以科普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划分为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密集区、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五个大区和10个亚区。(4)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开展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探索,第一个视角是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按照"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方式,针对不同的资源和场所的原属性,主要有两种模式:"科普+旅游"模式、"旅游+科普"模式。第二个视角是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旅游企业" + "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各级科协+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景区)+旅游企业"模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独特性优势,其中相对比较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源类型与丰度、景区级别或知名度、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独特性优势分为区域独特、省内独特、国内独特。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不同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具体包括初期开发阶段、中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要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多方面入手,加强科普旅游开发。

陈晋[8](2016)在《南阳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南阳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水环境的生态建设、科学治理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居民关心的问题。为此,依据南阳城区内河现状以及当前综合治理情况,分析了内河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南阳内河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建议,为下阶段内河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郑岩[9](2015)在《基于控规全覆盖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互动研究 ——以河南省新野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控规全覆盖的产生,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的关联日明显。但目前作为控规核心内容,控规指标体系及控制指标依然采用了过去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动态的城市空间布局演变,与静态的控规指标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因此,如何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控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应用到我国控规工作中,应当作为我国现阶段规划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首先通过综述研究的背景以及最新的学界动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着重指出了城市控规全覆盖中,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中存在着互动作用。其次,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规划、社会、经济、建筑等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寻求优化控规指标体系的灵感与思路。再次,深入剖析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的互动关系,总结现行控规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和编制方法。然后,以河南省新野县为研究对象,对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和编制方法进行实例检验,并根据控规中实践操作进行调整,完成相应的控规全覆盖工作。最后,结合理论对策与控规实践,做出总结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互动关系和优化对策的泛用性进行讨论。同时,也为同类型城市的控规编制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和理论的补充。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分析,确立了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并建立了包含动态型控规指标和静态型控规指标的新型控规指标体系,同时制定了与之相应的控规指标编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和编制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一定程度的泛用性。控规指标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的互动关系可以应用到我国控规实践中,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和方法也可以更好适应控规全覆盖的需求,有利于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高效的指导与管理。

邹泉[10](2014)在《南阳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绿地网络规划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绿地生态网络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必然趋势,为了促进南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南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南阳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本文以南阳市的河流与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二者之间的耦合规划南阳市绿地网络的方法。南阳市是河南省河网较密集的地区之一,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河流对南阳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绿地集中在白河两岸,其它绿地亦沿河流呈“树枝型”布局。因此,提出基于河网,利用南阳市河流与绿地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构建南阳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方法。选取此规划方法的原因:①绿地生态网络效能的发挥依赖于网络的结构性,城市河网结构复杂稳定。②河流是一个线性的连续体,引导城市绿地空间布局。③河流主导城市绿地的形成,并且在空间上与绿地是耦合的。从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三个层面对南阳市河流与绿地的耦合进行具体规划设计:①宏观尺度,首先完善了南阳市河网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然后沿河布置防护绿地和滨河绿地,以增强河流的生态游憩功能和完善南阳市绿地生态系统;②中观尺度,以白河与周边绿地的耦合为例,利用白河的连接作用,通过拓展延伸、连接、开发、识别与提升的方法,增加河流与周边绿色空间及其它线性廊道的空间衔接,形成网络化的绿地景观格局。③微观尺度,以人民公园和毗邻河段为例,通过视觉、几何和功能的耦合,保证户外空间使用的连贯性,增加绿地生态网络的景观游憩性。最后,在南阳市绿地系统现状图与规划图的基础上,运用网络结构分析法对所构建的绿地生态网络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可得,南阳市绿地生态网络的连接度达到0.35,线点率达到1.28,闭合度达到0.16,说明网络开始形成,连接度也增加了一倍多,尤其是线点率有很大的提高,这证明依托河流与绿地耦合构建绿地生态网络的策略效果明显。但线点率指数刚刚大于1,说明平均每个节点只有一条连接廊道,这对于构建绿地生态网络远远不够。连接度指数小于0.5,说明节点间建立连接的可能性还很大,仍需继续加强廊道建设。闭合度指数0.16,说明网络的闭合程度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南阳市绿地建设的基础差,仍需加强绿地建设与河流保护,增加绿地面积和数量,同时注重廊道建设,最终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绿地生态网络。

二、南阳市城区白河防洪与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阳市城区白河防洪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文物展示的当代需求
        1.1.2 遗址展示的困境
        1.1.3 保护规划项目实践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黄山遗址展示的特殊性
        1.2.2 基于制玉序列提出遗址展示线路
        1.2.3 遗址博物馆的定性设计
    1.3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3.1 关于制玉序列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展示线路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1.3.4 关于黄山遗址的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黄山遗址的现状
    2.1 遗址概况
        2.1.1 本体概况
        2.1.2 周边环境
    2.2 考古历程
    2.3 构成要素
    2.4 保护展示现状
        2.4.1 保护历程
        2.4.2 展示前景
第3章 黄山遗址的价值与特征
    3.1 时代背景
        3.1.1 史前制玉文化研究
        3.1.2 史前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矛盾
    3.2 价值阐述
        3.2.1 历史价值
        3.2.2 艺术价值
        3.2.3 科学价值
        3.2.4 社会价值
    3.3 文化特征
        3.3.1 就地取材
        3.3.2 因材适用
        3.3.3 制玉工艺
        3.3.4 聚落格局
    3.4 同期对比
        3.4.1 良渚文化玉器采制及流通关系
        3.4.2 红山文化玉器采制与流通关系
        3.4.3 龙山文化玉器采制与流通关系
        3.4.4 黄山遗址对比之价值
第4章 黄山遗址地理架构及特点
    4.1 地理架构
        4.1.1 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4.1.2 与玉料产地的关系
        4.1.3 与南阳孤山的关系
    4.2 制玉序列
        4.2.1 采集玉料
        4.2.2 运输玉料
        4.2.3 制作玉制品
        4.2.4 传输玉制品
    4.3 地理架构特点
        4.3.1 清晰的山水格局
        4.3.2 完整的制玉遗存
第5章 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
    5.1 展示线路依据
        5.1.1 真实完整地反映制玉序列
        5.1.2 有利于遗址的阐释与展示
    5.2 线性遗产理念应用
        5.2.1 线性概念概念
        5.2.2 遗产廊道应用
    5.3 展示线路原则
        5.3.1 保护为主、展示为辅
        5.3.2 采取科学、可逆方式
        5.3.3 突出价值、整体展示
        5.3.4 综合周边环境规划
    5.4 展示线路内容
        5.4.1 出土文物
        5.4.2 遗址本体
        5.4.3 遗址周边环境
        5.4.4 制玉文化
        5.4.5 其他内容
    5.5 内容展示方式
        5.5.1 出土文物
        5.5.2 遗址本体
        5.5.3 周边环境
        5.5.4 制玉文化
        5.5.5 其他内容
第6章 黄山遗址展示线路设计
    6.1 展示线路现状评估
        6.1.1 线路空间缺少联系
        6.1.2 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6.1.3 展示要素组合度低
    6.2 展示线路策略
        6.2.1 建立联系
        6.2.2 空间优化
        6.2.3 综合展示
        6.2.4 环境控制
    6.3 展示线路布局
        6.3.1 建立框架
        6.3.2 片区规划
        6.3.3 空间格局
        6.3.4 景观结构
    6.4 展示节点规划
        6.4.1 “采玉”展示点分布
        6.4.2 “运玉”展示点分布
        6.4.3 “制玉”展示点分布
        6.4.4 “传玉”展示点分布
    6.5 展示线路设计
        6.5.1 线路规划选择
        6.5.2 环境要素分析
        6.5.3 展示线路设计
        6.5.4 线路支持系统
第7章 “玉出山石”——黄山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
    7.1 前期思考
        7.1.1 与展示线路的关系
        7.1.2 与黄山遗址的关系
        7.1.3 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7.2 设计策略
        7.2.1 合理规划选址
        7.2.2 配套适用空间
        7.2.3 选择合适布局
        7.2.4 组织秩序流线
        7.2.5 表达文化信息
    7.3 设计构思
        7.3.1 建筑选址
        7.3.2 建筑体量与遗址建筑的协调关系
        7.3.3 城市布局与文化遗产的轴线关系
        7.3.4 制玉文化的隐喻象征——玉出山石
    7.4 设计成果
        7.4.1 项目概况
        7.4.2 逻辑生成
        7.4.3 总体布局
        7.4.4 建筑造型
        7.4.5 内部空间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2.3 研究评述
        2.3.1 现状评述
        2.3.2 启示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3.1.1 基本特征
        3.1.2 要素和结构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4.2.3 民国时期至今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5.2.1 总体效益评价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6.1 空间管控思路
    6.2 空间管控依据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6.3 空间管控模式
        6.3.1 生态保障单元
        6.3.2 经济保障单元
        6.3.3 效益双增单元
        6.3.4 效益转移单元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6.4.1 管控单元
        6.4.2 规划策略
        6.4.3 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1.3.3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地域分异理论
        2.1.3 系统理论
        2.1.4 人地协调理论
        2.1.5 区位理论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3.3.2 GWR模型构建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3.4.1 常用分区方法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4.1.3 自然地理概况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过程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6.4.3 制度保障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观念由“GDP至上”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1.1.2 河岸带环境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1.1.3 河岸带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1.2 相关概念与空间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空间范围界定
    1.3 针对问题
        1.3.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
        1.3.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
        1.3.3 保护与利用脱节
        1.3.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重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问题与相关研究
    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主要问题
        2.1.1 重要素保护轻系统保护——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视角局限
        2.1.2 重用地静态保护轻过程动态维护——河岸带生态系统规律与自然过程认知缺失
        2.1.3 保护与利用脱节——河岸带保护与环境景观资源利用匹配措施不足
        2.1.4 保护措施单一且针对性不足——河岸带生态保护管控低效乏力
    2.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相关理论
        2.2.2 河岸带多尺度研究的必要性
        2.2.3 河岸带与关联土地使用研究
        2.2.4 河岸带生态功能影响因子研究
        2.2.5 河岸带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
    2.4 规划借鉴与不足
        2.4.1 规划借鉴
        2.4.2 规划不足
    2.5 本章小结
3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现状认知与规划导向
    3.1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认知
        3.1.1 河岸带整体特征认知
        3.1.2 河岸带主要自然过程
        3.1.3 河岸带生态系统特征
        3.1.4 河岸带主要干扰过程
        3.1.5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特征
    3.2 河岸带生态保护现状认知
        3.2.1 调研范围与总体认知
        3.2.2 自然地区
        3.2.3 农业地区
        3.2.4 城市建设区
        3.2.5 现状总结
    3.3 河岸带生态保护对象甄别
        3.3.1 要素系统保护
        3.3.2 空间模式保护
        3.3.3 关联过程保护
    3.4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导向
        3.4.1 激发河岸带价值
        3.4.2 生态保护与功能利用相匹配
        3.4.3 多层级的生态保护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河岸带生态保护分区系统构建
    4.1 河岸带生态保护多层级体系构建
        4.1.1 河岸带纵向分区设定
        4.1.2 河岸带横向分区设定
        4.1.3 河岸带多层级规划体系构建
    4.2 河岸带生态保护目标设定与策略构建
        4.2.1 生态保护要素匹配
        4.2.2 生态保护规划目标设定
    4.3 河岸带生态保护结构构建与优化
        4.3.1 总体空间体系构建
        4.3.2 结构优化与重构
    4.4 河岸带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1 河岸带功能
        4.4.2 纵向分区总体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4.3 基于河流的纵向分区生态服务功能设定
    4.5 本章小结
5 促进生态保护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布局与场地设计
    5.1 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与关联土地利用响应
        5.1.1 关联土地利用对河岸带的生态影响
        5.1.2 关联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保护相容度分析
        5.1.3 匹配规划区纵向分区的河岸带关联土地利用相容度构建
    5.2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1 关联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原则
        5.2.2 城区外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2.3 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5.3 河岸带横向场地设计
        5.3.1 设计要素识别
        5.3.2 生态保护建设引导
        5.3.3 典型横向场地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控与实施
    6.1 河岸带生态保护各层次规划管控
        6.1.1 总规层面
        6.1.2 控规层面
        6.1.3 修规层面
    6.2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与实施
        6.2.1 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管理模式
        6.2.2 河岸带生态保护实施体系构建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桐柏规划区主要河岸带现状调研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参与规划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社区共管模式下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社区共管
        2.1.1 社区共管的定义
        2.1.2 社区共管的目的与基本出发点
        2.1.3 社区共管的主要意义和作用
    2.2 湿地公园
        2.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2.2.2 湿地公园的功能
    2.3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动力型社区共管模式
    2.4 湿地公园规划相关理论
        2.4.1 生态美学理论
        2.4.2 系统保护规划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分析
    3.1 地理位置
    3.2 气候与地势地貌
    3.3 区位特征
        3.3.1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生态走廊
        3.3.2 全国候鸟保护的关键节点
        3.3.3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独特
    3.4 湿地资源
    3.5 动植物资源
    3.6 历史文化
    3.7 基础设施条件
    3.8 湿地公园内及其周边社区的基本情况
        3.8.1 社区类型划分
        3.8.2 三种不同典型社区的基本情况
        3.8.3 各社区居民对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认识及保护意愿调查
4 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动力型社区共管模式研究
    4.1 白河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4.1.1 白河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4.1.2 白河湿地公园旅游现状
    4.2 可行性分析
    4.3 湿地生态旅游建设
        4.3.1 区位分析
        4.3.2 发展目标
        4.3.3 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4.3.4 生态旅游规划
    4.4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共管
        4.4.1 社区共管的主要实践途径
    4.5 总结
5 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社区共管规划设计
    5.1 规划总则
        5.1.1 湿地公园定位
        5.1.2 规划指导思想
        5.1.3 规划目标
        5.1.4 规划原则
        5.1.5 规划思路
        5.1.6 功能分区
    5.2 各分区建设内容
        5.2.1 保护保育区
        5.2.2 恢复重建区
        5.2.3 宣教展示区
        5.2.4 管理服务区
    5.3 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社区共管计划
        5.3.1 社区共管组织的建立
        5.3.2 社区共管的主要内容
        5.3.3 社区共管的方法
        5.3.4 四个典型社区协调发展对策
        5.3.5 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行动
        5.3.6 制定社区共管村规民约
    5.4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5 水资源保护规划
        5.5.1 水源保障规划
        5.5.2 水质保护规划
        5.5.3 驳岸规划设计
    5.6 植物规划
        5.6.1 鸭河口水库水岸植物规划设计
        5.6.2 白河两岸杨树林河岸带改造研究
    5.7 管理规划
        5.7.1 组织机构建设
        5.7.2 员工培训与队伍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清单
    附录A: 城乡一体区2013年-2017年社区经济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B: 鸭河工区2013年-2017年社区经济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C: 各典型社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D: 公众湿地认识及保护意识调查问卷
致谢

(6)“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预期的成果
2 相关概念论述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双修
        2.1.2 滨水公园
        2.1.3 生态修复
        2.1.4 改造设计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滨水区界面构成
        2.2.2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
        2.2.3 滨水区发展历程
        2.2.4 滨水公园现存问题
    2.3 滨水公园的生态功能及退化影响因素
        2.3.1 滨水公园的生态功能
        2.3.2 滨水公园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
    2.4 国内外滨水区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4.1 水质处理阶段
        2.4.2 生态结构修复阶段
        2.4.3 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阶段
3 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与策略
    3.1 滨水公园生态修复原则
        3.1.1 保护性原则
        3.1.2 经济性原则
        3.1.3 地方性原则
        3.1.4 可持续原则
        3.1.5 让自然做工
    3.2 滨水公园生态修复策略
        3.2.1 竖向改造
        3.2.2 驳岸重塑
        3.2.3 植被恢复
        3.2.4 栖息地的构建
        3.2.5 融合当地文化
4 参考案例研究
    4.1 .成都活水公园改造提升
        4.1.1 项目概况
        4.1.2 改造理念
        4.1.3 建设目标
        4.1.4 改造方法
        4.1.5 总结及借鉴
    4.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
        4.2.1 项目概况
        4.2.2 改造理念
        4.2.3 建设目标
        4.2.4 改造方法
        4.2.5 总结及借鉴
    4.3 布法罗河景观改造项目
        4.3.1 项目概况
        4.3.2 改造理念
        4.3.3 建设目标
        4.3.4 改造方法
        4.3.5 总结及借鉴
    4.4 参考案例总结
5 项目背景与场地分析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区位概况
        5.1.2 气象条件概况
        5.1.3 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概况
        5.1.4 河水资源概况
        5.1.5 绿化资源概况
    5.2 场地周边分析
        5.2.1 场地周边水文分析
        5.2.2 场地周边交通分析
        5.2.3 场地周边用地分析
    5.3 场地内部分析
        5.3.1 场地内部概况
        5.3.2 场地现状地形分析
        5.3.3 场地现状交通分析
        5.3.4 场地绿化现状分析
        5.3.5 SWOT分析
        5.3.6 场地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6 南阳市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设计
    6.1 实例改造设计要求
    6.2 实例改造设计原则
    6.3 实例改造设计理念
    6.4 平面图及鸟瞰图展示
    6.5 景观规划
        6.5.1 功能分区
        6.5.2 道路规划
        6.5.3 空间规划
        6.5.4 服务设施规划
        6.5.5 照明规划
        6.5.6 驳岸规划
        6.5.7 种植规划
        6.5.8 水质净化
        6.5.9 节水规划
        6.5.10 栖息地恢复
    6.6 景观设计
        6.6.1 景观大道
        6.6.2 如意广场
        6.6.3 观澜广场
        6.6.4 望湖广场
        6.6.5 情侣角花洲
        6.6.6 落霞栈道
        6.6.7 秋水栈道
        6.6.8 渔鼓道情
        6.6.9 通幽步道
        6.6.10 银杏广场
        6.6.11 露天草坪
        6.6.12 童趣盎然
        6.6.14 林荫步道
        6.6.15 云影青松
        6.6.16 沿街花带
        6.6.17 漂浮湿地
        6.6.18 户外健身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7)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2.1.1 科技场馆旅游研究
        2.1.2 自然现象景观旅游研究
        2.1.3 古建筑文物遗迹旅游研究
        2.1.4 工业旅游研究
    2.2 国内科普旅游发展及研究综述
        2.2.1 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2.2.2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2.2.3 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2.2.4 专项科普旅游研究
        2.2.5 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2.3 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文献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2.3.2 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支撑实践发展
        2.3.3 研究方法简单,定量研究较少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科普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科普产业
        3.1.2 科普旅游
        3.1.3 科普旅游资源
    3.2 科普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学理论
        3.2.2 旅游资源系统论
        3.2.3 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
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富集度计算
    4.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1.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4.1.2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
        4.2.1 地文科普旅游资源
        4.2.2 水文科普旅游资源
        4.2.3 生物科普旅游资源
        4.2.4 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5 科技园区科普旅游资源
        4.2.6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
        4.2.7 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
    4.3 河南省综合科普资源基地建设情况
        4.3.1 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3.2 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4.3.3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4 科普旅游资源认知情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4.2 数据分析方法
        4.4.3 数据分析结果
    4.5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计算
        4.5.1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指标及权重
        4.5.2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结果
        4.5.3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等级划分
        4.5.4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6 小结
5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5.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5.1.3 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说明
        5.1.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5.2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2.4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
        5.2.5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分析
    5.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3.3 基于要素禀赋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研究
    6.1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6.1.1 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6.1.2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6.2 河南省科普旅游空间布局方案
        6.2.1 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2 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
        6.2.3 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
        6.2.4 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5 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
    6.3 小结
7 河南省科普旅游实证研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7.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7.1.1 区位与交通
        7.1.2 地貌概况
    7.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概况
        7.2.1 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背景复杂
        7.2.2 地质遗存丰富,地质景观类型多样
        7.2.3 地质科学内容蕴含量巨大,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突出
    7.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展现状
        7.3.1 科普设施建设现状
        7.3.2 科普旅游线路规划
        7.3.3 科普宣传及科普培训
    7.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7.4.1 科普条件
        7.4.2 科普活动
    7.5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感知情况调查
        7.5.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7.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7.5.3 被调查游客样本信息汇总
        7.5.4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7.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6 单因素方差分析
    7.6 小结
8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8.1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8.1.1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
        8.1.2 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划分
    8.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8.2.1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
        8.2.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3 河南省加快开展科普旅游对策建议
        8.3.1 政府和相关组织方面,继续加强支持力度
        8.3.2 资源开发方面,继续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特色
        8.3.3 设施方面,继续完善科普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8.3.4 人才方面,继续培养和培训科普旅游人才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科普旅游资源界定及分类
        9.1.2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
        9.1.3 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9.1.4 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
        9.1.5 科普旅游开发
    9.2 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方面
        9.2.2 研究方法运用方面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南阳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阳市内河概况及现状
2 南阳市内河主要存在的问题
3 南阳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3.1 调蓄结合, 恢复河道水流量
    3.2 以人为本, 把内河建设成生态走廊

(9)基于控规全覆盖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互动研究 ——以河南省新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提升
        1.1.2 “十三五”规划中对城市建设的新要求
        1.1.3 控规编制方式的改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位论
        2.1.2 城市结构学说
        2.1.3 有机疏散理论
    2.2 相关实践借鉴
        2.2.1 天津生态城控规指标体系
        2.2.2 香港城市密度控制体系
        2.2.3 美国区划制度及地权转移思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控规指标体系分析
    3.1 我国控规的发展历程
    3.2 控规全覆盖对比传统控规的优势
        3.2.1 规范土地使用权出让流程
        3.2.2 缓解现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2.3 实现对配套设施的公平配置
    3.3 现行控规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对土地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差
        3.3.2 控规指标科学性不足
        3.3.3 规划模式范式化,规划理念陈旧
        3.3.4 控规指标的制定目的本末倒置
        3.3.5 城市设计导则难以引导城市空间形态
        3.3.6 控规指标调整乏相应的审核制度
    3.4 控规全覆盖下的城市空间布局分析
        3.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含义与分级
        3.4.2 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功能的影响
        3.4.3 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的相互作用
        3.4.4 相互作用的应用思路
    3.5 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及编制方法
        3.5.1 控规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3.5.2 控规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基本内容
        3.5.3 控规指标体系的分级控制与分期建设
        3.5.4 控规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3.5.5 控规指标的赋值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新野县为例的控规指标体系优化对策论证
    4.1 县域概况与发展机遇
        4.1.1 县域区位、自然环境与历史概况
        4.1.2 县域经济水平
        4.1.3 发展机遇
    4.2 中心城区现状空间布局问题分析
        4.2.1 中心城区宏观层次现状分析
        4.2.2 中心城区微观层次现状分析
        4.2.3 现状空间布局问题汇总
    4.3 上位规划的详解与城市发展方向
        4.3.1 上位规划基本内容解读
        4.3.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4.3.3 中心城区发展重点
    4.4 中心城区宏观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
        4.4.1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实现产城融合
        4.4.2 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完善城市空间布局
        4.4.3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缓解中心区压力
        4.4.4 结合水资源,构建城市级景观系统
        4.4.5 平衡配套设施,优化服务资源配置
    4.5 控规指标体系的赋值及调整对策
        4.5.1 控规指标体系确定原则拓展
        4.5.2 中心城区的控制分级
        4.5.3 中心城区的建设分期
        4.5.4 静态型与动态型控规指标的赋值
        4.5.5 控规指标的调整原则
    4.6 中心城区微观城市空间布局的控制与引导
        4.6.1 控制总体空间形态,加强产业关联与城市风貌
        4.6.2 调整具体空间形态,优化居民行为活动
        4.6.3 引导建筑设计,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阳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绿地网络规划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目录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耦合
        1.1.2 城市河流与绿地的耦合
        1.1.3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1.1.3.1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定义
        1.1.3.2 绿道
        1.1.3.3 生态廊道
        1.1.3.4 绿道、生态廊道与绿地生态网络之间的关系
        1.1.4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效能
        1.1.4.1 景观效能
        1.1.4.2 生态效能
        1.1.4.3 社会效能
        1.1.4.4 经济效能
    1.2 相关理论研究
        1.2.1 河流连续体理论
        1.2.2 空间耦合理论
        1.2.3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理论
    1.3 国内外绿地网络规划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1.1 北美
        1.3.1.2 欧洲
        1.3.1.3 亚洲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2.1 理论研究
        1.3.2.2 实践案例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1.1 网络城市发展的需求
        2.1.1.2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
        2.1.1.3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的需求
        2.1.1.4 小结
        2.1.2 研究目的
        2.1.3 研究意义
        2.1.3.1 理论研究意义
        2.1.3.2 实践应用价值
    2.2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性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2.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思路
        2.3.3 技术路线
3. 城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方法研究
    3.1 理念的提出
        3.1.1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效能的产生机制——网络的结构性
        3.1.2 河流在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中的作用
        3.1.3 小结
    3.2 理论体系
        3.2.1 耦合机制
        3.2.1.1 异质性
        3.2.1.2 内在联系
        3.2.1.3 联系途径
        3.2.2 耦合模式
        3.2.2.1 河流主导城市绿地的形成
        3.2.2.2 河流引导城市绿地成“树枝型”的布局
        3.2.3 耦合功能
        3.2.3.1 生态环境功能
        3.2.3.2 景观游憩功能
        3.2.3.3 历史文化功能
        3.2.3.4 防灾避灾功能
    3.3 构建方法
        3.3.1 宏观尺度:城市河网与绿地系统之间的耦合
        3.3.2 中观尺度:城市某一河流与其周边的绿地之间的耦合
        3.3.3 微观尺度:某一绿地与所毗邻河段之间的耦合
        3.3.3.1 视觉上的耦合
        3.3.3.2 功能上的耦合
        3.3.3.3 几何上的耦合
        3.3.4 小结
    3.4 相关案例
        3.4.1 东伦敦绿色网格规划
        3.4.2 德国埃姆舍地区公园规划
4. 南阳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方法探讨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南阳市概况
        4.1.2 南阳市绿地系统现状
        4.1.3 南阳市水系现状
        4.1.4 南阳市河流与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
        4.1.4.1 空间布局及结构特点
        4.1.4.2 历史文化特点
    4.2 南阳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方法与途径
        4.2.1 宏观尺度:南阳市河网与绿地系统之间的耦合
        4.2.1.1 完善城市河网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2.1.2 强化河流的生态、游憩功能,完善南阳市绿地系统
        4.2.2 中观尺度:白河与周边绿地之间的耦合
        4.2.3 微观尺度:人民公园与白河支流的耦合
    4.3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结构分析指标构成
5. 南阳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5.1 南阳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5.1.1 强化白河生态主轴
        5.1.2 构建河流廊道体系
        5.1.3 补充绿地
        5.1.4 结合其它线性绿地,完善绿地生态网络
        5.1.5 衔接外围生态绿地
    5.2 南阳市白河与周边绿地的耦合设计
        5.2.1 生态涵养区
        5.2.2 生态湿地区
        5.2.3 生态旅游区
    5.3 南阳市人民公园与毗邻河流的耦合设计
    5.4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南阳市城区白河防洪与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D]. 刘嘉庆.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3]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 陈家琦. 重庆大学, 2019(01)
  • [5]社区共管模式下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刘嘉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南阳如意湖滨水公园改造[D]. 蔡川.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5)
  • [7]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晓静. 河南大学, 2016(06)
  • [8]南阳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J]. 陈晋.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7)
  • [9]基于控规全覆盖的城市空间布局与控规指标体系互动研究 ——以河南省新野县为例[D]. 郑岩. 北京建筑大学, 2015(11)
  • [10]南阳市河流与绿地耦合的绿地网络规划方法探讨[D]. 邹泉.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南阳市白河防洪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